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练习分配制度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3-1分配制度

高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3-1分配制度

6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政治
(2)基本内容和要求 存在条件
适用范围
分配尺度
分配对象
分配结果
社会主
公有制
劳动数量
个人消 多劳多得,
义制度
经济
和质量
费品
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决定因素 必
前提条件 要
物质基础 性
直接原因
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解析 小杨是一名国有企业员工,他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 本要素分配收入,在网上开网店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C正确;其余选项对照不正确,故答案 是C项。
15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政治
4.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土地换股权”模式,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分 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创造出来的价值,②④正确。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①错 误。③错在“平均分享”上。
18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收入分配。B中的“弱化按劳分配”表述错误,排除;C中的“消除收入差距” 表述错误,排除;此处发明者的报酬不是劳动报酬,而是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故D错误。强化 激励,用好人才,需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A正确。

高考政治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考政治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考政治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个人收入的分配选择题1.为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在初次分配中,国家应该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B.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C.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D.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下列人员的收入既属于初次分配,又符合公报精神的是A.李某在政协担任顾问的劳务费B.张某为某民企设计商标的所得C.王某向钱某借钱所获得的收入D.刘某失业后所获最低生活保障3.下表为2019年H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部分经济数据。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①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加快②企业坚持发展的成果由员工共享③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决定股票价格的波动④劳动报酬提高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

为此,国务院决定并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

这一举措旨在①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②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健全收入分配制度③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理念④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养老水平,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第三次分配像一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要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重视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有助于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③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扩大中等收人群体收入④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再分配做出有益补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①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③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④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面对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国家提出2019年要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高考政治答题 意义类题及分配问题

高考政治答题 意义类题及分配问题

二、意义类题及分配问题一、解答说明“意义”类试题,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种设问方式。

通常以“意义”、“重要意义”、“作用”、“重要性”等词语来设问。

这类试题的解答要注意以下两点:(一)审题:读懂设问,首先要找准设问中意义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什么、有无限定。

例1:利率上调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作用。

此题不可谈利率上调对居民、对国家的作用。

例2: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经济意义是什么?其次意义也可在所给材料中提炼出来。

(二)组织答案: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首先切忌围绕一个角度反复阐述,这是“意义”类型考题拿高分的关键。

要多思少写,在作答前理清思路,紧紧围绕“意义”主体及客体找准、找全角度,多答为好,面要广,点要多。

其次要坚持①从直接到间接;②从经济到政治;③从国内到国际的顺序层次来组织答案,一个角度一点,切忌几个角度混合在一起。

经济意义:①根据不同主、客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等)②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A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B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等;C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等;D交换: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E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扩大内需、树立科学消费观等;3.政治意义:政治行为主体有党、国家、公民、政协、国际社会。

一般表述是“这是……的要求”(和谐、民生等)4.文化意义:精神文明、传统文化二、例题1、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作过一个比喻:地球就像太空中的飞船,是宇宙中一个孤立无援的系统,它不断地消耗内部的有限资源。

为了防止资源殆尽而毁灭,必须不断重复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

高考政治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

高考政治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

高考政治复习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选择题1.(2019届河北邯郸联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这一演变过程( )①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②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协调③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④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过程是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①正确;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逐步削弱的观点错误,②不选;按劳分配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其他分配方式不是由它决定的,③不选;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④正确。

2.(2018安徽巢湖调研)2017年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到 3 000元。

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在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

全年他共得工资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

同时,他还利用节假日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一年获得劳动报酬26 000元。

在他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75 760元17 000元B.49 760元17 000元C.49 760元26 000元D.49 760元20 000元【答案】C【解析】按劳分配的收入应该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应该是36 000+12 800+960=49 760(元),按生产要素中劳动要素分配的是26 000元,故C正确。

3.(2018山东聊城质检)据报道,中国某大学的四名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其发明的专利技术折价为基础成立了某一股份公司,其所持有的股份价值达上万元。

下列对专利技术所得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③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劳分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通过专业技术入股,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差距,①表述错误,②正确。

备战 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考点09我国的分配制度含解析-经典通用课件材料

备战 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考点09我国的分配制度含解析-经典通用课件材料

考点09 我国的分配制度(一)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缘由:(1)根本缘由:是由现阶段我国消费力发展程度决定的。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态决定了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

(2)消费决定分配,消费材料一切制决定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一切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发展市场经济,需求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以寻求最好效益。

只需让不同资源一切者获得应有的支出,才能充分调动一切者的积极性。

因而,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消费要素分配,只需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4)理论证明:把按劳分配和按消费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的劳动热情,促进了社会消费的发展,也有益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2.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创造更多条件让更多群众具有财产性支出。

◎人均可安排支出,次要由四部分组成:工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经营性支出和财产性支出。

①财产性支出,通常为指家庭具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保藏品等)等获得的支出。

②工资性支出,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工资。

③转移性支出,指国家、单位、社会集团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性领取和家庭间的转移性领取。

包括政府对个人支出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间的赠送和供养。

④经营性支出,又叫商业买卖支出,指纳税人经过经常性的消费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

包括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运用权等所产生的支出;农民经过经营家庭承包的土地而获得的实物支出和货币支出。

高考政治必背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高考政治必背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高考政治必背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7、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因:生产决定分配,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它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它兼顾效率与公平。

按劳分配:地位: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要求:它既要求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又反对收入分配差距过于悬殊,与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原因: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体现平等分配和社会公平,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管理、技术、信息、土地。

原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分配公平】含义: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原因: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促进和谐。

措施: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 收入与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  收入与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本题考查按要素分配。小李没出一分钱的现金而获得一定收入,这说明 他的收入不是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明显错误;小李是在一私营企业工作,不是按 劳分配说法错误;小李是凭借自己在医疗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被私营企业家看中 的,他不是科技工作者说法错误;小李的收入是通过按要素分配获得的说法正 确。
.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二者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 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 提高经济效率的 保证 。 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 存在矛盾 。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 提高效率 ,又要 促进公平 。 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 收入悬殊 ;既要落实分 配政策,也要提倡 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 和 先富帮后富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按管理要素
按要素 分配
按技术要素 按土地要素
按资本要素
经济成分
收入形式
公有制
非公 劳动收入(企业职工工资、奖金、 有制 津贴等,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
各种 经济 成分
具体分析,技术入股、专利使用、 技术转让收入
财产收入,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 让金;利息、股息、分红,私营企 业主税后利润
辨别区分
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动 要素分配≠个体劳动所得
()提高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 会生产的发展 ()促进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主体 地位
.按要素分配
形式 劳动、 资本 、技术、 管理 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分配制度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分配制度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分配制度财产性收入的含义: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好生活活动产生的收入。

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准确把握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问题:(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①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低、多层次又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要实行按劳分配,而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②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要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关系: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

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实行,它存在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意味着劳动者只是受雇于企业主,他们只能作为劳动要素的提供者参与生产和分配。

两种收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不同,因此区分二者首先要看是哪一类经济形式再作判断。

(3)对比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按劳分配为主体_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按劳分配为主体_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1)理论前提: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 (2)直接原因:所有制结构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客观必然 性(原因)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张三孙子
我是外企 员工,每月工 资1500元
按劳动要素分配
张三的孙女
我是外资企 业的总经理
按生产要素分配
张三母亲
我每月靠出租房屋 也能有一定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土地要素)分配
判断: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劳动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 管理 )
分配方式
个体劳动 按劳动要 按劳分配 者的劳动 素分配 成果分配
私营经济或 外资经济中 (工资收入)
公有制 个体经济 (所有制基础) 经济
适用范围
我们来判断一下吧
请分析张三一家人的收 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张三本人
我在乡下承包了五 亩责任田,联产计 酬后,收入还挺不 错的哦!
按劳分配
我在马路边开了个 小店,收入还不错
分配原则
分配对象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3、按劳分配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 (2)根本否定了剥削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 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社会)
最终原因

收入与分配专题训练—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解析版)

收入与分配专题训练—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解析版)

收入与分配—【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1.某国企作为高铁行业的核心平台,员工薪酬却和一线城市相差甚远,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为此,该国企通过股权激励推行薪酬改革。

科技骨干小肖以120万元现金入股,一年后,一笔80万元的股权奖励就落到他头上。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该改革确立了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制度②通过完善初次分配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③按要素分配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④通过再分配理顺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的《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强化公司业绩考核、健全激励对象绩效考核评价、科创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考核等方面,明确了出资人的导向和要求。

《指引》印发后,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推动符合条件的控股上市公司科学高效规范地开展股权激励工作,加快建立健全覆盖企业经营管理骨干和核心科研技术人才的正向激励机制。

此举有利于( )①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公有资本的控制力②理顺企业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国有企业活力③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④更好发挥宏观调控功能,运用再分配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专家认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提低、扩中、控高”,即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将“沙漏型”的社会两极向中间挤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最终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

下列做法中, 有利于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有( )①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消除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④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作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为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中央财政于2007年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学案

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学案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学案一、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1)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知识回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确立的客观必然性?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地位。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3)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①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决定的。

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___ ; 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用(意义)?P59【特别提醒】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因此,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不都是按劳分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内涵: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划线部分为教材变动的内容】(1)60页第一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60页第二段: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特别提醒】工资收入不一定都属于按劳分配。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二、效率与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1)含义:(2)收入分配公平的的意义(为什么)?(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①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②制度保证:③重要举措:【划线部分为教材变动的内容】61页正文第二段:④重要举措:【划线部分为教材变动的内容】62页第一段:【知识归纳】多角度分析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依据①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专题三分配——分配制度(PPT)-备战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人教版)

专题三分配——分配制度(PPT)-备战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人教版)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对国计民生的积极影响。
8
【答案】①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缺口,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提高卫 生防疫水平。②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复 苏。③稳定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感谢您的耐心聆听
TH AN K S FOR WATCHING
6
[知识拓展] 我国近年来结构性减税的表现及意义
(1)对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轻相关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促进 生产专业化发展,提高社会化生产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
(2)提高小微企业所得税起征点: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3)减免进出口关税:优化进出口结构,平衡国际收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刺激消 费,满足消费者需求。
项目 范围 主体
手段
目的
初次分配物质生产部门内部
主要是企业
多由市场机制决定
提高效率,体现公平
再分配 全社会 主要是国家、政府 政府调控机制,税收、社会保 障、转移支付等 更加体现公平
举例
企业职工工资、按劳分配收入 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获 得的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 企业纳税也多为初次分配
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 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 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
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 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 收入分配差距。 ⑤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6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配收入3073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高考政治_专题三社会主义经本经济制度(练习)(原卷版)

高考政治_专题三社会主义经本经济制度(练习)(原卷版)

专题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练习)一、选择题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作出了全面的和新的概括,即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制度是()①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充分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②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也是所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④我国社会生产关系整个体系的系统表述,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目前,中央企业混改已实施3 700多项,引入非公有制资本超过1万亿元,混合所有制企业户占比超过70%;央企资产总额的65%已进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61%、利润总额的88%来自上市公司。

由此可见,央企混改有利于()①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质增效②激发央企活力,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③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夯实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④推动央企强强联合,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体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近年来,某县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的龙头带动模式、“农户(贫困户)+村级合作社或股份公司+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合作共享模式以及“企业+村级集体经济+贫困户”的阳光增收模式等十种发展模式,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提升了村级集体的扶贫带贫能力。

这些模式的成功得益于()①发挥市场作用,盘活村集体资源②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③坚持效率优先,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④改变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所有制性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国务院提出要以改革举措破除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激发经济活力和动力。

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帮助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难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传导机制等。

高考政治必背 经济生活 专题7个人收入的分配 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必背 经济生活 专题7个人收入的分配 新人教版

三.收入与分配(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说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提高经济利益的保障。

举措: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人教版)专题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人教版)专题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注意:
(1)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要素(非按劳动要素)分配、 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2)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 等量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 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 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造力②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③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④数据对提
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梳理: 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根本措施 制度保证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
重要举措 第三次分配
消除贫困
两个同步
秩序更合理更有序,扩中、提低、调高、取非;再分配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公益事业 必须坚持消除贫困。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的一部分以募集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捐赠出来用于扶贫济困。党的十九届四中
全会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这一
要求的意图是( ) ①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慈善领域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②培育积极健康的财富观,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③激活社会慈善资源动员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优化慈善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专题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专题框架
分配环节
个人收入的分配 国家收入的分配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பைடு நூலகம்
分配原则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效率与公平——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三收入与分配学业水平过关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三收入与分配学业水平过关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三收入与分配学业水平过关072832一、单项选择题Ⅰ1.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创立新的多元化分配方式已是大势所趋。

创立新的多元化分配方式的依据在于( )A.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B.我国居民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C.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多样化D.劳动依然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解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和依据,A符合题意。

答案:A2.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B.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C.它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D.它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解析:D表述不正确,按劳分配只是我国多种分配方式中的一种,并非全部,故选D。

答案:D3.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B.个人消费品C.企业总产品D.社会财富解析: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故选B。

答案:B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的专利使用、技术参股属于( )A.按劳分配B.按资本分配C.按管理要素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解析:科技人员的专利使用、技术参股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技术要素分配,故选D。

答案:D5.老张自筹资金开办了一家科技公司,雇用了3名研究生从事技术工作研究。

这些研究生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技术要素分配B.按劳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D.按管理要素分配解析:研究生所在科技公司属私营企业,其工资收入属按生产要素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故选C。

答案:C6.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

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解析:过分压低劳动报酬,说明分配中劳动者收入过低,这伤害了公平,致使劳动积极性下降,影响效率的提高,这体现了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配制度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除了靠市场配置资源外,再就是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从分配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坚持( )①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②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③发展是硬道理,始终注重效率优先④政府调节分配,实现公共服务平均化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2、彭某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如今他有两个新身份——“新股东”和“职业农民”。

他把家里的5亩多地“入股”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甜橙,彭某除每年固定的700元保底土地入股红利外,甜橙亩产超3000斤时,超过部分还将按8%的比例参与分红。

同时作为“职业农民”在公司种植甜橙,每月还能从该公司获得1600元的工资收入。

彭某的收入中( )A.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土地入股红利和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B.工资、土地入股红利和分红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C.工资和土地入股红利属于按劳分配,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D.工资、土地入股红利和分红都属于按劳分配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 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4、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①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②某企业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③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④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近年来,国家加快落实一系列金融政策:实施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保护存款人权益;丰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基金产品。

这表明( )①我国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国家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③财产性收入成为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④我国已经逐步理顺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2017年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之年。

本轮改革重点任务之一,是要加快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

对于由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转化为职业经理人身份后,去除“行政化”,强化“市场特性”,其薪酬应与市场化职业经理人薪酬水平接轨,强化职业经理人薪酬与其绩效挂钩。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社会公平②探索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激发国企管理者的积极性③优化国企治理结构,保证国企实现营利④创新国企用人机制,提升国企管理水平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7、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每年按850斤/亩大米(约1400元)的标准领取租金,除此以外,农民还获得在T公习打工的工资收入。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村民获得租金收入源于对土地的所有权②土地所有权流转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促进长期稳定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

提出上述要求是基于( )①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巩固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激发技术工人的积极性③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④深化科技领域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特别强调多重视按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大大促进了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

下面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对各生产要素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确定②按生产要素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贫富差距,国家必须要适当的调控③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④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投入量实行的分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0、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统一划转企业国有股权的10%充实社保基金,以弥补养老保险的基金缺口。

此举有利于( )A.通过再分配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B.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D.发挥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11、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江苏省围绕苏北脱贫攻坚重点县、区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人员精准对接活动。

近三年来,全省共实施科技项目110项,带动低收人农户增收1276.5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达1.2万元。

这有利于( )①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素质,杜绝贫困现象代际传递②完善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③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增收能力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当前我国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①体现出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②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种结构的重要举措③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体现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释放消费潜力。

以下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有( )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③促进消费结构升级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4、2018年个税改革将成税改最大看点。

新一轮个税改革的方案将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税制,适时增加教育、房贷利息、养老等专项扣除项目,从而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新一轮个税改革旨在( )①完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②调节过高收入,消除收入差距③优化税种结构,避免重复征税④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5、根据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的上述变化( )①落实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分配政策②有利于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③理顺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④发挥了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6、201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了财税【2018】58号文件——《关于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

这一政策( )①是按劳分配的新形式,保障了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企业优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③有利于调整分配关系,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④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企业竞争中形成新优势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7、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关口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据此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①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加强对国民收入的调节②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以限制高收入者收入③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④通过财税政策整顿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40年,我们实现了国家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安定,人民团结的美好局面。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生产力总体上显著提高,但突出问题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这种状况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运用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统计局2017年7月6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821元,比2012年増长4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3. 3%,年均实际增长7.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更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

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 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

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363元,比2012年増长47. 4%,实陆增长36. 3%,年均实际增长8. 0%,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比2012年下降0.16,比2015年缩小0.01。

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多在中东部,差距较大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为0.465,比2015年上升了0.003。

上述材料反映出哪些经济信息?应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居民收人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报告强调,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要加快税收结构改革,形成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新税制,增强中等收入群体的自我认同感。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进一步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迅速增长?2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求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