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复习题及测试题
最新2011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集

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A.定量评价B.终结性评价C. 定性评价D. 表现性评价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 ( )A.教学材料B.学习工具C.课程资源D.教学内容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A.诵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D.默读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
A.评价的能力B.创作的能力C.仿写的能力D.体验的能力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汉字。
A.3500B.2500C.1600D.800三、判断(20分,每题2分)1、小学一、二年级应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 )2、学习略读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
( )3、小学五、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 )4、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 )6、为了达到多认少写目标,第一学段规定让学生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合作精神。
( )8、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 是第二学段提出的。
( )9、各个学段相互联系,逐步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 )1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四、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2011版课程标准与旧版课标有很大变化,请就其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五、论述题(20分)语文教学“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一填空1、综合性实践性2、课堂教学资源3、识字写字4、10 随堂练习5、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6、平等对话7、 3500 240 400万8、讨论 9、自然矫情做作10、教科书编者文本二选择1A 2B 3C 4D 5A6C 7 C 8D 9A 10C三判断1.对2.错 3 .错 4.对 5.对6错 7错 8对 9 对 10错四简答题1(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 略五论述题言之有理即可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二)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最新最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完整版)

最新最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完整版)精品研究资料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研究资源。
3.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4.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做到天天练。
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9.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
10.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核心作用。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对第二学段的要求。
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掌握。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贴近生活。
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1000个左右的汉字。
子的认知特点和研究能力,也更加注重写字的质量和审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2、综合性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综合性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话、话、话。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和课外学习资源。
5.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改善教师教学。
6.、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7.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导下,做到天天练。
8.朗读要提倡,要摒弃。
9.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10.九年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字以上。
11、_______和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2、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1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应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14、《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15、语文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奠基作用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对第()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B.训练C.熏陶D.积累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A.贴近生活B.贴近教材C.有语文特色D.有文化内涵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A.定量评价B.终结性评价C. 定性评价D. 表现性评价7.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汉字。
A.3500 B.2500 C.1600 D.800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20 分,每题 2 分) 1、小学一、 二年级应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 音字母表》。 ( ) 2、学习略读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 ( ) 3、小学五、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 ( 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 4、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 )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
四、简答题( 20 分 每题 10 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课程标准》要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你 结合教学实例,说说应如何体现自主学习的?
(二)语文知识技能题( 20 分)
一、选择题( 1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招徕 (l ái )
)学段的要求。
A. 第一学段 B. 第二学段 C. 第三学段 D. 第四学段
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A、 了解 B 、基本掌握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 潜移默化 B. 训练
C 、掌握 D 、不要求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 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怜:( 1)怜悯 (2)爱 (3)爱惜
“怜”在“可怜九月初三夜”,“同病相怜”,“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含义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和课外学习资源。
3、、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4、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导下,做到天天练。
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7、九年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字以上。
8、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启发式、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9、朗读要提倡,要摒弃。
10、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
A.奠基作用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对第( )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 Tools and personnel required: tools: large drills, turban 12.5 bit, wrenches, wooden hammer. People: three people in each group. 5. Management Essentials: the vertical boxto select models, specifications are correct. bolted to avoid dead ends, to keep the bolt holes can be adjusted. choose the proper installation order. attention to material safety injury prevention, loss preventionsecond vertical box will end at the first core set at the top of the vertical box on the second vertical, leaving 20mm expansion joint, and hanging wire or to install the upper end of the beam, and so on to install. (7)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control process measurement on line, the three dimensions are floral, maintaining error <1mm untilafter installation to do full justification in the next step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2011年版)一、填空题(30分每小题1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4、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情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7、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8、(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9、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10、朗诵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11、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简答题:(20分每小题1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标准给出的教学建议是什么?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奠基作用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考试复习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考试复习题第一单元:汉字的认读与书写1.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字是正确的?A) 日(B)儿日(C)夕(D)月2. 请用正确的汉字填空:他的名字是__子。
答案: (天/女/地)3. 用正确的笔画书写下列字词:昨天:丿一丶丶一丶一笔画数:(3/4/5/6)第二单元:诗词和古文欣赏1. 名句欣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哪位诗人的作品?答案: (杜甫/李白/王维/白居易)2. 下面哪一首诗的作者是李白?A)《登黄鹤楼》B)《春晓》C)《咏柳》D)《静夜思》3. 下面哪一句不属于《论语》中的名言?A)"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第三单元:听说对话1. 请听对话,回答问题:A: 你叫什么名字?B: 我叫__。
问题:B叫什么名字?答案:(小明/小红/小王/小李)2. 请根据所听到的对话补充句子:A: 你有一张照片。
B: 是的,这是我的__。
答案:(宠物/家人/朋友/老师)3. 请听独白,选择正确的答案:我们班上有__个男生。
A) 十(B) 二十(C) 三十(D) 四十第四单元:阅读理解1. 看图读短文,回答问题:问题:短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答案:(小明在做作业/小明在玩游戏/小明在看电视/小明在锻炼身体)2. 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今天是__,小红和小明一起去公园玩。
A) 星期一(B) 星期二(C) 星期三(D) 星期四3. 阅读短文,判断正误:《白菜这样种》是一本故事书。
答案:(正确/错误)第五单元:写作表达1. 请根据图片写一段短文,不少于60个字。
这是我的家乡,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庄周围有茂密的树木,空气清新。
2011 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2011 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姓名:一、填空题(20 分,每空1 分)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话、4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话。
和课外学习资源。
,改善教师教学。
的过程中进行。
话、和。
得分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5.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6.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7.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在教师指导下8.朗读要提倡9.课程目标从个方面设计。
10.九年认识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做到天天练。
,要摒弃、、。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分钟练习写字,三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字以上。
篇(段),二、选择题(20 分,每题2 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学A.奠基作用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是:()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对第(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B.训练)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C.熏陶)。
D.积累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A.贴近生活B.贴近教材C.有语文特色C. 定性评价D.有文化内涵)。
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A.定量评价B.终结性评价D. 表现性评价)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教师、文本D. 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D.默读7.阅读教学是(A.学生、教师书编者、文本C.学生、教师、教科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A.诵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A.评价的能力B.创作的能力C.仿写的能力)汉字。
D.800)。
D.体验的能力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A.3500 B.2500 C.1600三、判断(20 分,每题 2 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一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一)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哪些能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
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由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
第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
第三、第四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由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
各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3.阅读教学中精读评价有哪些要求?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4,《标准》中第一、二、三学段关于识字和写字数量有什么要求?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5,《标准》教学建议中指由:“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1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满分:50)姓名: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
(每个空2分,共20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掌握最基本的()。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
二、单选题。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
(每个2分,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2011版语文课标习题

2011版语文课标习题2011版新课标测试题一、填空1、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研究中的()以及(),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3、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提升学生的(),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4、语文课程的()和(),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5、语文课程是一门研究()的()、()课程。
6、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吸收(),提高(),促进()。
7、()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8、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使学生获得()。
9、语文课程是()课程,应着重(),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因而应该让学生(),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0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和()。
11、()是进修的主体。
语文进修应重视()的相互联系,重视语文与糊口的联系重视()、()()的整体发展。
12、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亲昵关注()的需要,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13、语文课程应重视引导学生()、(),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在和语文应用。
14、课程目标()设计,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和()。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15、课程目标从()、()、()三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16、总目标与内容的第一条:在语文研究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个性,培养(),逐步形成()和()。
17、总目标与内容的第三条:培育(),增强(),养成(),初步掌握()。
18、在发展()的同时,发展(),研究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的科学态度。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及出处)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姓名:孙彬得分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P19\教学建议)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P19\教学建议)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P23\关于写作教学)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P3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5.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P26\评价建议)6.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P21\具体建议)7.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在P21\具体建议)8.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强调。
(P22\关于阅读教学)9.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P6\总体目标与内容)10.九年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P6\总体目标与内容第6条)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P6\总体目标与内容第7条)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A)。
(P1\前言)A.奠基作用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2.“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这是对第(C)学段的要求。
(P12\第三学段(二)第2条)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第三学段新课标对阅读文章表达顺序的目标要求是:(A)(P13\第三学段(二)第4条)A、了解B、揣摩C、领悟D、掌握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D)、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P20\教学建议(四))A.潜移默化B.训练C.熏陶D.积累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A)。
2011版语文课标测试卷(含答案)

2011版语文课标测试卷(含答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测试卷学校: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填空题。
(30分,每空1.5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__________________,使学生获得基本的______________。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年级、年级、年级、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和。
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
6、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和评价的能力。
二、选择题(24分,每空3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奠基作用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对第()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B.训练C.熏陶D.积累5.口语社交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A.贴近生活B.贴近教材C.有语文特色D.有文化内涵6.语文评判应定性评判与定量评判、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A.定量评判B.闭幕性评判C.定性评判D.表现性评判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A.诵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D.默读8.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
A.3500B.2500C.1600D.800三、判断(16分,每题2分)1、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体,教师只需要组织学生去研究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其他事。
( )2、教师要经心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开导式、会商式教学。
( )3、小学5、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测试题教师姓名任教班级等级一、填空题。
(60分,每空1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5.第一学段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6.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7.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8.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9.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10.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1.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12.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
最新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试题练习及答案(内容完整全面)

最新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试题(全面附答案)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语文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5.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8.(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9.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0.(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1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2.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1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14.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15.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 - 副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提纲一、填空题。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生是学习的()。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3.课程目标()年一贯整体设计。
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口语交际是()与()双方互动的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中进行。
6.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教学建议:(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和();(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言课程的()和();(三)重视()、()、()的正确导向;(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和()。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和()。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综合性学习应贴近(),应突出学生的(),应强调()。
10.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第三、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地表达。
各学段对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的情况。
11.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13.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重视语言文字()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14. 能主动进行()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15.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
认识()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16.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注重(),发展感受和()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复习题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际工具信息载体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②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实践性综合性4.语文课程的任务?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5. 和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人文性6.语文课程基本理念?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①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②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③遵循汉语言的规律,培养语感。
8.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熏陶感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社会义荣辱观9.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10.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和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和。
各个学段,,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九年一贯整体整体性阶段性相互联系螺旋上升11.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的整体提高。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字以上。
240 400万词典,会用多种。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
独立识字检字方法350014.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提高书写的速度。
正楷字行楷字审美价值15.能用普通话、、地朗读。
养成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和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正确流利有感情默读500 略读浏览.在阅读中了解、、、、等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能够区分作品和作品,了解、、、等文学样式。
写实虚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1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和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注释工具书20.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字,每学年阅读名著。
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260万两三部8021.注重写作过程中、、、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22.写记叙性文章,表达,内容;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根据需要,写常见使用文。
意图明确具体充实明白清楚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生活23.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
缩写扩写改写24.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和,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
能和他人交流,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语感语文常识文从字顺写作心得25.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次,其他练笔不少于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字的习作。
14 1万50026.讲述见闻,、。
复述转述,、。
能就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完整准确、突出要点适当的话题27.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听出,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讨论的焦点28.语文课程标准基本教学建议是: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9.如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①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②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③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0.如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①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②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31.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使用能力。
32.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识字、写字33. 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34.阅读是学生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
防止、。
个性化阅读实践体验和思考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3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和。
朗读默读36.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37.综合性学习的建议有哪些?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②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和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③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和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④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⑤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和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
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⑥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38.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39、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和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40.语文课程评价具有、、、、和等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和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诊断反馈激励41、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和学活动。
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应加强,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和发展的资料,可采用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成长记录袋42.要坚持和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
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和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
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或以外,还可用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并提出建议。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等级分数代表性的事实43.应注意将、及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评价要尊重学生的,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个体差异44.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和,全面考察学生的。
应注意、、、和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整体性综合性语文素养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5.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识字的能力。
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和,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独立姿势习惯46.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和,要关注其和、,也要关注其和,以及选择。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感受体验理解阅读兴趣价值取向阅读方法和习惯阅读面阅读量阅读材料的能力47.能用普通话、、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48.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语音语调语气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49.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
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
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逐渐增加难度50.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51.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要重视评价学生的。
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的能力。
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不同文体文章52.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
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
阅读材料的大意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53.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