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QCC是一种质量改进工具,已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但其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尚未充分研究。

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本文评估了QCC如何提高神经外科护理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QCC可以有效地促进护理团队的合作,提高患者护理过程的标准化,减少错误和并发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结果。

本研究强调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引入QCC的潜在益处,并提出了实施QCC的建议。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进;患者安全;团队协作一、引言神经外科护理是医学领域中一项关键的服务,它涵盖了一系列复杂而敏感的护理任务,旨在提供患者在神经外科手术和治疗中所需的全面支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演变,神经外科护理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此背景下,质量和安全性成为神经外科护理管理的核心焦点,需要不断提高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提高治疗效果。

二、品管圈的概述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质量改进工具,起源于日本,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它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方法,旨在识别和解决组织内的质量问题,改进工作流程,提高绩效,以满足患者需求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QCC的核心特征包括:多学科团队的参与、基于数据的问题识别和分析、团队成员的培训和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

通常,QCC团队会定期聚集,共同讨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改进措施。

这种方法强调了集体智慧和协作,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过程。

在医疗领域,QCC已被广泛应用,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结果。

它在医院环境中可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手术室、护理部门和临床实验室。

通过QCC,医疗团队能够快速识别和纠正潜在的问题,降低医疗错误和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三、神经外科护理管理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是医疗领域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专注于为患者提供神经外科手术和治疗所需的高度专业化护理。

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

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

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利用品管圈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品管圈应用与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当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水平,降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品管圈神经外科患者大部分是起病急促、病情危急而且手术繁琐、治疗时间长等特征,部分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或者心理、生理功能紊乱,因而,神经外科患者病死率非常高。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示,适当的护理措施能够良好的改善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对预后有非常明显的效果[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品管圈在临床护理当中广泛应用,获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为24-76岁,平均年龄为(50.0±7.4)岁;观察组当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为25-77岁,平均年龄为(50.5±7.9)岁,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并未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能够对比。

1.2方法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利用品管圈护理:1.2.1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自愿原则,护士长作为圈长,组员为神经外科护士,高年资护师为辅导员。

圈长负责活动安排,辅导员进行监督,成员轮流执行。

1.2.2查找常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大部分年纪高、行动存在障碍、语言能力降低等问题,一方面患者经历疾病的痛苦,还存在极大的心理压力。

神经外科品管圈

神经外科品管圈

神经外科品管圈在医疗领域中,神经外科一直被视为高难度、高风险的学科。

为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优化工作流程以及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神经外科引入了品管圈这一质量管理工具。

品管圈,简而言之,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在神经外科,品管圈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改变。

首先,它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以降低术后感染率为例,通过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深入分析了导致感染的各个环节,从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中的无菌操作规范,到术后的护理措施,逐一进行排查和改进。

比如,加强了对手术器械的消毒管理,严格规范医护人员的洗手流程,增加了术后病房的清洁消毒频率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术后感染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康复进程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满意度大幅提升。

其次,品管圈增强了团队的协作能力。

在神经外科,手术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多个科室和岗位的紧密配合。

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品管圈活动中,医生、护士、麻醉师、康复师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共同参与,大家充分交流各自的观点和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跨部门、跨专业的合作,打破了以往的沟通壁垒,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使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再者,品管圈激发了医护人员的创新意识。

在面对神经外科复杂多变的病情和治疗需求时,传统的方法有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通过品管圈活动,大家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护理技术和管理模式。

例如,在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护理团队创新地设计了一种特殊的体位摆放装置,经过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科室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此外,品管圈还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神经外科的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大化的效益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科室的设备、人力、物资等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估,发现了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并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韩淑鸣【摘要】目的为了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采取品管圈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原则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该院神经外科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同时应用品管圈,比较不同护理措施护理疗效差异.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试验组护理质量和对照组相比更据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6(013)021【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作者】韩淑鸣【作者单位】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山东淄博255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adopt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various adverse events.Methods 110 cases of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5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double-blind control principle,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nursing curative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both groups obtained a certain nursing effect,but the nursing qual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P<0.05,the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o nursing services was obvious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nursing quality,improvingpatient's satisfactory degree,and the effect is obvious,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Nursing quality神经外科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术中风险大、恢复慢、花费高的特点,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意识及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沉重负担,而且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诱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护理难度加大,不容易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满意[1]。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29例实施品管圈下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治疗组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外科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品管圈下的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进效果【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282-02品管圈主要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自动组成的一个小圈团体,针对同样的问题共同合作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1],属于一种较为活跃的管理方式,能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神经外科患者多为病情较为危及的患者,临床中若不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将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现象的发生,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

为了分析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进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进行了相应的观察及护理对比。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神经外科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9例,年龄分布在30至70岁之间,均值为(51.20±5.47)岁;治疗组29例神经外科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1例,年龄分布在30至69岁之间,均值为(51.18±5.37)岁。

两组神经外科患者之间对比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29例实施品管圈下的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模式如下:(1)建立品管圈护理小组:在神经外科护理人员中选择7名优秀的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小组的建立,由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及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护士长作为品管圈的负责人,通过组织小组会议的形式将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护理难点进行提出,针对需要解决的关于优质护理质量的问题进行提出,根据小组内各位护理人员的长处安排相应的工作职责及内容;(2)制定品管圈护理计划表:护士长应根据神经外科的具体情况及护理现状进行相应护理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安全护理计划、优质护理计划、舒适护理计划等品管圈系统,方便规范及约束小组内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及工作职责;(3)品管圈小组的活动方式:由组员共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主题,由组内成员投票决定活动的主题,组内成员为制定相应解决问题的计划进行讨论及意见的发表,将最终确定的活动计划交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备案,总结以往护理经验,查阅相应护理文献,总结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能促进护理质量提升的方式及意见,不断优化及改善护理方案,在品管圈护理活动结束之后,将此次品管圈护理计划展示在神经外科内进行反思及观察,根据护理成果确定下一次品管圈的计划及主题等。

品管圈在提升神经外科基础护理合格率中的作用分析

品管圈在提升神经外科基础护理合格率中的作用分析

品管圈在提升神经外科基础护理合格率中的作用分析发表时间:2019-07-24T15:28:34.9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7期作者:熊彩霞[导读] 临床上,神经外科为重点学科之一,具有工作量大以及危急重症患者多等特点。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 511300)【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对提升神经外科基础护理合格率的干预作用。

方法:以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同时以2018年5月—12月本院神经外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

分析两组基础护理问题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患者满意度作出比较。

结果:实验组基础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6.67%,比对照组的76.67%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升基础护理合格率,并有助于改善患者满意度,建议采纳。

【关键词】品管圈;干预作用;基础护理合格率;神经外科【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7-0199-02临床上,神经外科为重点学科之一,具有工作量大以及危急重症患者多等特点,若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得到精心、优质的基础护理,将极容易引发诸多的不良事件,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1]。

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品管圈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对改善基础护理合格率的干预作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患者30例,包含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56.21±8.47)岁。

2018年5月—12月本院神经外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患者30例,包含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40~79岁,平均(56.82±8.13)岁。

患者病历信息完整,依从性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徐海文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徐海文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徐海文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持续改进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品管圈)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质量持续改进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神经外科疾病类型繁多且复杂,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神经外科疾病主要接受手术治疗,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手术效果,加快其治疗恢复,需要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并予以持续改进[1]。

本研究以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神经外科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范围为22~56岁,平均年龄为(39.6±4.1)岁;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范围为23~58岁,平均年龄为(40.8±3.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照较为均衡(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予以持续改进,建立品质管理圈,成立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小组,由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负责,护士长作为圈长,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均参与进来,具体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当中的缺陷和不足,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进而采取持续性改进措施,进而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

品质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

品质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

品质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质圈(质量控制小组,QC)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

方法通过成立健康教育改进小组,利用品质圈活动方法,确立提高神经外科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为活动课题,随机对60例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现状调查,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

结果通过品质圈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顺应性,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及整体素质。

结论品质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也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

标签:品质圈;神经外科;健康教育品质圈(QC)是指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

其活动的特征是:为解决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

是由本系统工作人员在自愿的原则下组成,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活动并讨论,提出并解決本科室在工作中急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2]。

我科在开展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活动中,进行品质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选题理由神经外科患者存在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后遗症多等特点,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一系列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等原因,患者对疾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低,因此,成立健康教育QC小组,对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非常重要。

小组应用5M 选题法(即力所能及、有效可查、需时适中、医院赏识、圈员自豪)[3],确立”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为活动课题。

2 QC具体活动2.1教育对象随机选择60例不同文化程度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

2.2活动步骤2.2.1成立QC小组我科于2012年1月成立QC小组,命名为健康教育小组,包括护士长等10人,小组选举1 名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成员为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选举1名文笔相对较好的秘书,负责QC活动的记录,其他为圈员。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施以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在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安全管理、操作技能及健康教育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价值引言神经外科患者病情严重、病情较急,患者心理、生理及意识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患者死亡率较高。

临床研究证明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生理状况,对患者预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品管圈护理是互补、相近的护理人员利用科学统计工具和管理方法来解决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该护理模式为自发组织团队 [3-4]。

为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笔者所在医院在2021年 1 月 -2021年 1 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对从 2021年 1 月 -20121年 1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 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诊断标准均满足我国相关机构近年来最新颁布施行的神经外科诊断标准;排除患有严重慢性病患者,排除具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等。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50 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 29 例,女 21 例;有脑血管 38 例,垂体瘤患者 8 例,脑积水患者 4 例;患者年龄 29~75 岁,平均(54.9±7.6) 岁。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彭慧珍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彭慧珍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彭慧珍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间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品管圈活动开展护理;护理结束后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护理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提高了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应用效果神经外科患者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危重等特点,而且临床治疗时间较长,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功能神经紊乱等问题,对临床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品管圈模式已经应用到临床护理中,缓解了患者症状,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得到了理想的护理效果[2]。

本次主要选取我院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间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间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36岁-82岁,平均年龄(59.4±22.3)岁,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35岁-83岁,平均年龄(59.2±22.5)岁,经比对,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进行查房、健康知识教育等内容,同时做好不安全隐患预防,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具体操作如下:①遵循自愿参与原则,成立品管圈,要求素有品管圈成员均参与到临床护理中,制定相同的护理目标,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服务。

②确定护理主题。

探析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护理效果

探析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护理效果

探析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护理效果品管圈护理模式是指通过系统化、持续的监管和改进,保证病人的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安全性的一种护理方式。

在神经外科中,品管圈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外科病人的安全性、满意度和康复效果。

本文就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析。

1.品管圈护理模式能够保持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品管圈护理模式注重于医疗服务的标准化过程,从开展医疗服务的流程、技术和规范等各方面加强监管和改进,以保证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果。

在神经外科中,品管圈护理模式的实施可以使病人得到标准化的医疗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术前准备、手术细节、术中监护、术后护理等各个方面。

这样可以确保神经外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减少医疗事故和意外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2.品管圈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协调配合品管圈护理模式要求医生、护士在医疗过程中之间的协调配合,强调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精神和责任共担的原则,以达到提高整个诊疗团队的合作效果和治疗效果的目的。

在神经外科中,品管圈护理模式的实施,可以使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逐步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意识,提高整个诊疗团队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这样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发生误操作,提高神经外科的医疗服务效果。

品管圈护理模式强调医疗服务的全方位控制,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以达到提高病人治疗效果的目的。

在神经外科中,品管圈护理模式的实施可以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肺炎等并发症的防控,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完善的品管圈体系将为神经外科治疗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有效提高神经外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广大病人带来更可靠的治疗保障,并且加强病人对诊疗过程和疾病的理解和认知,提高了整个医院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作用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方法依照品管圈十大步骤: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及改进。

以提高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

结果①有形成果:出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由对策实施前的47.66%提升至93.67%。

②无形成果: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圈手法8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本科室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规范了出院宣教流程,制作了精美的出院宣教资料,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圈员团队协作力和积极性。

标签:品管圈;出院宣教知晓率;健康宣教品管圈活动倡导以一线员工为中心,组成质量改善圈,共同学习和运用品管方法,讨论、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自上而下卓有成效的质量改善机制[1]。

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

为了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在家疗养期间学会自我调护,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我科于2016年4月~2016年10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出院患者健康宣教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品管圈成员采用自愿报名,能力竞聘的方式选拔7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1名、医生1名。

硕士1人,本科4人,大专2人。

护士长担任此次品管圈活动的辅导员负责对圈的活动进程给予指导和建议。

圈长由一名高年资且工作经验和协调能力较强并且参与过一期品管圈活动的护士担任。

圈长负责圈活动计划的拟订和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圈具有一位硕士学历的医生加入,可以看出我们是一个医护共同合作的圈。

圈员负责积极参与圈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执行圈的计划。

本品管圈圈名为“金盾圈”,喻意:“一切以安全为中心,以优质的服务品质,精湛的医疗技术获得患者的信赖。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2-12-26T09:22:10.70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6期作者:吴潇[导读] 目的:医护人员在护理治疗神经外科患者时,为了有效的提高护理患者的护理质量,通过对品管圈技术在神经外科护理吴潇(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 241000)摘要:目的:医护人员在护理治疗神经外科患者时,为了有效的提高护理患者的护理质量,通过对品管圈技术在神经外科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前来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100例患有神经类疾病的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

医护人员通过对100例神经外科患者采取双盲对照方式,将100例神经外科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治疗方法,而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品管圈护理治疗方法,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断出两种不同的护理治疗方法对神经外科患者带来的效果。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医护人员通过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康复效果十分明显。

结论:通过将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后,由此可以得出:品管圈护理治疗方法在治疗神经外科患者时,具有明显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神经外科患者护理治疗期间负面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以大大地降低护理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值得在临床护理治疗过程中被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临床应用0、引言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疾病有: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甚至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目前,我国医疗水平有限,在护理治疗这些神经系统疾病时,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方案。

但是,由于神经外科手术过程复杂、时间较长、极易感染、病死率高,因此,一旦患者在手术台上出现意识障碍时,将会严重危险患者的生命安全[1]。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目的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中采用品管圈,分析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自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48例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24例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提升中行品管圈护理,2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健康知识了解程度、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

結论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中采用品管圈,可明显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标签: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品管圈;应用效果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复杂,需要给予患者加强护理干预。

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不断提升,在品管圈活动中,需要注重患者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主动沟通患者。

本组选取了48例患者,深入分析了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中采用品管圈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自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48例患者入组,观察组年龄36至75岁,中位年龄68.6岁,男女比例14:10;对照组年龄37至76岁,中位年龄68.5岁,男女比例13:11。

入组时,对比2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严格执行院内相关性规章制度,遵医嘱。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提升中行品管圈护理:(1)构建品管圈小组。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我科室护士中选择6名参与此项活动,构建小组并将护士长任命为组长,给予所有组员实施品管圈相关性知识培训,为护士详细讲解品管圈特点、原则、实施步骤等,促使护士全面认知品管圈活动。

(2)对日常护理问题进行总结。

每天需要召开晨会,晨会上需要组织成员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定期对小组成员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护理、管理或者护患沟通等问题,确定护理缺陷危险因素并制定可行的改进对策。

(3)活动计划的合理制定。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护理文书记录质量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护理文书记录质量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护理文书记录质量中的应用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护理文书记录质量方面的作用及影响,根据具体护理文书资料,总结有效结论。

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某院2013年开始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20名,根据时间顺序,将护理病历资料分为品管圈活动之前,即对照组,活动之后,即研究组,对比两个阶段相同护士所记录的护理文书质量。

结果:研究组记录护理文书质量非常好,落实率为97.34%,用药后观察记录详细、护理相关表现与患者现实病情极为相符,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75.44%,记录漏洞多、与现实病情不是很相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锻炼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经验及能力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提升科室护理文书记录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标签:品管圈活动;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护理文书;记录质量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to raise the new division of neurosurgery nurses the role of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cords and its influence,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nursing papers and materials,summarizes the effective conclusion. 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selecting a hospital neurosurgery since 2013 new nurses 20,according to the time sequence,nursing medical records can be divided into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before,namely the control group,after the activity,the research team,comparing two phases of the same nurses the quality records of nursing documents. Results:the team record nursing document quality is very good,LaShiLv was 97.34%,the observation record in detail,the medicine nursing related performance consistent with real patient extremely,the situation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75.44%,and record more loopholes,is not very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condition,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to exercise the new division of neurosurgery nurses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experience and ability are of great help,can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cords departmen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Neurosurgery;New families and nurses;Nursing documents;Record the quality品管圈也称“质量管理小组”,它是指在医疗护理机制中,围绕医院拟定的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及指标,以改进质量和降低消耗为原则,组织起来的活动团队[1]。

护理品质链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应用价值

护理品质链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应用价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 第26卷 第8期 IMHGN,April 2020,Vol. 26 No. 8 随着外科康复水平的进步,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分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室内疾病多与脑部相关,科室疾病主要特征为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手术风险高及康复时间较长等[1]。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容易伴随意识或者肢体障碍等,给临床护理增加了难度[2]。

针对以上问题,不断有新型护理模式涌现,护理品质链是以品质护理为前提,结合优质护理管理实施于科室的新型服务。

护理品质链的实施需要充分结合科室特点,相当于品质专科护理[3]。

本文将护理品质链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患者200例,随病例单双号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00例。

单号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50岁42例,<50岁58例;疾病分布:脑出血31例,脑梗死37例,脑干肿瘤17例,脑瘫15例。

双号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50岁40例,<50岁60例;疾病分布:脑出血30例,脑梗死39例,脑干肿瘤15例,脑瘫16例。

纳入标准:(1)神经外科收治患者且临床资料完善;(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3)年龄≥18岁。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2)妊娠期孕产妇;(3)合并肝脏及肾脏等器官功能不全。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单号组实施包括营养支持和气道护理在内的规范化基础护理。

双号组以单号组护理内容为基础实施护理品质链,步骤如下。

(1)建立品质链小组,组内构成包括医师、护师及护士,人员分配为1∶3∶3,成立小组后需培训1个月护理品质链相关内容。

(2)院内护理品质链。

①吞咽护理:首先进行吞咽功能分级,对于口腔内部感觉不适者给予吞咽训练,可使用温度较低的水刺激口腔,使用消毒后的牵引棒对舌头进行拉扯,利用较硬的食物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舌肌咬合训练[4];②营养补给:品质链组内成员分散为环状管理,即各关键点护理人员各司其职但是又可相互帮助,营养补给中关键点有3个,第1关键点为营养筛查,负责人员需在4 h 内完成所有筛查项目,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特点给予针对性筛查措施;第2关键点为营养评估,负责人员根据筛查情况为患者建立营养档案,根据患者个人病情为其制定特殊营养支持方案,每日至少对患者进行3次营养状况监测,避免营养不良或者过剩;第3关键点为营养输注,输注过程中对排气情况、患者自身感受及胃肠功能进行监测,且每个患者所输注的营养液应区分开来;③疼痛护理:相关人员学习自控镇痛和超前镇痛相关知识,同样以患者自身具体情况为依据为其提供镇痛措施,术后镇痛过程需持续1~2 d,针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干预价值

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干预价值

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干预价值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远比参照组(80.00%)高(P0.05)。

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品管圈护理护理模式的话,要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护理质量,记者对这项护理模式表示高度认可,极为满意,值得推荐。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Intervention valu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on neurosurgical nursing quality and patient nursing satisfaction XIAO KuihuaShime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Changde,Hunan __,China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Neurosurgery;Nursing quality;Nursing satisfaction神經外科收治的患者病情都较为严重,病情发展的速度极快,手术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要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疾病风险。

品管圈活动主要是确定护理主题,设置相关护理目标,之后调查、整理、分析相关护理数据,了解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再制定相对应护理计划,确保护理目标能够达成。

而本研究主要分析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干预价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00例患者,笔者根据为患者开展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成实验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

参照组,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龄88岁~40岁,平均年龄值(49.64±1.99)岁;实验组,女性25例,男性25例,年龄87岁~42岁,平均年龄(49.55±1.87)岁。

对比两组资料(P0.05),表示可以开展研究工作。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将针对神经外科病患护理期间应用品管圈的临床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

方法:选取共计12名医护人员组成品管圈开展护理管理水平专项工作,经过原因分析制定相应整改措施,组织实施之后对比应用品管圈前、后病患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其他的指标。

结果:给予品管圈前、后的详细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可以看出品管圈于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品管圈应用后的数据明显优于应用品管圈之前的数据。

结论:于神经外科之中,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促使医护人员管理水平的强化,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应用价值品管圈简称QC小组,是指工作性质相同相似的成员,通过组成小组的模式实现相关问题的改善解决,并强化工作成效。

近几年来,品管圈活动于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地开展,神经外科一般接诊的危重症病患较多,其病情变化较快,对于护士自身的要求较高。

对于此,本次将明确品管圈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将资料整理好,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具体应用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共计12名神经外科护士人员,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4.3岁;包含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大专学历。

主要职位有主管护师,护师,低年资护士。

1.2具体方法首先,品管圈的组成。

本小组共包含12名人员,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召开会议和组织不同的活动,包含组员11人,本次品管圈明确分工,旨在为神经外科病患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每周于下班后召开一次会议,时长在一小时,其间总结个人的临床经验,针对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强化。

其次,品管圈的具体实施步骤包含如下四方面:第一,知识培训学习手法方面。

建立微信小组,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得组员可以明确品管圈的特点,活动准则以及方法,掌握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关键点。

第二,选定主题并制定相应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质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
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质圈(质量控制小组,QC)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

方法通过成立健康教育改进小组,利用品质圈活动方法,确立提高神经外科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为活动课题,随机对60例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现状调查,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

结果通过品质圈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顺应性,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及整体素质。

结论品质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也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品质圈;神经外科;健康教育
品质圈(QC)是指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

其活动的特征是:为解决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

是由本系统工作人员在自愿的原则下组成,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活动并讨论,提出并解决本科室在工作
中急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2]。

我科在开展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活动中,进行品质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选题理由
神经外科患者存在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后遗症多等特点,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一系列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等原因,患者对疾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低,因此,成立健康教育QC小组,对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非常重要。

小组应用5M 选题法(即力所能及、有效可查、需时适中、医院赏识、圈员自豪)[3],确立”提高神经外科健康教育质量”为活动课题。

2 QC具体活动
2.1教育对象随机选择60例不同文化程度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

2.2活动步骤
2.2.1成立QC小组我科于2012年1月成立QC小组,命名为健康教育小组,包括护士长等10人,小组选举1 名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成员为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选举1名文笔相对较好的秘书,负责QC活动的记录,其他为圈员。

小组遵循PDCA循环开展QC活动,每月1~2 次例会。

成立后请医院质量管理专家对QC成员进行培训,掌握QC活
动的原则、方法及所需资料,包括选题原则、因果分析、对策表的应用等。

2.2.2现状调查及设定目标对2012年1~4月60例不同文化程度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文化程度、疾病诱因、饮食用药、肢体功能锻炼、自我监测病情,问卷条数共50个问题。

结果显示:护士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80.5%;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65.3%。

根椐调查结果,设定目标:护士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100%,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5%。

2.2.3 原因分析及要因确定从人(护士、患者及家属)、物(物资、材料、信息)、法(方法、操作、管理)、环(环境)4个方面[4]分析造成神经外科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的原因,通过因果分析及论证,找出以下5个主要因素:职责不明确、分工不清晰;健康教育方式单一;护士理论知识不扎实,指导方式不规范、无标准;健康教育资料缺乏实用性;缺乏有效的监控制度。

2.2.4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针对以上5个要因,制定了以下对策并组织实施。

2.2.4.1工作人员统一培训采用QC知识讲座、知识手册、问卷等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培训QC的相关内容,自上而下强化QC活动理念。

制定目标及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和
分工,大力推行QC活动。

2.2.4.2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培训内容包括:疾病病因、临床表现、饮食用药、功能锻炼方法等。

培训时间为1个月,培训后考核,分为理论和操作考核。

每位圈员每周讲课1 次,圈员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通过图书、报纸、杂志甚至上网查询不同内容的最新资料。

2.2.4.3丰富健康教育手段采取编写患者健康教育指南、开设宣传栏、现场操作培训、口头指导、健康卡发放、饮食谱等方式,将健康知识传授给患者,有效解决患者需求。

2.2.4.4建立有效的监控制度①制定健康教育评价表,对住院后1、2w及出院前的患者进行评估;②护士长及圈长每周检查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③强调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必须认真执行;④深入病房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检查并督促患者进行饮食治疗、功能锻炼等方面的落实。

2.2.5效果评价及活动推广我们于2012年1月~4月对60例住院患者开展QC活动并在出院前进行调查,患者对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5%,与实施QC活动前相比有显著提高。

通过开展QC活动,产生了一系列无形效果:护理工作开展顺利,患者积极配合诊疗和护理,加快了疾病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自身素质,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

为此,我科QC小组举行成果发表会,对活
动中表现突出的护士予以适当的表彰。

同时,以点带面,选择更多团队分批次开展QC改善,在全院推广QC活动,并在过程中培养人才梯队,形成医院文化自我循环及完善的机制。

2.2.6巩固措施为了巩固所取得的成绩,采取以下巩固措施:圈长把健康教育纳入常规工作职责范围,并定时检查,新职工及时培训并考核,使之很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加强思想教育,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吸收新知识,并传授给患者。

经常向患者讲解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使之自觉接受并配合。

参考文献:
[1]邓少芳,邓桂芳,魏丽,等.品质圈管理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2,9(1):59.
[2]张建林.品质圈活动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10):2705-2076.
[3]陈建红,田贤媚,黎秀玉,等.品质圈活动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4,3(1):10.
[4]于俊叶;张佩珊.品质圈活动在责任护士管理中的运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8(25).
编辑/刘小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