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场强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
MRI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M R I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韩志萍、梁芙茹2(通信作者)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2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40)〔摘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因髓鞘脱失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0)较为常见。
磁共振成像(M R I)在脱髓鞘疾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中枢神经系统的隐匿性损伤在普通M R I常常不能被发现。
随着M R I技术的发展,高级M R I技术可以发现在常规M R I表现正常的细微病变,使得对脱髓鞘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现就M R I新技术在脱髓鞘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MRI〔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376 (2017) 04 -0187 -02应用在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磁共振成像(MRI)新技术 主要包括核磁双反转恢复序列(D IR)、功能磁共振(M R 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波谱成像(MR)、弥散 张量成像(DTI)、磁化转移成像(M TI)等,下面将高级M R I技术依次作一介绍。
1 DIR是一种应用于高场强(1.5 T以上)的磁共振序列,于 1994年首次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中。
该序列可同时抑 制脑脊液及全部白质信号,凸显出灰质结构,也可同时抑制 脑脊液及全部灰质信号,突显白质组织。
核磁双反转恢复序 列主要应用于累及灰质病变的疾病,显示出常规M R I很难发 现的皮层病变。
目前,随着D IR技术的发展,多发性硬化 (MS)的皮层病灶不断被发现。
任卓琼等[1]使用3D- D IR与 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SE)对早期脑内病灶的检测进行对 比,发现3D-D IR对脑内总体病灶,以及皮层内和皮层下病 灶的检出率远远高于T2W序列。
2 fMRIM R I是通过脑血流量的变化来判断神经元活动的改变,包括静息态和任务态。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简介[整理版]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简介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法无放射损伤,无创伤、无痛苦、无危险,对人体无任何损害,是当前最先进的非损伤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Signa EXCITE 1.5T HD EchoSpeed新一代功能型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
无论是在神经、血管、腹部、骨关节、心脏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成像性能和扫描速度,并且融合了创新的Propeller技术,跨越了常规磁共振的局限。
在动运伪影、磁敏感伪影、金属伪影等都有很大的突破,实现了1.5T 磁共振功能性应用从科研至临床的飞跃,开创了磁共振成像的新纪元。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院Signa HD 1.5T 集HD高均匀度磁体技术、无瓶颈HD 射频系统、高保真HD梯度系统、超高速稳定HD计算机系统等优势于一身。
此外,Signa HD 1.5T兼顾到最佳的病人舒适性,扫描孔内径达到60CM。
在线圈配置方面:我院的磁共振配有HD8通道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HD8通道全脊柱专用线圈、HD8通道心脏专用相控阵线圈、HD8通道体部线圈、前列腺腔内线圈、肩关节专用线圈、最新的双侧乳腺专用HD8通道相控阵线圈、四肢关节专用线圈、柔软线圈、3英寸线圈。
齐全的线圈配置能满足各种部位检查需求。
在软件方面拥有高级弥散成像软件包、高级脑弥散灌注分析软件包、指数化显著弥散系数图、脑功能成像软件包、水成像软件包、腹部高级软件包、3D脑频谱后处理软件包、弥散张力成像后处理软件包、弥散张力追踪后处理软件包等等的强大后处理技术来支持,使得磁共振检查更加完美。
什么样的疾病适合做这个检查呢?(1)中枢神经系统效果最佳,对脑部早期的缺血性病变特别敏感,另外对颅内出血及头部骨折外也有很高的敏感性,其他病变如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感染等均优CT。
(2)颅内移行区病变,不产生伪影,诊断独具优势,避免了CT检查颅底病变因骨骼的影响。
(3)颈部病变可清晰显示咽、喉、甲状腺、淋巴结、血管及肌肉,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三、展望
¥WI在显示小静脉及微量、早期出血方面具有传统影像学 不具备的优势。但SWI由于涉及到相位图像,磁敏感性和相位 值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高分辨 率的扫描方式使SWI的扫描时间仍然比较长,人们试图通过 EPI序列来显著缩短扫描时间。随着高场强磁共振设备的引 入,图象处理软件的进一步改进、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SWI将 做为MRI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更好地应用于临未诊断、鉴别诊 断及科学研究之中。 参考
of flight,
液的代谢产物,SWI显示肿瘤边界、内部结构、出血和静脉结构 的效果更好。对比增强前后SWI图像能显示常规平扫和增强 扫描T。加权像所遗漏的出血和静脉。SWl还可以提供类似 FLAIR的图像对比度,使脑脊液的信号得到抑制,有助于显示 高信号的水肿,SWI既包含T:效应又能显示病灶周围的水肿, 更有利于发现占位性病变。SWI的出现改善了图像的对比,可 以检测到常规成像方法无法显示的肿瘤内的静脉脉管系统和 微量出血““¨]。SWI可以作为颅内肿瘤显像的重要补充序 列。结合其他序列对肿瘤提供更全面、精确的信息¨“。 5.脑外伤 脑外伤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对评估病情、判断预后和选择治 疗方法都有重要意义,由于出血病灶在常规MRI图像上的表现 复杂多样,很容易漏诊小出血灶。SWI在显示出血病灶方面有 明显优势。弥漫性轴索损伤是脑外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 剪切力引起脑白质的弥漫损伤,通常伴有多发小出血灶,常规 MRI图像显示病灶的效果欠佳,如果弥漫性轴索损伤伴有出 血,则预后更差。SWI能清晰显示病灶的数目、大小和部位。
coma
scale,GCS)的分值相关o
例AVM患者进行常规MRA与SWI的对比研究,结果SWI发 现3个常规MRA漏诊的病灶,显示引流静脉的效果明显优于 TOF—MRA,但是SWI仅发现半数主要供血动脉,显示位于颅底 和曾经有出血病灶的边界欠佳。 3.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SW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 显示皮质静脉血栓方面具有优势。ldbaih等一1对39例患者的 114次MR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SWI和常规自旋回波T。 加权像在发生血栓的第l一3天显示静脉窦和静脉内血栓的敏 感性分别为90%和7l%,显著高于T2+加权像、FLAIR及DWI, 并且SWI在发病第l周之内的显示敏感度比较稳定。SWI显 示皮质静脉血栓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常规MRI和MRV,而且可 以确定静脉性脑梗死伴发的出血。
T2翻转序列MR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比分辨力 。在 TR中脑脊液是低信号 , 2 其他的组织
包 括 脑血 管 均表 现 为 不 同程 度 的高信 号 , 经 相 对 神 肿 瘤来 说 也表 现 为较 高信 号 , 因此 灰 阶 翻转 影 像 具
有 良好 的视 觉对 比 , 以较 好地 观 察 目标 器 官 解 剖 可
结构 , 以及其 与周 围组 织 的关 系 。 由于设 备 品牌及 场 强 的 不 同 , 术 参 数 略有 不 技 同 。 Sei [ ak 等 使用 P ip .TMR设 备 的参 数 为 hl s1 i 5
T 0 ; E 2 0ms 层 厚 3mm, 距 05mm, R 58 0msT 5 ; 层 .
存在许多不足 。为此 , 临床上迫切需要 MR 提供更 I 多有关方面的信息 。使用重 T 加权翻转磁共振成 2 像, 在显示大的鞍 区及鞍旁肿瘤与周 围结构 间关系
尤 其是 与 视路关 系方 面有着 重 要 的价值 。在 TR中 2
使 用 场 强较 高 的 MR设 备 。 同时一 般 认 为 随 着 T E 时 间 的延 长 T 会 越 来 越 重 ,重 T 翻 转 产 生 的 TR 2 2 2 对 于解剖 结 构 的显 示更 加细 致 。故很 多研究 者推 荐 使用 高 场强 重 TR 2。
广泛使用 。 与传统的序列相 比,2 T R可以满足临床上 大 多数 常规 的需求 。
神 经 放 射 学
T 翻转序列 M砒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2
复旦 大学附属 华 山医院放射科 (0 0 0 204 )
尹
摘要
波综述
耿 道 颖 审校
高场强磁共振设备的发展 ,为 MR 提供 了更高的信 噪比 , I 因此 2 也 可以提供 清晰的解剖 结构 以及 r WI
3D-TOF-MR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
3D-TOF-MR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作者:曹国强李文娣祖景世靳云凤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30期曹国强李文娣祖景世靳云凤(通化市中心医院CT室吉林通化 134001)【摘要】随着磁共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越来越依赖于此种影像检查手段。
而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通过非侵袭性的方法,以一种无创、无辐射、安全、简便的方式,用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结构,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在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程度、与周围结构关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MRA 中枢神经系统【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10(c)-0182-02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利用MR成像技术来描绘解剖组织中血管路径的方法。
它是基于流动血液与周围相对静止组织的MR信号之间存在差异而获得图像对比的一种技术。
一般情况下,MRA无需引入对比剂,其应用最广泛的两项基本技术为时间飞越(time-of-flight-acquisition,TOF)法和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 angiography,PCA)法。
本文主要探讨3D-TOF-MR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
1 颅内病变1.1 MRA在早期脑梗死的应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缺血细胞尚处于细胞毒性水肿的可逆阶段,此时通过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流灌注,则可减轻或避免神经细胞的损伤,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预后生活质量。
所以说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诊断。
CT检查在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24h内,绝大多数为阴性;而磁共振DWI及MRA技术的应用,对大面积脑梗死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
通过研究结果表明,MRA在脑梗死发病6h内,可及时做出诊断;尤其发病在4h内,MRA能明确血管狭窄情况及狭窄位置,可更早明确病变所影响到的范围,对于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和评估脑梗死预后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资料。
MRS在中枢神经系统基本应用
脑梗死的诊断
MRS技术:磁共振波谱技术,用于 检测脑部病变
脑梗死:缺血性中风,导致脑部组 织缺血、缺氧、坏死
MRS诊断脑梗死:通过检测脑部组 织代谢物,判断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诊断优势:无创、快速、准确,有 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脑损伤的诊断
MRS技术: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
01
脑损伤进行无创、精确的诊断 诊断方法:通过分析MRS图像,对脑损 02 伤的部位、程度、类型等进行判断 优势:MRS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02
信号采集方法: 采用磁共振成 像技术描 时间、扫描 序列、采集 频率等
04
信号采集质量: 保证信号采集 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避免噪 声干扰
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 MRS实验数据、 临床数据等
数据预处理: 去除噪声、异 常值等
数据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机器 学习等
MRS在中枢神经系统 的应用挑战
成像质量
信噪比:提高信号与噪声的比例, 01 提高成像质量
空间分辨率: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02 提高对细节的识别能力
时间分辨率:提高成像速度,减
03
少运动伪影 磁敏感性:提高对磁信号的敏感
04
度,提高成像效果
信号采集
01
信号采集设 备:MRS设 备,如磁共 振成像仪 (MRI)
04 应用范围:中枢神经系统、 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领域
MRS在中枢神经系统 的应用
脑肿瘤的诊断
MRS技术:利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 对脑肿瘤进行无创 诊断
诊断方法:通过分 析MRS图像,判 断肿瘤的性质、位 置、大小等特征
优势:MRS技术 具有较高的诊断准 确性,可辅助医生 制定治疗方案
局限性:MRS技 术对肿瘤的早期诊 断效果有限,需结 合其他诊断方法进 行综合评估
3.0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0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中应用3.0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总院收治临床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均已确切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某种疾病的患者38例,对患者均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3.0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检查,分析对比检查结果。
结果应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符合率为100%,明显高于常规磁共振扫描(p<0.05)。
结论 3.0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 ;阿尔兹海默病(A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随着日新月异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疾病中广泛应用,尤以功能磁共振新技术为著: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WI)均已经大力应用于临床工作之中,尤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其中PWI的应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临床常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进行磁共振的PWI检查,因为PWI检查必须要注射磁共振血管对比剂钆贝葡胺等,而这些血管对比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引起肾源性系统纤维化的可能。
有没有一种更安全的检查方法来代替PWI呢?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是一种不需要注射磁共振对比剂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它所用的内在示踪剂为血液中自由弥散的水,利用一个反转脉冲标记待检查区上游动脉内的血液,经过血液自标记区流入待检查区的一段时间后,前面已经被标记的动脉血中的自由水与待检查区毛细管区内组织中的水进行自旋交换,相应的被检查区的磁共振信号也产生了变化,然后与该区域被标记前获得的磁共振信号进行比较,即将所得到的图像与没有标记过的对照组图像相减就剩下了输送过来的磁化,从而产生了局部血流灌注(rBF)的灌注加权图像,rBF的定量可以通过应用相应的动力学模式来实现,而这种方法多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高场强MRI临床应用
什么是3.0T
1T=10 000高斯,地球为0.5高斯, 1.5T为地球的30 000倍。 3.0T为地球的60 000倍。
什么是MRI-磁 共振
MRI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gnetic Field(磁场) Radio Frequency pulse (射频脉冲)Resonance Makes 1H 产生MR信号
➢ 放疗前行MRI平扫以明确范围及分期
c a
d
b
化疗前MRI平扫(矢状位T2WI、 轴位小FOV T2WI、fs T2WI及DWI)
示:宫颈增宽形成肿块
化
疗
a
后
复
查,
d
宫 颈
肿
b
块
较
前
明
显
缩
c
e
小
病例3
放疗前 放疗后
病例4
放疗前 放疗后
宫颈癌复发
• 大约1/3的患者复发,其中多数发生在2年内。 • 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复发率约是4%. • 浸润性宫颈癌患者,30%死于肿瘤残存或复发。 • 对于术前行放化疗的患者,术后再行放化疗仅是一种姑息治
=
静磁场的安全
静磁场的安全
静磁场安全
进入磁场前请取出:
1. 钱包,磁卡,钱币 2. 钥匙 3. 笔 4. 首饰 5. 发夹 6. 手表 7. 等等其他金属东西
射频
射频的安全隐患 注意事项
射频的安全
• 射频其本质就是一个无 线电电波。
射频的安全
接收线圈 接收器
其电波所负载的能量,被 病人的体内的H质子接收 后,部分再以无线电波的
评价肿瘤复发
Case 1 放化疗后病变中心复发,周围浸润。
1.5T磁共振SWAN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5T磁共振SWAN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1.5T磁共振SWAN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患者临床检侧结果,统计MRI检出病变数量及加用SWAN技术后的病灶检出数量,并总结各类颅脑疾病的SWAN成像特征与共性。
结果SWAN扫描总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常规单扫,且SWAN检出脑血管崎形率明显高于M RI单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SWAN扫描对脑内血管分布、结构、出血、以及铁沉积的敏感性较常规MRI更高,尤其在对脑血管崎形、脑出血、脑梗塞合并出血有更高的检出率和检侧效果。
关键词:1.5T SWAN技术;颅脑疾病;临床应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搜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之间同时行CT、常规MR及SWAN扫描患者中诊断颅脑病变145例,22例行增强扫描,男89例,女56例,患者年龄26岁—81岁,平均年龄为53.5岁。
均无外来伪影影响。
1.2 检查设备与方法临床检测采用GE OPTIMA MR360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
常规MRI平扫+SWAN扫描均使用8HRRAIN头部线圈采集。
常规扫描:轴位自旋回波(SE)T1WI成像:TR 500ms,TE 8.1ms,FOV 201mmx230mm,矩阵256x256,激励次数2,层厚 5mm,间隔 1.5mm。
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成像:TR 5275ms,TE 128ms,FOV 201mmx230mm,矩阵336x512,激励次数 2,层厚5mm,间隔1.5mm。
轴位T2FLAIR成像:TR 9000ITIS,TE 146ms,TI 2100ms,FOV 201mmx230mm,矩阵224x256,激励次数 4,层厚5mm,间隔1.5mm。
SWAN扫描采用3 D -SPGR序列,TR 75 ms TE 45ms FA 30度,层厚1.5—2.0 mm,层间隔0 mm,矩阵 224 x 384,带宽 70/pixel,扫描时间3-4分钟。
中枢神经功能监测
中枢神经功能监测中枢神经功能监测(Central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monitoring)是指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一种方法,通过监测神经系统的活动,可以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异常情况,对于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枢神经功能监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人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因此监测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提供有关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信息。
中枢神经功能监测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和记录神经元的活动来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现代医学技术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监测神经元的活动,包括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脑血流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脑神经电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等。
脑电图是中枢神经功能监测中最常用的技术,通过电极将放置在头部的电位变化转化为图形记录,反映神经元的电活动。
根据脑电图的特征,可以评估人的清醒状态、睡眠质量、脑损伤和癫痫等疾病。
脑磁图则是通过测量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磁场来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脑磁图具有高时空分辨率,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神经元活动信息。
脑神经电刺激是通过外部磁场或电流对大脑进行刺激,观察刺激后的神经元活动变化。
脑神经电刺激可以评估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可塑性和神经网络的功能等,对于研究大脑认知功能和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枢神经功能监测在临床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中枢神经功能监测可以提供实时信息,帮助医生保护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少手术风险。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中枢神经功能监测可以提供客观的评估指标,辅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并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H-MRS在中枢神经的临床应用
H-MRS在中枢神经的临床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当中H-MRS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
文章首先对于H-MR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主要依据进行分析;然后从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变性疾病以及其他颅内病三个方面探讨了H-MRS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中枢神经;临床应用前言在现代医学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大,而且发生的几率比较高的常见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对于保障现代人的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依靠传统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只有应用更加先进的临床诊断技术才能为其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而H-MRS技术无疑是最为有效的一种。
一、H-MR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的依据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H-MRS成像技术可以全面记录活性细胞新陈代谢状况,而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诊断与检测的过程中还可以选择、无创地进行定量测量,因而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H-MR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以下物质代谢的数值指标来进行判断:一是过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的数值指标。
NAA的数值反映的是正常成熟的神经元,一般情况下磁共振波谱中NAA的波峰为2.02ppm,是其最高的数值。
NAA是当前最重要的神经元内标志物,NAA的含量可以准确地反映神经元功能的状况。
在处于病理状态如脑肿瘤等,由于神经元受到肿瘤细胞的侵犯,神经元就会出现功能受损,其NAA的数值就会出现下降,因而通过H-MRS检测NAA数值指标可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出现疾病。
二是肌酸(Cr)的数值指标。
Cr作为能量利用和储存的化合物,在人体能量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人体能量代谢增加是,Cr的数值会降低,反之则会增加。
在脑组织当中,Cr的数值在正常情况下是比较恒定的,其波峰为3.02ppm,并且有一个附加波峰在3.94ppm的位置上。
论超强磁场对人体的生物效应
论超强磁场对人体的生物效应超强磁场是一种对人体生物系统具有多方面影响的物理场。
在医学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治疗等领域,其中磁共振成像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强度磁场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探讨超强磁场对人体的生物效应。
一、超强磁场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从实验室的研究来看,直接暴露在高磁场下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磁场对小鼠和猴子的行为和认知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实验结果显示,处于20,000高斯的磁场下会对实验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处于15,000高斯的磁场下会使实验小鼠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神经系统的影响并不止于此。
一些研究还发现,超强磁场强度长期作用下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变化和病理转化。
一项发表在《环境健康评估杂志》上的研究表明,长期处于20,000高斯的磁场下的电子工人可能面临认知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和其他健康问题。
二、超强磁场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除了神经系统,超强磁场对心血管系统同样具有潜在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高磁场对血液中的血细胞、血浆蛋白等生物分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导致血液的凝固性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同时还可能增加心脏疾病的患病风险。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接触高磁场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
这种反应可能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复杂调节机制引起的。
三、超强磁场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生殖系统是超强磁场影响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研究表明,高磁场可能对男性和女性生育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实验室中,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磁场环境下的小白鼠可能会导致精子减少、外形异常,甚至不育等问题。
类似的,一些实验证明,长期暴露于高磁场环境下会对女性月经周期、心理状态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四、如何减少超强磁场对人体的影响既然高磁场对人体有如此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减少它对人体的影响呢?一种方法是通过控制磁场强度和使用磁场屏蔽材料来减少人员与高磁场接触的时间。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展与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展与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非侵入性医学诊断技术,可以产生高分辨率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对于疾病的早期检测、诊断和评估非常有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MRI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MRI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该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MRI技术的进展MRI技术的发展历经了几十年的努力,其中包括了硬件和软件的不断革新。
硬件方面,高场强磁共振系统的出现使得MRI拥有了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
同时,磁共振造影剂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MRI对于血管、肿瘤等病变的检测能力。
软件方面,新的成像序列的开发使得MRI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如弥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等。
此外,重建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也使得MRI图像更加清晰和准确。
1. 高场强磁共振系统:高场强磁共振系统通常指的是大于1.5T的系统。
相比于低场强系统,高场强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从而使得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和评估病变。
高场强系统的出现也为功能性MRI(fMRI)的应用提供了条件,通过对大脑进行扫描,可以观察到不同功能区域在特定任务下的活动情况,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2. 磁共振造影剂:磁共振造影剂是一种通过注射磁性物质来增强病变信号的技术,主要用于血管和肿瘤成像。
近年来,新型的磁共振造影剂不断涌现,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像效果。
例如,超顺磁铁氧体纳米粒子可用于检测早期肿瘤、监测肿瘤治疗效果等。
这些磁共振造影剂的引入提高了MRI在临床中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新的成像序列和技术:随着成像序列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MRI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水分子在组织中的弥散情况,对于中风、脑损伤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灌注成像技术则可以评估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血流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完整版)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及应用
MRS如何生成
射频脉冲
原子核激励
驰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号呈指数衰减(自由感应衰减)
傅立叶变换
以振幅与频率的函数曲
线显示,即磁共振波谱图
•纵轴代表信号强度
•峰高和峰值下面积反 映某种化合物的存在 和化合物的量,与共 振原子核的数目成正 比。
横轴代表化学位移(频率差别),单位百万分子一(ppm)
MRS扫描前的若干问题
长TE:检测代谢物种类少,基线稳定,常用于 肿瘤性病变。因为TE=144ms 时易于显示胆 碱和乳酸峰,此时乳酸峰反转于基线下。
兴趣区对MRS的影响
兴趣区大小直接影响波谱曲线的准确性,过小信号相对较低; 过大容易受周围组织的干扰,产生部分容积效应。依据病灶 大小决定,SV而言,对弥散病变,体素通常为 2cm×2cm×2cm,局灶性病变,体素可减小
2、点分辨波谱法 (the Point Resolved Spectroscopy PRESS)
优点:信噪比高,是激励回波法的2倍 ,可以选择长、 短TE( 144ms or 35ms ),对T2弛豫敏感,对运 动不太敏感
缺点:选择长TE,不易检出短T2物质,如脂质
对于在体的临床评价,PRESS具有高的 信噪比且时效性好,最常用(3.0T)。
可以同时获取病变侧和未被病变累及的区域,评价 病灶的范围大 。
匀场比较困难,由于多个区域同时获得相同的磁场 均匀性。对临近颅骨、鼻窦或后颅窝的病灶,由于 磁敏感伪影常常一次匀场不能成功
采集时间比较长 。
多体素—MV
PRESS TE=144ms
不同TE对波谱的影响(PRESS)
短TE:检测代谢物种类多,如脂质、谷氨酰胺 和肌醇只有在短TE才能检出 ,便于测量短T2 的物质。缺点是基线不够稳定。
磁共振增强T2FLAIR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增强T2 FLAIR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00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保山678000【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增强T2 FLAIR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47例确诊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都采用磁共振增强T1和增强T2 FLAIR序列进行检查,结合病理,对比分析两种序列的差别;结果:1、本次研究47例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病理和磁共振增强T1检出52个病灶,增强T2 FLAIR检出48个病灶,诊断准确率达92.31%,误诊4例,误诊率为7.69%,漏诊率为0;2、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增强T2 FLAIR序列出现特殊的肿瘤实质外层薄边样强化,出现43例,出现率为82.69%,在增强T1中并没有出现。
结论:磁共振增强T2 FLAIR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高,误诊率低,并且在增强T2 FLAIR序列上会出现特殊的肿瘤实质外层薄边样强化,在增强T1中并没有出现,该种特殊征象或许可以用在与其他脑肿瘤的鉴别中。
【关键词】:磁共振,增强T2 FLAIR序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价值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指发生于脑、脊髓或软脑膜的恶性脑肿瘤,该病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
但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免疫缺陷的患者中,该病手术疗效果不理想,放疗和化疗是本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磁共振检查是本病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1]。
T2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T2 FLAIR)是颅脑磁共振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有研究发现增强T2 FLAIR序列对脑部病灶的诊断与常规增强T1序列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该项技术应用在脑肿瘤和脑膜病变的诊断中,比如脑膜瘤、脑转移瘤、脑膜病变[2],但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研究不多。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用途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用途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用途广泛,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应用领域:
1.神经系统:可以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包括颅脑肿瘤、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退行性病变等。
同时,对于脊椎与脊髓的肿瘤、椎管狭窄、脊髓空洞、脊柱损伤等也有很好的诊断效果。
2.肌肉骨关节系统:可以清晰显示关节软骨、韧带、肌肉和肌腱,在关节病变的诊断中明显优于CT,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有创性的关节镜检查。
对于肌肉骨关节系统的疾病诊断有很好的效果。
3.胸部:可以用于纵隔肿瘤、肺癌分期等有较高诊断价值,易于观察纵隔肿瘤及其与血管间的解剖关系、中心型肺癌及其与肺门血管和肺门淋巴结的关系。
4.腹部:对腹部脏器,如肝、胆、胰、脾、肾及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可对腹部脏器的占位性病变做出比较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尿路成像,无需造影剂、无需插管,即可显示胰胆管系统和尿路系统。
5.生殖系统:对女性乳腺疾病的诊断能提供较明确的诊断。
6.其他特殊检查: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胰胆管成像、尿路成像、椎管脊髓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磁敏感成像、神经纤维束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以及心脏及冠脉成像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但它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情况。
在进行检查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MR基本知识
三:优点
1、多参数灰阶图像。 (T1WI、T2WI、PDWI等,灰阶图像) 2、多方位断层图像。 3、流空效应。 4、MRI对比增强效应。 5、伪彩色的功能图像。
(2)MR在中枢神经系统 常见序列及新技术
磁共振常见扫描序列及新进展
T1加权像 T2加权像 水抑制成像 脂肪抑制成像 弥散成像 血管成像
With SENSE Scan time 02:36 min
STIR
Spin Echo
STIR
STIR
Spin Echo silicone implants
STIR
女/13岁,怕冷、肥胖、不长个
五、弥散成像
• 显示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最敏感的成像 方式
弥散加权像是唯一在人体上能探测到自由水弥散的方法
神经系统弥散加权像
• 弥散的基本概念
– 自由水的布朗运动
• 影响因素
– 组织结构
– 生化特性
DWI
– 温度 – 外加使局部组织运动的因素
• 临床应用
– 急性脑缺血
– 肿瘤
ADC
疾病
– 指导临床治疗
T2WI eADC
神经系统弥散加权像
脑梗塞的MRI表现
• 超早期(4小时内)
27
T2
FLAIR
急性与慢性腔梗
四、脂肪抑制成像
• 显示病理改变
– 特点:脂肪为低信号
– 强化组织对比
脂肪抑制成像对各种病理改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Water selective 3D, Matrix 512, Thickness 1.5 mm
No SENSE Scan time 05:12 min
– T2WI ( – ) – T1WI ( – ) – CT影像表现( – )
– 磁共振DWI (+)
神经系统弥散加权像
发病35分钟的缺血性脑卒中
六、血管造影
3D TOF MRA
增强3D TOF MRA
安全、快捷、无药物过敏反应、对比剂价格适中
病例1
临床表现
&男,9岁 &发作性肢体无力3月 &查体:阴性 &其他检查:无
MRI 生建议去掉N,简称为磁共振成像(
)
人体的三面
横断 面
冠状 面
矢状 面
示意 图
空间的三维
水平磁场
垂直磁场
B0(Z) Y
Z X
B0(Z)
Z X
Y
一般常导和超导磁体 产生水平磁场,水平 方向(人体长轴)为Z
一般永磁体产生垂直 磁场,垂直方向为Z方 向,人体长轴一般定
义为X方向
(1)MR基本知识
高场强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
内容
• (1)MR基本知识 • (2)MR在中枢神经系统常见序列及新技
术 常见病的MR表现
(1)MR基本知 识
(1)MR基本知识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首字母缩写:NMRI
为了和原子核及射线的放射性危害区分开来,临床医
颈内静脉造影示意图
九、脑功能MRI检 查(fMRI)
十、刀锋技术
十一:增强扫描的必要性
• Sturg eWebe r综合 征
• 脑颜面 血管瘤 病
谢 谢!
MRI平扫
MRI-T2 FLAIR
T1增强
MRA
病例2
临床表现
&男,56岁 &突发性意识障碍数小时 &查体: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其他检查:无
MRI平扫
FLAIR
DWI
MRA
七、水成像
• MRCP • MRU • MRM • IACs
磁共振水成像是真正的无创造影检查
八、SWI
••••••
一、T1加权像
• 显示组织结构
– 特点:水为低信号
– 脂肪组织为高信号 – 亚急性出血为高信号
T1加权像是MR成像最基本的脉冲序列
二、T2加权像
• 显示病理改变
– 特点:水为高信号
– 脂肪组织为中等偏高信号 – 亚急性出血为高信号
T2加权像是MR成像最基本的脉冲序列
三、FLAIR
一: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病变(炎症肿瘤 先天畸形变性血管性病变),优于CT
2、五官及颈部软组织病变 3、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病变 4、腹内实质器官及腹膜后血管病变 5、脊柱及四肢骨关节病变
(1)MR基本知识
二:禁忌征
1、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2、眼球内有金属异物者 3、心脏大血管术后金属银夹者 4、危重患者需要抢救者 5、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6、体内有磁性金属异物者 7、怀孕三个月以内之孕妇 8、幽闭恐怖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