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ef03b668f5335a8102d2203f.png)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总课时:34课时适应年级:7年级课程类型:必修课程一、课程简介(一)学科思想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基于对以上新课标的学习和认识,初一思想品德教学中体现的学科思想应该有:1.全面体现新课程目标理念的思想在思想品德新课标学习中,思想品德学科思想全面渗透在新课程目标中,所谓新课程目标是指本课程要达到的结果,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新课程理念方面创新的主要标志之一。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提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2378c5ccc17552706220824.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大纲第一课中学时代一、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的生活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虽然说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二、少年的梦想和特点(少年怎样树立梦想?)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三、对待梦想有什么不同的态度?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四、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五、怎样做到努力?努力,需要立志。
努力,需要坚持。
努力也有方法。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一、初中阶段的学习都包括什么?包括知识的获取,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2.、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3.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三、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观点:我们需要终生学习,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四、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意义/作用/好处?)(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观点: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
五、我们怎样学会学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用的学习方式观点: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观点: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
第三课发现自己一、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f3fdba6a3968011ca2009120.png)
2014--2015学年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君召初中政史地组2014年8月21日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课程类型:国家课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君召初中冯定现▶日期: 2014年8月21日▶适用年级:七年级全体学生▶授课时间:36课时【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总目标的完成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为实现总目标,七、八、九年级又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七年级学生刚刚完成小学教育,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随着与他人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自我意识不断得以提高,部分心理上半独立半依赖的学生,在不了解道德和法律等行为规则的情况下,会导致在心理品质,道德情操方面出现偏差,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分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材对学生提出了以下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能够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学会自尊自强,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学法用法,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知道法效的学习方式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第二框“享受学习”,从学习中有苦也有乐谈起,谈到如何从学习知识、探索世界的奥妙中,享受学习的快乐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本单元包括“珍爱生命”“欢快的青春节拍”“自我新期待”三课内容和一个“认识新自我”的主题探究第三课《珍爱生命》,从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谈起,谈到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再谈到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如何尊重生命、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939a3eddccda38366baf0a.png)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及照片等活动,了解本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
2、通过例举、举例等方式,知道本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3、通过小组讨论,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了解学科评价方式。
评价任务1、观看人物故事及照片,说出了解到的各单元的学习内容。
2、通过讨论、思考,分享出本学科的学习资源,学习方法有哪些。
3、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共同研讨制定出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导入:昨天晚上的《开学第一课》大家都看了么?除此之外,一部史诗级灾难大片《开学了》也于9月2号全国同步放映,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答)啊,我太难了是吧,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部大片,看看你们都难在哪里?(播放视频《朱广权说开学》。
)看完这部大片不仅发出感叹,朱广权作为央视主播,竟然“公开”在电视上说各种段子?其实这展示了官媒的活泼。
我们的政治课堂呢也是如此,本质上非常轻松愉快,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德与法治》的探索之旅,感受它的魅力吧。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我们先来齐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活动一:学什么?师:大家看我手里是什么?(小学思想品德课本)那你们再看看学校给发的道德与法治的课本,你能发现有哪些不同呢?生:师:噢,有的同学说从名字上看多了“法治”,观察的非常好,那就来想一想为什么要在品德的基础上多加了法治呢?生:师:对,我们现在是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因此除了要在培养你们品德的基础上加强法治教育,做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
好,那除了名字上有变化之外,还有哪些不同呢?接下来我们一块来看。
——看目录,了解框架师:首先我们来看目录这一页,总共有几个单元?生:对,一共有四个单元,介绍本单元学什么的问题,分别为“成长的节拍”“友谊的天空”“师长情谊”“生命的思考”。
在单元题目之下还有什么?生:师:对,单元下边就是课,像第一单元,总共有3课,各课内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一课自成一体。
那我们在来看第一课下边还有两个题目,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叫什么?生:师:每一课下面又划分为几小节,一般的都是两节。
七年级道法上册教学大纲
![七年级道法上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d16990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3.png)
七年级道法上册教学大纲七年级道法上册教学大纲道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七年级道法上册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道法教学,使学生明确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道德和精神的提升。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通过学习经典文化和道德故事,引导学生感悟美好品质和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讨论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经典文化的学习与感悟。
通过学习经典文化,如《论语》、《孟子》等,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道德准则和智慧,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3. 道德故事的阅读与讨论。
通过阅读道德故事,如《孝经》、《三字经》等,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判断力。
4. 社会问题的讨论与解决。
通过讨论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互动式教学。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实践式教学。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考核。
通过课堂测验和作业考核,评价学生对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七级政治上册《课程纲要》
![七级政治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6aa59ba3186bceb19e8bbd9.png)
人教版(教材版别)思想品德(学科)七年级上学期全册
《课程纲要》
备注:设计课程纲要时,教师要根据内容调整页面。
人教版 (教材版别)思想品德(学科)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课程纲要》
备注:设计课程纲要时,教师要根据内容调整页面。
人教版 (教材版别)思想品德(学科)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
《课程纲要》
备注:设计课程纲要时,教师要根据内容调整页面。
人教版 (教材版别)思想品德(学科)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
《课程纲要》
备注:设计课程纲要时,教师要根据内容调整页面。
人教版 (教材版别)思想品德(学科)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
《课程纲要》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备注:设计课程纲要时,教师要根据内容调整页面。
11 / 11。
初一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
![初一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e1950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7.png)
初一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初一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初一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质。
本文将从教学大纲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初一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指南,它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蓝图。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大纲的制定能够引导他们正确树立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初一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的内容丰富多样。
教学内容包括道德知识、法律知识和法治实践等方面。
在道德知识方面,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传授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
在法律知识方面,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介绍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他们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在法治实践方面,教学大纲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法治实践活动,如法庭观摩、法治讲座等,提高他们的法治素质。
此外,初一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还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
讲授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掌握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
讨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有效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他们对道德和法治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案例分析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
最后,初一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素质。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3072a7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5.png)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
本纲要为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提供指导。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2. 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和道德规范,增强法治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表达沟通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思辨性教学,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道德教育- 学习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 学习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道德行为2. 法律教育- 了解国家法律的基本常识和相关法律条文- 学习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意识3. 公民意识教育- 学习和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学习社会公德,弘扬正能量四、教学策略和方法1. 观察学习法: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道德和法治知识。
2.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交流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合作意识,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4. 游戏模拟法:通过游戏和模拟情景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观察力。
五、教学评价指标1. 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学生对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态度、对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提纲(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提纲(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c37692b7360b4c2e3f64c6.png)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一、中学序曲(一)新的起点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2、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3、中学时代见证生命从少年走向青年的进阶(二)成长的礼物1、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2、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
3、改变心目中不够完美的形象。
二、少年有梦(一)有梦就有希望1、梦想是对未来生活的愿望。
2、有梦想人类才能进步和发展。
3、少年梦想与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4、少年梦想是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二)努力就有改变1、要坚持梦想,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2、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一、学习伴成长(一)打开学习之窗1、什么是学习?①知识的获取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②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还包括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1、怎么学习。
①自觉主动的态度②学习伴随着成长③学习没有终点(二)学习点亮生命1、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又充实的生活。
2、学习给生命添加养料。
3、学习点亮内心不熄的明灯。
((一)打开学习之窗1、在学校学习2、在生活中学习3、学习是终生的事情(二)学习点亮生命1、学习的意义2、学习为幸福生活奠基)二、享受学习(一)体味学习1、学习是一个过程。
2、学习的苦与乐。
(①学习中有快乐。
②学习中有辛苦。
③先苦后乐方为乐)(二)学会学习1、学习兴趣。
2、科学的学习方法。
3、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发现自己一、认识自己(一)人贵自知1、认识自己很有意义2、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3、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二)多把尺子量自己1、从生理、心里、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2、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3、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4、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二、做更好的自己(一)接纳和欣赏自己1、接纳自我。
2、欣赏自我。
(二)我要飞得更高1、要扬长避短2、要主动改正缺点3、要激发潜能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一、和朋友在一起(一)我的朋友圈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2、交往范围扩大了3、交往更加深入了4、在朋友圈的变化中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二)友谊的力量1、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都或多或少收到朋友的影响2、朋友见证我们一起成长的历程二、深深浅浅话友谊(一)友谊的特质1、一种亲密关系2、平等的、双向的3、心灵的相遇(二)友谊的澄清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校本课程纲要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91baec1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2.png)
填写说明:1.“课程类型”填“必修”“选修”“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2.“教材来源”填“教材版本和发行(修订)时间”。
3.“课时”为学期总课时数。
4.“设计者”应为同年级同学科所有人员。
5.“课程背景”侧重于对教材的认识、分析与解读,重点是教材内容与结构、编写体例与意图、知识点与能力点的分布与要求,编写特色与不足等。
6.“课程目标”应在充分研究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用书》,设计学期目标,内容要实用、充分、具体。
7.“单元(章)目标”应结合教师用书的要求制订。
8.“课时教学目标”要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9.“文本特质(核心要素)”指每一课(节)所体现的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也就是学生在这一课所能学到的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和学科理念等。
10.“学习活动”指每一课时为了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而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和课下研习活动。
11.“课程资源”指为完成学习目标所使用的相关资源。
12.“过程性评价”要有具体的内容和等次,分值不超过40%。
“期末考试”所占分值不低于60%。
“成绩构成”指前两者的比例关系与计算方法。
13.“评价结果”指分值换算成等次的标准,以及对不同等次的学生的学习建议与主法指导等。
道德与法治____学科(__七__年级_上__册)课程纲要1课程类型必修2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3适用年级七年级4课时305设计者七年级道法学科组一、课程背景2016年,教育部将《思想品德》改名为《道德与法治》。
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主要是顺应时代需要、基于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其中包括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部陆续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制订……教育的新形势要求必须建立旨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健全人格,形成法治意识,培育公共精神的整体的课程价值观。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8ed1251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f.png)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程纲要《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科目名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授课教师:授课时间:36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 正确对待初中学习新生活,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梦想观。
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3.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4.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5.能够分辨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学会防范侵害,珍爱生命。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导言课整体把握教材,分享课程纲要(1课时)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6课时)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4课时)第三单元师长情谊(5课时)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6课时)复习(10课时)知识总结、做试卷(4课时)●课程变化1.越来越实用你想成为更美好的自己吗?你渴望有真挚的友情吗?你期盼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吗?你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吗?本学期课堂都能给你提供建议。
2.越来越透彻我们的道德与法治主要讲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这学期主要涉及第一和第二部分,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大家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让自己成为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人。
3.越来越时政化荒唐的南海仲裁为什么引起全民公愤,里约奥运会有哪些看点,四川女教师被学生泼汽油事件进展如何,众多明星开直播我们要不要也试一试……既要读圣贤书,又要闻窗外事,关心时事,助我成长。
4. 越学越有趣我们的课堂将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你有自学的时间,有讨论的机会,也有表现的权利。
我们可以开展小品表演,小小辩论赛,思维导图大比拼……希望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有你喜欢的一种。
5.越学越轻松只要上课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课堂布置的任务,我们的课下就是轻松和零负担。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b742fc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5.png)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1. 教学目标- 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律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2. 教学内容2.1 道德教育- 道德的概念和特点- 道德与礼仪、法律的关系- 研究正直、诚实、友善等基本道德价值观- 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难题2.2 法治教育-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法律和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研究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研究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定,维护社会秩序3. 教学方法3.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道德和法律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3.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理解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态度,评价他们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2 合作小组评价通过小组内互评、组内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贡献。
4.3 个人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个人作品,如写作、演讲、展示等,评价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 实施方案5.1 教学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教学8课时,每课时为40分钟。
5.2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和教学PPT- 道德和法律案例材料- 角色扮演活动材料6. 教学评估- 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收集学生提出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的讨论结果- 通过个人作品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7. 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持续改进教学效果。
以上为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
七年级上册道法提纲
![七年级上册道法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bf9e4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9.png)
道德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七年级这个关键的学习阶段。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成为有品德和良好道德规范的公民。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道德教育的提纲,旨在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好的道德修养。
第一部分:自我认识与价值观建立(约400字)1.道德与个人修养-学会自省,了解自己的品格特点和长处-掌握自我控制的技巧,学会克服恶习和负面情绪-培养自信心和积极的态度,追求卓越的品德2.道德与人际交往-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感受与需求-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培养合作精神,发展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3.道德与社会义务-培养公民意识,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作贡献-学会尊重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第二部分:基本道德准则与规范(约400字)1.诚实守信-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学会保持诚实和信任-不撒谎、不欺骗他人,培养正直的品质-理解诚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培养自律和责任心2.友善与宽容-学习友好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培养宽容、宽恕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检视自己的偏见和歧视,努力排除偏见和歧视3.勤奋与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培养毅力,坚持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责任感,勇于承担任务和义务第三部分:学习和实践道德准则(约400字)1.品行与礼仪-学会尊重他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倡导文明礼仪,尊重师长和他人,与人为善-培养整洁卫生的生活习惯,保护环境2.安全与健康-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掌握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学会自救互救-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运动和饮食的均衡3.利他精神与奉献-学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困境,提供援助和帮助-参与志愿者活动,为他人带去温暖和希望-学会感恩,珍惜拥有的一切,懂得回报社会通过七年级上册道德教育的学习与实践,我们相信学生们将会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取得积极的改变和进步。
只有拥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才能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提纲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902fd2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1.png)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1、如何认识中学时代(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段时间其实不很长却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磨炼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确立重要的基础。
(2)中学时代目睹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开始深入的找寻生命的神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炼自己的意志、思虑生活的意义 .........2、中学生活为我们带来了如何的成长礼品?(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时机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生活供给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时机。
(3)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停超越自我。
少年有梦1、少年的梦想有何特色?(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漂亮可爱的梦想。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密切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密切相连。
2、如何实现梦想?努力需要怎么做?(1)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认输的坚毅和失败后重新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努力,需要发奋。
理想是人生的航标。
(3)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1、如何理解学习?(1)在学校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
(2)学会办理人际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优秀的态度和习惯等。
(3)学习不单表现为接受和掌握,并且表现为研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
(5)学习陪伴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
2、为何要学习?(1)学习,不单让我们能够生计,并且能够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
(2)学习,能够翻开生命的视窗,让眼前的世界变得更大、更出色。
(3)学习,能够拓宽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4)学习,能够改变思想方式和行为,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5) 学习,能够带来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为独立和自由。
享受学习1、如何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1)学习中有快乐。
对某方面知识有激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能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adbe5e017cd184254b3535bd.png)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程类型:初中思想品德必修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时间:21课时,复习巩固20课时,共需41课时左右设计人:一、本册学习总目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
通过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应该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实现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总目标。
在具体的实践中做到:1.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2.珍爱生命,珍惜青春;3.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调控情绪,不断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4.拒绝不良诱惑,学会保护自己。
二、课标要求与教材主要内容(一)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1. 课标要求(二)1.2: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二)1.6: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1.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一)1.5: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1.4: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三)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2.主要内容第一课《珍惜新起点》,从初中生面临的新的学习生活开始,谈到新的同学关系,谈到如何创建新的集体。
从被动的适应到主动的创建,这是从面上落实七年级的教育主题。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是从点上落实七年级的教育主题──适应问题。
这一课主要围绕着学习问题,设立了“学习新天地”和“享受学习”两框内容。
第一框“学习新天地”,从学习的新特点谈起,谈到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怎样采取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第二框“享受学习”,从学习中有苦也有乐谈起,谈到如何从学习知识、探索世界的奥妙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设计“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的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为自己新的班集体设计班徽,其目的就在于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自己的班集体究竟需要怎样的精神。
一方面,让同学们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b07af319bed5b9f3f90f1c7c.png)
1、课堂反馈:主要是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反馈:主要是通过作业、访谈等途径来实现。
整理与复习
评价
评价指标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课堂参与情况。
2、导学案的预习情况,上课导学案的使用情况。
3、作业的完成情况。
4、平时测验与期中考试情况。
5、期末考试与教师综合评定等。
2.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整理、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了解建立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了解初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
教学安排
3、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教学安排
课时14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第一节丰富多样的情绪
课时15第二节学会调控情绪
课时16第七课品味生活第一节情趣与兴趣
课时17第二节追寻高雅生活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评价方式与处理结果
1、课程评价总分100分,学生得60分以上(含60分)者为课程学习合格。
2、课程评价由两部分构成,即终结性评价(单元、期末考试)和过程性评价。各占总分的40%和60%。若单元、期末考试的100分,则记其终结性评价40分,余类推。过程性评价则由课时学习15%,作业情况15%,资料收集15%,平时测验5%,小组合作5%,社会调查5%。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课程纲要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41fe14df52ea551811a687b7.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设计教师:◆设计日期:◆适用年级:◆授课时间:【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促进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据此,制订本学期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目前我校七年级使用的是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是全新的教材。
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伦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四大领域的知识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本册教材的编写在充分考虑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的情况下,在形态上不以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论阐释为主,而是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的案例和活动,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和情感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新教材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一条线索: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用学生的个体经验作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都从不同层面来促。
使学生分享,交流,从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
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最后以拓展空间结束本课内容,希望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
本册书共有10课内容第1课“中学时代”首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个“陌生”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
第2课“学习新天地”专门设立关于“学习”的一课,以引导学生掌握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新方法,珍惜学习机会和初中的学习生活。
第3课“发现自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的计提方法。
第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对友谊的渴望,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收到朋友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道德和法制提纲
![七年级(上册)道德和法制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d8f9d13cfc789eb172dc8cd.png)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1、如何认识中学时代(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2、中学生活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成长礼物?(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少年有梦1、少年的梦想有何特点?(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2、如何实现梦想?努力需要怎么做?(1)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3)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1、如何理解学习?(1)在学校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
(2)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等。
(3)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
(5)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
2、为什么要学习?(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
(2)学习,可以打开生命的视窗,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大、更精彩。
(3)学习,可以拓宽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4)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5) 学习,可以带来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享受学习1、怎样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1)学习中有快乐。
对某方面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江县实验学校2016年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教材说明书
科目名称: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第1课“中学时代”首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个“陌生”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
第2课“学习新天地”专门设立关于“学习”的一课,以引导学生掌握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新方法,珍惜学习机会和初中的学习生活。
第3课“发现自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的计提方法。
第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对友谊的渴望,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收到朋友的影响。
第5课“交友的智慧”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建立友谊的过程,会有惊喜,会有意外,还会有点冒险。
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第6课“师生之间”保持愉悦、平和的心境,与老师沟通。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第7课“亲情之爱”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第8课“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来之不易,它是属于我们的幸运。
第9课“珍视生命”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
第10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2课时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2课时
第三课发现自己2课时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2课时
第五课欢快的青春节拍2课时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e
第六课自我新期待2课时
第七课亲情之爱3课时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2课时
第九课珍视生命2课时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2课时
课程实施: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在教学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2)强调联系社会实际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课程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参与情况等)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记载,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依据。
2、学案各环节开展情况的表现。
3、考后的反思和分析。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1、练习的完成:掌握每课的基本概念:选择题的准确率在90%左右;材料分析题,要求能认真阅读材料并能运用其中的信息有层次地进行问题的解答。
问答题,要求认真领会题目的含义,准确把握问题的角度分层次进行回答。
2、回答课堂提问的情况:是否能够领会其意、语言的表述情况等。
3、课堂笔记整理的情况:条理的清晰、重点的突出、字迹的端正、内容的完整等,最重要的是:自主性的体现——是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作一些札记。
4、每个单元综合练习的评价。
5、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