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合集下载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旧知督查】1.写出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当径流分配更均匀时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写出图中洋流的分布规律。

【学习目标】1.记住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2.说出三大类岩石的名称、特征并能图示地质循环过程。

3.准确说出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4.正确图示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说出其特点、常见地表形态及成因。

5.准确填注六大板块,说出其边界类型,分析板块运动对宏观地貌的影响。

6.举例说明常见的流水、风力、冰川等侵蚀和堆积地貌。

【知识梳理】一、地球内部圈层1. 地球由三大内部圈组成,莫霍界面(17Km)是地壳与地幔分界面,古登堡界面(2900Km)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地壳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较厚(海洋部分缺失硅铝层);地核温度高,压力和密度大。

2.岩石圈指上地幔中软流层以上和地壳组成。

一般岩石圈中的岩石由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类岩石组成。

二、地质循环3.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如花冈岩、玄武岩)。

变质岩由三类岩石变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沉积岩由三类岩石通过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砂岩、页岩、石灰岩),一般具有沉积颗粒由大到小排列的分选性,沉积岩有化石和层理构造。

三类岩石经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三、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4.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它能造成地表物质的破坏和堆积,使地表趋于平坦。

5.板块运动与地貌: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地带形成海沟和山脉或岛弧,如美洲西岸的科迪勒拉山系和亚洲东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

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或海洋(如红海海的形成)。

4.1地质作用与地形

4.1地质作用与地形

4.1 地质作用与地形一、基础知识1.地表形态: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其公布的《地理学名词》中,将地形和地貌合称为地貌(也称地形)。

2.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 ;而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 、 岩浆活动 和 变质作用 。

其中, 地壳运动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简要说明其分类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思考回答:为什么变质作用与岩浆活动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因为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统称为外力作用。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四种方式。

1.图示主要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拓展提升一: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滨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2. 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

以流水作用为例简要说明。

上游侵蚀---高山峡谷中游搬运---河道变宽下游沉积---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拓展提升二:结合资料简要说明我国的典型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张家界地貌。

喀斯特地貌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0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0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0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新课标全国卷)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9~ll题。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答案】B【解析】本组题利用青藏铁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图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做题。

第9题,该段铁路是上坡,所以铁路不可能沿等高线布线,A不正确。

因为该段是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虽然是河谷,冬季河流仍然结冰,B正确。

C、D选项做错的同学很多,尤其是选D的多。

题干中“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只是说“上坡段某处”在拉萨以北,并没有给出拉萨的位置与北方位所在(有点文字游戏的意思) ,C、D不正确。

1O.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答案】C【解析】M、N间的堆积物在沟口处,所以是流水从沟里带来的沉积物堆积而成,C正确。

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答案】B【解析】如果是防御坡部位崩塌T设施就不建在沟口处,A不正确。

T设施相当于个隧道,铁路从下面穿过,让沟里的洪水与泥沙从上面流过,对铁路起到保护作用,B正确。

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T设施就与河岸平行,而非与河岸垂直,C不正确。

由上面分析,T设施是为了保护铁路而不是为野生动物留下通道,D不正确。

【命题立意】:本题组通过一幅景观图考查了地形地势以及方向的判读等知识,尤其侧重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

(大纲全国卷) 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答案】D【解析】近年世界各地地震和火山喷发类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受到世人强烈关注。

该题以发生低强度喷发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东南70公里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为背景,以火山喷发的景观图片切入,重点考查的内容却不是地质灾害,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原理。

学案四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四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一、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基础知识】1.板块及划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而言,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特别需要记住:①赤道、南北回归线上的海陆和板块分布②板块的边界类型③东南亚、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拉丁美洲和东南太平洋的板块及边界类型【例题】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

完成1~3题。

1.⑥板块是()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 B.安第斯山 C.落基山 D.阿尔卑斯山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解析】第1题,在赤道上,10°W-60°E为非洲板块,由此向东的⑥板块为美洲板块。

第2题,板块②和③分别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两者相撞形成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

第3题,①板块上的大陆为非洲大陆,东海域为暖流,西海域为寒流,东岸无世界著名渔场,非洲的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答案】1.D 2.A 3.A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基础知识】【规律方法】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侵蚀搬运掉了。

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
(1)岩层新老顺序的判断 (2)判断地质构造 (3)判断岩层运动的特点(先后顺序或形成过程等)
(1)岩层新老顺序的判断
根据岩层的上下层关系判断。 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判断。
据图思考: 判断右图岩层的新老关系? ①和⑥; ①和② ; ⑤和⑦ ; ②和④ ;
④变质岩的形 成晚于②岩层
(2)判断地质构造
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
耕还林、还草)。平原地区:发展节
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
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 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 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 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 发展。如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 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间歇性抬升 B. 持续性抬升 C. 间歇性沉降 D. 持续性沉降
(2016年天津卷)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
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
齐艳梅 天津市新华中学
2020. 2
课标要求: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 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明确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联系,知识内化 关注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情境创设,技能训练

地貌形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貌形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貌形成知识点归纳总结地貌形成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地形,包括山脉、山谷、平原、丘陵等。

地貌形成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质作用、气候变化、水体作用、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等。

了解地貌形成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促进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对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学科有很大的意义。

一、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构造作用、岩石圈作用和地表形态作用。

构造作用是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变形所造成的,如地震、火山喷发等,这些作用会改变地表的地形。

例如,地震会造成地层的抬升或下沉,从而形成山脉和断裂带;火山喷发会将岩浆喷发到地表,形成火山体。

岩石圈作用是岩石的物理、化学变化所造成的,如风化、侵蚀、沉积等,这些作用会改变地表的岩石结构和形态。

例如,风化和侵蚀会破坏岩石的结构,形成各种地貌形态,如峡谷、溶洞、天坑等;沉积会形成各种地质地貌,如河流冲积平原、风成沙丘、海岸沉积地貌等。

地表形态作用是地表过程的作用,如地表水体的侵蚀、堆积和地形的变化。

例如,河流的侵蚀和冲积会形成各种地貌形态,如V字谷、河谷平原、冲击扇等;风的侵蚀和堆积会形成各种地貌形态,如沙丘、雅丹地貌、风蚀谷等。

二、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温度、降水、风力等气候要素的作用。

气候对地表地貌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风蚀、水蚀和冰蚀等方面。

例如,风的侵蚀和堆积会形成各种风蚀地貌,如沙漠、戈壁、沙丘等;水的侵蚀和冲积会形成各种水蚀地貌,如河流谷地、冰石等;冰的侵蚀和堆积会形成各种冰蚀地貌,如冰川地貌、冰缘地貌等。

三、水体作用水体作用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海洋水的作用。

水体对地貌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侵蚀、冲积和沉积等方面。

例如,河流的侵蚀和冲积会形成各种河流地貌,如峡谷、河谷平原、三角洲等;海洋水的侵蚀和沉积会形成各种海岸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洞、沿海平原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四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四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四)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往往成群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玛珥湖一般具有四周封闭完好、湖水较深、湖面平静、生物较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下图为玛珥湖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地壳运动D.流水堆积2.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 )A.雨水和地下水B.雨水和河流水C.冰川融水和河流水D.冰川融水和雨水3.玛珥湖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 )A.生物残体B.河流挟带的泥沙C.早期喷发的火山灰D.风力沉积物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

构造运动稳定期,河流形成宽阔的谷地或平原(河漫滩)。

构造运动剧变期,河流以下切为主,原来的河漫滩抬升成为阶地。

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河流河谷剖面图(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表示阶地级数)。

据此完成4~5题。

4.任一级阶地形成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地壳稳定—流水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地壳稳定—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堆积C.地壳抬升—流水堆积—地壳稳定—流水侵蚀D.地壳下降—流水堆积—地壳稳定—流水侵蚀5.图中公路选址于T1阶地,主要原因是( )A.保护生态B.地势低平C.防御洪水D.方便农耕(2021·浙江1月选考)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

下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图。

读图,完成6~7题。

6.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7.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B.风化作用C.沉积作用D.喷出作用(2021·山东青岛一模)辽西北地区土壤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风蚀。

掌握沙地土壤风力侵蚀的形式及类型,对于防止土壤沙漠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的关系

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的关系

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的关系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呈现出丰富多样、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从雄伟的高山峻岭到广袤的平原,从幽深的峡谷到辽阔的海洋。

这些地貌形态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共同塑造的结果。

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地质作用主要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内力地质作用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和重力能等,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外力地质作用则主要依赖于太阳辐射能、重力能以及日月引力能等,其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内力地质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塑造往往具有强烈而显著的影响。

地壳运动是内力地质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可以使地壳发生垂直运动或水平运动。

地壳的垂直运动可以导致陆地的上升或下沉,从而形成高原、盆地等地形。

例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就是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所致,使其成为了世界屋脊。

而地壳的水平运动则会造成岩石的挤压、拉伸和错动,从而形成褶皱山脉和断裂带。

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巨大褶皱山脉。

岩浆活动也能对地貌产生重要影响。

当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时,会形成火山。

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火山灰和气体等物质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形成火山锥、火山口湖等独特的地貌。

例如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其优美的锥形山体就是由多次火山喷发的物质堆积而成。

此外,岩浆在地下深处的侵入活动也会使周围的岩石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从而改变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进而影响地貌的形态。

变质作用虽然通常发生在地下深处,但经过长期的地质演化,变质岩可能会出露地表,参与地貌的形成。

例如,一些古老的变质岩山脉,如太行山,其坚硬的岩石性质决定了其陡峭的山势和独特的地形特征。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虽然是一种短暂而剧烈的地质作用,但也能对地貌造成局部的破坏和改变。

地理专题训练——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理专题训练——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理专题训练——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1.2019年2月21日,法国巴黎举行了第四届国际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计划会议,全球14个地质公园获得2019年度世界地质公园候选资格,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地质公园成功入选。

图中()A.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B.彩色丘陵区的地质构造为背斜C.因对流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多D.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其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燕山山脉以南地区在第四纪发生山区、平原分异,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冲积扇发育的地点。

下面左图为“燕山山前构造单元图”,右图为“Z地钻孔沉积物垂直剖面分布图”。

据此完成2~4题。

2.燕山缓慢隆升时期对甲河流的影响是()A.流量减少B.汛期变长C.流程变短D.泥沙增加3.山前平原的主要形成过程是()A.褶皱—断裂下陷—流水堆积B.断裂—褶皱—隆升—流水侵蚀C.断裂下陷—褶皱—流水堆积D.褶皱—断裂—下陷—流水侵蚀4.Q1至Q4沉积层形成时期Z地河段水流速度最缓的为()A.Q1B.Q2C.Q3D.Q4某科研团队针对我国某热带植物园的生态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发现该地区有典型的地貌分布,且出露岩石可将降水和大气沉降的养分分配给周围的斑块土壤,而斑块土壤能够维持多样化植物生长(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显示,分布在该植物园区的地表岩体导致()A.植物分布更连续B.地表形态趋平缓C.土壤表层被切割D.径流流动遭阻隔6.出露岩石对临近斑块土壤的贡献主要体现在()A.排除水分B.连续输入养分C.调节温度D.可增加碳来源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

下图为小明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

据此完成7-8题。

7.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D.岩石崩塌8.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海岭处多“浮石”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

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间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

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俯视图。

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河流东岸地层接触关系及运动情况是( )A.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B.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C.不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D.不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2、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 )A.T3>T4>T5B.T4>T3>T5C.T3>T5>T4D.T5>T4>T33、若地层年龄T3>T2>T1,则该地有可能是( )A.向斜谷B.背斜山C.背斜谷D.向斜山解析第1题,图示河流东岸,由河流向东依次分布着T1、T2、T3、T5地层,缺失了T4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东岸先下降沉积了T1、T2、T3三个地层,而在T4地层形成时期东岸上升,处于较高位置而没有堆积,即运动情况可能是先下降后上升。

第2题,图示河流向两则地势逐渐升高,地层依次为T1、T2、T3、T4、T5,一般下部地层先形成而年龄较老,故地层年龄最可能是T3>T4>T5。

第3题,若地层年龄T3>T2>T1,则由中心向两翼岩层年龄越来越老,说明该地为向斜;图示海拔中间低、两侧高,说明是谷地;故可能是向斜谷。

答案 1.D 2.A 3.A某平原分布有深厚的沉积岩层,且基岩裸露。

图1示意该区域地表岩层分布,图2示意三种岩石样本。

据研究河流的搬运能力与其流速、流量有关。

据此完成4~5题。

4.该区域砾岩沉积期间到页岩沉积期间最可能发生的是( )①河流落差增大②河流落差减小③河流流量增大④河流流量减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该平原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分别是( )A.背斜沉积平原B.向斜沉积平原C.背斜剥蚀平原D.向斜剥蚀平原解析第4题,砾岩、砂岩、页岩属于沉积岩,河流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沉积物的颗粒越大。

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节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案高二全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基础 第2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节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案高二全册地理教案

第一节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3.运用示意图,描述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重难点)一、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2.地质作用⎩⎪⎨⎪⎧表示上升冷却凝固b +c 表示外力作用d 表示变质作用e 表示重熔再生3.循环意义(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1)内力作用都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 )(2)太阳辐射能是所有外力作用的唯一能量来源。

( )(3)山地的“身高”降低都是由外力的侵蚀作用导致的。

( )(4)岩石圈中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地幔。

( )(5)三大类岩石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 )【提示】(1)× 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三种表现形式,其中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有两种,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其中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3)× 许多山地的高度降低原因有两种,一种原因可能是因地壳下沉运动导致的,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外力中的侵蚀作用导致的。

(4)√岩石圈中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岩浆,而岩浆主要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5)×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变质岩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估测,黄河每年将16亿吨的泥沙输入下游。

大部分注入渤海,为什么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提示】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力作用泥沙淤积使渤海变浅,而内力作用地壳下沉使渤海变深,正因如此,渤海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归纳总结]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地貌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外力作用,也有内力作用,但是一般体现在一定时期以某种地质作用为主,在判断地表形态(地貌)形成原因的时候,可以采取分步骤判断排除法。

高考地理真题----------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考地理真题----------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考地理真题----------地质作⽤与地表形态⾼考真题----------地质作⽤与地表形态【2012年⾼考题】(2012上海卷)(七)等⾼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14.图中所⽰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A. ③④B. ②③C. ①②D. ①④15. 图中甲、⼄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 ⼭脊、⼭⾕B. ⼭脊、⼭脊C. ⼭⾕、⼭脊D. ⼭⾕、⼭⾕(2012上海卷)(四)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7.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地震使海底抬升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C. 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D. 海底扩张处沉积物⼤量堆积8.⼤洋板块与⼤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 岛弧和海沟B. 海岭和海沟C. 海岭和裂⾕D. 岛弧和裂⾕(2012⼭东卷)3.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了()图2A.沉积作⽤、侵蚀作⽤、岩浆侵⼊ B.岩浆侵⼊、侵蚀作⽤、沉积作⽤C.岩浆侵⼊、沉积作⽤、侵蚀作⽤ D.侵蚀作⽤、沉积作⽤、岩浆侵⼊(2012江苏卷)图5是某地地形剖⾯及其地下同⼀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的垂直距离)可以⽤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9-l0题。

9.属于背斜⾕的地⽅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10.⑤处发⽣的地壳运动是()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2012北京卷)2012年7⽉27⽇~8⽉12⽇,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

读图1,回答第1~3题。

2.英国()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地形以⾼原为主,地势西⾼东低 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结冰期(2012四川卷)图1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景观照⽚。

该⼭⼭顶海拔3099⽶,属⼭地针叶叶林带。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读下图,回答12-13题
3、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中所示方案中,
构造稳定、地基稳定结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上图四种地基构造不是由水平挤压运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面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

(2)图中A、B、C、D四处,属于向斜的是

判断理由是
;属于背斜的
构造 受力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主要区别 图解 名称 情况
褶皱 挤压力
波状弯曲 变形
高大的 褶皱山脉
岩层连续完 整
挤压力 破裂并沿 断层 或 破裂面有
岩层失去了 块状山地 连续完整性
拉张力 明显位移
பைடு நூலகம்
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 1.(2011·广东文综)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C.地震 D.火山活动
6.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的共同
点是
D
A.都是东西走向的山
B.都经受过漫长的风化作用,山顶浑圆
C.都属于断层山
D.都处在板块交界处
7.塔里木盆地中沙丘属于 D
A.风蚀地貌
B.流水堆积地貌
C.风化地貌
D.风力堆积地貌
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8、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对地貌的影响 典型例子
地垒 地堑
岩体相对上升 山岭或 高地
岩体相对下降 谷地或 低地
我国的东岳泰山、西 岳华山、江西庐山
我国的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判断断层的依据:一是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二是岩层 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5.1.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5.1.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 响
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重力能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削高填低, 使地表趋向平缓
两者关系
地质作用
1.概念: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的作用,从而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 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分类: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1.地壳运动: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
构造运动。
水平运动 基本形式
垂直运动
挤压——褶皱山脉 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张裂——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红海等
抬升 沉降
高低起伏海陆变迁 如:华山陡崖、庐山、泰山、 台湾海峡等

地陆 地
①它们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1.风化作用
外力作用
(1)物理风化
②冰劈作用:在温度接近冰点的山区,容易产生冻融风化作用,山体岩石的细 孔会因为吸收邻近的液态水而不断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水结冰,体积膨胀产 生压力,这样的压力引致岩石弱化,最后分裂,形成了大量的碎石。
1.风化作用
外力作用
(1)物理风化
③层裂作用:上覆岩层被剥蚀后,致密块状岩浆岩(如花岗岩)由于释重减压 而产生向上和向外侧的膨胀作用,形成与岩体表面大致平行的“洋葱式”分离 薄层,又称层状剥落。
岩浆喷出地表时才能塑造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
•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的释放形式,岩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
• 根据喷发状况,可分为裂隙式喷发 和中心式喷发两种类型
① 裂隙式喷发的火山,熔岩物质往往 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如美国哥 伦比亚高原、印度西部高原等

地表形态(地貌)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表形态(地貌)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阿尔卑斯山脉( 亚欧 板块与 非洲 板块相撞)
3)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 海沟或岛屿、海岸山脉 。
如:太平洋西部岛弧、台湾山脉( 亚欧 板块与太平洋 板 块相撞)
安第斯山脉( 美洲 板块与 太平洋 板块相撞)
总之,地球不海陆的形成的分布,陆地大规模的山系、 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 地壳运动 的结果。
向斜: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有时成为谷地 或盆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受到挤压,
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断层:
(受强大压力 或张力,岩体 破裂并有明显 错动、位移)
常形成裂谷、陡崖、谷地、低地以及块状 山地或高地。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华山、庐山、泰山
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 背斜 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向斜盆地构造,有利于储存 地下水 ,常形成自流盆地。
三、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索赔变形变位,常保留在 地壳岩层 中,
成为地壳运动的证据。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 为 地质构造 。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有时成为山岭,但
褶皱
不不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为谷 地
地 (受强大
质 构 造
挤压作用, 岩层弯曲 变形)
二、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
分类
影响
水平运动: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
地 壳 运
和弯曲变形,常造成 巨大的褶皱山系、裂 谷或海洋。

垂直运动:使岩层抬升或下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 和海陆变迁。
实例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大西洋扩张 东非裂谷的形成 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
台湾海峡的形成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1、地球上的 岩石圈 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 断裂构造带 分 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和变化,包括地形、地貌、水文等各种形态。

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地球长期地质作用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综合结果。

以下将从地质作用、气候变化、水文系统以及人类活动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和地层抬升等作用。

地震是地球表面地壳发生突然位移所引起的震动,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重要意义。

地震会产生断层和地震带,造成地表形态突然变化,如地震断裂、地震滑坡、地震洪泛等。

火山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地质现象,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显著影响。

由于火山的喷发、喷发物的堆积和岩浆的挤压,地表形态常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例如,火山爆发会形成火山口、火山喷发会形成火山岩石、熔岩流和火山灰等。

地层抬升是指地球表面地层的垂直位移和挤压作用,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也有重要影响。

地层抬升一般是由海底扩张、地壳压缩、地震等作用引起的,会产生山脉、高原、峡谷、盆地等地形特征。

二、气候变化气候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也有很大的贡献。

气候因素包括降水、风、温度、日照等多种因素。

例如,降水是一种重要的气候因素,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明显的影响。

大雨会引起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地表形态严重变化。

在旱季,地表水流受到限制,往往会形成干流和支流的分枝结构;而在雨季,逐渐集水形成干流,形态平直、植被茂盛。

风也是一种重要的气候因素,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也有很大的贡献。

风会扫走地表的细沙和土壤,形成风蚀作用,形成沙漠、沙丘、荒漠等地貌特征。

此外,温度和日照等气候因素也同样会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产生影响。

如常年高温、潮湿的气候环境会形成热带雨林,而较干燥的气候环境则会形成沙漠和荒漠。

三、水文系统水文系统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水文系统包括水文循环、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

例如,河流和湖泊是水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水体,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河流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地理专题训练(2)——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理专题训练(2)——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理专题训练——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形成于断层发生之后B.甲处地表形态主要由内力作用塑造C.乙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D.自西向东地表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欧洲地区是内外力作用体现非常强烈的地区之一,如冰岛、阿尔卑斯山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重要体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和中欧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上的U型谷和角峰等都是第四纪冰期冰川作用的产物。

下图是“欧洲第四纪冰期冰川分布图”。

据此完成2~3题。

2.与第四纪冰期时的海岸线相比,欧洲现代海岸线()A.向陆地推进,更加曲折B.向海洋推进,更加曲折C.向陆地推进,更加平直D.向海洋推进,更加平直3.阿尔卑斯山上角峰的形成过程是()A.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堆积B.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侵蚀C.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堆积D.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侵蚀石海(见下图)是在平坦的地面上堆积的大片巨石角砾,是岩石在水分或温度作用下形成的。

读图,回答4~5题。

4.推测与石海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A.冰川沉积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水的冻融5.最可能有石海分布的地点是()A.大兴安岭北部B.塔里木盆地C.海河入海口D.祁连山山麓冲积扇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

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

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7.若在③处钻4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A.15mB.45mC.75mD.105m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多分布在平坦的地方。

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交界地区,近似环形的河床则深深嵌入岩层之中。

下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

读图,回答8~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 于地表水汇集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 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裸露 地表
风化 侵蚀
风化侵 蚀产物
搬运作用
因素变化
物质 沉积
风化壳
形成侵蚀-堆积地形
在背斜部位开采石方,施工容易,节省开采时间,减少劳动强度, 最主要的是降低开采成本,可节约用石方者的工程资金。
6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距离今后将逐步扩大的 是…………( C ) A.非洲、欧洲 C.非洲、南美洲 B.亚洲、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
7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 (1)~(2)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B) A.东北 C.东南 B.西北 D.西南
---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构造 地貌
背斜
实践意义
石油、天然气埋 藏区 隧洞的良好选址 地下水储藏区
原因或依据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易于储油、储气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 水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 水压力
向斜
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 地 铁路、公路、桥 梁、水库等回避
移动沙丘的构造
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
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平台 海蚀拱桥




海浪侵蚀
海浪堆积地貌
沙滩
冰川侵蚀地貌
冰川作用
侵蚀
角峰
U型谷
冰斗
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
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峡湾地貌
冰川U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狭 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曲 折,岸壁陡峭,世界最深的 峡湾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海 岸,还有挪威的西海岸。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
背斜 向斜 1 2 3
一段时间后, 由于差别侵蚀, 背斜部位反而低 于向斜部位,形 成背斜成谷,向 斜成山的现象
所以,我们无法用地形特征来准确判定是背斜还是向斜。
1.岩层形态 名 称 形 态 2.岩层新老关系 名称
老 新 老
背 斜 拱 起
向 斜 凹 陷
判 断 方 法
合作探究
一、地质学家认为,四千万年前 地球上根本没有红海,非洲和阿拉伯 半岛连在一起。如今红海的面积在不 断扩展,有人认为不久的将来一个新 的大洋就会诞生。你同意吗?
二、旅游业每年为新西兰、冰岛 带来巨额的外汇收入。新西兰有独特 的火山地貌和1000多处高温地热喷泉,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冰 岛也有100多处火山,是世界上温泉 最多的国家,首都雷克雅未克被称之 为“冒烟的城市”。你知道这种地貌 形成的原因吗?
意义
背斜
背斜
向斜
岩层 形态
背斜 岩层向 上拱起 向斜 岩层向 下凹陷
地表形态 早期
山岭 谷地 盆地
后期
谷地 山岭
1. 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 向斜 1 2 3 褶皱形成初期, 由于岩层受侵蚀 很小,背斜形成 山,向斜形成谷
2 . 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背斜 向斜 1 2 3
在经受外力侵 蚀的过程中,背 斜顶部因受到张 力的影响,岩性 疏松,容易被侵 蚀;而向斜槽部因 受挤压力,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蚀, 因而侵蚀程度较 小,反而成为山岭。
谢 谢 大 家!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按褶皱的基本形态 分,这种理想的储油构 背斜 它能 造属于 保存大量石油的主要 原因是 背斜岩层中的隔 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 气的挥发,使油气富集
2、图示的储油构造经 过一段时间开采后出油量会逐渐减少,这时人们往往采 取向油井中注入水的办法,原因是 水的比重大
8.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局部图,据图回答:
褶皱 (1)从地质构造分析,此地区为 ____________。由 图可看出,岩层弯曲度越来越大,从作用力大小的角 正北 度分析,来自____________ 方向的力较大。 (2)当地群众想在A或B处找地下水,你认为应该在 ____处找,理由是 向斜构造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 A 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有利于地下水补给。 (3)某采石场要选采石点,此采石点应选在A或B中 的 ___处,理由是_______。 如在向斜部位,石质坚实,施工难度大, B
9.
下图为储油构造图,读图回答(1)~(3)题。 (1)按褶皱的基本形态划,这种 背斜 理想的储油构造属于____,它能保 存大量石油的主要原因是 : 背斜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 气的挥发,使地质时期的油、气逐 渐富集
(2)现在人们主要通过地震波来探 测地下的石油,在有石油的地区, 地震波波速出现的变化情况是 (3)图中的储油构造经过一 ( A ) 段时间的开采后,出油量会逐 A.纵波出现快—慢—快的变化 渐减少,这时人们往往采取向 B.横波出现快—较快—慢快的变 油井中注水的办法,请说明原 化 C.纵波出现慢—较快—快的变化 因? D.横波先快,接着突然消失;纵 水的比重大 注入的水沉在 波先快后慢 储油构造底部,增大对油层 的压力。
B

D

D

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
B D,地堑是————。
(2)从地形上看,C处是
向斜 ,形成原因是凹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
(3)泰山的成因与图中 A 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 图中
E 处。
(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美国学者赫斯和迪茨将地中 海称为“正在消亡的海洋”,你认 同这种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三、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 概念: 地 质 构 造 断层 褶皱
形成: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挤压力,使岩层 弯曲变形。
常 见 构 造
基本形态 背斜、向斜
形成:受到强大压力或张力,岩层断裂, 并沿断裂面发生错动位移。 基本形态:地垒 、地堑
侵蚀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
沉积 沙丘、沙垄等 人类活动:修筑梯田、围海造田
地球表面形态练习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 D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太阳能 2.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 )
C
3.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板块为(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4.下列地区处于两板块张裂处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B.阿尔卑斯山 C.马里亚纳海沟 D.红海 5.属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 B.阿尔卑斯山脉 C.台湾岛 D.大西洋中脊
还是不合理的? 利 大 于 弊
缓坡梯田 陡坡梯田 修建水库
封山育林
弊 大 于 利
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填海造陆
小结
板块运动与 宏观地形
碰撞 相离 高山、高原 裂谷、海洋 背斜 内力作用 地质构造与地 褶皱 表形态 火山、地震 流水作用 外力作用 风力作用 向斜
断层 地垒、地堑 侵蚀 沟壑、喀斯特地貌等 沉积 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飞来石-冰川搬运
冰川堆积
小结: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作用因素 侵蚀作用 形成地 貌 举例
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沟谷、峡谷、 风蚀蘑菇、风蚀 洼地、戈壁等 瀑布等。 黄土高原千沟 新疆的“魔鬼城” 万壑的地表 沉积作用 形成地 冲积扇、冲积平原、 沙漠、沙丘、沙 河口三角洲。 垄等 貌
举例
长江三角洲
《马可波罗游记》中留下了“夜来有风,声如鬼哭”的记载。 雅丹地貌也因此而得名“魔鬼城”。
风力侵蚀地貌
沙尘暴
风力的搬运
新月形沙丘——风力堆积
风力堆积作用
戈壁 沙漠 黄土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 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 的地区是 ( C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8. 下图中是某地等高线和岩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所示的 地质构造是 (C ) A.地堑 B.地垒 C.背斜 D.向斜
( 2)依据图中 所示内容,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在N处建坝 修水库,可以解决 乙村的缺水问题 B.在乙村和丙 村有可能发现同 一种矿产 C.M点可能的 最大海拔是899 米 D.甲镇西侧附 近的大型地下溶 洞吸引了大批观 光游客
碰撞、挤压
2、板块运动 、边界类型 与地貌
(消亡边界)
洋块与陆块聚合: 海沟 岛弧 海岸山脉 陆块与陆块碰撞:高大的山脉 裂谷 大洋中脊
张裂:
(生长边界)
大洋板块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太平洋板块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思考?日本群岛的形状像什么呢?
地幔
大洋中脊
地 球 上 最 大 、 最 美 的 伤 疤
河流沟谷、峡谷 瀑

流水冲刷 水流冲刷侵蚀 侵蚀作用 作用
丹霞山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作用造成
溶洞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流水化学侵蚀地貌
溶洞
桂林山水
泥石流
流水的搬运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 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 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 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 洲分布。
永清一中 王玉莎
黄山石猴观海
火山喷发
路南石林
桂林山水
要点
地质作用 板块构造学说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