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机械 课程设计平台印刷机机构设计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平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平台印刷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其在我国印刷行业的发展历程。
3. 学生掌握平台印刷机操作的基本步骤,了解印刷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平台印刷机的操作,包括安装印版、调节压力、控制印刷速度等。
2.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印刷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印刷质量进行评估和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印刷品并进行印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印刷工艺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印刷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印刷操作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印刷行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教学设计和评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内容1. 平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介绍印刷机的各组成部分,包括机身、印刷台、印版、墨辊、压辊等,并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 工作原理与印刷过程:讲解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印刷过程中的给墨、印刷、干燥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印刷的基本流程。
3. 印刷操作步骤:详细讲解从安装印版、调整压力、控制印刷速度到完成印刷的各个步骤,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 印刷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常见的印刷质量问题,如墨迹、蹭脏、套印不准等,并介绍相应的解决方法。
平台印刷机的课程设计

平台印刷机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平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2. 学生掌握平台印刷机的操作流程、维护保养知识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3. 学生了解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平台印刷机在印刷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平台印刷机,完成印刷品的基本制作;2. 学生具备分析并解决平台印刷机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印刷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印刷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对印刷行业的认识;2. 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技能的重要性;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和敬业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平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讲解平台印刷机的各部件名称、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合教材第3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 教学大纲:第1课时,介绍平台印刷机的组成部分,如印刷台、印刷滚筒、油墨系统等。
- 第2课时,分析各部件在印刷过程中的作用及配合原理。
2. 平台印刷机的操作流程:根据教材第4章内容,详细讲解印刷前的准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教学大纲:第3课时,介绍印刷前准备,如检查设备、调试油墨等。
- 第4课时,演示操作步骤,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印刷品的制作:结合教材第5章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印刷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
- 教学大纲:第5课时,讲解印刷品设计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
平台印刷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班级学号设计者CONTENTS一、设计任务 (3)二、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及其论证 (3)1.平台印刷机主要机构及功能 (3)(1)主要机构: (3)(2)各机构功能: (4)2.各机构形态学矩阵 (4)3.设计思路概述 (4)三、原始数据 (5)1.平台印刷机设计数据: (5)2.其它数据: (5)四、设计方法说明及计算公式 (6)1.曲柄滑块机构综合分析: (6)(1)机构的运动几何关系: (6)(2) 参数选择: (7)2.双曲柄机构的运动分析: (8)(1)曲柄滑块位移计算Ψ: (8)(2)由Ψ1求Ψ3: (8)3.曲柄滑块机构的位置分析: (10)4.函数平方逼近法设计双曲柄机构: (11)5.凸轮机构的设计: (13)(1) 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确定 (14)(2) 绘制补偿凸轮轮廓 (14)五、子程序名称: (15)六、编程框图及主程序 (15)七、结果分析 (17)八、心得感悟 (17)九、参考资料 (18)十.附录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 (18)1.程序部分 (18)(1)C语言程序 (18)(2)程序清单二(全局变量应用——参考样板——2010.7.8) (21)(3)VC屏幕截图 (23)2、结果记录及处理 (28)(1)写入CC.txt的数据 (28)(2)EXCEL表格及图表 (31)一、设计任务工作原理:平台印刷机的工作过程由输纸,着墨,压印和收纸四部分组成,主运动是压印,由卷有空白纸张的滚筒与镶着铅字的版台之间纯滚动来完成。
滚筒与版台表面之间的滑动会造成字迹模糊,是不允许的。
因此,对运动的主要要求是:其一,版台的移动速度严格等于滚筒表面的圆周速度;其二,为了提高生产率,要求版台的运动有急回特性。
有一台电动机驱动。
需设计满足上述两个要求的传动机构。
执行件的运动为滚筒连续转动和版台往返移动。
平台印刷机设计归纳总结

平台印刷机设计归纳总结在印刷行业中,平台印刷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印刷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印刷工艺。
平台印刷机的设计对于打印效果和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平台印刷机的相关设计进行归纳总结。
一、平台结构设计平台印刷机的平台结构设计是整个设备的基础,它决定了印刷品的稳定性和印刷精度。
在设计平台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材料选择:平台需具备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通常采用铸铁、铝合金等材料制作,能够承受印刷过程中的压力和振动。
2. 结构设计:平台结构应具备坚固稳定的特点,避免因机械振动等原因造成印刷品位置偏移或印刷图案模糊的问题。
3. 精度控制:平台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对印刷精度的要求,通过合理的加固和轨道设计,实现尽可能高的印刷位置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二、传动系统设计平台印刷机的传动系统设计是印刷机运转的关键。
在设计传动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传动方式选择:根据印刷机的规模和印刷速度要求,可选择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或电子传动。
2. 动力来源:对于大型平台印刷机,通常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来源,而小型印刷机则可选择气压或液压作为动力。
3. 传动元件:合理选择传动元件,如链条、皮带等,以确保平台的平稳运转和传动效率。
三、印版固定设计印版固定设计是平台印刷机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设计印版固定方式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 固定方式选择:可采用传统的螺栓或快速固定装置,如夹紧装置、吸盘装置等,确保印版牢固固定,不会产生位移或松动。
2. 高度调节:考虑到印版的厚度差异,设计时应考虑到印版的高度调节装置,以便根据不同的印刷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印刷机底座设计平台印刷机的底座设计不仅对设备的稳定性有影响,还关系到印刷机的布局和操作方便性。
在设计底座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 设备稳定性:底座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决定了印刷机的整体稳定性,要能够承受印刷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
2. 布局合理性:底座设计应考虑到各个部分的布局,如印刷部件、操作面板等,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和工作效率。
低速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

低速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低速平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低速平台印刷机操作流程、维护保养方法及安全使用规范。
3. 学生能够了解低速平台印刷机在现实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低速平台印刷机的组装、调试和操作。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低速平台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对低速平台印刷机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及维护保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印刷行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能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尊重和珍视生命。
3. 学生能够认识到低速平台印刷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低速平台印刷机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解、示范、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同时,达到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教学内容1. 低速平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 印刷机各部件名称、功能及作用- 印刷机整体构造与布局2. 低速平台印刷机工作原理- 印刷过程中各部件的协调运作- 印刷原理及色彩的传递3. 低速平台印刷机的操作流程- 开机、关机及日常操作流程-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4. 低速平台印刷机的维护保养- 印刷机的日常清洁与保养- 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维修技巧5. 安全操作规范- 印刷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方法6. 低速平台印刷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印刷机在不同生产场景的应用- 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低速平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第二周:低速平台印刷机工作原理及印刷过程第三周:低速平台印刷机的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第四周:低速平台印刷机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第五周:低速平台印刷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及讨论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3章“印刷机械及其应用”相关,涵盖第1节至第5节的内容。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平台印刷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1001602学号:1100160223指导老师:杨运泽日期:2013年12月21日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简介机械原理是一门以机器和机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是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将所学得机械基础理论运用于一个简单的 机械系统中,通过机械传动方案的总体设计、机构分析和综合,进一步巩 固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并结合实际得到工程设计方面的初步训练, 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技术资料,提高绘图、运算的能力。
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 力和动手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机构的参数和机构的各种特性, 即机构分析和运动分析。
然后根据机构的参数和特性来设计机构,包括机 构的运动设计、机构的平衡设计以及速度的调节。
计算机在课程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运用 作图、Soliworks 软件仿真等。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
的时间内,根据的要求,确定工作原理和绘图系统功能图, 明书。
根据课程设计的任务,对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进行分解,由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图可知,机器由一台电动机驱动,运动由电动机经 过减速AutoCAD 软件要求在一周 并编写设计说其分解图如下:装置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过传动机构I带动版台做往复直线运动,另一路经过传动机构II带动滚筒做回转运动。
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字迹和图形。
3平台印刷机的设计过程3.1、平台印刷机的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运动,滚筒做连续或间歇运动。
(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印刷过程中,滚筒和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的线速度和版台的移动速度相等。
(3)、为了保证整个印刷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
(4)、设计参数:印刷生产率2000张/小时,版台行程长度730mm压印区段长度440mm滚筒直径232mm电动机功率1.5KW 转速940r/min。
印刷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TY-460自动平台印刷机主运动机构分析与设计分院:工程学院班级:学号:设计者:指导老师:20 年月日目录一、机器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及参数 (3)1、机器的工作性能指标 (3)2、工作原理及主运动机构简介 (3)3、参考数据(mm) (3)二、设计内容 (4)1、滚筒传动链的参数设计和运动分析 (4)(1)设计变位齿轮1、2 (4)(2)双曲柄GHMN的传动角变化曲线 (5)(3)滚筒位移速度变化曲线 (7)2、平台传动链的机构选型、参数设计和运动分析 (11)L (11)(1)确定曲柄长度DE(2)双曲柄ABCD的传动角变化曲线 (12)(3)平台位移变化曲线和速度变化曲线 (15)3、同步补偿凸轮机构设计 (18)(1)确定机构的初始角 (18)(2)确定同步区 (18)(3)平台位移补偿量曲线 (19)(4)设计凸轮机构复位区 (20)(5)设计主凸轮(右推凸轮10)的轮廓 (22)(6)回凸轮(左推凸轮11)的轮廓设计 (22)4、机构主运动简图绘制 (23)三、心得体会 (24)一、 机器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及参数1、机器的工作性能指标印刷速度:每小时4500印张 印刷幅面:320mm*850mm 滚筒尺寸:Φ280mm*1000mm2、工作原理及主运动机构简介平台轮转式印刷机是通过平台的往复直线运动和印刷滚筒的连续回转运动实现印刷功能的。
印刷的版面安装在平台上,印刷纸张被逐页送上滚筒。
在平台的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区域(称为压印区),版面与滚筒圆柱面相切,并且通过传动机构,使铅板的线速度与滚筒的圆周速度相等,从而在纸张上印出清晰的版面文本。
在平台的返回行程中,滚筒上已印好的成品由下料机构传送到输送带上送出,同时印刷机的递纸机构将后续的带印纸张从给料台传送到滚筒的边缘,被滚筒上的卡子夹住后卷入滚筒、进入印刷状态。
滚筒每回转一周,平台就往复运动一次,完成一次印刷过程。
机械课程设计平台印刷机

机械课程设计平台印刷机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平台印刷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了解平台印刷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掌握平台印刷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理解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4.能够正确拆卸和组装平台印刷机。
5.能够调整平台印刷机的各项参数。
6.能够操作平台印刷机进行印刷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平台印刷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1.平台印刷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平台印刷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平台印刷机的操作实验。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平台印刷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平台印刷机的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平台印刷机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4.实验法: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平台印刷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平台印刷机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平台印刷机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平压印刷机机构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成绩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平压印刷机机构学院工学院专业年级机制122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 —2014 学年夏季学期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平压印刷机机构设计完成期限:自 2014 年 6 月 30 日至 2014 年 7 月 9 日共 1.5 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可另加附页):一、设计参数由于是自拟题目,故设计参数需要根据背景调查,结合设计考虑,进行自行拟定。
二、设计任务1、绘制整机工作的运动循环图2、设计减速系统3、设计执行机构三、要求1、设计报告正文中必须包含机构的尺寸设计和参数设计必要的图示说明、解析式推导过程编制程序的流程框图解析式与程序中的符号对照表源程序清单打印结果(含量纲的数表、图形)2、设计报告格式要求word文档打印设计报告(用语规范,标点符号正确,无错别字)C语言程序(或其它)进行运动分析与受力分析excel(或其它)打印数表与曲线cad、flash/PPT(或其它)绘制机构运动简图Inventor(或其它)表现三维效果——选做3、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统一格式封皮统一格式任务书统一格式目录统一格式正文设计总结(心得体会、建议等——言简意赅)统一格式参考文献四、参考文献参阅《机械原理辅助教材》中所列参考文献五、设计进度建议第1周:周一:讲课,布置设计题目,课程设计实习周二:实验室看模型,查阅资料,绘制运动循环图,拟定运动方案,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周三~周四:方案设计草图机构设计和分析,推导解析式,编制程序周五:数学模型,编制程序,上机调试,设计报告定稿周六~周日:确定参数第2周:周一~周二:交设计报告,答辩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批准日期:年月日课程设计目录一、机器简介························································1-1 设计机器功能原理及运动分解1-2 设计参数1-3 设计任务二.机构工作运行示意图··············································三、机构运动循环图··················································绘制机器所有动作的运动循环图四、设计减速系统····················································4-1计算传动比4-2减速器选用4-3分配各级减速比4-4设计齿轮传动4-5减速系统与油盘机构主动齿轮的传动设计4-6减速系统与印头油辊机构的传动设计五、设计执行机构—··················································5-1 印头油辊机构5-2 油盘间歇转动机构5-3油盘参数设计六、设计总结························································七、参考文献························································八.附录····························································一、机器简介(一)、设计机器功能简介及运动分解平压印刷机是一种简易印刷机它的工作原理:将油墨刷在固定的平面铅字版上,然后将装了白纸的平面印头紧密接触而完成一次印刷。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综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胡基才201年月日一、设计题目:平台印刷机的主传动机构的运动简图的设计设计条件:平台印刷机的工作过程有输纸、着墨、压印和收纸四部分组成,主运动是压印卷有空白纸张的滚筒与嵌有铅字的版台之间纯滚动来完成。
设计的条件是版台的移动速度严格等于滚筒表面的圆周速度,再次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要求版台的运动有急回运动特性。
二、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与论证由电动机到版台之间的运动是将转动转化成平面的运动。
这种转换运动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有摩擦传动、齿轮齿条传动、螺旋机构传动、凸轮机构传动、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
此设计课题的要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要求版台的运动具有急回特性,因此我们要在凸轮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组合机构中选取最佳方案。
由此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可以实现较好机械运动条件的组合运动的方案。
在组合运动机构之中,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和双曲柄机构以及凸轮机构等进行组合。
在传动链的终端要求滚筒和版台的瞬时速度必须相等,这样才不会出现字迹模糊。
当主传动机构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设计补偿机构来调节。
补偿机构可以采用凸轮传动机构来实现,凸轮传动机构具有传递精度高的优点。
可以实现对机构误差的微细调节。
传动机构Ⅰ的参考方案可由双曲柄机构 AABB和曲柄滑块机构BCD串联组成,将曲柄AA的转动转变为D点往复运动。
当齿条固定不动的时候,中心为D 的行星齿轮将带动齿条移动,并且将齿条固定在印刷版台的下部,以期实现齿条与版台的联动。
下部的齿条与有凸轮组成的补偿机构相连实现补偿。
其中凸轮与从动曲柄BB为同一构件,主动曲柄AA的转动与滚筒的转动同步。
当上部与版台固结的齿条的工作移动速度偏离要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凸轮的轮廓曲线进行调节,控制下部齿条补偿移动来补偿误差。
另一个传动机构Ⅰ设计为双曲柄机构,可以用于带动滚筒的转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系统一.平台印刷机的功能及设计要求[1]1.1机器的功能要求及工作原理(1)总功能要求实现将往复直线运动的铅版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引导作圆周运动的滚筒表面的纸上,从而实现在平台上的印刷功能,与其一并存在的机构还有送纸机构与切纸机构,主传动系统为版台往复运动与滚筒的圆周运动。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如图1-1所示。
机器由一台电动机驱动。
运动有点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1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线移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2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
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出字迹或图形。
图1-1 机构运动简图1.2机器的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选择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线运动,滚筒作连续或间歇运动。
(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
(3)为了保证整个印刷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
(4)设计参数为:印刷生产率2000张/h,版台行程长度730mm,压印区段长度440mm,滚筒直径232mm,电动机功率1.5kw,转速为940r/min。
(5)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二.机构运动循环图的确定[2][3]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机构的运动循环图。
对于平台印刷机的主传动系统,主要是版台的往复直线运动与滚筒的间歇圆周运动,其中为了将版台与滚筒分开,还有一个分离装置,因此运动循环图为次三个机构的运动先后顺序与协调配合。
如图1-1所示,以版台在最左边为起点,来回往复为一个周期,分为360度为横坐标,各构件的位移为纵坐标,绘制出机构的运动循环图。
图2-1。
图2-1 机构运动循环图上图为平台印刷机主传动系统的运动循环图,此图中版台作往复直线运动,印刷时速度较慢,且具有急回特性,滚筒在版台推程时转动,回程时停止转动,分离机构在版台推程结束时开始运动,三种机构相互协调完成整个主传动系统的工作三.课程设计的方案及方案的选择3.1平台印刷机版台运动机构方案设计平台印刷机的版台运动机构是作往复的直线运动。
平台印刷机设计初稿

平台印刷机设计初稿一、设计题目简介:平台印刷机(1)平台印刷机是实现将往复直线移动的铅版上凸出的痕迹借助油墨压印到做圆周运动的滚筒表面的纸张上的印刷机。
平台印刷机一样由输纸、着墨、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
如图2.1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滚筒与嵌有铅版的版台之间进行的。
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
运动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装置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
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
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在第一区段,输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
在第二区段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工作。
在第三区段,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本设计题目要紧考虑版台的传动机构Ⅰ和滚筒的传动机构Ⅱ。
通过对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的运动功能的分析,可知它的差不多运动为:版台的往复直线运动,滚筒的连续或停歇运动。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此机构需要满足传动性要求:①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作纯滚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的移动速度相等,以保证压印质量。
②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范畴内(即运动尽可能平稳),以保证整个印刷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
③不同类型的印刷机所实现的生产率、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及其他设计参数见表2.1(3)设计任务:①依照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②进行版台的传动机构和滚筒传动机构的类型。
③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④依照选定的原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分配传动比,并在图纸上画出传动方案图。
⑤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运算。
⑥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⑦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画出运动线图,进行运动模拟。
⑧编写设计运算说明书。
二、执行机构方案选择与评判由设计要求,版台应作较大行程往复移动,且尽可能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匀速运动,并有急回特性;滚筒作间歇或连续转动,要满足版台和滚筒在压印段内保持纯滚动关系。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是印刷机的核心部件,其运动状态直接影响印刷机的印刷效果。
因此,通过设计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的运动简图,可以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提高机械设计的能力。
本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让学生通过实际设计,深入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培养机械设计能力。
2. 课程设计要求(1)通过对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的了解,设计出其运动简图。
(2)运用机械原理相关知识,通过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方法,验证运动简图的合理性。
(3)在设计运动简图的过程中,考虑机械原理和实际应用需求,使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 课程设计步骤(1)了解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的构成和原理。
(2)确定运动简图的设计要求,包括速度比、传动比、机构类型等。
(3)根据运动简图的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机构结构。
(4)运用机械原理相关知识,通过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方法,验证运动简图的合理性。
(5)以运动简图为基础,设计出相应的零部件,确定材料和加工工艺。
(6)制作实物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对运动简图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课程设计评估课程设计将采用综合评估的方式进行评分。
评估标准主要包括设计思路、设计方案、实验结果和综合实践等方面。
四、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学生深入了解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提高了机械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设计中还考虑了实际应用需求,使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平面印刷机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平面印刷机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平面印刷机设计专业班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班学号姓名:20110401513顾友忠20112601609黄旮20111102303张劲夫20110401525张毛鹏指导老师:陈敏均设计日期:2013年7月11日目录1设计任务书 (5)2总功能分析 (5)3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6)4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7)5原动机的选择 (11)6机械系统运动简图 (13)7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 (15)8机构设计 (17)9小结 (24)10参考文献 (29)1.设计任务书平面印刷机工作要求:刷墨滚筒2离开蘸墨滚筒后,蘸墨滚筒1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停止转动;当刷墨滚筒滚过匀墨圆盘7后,匀墨圆盘7后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停止转动。
刷墨滚筒2离开蘸墨滚筒同时,压板6开始向右摆动,当刷墨滚筒到达位置2(右极限位置),压板6到达刚好摆动极限位置,夹纸框4相对压板6向左摆动一个角度,以便装卸书页。
刷墨滚筒2由位置2返回到位置1(与蘸墨滚筒1接触)时,压板6摆至左极限位置,刚好与铅字印版3相接触。
完成印刷一页,即印刷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原始参数:印刷数量30/min,蘸墨滚筒,匀墨圆盘7每次转过60,90度,压板摆角45度印刷面积480x325mm,最大工作阻力矩100Nm蘸墨,匀墨各0.02kw 刷墨,压印个0.35kw2. 总功能分解功能要求,运动要求,平压印刷机结构比较简单,体积小,印刷速度慢,大多采用人工输纸方式。
适用于印刷八开以下的印件,如各种商标、说明书、包装纸盒、图书封面、彩色插页等。
工作原理平压印刷机工作时平面铅字版固定在垂直位置,平板印头绕其固定轴心摆动,当摆动到垂直位置时,与版面接触进行压印,等压印头倾斜位置时,取出印纸并放入待印的纸张,同时,铅字版在着墨。
功能分解进行功能分解,即将整个工艺动作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执行构件的运动(称分功能或功能元),它们按一定的动作顺序来完成印刷。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09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一、设计圈目设计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
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版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
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版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
如图2.48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滚筒与嵌有铅版的版台之间进行的。
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
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
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
图2.48 平台印刷机工作原理图2.49 版台工作行程三区段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如图2.49所示)。
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未画出)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本题目所要设计的主传动机构就是指版台的传动机构Ⅰ及滚筒的传动机构Ⅱ。
二、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或间歇转动;(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3)为保证整个印刷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4)不同类型的平台印刷机所要求实现的生产率(即每小时印刷张数)、版台往复运动的项目类型低速型高速型印刷生产率(张/小时)1920~2000 4000~4500版台行程长度(mm)730 795压印区段长度(mm)440 415滚筒直径(mm)232 350电机参数功率(KW) 1.5 3.0 转速(r/min)940 1450(5)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平台印刷机机构设计学院: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目录1、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3)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的分析 (3)1.2、设计要求与技术条件 (3)2、设计思想 (3)2.1.执行系统: (3)2.2.传动系统 (3)3、参考设计方案 (4)1.3.1. 版台运动执行机构选型 (4)1.3.2. 滚筒回转机构选型 (5)4、平台印刷机(高速型)的设计方案 (6)1.4.1. 版台运动执行部分设计方案 (6)5、执行部分机构选择及具体的尺寸计算: (7)5.1.曲柄滑块: (7)5.2.双面齿条 (8)5.3.齿条上侧的齿轮 (8)1、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的分析通过几天的讨论并在仔细分析了任务书之后发现,即使是低速型的印刷机印一张纸的时间也仅仅是1.8-1.875秒,这需要一个极其高级精密的送纸、着墨、收纸机构的支持,并且这两个过程都是很短暂的,在此暂且不谈,本题目主要考虑版台的传动机构Ⅰ及滚筒的传动机构Ⅱ(如图下所示)。
设计时应该体现出压印时的匀速、版台返回时的急回。
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
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连续回转运动。
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
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
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第一与第三区段是极其短暂的。
图一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1.2、设计要求与技术条件⑴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的往复直线移动及滚筒连续的转动;⑵为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的线速度必须与版台的移动速度相等;⑶为保证整个印刷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线速度变化尽可能小;⑷本平台印刷机所要求实现的生产率,即每小时印刷的张数为1920~2000,版台的行程长度为730 mm ,压印区段长度为440 mm ,滚筒直径为232 mm ,电机功率1.5 KW,转速940 r/min。
⑸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2、设计思想初次设计,参考了课程设计指导书,认为应该遵循设计时的一些原则。
2.1.执行系统:应尽量简化和缩短运动链,使结构简单、空间布局紧凑,重视安全因素。
2.2.传动系统:应该考虑符合执行系统的工况要求并与原动机的机械特性相匹配,考虑工作要求传递的功率和运转速度,考虑提高传动效率,考虑结构布置,考虑经济性,考虑机械安全运转和环境条件。
1.为了提高印刷效率,版台必须急回,而送纸着墨收纸其实是一个非常短暂的过程,设计时几乎可以忽略。
可以考虑水平凸轮或者偏置曲柄带动版台。
2.如果滚筒不能保证和版台在任何时候都有相同的线速度,可以考虑离合装置适时把滚筒与传动齿轮脱离。
如果设计时就能保证滚筒和版台没有相对线速度,则可以允许滚筒连续转动以便简化装置。
3.按照每小时印2000张的速度计算,滚筒的转速是33.33 r/min,而电机的转速是940 r/min,传动比为28.20,传动比不是很大,所以不应该有大小相差很大的两个齿轮,况且原则上也是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
3、参考设计方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考虑了许多机构,这些机构能够达到要求,但是由于这些方案都存在一些缺点,没能成为最终的方案,而这些方案的思路是可以应用到其他设计中的。
3.1. 版台运动执行机构选型⑴凸轮机构:考虑到版台的运动比较复杂,需要有匀速和急回,而凸轮能满足这样的条件,所以设计出如下图的方案。
图二参考机构1这个方案的优点是能够通过设计凸轮轮廓线来实现版台的匀速、急回运动。
缺点是需要一根很长、质量很高的弹簧,实际运行中弹簧容易疲劳以至破坏,这个方案成本很高。
⑵六杆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加工制造比较容易,且有急回特性和扩大行程的作用,但由于构件数较多,机构刚性差,不宜用于高速;此外,此机构的分析计算比较复杂。
图三参考机构2⑶曲柄摇杆-齿轮齿条组合机构:通过摇杆的摆动控制齿轮的左右移动,这种机构类似于六杆机构,加工比较容易,有急回,但是不宜用于高速。
机构分析的计算比较复杂。
曲柄部分会承受很大的力,这对曲柄的材料就有一定要求,也应该考虑一下经济性。
图四 参考机构3 ⑷曲柄滑块-齿轮齿条组合机构组合机构由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串联而成。
下齿条是固定的齿条,上齿条是移动的双面齿条且和版台连接。
滑块的速度恰好是版台的2倍,且有急回。
9图五 参考机构43.2. 滚筒回转机构选型⑴转停式滚筒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由版台上的齿条带动滚筒上的齿轮实现版台和滚筒间的纯滚动。
该机构结构简单,易于保证速度同步的要求。
但当版台空回时,滚筒应停止转动,因而需要增加滚筒与版台间的脱离机构,以便版台空回时滚筒与版台脱离。
滚筒与版台运动的脱离装置可采用棘轮式超越离合器,如下图。
图六 棘轮式超越离合器 当21ωω与大小不同或者方向相反时,滚筒外圈与内圈的齿轮脱离,达到转停的效果,但由于滚筒时转时停,惯性力矩较大,故不宜用于高速印刷场合。
这个机构只是让滚筒外圈与齿轮脱离,脱离后滚子随着版台运动,本质上并不能解决与版台脱离的问题,可以再加一个机构使滚筒在周期内固定部分停住,并且把运行到这部分时滚筒与版台接触的那部分削平一些,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计算时保证这部分不在压印区。
图七压印实例分析图⑵齿轮不定轴机构:如上图是滚筒上齿轮与机架连接部分机架的示意图,轴搭在机架上。
在推程时加速度向右,正常运转;回程过程中,由于急回时有很大的加速度,加速度在斜槽方向有分量使滚筒和齿轮与齿条分开。
这个机构利用加速度使齿轮与齿条分开,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稳定,噪声大,易磨损。
可以加些缓冲机构。
⑶利用凸轮控制滚筒和齿轮的轴,在滚筒回程时将滚筒抬起。
这样个机构的缺点是机构很不稳定,有波动,在高速运行中容易出现问题。
且在滚筒质量无法确定的情况下,难以确定滚筒的运动情况。
4、平台印刷机(高速型)的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优缺点之后,最终确定平台印刷机的方案如下。
4.1. 版台运动执行部分设计方案: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如下图,它的下齿条是固定的,上齿条是双面可移动的,齿条侧面连接版台,齿条上面是与滚筒同轴的定轴齿轮,齿轮的分度圆与滚筒外圈大小相等,以保证滚筒与行程的匹配,整个过程中滚筒和版台没有相对速度,滚筒连续转动,在曲柄滑块传动点处A不直接与电机相连,需要附加一个配合转动的凸轮机构,让凸轮机构与加速装置相连接完成平台的往复传动。
图八曲柄—齿轮齿条机构滚筒抬起的机构可以选择参考方案中的滚筒选型方案2,回程时借助加速度分量使滚筒脱离,根据实际滚筒的质量和加速度的曲线可计算出斜槽的角度。
图九平台印刷机的机构简图印刷区段415 mm,版台行程795mm,印刷区占版台的60%,换算成角度217°,所以要求曲柄滑块的滑块在217°的范围内基本匀速,以保证印刷质量。
5、执行部分机构选择及具体的尺寸计算:5.1.曲柄滑块:根据对曲柄滑块运动速度的要求,理想的曲柄滑块中滑块的曲线需要有至少三分之二的行程速度恒定,另外三分之一的部分速度急剧变化。
机构利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书中附带的软件模拟曲柄滑块的尺寸和运动情况。
首先任意选取曲柄长度,在此确定为397.5mm,连杆长度和滑块的偏心距是需要试值的,如果所试的值无法正常运转软件会有提示。
假定偏心距为1 m,多次取连杆长度,观察滑块的速度曲线,反复尝试。
也可以假定连杆长度,变换偏心距。
经过多次尝试后,得到下面一种组合我认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曲柄:180mm,连杆:295mm,偏心距:1026.4mm通过模拟后,得到的数据列表如下:序号曲柄角度点x坐标(m)点y坐标(m)点x速度(m/s)点y速度(m/s)点x加速度(m/s2)点y加速度(m/s2)0 62.3 3.5501 1.0264 -46.98 1.00E-05 -1825 1.00E-051 77.3 3.0726 1.0264 -57.95 1.00E-05 -913.5 1.00E-052 92.3 2.5934 1.0264 -61.64 1.00E-05 -33.58 1.00E-053 107 2.1509 1.0264 -59.07 1.00E-05 629.14 1.00E-054 122 1.7648 1.0264 -52.47 1.00E-05 970.04 1.00E-055 137 1.4393 1.0264 -44.36 1.00E-05 1025.3 1.00E-056 152 1.1687 1.0264 -36.55 1.00E-05 916.39 1.00E-057 167 0.9443 1.0264 -29.88 1.00E-05 755.37 1.00E-058 182 0.7577 1.0264 -24.46 1.00E-05 606.53 1.00E-059 197 0.6025 1.0264 -20.09 1.00E-05 497.65 1.00E-0510 212 0.4761 1.0264 -16.38 1.00E-05 444.34 1.00E-0511 227 0.3815 1.0264 -12.78 1.00E-05 476.09 1.00E-0512 242 0.3363 1.0264 -8.328 1.00E-05 686.99 1.00E-0513 257 0.4014 1.0264 -0.542 1.00E-05 1403.9 1.00E-0514 272 0.7385 1.0264 17.969 1.00E-05 3595.1 1.00E-0515 287 1.433 1.0264 59.076 1.00E-05 6084.4 1.00E-0516 302 2.2665 1.0264 96.156 1.00E-05 2591.4 1.00E-0517 317 3.0523 1.0264 102.86 1.00E-05 -534.9 1.00E-0518 332 3.6993 1.0264 91.875 1.00E-05 -2054 1.00E-0519 347 4.159 1.0264 71.863 1.00E-05 -2882 1.00E-0520 362 4.4085 1.0264 46.963 1.00E-05 -3301 1.00E-0521 377 4.4459 1.0264 20.097 1.00E-05 -3380 1.00E-0522 392 4.2893 1.0264 -6.11 1.00E-05 -3139 1.00E-0523 407 3.9743 1.0264 -29.19 1.00E-05 -2602 1.00E-0524 422 3.5501 1.0264 -46.98 1.00E-05 -1825 1.00E-05程序输出曲线为:由表中可知滑块的行程为4.41227m,而本设计需要的行程为370mm,比例为11.925,根据这个比例关系,把模拟的曲柄滑块按比例缩小,得到需要的曲柄滑块数据为:曲柄151mm,连杆247mm,偏心距为8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