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作文《铁锤锤蛋锤不破》教案及反思
铁锤锤蛋锤不碎_小学三四年级记事
铁锤锤蛋锤不碎
铁锤锤蛋锤不碎
语文课上,彭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铁锤锤蛋锤不碎”这篇作文题目。
大家惊呆了,脑袋中顿时出现了一个大问号,个个都举手说:“老师,这蛋怎么会锤不破呢?您这是吹牛吧?”“哦,不相信是吧?那我们就来证实一下吧!”只见老师变戏法一般拿出了一把铁锤,又从袋子里拿出了那个不同寻常的鸡蛋!
实验开始了,老师叫了范婕妤用两只手把蛋小心翼翼地拿着,然后又叫张重远砸蛋,不过老师一再提醒张重远要把双手要举得高高的,可砸下去时却要轻轻地砸,看来老师也心中没底呢,担心张重远砸碎了鸡蛋。
在张重远即将要砸下去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尖叫起来。
只听见“啪”的一声,蛋清就破壳而出了,不过幸好张重远手下留情,不然鸡蛋就粉生碎骨了。
而后,同学们又急切地问:“老师,你不是说鸡蛋锤不碎吗?你看鸡蛋不是已经碎裂开了吗,难道你是在逗我们?牛皮吹破了吧。
”
“哈哈……锤——碎了吗?”彭老师不慌不忙地举着锤子问大家,“我并没有骗你们啊,鸡蛋碎了,可锤子没有碎啊。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是一个文字游戏,是用来考验大家智力的。
这个锤字既可以当动词,还可以当名词,我说的‘锤不碎’是指‘锤子不碎’,而你们却把它当动词了,以为是‘铁锤锤不碎鸡蛋呢’!”我们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也知道了“铁锤锤蛋锤不碎”的内层含义了。
这节语文课,让我获益匪浅。
从此,我对文字这个奇妙的东西产
生了深深的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作文指导铁锤锤蛋锤不破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铁锤蛋锤不破》标准化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游戏,但是如果能在设计上颇具匠心的话,学生一定会很具激.情。
如何能在一节活动课上让学生学会观察,是本节课需要的重点,所以应该把一个简单的活动再细化,分成不同的步骤来做,让学生一步步地去分析,去感受。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游戏的观察,能够把握游戏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把游对过程写具体。
2、让学生知道汉字的奇妙之处,知道一词多用的方法,在理解句子时,要考虑周全。
【教学重点】认真观察同学们的动作,看一看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表现。
【教学难点】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场面描写,注意点面结合。
【教学准备】鸡蛋若干、毛巾一条、锤子一个【教学过程】(老师带着色彩鲜艳形状夸张的袋子神秘兮兮地走过教室。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带了个袋子来上课了,你们一定觉得很奇怪吧,这个袋子里有些什么宝贝呢?想看看吗?(先取出一条毛巾,摊开。
接着拿出一个鸡蛋,然后出其不意地拿出铁锤)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这个游戏的内容就是铁锤锤蛋。
铁锤锤蛋会怎样呢?我在家实验了许多次,得出一个结论:铁锤锤蛋锤不烂。
师:你们信不信?不必说话,请举手来告诉我。
不相信的同学请举手,能说说理由吗?相信的同学请举手,理由不要大声说出来,凑到我耳旁来,悄悄告诉我。
生:(坚定地)我不信!平常我将鸡蛋轻轻在桌上一碰就烂了,用一个那么大那么硬的铁锤用力锤它,不可能不烂!生:蛋壳很薄,铁锤很重,一锤锤下,鸡蛋怎么会不烂呢?师:相信这一说法的同学,请在老师的耳边悄悄地说出理由。
师:他刚才说,鸡蛋可能是石头的,特别硬,锤子呢,可能是软的。
先让你检查一下吧。
(生摸,反馈)嗯,所有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老师可没弄虚作假哦。
师:铁锤锤蛋锤不烂,大家都不相信,可我一点也不动摇。
要不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现场演示一下,让你们信服。
好,请你们推荐班上力气最大的同学来锤。
师:你做好准备,不管用再大的力气,都会是:锤不烂!今天气游戏一定要听老师的指挥,老师叫:“一、二、三,锤!”听到“锤”字才能下手,(第一次老师叫到一、二、三时停下来)师:你看,一个,两个,三个……很多同学都从座位上站起来了!瞧,他们都睁大了圆圆的眼睛,恨不得自己上来锤吧,谁来说说,这位举锤子的同学的神态。
情境作文《铁锤锤蛋锤不破》教案及反思
情境作文《铁锤锤蛋锤不破》教案及反思情境作文《铁锤锤蛋锤不破》教案及反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情境作文《铁锤锤蛋锤不破》教案及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将参与体验的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能写出内容的部分细节。
学习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并细致地描绘出来。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多角度思考问题。
学会如何写体验式作文,真实地记录全过程。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过程:一、创设神秘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在上课前准备了一份礼物,让同学们猜猜我究竟带来了什么礼物?2、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
教师板书:铁锤蛋3、设疑:铁锤和蛋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教师板书:锤用铁锤锤蛋会怎样呢?4、教师继续设疑板书:锤不破二、创设情境,引导交流1、指导观察方法,回顾描写细致的方法“眼观六路”指观察面要多而广,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就能把实物看仔细,看全面。
“耳听八方”指要听好同学们议论什么,有什么举动、反应?描写细致的方法: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2、教师第一次表演铁锤锤蛋,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喊“5、4、3、2、1、在快要锤到的时候,突然停住了,这时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教室里非常安静。
3、对刚才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把你当时看到的说出来,把你当时的心理活动描绘出来。
4、形容人心情紧张可以用哪些词语?5、教师继续表演锤蛋,请一名学生合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此刻的'心情,并说说感受。
6、继续体验,和老师一起用铁锤锤蛋。
7、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演完请学生说一说铁锤是怎样锤的,鸡蛋是怎样破的?8请学生联系题目想一想,为什么题目是铁锤锤蛋锤不破呢?三、大胆评说,感悟语言1、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要请甲、乙、丙三人来做客,可是到了开饭时间还没来,主人便唠叨起来:“该来的,还不来。
“铁锤捶蛋锤不破”游戏作文教学实录
“铁锤捶蛋锤不破”游戏作文教学实录作者:陈泰树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年第09期一、谈话师:今天,陈老师来给你们上课,大家开心吗?生:开心。
师:陈老师今天要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然后请同学们把游戏的过程写成一篇短文章。
(出示:做一个小游戏,写一篇短文章)怎么样?感兴趣吗?生:感兴趣!师:太好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既然大家这么感兴趣,我相信今天的游戏一定会进行得很顺利,写出来的作文一定会很精彩!在做游戏之前,陈老师有一句话要说。
人们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
”陈老师把这句话稍微改一改:“处处留心皆文章。
”意思是,我们这节课上老师、同学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脸上的每一个表情,甚至大脑中一个小小的闪念,都可以写进作文里。
从现在开始,留心课堂发生的一切。
大家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二、做游戏师:接下来,我们做游戏。
陈老师带来了两样宝贝,第一样——(拿出一把锤子)这是什么?生:锤子。
师:一把铁锤,是吧?是真的铁锤吗?谁愿意来鉴定一下。
(请多名同学鉴定)师:是真的吗?生:真的。
师:做人要老实,但说话也可以说得艺术一点。
除了“真的”,你还可以回答我——生:不假。
师:好。
你还可以用一个成语回答我,货——生:货真价实。
课例展台师:真好!你还可以回答我,如——生:如假包换。
师:陈老师总结一下:这是一把铁锤,不是纸糊的,也不是塑料的,而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铁锤。
(拿出一枚鸡蛋)第二样宝贝——这是什么?生:这是一个鸡蛋。
师:对的。
还可以说一什么鸡蛋?生:一枚鸡蛋。
师:真好。
(板书:枚)是真的鸡蛋吗?谁来鉴定一下?(生鉴定)生:是真的鸡蛋。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生:上面还有绿色的斑点没洗干净,那是……师:不好意思说,是吧?我来帮你说,那是残留的鸡粪。
(生笑)生:是真的鸡蛋,我摇了,里面的液体还会晃动呢!师:足以证明它是一枚——生:真蛋。
师:生的还是熟的?生:生的。
师:怎么判断出来的?生:熟的就摇不动了。
小学六年级作文:锤子锤鸡蛋锤不碎吗
锤子锤鸡蛋锤不碎吗
锤子锤鸡蛋锤不碎吗仙林小学六(3)马悄然你们相信锤子锤鸡蛋锤不碎吗?想必大家肯定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不——相——信”但这可是事实!想知道到底怎么一回事吗?那就接着往下看看吧。
今天我在网上漫无目的的浏览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锤子锤鸡蛋锤不碎吗?我当然不相信喽,鸡蛋壳那么薄,而锤子这么坚硬,这么强烈的对比,鸡蛋怎么可能不碎呀?于是,我便怀着好奇的心理点击进去一探究竟。
打开后,我才发现里面其实是一段实验视频。
作文课上,一位老师神秘地从包里拿出一枚生鸡蛋和一把锤子。
看到老师这一举动,同学们都议论纷纷,都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听老师说:“你们相信锤子锤鸡蛋锤不碎吗?同学们也都是和我一样的反应,都不相信。
老师又说:“那就让我们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做这个实验吧。
”老师请上来一个“大力士”,他兴高采烈地跑到讲台前,右手扬起锤子。
这时,看到这里的我也忍不住屏住呼吸,眼睛直直地盯着屏幕。
只见“大力士”狠狠地往鸡蛋“身上”锤去顿时,我感到很惊讶,实验结果真是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鸡蛋真的碎了(我本来还认为也许真有奇迹出现了呢),只见鸡蛋变成了“鸡蛋饼”,汁水都流出来了。
可是转念一想,这位老师为什么说“锤子锤鸡蛋锤不碎呢?”正当我纳闷的时候,谜底揭晓了。
哦,原来是我被绕进去了,正确答案应该是:锤子锤鸡蛋,锤不碎。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哈哈,原来是这样啊开心的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我们中华语言文字独有的多重含义,更让我知道: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让别人清楚地知道你所想表达的信息,不然可是会闹乌龙的。
看来,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可真是博大精深啊!。
《铁锤锤蛋锤不烂》教学片断及点评
案例与叙事片断一:做游戏(老师带着色彩鲜艳形状夸张的袋子神秘兮兮地走进教室)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带了个袋子来上课了,你们一定觉得很奇怪吧,这个袋子里有些什么宝贝呢?想看看吗?(先取出一条毛巾,摊开。
接着拿出一个鸡蛋,然后出其不意地拿出铁锤)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这个游戏的内容就是铁锤锤蛋。
铁锤锤蛋会怎样呢?我在家实验了许多次,得出一个结论:铁锤锤蛋锤不烂。
师:你们信不信?不必说话,请举手来告诉我。
不相信的同学请举手,能说说理由吗?相信的同学请举手,理由不要大声说出来,凑到我耳旁来,悄悄告诉我。
生:(坚定地)我不信!平常我将鸡蛋轻轻在桌上一碰就烂了,用一个那么大那么硬的铁锤用力锤它,不可能不烂!生:蛋壳很薄,铁锤很重,一锤锤下,鸡蛋怎么会不烂呢?师:相信这一说法的同学,请在老师的耳边悄悄地说出理由。
师:他刚才说,鸡蛋可能是石头的,特别硬,锤子呢,可能是软的。
先让你检查一下吧。
(生摸,反馈)嗯,所有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老师可没弄虚作假哦。
师:铁锤锤蛋锤不烂,大家都不相信,可我一点也不动摇。
要不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现场演示一下,让你们信服。
好,请你们推荐班上力气最大的同学来锤。
师:你作好准备,不管用多大的力气,都会是:锤不烂!今天的游戏一定要听老师的指挥,老师叫一、二、三,锤!听到“锤”字才能下手。
(第一次老师叫到一、二、三时,突然停了下来———)师:你看,一个、两个、三个,很多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了!瞧,他们睁大了圆圆的眼睛,恨不得自己上来锤吧。
谁来说说,这位举锤子的同学的神态?生:他皱着眉头,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紧地盯着那个鸡蛋,嘴唇也紧紧地抿着,脸涨得红红的,腮帮都鼓起来了。
我想,他一定很紧张,要是鸡蛋锤不烂怎么办?师:观察得多仔细呀,说得多具体呀。
他的动作是怎样的,你们注意到了么?(指导学生说举锤人的动作)(第二次老师叫到一二三时,又停了下来———)师:你现在的心情怎样呢?生:(屏息凝神想看个究竟;十分好奇,充满期待,疑惑又紧张;兴奋,迫不及待要知道结果———)师:好了,大家都这么想知道铁锤锤蛋的结果,我们的实验马上开始,所有的同学一起来大声喊一二三,锤!听到“锤”字,举锤人不顾后果地用尽所有力气往下锤。
六年级作文叙事:铁锤锤蛋锤不破
六年级作文叙事:铁锤锤蛋锤不破
今天上课,老师拎着布袋走进来。
说:“这里面有礼物。
”我很期盼啊!
谜底就快揭开了!只见老师神秘兮兮的掏出了一把羊角锤。
又掏出了一个货真价实的鸡蛋。
我的心情从高兴一下就掉到了失望。
只见老师举着锤子和鸡蛋问:“用铁锤锤蛋会是怎样的?”同学们异口同声说:“鸡蛋会碎的。
”老师笑了两声说:“这是魔幻鸡蛋锤不破。
”说完,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铁锤锤蛋锤不破”这几个大字。
同学们起哄了让老师铁锤锤蛋。
老师无奈的说:“别锤了。
”我一起说:“不行,不行。
”
在一片抗议声中,老师无奈要表现。
我在心里说:“老师,这回你要出丑了。
”
老师找了一位助手帮老师举着鸡蛋。
不过,那位同学怕“毁容”,所以回去了。
又一位男同学自告奋勇走上前面。
他脸色没变,心没快跳。
同学们站前来说:“一、二、三。
”老师把锤子抡在半空停了下来。
同学们又说:“一、二、三。
”老师轻轻地砸了一下。
结果破了。
同学们说:“胜利了。
”
“应该是我赢了。
空口无凭,有字为据。
锤子没破。
所以我赢了。
”
从这节课大家知道了一词多义带来的不同看法。
所以要准确、精妙的运用词语。
这是这一课的收获。
四年级叙事作文:铁锤锤蛋锤不碎_1200字
铁锤锤蛋锤不碎_1200字“好恐怖呀!”“救救小鸡蛋!”“王老师,你放过小鸡蛋吧!”教室里传来一阵有一阵震耳欲聋的喊叫声,听上去声嘶力竭,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好奇的我推门而入,只见映入我眼前的是:在王老师的桌面上,放着一个可怜巴巴又小又弱的鸡蛋,而它的对面,是一把又硬又重的铁锤。
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王老师又要搞什么花样?“下面,老师来演示一个名叫‘铁锤锤蛋锤不碎’的实验,请同学们睁大亮眼睛仔细观察,瞧一瞧会有怎样神奇的实验结果。
”王老师清了清嗓子,宣布了今天的实验内容。
“什么?要用大铁锤锤鸡蛋。
老师简直太残忍了。
结局肯定惨不忍睹。
哦,不?如此一目了然的实验结果,老师根本不用做实验呀,谁不知道。
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玄机,也许结果并非我们所想那般……”我的脑海里已经冒出无数个问号,被老师这明知答案的话搞得一头雾水。
“算了,不想了。
还是静观其变吧。
”我安慰自己。
同学们也都各个睁大眼睛,伸长脖子,想知道实验结果到底是什么。
有的已经等不及了,嚷嚷道:“老师,快开始吧!”有的跟我一样,满脸疑惑,淡然地坐在位置上静观其变。
还有的同学拍着桌子,给老师的实验伴奏。
准备环节为了能成功地完成实验,老师在前期做了认真的准备工作。
只见老师先把讲台上的东西逐一放好位置,留出一片空白区域,专门用来操作实验道具。
接着,老师把一颗生鸡蛋拿出来,放在空白区域中央,由于桌子平整,小鸡蛋在桌面上滚动了好久后在安静下来,仿佛它已预知到自己的命运似的,不安分地想要逃脱。
然后,老师从袋子中拿出来一把铁锤,我定睛一看,“嚯,好大的家伙!”长长的柄,重重的锤头,磕在桌角上发出叮叮咣咣的响声,让人不寒而栗。
最后,老师深呼吸一口气,站定后面向大家,不慌不忙地说:“我要开始锤蛋了,大家屏息凝气,仔细观察哦!”实验过程。
铁锤捶鸡蛋锤不碎
铁锤捶鸡蛋锤不碎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从教室里传来,想知道他们在争吵什么吗?请和我一起走近教室看看吧!
只见老师慢悠悠地从袋子里取出一个锤子,同学们看到都往后缩了,心里还想着:老师会不会用锤子来捶我们呀,想到这里……,老师笑眯眯地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老师说完像变魔术似的从袋子里取出一个鸡蛋,有的同学已经猜到了,老师要用锤子捶鸡蛋,同学们就说:“老师,这个不能捶”。
而老师却胸有成竹地说“没关系,铁锤捶鸡蛋锤不碎!”
老师对着鸡蛋吹了几口气,把锤子举得高高的,我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忍不住闭上眼睛,我想:老师一锤子下去,鸡蛋启不是粉身碎骨了!咦?怎么没动静呀,睁开眼一看,哦,原来有的同学提出质疑,让老师停了下来,于是老师让程琪淮来检验一下鸡蛋,程琪淮这边摸摸,那边摇摇,很肯定的说,鸡蛋没问题。
老师再用锤子敲了几下桌子,证明锤子和鸡蛋一样没有问题。
可这时老师的自信心有点不足了,直到我们鼓起了加油的掌声,老师才高高地举起锤子,“啪”地一声,鸡蛋碎了,同学们尖叫着,有的同学说:“老师,您说假话!”,有的同学喊:“老师,您的牛皮吹炸了,哈哈哈!”有的……
老师说:“铁锤捶鸡蛋,鸡蛋碎了,但锤子没有碎呀!”“哈哈,老师绕我们呢!”虽然这个实验(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游戏)
结束了,但是笑声还在教室里回荡!。
【三年级】铁锤锤蛋“锤”不碎
【三年级】铁锤锤蛋“锤”不碎“咚咚咚!”铁锤锤在鸡蛋上敲了三下,但是鸡蛋并没有破裂,真是神奇!小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朋友,他非常喜欢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
一天,他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挑战,那就是用铁锤锤击鸡蛋,而鸡蛋不会破裂。
小明觉得这太神奇了,他决定自己来实验一下。
小明先去了厨房,拿出了一个新鲜的鸡蛋,他准备好一把铁锤,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在桌子上。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铁锤,然后抬起铁锤,咚!他狠狠地敲击了一下鸡蛋。
“哇!太神奇了!鸡蛋没有破裂!”小明兴奋地大叫起来。
他非常兴奋,因为他发现鸡蛋真的没有破裂,这就证明了他的实验成功了。
小明非常好奇,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为什么铁锤锤击鸡蛋不会破裂。
他回到书房,翻阅了很多关于鸡蛋的科学书籍。
通过阅读,他了解到鸡蛋外面的蛋壳是由很多蛋壳晶体组成的,而这些晶体之间有很多小孔。
小明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想法,他觉得铁锤锤击鸡蛋时,铁锤的压力会均匀地分散在鸡蛋的表面上,而不会集中在某一个地方。
这样一来,就减小了鸡蛋受到冲击力而破裂的可能性。
于是,小明决定进行一次更加详细的实验。
他又准备了几个鸡蛋,同时也准备了其他一些工具。
他先用一个木板来支撑鸡蛋,然后用铁锤来锤击鸡蛋。
他发现,只要他锤击的力度适中,鸡蛋都不会破裂。
小明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他用铁锤锤击鸡蛋时,鸡蛋的内部的蛋黄和蛋白会混在一起,而不会流出来。
他想,这可能是因为当铁锤施加力量时,鸡蛋内部的压力变得均匀,而不会导致蛋黄和蛋白流出来。
通过这次实验,小明学到了很多关于鸡蛋的知识,他觉得科学实验真的非常有趣。
他决定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实验,并与朋友们分享他的发现。
铁锤锤击鸡蛋不会破裂,这是一个神奇的现象,也体现了科学的奥妙。
小明通过这次实验,不仅学到了有关鸡蛋的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他发现科学实验可以给他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惊喜。
铁锤锤蛋锤不破_张辰
铁锤锤蛋锤不破_张辰
铁锤锤蛋锤不破
鄂州市东方红小学四(5)班张辰
今天课上,刘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实验。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只见刘老师拿出了光阳牌锤子、阳光牌鸡蛋和光光牌铁碗,同学们一听这些名字,立刻笑翻了天。
刘老师问我们:“铁锤锤蛋到底是破还是不破?”我们班一半的人说破,一半的人说不破。
接着,刘老师说:“我们要用事实来说话,我们就来做个实验吧。
”
老师先让同学A拿锤子,同学B拿鸡蛋,同学C拿碗,这时不知哪个同学说:“同学C好像讨饭的呀!”教室里又哄笑起来,足足维持了三分钟才停下来。
接下来就是最紧张的时候了,只见同学A拿起锤子就往下砸,可同学B太胆小,手往后一缩,锤子就锤到了碗上面,发出“当”的一声,第一次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刘老师为了不让同学B的手往后缩,用手扶住了同学B,同学A又用力往下锤,鸡蛋被锤碎了,蛋花调皮地流到同学B的手上了,同学们又大笑不止。
过了一会儿,刘老师对先开始说破的人说到:“你们不是说破吗,这锤子哪儿破了?”他又对说不破的人说到:“你们不是说不破吗,这鸡蛋不是破了吗?”
接着老师又对全班同学说:“难道你们没注意,我从一开始说的就是病句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原来老师也会坑人啊!”
这节课,刘老师告诉我们: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指导老师:成功作文)。
铁锤锤蛋锤不破_王羽萌
铁锤锤蛋锤不破_王羽萌
铁锤锤蛋锤不破
鄂州市南塔小学二(4)班王羽萌
今天上作文课的时候,刘老师从他的包里拿出了一个“光阳”牌铁锤,一个“阳光”牌鸡蛋,一个“光光”牌的小铁碗。
刘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铁锤锤蛋锤不破”这七个字。
老师问:“用铁锤锤蛋锤的破吗?”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说:“破!”还有百分之二十的说:“不破。
”老师说:“不用争论,用事实说话。
”
刘老师选了郑文楷来锤蛋,我来拿蛋,王诗龄拿碗。
郑文楷开玩笑的说:“兄弟们,干饭了!”把全班逗的哄堂大笑。
老师说:“我来拍照留个纪念。
”拍完照郑文楷马上开始锤,锤之前老师又问我:“你买保险了没有?”我毫不犹豫的说:“我买了。
”
郑文楷开始锤了,他的锤子把鸡蛋砸得粉身碎骨,蛋花四溅,把王诗龄的手和我的手变成了鸡蛋手,全班哄堂大笑起来,老师让我们去洗手,可是洗不干净,直到现在我和王诗龄的手上还有一点点生鸡蛋的味道。
老师又问我们:“现在你们认为破还是不破?”可是还是有同学认为不破,认为不破的时候老师就把鸡蛋举了起来,认为破的时候,老师就把锤子举起来,把同学们逗的哄堂大笑。
老师说:“我说的都是病句,因为没有主语,有人理解为鸡蛋破,有人理解锤子不破。
”
刘老师就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答案就会不一样。
(指导老师:成功作文)。
铁锤锤蛋锤不碎_三年级作文
铁锤锤蛋锤不碎
今天,教师和我们大家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是什么呢?别急,你瞧:
教师先拿出了铁锤和鸡蛋,大家都议论起来,有的问:“教师要干吗?”有的问:教师拿这些东西干什么?教室里非常热闹,像菜市场似的。
教师看着大家急迫地样子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说‘铁锤锤蛋锤不碎’你们相信吗?”大家又纷纷议论起来,有的相信,有的不相信,有的将信将疑,有的同学说:“它一定是个假鸡蛋,要不,怎么锤不碎呢?”于是教师请了几名同学来验证这鸡蛋是不是真的,上去的同学验证方法各不雷同,有的认真看,有的摇一摇,有的用手摸一摸,都觉察鸡蛋是真的。
于是,教师请骆淳同学为我们来捶鸡蛋,并叮嘱道,按你的力气捶,不能想轻就轻,想重就重。
骆淳左手拿着鸡蛋,右手拿着铁锤,下面的同学更是激动,有的站起身来,有的昂着头,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讲台,还有的同学甚至围到讲台旁边去看了。
“啪”得一声,骆淳把鸡蛋锤破了,鸡蛋破了一大半,蛋清流得到处都是。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教师说:“我还是认为铁锤锤蛋锤不碎,你们有意见吗?大家纷纷说有意见,忽然,一位同学举起手来,说:“我认为铁锤锤蛋锤不碎。
因为铁锤锤蛋锤不会碎呀!”大家听了她的解释,豁然开朗。
然后,教师和蔼可亲地说:“是啊,我也这么认为,因为铁锤锤蛋锤当然不会碎呀,我再给你们出道习题,蓝笔能写出红字吗?”同学们长了记性,都举起手来,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去,她很快写出了“红”字。
啊,我终于明白了,文字原来这么有趣啊!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小学五年级作文活动课设计:铁锤锤蛋锤不碎
小学五年级作文活动课设计:铁锤锤蛋锤不碎铁锤锤蛋锤不碎——五年级作文活动课设计江苏满祥广活动目标:一、培育学生认真观看周围事物,多角度试探问题。
二、激发学生酷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活动预备:一个鸡蛋,一把铁锤活动进程:一、谈话导入同窗们,今天咱们来做个实验,叫“铁锤锤蛋锤不碎”,你们相信吗?二、学生讨论1.讨论:“铁锤锤蛋锤不碎”你相信吗?什么缘故?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动手操作1.请一名同窗上讲台“锤蛋”。
2.观看:看到什么?3.你想说什么?其他同窗表现如何?四、明确缘故1.“铁锤锤蛋锤不碎”有几个意思?(①用铁锤子锤蛋,蛋不碎。
②用铁锤子锤蛋,锤子碎不了。
)2.这时你想说什么?五、练习应用1.小结:像“铁锤锤蛋锤不碎”如此一句话从不同角度明白得有两种或多种意思,这种现象叫“语言歧义”,平常要注意。
2.应用。
(1)你能用蓝墨水写出红字来吗?(2)讲故事。
之前有一人要请甲、乙、丙、丁四人来做客,可是到了开饭时刻了还没来,主人便唠叨起来:“该来的,还不来。
”不巧,这话被甲听见了,心想:怎么,我不该来啊?就走了。
过一会儿,主人问乙:“甲哪儿去了?”乙便如实相告,主人急了:“我没说他呀!不该走的走了。
”乙听后,心想:“甲不该走,他走了,那么是我该走却没走啦?”于是乙也走了。
主人再次进屋,一看乙走了,超级着急,连声说:“唉!误解,误解,我没说他们俩,该来的不来,不该走的走了。
”丙一听:“没说他们,那是说我了。
”丙也走了。
3.听了上面的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小结:咱们祖国的语言丰硕,有的语言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应历时要注意。
)六、写成片段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片段。
附:学生习作铁锤锤蛋锤不碎徐文婷铁锤锤蛋锤不碎,你相信吗?今天,在作文活动课上,教师给咱们做了那个实验。
当教师拿出一个鸡蛋和一把铁锤,说“铁锤锤蛋锤不碎”时,同窗们都议论纷纷,多数人说绝对不可能。
我想,教师今天是怎么了?莫非要变魔术?终归咱们感觉挺新鲜的。
《游戏作文——铁锤锤蛋锤不破》教后反思
《戏作文——铁锤锤蛋锤不破》教后反思这次习作教学,我将游戏引导课堂,以“铁锤锤蛋”的形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观察、写中思考、评中提升,收到很好的效果。
课堂有几个亮点:一、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课前师生互动环节,通过谈话,凭借多媒体为学生送上几串“成语串串烧”与“动词串串烧”。
这一环节,通过送礼,复习一些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活动,动作的词语,让学生明白如果我们平时说话、习作时用一些好词会使句子变得更优美生动,让细节描写更生动。
然后让学生选其中的一个说话,这样的交流轻松愉快,激发了学生上作文课的兴趣,既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为学生课内的游戏描写铺设桥梁,降低难度。
由于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
课堂上从道具的神秘登场起,学生们就一直关注课堂发生的一切,两轮游戏的过程,学生们更是投入了百分之百的认真与专注。
无论是对第一、二轮游戏的表述还是评价与补充,是对自己所写的片段的交流,还是对作文题目的拟订学生们兴趣高涨、热情参与、踊跃发言,为课堂注入生机。
二、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好。
无论是课前的互动,还是课中的游戏,无论是表述游戏过程,还是交流拟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始终很好。
特别是课中的两轮游戏,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他们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第一轮游戏后,学生们跃跃欲试,小手高举,都急于表达在游戏中的观察所得,特别可贵的是学生们都能对他人的发言进行中肯的评价,有效的补充。
由于学生积极参与,多方关注,有序表达,为第二个游戏后的片段描写做了很好的铺垫。
让他们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点进行表达时,学生们或关注锤蛋选手,或关注老师与台下的同学的不同表现,或关注游戏的变化,他们个性化的体验加上恰当准确的用词,有条理地表达,生成独特的作文材料与视角。
在交流时一个比一个说的好,一个比一个评的精彩,孩子们的精彩发言让我动容,听课的老师也给了他们阵阵掌声……我忍不住拥抱了其中两位。
课堂鲜活的素材,促成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情可抒,释放他们自由独特的个性,使课堂更多了几分精彩与感动。
【五年级作文】铁锤锤蛋锤不破作文
【五年级作文】铁锤锤蛋锤不破作文
“铁锤锤蛋锤不破?”咋一看这根本不可能!可是,今天课堂上老师却带着我们做了
这项试验。
上课时,老师说:“今天的课,让我们做一个叫做‘铁锤打不破鸡蛋’的实验。
”说完,老师拿出一个鸡蛋和一把锤子。
老师讲完后,学生们都在谈论这件事。
有人说:“锤
子怎么能不打碎鸡蛋呢?”有人说:“老师,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其他人说:“老师说
的也可能是对的。
”
一阵七嘴八舌的议论过后,实验开始了,同学们都屏气凝神,期待出现奇迹。
老师拿
起铁锤,要向鸡蛋砸去,只听“当”的一声,老师把铁锤砸到了桌子上,哎?鸡蛋呢?原
来在锤子落下的那一瞬间,老师把鸡蛋拿走了,第二次老师又毫不犹豫地拿起铁锤,正当
铁锤快要砸到鸡蛋时,老师又将鸡蛋拿走了,铁锤又一下“咣当”砸到了桌子上。
最后一次,我看到老师举起锤子轻轻地敲打,鸡蛋碎了。
学生们齐声说:“老师,你
撒谎了。
你不是说锤子蛋不会碎吗?”老师说:“是的,锤子没有坏!”然后我们才明白。
这次实验不但令大家开心,也让我们明白了实验的目的,原来老师是想让我们明白中
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我们以后也要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铁锤捶蛋chui不烂
铁锤捶蛋chui不烂
“叮铃铃。
”上课了,我们等着彭老师来上课,彭老师大踏步地走来,用宏亮的声音说:“我们今天要上多角度创新思维训练课,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
我们看彭老师高高举起一把坚硬无比的铁锤,又从手提包力拿出两个鸡蛋,彭老师郑重其事地说:“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实验,实验名叫铁锤捶蛋chui不烂。
”彭老师笑嘻嘻地问:“你们信吗?”“信!”“不信!”教室里热闹非凡,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指手画脚。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一个个大大方方地侃侃而谈,有的说:“开玩笑!除非鸡蛋是金蛋、炮弹或原子弹。
”有的说:“鸡蛋我用手轻轻一捏就破了,用坚硬无比的锤子捶不破鸡蛋,真是天方夜谭!”有的说:“铁锤捶鸡蛋锤子百分之百不会烂,所以彭老师说的是真的。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不知道听谁的。
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焦急地等待着实验开始。
彭老师请文文静静的张远做实验,他刚拿起锤子,同学们就一窝蜂的往讲台上挤,生怕漏掉了一个细节,张远轻轻一捶鸡蛋立刻裂开了,蛋黄和蛋白流了一桌。
杨灿第一个站起来大声喊到:“我知道!”,夏锦涛也大声嚷嚷。
我们恍然大悟,彭老师原来是这个意思:用锤子捶鸡蛋,锤子当然不烂,而不是鸡蛋不烂,题目中的chui 应该是“锤”而不是“捶”。
这个实验真有趣,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平常做题目时,在一种方法做不出时应该换一种方法试试,不要只在一个角度上老纠缠;看任何问题都要超越狭小的范围,要善于从多角度去观察、去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锤锤蛋锤不破》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将参与体验的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能写出内容的部
分细节。
学习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并细致地描绘出来。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多角度思考问题。
学会如何写
体验式作文,真实地记录全过程。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神秘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在上课前准备了一份礼物,让同学们
猜猜我究竟带来了什么礼物?
2、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
教师板书:铁锤蛋
3、设疑:铁锤和蛋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教师板书:锤
用铁锤锤蛋会怎样呢?
4、教师继续设疑板书:锤不破
二、创设情境,引导交流
1、指导观察方法,回顾描写细致的方法
“眼观六路”指观察面要多而广,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就能把实物看仔细,看全面。
“耳听八方”指要听好同学们议论什么,有什么举动、反应?
描写细致的方法: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
2、教师第一次表演铁锤锤蛋,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喊“5、4、
3、2、1、在快要锤到的时候,突然停住了,这时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教室里非常安静。
3、对刚才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把你当时看到的说出来,把你当时的心理活动描绘出来。
4、形容人心情紧张可以用哪些词语?
5、教师继续表演锤蛋,请一名学生合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此刻的心情,并说说感受。
6、继续体验,和老师一起用铁锤锤蛋。
7、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演完请学生说一说铁锤是怎样锤的,鸡蛋是怎样破的?
8请学生联系题目想一想,为什么题目是铁锤锤蛋锤不破呢?
三、大胆评说,感悟语言
1、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要请甲、乙、丙三人来做客,可是到了开饭时间还没来,主人便唠叨起来:“该来的,还不来。
”不巧,这话被甲听见了,心想:怎么,我不该来啊?就走了。
过了一会,主人问乙:“甲哪去了?”乙便如实相告,主人急了:“我没说他呀!不该走的走了。
”乙听后,心想:“甲不该走,他走了,那么是我该走却没走了?”于是乙也走了。
主人再次进屋,一看乙走了,非常着急,连声说:“唉,误会,误会,我没说他们俩,该来的不来,不该走的走了。
”丙一听:“没说他们,那是说我了。
”丙也走了。
2、听了上面的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小结:像“铁锤锤蛋锤不破”这样一句话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两种或多种意思,这种现象叫“语言歧义”,平时要注意。
像这样的歧义现象还有比如说:“蓝钢笔能写出红字来吗?”等。
教师适当拓展举例子来说明。
4、说说“铁锤锤蛋锤不破”这句话中三个“锤”的意思,感悟这句话的意思,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四、指导写作
1、分组写锤蛋前、锤蛋时、锤蛋后,说清写作顺序,指名说一说前、时、后在写作中的时段。
2、教师巡视指导写作。
3、指名学生交流习作,每组各选派代表选读。
五、教师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游戏中作文,游戏中体验作文的快乐,还懂得了中国语言文字的“语言歧义”现象,感悟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最后,我想送给同学们一首诗:(板书出示)
铁锤锤蛋锤不破,
语言文字奥妙多。
观察描写细致些,
体验作文快乐写。
《铁锤锤蛋锤不破》教学反思
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用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语言文字,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活动。
“体验式作文”是指学生的作文应展示个体生命的原生态,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也无须任何遮掩和伪装的书面语言来表现自我精神,怎么体验就怎么写,体验到什么就写什么,做到实事实写,实话实说,实情实抒。
讲课之初先创设神秘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味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时机、状态、氛围是学生习作的先决条件。
纵观传统线性的作文教学序列观,通常是在学完一组课文后,按照教学计划,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完成本组习作。
这种做法通常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以致习作成了孩子们的大负担。
新课程鼓励孩子自主表达,就是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自主表达需要,在他们有话时说,想写时写。
教师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处于“一触即发”时,鼓励“发”,引导写。
同时,引导学生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明白“铁锤锤蛋锤不破”的奥妙和它的无限趣味性,让“趣”萦绕心间,令人回味。
习作完成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
通过评价,让学生树立只有“真实”的文章才是好文章的观念。
让真实永驻学生心田,让学生养成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