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设保温层复合结构的形式及持点 内保温和外保温 外保温的优点主要有: 保护墙或屋顶,降低温度应 力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有利于房间热稳定性; 防止内部产生水蒸汽凝结; 消除热桥; 有利于旧房节能改造; 节约使用空间.
防水层不设在保温 层上边,而是倒过 来设在保温层底下, 这种方法,在国外 叫作"Upsidedown" 构造方法;简称USD 构法。
外窗、外门和地面的保温设计
对一栋建筑物来说,外窗户、外门和地面在外围护结构总面积中占 有相当的比例,一般在30-60%之间。从冬季失热量来看,外窗、外 门及地面的失热量要大于外墙和屋顶的失热丘,表3-5是西安建筑科 技大学一栋住宅楼外围护结构各部分耗热量分布。
窗户的保温设计
控制窗墙面积比(表3-6) 按我国设计规范,窗墙面积比=窗户洞口面积/外墙面积 (开间*层高) 提高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
三、选择保温构造方案
(一)保温构造的种类 1.单设保温层(见图3-6) 2.封闭空气间层保温 (一般空气间层厚4-5cm) 3.保温与承重相结合(见图 3-7) 4.混合型构造(见图3-8)
选择保温构造方案
保温构造的种类 单设保温层(见图3-6) (一般空气间层厚45cm) D保温与承重相结合 (见图3-7) d混合型构造(见图3-8)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围护结构传热基础知识,以及 如何合理地解决房屋的保温、防热、防潮及节能设计等问 题,理解并掌握建筑热工、建筑节能及室内热环境设计所
必需的技术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 建筑热环境设计
本讲主要内容
建筑保温设计:Leabharlann Baidu
建筑保温综合处理原则,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设计,外窗、外门 和地面保温设计,特殊部位保温设计,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 初步
最小传热阻
按我国现行设计规范,保温设计是取阴寒天气作为设 计计算基准条件。以下是我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 工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设计方法---最小热阻法。
以上参数的确定原则和选用方法为: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i ti值因房间使用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值。 对于一般居住建筑取18℃;对于高级居住建筑、医疗和 福利建筑、托幼建筑等,取20 ℃ 。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是探讨外部热环境的特性、室内热环境的形 成原因与特性,以及人对环境的要求,是一门反映人-建 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通过学习这门科学, 我们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 室内、外热环境;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形成特征和影响因 素;掌握改变或控制这些室内、外热环境的基本原理与方 法。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 te值的选取较为复杂一些,它的取值大小与所设计的外 墙或屋顶的热惰性指标值大小有关。一般说来,热惰 性指标值大, te取值较高,相反亦然。
我国规范对te的选取作了具体规定,见表3--1
室内空气与外墙(或屋顶)内表面之间的允许 温[Δt]允许温差[Δt],根据房间性质及 结构,按表3-2取值。
建筑中的几中传热现象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基本方 式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室内热环境及其评价 室外热环境因素
回顾
第二部分 建筑传热、传湿原理
第三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
稳定传热
一维稳定传热特征 平壁内的导热过程 平壁的稳定传热过程 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 平壁内部温度的计算
周期性不稳定传热 谐波热作用
建筑热环境 在建筑学教学计划中的定位分析
参考资料
建筑保温设计
建筑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基本原则 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设计 外窗、外门和地面的保温设计 特殊部位保温设计 被动式利用太阳能设计初步
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 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形与平面形式 使房间具有良好的热特性与合理的供热系统
建筑隔热设计:
建筑防热综合途径,建筑防热控制指标,屋顶和外墙的隔热设 计,自然通风,窗口遮阳
建筑隔热设计,建筑日照设计,日照基本原理,棒影图的应 用. 本讲总结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资料
回顾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章 绪论
建筑热环境分类 建筑热工学的任务 建筑热工学基本内容
第二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 知识
绝热材料
所谓绝热材料是指那些绝热性能比较高,也 就是导热系数比较小的材料。
通常把导热系数λ<0.25,并能用于绝热工程 的称为绝热材料
把用于控制室内热量外流的叫保温材料。 防止热量进入室内的叫隔热材料。
影响材料导热系数λ的因素:1.密度;2.湿度;3.温度
绝热材料的选择(按热物理性能、强度、耐久性、耐火性 及耐侵蚀性等,满足要求)
温差修正系数n
内表面换热阻Ri,按第二章表2-2取值。
按上述步骤,在取得各参数值后,便可求得 Ro.min 。 应当注意,求得这个最小传热组,并不意味着外 围护结构的实有热阻一定要刚好等于最小传热阻, 它只是起码的标准。
实际热阻应高于或等于它,但不得低于它。 Ro ≥ Ro.min
此外,在实际设计当中,当居住建筑、医院、幼儿园、 办公楼、学校和门诊部等建筑物的外墙为轻质材料时,外 墙的最小传热阻应在前述计算求得Ro.min的基础上进行附 加,其附加值应按表3-4的规定采用。
我国的有关标准规定,在窗两侧空气压差为10Pa的条 件.单位时间内每米缝长的空气渗透量q1的允许标准如 下:
在低层和多层建筑中应不大于4.0m3/(m.h) 在中、高层建筑中应不大于2.5m3/(m.h)
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设计
外墙和屋顶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对其 保温能力的要求,取决于房间的使用性质及技术 经济条件。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即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空气 的露点温度; 对于大量的民用建筑,不仅要保证内表面不结露,还 需满足一定的热舒适条件,限制内表面温度,以免产 生过强的冷辐射效应; 从节能要求考虑,热损失应尽可能的小; 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谐波热作用下的传热特 征
谐波热作用下材料和围 护结构的热特性指标
谐波热作用下平壁的传 热计算
温度波在平壁内的衰减 和延迟计算
回顾
第二部分 建筑传热、传湿原理
第五章 外围护结构的湿状况
材料的吸湿
外围护结构中的水分转移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 内部冷凝的检验 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 防止和控制表面冷凝 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