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圆的认识说课ppt
![圆的认识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dd86bfc8d376eeafaa312f.png)
说学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己动手操 作探究圆的特征。交流发现规律,合 理解决问题,最终构建自己的知识模 块。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时间安排
工教作材回 分析顾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导入新课 (2分钟)
布置作业 (1分钟)
自主学习 (10分钟)
课堂总结 (2分钟)
合作探究 (15分钟)
练习巩固 (10分钟)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工教作材回 分析顾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创设情境
好的导入犹如磁铁一样,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我的导入设计为:课件展示一组精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圆的美。从而自 然引入圆。
第二环节 自主学习 解决重点
工教作材回 分析顾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活动三: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这部分我安排学生自学: 请你自学课本第58页第一段的内容,用笔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画出 来,并让学生回答你自学到了什么?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在第一段很容易找到,学生通过 自学,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我请学生在刚才画的圆上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 示,同桌互相检查有没有标错。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很顺利解决本课重点。
《圆的认识》说课
演讲者:陈洵
说课过程
Lessons Process
1 教材分析 2 教学目标 3 教学重难点
4 教法学法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说教材分析
说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教作材回 分析顾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研究曲 线图形的开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为后 面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 时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起到重要作用。
人教版《圆的认识》(完美版)PPT课件1
![人教版《圆的认识》(完美版)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c28309dbb4daa58da1114a91.png)
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袁尚 画在 在通圆同同过时 圆圆,或 或心针( (并尖等 等且固圆 圆两定) )端的中 中都一直 直在点径径圆d是等 等上圆于 于的心半 半线,径 径段通的 的是常22(如倍 倍用B, ,字C半 半)母直径 径O径等 等表,于 于示通直 直;常径 径用的 的字11母∕∕22 d表示。
画自圆己的 动过手程折中一两折脚、距量离一不量能、改画变一自。画、学比一提比,示一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在自一己切 动平手面折图一形折中、,量圆一是量最、美画的一。画、比一比,一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画说圆一时 说,针哪尖条固线定段的是一圆点的是直圆径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画自圆己时 动,手针折尖一固折定、的量一点量是、圆画心一,画通、常比用一字比母,一O表定示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在画一圆切 过平程面中图带形有中针,的圆一是端最不美能的移。动。 请自你己说 动说手,折图一中折哪、条量线一是量圆、的画半一径画?、比一比,一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r
O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袁尚任意一点的线段(如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请你说说,图中哪条线是圆的半径?
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请你说说,图中哪条线是圆的半径?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说一说,哪条线段是圆的直径?
1
2.
O 3
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 直径的1∕2
.d
O
r
自己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画 一画、比一比,一定有许多精彩 的发现。
画自圆己的 动过手程折中一两折脚、距量离一不量能、改画变一自。画、学比一提比,示一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在自一己切 动平手面折图一形折中、,量圆一是量最、美画的一。画、比一比,一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画说圆一时 说,针哪尖条固线定段的是一圆点的是直圆径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画自圆己时 动,手针折尖一固折定、的量一点量是、圆画心一,画通、常比用一字比母,一O表定示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在画一圆切 过平程面中图带形有中针,的圆一是端最不美能的移。动。 请自你己说 动说手,折图一中折哪、条量线一是量圆、的画半一径画?、比一比,一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r
O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袁尚任意一点的线段(如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请你说说,图中哪条线是圆的半径?
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请你说说,图中哪条线是圆的半径?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说一说,哪条线段是圆的直径?
1
2.
O 3
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 直径的1∕2
.d
O
r
自己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画 一画、比一比,一定有许多精彩 的发现。
圆的认识课件说课稿
![圆的认识课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c34e0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4.png)
解释了圆的基本定义,包括圆上一点 到圆心的距离相等,以及圆的一些基 本性质。
圆的绘制方法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讲解了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以 及相关的公式和定理。
介绍了使用圆规、圆盘、绳子等工具 绘制圆的方法。
课程亮点与不足
亮点
本课程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互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圆的概念和应用。
建议加强解题思路的引导,帮助 学生掌握解决与圆相关问题的技
巧和方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圆的性质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对称中心是圆心。
圆具有均匀性,即圆 上各点距离圆心的距 离相等。
圆是旋转对称图形, 旋转中心是圆心,旋 转角度可以是任意角 度。
圆的度量
01
02
03
04
圆的度量通常用圆的半径和直 径来表示。
圆的周长和面积是描述圆大小 的常用度量。
圆的周长公式为:C = 2πr, 其中r为圆的半径。
圆的认识课件说课稿
目录
• 课程导入 • 圆的基本概念 • 圆的绘制方法 • 圆的性质应用 • 课程总结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
01
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状,具 有丰富的数学性质和应用。
02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圆已有初步 认识,本课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 对圆的理解。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圆的基本性质,理解 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
圆的面积公式为:A = πr², 其中r为圆的半径。
03 圆的绘制方法
圆规画圆
基础方法
使用圆规是绘制圆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固定圆规的一只脚,旋转另一只脚,可以 轻松地绘制出圆形。这种方法简单、准确,是学习几何的基础技能之一。
圆的绘制方法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讲解了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以 及相关的公式和定理。
介绍了使用圆规、圆盘、绳子等工具 绘制圆的方法。
课程亮点与不足
亮点
本课程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互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圆的概念和应用。
建议加强解题思路的引导,帮助 学生掌握解决与圆相关问题的技
巧和方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圆的性质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对称中心是圆心。
圆具有均匀性,即圆 上各点距离圆心的距 离相等。
圆是旋转对称图形, 旋转中心是圆心,旋 转角度可以是任意角 度。
圆的度量
01
02
03
04
圆的度量通常用圆的半径和直 径来表示。
圆的周长和面积是描述圆大小 的常用度量。
圆的周长公式为:C = 2πr, 其中r为圆的半径。
圆的认识课件说课稿
目录
• 课程导入 • 圆的基本概念 • 圆的绘制方法 • 圆的性质应用 • 课程总结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
01
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状,具 有丰富的数学性质和应用。
02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圆已有初步 认识,本课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 对圆的理解。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圆的基本性质,理解 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
圆的面积公式为:A = πr², 其中r为圆的半径。
03 圆的绘制方法
圆规画圆
基础方法
使用圆规是绘制圆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固定圆规的一只脚,旋转另一只脚,可以 轻松地绘制出圆形。这种方法简单、准确,是学习几何的基础技能之一。
人教版《圆的认识》(完美版)PPT课件7
![人教版《圆的认识》(完美版)PPT课件7](https://img.taocdn.com/s3/m/ede91efa7cd184254a3535f7.png)
就画出了一个圆。
1、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 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画圆(例如: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2cm)。
用
圆
一、定长 二、定点
规 三、旋转
画
圆
2厘米
012345
半径(直径)决定了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
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 特性,车轴放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保持 平稳状态,使行进的车辆也保持平稳状态。
判断题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
2、所有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直径6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 )
o
d=r+r
r
d=2r
r d(或d2) 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填表
同r
圆 (米) 0.3 0.9 4 4.5 2.1 7.5
d 中 (米)
0.6 1.8
8
9
4.2 15
用圆规画圆步骤:
(1) 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点间距离;
(2)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3)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你们能不能去生活 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物 体上也有圆形的面呢?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圆是一种曲线围城的平面上的图
形
圆
研究问题
同学们拿着手上的圆, 把它想象成同学们投圈儿 时围成的圆形,你们能不能 想办法去验证一下每个人到 玩儿具的距离是否相等?
这个圆是投圈儿同学围成的圆形
1、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 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画圆(例如: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2cm)。
用
圆
一、定长 二、定点
规 三、旋转
画
圆
2厘米
012345
半径(直径)决定了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
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 特性,车轴放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保持 平稳状态,使行进的车辆也保持平稳状态。
判断题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
2、所有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直径6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 )
o
d=r+r
r
d=2r
r d(或d2) 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填表
同r
圆 (米) 0.3 0.9 4 4.5 2.1 7.5
d 中 (米)
0.6 1.8
8
9
4.2 15
用圆规画圆步骤:
(1) 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点间距离;
(2)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3)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你们能不能去生活 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物 体上也有圆形的面呢?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圆是一种曲线围城的平面上的图
形
圆
研究问题
同学们拿着手上的圆, 把它想象成同学们投圈儿 时围成的圆形,你们能不能 想办法去验证一下每个人到 玩儿具的距离是否相等?
这个圆是投圈儿同学围成的圆形
圆的认识说课课件
![圆的认识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02eab60740be1e650e9abd.png)
入
2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
探 究
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老师要 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
新 动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
知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此过程设计为五步,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 2 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第一步学
说教材分析与内容解读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第11册第四单元中较为重要 的教学内容。这节教材的内容有:画圆的步骤和 方法,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圆的特征。教 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 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 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 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圆 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 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 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学情分析
• 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容易明白,可是圆的特征比 较抽象,需要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最后通过 引导、归纳、概括而出,此外画圆是学生必须掌 握的技能,所以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圆的特 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把圆内 和圆的“上方”当作“圆上”,所以我把理解“ 圆上”的概念作为重点之一,归纳圆的特征也是 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3 讲练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习题发展学生思维 能力.
巩 固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感受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
应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和应
用 用数学的信心。
4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拓 意图:应用新知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回应 展 课初的疑问,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再次感受 延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
《圆的认识》说课稿课件
![《圆的认识》说课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2b95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8.png)
· 说教材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说学习者特 征分析
· 说教法和学 法
· 说教学过程
· 说板书设计
· 说预设效果
圆心
O
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 说教材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说学习者特 征分析
· 说教法和学 法
· 说教学过程
· 说板书设计
· 说预设效果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 线段叫做半径。
·说学习者特 征分析
· 说教法和学 法
· 说教学过程
· 说板书设计
· 说预设效果
填 空:
· 说教材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1)、同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比是( 2:1 )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2)、在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
这个圆的直径是(
8厘)米半径是( 4厘)米。
·说学习者特 征分析
· 说教材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说学习者特 征分析
· 说教法和学 法
· 说教学过程
· 说板书设计
· 说预设效果
•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读
· 说教学过程
· 说板书设计
· 说预设效果
动手实践,加强认识
1、学生运用自己的工 具画圆。
2、教师介绍用圆规的 方法画圆。
· 说教材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说学习者特 征分析
· 说教法和学 法
· 说教学过程
· 说板书设计
· 说预设效果
合作交流,探索特征
圆可能有哪些特征?圆 的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学习者特 征分析
新人教版《圆的认识》PPT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圆的认识》PPT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f793d1336c1eb91b375d12.png)
A
A
A
描出滚动过程中A点留下的痕迹。 A
描出滚动过程中A点留下的痕迹。
A
A
A
描出滚动过程中A点留下的痕迹。
A A
A
A
(1)今天我学习了圆的知识。我知 道用o表示( 圆心),用r表示 ( 半)径,用d表示( 直)径。
直径 d
(2)我还学会了画圆。画 圆时圆规两脚分开的距离是 ( 半径),针尖一脚固定的 一点是( 圆)心。
新人教版 《圆的 认识》P P T 公开课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新人教版 《圆的 认识》P P T 公开课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 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能力目标: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 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转变同学们学习的方式, 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我的收获
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直径d 半径r
填一填
1 2
3
(1)( 2 )号线段表示直径。
(2)( 3 )号线段表示半径。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 (直径)最长。
(1)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 ) (2)圆的直径都相等。(× )
(3)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 )
对的打“√”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 错的打“×” 的大小。( √ )
认一认
圆心
认一认
认一认
直径 d
0 1 2 3 4
量一量
012345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想一想
想一想
直径 d
(1)圆的位置与 什么有关系?
(2)圆的大小与 什么有关系?
2厘米
《圆的认识》完整版课件1人教版
![《圆的认识》完整版课件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12bf839b6648d7c0c746af.png)
2厘米
0 1 2 3 4 5 67
1. 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r=3cm
(2)d=5cm
(3)r=3.5cm
r=3cm
d=5cm
r=3.5cm
2. 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判断对错。
(1)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 (2)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
新课导入
目录
03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04
课后作业
1、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册。 2、探索如何找到硬币 的圆心。 3、尝试画一个半径为 3米的圆(小组合作)。
硬币怎样找圆心
把圆形的物体放在直尺的刻度线上,圆的两边 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这时量出来的线段长 就是直径的长度,然后两条直径相交的点就是 圆心。
注意:在圆内所有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圆的认识》
1.在认教识圆学的目基础标上深入了
解圆的基本特征,掌握同一圆 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通过画、折、量、观察等
操作探索圆的特征,掌握圆规 做图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培
目录
01
新课导入
探求新知
02
03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04
图形分类
曲线图形
直线图形
三角形
梯形
正方形
圆形
长方形
目录
把“带有针尖 的脚”固定在一 点上
把“装有铅笔的 脚”旋转一周,就 画出一个圆
自学教材第58页,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概念。
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
3、尝试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小组合作)。 圆心的作用,确定圆的位置。
0 1 2 3 4 5 67
1. 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r=3cm
(2)d=5cm
(3)r=3.5cm
r=3cm
d=5cm
r=3.5cm
2. 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判断对错。
(1)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 (2)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
新课导入
目录
03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04
课后作业
1、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册。 2、探索如何找到硬币 的圆心。 3、尝试画一个半径为 3米的圆(小组合作)。
硬币怎样找圆心
把圆形的物体放在直尺的刻度线上,圆的两边 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这时量出来的线段长 就是直径的长度,然后两条直径相交的点就是 圆心。
注意:在圆内所有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圆的认识》
1.在认教识圆学的目基础标上深入了
解圆的基本特征,掌握同一圆 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通过画、折、量、观察等
操作探索圆的特征,掌握圆规 做图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培
目录
01
新课导入
探求新知
02
03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04
图形分类
曲线图形
直线图形
三角形
梯形
正方形
圆形
长方形
目录
把“带有针尖 的脚”固定在一 点上
把“装有铅笔的 脚”旋转一周,就 画出一个圆
自学教材第58页,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概念。
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
3、尝试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小组合作)。 圆心的作用,确定圆的位置。
数学《圆的认识》说课课件
![数学《圆的认识》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99f7d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4.png)
• 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
采用“感知——思考——小组讨论——动手验证——抽象概括”的学习 方法。
• 2、 实践法。 • 3、 小组合作讨论法。 • 4、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规律,自己采取用教材,而
不搬教材的教学设计.
三、说教学过程
• (一)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圆的认识》
说课稿
一、说教材
• (一)说课内容 •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
单元“圆”中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包括: 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用圆规画圆。
•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
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学生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圆的 周长,面积和圆柱、圆锥的基础。在整个几何知 识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正确树 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 o
• 2、学生通过目测以及用直尺量发现每条折
痕都一样长,而且都通过了圆心,并且折 痕的两端都在圆上,学生不难发现,像这 样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用字母“d”表示(并板书)这样的线段可 以画多少条呢?在圆内有比直径更长的线 段吗?我是这样教学的,给学生一定的时 间组织游戏看谁画的直径多,通过学生动 手操作发现得出圆内直径是最长线段的结 论。
• o d
同圆内,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 3、从圆心把每条直径都分成了相等的两份,
引导学生得出: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叫半 径。用字母“r”表示(并板书)这样的线段 可以画多少条?(无数条)
r
• o
同圆内,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采用“感知——思考——小组讨论——动手验证——抽象概括”的学习 方法。
• 2、 实践法。 • 3、 小组合作讨论法。 • 4、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规律,自己采取用教材,而
不搬教材的教学设计.
三、说教学过程
• (一)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圆的认识》
说课稿
一、说教材
• (一)说课内容 •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
单元“圆”中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包括: 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用圆规画圆。
•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
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学生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圆的 周长,面积和圆柱、圆锥的基础。在整个几何知 识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正确树 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 o
• 2、学生通过目测以及用直尺量发现每条折
痕都一样长,而且都通过了圆心,并且折 痕的两端都在圆上,学生不难发现,像这 样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用字母“d”表示(并板书)这样的线段可 以画多少条呢?在圆内有比直径更长的线 段吗?我是这样教学的,给学生一定的时 间组织游戏看谁画的直径多,通过学生动 手操作发现得出圆内直径是最长线段的结 论。
• o d
同圆内,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 3、从圆心把每条直径都分成了相等的两份,
引导学生得出: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叫半 径。用字母“r”表示(并板书)这样的线段 可以画多少条?(无数条)
r
• o
同圆内,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认识圆说课课件
![认识圆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bd105e77232f60ddcca1e1.png)
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回顾真理,反思提升。
请把你的收获
与大家分享!
作业:
必做题:练习十四 1题,2题;
选做题:练习十四 9题.
板书设计: 认识圆
定点 定长 旋转
圆心 半径
决定 决定
位置 大小 d o r
d=2r
直径
虽然我的知识在你们看起来很高,
但我认为人的学习就像一个圆,学的东 西越多,则圆的周长越长,周长越长则 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就越多。 ——爱因斯坦
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圆
o
圆中心 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圆的国家,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哲学家、教 育家墨子作出了圆的概念: “圆—— 一中同长也 ” 。 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 给圆下定义要早1000多年。
d
O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 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 通常用字母r来表示; r
一、 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 四单元《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主要 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 圆的特征等。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 线图形。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 学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 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再指导学生独 立完成画圆的操作过程,掌握圆的画法。经过讨 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
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掌握圆的特
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
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 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圆的认识说课ppt
![圆的认识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2c50ceb7360b4c2f3f64ae.png)
• 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 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 “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 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 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 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 特征。
圆的认识说课ppt
圆的认识说课ppt
二、说教法、学法 • 教法: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更
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课程资源 的开发利用。从游戏中发现圆开始,深深吸引 学生,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 官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 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 为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 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中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直线 )图形
三角形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曲线 ) 图形
圆
圆的认识说课ppt
圆心
O
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圆的认识说课ppt
直径 d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用字母d表示。
圆的认识说课ppt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用字母r表示。
认识 圆
马蹬镇第一中心小学:周照雷
圆的认识说课ppt
一、说教材
•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内 容《认识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 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这节课的 内容有: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圆的特征,画圆 的步骤和方法。
圆的认识说课ppt
圆的认识说课ppt
圆的认识说课ppt
二、说教法、学法 • 教法: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更
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课程资源 的开发利用。从游戏中发现圆开始,深深吸引 学生,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 官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 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 为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 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中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直线 )图形
三角形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曲线 ) 图形
圆
圆的认识说课ppt
圆心
O
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圆的认识说课ppt
直径 d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用字母d表示。
圆的认识说课ppt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用字母r表示。
认识 圆
马蹬镇第一中心小学:周照雷
圆的认识说课ppt
一、说教材
•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内 容《认识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 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这节课的 内容有: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圆的特征,画圆 的步骤和方法。
圆的认识说课ppt
认识圆说课课件
![认识圆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f0b2e4f7ec4afe04a1dfd9.png)
本次说课内容围绕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认识圆”展开。首先进行教材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画圆,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点在于掌握圆的特征并熟练使用圆规画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法上,我们强调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往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具体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通过寻宝游戏创造“圆”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初步认识圆,然后在画圆的过程中深入感受圆的特性,接着在巩固和突破对圆的理解。每个环节都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何这样做、一定这样吗”等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1 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 ( ) ) ) ) )
(4)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
的距离是4厘米 (5)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小。(
2 、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为什么车轮要作成圆 的?车轴应装在那里?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 其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六年级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已经 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独立观察思考,发现 事物的特征,有小组探究、交流、学习的 能力,我抓住这些特点,尽力创设一个民 主开放的课堂,形成一个互动有序、收放 自如、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
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1、找圆心
2、认识半径、直径
3、探讨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 比,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实验操作、合作交流、分析归纳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找圆心
2、认识半径、直径
●
r0Βιβλιοθήκη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 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
●
0
●
●
d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 征,理解半径、直径的关系、掌握画圆的 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 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促进空间观念的 建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学习、动 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第四环节:知识小结,提出希望
1、找圆心
2、认识半径、直径
3、探讨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掌握画圆方法
用圆规画圆步骤: (1)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点间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就画出了一个圆。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