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正式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李凭箜篌引

上课时间:月日星期: 节次:

第一课时

【课前读】背诵《阁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赏析诗歌内容,掌握本诗写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描写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班班通

【明确目标】

【导语设计】

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三桩姻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课文,大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音韵节奏。

二、借助课文注解,阅看《学法大视野》,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朗读思考: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

四、反复吟咏诗歌,赏析诗歌

1、开篇“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其意义仅在于此吗?

2、“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这两句是怎样写乐声的?

3、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了乐声的什么特色?

【交流讨论】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小组内综合形成较完善的答案。教师巡堂指导。

【展示点评】

1、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推举发言人,回答问题,阐述观点。

2、教师指导和点评。

明确: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

1(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2(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3(7—14句)描写音响效果,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开篇“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其意义仅在于此吗?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这两句是怎样写乐声的?

这两句从侧面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写出了音乐声的神奇美妙,感人肺腑,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3、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诗人故意避开了叙事性的交代和直说,另作精心安排,

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了乐声的什么特色?

前句以声写声,后句以形写声。有密有疏,有悲有欢。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背诵课文】

1、小组内背诵比赛

2、小组优秀代表背诵展示

3、全部齐背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教学反思】

课题:李凭箜篌引

上课时间:月日星期: 节次:

第二课时

【课前读】背诵《李凭箜篌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赏析诗歌内容,掌握本诗写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描写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班班通

【明确目标】

【默写课文】

【自主学习】

1、第四联“紫皇”一语双关,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联系上下文,在诗的结构中起什么作

用?

2、第五联中哪一个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

3、六联中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何妙处?

4、尾联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效果?

5、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交流讨论】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小组内综合形成较完善的答案。教师巡堂指导。

【展示点评】

1、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推举发言人,回答问题,阐述观点。

2、教师指导和点评。

明确:这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明确:“逗” ,强调音乐的震撼力。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两句诗的情境承接“紫皇”,在天界展开。清冷的

音乐情绪发展到极致,达到整个乐曲的高潮。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

“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势磅礴的秋雨,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曲终人寂,诗意本该完结,但是诗人又在“梦幻”中展开了一片神奇的天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了乐声的什么特色?

前句以声写声,后句以形写声。有密有疏,有悲有欢。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明确: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鱼之愈老,活动意识愈淡,而今这沉稳的老鱼居然跳起波来,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蛟乃龙之健者,而今瘦了,想见是大病之中或者之后,如此瘦蛟而能翩然起舞,可见音乐己使之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明确:侧面描写,表现音乐终结后,听众却沉浸在音乐所带来的情绪中久久不能脱出。从而从侧面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和技艺的高超。

明确:⑴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⑵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⑶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

的世界。

【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