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https://img.taocdn.com/s3/m/7b1fff6d700abb68a982fbaa.png)
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首都 中国首都 省级行政中心
其他城市
街区、街道 绿地
铁路 高速公路 公路 机场
港口
长途汽车站
常年河 时令河 运河
常年湖 山峰 火山 长城 沙漠 沼泽 水库
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洲界 国界
未定国界 地区界 军事分界线 香港特别行 政区界
看谁记得准
一站到底
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图例
名称
首都 国界 高速公路 港口 常年湖
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学习目标
01 了解并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及其含义 0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绘制相关图例 03 学会在地图上识别常用的图例
火眼金睛
温故知新
地图三要素
比例 尺
方向
图例
地图三要素
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 尺
=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沼长港泽城口
中水山国库峰首都
军时绿事令地分河界线
机国洲首场界都
生活中常用的图例
牛刀小试
1、下列图例中表示洲界的是(C )
A、
B、
C、
2、下列常用图例中错误的是(A)
A、
——常年河
C、
——山峰
3、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C )
A、
B、
C、
D、
B、 D、
D、
——沙漠 ——首都
4、请你结合下面一幅图为泰州市第一外国语学校设计一幅校园平面图, 平面图须包含地图三要素。(学校面积约10万m²,图例可参考下图。)
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 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欧洲西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欧洲西部](https://img.taocdn.com/s3/m/6692f4c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c.png)
展示交流——位置
冰岛
大
爱 尔 兰
不 列
岛颠
岛
直布罗陀海峡
新知讲解 范围(主要的国家)
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展示交流——位置
新知讲解
研学内容: 1.欧洲西部的国家经济有什么特点。 2.知道欧洲西部重要的工业产品。 3.欧洲西部工业的特点。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经济发达
新知讲解
欧洲西部常见食物
香肠
牛排
奶酪
火腿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畜牧业特点
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中比重较高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荷兰
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大于70% 略高于50% 大于60% 接近45%
荷兰、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
新知讲解
荷 兰 奶 粉 和 乳 酪
新知讲解
畜牧业特点: 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西风
波德平原
新知讲解
地处温带 西临大西洋
总结:气候、地形对畜牧业的影响
深入 盛行西风
内陆
全年温 和湿润
牧场广布 牧草多汁
畜牧业发达
平原为主 南北多山
酷爱牛羊肉和乳产 品
新知讲解
研学内容: 1.知道欧洲西部重要的旅游景点。 2.探究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旅游景点
新知讲解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且分配均 匀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英国一农场,现有小麦种子和牧草种子,结合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根据因 地制宜的原则,你会在农场里种小麦还是牧草,理由是什么?
简述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
温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eaf70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d.png)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图6.1亚洲在 世界的位置
读图,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1)亚洲在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2)亚洲在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半球位置)
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的海陆位置 图6.2亚洲的范围
1.亚洲所在的大陆,濒临的大洋分别是什么?请 用准确的方位词加以描述。
亚 洲
地”。公元前2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 岸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
地 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
名 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
的 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
由 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来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
3.大洲面积位居第三位的是( D )
A.南极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4.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 D )
A.东亚、中亚和西亚三个地区 B.北亚、中亚和南亚三个地区 C.东亚、西亚、南亚、北亚和中亚五个地区 D.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个地区
5.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 C )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七下知识点总结地理人教版
![七下知识点总结地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1843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8.png)
七下知识点总结地理人教版一、地理学基本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综合科学。
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1.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
包括地球形态学、气候学、水文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内容。
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主要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地形地貌类型。
气候:气候是某地区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统计的一种永久性现象。
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速等要素。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内容。
2.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包括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等内容。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研究人类数量、分布、增长率、人口构成等问题。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产生、发展和结构、功能等问题。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地理环境下的资源分布与开发等问题。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研究国土范围内行政区划、国境线、国家领土等问题。
二、地球的表层地球的表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1.地壳地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是地球表层的最外层。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洋壳。
地壳运动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地质现象之一,包括地壳的构造运动和地壳的变形运动。
2.地幔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个区域,主要由固态岩石和部分熔融岩石组成。
地幔的运动导致地壳的板块运动。
3.地核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是地球的磁场和地震等地质现象的产生地。
三、地球的形态和运动地球的形态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不规则椭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
2.地球的地形地貌地球的地形地貌包括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等。
主要由地球板块运动和地表侵蚀作用等地质现象形成。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转轴做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做近似于椭圆形轨道的运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e371c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d.png)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1、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3)经纬度位置纬度范围:81°N~11°S,经度范围:26°E~170°W。
(4)相对位置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2、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3、亚洲地理分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
西亚沙特阿拉伯气候炎热干旱;南亚恒河三角洲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北亚东西伯利亚气候寒冷;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气候湿热。
第二节自然环境1、亚洲的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的水系特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源远流长。
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注入印度洋:印度河、恒河3、亚洲的世界之最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4、亚洲的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亚洲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的地区。
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纬度位置: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海陆位置: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形因素:地势起伏大6、季风气候的利弊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1、地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岛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PPT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852bcc650e52ea5418989d.png)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4.站在北极极点上,四周都是(C )
A .西方
B .东方
C .南方
D . 北方
5.南极半岛离哪个洲最近
(C )
A .亚洲
B . 北美洲
C .南美洲
C. 非洲
Thanks for listening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 底世界 的喜爱 之情, 激发学 生热爱 大自然 、探索 自然奥 秘的兴 趣。
▪
5.根据诗歌内容,课文中配有相应的 插图, 形象地 描绘了 三种植 物传播 种子的 方法, 同时告 诉小读 者植物 传播种 子的方 法有很 多,仔 细观察 就能得 到更多 的知识 。
▪
6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把植物 和种子 分别当 作“妈 妈”和 “孩子 ”来写 。“妈 妈孩子 ”这样 的关联 ,易触 动儿童 的情感 世界, 易激发 想象、 引发思 考,读 起来亲 切、有 趣,易 于调动 小读者 的阅读 兴趣。
极地地区-南极地区填图技巧.mp4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0章极地地区 (共1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0章极地地区 (共18张PPT)
A
北极
CB
北极地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0章极地地区 (共18张PPT)
独特的自然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0章极地地区 (共18张PPT)
40 20 0 -20 -40 -60 -8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0章极地地区 (共18张PPT)
人体体温(37℃)
水的冰点(0℃) 北极地区平均气温(-18℃)
南极地区平均气温(-50℃) 北极地区最低气温(-66.7℃) 南极地区最低气温(-88.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e0f80bc77da26925c5b0d9.png)
180度 北纬80度
南纬10
3西、北海以陆_位__置__(山相脉对、位置)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课件(共35张PPT)
_____河、___海东、①北以_____海峡与
______山脉、黑北海美洲为界。
和____海峡与欧洲
为界。B
A
东南隔海与__②___
C
洲相望。
西南以_____运③
• 北亚:指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
经济发展的差异(1998年)
亚洲大部分国家属 于发展中国家,其中日 本、新加坡发展较快
亚洲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干旱草原游牧生活
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会有什么 样的人文环境与之相适应。
居住木屋,狗拉雪橇
干旱山坡地区生活 湿热多河湖,水上生活
_部_北_分_半位球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课件(共35张PPT)
2、从纬度
东经30度
位置看,亚
洲大部分位
于10°S—
80°N之间,
自南向北跨
过____带、
____带、
____带三个
温度带。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课件(共35张PPT)
中亚
南
西亚
东
亚
亚,
东
南
西
亚
南
北
亚
亚洲分区
• 东亚: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
• 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 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文莱、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7e5a6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e.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 位置和范围。
-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范围: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其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2. 地形和河流。
- 地形特点:-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例如,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河流:受地势影响,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如长江、黄河等注入太平洋;印度河、恒河等注入印度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北冰洋。
3. 气候。
- 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的内陆地区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形成了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
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二、亚洲的人文环境。
1. 人口最多的大洲。
- 人口数量: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10年人口总数约为41.64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 人口增长:亚洲人口众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2. 多样的地域文化。
- 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俗。
例如,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e71609c850ad02de80418c.png)
根据经纬度描述亚洲所在的半球位置,借助亚洲周边相邻的地理事物,描述 亚洲的海陆位置。
亚洲名称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 000年中期, 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 王国。他们具有精湛的航海技术,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 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 “Asu”,即“东方日出之地”。“Asia”是从腓尼基语“Asu”演化 而来,音译为“亚细亚洲”,简称亚洲。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东部三种季风气候的分布是纬度位 置的影响。
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对比 (1)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大。 (2)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冬夏季风的成因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北风”为亚洲北部冬季盛行的偏北风。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跨经度360°。
北亚地区的交通工具为什么是狗拉雪橇?
北亚靠近北极圈,气候常年严寒,汽车在这里使用率不高,因此生活在这 里的人们的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但为什么是用狗呢?原因有以下几 点:①狗的体重较轻,可以在雪面上飞快奔跑而不会陷下去;②狗的耐力 较好,可以长途奔跑;③狗的食物较易解决,因为气候的原因,当地植物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如何描述区域的地形特点 描述一个区域的地形特点,首先描述该区域以哪种地形为 主,其次是描述区域地形类型分布的方位,最后说明区域 的地势特点。
亚洲地势起伏大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 面积最大的高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43026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b.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二、明确学习目标三、新授:(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活动]:看图讨论回答: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①最北:81°N;最南:11°S;②最东:170°W;最西:26°E3.读图6.2《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电子书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电子书](https://img.taocdn.com/s3/m/9ba473a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a.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电子书停课不停学!为方便孩子们提前预习,方便广大教师提前备课,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电子书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电子书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查看完整版电子课本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7】获取七年级电子课本资源。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一)亚洲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3.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4.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5.地势: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
6.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2)世界最高的峰:珠穆朗玛峰(3)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4)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7.气候: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
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8.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
东南亚是人口密集区。
9.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第二是印度。
10.新加坡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是蒙古。
(二)中东1.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战争;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2.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战争;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
3.中东地区气候干燥,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中东地区的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三)欧洲西部1.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a22132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d.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班级:姓名: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4.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3图6.4“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
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5.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⑴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丘陵为主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P7图6.8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6.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明显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各个气候的特点:热带戈壁气候:整年高温少雨热带雨林气候:整年高温多雨东岸三种XXX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XXX、马尔代夫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XXX、吉尔吉斯斯坦、XXX、乌兹别克斯坦、XXX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国家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整年降水少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特点解析: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势复杂多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8f5b4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a.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初一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初一地理下册教案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人文环境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第一课时)【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人文环境主要方法的指导。
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差异”,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抓住“差异”这个核心去设计。
本节精心安排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就是使学生体验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和亚洲内部地域文化的差异,为下面的自学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着重于使学生学会分析差异的原因,认知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学生情况分析:人地关系就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地域文化对于开朗又疑惑的初一学生来说也非常具备吸引力,同时学生通过其生活环境、媒体报道、互联网等途径对这些内容也存有了一定的重新认识,但对人口所引起的问题以及各地区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等关系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深层次的思考,而且是初次学习区域地理的人文环境。
3.课程资源分析:本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区,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已体现出本区的文化内涵,学生对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
另外班级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媒体上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报道等都是我们可直接利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构想】1.从改变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入手,渗透素质教育新理念长期以来,传统的地理教学目标是以基于认知的“双基”为主宰,学生的情意发展、学习过程的体验及方法的学习被严重忽略。
地理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的目标全面刷新了传统的以“双基”为主的教学目的,为地理学科的全面育人指明了正确方向。
2.从“体验对生活有价值的地理”理念启程,非政府基本建设教学内容传统的地理教学将地理课程视为学校的一门课,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强化,使地理课堂变得封闭、孤立,使之与活生生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日益疏远,使学习者难以感知地理的魅力,难以体悟地理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张咏梅无锡市江南中学设计理念两极地区是地球上两个非常特殊的区域,也是目前人类最少涉足的地区,但却有着很高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价值。
对学生来讲,这两个地区的许多自然地理特征是难以想象和理解的。
教师通过模拟科学考察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并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大胆践行创新教育的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编排,采用模拟考察-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胆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能说出因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
2.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通过判读地图、景观,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特殊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数据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和竞赛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小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了解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两极地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通过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对终生学习和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科学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通过模拟考察-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胆量,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3.理解人类对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难点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利用极地地图判别方向。
1/6教学方法模拟考察—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竞赛等方法为主。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分组竞赛的标记、图片、明信片、学案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创设情境(2 播放视频:《白色星球》、《帝静静观看刺激学生感官,分钟)企鹅日记》片段剪辑调动学习兴趣,对陌生的学习区域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导入新课问: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抢答:南极和北极的冰结合中学生好奇过渡:说得不错。
今年(2009 山、动物、极光、极昼心重和求知欲强年)是人类到达北极点100 和极夜等等身心发展特周年,今天的我们要继承前点,以模拟科考人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探的形式展开学险精神,一起到两极地区作习,玩中学,学一次模拟的科学考察。
(板中玩。
书: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环节:熟悉问:那么,出发前我们要作抢答:服装、食品、定温故而知新,且学案,确定模拟哪些准备工作呢?位仪、破冰船⋯把知识落实到科考队名过渡:对,物质和知识的准学生讨论并上前指图图,提高学生从备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首回答图中获取信息的先要明确考察地的位置和讨论后学生指图回答:能力,也让学生范围。
(展示课件)1.分别说出南极点的位置和感受到地理知识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位指向:四面朝北(即四是有趣又有用置和范围图,让学生分析海面一方);经线指示南的。
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并简单北向,纬线指示东西趣味盎然中,充分析这种纬度位置的意义。
向,地球呈顺时针方向分发挥学生的自2.请学生比较南北两极位自转,以南极为中心主性,培养小组置的异同。
(从纬度和海陆点,有“内南外北、顺合作意识、竞争分布的异同方面略作提示)东逆西”的定向法则。
意识和团队合作过渡:两极的位置分别位于练一练:南极地区判别精神。
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这方向。
虽属模拟科考,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必然对明确本大组的科考队但同样联系实两极地区的气候、生物等自名,兴高采烈地“上路”际,给学生创设然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在两了更为逼真的学习极考察,判别方向是必备的情境,也是爱国生存技能,我们以南极地区主义教育。
为例。
(展示课件)2/6课件展示:练一练提示:北极地区的方向和南极地区相反。
创设情境:考察过程中,为便于行动,我们的考察大队分成四小队,分别叫企鹅队、海豹队、北极熊队和驯鹿队,希望各小队团结一致,注意安全,认真考察,最后争当优秀科考队!(黑板上做好各小队的标记,一目了然)一切准备就绪,让我们坐上中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并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顺利出发吧!(课件:“雪龙号”船,黑板上贴面五星红旗,)第二环节:以科问:在船上,热心的船长告各队讨论、抢答并汇从实际生活中感考的形式学习两诉我们,去南极考察,最好总:极地地区的夏季即悟人们对地理知极的环境,达成的时间是北半球的冬季,去暖季,又有极昼现象,识的运用,也掌知识、能力和情北极考察,最好乘北半球的是人们的考察活动的握了此知识点。
感目标夏季,这是为什么呢?最佳时机;而且南北半趣味盎然中锻炼我们的船一路往北开,在北球季节相反⋯学生的口才和胆冰洋沿岸,我们看到了⋯请学生扮演北极熊并量,提高学习积(课件展示冰山、北极熊、作为本地区的霸主来极性。
北极地区动植物资源等景介绍这一切培养学生的观察观)学生扮演企鹅并作为能力过渡:哪怕是暖季,北极的本地区的主人向考察深入探究极点也覆盖着海冰,使我们队致欢迎词来介绍这培养学生归纳整的船无法到达90°N,所以,一切理信息的能力我们的考察船转换航向,一抢答:永恒基色是白锻炼读图能力,直往南开,终于看到了这块色,最普遍的景观是冰激发爱国主义和冰雪覆盖的白色世界——雪覆盖。
极地科考的热南极洲,瞧,可爱的企鹅正答:冷。
情。
向我们走来⋯(展示课件:分析比较并归纳:两极由情入理,使学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企鹅、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生认识到两极地南极的动植物资源)区域,而南极地区比北区对可持续发展问:两极地区永恒的基色是极还要冷。
的重要性,树立什么?最普遍的景观是什学生讨论分析这三个科学的人地关么?因素所起的作用;又通系。
过渡:这一切,都让我们感过系列数据资料,感受结合学生的年龄受到了一个字~并总结出南极地区三特点,提供感性(展示课件:南北极地区气温大气候特征:酷寒(世图片,使抽象的比较图)界寒极)、干燥(白色思想教育变得真问;南极地区为何如此寒冷沙漠)、烈风(世界风切、直观、触目呢?库)。
惊心3/6(展示课件:在众多可能性答:不适合。
中引导、学生总结出纬度、分组讨论并交流汇总:地势、冰雪等导致南极地区资源丰富(动植物、淡寒冷的主要原因,又展示系水、矿产);原始的环列数据资料让学生总结南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实验室⋯过渡: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读图说出我国的两极适合人类居住吗?可是,迄考察站:北极地区黄河今为止,以南极为例,已有站,南极的长城站和中18个国家建了140多个科学山站,目前我国已在南考察站,还有许多国家甚至极建第三个考察站昆对南极提出了领土要求,这仑站⋯是为什么呢?读一读,想一想,说一归纳总结:南极地区丰富的说:人们该怎样和平开资源和科学考察的极好环发利用极地,保护极地境,都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地区生态和环境的紧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我国迫性和对全球可持续的极地又考察进展如何发展的重要性。
呢?(展示课件)齐读《南极条约》相关情感教育并过渡:在南极地内容区酷寒、干燥、烈风的恶劣气候下,我国一批又一批科学工作者奔赴南极考察,置生死于度外,他们这种勇于探索和献身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考察者的到来,也给寂静而洁白的南极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危机。
打开今天的《企鹅日报》,我们触目惊心地看到这些栏目⋯(展示课件:“救救我们吧——SOS专栏”、焦点关注——日本大肆捕鲸、惨不忍睹——捕鲸系列照片)展示课件介绍:《南极条约》,并强调只有每一个国家都恪守承诺,共同承担保护及和平利用南极的责任,两极地区乃至全球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介绍:相关条例的实行、两极地区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及其现实意义第三环节:思考课件展示南北两极范围、海结合学案,与老师一起突出重难点,培讨论,归纳重点陆分布、代表动物、气温、归纳总结新课,并作记养记笔记的习惯降水、风速、资源环境、气录4/6候特征等异同第四环节:巩固呼应开头:各科考小队团结以队为单位,独立答题设置多梯度、多练习合作,勇于探索,收获颇丰。
形式的练习题,最后,我们各小队来赛一考查学生对本课赛,看谁是优秀科考队!基础知识、重难(展示课件:竞赛题)点的掌握情况,及时查缺和补漏结束新课总结并表彰:肯定各小队的情绪高涨,意犹未尽课堂的学习和我努力与合作精神,评选和表国的极地考察事彰优胜小队,并奖励敲有我业呼应,情景交国南极长城站邮戳的明信融,激发学生:片。
从小努力学习,鼓励学生:今天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锻炼身体,将来实现今天的梦想,为祖国的极地考察事业作贡献!开放作业课后,请大家关注并搜集我记下此要求知识拓展,巩固国及全球各国和平利用极区域学习的方法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关信和成果息,张贴在班级信息栏上,供我们下次课堂上互相交流!教学反思本课围绕地球上两个非常特殊的、也是目前人类最少涉足且颇具神秘色彩的两极地区,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大胆践行创新教育的理念,以教材内容为脚本,进行合理的整合与编排,制定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案。
课堂采用模拟考察—创设情境、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教学方法,视、听、感觉冲击力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愉悦和谐、互动默契,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和目标。
最后的各队竞赛及明信片表彰,使课堂前后呼应,既是课堂亮点,又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兴奋良久,不能平静。
本课贯彻执行“学中玩、玩中学、学习生活和成长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这一新课改理念,教师通过模拟考察-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成功地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求新求异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胆量必将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但本堂课时间较紧张,部分学生讨论及发言的参与度不够,最后的开放作业也略显急促。
(注:本课获2007年无锡市校管中心初中组地理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附1:学案(学生每人一张)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1.结合课本地图和老师课件,按要求分析和获取信息。
2.①分别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和范围图,分析其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并简单分析这种纬度位置的意义。
②请比较南北两极位置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