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留守儿童沉迷电子游戏难题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离开故乡来到城市生活和工作,这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增多。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照顾,农村留守儿童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导致他们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
本文将探究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沉迷手机的原因1.1孤独感强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
他们需要一种能够带给他们安慰和温暖的感受,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1.2 缺乏交往机会农村留守儿童身处偏远的乡村,周围缺乏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孩子,这导致他们很难找到交往的伙伴。
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就成了他们找朋友的唯一方式。
1.3课余时间过多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无需照顾年幼的兄弟姐妹,课余时间往往比城市孩子更多。
这也导致他们更有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
二、相关对策2.1提供更多活动为了降低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概率,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和音乐活动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交往机会和体育运动的习惯。
2.2增加家庭陪伴时间家长可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回乡探亲,增加和孩子们的沟通和交流。
另外,可以鼓励其他亲戚和朋友经常探访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亲人不远千里也定能对他们的关爱不渝。
2.3加强手机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手机教育,告诫他们不要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
除此之外,要向留守儿童介绍一些正能量的APP软件,如学习类、音乐类和阅读类等,丰富留守儿童了解外部世界,培养他们多元化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减少孩子们对于虚拟世界的追求。
结论: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长和教师需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关注,给他们更多的陪伴和体验,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这个共同努力的过程中,我们相信留守儿童能够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青少年网络沉迷方案
青少年网络沉迷方案青少年网络沉迷成为一个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沉迷,提出以下方案。
首先,家庭教育是解决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的关键。
家长应该在平时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学习、交往情况,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
要有耐心听取孩子对网络的需求,体现关心和理解,但也要明确告诉他们适度使用网络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
另外,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尽量让孩子产生对网络以外的兴趣和爱好,例如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活动、音乐艺术培训等,让孩子能够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应该切实履行教育育人的职责,积极开展网络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与网络相关的主题讲座、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家长分享网络沉迷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让青少年了解网络世界并且认识到网络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课程设置,增加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
通过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文明主题演讲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在社会层面上,政府、媒体以及社会组织应加大对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的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
政府可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对网络游戏企业的管理要求,限制未成年人进入某些虚拟世界的时间和频率,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网络游戏企业的监管力度,鼓励企业开发更多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游戏产品。
媒体应当加强对网络游戏的宣传和报道,提醒公众网络游戏的风险,不断呼吁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积极参与到解决这个问题中来。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相关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的研究与教育活动,为社会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帮助。
最后,青少年个体应该自觉抵制网络沉迷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他们应当明确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并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遵循自律和自控原则,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时间。
另外,他们应该学会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学习、寻找有益于自己的信息和知识,并积极参与一些与兴趣爱好相关的社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
小学开展预防学生网络沉迷工作总结6篇
小学开展预防学生网络沉迷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沉迷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篇报告旨在总结我校在预防学生网络沉迷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工作内容概述1. 加强网络教育我校将网络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通过专题讲座、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学习如何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
2. 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建立了学生上网行为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学生的上网记录和社交媒体活动,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网络沉迷行为。
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3. 提供替代活动为了引导学生远离网络沉迷,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等,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和归属感。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还能有效分散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网络教育效果有限尽管学校已经开展了网络教育相关活动,但部分学生仍未能充分认识到网络沉迷的危害,在实际上网行为中未能做到合理把控。
这表明学校的网络教育效果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优化。
2. 监督机制执行不力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于学校的上网监督行为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学校的监督工作。
同时,由于监督手段的局限性,学校难以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真实上网情况。
这需要学校在监督机制的设计和执行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技术创新。
3. 替代活动缺乏针对性尽管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但部分学生对于这些活动的兴趣不高,参与积极性较低。
这表明学校在组织替代活动时未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兴趣点,需要更加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 强化网络教育学校应进一步强化网络教育,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通过专题讲座、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网络沉迷的危害,学习如何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问题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游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尤其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指的是因为父母在外打工而被迫留在农村老家的儿童。
他们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经常使用手机游戏来打发时间,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和不良后果。
沉迷手机游戏使留守儿童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手机游戏通常具有吸引人的游戏性和刺激性,使儿童很容易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
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游戏上,忽略了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由于他们没有监督和引导,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往往受到严重的影响。
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留守儿童社交能力的退化。
他们通常在家里独自一人玩游戏,缺乏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
这使得留守儿童在与人交往时可能感到不自在或无法融入集体。
他们缺乏与其他人建立深入友谊的机会,无法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沉迷手机游戏还会对留守儿童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他们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等问题。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缺乏运动也使得他们容易患上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健康状况。
沉迷手机游戏还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长时间的虚拟世界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对现实生活产生逃避和不满的情绪。
他们可能难以适应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导致情绪不稳定和自卑感。
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针对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
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照顾,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安全感,如鼓励父母回乡安家或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提供身心健康的培训和辅导。
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建立健康的家庭规则,限制手机使用时间并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活动和社交交流。
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我们才能帮助这些孩子摆脱手机游戏的困扰,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探索篇•课题荟萃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给农村留下许多的留守儿童。
随着网络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也出现各种诱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威胁,网络成瘾便是其中之一,许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的关爱,沉迷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给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会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出现岔路,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
[1]一、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原因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自身的生理需求多是无需担心,尤其是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为表达对儿童的亏欠对于儿童的物质需求几乎全部满足,但是却忽略了儿童的心理需求,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较少,得不到父母的呵护,没有家庭归属感,心理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给儿童造成“心里空虚”的现象。
网络上的社交活动则刚好填补了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上的空虚,虚拟的感情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充实感。
长此以往,将导致儿童对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变得漠然,将所有的感情与心思全部投入虚拟网络当中,给儿童的长久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关系失调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差,与城市出现巨大的经济失衡,尤其对于西南部的山区农村而言,许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劳动力没有过多的需求,许多农村人员,为保障生活来源,提高生活质量,不得不选择进入城市工作,而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加之在外生活的艰难,许多父母选择将儿童留在农村交由老人抚养,一年或几年才会与儿童见面,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留下巨大的感情缺口。
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愿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只能借助其他渠道对自身的情感进行宣泄,网络变成了儿童的首选,儿童在网络世界中找寻自身的慰藉,填补内心的空虚。
[2]3.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环境失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网络、移动电子设备等现代生活工具开始大量进入农村,公共网吧成为常见的上网场所。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他们把大量时间用在玩手机游戏、刷微信等虚拟世界里,忽略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导致身心健康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探究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原因1. 家庭教育不到位许多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存在疏漏,多数父母因工作外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注和引导,容易流于各种电子产品的诱惑中。
就算父母在家,也因工作忙碌无暇管教孩子,导致儿童游戏时间不可限制,而游戏成为替代性精神寄托的一种代替品。
2. 缺少有趣的课外活动在农村缺乏多种多样的有趣的课外活动,这些留守儿童缺乏学校给予的学习和生活指导,所以他们难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而手机上可玩性强的游戏、社交软件等,给他们提供了消遣娱乐的空间。
3. 学校教育影响一些乡村教师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素质相对低下,缺少掌握将科技无缝融入生活等最新教育理念,于是课堂教育变得单一,缺乏吸引力。
学生上课不在状态,因此需要课外寻找精神发泄。
对策农村家庭要在赚钱与照顾子女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投入时间和心思对孩子进行教育。
父母应意识到,家庭教育比课本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
适当规范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推荐并引导孩子参与户外运动等体验性强的活动,引导孩子自我管理,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
学校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加。
学校可以开设戏剧、舞蹈、画画、乐器等等各种有趣的活动,增加学生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加强学生对现实的好奇心,从而减少他们对游戏、社交软件的依赖。
3.优化教育方式推广“人机交互”的教育方式,也就是利用互联网提供自主学习渠道。
在农村地区,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尽可能涉及科技。
同时,可以授予孩子们更多的自主权和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责任感和内在动力。
结论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问题的根源是在家庭教育、教育方式、课外生活等多个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现象引起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现象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手机游戏、网络视频等虚拟世界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健康发展。
据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沉迷手机的比例逐年增加,他们整天沉浸在手机中,忽略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甚至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作息。
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担忧和关注,人们普遍认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现象,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采取有效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内容结束】1.2 沉迷手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种现象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着负面影响。
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他们的视力下降,久而久之可能会出现近视等问题。
沉迷手机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手机上,导致他们忽视了学习任务,影响了学习成绩。
沉迷手机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交隔阂,长时间与手机为伴,缺乏与家人和同学的交流,容易造成孤独感和社交能力的缺失。
过度使用手机也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和睡眠不足,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2. 正文2.1 手机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寄托手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不仅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手机则成为了他们的贴身伙伴。
通过手机,他们可以与父母和亲人保持联系,倾诉自己的内心想法,缓解思乡之情。
手机还可以为留守儿童带来一丝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
在手机上发布自己的照片、文字,得到他人的点赞和评论,这种虚拟的关注和肯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特别是在同龄人之间,手机成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留守儿童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一种认同感和满足感。
应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六个解决途径
应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六个解决途径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对社会的普遍性和严重性造成了广泛的关注。
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和社会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人们需要探索并实施多种解决途径。
本文将介绍六个解决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家庭教育在预防和解决网络游戏成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主动参与孩子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加强亲子沟通是关键,家长应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与他们共同讨论关于游戏的问题,并制定家规家训,限制游戏时间,适时参与游戏活动,以帮助孩子逐渐掌握正确的游戏观念。
二、提供多元化的娱乐选择为了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提供多元化的娱乐选择是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
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艺术和文化活动,以吸引年轻人积极参与,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此外,家长也应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与同伴进行互动,培养社交技能,从而减少他们对游戏的依赖。
三、加强学校教育和心理辅导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应当承担起教育和预防网络游戏成瘾的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向学生普及正确的游戏观念和技巧,并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游戏行为,并及时介入帮助那些有问题的学生解决困扰。
四、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和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建立合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游戏从业者的教育和引导,督促其推出更加健康、安全的游戏产品,减少对青少年的不当诱导。
此外,社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网络游戏成瘾治疗和康复体系,为受影响的人们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五、推动网络游戏自律中国网络游戏企业应当加强自律,通过自身的努力减少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企业应严格控制游戏内容,减少暴力、恶俗等不良因素的存在,提供更加健康、积极的游戏环境。
此外,企业还应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加大对用户的教育宣传,引导用户正确使用游戏,防止游戏成瘾的发生。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的普遍使用,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首先介绍了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现状,探讨了网络成瘾带来的危害,深入分析了成瘾的原因。
接着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家长加强监管、学校加强教育、建立有效的心理辅导机制等措施。
总结了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了减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提供更多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现状、危害、原因分析、对策建议、预防措施、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便利的交流方式。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成瘾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而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长期独自在家,缺乏家庭的陪伴和教育,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导致网络成瘾的风险增加。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稳定。
深入研究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现状和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预防措施,对于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减少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解决这一社会难题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农村地区生活的未成年人。
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网络成瘾问题也愈发严重。
研究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问题的意义在于,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
深入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和成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不良影响。
研究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问题也有助于更好地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沉迷其中。
如何解决青少年沉迷游戏问题
如何解决青少年沉迷游戏问题青少年沉迷游戏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现代科技发展快速,网络游戏的角色扮演、策略战斗、休闲娱乐等各种游戏类型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
沉迷游戏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如何解决青少年沉迷游戏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层面来讨论解决青少年沉迷游戏的方法。
一、家庭层面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
尤其是在青少年成长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对于父母来说,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绪。
虽然网络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但当孩子沉迷其中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1.与孩子沟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是预防沉迷游戏的第一步,父母不要过分忽略孩子的生活和情感。
建议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制定一些家规来规范孩子的网络活动。
同时,也要指导孩子正确完成学校作业、参加户外活动和提高社交能力。
2. 限制游戏时间家长应当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游戏时间,制定明确的游戏时间和禁止玩游戏的时间。
同时,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建议父母对玩游戏的孩子进行定期体检。
3. 由父母监管父母要了解游戏的内容和其安全风险,最好选择一些内容有意义、有价值的游戏。
有些游戏可能存在暴力、赌博等内容,这些游戏不宜让孩子玩。
同时,也需要将电脑放在公共区域监管孩子的网络活动,保证孩子的安全。
二、学校层面学校是培养青少年成才的地方,学校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帮助学生预防和解决沉迷游戏问题:1. 设立课程学校可以设置理性游戏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游戏的内容、功能以及潜在风险,教育他们在玩游戏时注意时间、注意力和身体健康。
2. 举办活动学校可以举办园艺、文艺、手工、体育等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休闲生活。
同时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俱乐部和社团,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并能结交新朋友。
三、社会层面社会是包容和引导青少年成长的大家庭。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人口外流日益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凸显。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务工,长期缺少家庭关爱和监督,容易沉溺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给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隐患。
本文将探究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关注,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1. 缺乏家庭关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关爱,找不到倾诉对象,心理上产生孤独感。
而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他们沟通和寻求安慰的工具。
2. 缺乏社交圈在农村,家庭孩子通常要么是全家一起留在农村,要么就是和家长分开,留在农村由老人或长辈照顾。
缺少同龄人交流的机会,他们就更容易通过手机来寻求社交。
3. 缺乏娱乐活动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地通常欠缺各类娱乐活动,娱乐资源匮乏,手机成为了他们放松心情的一种手段。
4. 心理问题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易产生消极情绪,并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寻求情感的满足;手机游戏等活动也可能成为他们排遣孤独的一种手段。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育儿意识,引导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提供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2.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组织社会力量,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点,提供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学习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3. 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更多有益的课外活动,比如图书馆、文化艺术培训班、体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娱乐、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4. 加强网络监管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网络监管,限制留守儿童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内容,建立健康网络环境,避免不良信息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5. 加大心理疏导力度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力度,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现象虽然不容忽视,但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关爱服务体系、提供更多的娱乐活动、加强网络监管和心理疏导力度等措施,可以帮助他们摆脱手机沉迷,健康成长。
解决电子游戏行业中青少年沉迷问题的防控策略
解决电子游戏行业中青少年沉迷问题的防控策略引言:电子游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都对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长时间的沉迷于电子游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
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策略来减少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的风险。
一、提高家庭和学校教育意识1. 家庭教育角色:家长在孩子早期就要从小培养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意识,限制游戏时间,并给予正确引导。
与孩子沟通交流,增加亲情关联以替代过度依赖游戏。
2. 学校教育角色:学校可通过开展相关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宣传,在学生群体中强调游戏时间合理分配的重要性,并提供其他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供学生选择。
二、完善监管法律和制度1. 制定相关法律:政府部门应制定有关游戏时长、登录次数等限制的监管法规,对游戏行业进行规范,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不适宜的游戏。
2.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机构监管体系,建立年龄验证和实名制登记系统,严格控制青少年接触电子游戏的渠道和时间。
三、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支持合作1.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心理辅导等方式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并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各类课外活动的意愿。
2. 社会组织支持: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在社区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或娱乐场所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如体育俱乐部、公益志愿者团队等。
四、推进全面普及游戏教育1. 游戏教育平台建设:通过开发专门针对青少年沉迷问题的游戏教育平台,引导他们合理学习和游戏的结合,提高他们对游戏产业的理解与认知。
2. 制定游戏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增设游戏教育相关课程,将游戏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能力。
五、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1. 家庭休闲活动:家长应主动参与孩子的生活、爱好和娱乐,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选择,如户外运动、阅读等,以分散孩子对于游戏的过度依赖。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首先,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缺乏陪伴的情况下,沉迷手机成为他们自我娱乐的方式。
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往往在家中缺乏亲人的陪伴,感到寂寞和孤独。
手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游戏、聊天软件等与其他人交流和玩耍,从而减轻对家庭的思念和孤独感。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也与学校教育的不足有关。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许多偏远地区的学校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高。
这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缺乏动力,他们往往选择沉迷手机消磨时间,而不是投入到学习中。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还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
在农村地区,许多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亲自照顾孩子,导致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管教和指导。
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手机使用行为缺乏监管和规范,容易让孩子陷入沉迷的状态。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家庭教育。
父母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指导。
在控制手机使用时间的同时,可以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增加亲子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亲子关系。
其次,完善学校教育。
农村地区应该加大对学校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学校还可以加强对手机的管理,规定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所,以减少手机对学习的干扰。
另外,加强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社会各界可以组织志愿者到农村地区,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心理支持。
同时,可以倡导农村地区建立多功能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和学习资源。
最后,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关注。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缺乏陪伴、学校教育不足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加强社会支持和政策制定等措施,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摆脱手机沉迷,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小学开展预防学生网络沉迷工作总结6篇
小学开展预防学生网络沉迷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沉迷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篇报告旨在总结我校在预防学生网络沉迷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工作内容概述1. 加强网络教育我校将网络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通过专题讲座、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学习如何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 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转移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我校组织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充实。
3.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我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引导家长了解网络沉迷的危害,并教会他们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4. 设立心理咨询室针对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的网络沉迷问题,我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网络沉迷现象依然存在尽管我校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网络沉迷现象。
这些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课后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影响了学业和身心健康。
2. 家庭因素不可忽视部分家庭对孩子的网络使用缺乏有效监管,过度溺爱或放任自流,导致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3.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学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和干扰。
同时,一些不良网络信息也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1. 加强网络素质教育进一步强化网络素质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提高学生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2.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建立合理的家庭监管制度。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增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3. 丰富课外活动继续举办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降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
未成年预防沉迷网络建议书五则
未成年预防沉迷网络建议书五则建议一:加强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于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网络观念,让他们明白网络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以下是几点建议:1. 父母要用身体力行,做出良好的示范。
不沉迷网络,合理安排自己的上网时间,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
2. 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上网时间和规则。
明确规定在何时、何地可以上网,以及上网时间的限制,例如每天不超过两个小时。
3.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提供其他丰富多样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选择与网络娱乐相对抗。
4. 引导孩子学会合理使用网络。
教育他们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如何避免上当受骗,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上的争议和冲突。
5. 鼓励孩子与家人、同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增进亲情与友情。
建议二: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身心健康对于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点建议:1. 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使人陷入网络娱乐的泥沼。
2. 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压力,增强身体健康,也能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3. 提倡适度的阅读。
读书可以开阔思维,丰富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孩子在阅读中获得真正的成就感,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4. 避免孩子过度依赖手机和电脑。
限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并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和与人交流。
5. 定期举办家庭活动,增加亲子关系的互动。
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可以替代网络娱乐的空虚感。
建议三:培养社交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沉迷网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孩子们缺乏良好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以下是几点建议:1. 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与同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可以参加社区活动、参观博物馆、参与社团等,增加社交圈子和体验团队合作。
2. 教育孩子如何与人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探究及相关对策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指导,导致他们容易产生各种不良行为,其中包括沉迷手机。
手机成为了留守儿童生活中的伴侣,却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1. 缺乏亲情关怀和监管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长期没有人陪伴,缺乏亲情关怀和监管。
手机成了他们唯一的伴侣,给他们带来了一种被关怀和重视的感觉。
2. 学习和娱乐需求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缺乏娱乐活动和社交圈子,手机成了他们获取信息、娱乐和交友的工具。
在手机上玩游戏、看视频成了他们平日里的主要娱乐方式。
3. 缺乏身心发展的引导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到了影响,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对手机的控制也显得薄弱。
4. 家长的放任和纵容部分农村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对手机的认识不足,对孩子使用手机时的时间和内容缺乏监管,导致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逐渐加重。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对策政府、学校和亲属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监管,父母外出务工时,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政策和项目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2. 丰富课余生活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手工制作等,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课余生活选择,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3. 强化教育引导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使用手机的意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减少沉迷手机的可能性。
4. 加强家长监管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帮扶力度,提高家长对手机使用的重视度和警惕性,引导家长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的行为,避免放任和纵容,引发不良影响。
5. 加强法律监管和舆论引导政府可以加强对手机游戏、网络内容的监管,防止不良信息对留守儿童产生负面影响。
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正确地使用手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农村留守儿童网瘾成因解析及对策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农村留守儿童网瘾成因解析及应对策略——以河南省舞钢市为例学院法政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 09级思政一班学号020*******学生姓名杨文利联系方式151********指导教师寇鸿顺职称:副教授2013年 5 月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许昌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许昌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本人论文中有原创性数据需要保密的部分为无。
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农村留守儿童网瘾成因解析及应对策略——以河南省舞钢市为例摘要当前,有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难以自拔,这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
社会对这些青少年的成长无不忧虑,而且学生家长也为自己的孩子忧心忡忡,担心他们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甚至害怕他们受不良信息的误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河南省舞钢市的实地调查显示,造成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网瘾成性的原因,既有学校监管引导不利的责任,也有家长管教不严疏于关心的过失,还有社会不良风气和环境的影响。
本文认为,针对造成留守儿童网瘾的成因,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三管齐下。
从小塑造留守儿童的良好个性,为其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防范网瘾等不良问题的产生.关键词:留守儿童;网瘾;成因;应对策略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ddiction Causes And Coping Strategies—-WuGang City Of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ABSTRACTAt present, a lot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dulge in network in the virtual world。
孩子沉迷游戏家庭教育案例
孩子沉迷游戏家庭教育案例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游戏成为了孩子们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过度沉迷于游戏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其学业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家庭教育案例,展示了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游戏的沉迷。
案例一:建立规则与界限小明的父母发现他经常玩电子游戏到深夜,第二天上课时精神不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与小明一起制定了一套规则:每天只能玩一小时游戏,并且必须在完成家庭作业后。
此外,他们还设置了一些奖励机制,比如连续一周遵守规则可以获得额外的娱乐时间。
通过这种方式,小明逐渐学会了自我控制,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案例二:提供替代活动小华的父母注意到他沉迷于一款在线游戏,几乎不参与任何户外活动。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们鼓励小华参加学校的篮球队,并安排了周末的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和野营。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小华的业余生活,还帮助他建立了新的兴趣和社交圈,减少了对游戏的依赖。
案例三:沟通与理解小李的父母发现他对一款新游戏非常着迷,甚至开始忽视家庭作业。
他们没有立即禁止小李玩游戏,而是选择与他进行深入的对话,了解他对游戏的兴趣点和为何如此沉迷。
通过沟通,他们帮助小李认识到游戏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平衡,并引导他合理分配时间。
案例四:技术手段辅助小红的父母使用了家长控制软件来限制她玩游戏的时间。
软件可以设定每天玩游戏的时长,并在达到限制后自动锁定游戏。
同时,他们还教会小红如何使用软件来监控自己的游戏时间,让她学会自我管理。
案例五:以身作则小刚的父母意识到,作为家长,他们自己也需要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他们通过减少自己玩游戏和使用手机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让小刚意识到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有节制地使用电子设备。
结语孩子沉迷游戏是一个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在帮助孩子摆脱游戏沉迷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互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就包括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长期居住在外地,无法陪伴孩子成长的儿童。
他们通常在家中独自生活,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因此更容易沉溺于网络世界中。
而网络成瘾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一、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现状1. 网络成瘾现象普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发展,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现象日益普遍。
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平台等虚拟世界,长时间疏远现实生活,对学习和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2. 成长环境缺失导致网络成瘾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家庭教育不完善,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空虚感。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更容易通过网络寻找自我满足和情感依托,进而沉迷于网络,成为网络成瘾者。
3. 心理健康风险增加网络成瘾不仅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加重其心理健康风险。
长期的网络成瘾使他们产生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预防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重要环节。
父母在外地工作,无法陪伴孩子成长,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孩子保持沟通,关心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孩子的身心发展。
2. 学校教育的积极介入学校是留守儿童的重要成长环境,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教育,提供心理辅导、行为引导等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
3. 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地,提供学习辅导、心理咨询、文体活动等服务,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减少其网络成瘾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留守儿童沉迷电子游戏难题相较于城市儿童,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生活无意义感的境遇,在城乡社会结构、寄宿制教育以及村庄生活环境的压抑和单调之苦中,电子游戏逐渐成为留守儿童逃离生活无意义感的唯一选择。
在现实社会结构的影响下,游戏工业的捕获机制更容易运作。
但游戏具体是通过哪些因素渗透并强化其影响的?游戏会将留守儿童带往何方?“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10岁的小晨正在上小学四年级,“妈妈两年才回来一次”。
在调查时正值小晨的父亲在家,小晨也因此获得了爸爸手机的专属权,只不过电话卡被爸爸抽掉了。
小晨每天就是在村里小网吧的门口蹭网,一起和小伙伴们打“王者荣耀”。
小晨每周的零花钱只有5元,只能在小网吧“爽几把”,他很羡慕那些零花钱多且每天都在小网吧打游戏的小伙伴。
小晨认为,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幸福,因为父母在的时候可以多给零花钱,而小晨心中“好父母”的定义则是可以给孩子买手机和多给零花钱。
在没有零花钱的时候,小晨总是觉得“躁得慌”,为此他偷了奶奶的钱去上小网吧,但没有被奶奶发现。
在小晨眼中,父母挣钱虽然不易,但“有钱就得花”。
他认为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都是需要“花钱的地方”。
“现实世界和游戏世界都一样,都需要有钱的人。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说得很到位。
没钱不行,我希望将来可以有好多钱,可以买很多装备,冲冲声望。
”小晨有三个理想:一是学功夫。
“这样可以免受别人欺负”;二是成为神笔马良。
“画好多好多钱”;三是当老板。
“这可以挣好多钱,也可以惩罚下属”。
村里的孩子称11岁的小泉是“富小子”——小泉的零花钱多,经常请小伙伴吃辣条,上网时偶尔也会给旁边的小伙伴玩两把。
但小泉现在变成“穷光蛋”了,因为他在3天之内把一周的零花钱全部上网花掉了,现在正处于缺钱期,又不好意思再向爷爷奶奶要。
小泉说村里有好多孩子是“势利眼”,“在我有钱的时候,他们和我关系很好,我也会给他们玩几把电脑。
我现在没钱了,他们也不搭理我了,又和那些上网的关系好了”。
小泉希望将来可以当明星出名,为家里“挣大钱”,因为“有钱就高兴”。
认为,金钱在留守儿童与家庭成员和同辈群体情感关系的评判标准中日益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乡村社会商品化和游戏商品化的联合作用下,留守儿童的金钱观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留守儿童的金钱观有向功利化转变的趋势。
“手机带娃”现象很普遍发现,随着乡村少子化趋势日益加剧,留守儿童变得“金贵”,爷爷奶奶抱着一种补偿心理,尽量满足留守儿童的日常需求。
很多老人并不制止留守儿童的上网行为。
当发现小龙的时候,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打游戏,旁边的零食被其他小伙伴吃了也不知道。
而小卖店门外的奶奶正在和其他老人聊天,并不在意孙子的上网行为——她对孙子玩游戏的内容不了解,认为“孙子愿意玩什么就玩什么,不用管”。
在尽情地玩了一上午之后,小龙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在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候,小龙和姐姐由大伯和大姨负责监护。
他们只负担小龙姐弟的伙食和生活费,并不干涉孩子上网的行为。
小龙姐弟的关系并不融洽,“平时都是各玩各的”。
小龙的姐姐认为弟弟对游戏已经达到相当痴迷的程度,但“管也管不住”。
小龙则直言自己不喜欢姐姐,是因为姐姐老和自己抢手机。
小龙希望爸爸在家,“我经常和姐姐打架,但爸爸向着我,会训姐姐,让我先玩手机”。
但同时,小龙又觉得“父母在家或不在家其实都是一个样”。
小龙回忆,平时爸爸在家的时候不会和小龙姐弟有太多的互动,而是直接把手机扔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玩。
发现,留守儿童游戏行为日益呈现出低龄化的倾向。
很多留守儿童玩游戏的“启蒙者”都是自己的亲属和同学。
在调研中很容易看到一个哥哥带几个弟弟在玩游戏的现象。
同时,发现,很多年轻父母难以抵制游戏的诱惑,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对留守儿童产生了游戏示范效应。
同学朋友群体也日益成为游戏得以渗透其影响的社会网络。
在小龙就读的学校,“全校1000多人,有一半都在玩‘王者荣耀’。
基本上都是同学带同学”。
已经58岁的老桂先后带了4个孩子,他觉得“现在的孩子真聪明,拿起手机就会玩”。
过年时,5岁孙子看到妈妈的手机上有游戏,后来“不知道咋整地,我的手机也有了这个游戏”。
有时,孙子要手机,老桂不给,孙子就闹得厉害。
为了图个清静,老桂干脆把手机给孙子。
虽然老桂也担心孙子游戏成瘾,但“我现在只能拉扯一把,已经没有多少精力管他们了”。
老桂说:“爷爷奶奶带孩子,只会使孩子成人,不能让他们成才,孩子最终还是需要他爸妈去管教。
”当发现小同的时候,他正在村委会门前打游戏。
正值暑假,平时会将手机藏起来的姥姥,终于允许小同拿手机去玩。
村里只有两个WiFi点儿,姥姥很放心,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小同,并不管束他。
姥姥抱怨小同的暑假太长,“假期的时候快让他出去玩吧,免得在家整天待着闹腾”。
认为,“手机带娃”正在成为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
现实的社会关系网络正在强化电子游戏的影响力,留守儿童的同辈关系和家庭结构等都成为游戏扩散其影响的关键条件,借助现实社会关系网络之势的电子游戏成功形成对留守儿童的“全纳”氛围。
娱乐个体化正成为留守儿童的普遍状态现在的乡村似乎安静了很多。
乡村的街头巷尾已经再难看到孩子们游戏嬉闹的身影,有的只是孩子们围绕手机游戏而形成的群体集合。
在农村调研时看到一种普遍现象:留守儿童佝偻着背,在村委会门前蹭网打游戏。
而这些留守儿童在游戏中展示出惊人的合作能力:前期根据不同人的熟练程度选择不同的游戏角色,攻击型、防御型以及辅助型均有配备。
在游戏中,则具有不同的“走位”和“团战”,针对敌方也有相应的攻击策略,人员配合和技能施放的时机都体现出高超的技巧。
玩游戏时,发现留守儿童们神态专注地搓着手机屏幕,不文明用语脱口而出。
而与游戏中合作能力相反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几乎不怎么互相交流。
认为,电子游戏需要灵活的规划,更强调策略性以及玩家的思维敏觉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激发留守儿童某些生活能力的潜能。
但游戏激发出的留守儿童生活能力,只能再次封闭在游戏之内。
由电子游戏造就的“聪明”往往不能向现实中迁移,与游戏合作能力悖反的可能是留守儿童交流频率和交流能力的弱化。
13岁的小宇缠着爸爸买了一台电脑,终于摆脱了去小网吧抢电脑的日子。
自从家里有了电脑,他每天下午放学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回家。
小宇说:“以前下午回家前,我都会和爷爷奶奶说去同学家写作业,其实就是和同学去上一个小时的网,但不能被家人发现。
”在普通班的小宇学习成绩中等。
对上学这件事,他觉得要顺其自然——考上高中就去念,考不上就学点手艺去打工。
实际上,他认为自己考上高中的希望很小,已经有了去城里打工的想法。
白天上学时,小宇也会惦记游戏的事,下午放学回家也不会放过任何空闲时间,经常玩到晚上11点半。
小宇很享受戴着耳机打游戏的生活,小宇特别喜欢“宅”,“玩起游戏来什么都不用想”。
除非极个别情况,小宇一般会拒绝小伙伴出去玩的邀请,因为“英雄联盟”必须练级,每次回到家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
为此,小宇在学校会赶紧写完作业。
每当奶奶问起小宇玩电脑的事,小宇均以“上网查资料”回应。
小宇不认为自己打游戏上瘾,也不认为打游戏会耽误学习。
认为,娱乐个体化正在成为留守儿童的普遍状态。
这种娱乐个体化的状态虽然受到网络电子游戏的影响,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留守儿童精神体验的变化。
留守儿童的“宅”既是一种主动封闭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体现着留守儿童追求个人独立的感受。
“征服欲”“面子”与“大哥”小刚每天都会去小网吧坐两个小时。
每次小刚玩游戏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小伙伴围观。
每一局游戏取得胜利时,都会受到小伙伴的夸奖。
他喜欢胜利的感觉。
尽管把零花钱都用在了小网吧,他还是“高兴得不得了”,认为这“赢得了面子”。
因为游戏技术好,小刚经常给打游戏的小伙伴提供指导,有时也帮小伙伴“杀怪”。
小刚觉得“上网会使自己更活跃”。
小刚曾向讲述了玩“英雄联盟”的“三字真经”:“卖队友”和“抢人头”。
小刚说,必须在尽量减少游戏人物死亡次数的情况下增加成功的概率。
“游戏就像是战场,说不定有时候就被队友卖了,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卖队友,这也是游戏刺激的地方”。
小刚喜欢征服对手的“快感”,而这种“征服欲”正是小刚享受游戏过程的原因。
“能和好友打赢别人,我就很兴奋,感到自己有价值,小伙伴也会瞧得起你”。
小刚希望以后能当一名游戏软件开发者,可以开发出更多类似“英雄联盟”的游戏。
认为,留守儿童在游戏中所获得的“征服欲”融合着自信力和面子感,留守儿童可以在游戏空间中激发出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情感补偿的感觉,尤其对于那些不断在现实中受挫的留守儿童可能更是如此。
另外,发现,因游戏而结识的“大哥”正在成为影响留守儿童现实生活的新生权力力量。
14岁的小新偷偷去网吧时认识了一位“大哥”。
当时“大哥”和小新玩了几把“英雄联盟”,配合默契,便认下了这位“小弟”。
对小新来说,“大哥”很“关心”他,这主要体现在平时小新去网吧,“大哥”都会给他占机器,而有“大哥”在的时候,一般不会有人和他抢位置。
有时小新没钱了,“大哥”会出钱让他上网。
小新也因“大哥”的影响而染上了吸烟的习惯。
小新说,“大哥”已经辍学多年,家里比较有钱,平时在家什么也不干。
小新和“大哥”经常联系,“大哥”也会给小新发一些红包,小新有时间也会和“大哥”玩“王者荣耀”。
小新打算在初中辍学后去县城学理发,这样就能和“大哥”时常见面。
现在小新和“大哥”关系很铁,“大哥”还介绍小新认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
“我受别人欺负时,我就直接叫他们,他们可以保护我,我们关系很紧密,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很服他们”。
认为,游戏正在扮演一种新型社交的角色,它将兴趣相同且不相识的人联系起来。
但留守儿童因游戏而结识的“大哥”,往往又会因高频率的游戏互动和情感交流而转变为现实的亲密团体,对“大哥”的崇拜和依附,其实也反映出留守儿童对安全感的迫切寻求。
不光是游戏的罪网络电子游戏也是嵌入社会的。
认为,一方面,游戏工业捕获留守儿童是由外部社会结构、游戏工业以及留守儿童三者合力所导致的。
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社会结构因素的限制而产生生活无意义感,而在留守儿童反叛生活无意义感的时候却陷入游戏工业的捕获,从而使留守儿童成为游戏产业链紧锁的环扣。
无意对游戏本身进行简单追责。
将留守儿童沉迷游戏的原因归之于游戏的“原罪”或留守儿童自制力差,都是不恰当的。
但是,认为,游戏可借重现实中的社会关系网络来实现其影响的下移,并不断扩充群体基础,游戏已形成可自我膨胀的体系。
游戏媒介与现实社会关系网络的双重结合,对留守儿童的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施加重要影响。
既如此,欲破除游戏对留守儿童不良的影响,必须从“游戏之外”和“游戏之内”的整体角度去考虑。
我们该去何处寻找捍卫留守儿童童年的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