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价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评价
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行为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价标准 在集体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主要从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状态,学习能力表现和知识技能的 掌握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来说,就是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构思、兴趣性、主动性、独立性、专 注性、创造性、操作的熟练性、自我感觉和习惯等九个方面。 1.构思 构思是观察和评价学前儿童是否能在创造之前预先想好所要创造的主题和内容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以 下四个等级(见表6-2) 。
得分
活动 (2)能围绕活动内容准备设备、美术材料,并能为幼儿创设、提供充分参与和交流的机会; 内容 (3)有针对性,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重点突出,难度适宜 (1)从易到难,能引导幼儿较为轻松地接受所学内容;
活动 (2)教学方法恰当有效,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和文化背景; 方法 (3)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条件,便于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
良好
能重新组织以前学过的造型式样、方法和技能进行造型
优秀
能别出心裁地构思与利用材料进行造型
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行为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价标准 7.操作的熟练性 操作的熟练性是判断学前儿童从事美术活动时的动作是否灵活、准确的标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 四个等级(见表6-8) 。
对教师教育行为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是否了解本班每个幼儿的美术发展及其身心发展状况; 教师是否能较好地把握活动目标,且能根据活动目标设置相应的活动内容;教师是否能成功组织美术教育 活动;教师是否能根据需要创设合适的美术教育活动环境;在活动中,教师是否能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有 效指导等。
一、教师美术教育行为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九章_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价
个人成长七个层面: 1、从感情的成长、 2、智能的成长、 3、身体动作的成长、 4、知觉的成长、 5、社会性的成长、 6、美感的成长 7、创造性的成长
二、对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潘元石在其著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从五个方面 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这些正是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学 习成果评 价时值得注意的方面:
(三)持续性
第一,能较长时间持续从事已选定的活动,不 受外界的影响,有时甚至第二天接着干。 第二,能在同年龄幼儿一般可维持的时间内持 续从事活动,中途偶有离开的现象发生,但还会 自动回来,直到活动完成 第三,需要鼓励,才能把活动进行完毕。 第四,不能把活动进行完,中途改变活动。
(四)自主性
第一,自己决定活动任务,解决问题,拒绝别 人干涉,独立完成任务。 第二,主动请教他人,考虑别人的建议,然后 自己完成作品。 第三,模仿他人完成自己的作品。 第四,接受并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作品。
(二)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美术教 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美术教学 质量的提高和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提升。教师还 应根据对幼儿以往发展水平的了解和自己的教育 知识与经验来预测儿童未来的发展,并进一步制 定新的教育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案,更 好地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美术教师教学水准的 发展。
• 对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进行评价,主要 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 的帮助和指导,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 片面性。在幼儿美术学习评价中,它具体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幼儿美术发展 的特征,及其在美术活动中所反映的其他身心发 展的特质。 第二,对以往的教育作出反思。 第三,促进幼儿的发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评价报告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评价报告1. 活动背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指通过艺术形式培养和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表达力和想象力的教育活动。
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的综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前儿童的艺术修养,我们举办了一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并对该活动进行了评价。
2. 活动内容本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内容包括绘画、音乐、手工等多个艺术形式,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活动中,我们邀请了专业艺术教师指导学前儿童进行绘画创作,教授基本绘画技法和色彩搭配原理;同时,还设置了音乐游戏和手工制作课程,以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手工技能。
3. 活动效果评价3.1 参与度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参与度非常高。
他们积极参加各项艺术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激情。
绘画环节中,孩子们认真聆听教师的指导,投入到绘画创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音乐游戏环节中,孩子们活跃的参与展示了他们的音乐天赋和自信心。
在手工制作环节中,孩子们亲手制作小手工作品,展示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3.2 艺术表达能力提升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学前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绘画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使用不同的画笔和颜色进行创作,他们的画作更加具有个性和表现力。
音乐游戏中,孩子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了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手工制作环节中,孩子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精美的手工作品,展示了他们的手工技巧和艺术天赋。
3.3 交流合作能力提高艺术活动中,学前儿童得到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他们在绘画创作中互相分享并学习,通过音乐游戏与队友互动,共同合奏,通过手工制作和其他孩子一起完成作品。
这些活动培养了学前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3.4 艺术兴趣培养通过活动,学前儿童对艺术表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艺术的乐趣,对绘画、音乐和手工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艺术教育活动激发了他们的艺术潜能,并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教案评语幼儿园美术
教案评语幼儿园美术前言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幼儿园中,美术教育不仅是一门纯粹的艺术课程,更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美术教育教案评语,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创造力和表现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教案评语1.该教案设计精心,课程内容充实且重复简单,有助于提高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但建议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绘画项目,在保证幼儿完成的前提下,提高幼儿对于绘画技能、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要求。
2.该教案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和参与,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促进校内校外跨界拓展,并且有着很好的引导意义,能够帮助幼儿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
3.该教案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引导项目,既体现了幼儿个性化的需求,也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建议可以适当增加对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增加幼儿的文化素质。
4.该教案在活动的设计上均匀合理,使得幼儿能够不断地参与到整个绘画过程中,并且有着很好的身心锻炼作用,这样能够促进幼儿交流互动、发展综合能力,并且有助于幼儿认识自然环境。
5.该教案在教学目标方面明确具体、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设计的活动丰富却又不失重点,更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
6.教案设计的活动注重启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尽可能发挥幼儿的个人特点,既注重过程,也关注结果。
但建议在评价方面要注意注重全面性,多方位地评价幼儿作品,以尽可能激发幼儿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结束语美术教育教案评语是对于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评估和总结,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于未来教学工作的指导也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因此,在评价时要注重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估,既要维护教师教学权益,更要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全面性发展。
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
美术教学测量与评价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估,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组织、指导和效果的评估。
在评价方法上,应关注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
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强调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尽可能地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发展,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论述题举例: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孔新苗美术鉴赏这门课的基本要求在课标中很明确,义务教育叫“欣赏”,高中叫“鉴赏”。
一、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特点义务教育课标:“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概括来看课标描述欣赏课:对象——自然美·作品·现象;活动——观察·描述·分析;享受——审美愉悦;认知——内涵·形式·风格·背景·作者;养成——审美趣味·欣赏能力。
高中鉴赏课的成就标准有:(1) 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 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 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
(5) 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三)幼儿园生态式艺术教育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生态式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由 滕守尧先生提出,意指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 态智慧的艺术教育。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 原理和方法来观察、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 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 1.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2.生态式艺术教育实施的基本策略 3.生态式艺术教育主题的确定与活动设计思路 (四)区角活动中的美术活动 区角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活动 组织形式之一。这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类 低结构化的活动。活动没有统一的目标和内容,多 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并与同伴、教师 互动,以自己生成为主的方式进行活动。区角活动 多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有时接近于幼儿的游戏 活动。
(三)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
二、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前儿 童的创造性,以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 为主要目标。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造意识 和动机
(1)信任。 (2)减少规定。 (3)给幼儿的活 动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使其自由想象不受阻碍。
2.游戏情境
3.任务情境
第四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美术活动的设计步骤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 媒手段的使用)进行设计。具体来说就是为教学活动制 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 基本过程有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 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可行的评价方 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设计幼儿园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撰写教学活动方案
• 总目标
• 分类目标
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价
第三,掌握工具动作正确但笨拙, 操作动作迟缓、准确性差,有失 误之处却不知道修改,作品显得 粗糙。 第四,掌握工具姿势笨拙有误, 只有重复性动作,不能完成作品。
(七)成就感
观察和评价幼儿对自己 美术成果的看法如何的 标准。
第一,自己认为很成功, 主动请别人看自己的作 品,并讲解作品的含义, 能慷慨地将作品赠人。
预计不容易上得好的课, 结果的确不好。
第三节 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 的行为过程的评价
幼儿美术活动是他们在美术活动中 自我建构的艺术产物,是表达其对 周围事物的认识与感受的一种形式。
一、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行为过程的 评价视角
(一)用心思考
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在创造之前对创造的主体和 内容的把握方式或能力的标准。 事先构思出主题和主要内容,动手之后围绕
➢美术教学行为中教师能根据幼 儿现状调整自己指导策略。
间接价值主体是幼儿,幼儿对 于美术的需要。满足需要有价 值。
直接价值主体是教师本人以及 管理人员、同行教师与家长。
二、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应注意事项
(一)美术教育目标 恰当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评 价标准。
(二)关注实际情况
不单纯追求统一的标准,不要 挫伤教师与幼儿活动积极性。
谢谢!
第二,由特定材料引发进 行美术活动;在活动过程 中会自言自语流露出愉快 之情。
第三,看到别人从事美 术活动,自己跟着做; 不主动,活动中企图离 开或经常张望别人在做 什么。
第四,在成人要求下开 始美术活动,甚至拒绝 参加美术活动。
(三)持续性
观察和评价幼儿对美术活动 注意集中和持久程度的标准。
第一,能较长时间持续从事 已选定活动,不受外界影响, 有时甚至第二天接着干。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价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价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达成程度:评估学前儿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所达到的学习目标,例如绘画技巧、创意思维、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提高程度。
2. 活动的趣味性:评估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看是否能吸引学前儿童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学方法和组织:评估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和组织能力,是否能够合理引导学前儿童参与活动,并有效地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
4. 学前儿童的参与程度:评估学前儿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例如是否能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是否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等。
5. 教材选择和利用:评估教师所选择和使用的教材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是否能够满足学前儿童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6. 教学环境和资源:评估美术教学活动的环境和资源是否丰富、安全和具有启发性,能够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7. 家长和学校的反馈:评估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在家长和学校方面所收到的反馈和评价,了解他们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二)情境法
情境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活动的需要为幼儿创 设具有各种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 体的情节或教学情境,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 觉,引起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幼儿 乐于学习,乐于创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1.真实的生活情境
2.游戏情境
3.任务情境
第四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美术活动的设计步骤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 媒手段的使用)进行设计。具体来说就是为教学活动制 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 基本过程有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 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可行的评价方 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设计幼儿园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撰写教学活动方案
一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即活动目标应以二引导幼儿感知对象的审美特征三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二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以创造意识童的创造性以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第九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二)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混合取向的 美术教育活动,也是一种幼儿园综合课程框架下的 美术教育活动。它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需 要为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力求兼顾美术学 科的特点和内在要求。
综合主题式美术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是:观察 幼儿,发现幼儿有价值的兴趣点,确定教学主题或 内容;分析此主题活动蕴含的教育价值,以及可能 达到的教育目标;分析此主题包含哪些教育内容, 可以为幼儿提供哪些学习经验;研究可行性如何, 是否便于操作;研究与其他主题活动的关系如何, 是否有一定的连续性。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语
3. 希望孩子可以多注意一下细节的表现,让作品更加精致。
六、用材运用
1. 孩子在用材上尝试了很多新的元素,体现了创新意识。
2. 可以鼓励孩子多尝试一些不同的画材,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
3. 鼓励孩子在用材上进行探索,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
七、整体效果
1. 这幅画整体效果很出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的布局方式,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3. 希望孩子可以在整体效果上再下一番功夫,让作品更加完美。
以上是一些幼儿园美术活动评语,希望对老师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有所帮助。通过用心的评价,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艺术发展。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成长。
3. 可以多引导孩子尝试一些新颖的创意,拓展他们的艺术想象力。
四、表达情感
1. 孩子的画中表达了愉快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快乐的氛围。
2. 可以鼓励孩子多表现一些情感,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3. 指导孩子观察生活,让他们的情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
五、造型表现
1. 孩子对于造型的捕捉很准确,展现了良好的观察力。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语
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老师们需要用评语来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创作,促进他们的艺术发展。评语需要全面客观,既能够指出作品的优点,又要给予建设性的意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幼儿园美术活动评语,供老师们参考。
一、色彩运用
1. 这幅画色彩鲜艳,给人带来了愉悦的感觉。
2. 孩子对于配色的选择很有想法,展现了对色彩的敏感性。
3. 需要注意一下色彩的搭配,让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评价辞海中对“评价”得释义就是:衡量评定人或事物得价值,也指评定得价值、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得评价就是有目得、有系统地对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与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进行客观得了解,为进一步得美术教育与指导提供依据。
经过评价与反思,对学前儿童未来得发展作出预测,并进一步制定出新得教育目标与相应得教育方案。
第一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得目得与原则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得目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得评价就是一种整体得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学习结果与儿童美术发展状况得测量与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得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与活动效果地评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要达到如下目得:(一)了解学前儿童当前达到得水平通过评价,教师了解幼儿当前得水平,包括她们得美术能力水平与美术活动过程中得身心发展水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了解幼儿得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得帮助与指导,”“全面了解幼儿得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技能得掌握,忽略情感、社会性与实际能力得倾向、”根据评价得结果,教师可以总结出儿童美术发展得规律与一般特征,为今后设计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二)对以往得美术教育作出反思通过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得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美术教育过程中得新问题、新情况,验证教师制定得美术教育目标、选择得美术教育内容、活动得组织过程等就是否符合儿童得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从而对教育活动得各个环节作出反思,总结出成功得经验与失败得教训。
(三)促进美术教育得发展对美术教育评价得根本目得就是促进美术教育得发展。
美术教育得发展有赖于学前儿童美术能力与教师美术教育质量得提高。
经过对幼儿美术能力及美术活动得评价与反思,教师还应根据对幼儿以往发展水平得了解与自己得教育知识与经验来预测儿童未来得发展,并进一步制定出新得教育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得教育方案,更好地促进美术教育得发展、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得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美术教育评价得客观性原则,就是指进行评价必须把握美术教育与美术教育评价得客观规律,实事求就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客观实际出发获取真实信息,依据科学得标准,对美术活动得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07 学前儿童美术评价
目的三
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对美术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美术教 育的发展。经过对幼儿美术能力及美术活动的 评价和反思,教师还应该根据以往来预测儿童 未来发展,更好的促进美术发展。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进行评价必须把握美术教育 和美术教育评价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以客观 实际出发获取真实信息,依据科学标准,对美术 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档案袋是学习的记录,主要包括学生的作品, 以及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反省。这些材料由学生与工 作组成员一起来收集,集中反映学生向预期目标进 步的过程。”(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993) 档案袋是“学生作品的有意收集,以反映学生 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或成就。它必须包括内容 选择过程中的学生参与、选择的指南、评分的标准, 以及学生自我反省的证据。” (Arter & Spandel,1992)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的设计举例
在设计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方案时,必须综合 考虑相关的因素,针对具体的目的、需要、条件来 制定评价方案和选择、设计评价工具。
罗恩菲尔德根据儿童在美术作品中反映的情 感、智慧、生理、知觉、社会性、美感、创造七 个层面的发展情况作为评价的标准,制定了一般 评量表,并结合不同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把七 个层面具体化。
(二)对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
罗恩菲尔德评价儿童美术作品的七个层面
智慧成长 感情成长 社会成长 知觉成长 生理成长 美感成长 创造性成长
第九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一、学前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
(三)活动目标的表述应具有统一性 美术活动的效果是通过对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和结 果的判定而得以显现的,因此,活动目标具有导向和检验的 作用。在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上,教师可以从学前儿童 的角度提出目标,也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教育活动中,无论从哪种角度进 行表述,目标都应体现出统一性,即一个活动的几个目标要 保持主体角度的统一,不能混合性地表述。
(1)活动方法是否遵循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美 术教育活动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学 习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运用生 动、形象的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使学 前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以便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2)活动方法要体现出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教育 活动的主体是学前儿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观察和探究 的机会,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中,启发 他们思考,使他们真切、直接地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体验。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准备的评价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准 备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美术 教育资源的选择与运用是否合 理;教育环境是否安全、是否 能调动学前儿童的积极性;教 师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美术 教育活动;学前儿童有关本次 活动的思想准备是否充分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美术 教育资源选择与运用的评价。 美术教育资源的范围很广,主 要包括有利于美术教育活动进 行的物质环境和适合学前儿童 美术表达的操作材料等,它们 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达到 预期目标的重要物质保证。
对美术教育资源的选择与 运用进行评价时,应注意观察 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有效达成美 术教育活动目标,并贴合活动 内容;创设的空间设备、选用 的教具和美术操作材料是否有 利于美术教育活动的展开;选 用的学具是否便于幼儿操作; 等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课时安排:共5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2. 掌握如何进行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
3. 培养教师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方法。
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
3. 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技巧。
4. 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教案主题和教学目标。
2. 讲解:讲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方法。
3. 互动:讨论评价方法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 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评价标准。
2. 讲解:讲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
3. 互动:讨论评价标准的实际应用和挑战。
第三课时:1. 导入:介绍美术作品评价技巧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技巧。
3. 互动:练习评价技巧,进行案例分析。
第四课时:2. 讲解:讲解如何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
3. 互动: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的练习。
第五课时:2. 讲解:强调评价的重要性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性。
3. 互动: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学的评价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成果。
3. 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反馈能力进行评估。
二、教学资源:1. 教案教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教材。
2. 教学工具:投影仪、幻灯片、案例材料。
三、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2. 掌握如何进行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
3. 培养教师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评价方法和标准。
2. 互动法: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法:练习评价技巧。
五、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方法。
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
3. 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技巧。
4. 案例分析与讨论。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
学前儿童美术课程教学评价
教学活动评价训练
中班美术欣赏《星夜》 动目标 、欣赏作品,感知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
感情和思想,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 、创作“有星星的夜晚”,尝试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动准备 、图片“星夜”、凡高的自画像。 、幼儿人手一张画纸和笔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美术 教学活动评价的作用同时也掌握了学前儿童美术 教学活动评价的原则和评价的方法。
第七课:学前儿童美术教学评价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价的作用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价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价对学前儿童学习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激励性原则 (三)实效性原则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教师教学效果 的评价方法
(二)学前儿童学习效果 的评价方法
(一)教师 教学效果 的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法 2、价方
法
1、档案袋记录法 2、作业评价法 3、非正式评价法
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对学前儿童美术 活动过程的评价
(二)对学前儿童美术 作品的评价
实
项目一:校内模拟教学
践
活
动
项目二:教育实习
谢 谢!
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
所谓美术教育评价目的是指评价者对为什么要进行美术教育评 价的回答,评价目的的确立是评价活动的第一步。具体地说, 美术教育评价应达到以下三项结果: (一)了解幼儿当前的美术水平 (二)对以往教育作出反思 (三)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意义
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就是检查美术教育的效果。从实际 的教育活动进程来看,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鉴别美术教育的质量 2.诊断美术教育活动的问题 3.改进美术教育活动效果 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评价
幼儿美术能力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评价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二 是评价幼儿美术作品。 一、对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 价 1.构思方面 构思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是否能在创 造之前预先想好创造的主题和内容的标 准。
(3)需要鼓励,才能把活动进行完毕;
(4)不能把活动进行完毕,中途改变活动。
5.独立性方面
独立性方面是判断幼儿是否自己决定活动任务并完成任务的标 准,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水平:
(1)自己决定活动任务,解决问题,拒绝别人干涉,独立完成 任务;
(2)主动请教他人,考虑别人的建议,然后自己完成任务; (3)模仿他人完成自己的作品; (4)接受并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作品。
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概述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涵义
评价,是指判断事物价值的过程,在字面上来理解,评价应包 括两层含义:评判和价值。所谓评判,就是对评价对象作出判 断,具体地说,是对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环境及教 师、幼儿等评价对象作出判断;价值是做出评判的基础和标准 ,即提醒评价者按照什么标准对以上的对象作出这样或那样的 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美术教育 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美术教学质量的 提高和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应根据对幼 儿以往发展水平的了解和自己的教育知识与经验来预 测儿童未来的发展,并进一步制定新的教育目标以及 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案,更好地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和美术教师教学水准的发展。
第三节对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价
对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的视角 在对幼儿的美术学习的结果——美术作品的评价 上,罗恩菲尔德将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幼儿的感情、 智能、身体动作、知觉、社会性、美感、创造七个方 面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标准,制定了一般评量表,并结 合不同美术发展阶段中儿童美术发展的特点,把七个 层面的成长情况具体化。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 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从感情的 成长、智能的成长、身体动作的成长、知觉的成长、 社会性的成长、美感的成长和创造性的成长七个层面 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其视角的出发点是儿童的发 展 对于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来说,这种发展既包括 儿童在身心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儿童在美术方面的发 展。
第五,幼儿的图画作品,要和画纸的大小相称,令人 感觉舒适。幼儿在大画纸的角落描画出小小的形象, 或把整个形象描绘得连上下左右的空白都没有的话, 是不会令人感觉舒适的。 潘元石提出的这五个方面对评价幼儿作品很有意 义,不仅对绘画适用,对手工制作方面的评价也适用 ,如第四方面关于对材料特质的发挥和活用的内容, 第五方面关于构图和比例的内容。
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一)美术教育目标: 美术教育目标是制定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主 要依据。 教师通过对美术教育规律、幼儿美术活动特点的研究 ,以及对美术教育方法的改进来提高美术教育质量, 实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因此,制定美术教育活 动评价标准的第一步就是要对美术教育目标进行恰当 的分析,以便制定出切实应注意的事项 (一)学前儿童与自我 将幼儿当前的学习与幼儿自己过去的学习相比较 ,这种比较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各方面成长的程度。 同时对于幼儿来说,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 树立其自信心,激发其更强的学习美术的动机。为此 ,作为评价者的教师要注意评价的个别差异性。
(二)学前儿童与团体 将某一幼儿的美术学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这 种比较有利于教师对某—团体中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 的把握,但如果是在幼儿面前进行评价,就容易给幼 儿带来自卑感或自负感。因此,教师对这种评价应持 谨慎态度。教师应注意把这种评价与其他评价结合起 来全面地看待幼儿的美术行为。
(三)学前儿童与标准 将幼儿的学习与理想中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这 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 中的位置,同时制定今后发展的目标。
对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进行评价,主要目的 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 指导,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在幼 儿美术学习评价中,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幼儿美术发展的特 征,及其在美术活动中所反映的其他身心发展的特质 。如果这种评价是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连续进行的, 则可以总结出幼儿美术与其身心发展方面的规律及一 般特征,从而为今后美术教育活动的进行提供幼儿发 展的依据。
二)兴趣 兴趣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在发起和投入美术活 动时的情况,评价幼儿是否情愿投入美术活动,在活 动中是否有热情,是否感到愉快和满足的标准,幼儿 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由自身兴趣、愿望支配,自动进行美术活 动;完全沉浸在活动之中,默默无语。 第二,由特定材料引发进行美术活动;在活动过 程中会自言自语地流露出愉快之情。 第三,看到别人从事美术活动,自己跟着做;不 主动,活动中企图离开或经常张望别人在做什么。 第四,在成人的要求下开始美术活动,甚至拒绝 参加美术活动。
(四)评价信息来源 评价信息可来自几个方面,如美术教育活动设计 方案、实施过程、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反应、幼儿审 美发展的需求等。 评价者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活动实施的信 息,为确保观察所获取的信息的真实和全面,可采用 自由式的事项记录法和行为目录法。
第二节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行为过程的 评价
(三)持续性 持续性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注意 集中与持久的程度的标准,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 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能较长时间持续从事已选定的活动,不受 外界的影响,有时甚至第二天接着干。 第二,能在同年龄幼儿一般可维持的时间内持续 从事活动,中途偶有离开的现象发生,但还会自动回 来,直到活动完成 第三,需要鼓励,才能把活动进行完毕。 第四,不能把活动进行完,中途改变活动。
(六)对工具的把握 对工具的把握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从事美术活 动时操作是否灵活、准确的标准,幼儿在这方面的行 为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掌握工具姿势正确、轻松,操作动作连贯 、迅速、准确,一次完成动作,作品质量好。 第二,掌握工具姿势正确,操作动作平稳,但欠 准确,中途修改,作品质量较好。 第三,掌握工具动作正确但笨拙,操作动作迟缓 、准确性差,有失误之处却不知道修改,作品显得粗 糙。 第四,掌握工具的姿势笨拙有误,只有重复性动 作,不能完成作品。
(八)习惯和秩序养成 美术活动中的习惯是多方面的,习惯可以指个人 的习惯做法,也可指大家都要自觉遵守的惯例和秩序 。这里讲的是后者,包括工作的顺序性和保持工具材 料的秩序,目的在于判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否有步 骤、有秩序地工作。
第一,工作的顺序性。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 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是有顺序、有步骤地完成作品; 二是弄错步骤,发现后主动纠正,完成作品;三是想 到什么就做什么,在混乱中完成作品,作品有缺陷; 四是只完成局部,作品半途而废。 第二,保持工具材料的秩序。幼儿在这方面的行 为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保持工具材料的 固定位置,用时取出,用后放回;二是大致保持原位 置,放错后能找到;三是一片混乱,用后乱放,取时 找不到;四是不会取放,拿到什么用什么。
(四)自主性 自主性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能否自己决定活动 任务并完成任务的标准,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可 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自己决定活动任务,解决问题,拒绝别人 干涉,独立完成任务。 第二,主动请教他人,考虑别人的建议,然后自 己完成作品。 第三,模仿他人完成自己的作品。 第四,接受并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作品。
第二,对以往的教育作出反思。幼儿美术学习是在教 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 育水平。因此,对幼儿的美术学习进行评价,可以促 使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教育作出反思,总结出成功的经 验和失败的教训。 第三,促进幼儿的发展。对幼儿的美术学习进行 评价的最根本目的还是根据评价的结果,为幼儿今后 的发展作出预测,制定下一步发展的新目标,并制定 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方案,以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九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价
第—节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视角 (一)对以往的美术教学工作作出反思 通过对教师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工作的评价,可 以及时发现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以验 证教师制定的美术教育目标、选择的美术教育内容、 活动的组织过程等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水 平,从而对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作出反思,总结出成 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评价是 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与活动本身是联结在一起的。
(二)关注实际情况 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不同班级的教师、 幼儿环境、物质条件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制定美术 教育评价标准时不要单纯追求统一的标准,忽视实际 情况,因为这样会挫伤教师与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三)便于操作 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最终必须具体化,成为 便于操作的评价工具。在评价工具中,各项评价标准 应该能够体现方向性。评价标准要切合实际,不能要 求过高。评价标准应尽量具体,描述明确,为操作者 所理解和接受,否则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七)成就感 成就感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对自己美术成果的 看法如何的标准,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分为 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自己认为很成功,主动请别人看自己的作 品,并讲解作品的含义;能慷慨地将作品赠人。 第二,对自己的作品感觉满意,但不主动展示, 听到别人的称赞感到愉快,希望保留作品。 第三,认为不太成功,接受别人的看法,希望将 作品交给老师。 第四,感到沮丧,对别人的反应无动于衷或抵触 ,对作品去向不关心或毁掉作品。
对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潘元石在其著作《 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 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这些正是在 进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 价时值得注意的方面 :
第一,幼儿画的表现要符合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幼 儿的绘画能力要配合他的身心发展;两者才能得以平 衡发展。 第二,幼儿画要能表达出内心心象,并能宣泄个 人情感。绘画的生命在于表达属于自己内心心象的感 受以及宣泄情感,也就是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内心心 象。例如将自己内心的恐惧、害怕的感受通过绘画明 确而强烈地表现出来。
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行为过程的评价视角 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可从八个方 面进行评价,每方面又有四种水平的行为表现。 (一)用心思考 用心思考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在创造之前对创 造的主体和内容的把握方式或能力的标准。幼儿在这 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事先构思出主题和主要内容,动手之后围绕主 题构思进行创作。 第二,先想出局部内容,完成后再作新计划。 第三,先动笔后构思,由动作痕迹出发,想到什 么画什么。 第四,只有动作活动,没有形象创造,表现为在 纸上随意涂抹或反复掰泥、撕纸。
(五)创造思维方式 创造思维方式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是 否具有独创和表现意识的标准,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 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别出心裁地构思与利用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 第二,重新组织以前学过的美术式样、方法与技 能进行美术活动。 第三,重复以前学过的美术式样、方法与技能进 行美术活动。 第四,只按教师当时传授的美术式样、方法与技 能进行美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