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一轮复习:检测(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七)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中榜率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 000名考生800人中榜。此科举考试( )
A.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
B.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
C.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
D.无法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
解析:选 D “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中榜率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 000名考生800人中榜”,如此高的录取率,无法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故D项正确。
2.洪仁玕认为,“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并进而认为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这说明了(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新思潮萌发
B.鸦片战争战败对外交的冲击
C.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实际需要
D.傲岸自大的观念发生新变化
解析:选D 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中洪仁玕的观点代表的是太平天国,没有涉及“鸦片战争战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得出洪仁玕认为如此说辞容易引起冲突,并非重振太平天国威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得出傲岸自大的观念的转变,故D项正确。
3.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B.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
D.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
解析:选A 两位史学家都认为太平天国的成功是历史“倒退”和“失败”,原因就在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太平天国运动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不能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故A项正确。
4.(2018·郑州质检)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而从1860年到 1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
C.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
D.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
解析:选B 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故A项错误;督抚由满族贵族担任变为汉族地主担任,反映了清朝重用汉人担任督抚,清朝的军政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切源于太平天国运动,故B项正确;督抚是地方行政长官,故C项错误;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以解决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5.(2018·湖南长郡中学考试)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银数(单位:两)
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解析:选A 由材料中表格信息可知,咸丰三年(1853)新收银数相较前两年大大减少,支出银数较多导致实存银数大大减少,联系史实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廷对峙的政权,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属于太平天国范围之内,因而导致新收银数大大减少,但因镇压太平天国导致军事开支巨大,从而导致支出银数增多,因而出现材料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故A项正确。
6.1911年10月30日,清政府在《实行宪政谕》中说:“促行新治,而官绅或藉为网利之图;更改旧制,而权豪或祗为自便之计。……驯致怨积于下而朕不知,祸迫于前而朕不觉。”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导致清末立宪失败
B.清末立宪削弱了皇帝权力
C.清末立宪导致了官吏的腐败
D.清末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选D 该项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因果倒置,故A项错误;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当时的光绪皇帝并无实权,故B项错误;除官吏腐败外,该项不能体现“权豪或祗为自便”“怨积于下”等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官绅或藉为网利”“权豪或祗为自便”“怨积于下”“祸迫于前”,清末立宪激化了官绅豪强与底层人民的矛盾,故D项正确。
7.1911年5月,在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前夕,一位名叫石长信的监察干部(给事中)在上奏中写道:“四川、湖南现兴修铁路,因资金紧张,以租股为名,每亩土地皆征税,以充路款。我听闻两省农民,民怨沸腾,又遇荒年,用强制手段收取更难以操作。深恐民穷财尽,本欲图富强却使其更加贫弱。所以于路收归国有之日,不必担忧百姓会阻挠。”材料印证了( )
A.铁路建设资金短缺B.民众抵触铁路修建
C.铁路国有恰逢其时D.保路运动发生原因
解析:选D 材料仅涉及四川、湖南兴修铁路,资金紧张,不能印证铁路建设资金短缺,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百姓抵制的是加收土地税以充路款,而不是抵触铁路修建,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石长信的言论,仅能反映出清政府维护统治的目的,不能体现铁路国有符合当时的形势和需要,故C项错误;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它不仅堵塞了民间资本介入投资的通路,而且将之前民间集资的铁路费用也收归国有,引起了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故D项正确。
8.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咨议局服从,立宪派主政。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这可以佐证( )
A.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的结果
B.新军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体力量
C.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各省独立是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合奏
解析:选A 辛亥革命的成功,既离不开革命派对新军的思想动员作用,也离不开立宪派的社会号召作用,这是二者合力的结果,故A项正确。
9.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C.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解析:选C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这一时期已然认识到,民主共和之路是一个漫长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两个“临时”正是其不懈探索精神的集中体现,故C项正确。
10.(2018·丹东测试)有学者认为:《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该学者旨在说明《临时约法》( )
A.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B.赋予议会过大权力
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
解析:选D 材料整体阐释了《临时约法》的不足,客观上反映了《临时约法》本身在政体构建方面就存在着天生的缺陷,故D项正确。
11.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一条政治的分界线,此后,帝王、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和时代意识。”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