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的简答(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题答案 (2)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题答案简答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1)区别:①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②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口;③书面语写作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推敲,可以写得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④口语由于有语境影响和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的帮助,可以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至于影响理解和交际,书面语却由于没有记录这些因素而别人很可能难以理解,因此书面语就不得不补上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2)联系:书面语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
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和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2、言和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跟人和人类社会的口头交际活动分不开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感情的流露。
3、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说话所用的材料和规则,是抽象的、社会共同的;言语是对材料和规则的使用,是具体的、个别的。
4、索绪尔的贡献:主要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化道路。
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5、语音的性质:①语音的物理属性;②语音和生理属性;③语音的生理属性;④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6、改变口腔形状的方式有三种:①舌位——舌面隆起最高点的位置抬高或降低。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1)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
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
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
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答: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极其有限,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
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这种局限,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大地加快了。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答: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
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
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
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1为什么“说话”或人和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说话”或人和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1)说话的人要有想说什么的愿望和想说什么的内容,而这跟每一个人的全部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当前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涉及到大量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矛哲学问题和逻辑问题。
(2)大脑要有怎么组织“说话”和怎么分析理解对方说的“话”的机制和能力,这就要涉及很复杂的心理和生理问题。
(3)说活还需要一整套发音和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以及通过神经网络控制相应的器官协同发音、听音的机制和能力,这就要涉及很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
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文字产生后,就有了书面语形式),而这种行为是非常复杂的。
比如语汇系统中的词是经过主观上高度概括的,在客观的交际过程中则呈现出多样性。
又如,语法书里面讲句子,讲句子结构,都是很规整的。
而口头语言中客观存在的句子大都是不那么规整的,有时候简直可以说是乱七八糟。
因此,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口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
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
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的产生有何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人们在使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而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自己整理的简答(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2014年10月)名词解释一、词类答: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臵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二、复辅音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二组合叫“复辅音”。
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部的音位组合。
如果两个辅音相连,但却分属不同的音节,就不能算是复辅音,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发音过程。
三、复合构词答:指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复合式合成词”,即“复合词”,汉语中,按照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复合词可以分为陈述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四、屈折答: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屈折与附加的作用相同,只不过屈折是给词的外部加点东西,附加是改变词的内部的某个东西。
分析题一、“相互理解程度”不是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答:正确。
西方的语言学家往往倾向于把“语言”作为识别“民族”的重要标准,而有把“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
他们的观点和主张是由这些新兴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
但西方国家这种通过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因此,单纯的根据“相互理解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且很有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
二、音强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答:错误。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由振幅的大小决定。
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震动的外力的大小,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反之不同。
三、每个汉字都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答:错误。
各种字体的字符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汉字在隶变之前,由意符音符构成,记号极少四、“新汽车牌照”这个说法有不同理解,这是由语义的模糊性造成的答:正确。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2)送气与不送气:[p]与[p']
(3)塞、爆音与擦音:[k']与[k]
(4)鼻音与口音:[m]与[p]
5.举例说明什么是句法结构规则的递归性。递归性和句法结构的层次性有什么关系?
(1)例:“花红了”是主谓结构,通过偏正结构的递归性可以对其中的主语“花”进行扩展成为“玫瑰花红了”。又如“各级干部都必须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个句子的第一层是主谓结构,里面包含着四层偏正结构,一层述宾结构。像这样的结构的层层嵌套,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结构规则的递归性。
(4) 书面语是用文字的形式来传递人们的思想、观点等信息。它要求句子结构完整、严谨、工整,符合语法规则和行文要求,在恰当传递信息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书面语只能用别的手段来弥补不足: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
(5)口语和书面语的这些差别是由使用条件决定的,它们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异。
汇系统中,发展变化较快的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却是相当稳固的。
(2)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当社会变革较为剧烈、社会发展的步
伐较快、社会思维较为活跃、不同文化的接触较为频繁的时期,语言
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反之,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
(3)语言变体发展变化不平衡。地域方言的形成,本身就是语言发展变化
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
④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
不同的读音。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
完全一致。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题
简答题:1.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理论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
(1)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分为:个别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一般原理)(2)根据研究对象的时间不同,分为:历时语言学(又称动态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衍变及其规律)转化生成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研究语言结构的某一部分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实际状况,而不去考虑前因后果)(3)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对比语言学(用对比的方法研究没有亲属关系)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组合,分析语言片断)应用语言学:凡是关于语言学的应用研究都是应用语言学。
(1)狭义:专指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外语教学以及对有语言障碍者进行的语言整疗及其康复的治疗。
(2)广义:凡是将语言学原理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解决相关学科及语言学本身所涉及的实践与应用问题的科学。
2.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指出联系与区别。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及结果。
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相互依存,语言离不开言语,言语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全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组合。
言语是个人在特定情景中对语言的具体应用和表现。
区别:语言——全民性、抽象性、非物质性言语——个人性、具体性、物质性3.举例说明语言中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在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间所形成的关系。
.比如"吃"可以同"米饭,面条,馒头,东西"等组合出"吃米饭,吃馒头"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反映了人类语言单位组合的规则.聚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具有相同的作用,彼此可以相互替换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例如"吃米饭",其中的"吃"可以用"做"替换,"米饭"可以用"馒头"替换,"吃"和"做"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体现了语言单位的功能类别,凡是具有聚合关系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的功能.4、语言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简答题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答:(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首先,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是没有语言的;其次,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而产生的,若人类不需要语言,就不会产生语言;再次,语言是信息载体,传递信息的代码;最后,交际职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其他功能只是它的派生物,它是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相互沟通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2)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首先,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其次,语言离不开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
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
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2、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这句话?答:社会现象是和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社会现象。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经济基础就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总和。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比如属于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语言社会性的具体表现:a、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1)语言依附社会:它随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随社会消亡而消亡。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但语言不是识别民族的可靠标志,现代社会,同一民族使用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是大量存在的客观现象。
语言的形态分类一、形态语:1.屈折语:句子中某些词的本身就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德语俄语2.黏着语:词的变化表现为在词的前后附有词缀。
日语维吾尔语二、孤立语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孤立语或分析性语言。
主要特点:1.汉语的不是通过谓词的形态变化表示时体态。
2.汉语没不是通过名词的形态变化表示性数格。
3.汉语的各种实词没有词尾标记。
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形态语那样一一对应的关系。
汉语是通过完备的助词系统和严格的语序来表达相应的语法意义。
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话”,就是书面语。
书面语相比口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和书面语关系:文字产生后,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了书面语。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既不是口语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语言符号的特性:1.能之和所指:语言符号中能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称为能指;语言符号中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称为所指。
二者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2.约定和任意:约定是人为的某些规定或共同认可的某些习惯;任意,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义是不需要理由的,只要大家认定或习惯就行。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3.不变和可变任何符号,虽然最开始时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但是一旦这种对应关系固定下来,就不能轻易改变了;符号也不是一点也不变的,有时需要调整。
可变性的根本原因:任意性语言的结构特性:1.线性和离散线性: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
离散性:语言符号可以分解为原来的一个个符号。
2.层次和层级3.组合和聚合哪个成分在前、哪个成分在后的文字反映了一种结构特性,就是组合关系;什么成分可以替换出现在某个位置上的问题反映了一种结构特性,是聚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解释简答题
语言学概论解释简答题语言学概论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1.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如,汉语普通话的电视,可以切分出d-i-a-n-sh-i五个单位,它们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
2.基础方言:(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
(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语言迁移(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做“语言迁移”。
(2)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
(3)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4.语言获得、(1)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深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
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
(2)儿童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做“语言获得”。
5,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这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上述四种基本类型。
6、语义指向: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
例如,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语义上既可能指向主语,如“我吃饱了”中的“我”;也可能指向宾语,如“我吃光了碗里的饭”中的“碗里的饭”。
7.意音文字:指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如汉字就是意音文字,汉字中许多字符是直接表意的,而假借字则是假借意符直接表音、间接表意的音符。
自考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简答题第一章总论□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
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
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答: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两方面去观察。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来源于集体的劳动。
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
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
有交际价值就是语言,就能存在;没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就只能消亡。
□如何理解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人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不少种。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码……;第三类是身势语。
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更不能和语言相比。
□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答: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单位明晰性、任意性、能产性、传授性。
6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复习题库
简答题:语言的本质部分1.“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2.与语言相对,言语具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人类语言具有灵巧的构造?参考答案:o 1.“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A.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分)B.离开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
(2分)C.孩提时期是学会语言.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2分)D.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机,•就很难学会一种语言。
(1分)2.与语言相对,言语具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言语的具体性、个人性、临时性、无限性、多变性、物质性等特点。
(每小点1分,表述1分)3.为什么人类语言具有灵巧的构造?【参考答案】A.任意性;B.离散性;C. 层级性。
(每一小点2分,表述1分)简答题:语音学部分1.指出汉语普通话/a/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2.指出汉语普通话/e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3.语音的四要素是什么?在语言中各有什么作用?4.音质的不同取决于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5.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普通话音位/p/的区别特征主要有哪些?6.什么是音位?划分音位的主要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7.举例说明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什么不同?在普通话中[p]和[b]是不是音位变体?是什么变体?8.举例说明舌面元音的三维特点。
参考答案:1. 指出汉语普通话 a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参考答案】A./a/ 音位的条件变体有四个:[a]、[¢]、[ɑ]、[E](1分)B. 发音特点(3分)••••••• [a] 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 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ɑ] 后、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E]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C. 出现条件(3分)••••••• [a] 在韵尾[i]、[n]之前••••••• [¢] 无韵尾••••••• [ɑ] 在韵尾[u]、[ ]之前••••••• [E ] 在韵头[i]或[y]同韵尾[n]之间2.指出汉语普通话 e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语言学概论 简答题
1主谓结构的形式体现P922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P103借词与社会的关系借词,借词也叫外来词,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1.社会接触的强度决定了借词的限度。
一方面,社会接触的程度浅则语言的接触程度也浅,两个不相邻的,交流很少的国家之间介入彼此词汇的概率就小的多,如中国和一些阿拉伯国家。
另一方面,社会接触的程度深,则语言的接触程度也深。
日语借入大量的汉语词就是很好的例证。
2.语言社会在文化中的接触状况决定了借词的方向与内容。
如,随着佛教的传入,汉语就借用相应的梵语中的佛教词汇,傣族地区的汉语常常借入表示当地事物的傣语词。
3.在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借出去又借回来的现象。
最典型的是汉语中的所谓借形词,即把日语中用汉字记录的词直接吸收到汉语中来并按汉语普通话来读音。
有的是日语赋予了汉语借词以新的意义,而汉语又从日语中借了回来。
如:讲师、教授、封建、反对、博士;萌、达人、吐槽。
4蕴含和预设P147句子的真值是指陈述句有真假。
句义表达的现实或事件在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为“真”,反之,则为“假”。
句义之间真值的两种重要关系就是蕴含和预设。
蕴涵: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
李明买了猕猴桃。
李明买了水果。
李明感冒了。
李明病了。
李明批评了张三。
张三挨批评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X是下位概念,Y是上位概念,A is X,单向蕴含A is Y。
如:This is a DOG. →This is a ANIMAL.如果相关词语在否定词、全称量化词的辖域中,或处于条件关系分句中,那么包含上位概念的句子蕴含包含下位概念的句子,也就是说蕴含关系颠倒过来了。
如:这不是一个动物。
这不是一条狗。
所有的动物都被禁止。
→所有的狗都被禁止。
如果是花,她就不会收。
→如果是玫瑰,她就不会收。
但是如果以上说的三方面因素中有任何两个方面同时满足的话,蕴含方向又是正常的了:并不是所有的狗都是危险的。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危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2014年10月)名词解释一、词类答: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臵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二、复辅音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二组合叫“复辅音” 。
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部的音位组合。
如果两个辅音相连,但却分属不同的音节,就不能算是复辅音,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发音过程。
三、复合构词答:指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复合式合成词” ,即“复合词” ,汉语中,按照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复合词可以分为陈述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四、屈折答: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屈折与附加的作用相同,只不过屈折是给词的外部加点东西,附加是改变词的内部的某个东西。
分析题一、“相互理解程度”不是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答:正确。
西方的语言学家往往倾向于把“语言”作为识别“民族”的重要标准,而有把“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
他们的观点和主张是由这些新兴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
但西方国家这种通过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因此,单纯的根据“相互理解程度” 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 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 ,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且很有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
二、音强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答:错误。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由振幅的大小决定。
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震动的外力的大小,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反之不同。
三、每个汉字都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答:错误。
各种字体的字符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汉字在隶变之前,由意符音符构成,记号极少四、“新汽车牌照”这个说法有不同理解,这是由语义的模糊性造成答:正确。
语义学所谓“模糊”是指语言形式所反应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边界,是指一个意义与别的意义难以绝对划分清楚,“歧义” 则是指同形的语言符号系列可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义。
可以通过上下文及语境来消除,而模糊词始终是模糊的。
如:“新” 是模糊的,它与“旧” 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新汽车牌照”是歧义的,若换成:新的汽车牌照或“新汽车的牌照”歧义就能消除,但是“新”依旧是模糊的简答题一、简述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答:(1)语言迁移现象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
如果母语与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是一致的,那么语言迁移便对第二语言有积极的意义,叫做正迁移,反之叫做负迁移。
(2)外语教学中教和学双方实际上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注意两种语言的共同点,主动利用正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
这一教学过程叫做“引导迁移” ,它可以说是不断修正中介语并找出错误的类型和原因二、简述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答:(1)语言符号必须同时具有表达特定意义的物质实体和物质实体所表达的特定意义两方面,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称为“能指”把语言符号中由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称为“所指”(2)语言符号中能指和所指好比是一张纸的正反面,正面无法切开语言符号中表示意义的声音和声音表示的意义也不能分开,声音离开了意义就不再是语言的声音,意义离开了声音也就不再是语言的意义。
或者说声音和意义一旦分开语言符号就不存在了三、简述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答:论证题一、决定语言转用方向的相关社会因素有哪些?答:(1)语言转用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发生的,在语言转用过程中,哪一种语言在竞争中获胜而去带对方,也是由相关的社会因素决定的。
(2)首先,语言转用与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
民族的融合可以不依靠强制的手段发生,即伴随着民族融合的过程,语言的转用也自然的发生了。
(3)其次,同数量占优势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语言转用才有可能发生。
(4)最后,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哪种语言成为主要语言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上的优势,语言使用者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并不起决定性因素二、举例说明语意角色的类型答:(1)论元的类型一般称为“语义角色” 。
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 “受事”“与事”2)施事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他走了”中的“他”;受事表示动作行为的承受着,如“自行车修理好了”中的“自行车” 与事表示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如“老李送我一本书”中的“我” 工具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材料或手段,如“水浇完了”中的“水” 结果表示动作行为而产生的事物,如“文章写完了”中的“文章” 处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所及的处所,如“他回北京了”中的“北京”2015 年 4 月(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一、语言获得答: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也就是通过某种遗传机制和大脑内在的作业,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得到二、语音对应关系答:方言、亲属语言之间有规律的非个别语音之间的互相对应关系就叫做“语音对应关系”三、意译词答: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并把外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四、主谓词组答:两个词组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被说明成分是主语,说明成分是谓语。
如汉语“他很聪明”判断分析题一、书面语是口语的书面记载形式,应与口语完全保持一致答:错。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二者具有不同特点。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的口语风格。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的而形成的,具有“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善、长句较多”的风格。
二、后缀和词尾是不同性质的语素答:对。
词缀和词尾都属于不成词语素,但两者有区别。
词缀又叫构词语素,一般位臵固定。
不作为词的主干成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的新词。
词尾,又叫构型语素,一般在词中位臵固定。
但既不是词的词语意义也不参与构造新词,并且不改变词的词语意义三、理解句子中每个词的意义,就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答:错。
句子本身的意义可以根据不同的表达形式大致分为“词汇意义” “关系意义”“语气意义。
”理解了句子中每个词的意义,只是明白了句子中词语本所具有的意义,甚至都不能算是理解了词汇意义,因为词汇意义中还包括词语搭配所产生的意义,更不要说整个句子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了四、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答:错。
由音符直接表示音节的字称为音节文字,表音文字中的音节文字,如日语假名,一般是一个音节用一个假名表示。
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一种音节,但汉字不是音节汉字。
因为汉语一个音节不是只用一个记录的,汉语音节有400 多个,却用几万个字表示简答题一、简述语言遗传机制的主要内容答: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假设:认为人的语言知识中的基本类别范畴和语言原则是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得到的,人经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对语言知识进行调整和补充,最后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二、简述词类划分的形态标准答:“形态标准”是说可以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对于词形变化丰富的语言来说非常简单实用,如英语的动词有时、体、态的词形变化,名词虽然没有性和格的词形变化,但还有单复数的变化,所以就可以根据词形变化来区别动词和名词。
但这种标准并不实用于汉语,因为汉语几乎任何词类都没有词形变化三、说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主要内容答:所谓“任意”,是说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义是不需要什么道理的,只要大家都认定或习惯就行,例如,同样是“红色” ,在结婚是表示“喜庆”,在无产者心中表示“革命”在特定场合表示“危险” ,在交通信号中表示“停车”,这些相同的红色和各种不同的意义之间,并没有非如此不可的道理,因此这种红色就是符合论述题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答:(1)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
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语音的变化,这种现象即“语流音变”。
汉语普通话的音变主要包括“儿化”“变音”“变调”等(2)儿化:儿化是普通话中特殊的语流音变现象,发音时在韵母末尾加上一个卷舌的动作,一般在书面上写成“儿” ,如“花儿”(3)音变:一个音节收到语流中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其内部因素发生某种变化,这就是“变音”。
变音现象中最重要的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举例说明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近义词”指意义并不完全相同的具有同义关系的词语。
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2)一是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以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而理性意义的差别会影响近义词的用法,比如“成立”和“建立” ,都具有“开始存在”的意义,但是“成立”侧重于组织、机构等的出现,“建立” 可以用于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政权、伟业等(3)二是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也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比如“果断”“武断”,都具有“有主见的做判断” 的意思,但“果断” 有褒义色彩,“武断”有贬义色彩2015 年10 月(语言学)名词解释一、中介语答:美国语言学家赛格林提出,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二、单纯词答:由一个词根语素(在有的语言里加上词尾)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
汉语中的单音词,如“书” “人”“车”“路”以及一部分双音词,如“玻璃”“琉璃”“葡萄”等都是单纯词三、语素答: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就汉语来说,大抵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但也有两个字表示一个语素的,如“葡萄”“玻璃”四、屈折答: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屈折与附加的作用相同,只不过屈折是给词的外部加点东西;附加是改变词的内部的某个东西分析题一、有人说“一个民族使用一个语言”请谈谈对这种观点的看法答:(1)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既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又是民族识别的基本要素之一。
但是语言并不是区别民族的唯一标准。
(2)从古至今,便随着民族的交往与交融,不同民族使用一种语言的情况大量存在。
历史悠久的中国由56 个民族构成,其中除回族、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大多使用一种民族语言,也有只用两种及以上的语言,而汉语普通话是通行全国的标准语,一个民族因交际需求而使用不同语言的情况也大量存在,在中国有的少数民族既使用本族语言又使用普通话,在世界许多国家既使用本国语言又使用外语二、比较“行为”“行径”两个词语词义的异同答:(1)行为: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2)行径:(1)小路:崎岖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