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某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村级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村级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4c634e7e21af45b307a834.png)
精准扶贫村级调研报告【篇一: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1)篇十堰市自实施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郧阳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子胥湖集团公司董事长周伟定点联系的扶贫村郧县城关镇桃花沟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基本情况与现状桃花沟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缘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
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丹江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
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
根据国家贫困标准 (20xx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桃花沟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
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扶贫目标及对策针对桃花沟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桃花沟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扶贫目标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37f126ce2f0066f4332231.png)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商南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公司过风楼镇千家坪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
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千家坪村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千家坪村辖14个村民小组、303户、1186人,全村耕地面积986亩。
地处丹江以南耀岭河上游,立地条件差,属典型高寒偏远贫困村。
千家坪村贫困户共104户,365人,____年脱贫20户84人,目前,还有84户281人未实现脱贫。
2.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全村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豆类、小麦、玉米等作物,种香菇,饲养牛、羊、生猪、家禽等。
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该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全村都通有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0%以上,医疗卫生室1所。
____年底,千家坪村种植业和种香菇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54%;养殖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19.4%;二三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26.5%。
从产业比重看,千家坪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
而外出务工人员及从事二、三产业者,养殖业者偏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贫困面较大。
种植业:千家坪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玉米、小麦621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3%。
另种植少量豆类、蔬菜约213亩。
草畜产业: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栏56头;羊存栏32只;猪存栏113头。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村全部通电;由于该村自然条件所限,群众用水均建有饮水池,接通自来水;通讯设备基本普及;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有房301户,1160人。
4、公共服务设施党员活动室建起多年,由于没有资金,至今村部院落还没有平整和硬化,没有厕所和室内楼梯设计不合理。
百度文库精品文档-关于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3篇
![百度文库精品文档-关于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58c614d5bbfd0a78567370.png)
关于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3篇关于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第1篇XX镇XX村委东靠XX村委,南邻XX县岭口,西连XX,北接XX村委,赣粤高速巴莲公路在村委东南方向穿越,是XX县的南大门。
下辖10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全村513户,农业人口1935人,耕地面积4950亩,林地面积13700亩。
全村现有党员79人,村两委干部8人。
XX村委属XX省县级建档立卡贫困村。
目前扶贫对象规模依然较大,部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特别是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病返贫问题还很突出。
2015年7月,经组织上选派,我到XX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这2个月的时间里,我通过深入各村组走访座谈、沟通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XX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
一、XX村委贫困基本情况1、自然条件较差。
XX村委地处黄金江下游,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于水稻、烟叶种植或外出务工。
该村属XX水利枢纽库区重点移民村,目前移民搬迁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库区抬田后,因土壤沙化漏水、水渠设计等问题,许多水田无法耕种或虫害较多,产量大面积减少。
特别是部分偏远山村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
2、农民素质偏低。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
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
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3、子女上学致贫。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
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51781cf90f76c660371a76.png)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xx县xx 乡xx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xx村是××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XX年全村贫困面为14%,目前下降到5.2%。
该村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4726亩,人均耕地约2亩,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239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
xx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
XX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二、调研过程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
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xx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30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6人组成工作组,利用7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xx村及9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
第二阶段,甄别确认。
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97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
最后确定,xx村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36人,XX年脱贫64户221人,现有贫困户33户124人。
第三阶段,制订措施。
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
第四阶段,集中交办。
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
三、致贫原因分析(一)因病致贫。
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矽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
目前,97户贫困户336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0篇)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2a827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d.png)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0篇)推荐文章员工转正自我鉴定工作总结5篇热度:学生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的计划(通用8篇)热度: 2022员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热度:优秀员工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篇汇总热度:学生会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篇热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篇1一、基本情况樊马家河村共有3个自然村,分别为樊家河、马家河、呼家老沟。
全村共有461户,1448人,党员50人,(男47人,女3人),全村常驻人口77户145人;总土地面积18500亩,川坝地1500亩,退耕还林4200亩,荒山1148亩,其中,苹果3200亩;现有贫困户104户317人,其中产业户93户287人,兜底户11户30人;已脱贫户(享受政策)48户151人,其中产业户47户149人,兜底户1户2人;在册贫困户48户154人,其中产业户38户126人,兜底户10户28人;已脱贫户(不享受政策)共8户12人,其中产业户2户2人,兜底户6户10人。
移民搬迁44户,危房改造5户。
本村村民主要靠发展种植产业、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工作思路(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
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
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
关于精准扶贫的社会调研报告5篇2020最新_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关于精准扶贫的社会调研报告5篇2020最新_社会实践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f0ef5bb52acfc789ebc996.png)
关于精准扶贫的社会调研报告5篇2020最新_社会实践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关于精准扶贫的社会调研报告1十堰市自实施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郧阳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子胥湖集团公司董事长周伟定点联系的扶贫村郧县城关镇桃花沟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基本情况与现状桃花沟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缘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
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丹江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
20__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
根据国家贫困标准(20__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桃花沟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
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扶贫目标及对策针对桃花沟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桃花沟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扶贫目标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https://img.taocdn.com/s3/m/402cc7f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5.png)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xx镇基本情况xx镇位于化隆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适宜,属化隆县三大川水乡镇之一,也是化隆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
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86个社6871户,总人口3.13万人,有回族、撒拉族、汉族、藏族、东乡族五种民族,少数民族占90.6%。
全镇总耕地面积为XX1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72亩,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温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
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经济第三产业收入占48.6%,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收入占33.33%,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历年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XX年我镇积极争取在唐寺岗、牙目、桥头、东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个村的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农户744户,发放扶贫资金372万元;XX年在xx街、阿化、西滩三个村种植薄皮核桃1300亩;XX年根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要求,我镇通过行政村申请、政党政班子会议研究,上级扶贫部门审核确定了上四合生、牙路乎、关巴、东六、东七、xx街、阿化、西滩8个行政村为贫困村,XX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2736以下,贫困率均在42.5%以上。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5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2150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a.png)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study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s,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精准扶贫调研报告5篇调研报告是对所获得数据的有力汇总,它承载了调研任务的全部精髓,调研报告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准确、可信的信息,以便做出决策,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5e7d6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c.png)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准扶贫调研报告15篇 在学习、⼯作⽣活中,报告的使⽤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欢迎⼤家分享。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1 (⼀)扶贫对象精准,决战⽬标到村到户,全⼒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是扶贫过程中,扶贫资⾦撒胡椒⾯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县扶贫⼯作进⼊啃硬⾻头阶段,建议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功夫,变过去的⼤⽔漫灌为精准滴灌,扶贫攻坚要靶向精准,全⾯做到六个精准,重点从治理贫困村穷、乱、弱⼊⼿,提出⼤打⼀场藏区维稳前沿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集中⼒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集结号,创建扶贫攻坚创新区、民族团结进步⽰范区、⽣态牧业建设区、减灾避灾产业⽰范区、农业观光⽣态⽰范区五区,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细化配套措施,确保贫困村和贫困⼈群的精准认定,实现扶真贫扶准贫,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新⼀轮社会发展的制度红利、改⾰红利,使扶贫开发⼯作精准、深⼊推进。
⼆是要精准做到识别的贫困村、贫困户找得准不准,致贫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脱贫致富的规划和措施制定得实不实,项⽬资⾦和⼲部驻村是否落实到位等,切实把情况搞准、措施搞明、责任搞清,才能指导基层更加有⼒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下深⽔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找到问题才能精准打贫困七⼨。
建⽴精准扶贫⼯作机制,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卡,全⾯掌握贫困⼈⼝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确保如期稳定脱贫。
建议细化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标准,统筹与社会救助政策相统筹,建⽴民政、社保与扶贫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平台。
三是将精准扶贫攻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提升到事关全县发展⼤局的⾼度来谋划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根据贫困原因,实施分类指导,以整村推进为着⼒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攻坚,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涉农项⽬和资⾦,捆绑打包,统筹使⽤,综合施策,合⼒攻坚。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_有关最新的精准扶贫调查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_有关最新的精准扶贫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28bdf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a.png)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范文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_有关最新的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的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请点击下方↓↓↓精准扶贫调查报告1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
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
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
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
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一)面上致贫原因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
村内无集体企业,2014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63606bed630b1c59eeb5ca.png)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本文是关于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为了进一步加强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实现贫困农户早日脱贫,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召开了专门会议,落实具体负责同志,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现将做好新形势下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县辖8镇1个街道办,211个村,10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9万人,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其中农村人口14.98万人。
截止XX年,全县在册贫困人口由XX年的12977户、37270人减少到7955户、XX9人,分别占到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总人口的21.5%和13.4%,其中有一般贫困户4843户13021人、低保户785户1795人、五保户502户652人、低保贫困户1825户4591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XX年的1526元提高到2486元,净增960元。
因病致贫户有2278户、因残致贫户有604户、因学致贫户有883户、因灾致贫户有732户、因缺乏技术致贫户有700户、缺劳力致贫户有557户、缺乏资金致贫户有501户、缺土地致贫104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79户。
XX年计划脱贫人口通过搬迁扶贫641户1847,发展苹果业1526户3468人,大棚种植294户865人、养殖715户1999人、其他产业扶贫479户1374人、产业技能培训525户1402人、务工技能培训599户1523人、救助兜底1287户1859人,全县确定贫困村74个,其中省级21个,市级53个,占到全县行政村的35%二、贫困户贫困成因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
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选)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af1e28e284ac850ad024263.png)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选)整村推进是我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关于XXX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为深入推进县委扶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中共马边彝;一、村情概况;(一)村情简介;(二)产业发展;(三)农民收入;(四)基础设施建设;(五)基层组织建设及其作用发挥情况;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政策宣传;(二)严格选贫程序;(三)强化督导检查;(四)充实《扶贫手册》;(五)初步归类分析;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为深入推进县委扶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工作督查调研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调研组于5月26日、27日深入XXX村开展工作调研,通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基层座谈等方式方法,较为全面地掌握了该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群众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愿望和诉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村情概况(一)村情简介。
现在的核桃坪村是2010年由原下核桃坪村和原上核桃坪村撤村并组而成,人口382户、1842人,耕地8100亩,退耕还林2304亩,荒山6800亩,低产茶园900亩,良种核桃55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土豆和黄豆为主,辖6个村民小组,沙二路横贯全村公里、上下核桃坪组和斯密罗科均通公路,而磨子坪、小沟、司儿湾处于山顶尚未通公路,全村现有低保133人、五保3人、孤儿5人,教学点1个、1-3年级学生98人。
(二)产业发展。
2005年市纪委和市科技局对口帮扶在核桃坪实施了2600亩茶园,因产茶迟加上技术管理不到位效益低下,现900亩。
2006年市军分区帮扶在核桃坪实施了960亩良种核桃,因品种或者气候原因无法挂果,现在仅剩550亩,只能当烧柴。
近两年磨子坪等乡政府帮扶新增造林4000余亩,小沟等群众逐渐扩大了山羊养殖规模。
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f24d4627284b73f3425013.png)
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调查调研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扶贫精准农村【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一】按照选派办、扶贫办部署,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到了17个生产队,对全村精准帮扶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赵桥村概况赵桥村隶属肥西县丰乐镇,北临合安路,东靠花新路,南接四丰路,西濒赵小河。
赵桥村总占地面积约3960亩,有刘大郢等17个生产队,总人口1682 人,总户数408户,总劳力896人,党员40人,201X年人均纯收入8189元,贫困户15户44人,五保 13户,低保11户31人。
总耕地2615亩,退耕还林365亩,当家水塘35口,占地约800亩,沟渠41条,总长约12600米。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比较优势当前赵桥村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设施设备落后,与发展现代农业有很大差距,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涉及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亟待解决,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尚需提高。
三是农民的思想观念不能完全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文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风气习俗仍然存在。
四是致富带头人缺失,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孕。
五是村发展源动力不足,由于村集体经济积累几乎为零,对村里基础建设的投入能力不足,党员平均年龄55岁,无新鲜血液输入。
当前赵桥村存在优势:一是交通优势显著。
往北距离省际公路10公里不到,紧挨着花岗镇通往新仓的县级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二是村两委班子十分团结。
众人拾柴火焰高,同舟共济开大船。
班子团结是干事业的基础、干成事的前提,只要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就一定能为群众谋来福祉。
对推进精准扶贫的建议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赵大郢、任郢、潘郢、万郢、丰收、马郢、东西基塘,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着力打造优质粮生产基地,使其成为农产品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原料基地;在临近花新公路的王岗、杨湾、下湾、王圩、一棵树、吴岗,突出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打造苗木花卉村、棚室蔬菜、现代养殖专业村,努力使其向肥西三岗花木市场看齐,促其成为合肥市民的下一个菜篮子;在紧邻花新公路的刘大郢、椿郢,依靠毗邻的7个当家塘及紧邻公路的优势,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旅游农业专业村,带动整个赵桥村的经济发展。
精准扶贫村级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村级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47641404a1b0717ed5dd93.png)
精确扶贫村级调研报告【篇一:对于乡村精确扶贫的调研报告】对于乡村精确扶贫的调研报告( 1)篇十堰市自实行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确扶贫工程以来,众多公司依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接踵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展开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初步。
那么,贫穷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实行精确扶贫、又有哪些保障举措? 近期,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门到郧阳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子胥湖公司公司董事长周伟定点联系的扶贫村郧县城关镇桃花沟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状况报告以下:基本状况与现状桃花沟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沿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 8.6 平方公里。
全村共有12 个村民小组, 410 户, 1806 人,其中,丹江库区移民235 户,耕地面积2700 亩,此中,旱地2050 亩,水田 650 亩,林地 1400 亩。
20xx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 元。
根据国家贫穷标准(20xx 年人均纯收入2736 元)统计,该村现有贫穷户 232 户, 966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
有史以来,桃花沟村一直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家产构造单调。
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路子单农民看法落伍、因灾、因病回乡许多,是该村贫穷现状的集中表现。
扶贫目标及对策针对桃花沟村贫穷现状,子胥湖公司公司扶贫工作专班经过进村入户检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议,初步制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求在 2020 年前,经过项目拉动、家产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桃花沟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盛繁华、人与自然和睦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扶贫目标采纳项目扶贫、家产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公司家产带动优势,力求经过 6 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家产为主的参观、休闲、采摘生态旅行园区,实现家产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 亩以上 )、农民增收 (人均年增收300 元以上 )、生态改良、村容靓丽、村风和睦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目标,到202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某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某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71cfdfbb68a98270fefa66.png)
某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某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村情简介__村位于__乡的东北部,面积1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___户,1___人。
20__年,精准扶贫活动开始,统计建档立卡贫困户___户___人,其中低保户___户,五保户 3 户,其他贫困户___户。
二、主要工作成绩“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精准扶贫”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努力、集思广益,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六大工程”制定相关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
一是扶贫安居工程。
结合国家扶贫搬迁相关政策,为 3 户贫困户新建住房。
二是安全饮水工程。
在王家湾新建集中供水设施一处,其他平困户则采取维修水池,架设水管,解决安全饮水工程。
三是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程。
进行道路改造,采取国家项目补助以及村集体和村民自筹形式解决。
四是基本生活水准提升工程。
对需进行基本生活水准提升的贫困户,通过”;阳光超市”八大件资助,合作医疗报销等形式解决。
五是户户增收工程。
采取劳动结业培训,扶持发展特色养殖,景观植物种植等形式增收。
六是家庭子女成长培养工程。
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采取村民自筹,村集体以及帮扶单位慰问形式解决。
经过村集体和驻村工作组共同近两年的努力,现成功帮助其中一半贫困户脱贫。
三、扶贫攻坚工作难点要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全村脱贫的工作目标,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__村位于远安县最北端,与南__交界,距离__乡二十余公里,距远安县城五十多公里,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往返。
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文化程度低,致富技能少。
__未脱贫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
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
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
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劳动力匮乏,收入水平低。
__现有贫困人口很大部分为户口与子女分离的老人、残疾人、常年病人等,大多年纪大、身体差,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力。
关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d846e458fafab068dc0255.png)
关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篇一:关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十堰市自实施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郧阳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子胥湖集团公司董事长周伟定点联系的扶贫村郧县城关镇桃花沟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基本情况与现状桃花沟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缘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
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丹江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
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
根据国家贫困标准(20XX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桃花沟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
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扶贫目标及对策针对桃花沟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桃花沟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扶贫目标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3篇(最新)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3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22cfe76fba1aa8114431d97b.png)
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
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
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
2014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
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一)面上致贫原因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
村内无集体企业,2014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交通条件差。
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
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
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3篇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6c045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71.png)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3篇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检查报告,仅供参考。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篇一: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黎川县扶贫和移民局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召开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集中下基层座谈调研,深入村组开展民情调查,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积极调研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方法。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黎川县扶贫开发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全县有省级扶持贫困村15个,涉及201个村小组、26932人。
近年来,黎川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精心指导下,大力推进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2006-2012年,共新修乡村公路118公里,解决了20284人的行路难问题;新铺设饮水管道38960米,解决了9140人饮水困难问题;新建水渠13130米,新建排陂、水坝等水利设施28处。
二是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将新农村建设向贫困村倾斜,黎川德胜搬迁移民集中安置新村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建设。
2006-2013年,全县建设了450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其中贫困村中新农村点146个,点全县新农村点的32.4%;打造了32个综合示范点、120个森林村庄,占全县30户以上村庄的53.1%,占农民总数的50.1%。
三是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观。
2008年-2013年,全县完成搬迁移民10422人,建设集中安置点34个,厚村乡移民集中安置点、德胜镇移民集中安置点被评为全省示范建设点。
四是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培育发展了食用菌(茶树菇)、烤烟、香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涌现出万亩香榧示范种植基地、千亩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百万筒食用菌示范基地、千亩烤烟示范基地等几十个特色农业基地,黎川茶树菇、香榧获国家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香榧之都”、“优质水产基地县”,烤烟被列入“两个基地单元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村情简介
xx村位于xx乡的东北部,面积1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328户,1021人。
2015年,精准扶贫活动开始,统计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24人,其中低保户31户,五保户3户,其他贫困户28户。
二、主要工作成绩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精准扶贫”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努力、集思广益,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六大工程”制定相关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
一是扶贫安居工程。
结合国家扶贫搬迁相关政策,为3户贫困户新建住房。
二是安全饮水工程。
在王家湾新建集中供水设施一处,其他平困户则采取维修水池,架设水管,解决安全饮水工程。
三是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程。
进行道路改造,采取国家项目补助以及村集体和村民自筹形式解决。
四是基本生活水准提升工程。
对需进行基本生活水准提升的贫困户,通过“阳光超市”八大件资助,合作医疗报销等形式解决。
五是户户增收工程。
采取劳动结业培训,扶持发展特色养殖,景观植物种植等形式增收。
六是家庭子女成长培养工程。
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采取村民自筹,村集体以及帮扶单位慰问形式解决。
经过村集体和驻村工作组共同近两年的努力,现成功帮助其中一半贫困户脱贫。
三、扶贫攻坚工作难点
要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全村脱贫的工作目标,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xx村位于远安县最北端,与南xx交界,距离xx乡二十余公里,距远安县城五十多公里,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往返。
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2、文化程度低,致富技能少。
xx未脱贫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
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
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
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3、劳动力匮乏,收入水平低。
xx现有贫困人口很大部分为户口与子女分离的老人、残疾人、常年病人等,大多年纪大、身体差,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力。
生产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不管是发展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均比较困难,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
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4、抵御灾害病残风险能力差。
部分贫困户经济状况差,主要收入又源于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若遇自然灾害,无法抵御,导致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就可能造成贫困。
有的贫困户家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还需要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难以脱贫。
还有的贫困户由于家中子女正接受高等教育,学费、生活费数目大,导致家庭负担重。
四、下一步做法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
加强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2、加强就业培训。
一是结合村民实际开展各种短期技能培训,采取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
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是介绍有条件的贫困户参加县人社局及相关企业的业务技能培训,掌握就业技能。
3、加强政策保障。
一是着力抓好“雨露计划”等贫困户学生读书优惠政策。
加大对高级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的补助,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衔接,合理组织安排贫困学生勤工俭学,大力推进贫困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
二是积极整合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医疗政策。
同时加大贫困户就医看病时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以外费用报销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农户看的起病,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4、是加强产业扶持。
坚持特色种植、养殖,大力扶持农户香菇种植和黑山鸡养殖,采取村集体提供种子、种苗、技术等手段帮助贫困户进行种植和养殖。
将有条件的贫困户纳入到黑山鸡养殖合作社中来,做好销售服务工作,扩大销售范围,确保贫困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