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三个层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三个层次

[摘要]教学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和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创新—示范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三个逐步递进的层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要科学认识并准确把握这三个层次的特点,以规范为基础,以创新为追求,以示范为目的,为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引领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创新示范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2006年以来,教育部和财政部共立项建设100所示范高职院校和100所骨干高职院校,通过“点”上示范、“面”上辐射,引领带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进入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将教学管理作为推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内驱力,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此促进各校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伴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过程,随着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逐步深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可以归纳出规范—创新—示范三个逐步递进的层次,创新是在规范基础上的超越和突破,示范是在规范和创新基础上的凝练和升华。

一、规范: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所谓规范,即“一定的过程或过程的结果所遵守的规则”。规范化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最基本要求。规范教学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核心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实施。围绕这个核心,规范教学管理应该包含以下三个维度:

1.制定哪些制度。在遵循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宏观教学管理的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运行管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教学督导与评价等内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需要对校内教学管理文件进行梳理,系统构建从学校章程→教学管理部门规章→各种教学管理条例和规定→条例或规定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的四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至少应该包含岗位职责类、教学运行类、建设改革类、质

量保障类四类。

岗位职责类管理制度应该首先明确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明晰学校、教务处、系部之间的权责关系,使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主动承担各自的职责,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权责分明、齐抓共管、高效运行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运行类管理制度应抓住两个重点:一是课堂教学规范,主要包括包括实训、实习管理等;二是以教务处为主体的教学行政管理,主要是制定教学工作制度的规程,包括学分制、教学计划制订、课程编排、教师开新课及新开课的试讲、选课管理、课程考核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运行常规工作时间与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建设改革类管理制度主要是加强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方面的制度,应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质量保障类管理制度主要是确定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由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教学运行质量标准、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构成的系列基本文件,使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有章可循。

2.怎样建立制度。制定制度文件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内涵,即准确分析并掌握要解决的问题的规律和管理规律。在制定制度时,要遵循三个原则:科学性、适用性、系统性。科学性是指制定教学管理制度要遵循教育规律;适用性是指一定要在考虑学校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出合适有效的制度,同时要注意程序的流程一定要便于操作;系统性是指制定文件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要注意与学校已有制度的衔接,不能出现矛盾,一定要进行整体设计,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同时必须考虑学校的长远发展,注意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联系。

3.如何实施制度。制度一经公布,必须严格执行。要对学校颁发的文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使相应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除常规教学检查之外,每学期分别在期初、期中、期末组织教学工作检查,期初重点通过检查教学的准备工作,规范教学要求;期中主要通过了解教学秩序和教学运转情况,检查教学过程中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期末通过对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规范这个层次适合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初期,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在加强教学规范管理的同时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教学管理的重点是通过构建合法、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并探寻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着重解决学校教学管理文件的规范化、程序化、系统性、操作性问题,来保证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创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提升和追求

所谓创新,是指对原有事物的扬弃,它是在旧事物中产生,但与旧事物有着本质的不同。教学管理创新并非是在一种与原有教学管理体系突然断裂后的创新,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渐变后的产物。随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和推进,高职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以往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创新

教学管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工学结合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时间及参与教学的主体,使教学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多样与复杂,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创新教学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核心是要把工学结合作为教学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进行改革和探索,形成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校企互动的教学管理模式。围绕这个核心,创新教学管理应该包含以下三个维度:

1.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教学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应该树立“四个合作”的理念,将改变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观念作为创新教学管理的基础,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校本特色。

2.实践创新。第一,打破封闭的教学管理系统。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在原有教学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逐渐渗透企业因素,建立企业与学校的共同管理机制,使企业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参与高职教育管理过程,给企业提供足够的表达需求的机会,形成学校和企业间的合理互动。第二,建立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些都对传统的刚性化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要适应需要,在教学管理实践中逐步建立一种能够灵活配置教学资源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机制。第三,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工学结合体现在“与学习相关的要素”和“与工作相关的要素”两者的结合,主要包括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质量管理等。各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在专业建设上,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在教学条件上,建设稳定、设施充足、适用,使用率高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教学环境上,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元素的校园环境;等等。

3.方式创新。为了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目的,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引进教务管理系统,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和功能延伸,形成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的共享型教学管理平台,对教学计划、选课排课、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缴费注册、毕业审查、教材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课外活动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另外,要不断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学管理队伍,并能在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根据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创新这个层次适合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期,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在创新教学管理的基础上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推进,其教学管理的重点是通过改革过于僵化、过于刚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开放办学、深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进行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不断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化。

三、示范: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目的和功能

所谓示范,即“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周济曾经指出:“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是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