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认识和实践的两个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认识和实践的两个原则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是原理的体现之一。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对于社会历史发展。
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须追求、坚持和服从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原则具有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价值原则亦称“价值联系原则”。
德国李凯尔特用语。
价值指事物和现象的意义,价值原则即是用事物是否具有意义这一原则作为区分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标准。
价值原则,就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社会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与真理原则构成对立统一关系。
美国企业文化专家劳伦斯·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未来企业经营的八大原则》一书中指出:几乎每个美国的大公司,都在发生着企业文化的变化,旧的企业文化在衰变,新的企业文化在产生。
美国的企业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这种精神可以包括在八大基本价值原则之中。
一、目标原则。
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有价值的目标。
二、共识原则。
企业成功与否,要看它能否聚集众人的能力。
三、卓越原则。
卓越不是指成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工作伦理,培养员工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一体原则。
全员参与,强化组织的一体感。
五、成效原则。
成效是激励的基础。
六、实证原则。
即强调科学的态度,善于运用事实、数据说话。
七、亲密原则。
即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团队精神。
八、正直原则。
正直就是诚实,以负责认真的态度进行工作。
在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中建设公民文化
由被动 向主动转变 ; 内容 上 , 在 由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 高队伍 整体 素质转变 ; 在形 式上 , 由集中 、 统一 、 大型 的活动 向小型 、 灵活 、 的方式转变 。【 在解 决实际 问题时 , 多样 5 1 专职工会人 员 要以平等 的态度待人 , 加强和职 工的沟通和交流 , 到以情感 做 人, 拉近与职工 的心理 距离 , 让职工产生信任 感和舒适 感 ; 要 注意把握职工的所思所 想 , 主动把消极 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 要坚持做 到让 思想 政治工作进车 间 、 班组 、 入 到现 场 , 及时把 握职工的思想动态 ,针对 职工中出现 的思想实际 问题对症下 药, 有的放矢 , 积极引导职工做 好本职 工作 。在加强和改进思 想政治工作中 , 我们 的许多探索 已经取得显著的效 果 . 抓住了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中规律性的东西 , 这是值得肯定 的。 但 也要清醒的看 到 , 这些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当前 , 世界正在发生深 刻变化 ,我 国正在进行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C A MN HN H R IG C lA
探公民文化
剜、 生 其
( 南工程学院公 民文化研 究中心 河南 郑州 河 4 19 ) 5 1 1 中图分类号 :6 文献标识码 : I4 3 A 文章编号 :6 30 9 (0 0 1 - 00-2 17 - 9 2 2 1 ) 10 0 - - - 0 摘要: 在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中建设公 民文化 , 必须加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建设 , 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 系融 入公民教 育的全过程 , 以促进人 的全 面发展作为公 民文化建设的根本 内容 , 同时要 用公 民文化建设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关键词 : 真理 ; 值 ; 会 主 义核 心 价值 体 系; 民 文化 价 社 公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的真理.价值,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和要求为内容的特点的实践目标.
价值和真理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第二,价值的实现是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的;第三,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是以相关的真理为依据的;第四,真理必然具有价值;第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既遵循真理原则,又遵循价值原则,才能获得成功.正是基于实践的这一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以两者统一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原则.成功的实践必须坚持真理原则.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坚持真理原则的客观要求这种意识的精神升华,是一种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自觉意识.成功的实践还必须坚持价值原则.人文精神是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为目标这种精神的升华,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
在实践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被用于为害人类的重要作用。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统一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生态2 文靖201130020222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两大原则。
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主观同客观的一致,追求和服从真理。
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客观同主观的一致,创造和实现价值。
二者不可分割、互为前提、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没有真理指导就失去了价值取得的正确轨道,没有价值目标就失去了真理追求的动力。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区别在于: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它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它基于“物”的尺度上,要求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从人们的主观想象、主观愿望出发,不能歪曲世界的本来面目。
违背了真理原则,就违背了客观规律因而人们的活动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还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而价值原则着重于主观性,它是指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题需要的意义。
它是基于“人的尺度”,要求人们必须从主体的需要出发,使人们的现实需要尽量得到满足,而不能以客观世界中已有的东西为满足。
因此,人类的活动不仅要适应自然界,还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合理地改造自然界,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有益于人类的价值。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任何的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结果。
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性[精选.]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性众所周知,我们人类是一种有着思想和感情的高级生物,其存于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也不应该只是因为追求简简单单的物质生活而存在,人活着,要因为存在而活着。
人在生活中追求真理,也在追求价值。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的正确认识。
人类的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人类不只是要存在,而且要发展。
人类必须要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
这个过程中,就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我们说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特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而且,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同时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正如列宁所说:“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响;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就真理的发展过程来说,可以这样说,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说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现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能成为真理。
而真理的相对性是相对真理的绝对性而言的,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任何真理都会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此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正如列宁所说:“人不能完全的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他的‘直接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
”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时间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真理的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意识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观的问题。
马克思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姓名:梁嘉雯学号: 201031130120 专业: 10物流管理(1)班摘要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两大基本原则。
同时,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永恒矛盾,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哲学意义,就在于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则,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本质上要求在实践中坚持两大原则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真理原则价值原则统一一、真理与价值的概述真理和价值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并反映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认识论范畴。
真理,即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认识的一种性质。
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符合意味着认识与对象有信息意义范围的对应性和内容的一致性、真实性。
所谓价值,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应,效益的关系。
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它概括了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各种价值关系,表示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功能关系。
它标志着人类在真理原则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过程中,客体的存在,属性以及合乎规律的运动变化结果向主体接近的可能性、现实性。
二、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在一切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只有服从真理才能成功,所以必须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但是,达到真理并不是人类活动唯一的最终的目的,追求真理本身也是为了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包括真理的价值在内。
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关系,一类是改造关系。
在实践的两种基本活动中,认识活动中形成真理和真理体系,改造活动中形成价值和价值体系。
所以说,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然而,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存在矛盾的,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实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将会指导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好的认识提高自身,同时对我们处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外部条件也大有裨益。
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对真理与价值有良好认识的基础上。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侧重点是不同的:(1)真理原则是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按世界本来面目及其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而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体现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3)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
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主动地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
然而,人对社会的改造不是盲目和随机的,更不是独立的。
一般而言,人们往往是抱着特定的动机而进行活动,期望取得预定的成效。
当感觉肚子饿了,人们去吃饭,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活动可以为身体提供正常所需的能量。
当然,饭菜也是经过人为“加工改造”的,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处理更加符合人的生理各方面的要求。
吃饭对我们每个人都太平常了,摄入食物无疑是每种动物的本能,但是烹饪却是人类的专才,假如我们不知道用火烤熟的肉口感更好,假如我们不知道用水煮熟的青菜更加安全,或者事实是完全相反的——生肉更有利于消化,寄生虫可以帮助营养的吸收,情况还会不会是现在这样子呢!因此,人类主体出于特定目的的改造活动必然起源于这样一种意识,认为这种付出可以得到收获,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世界,而在这过程中,不仅存在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按照主体的需要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价值问题。
而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与本质规律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的,是通过人的能动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属于一种关系范畴,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应,效益的关系,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概括了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各种价值关系。
真理与价值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并反映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的认识论范畴,真理与价值虽然各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但其二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这种辩证的统一性是有其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源的。
首先,理论和价值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其理论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外在的物种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思想。
其次,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内在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人类实践活动,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内在环节,是人的实践和认识所必须遵循的两个最高原则,探寻和遵循真理能够有效的改造世界使之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他们的统一根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本性,是实践的必然要求。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并表现出来的,一方面真理中包含价值,真理本身就有价值,其价值就在于他能使人们有目的改造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价值的发展对真理也有引导和促进作用。
还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表现为检验标准统一于实践,所以,人们不能通过想象和情感来判断,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证明。
最后真理的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统一过程。
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内容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由于实践的发展而有动态的性质。
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首先要进行良好的自律,培养自
身良好的道德标准,从自身做起。
第二,要立足自身的本职工作,严格区分职责权限,把
平时的继续钻研,了解新的技术和产品,在做事情的时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结合市场
新动态,做出正确的判断,把依据正确的价值原则做出正确的决策;第三,要树立正确的
人生价值观,以极高的责任心把自己所有能够做出来的事都做到极致;第四,要把真实性
传达给有需要人。
在日常生活中,守着真实为先的原则,以真实的信息传达给有需要的人,这样对对方会有更正确的对待,可以获得更多的可靠信息;最后,要坚持原则,做出恰当
的反应,在真实的事实面前保持冷静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做正确的事,不要
被别人的说辞所影响,最终才能使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达到统一。
马克思价值与真理统一
现实生活中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众所周知,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主观同客观的一致,追求和服从真理。
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客观同主观的一致,创造和实现价值。
可以看到,真理性原则侧重于客观性,而价值性原则则是侧重于主观性。
真理价值中在意识和行为上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坚持真理和捍卫真理与价值原则中的满足主体需求、价值需求和注重效益的原则,在表面上看来,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两个原则。
首先,我们不否认,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存在着矛盾——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但是,正因为二者矛盾的不断出现促进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如何才能做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对于人们来说,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碰到这样的现象:一个有价值的东西,未必真;相反,一个真的东西却可能被认为没有价值。
近期网上冒出的有毒食品三字经:瘦肉精,地沟油,一滴香,胶面条,皮革奶,镉大米,石蜡锅,毛酱油,牛鸭血,药火腿,双氧翅……其间还省略了很多有毒食品名录。
看着这些都会怕,我们自然生出一个这样的疑问:面对如此品类齐全的“毒物”,我们还能吃什么?是啊,毒物分布这么广,我们还敢吃吗?我们能吃什么呢?生产、经商赚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而在夹杂着这生分的毒物时,你生产、赚钱的价值都变成了违背真理尺度,是危害到人民健康甚至宝贵生命的卑劣行径。
当这一切与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挂钩时,你所谓的价值不遵循价值尺度的,是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
从哲学理论层面看,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像添加某些瘦肉精、一滴香确实能够以其方面、便宜、产量大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价值原则的尺度,而事实却是伤及健康,违背了真理原则的尺度,这就产生了什么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以及实际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呢?一、什么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同任何事物一样,真理与价值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1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11级公管19班冯霭茵2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外部世界,从而改进或创造出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
而人们的实践活动总会受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一定条件下,人们遵从真理的规律之下改造与变革,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与创新。
所以说,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本质和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真理原则。
价值则是特定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
例如一尊雕塑,商人看重的是雕塑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雕塑家则看重雕像的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历史学家则看重雕塑的历史人文价值。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们渴望拥有某些价值或承载着价值的物品,即需求。
而不同的人就会用不同的方法和取向来达到他的目的,获得他的需求,当人们是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价值原则。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任何成功的实践符合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具有价值。
不坚持真理是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得到的价值也是有潜在危险性的。
例如菲律宾扫射台湾渔船的“广大兴28号”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台湾的渔船在台湾地区与菲律宾重叠海域合法的海域上进行正常的海上执业工作,突遭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武装船只的野蛮追赶和危险扫射,“广大兴28号”船身被打得满身弹孔,船只失去动力,一名渔民中弹身亡。
菲律宾的阻挠,其实是为了能够霸占那片海域,进而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对这样的暴行坚持称“不会道歉”,这与菲律宾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窃取、强占我南海诸岛和海域的逻辑,本质是一样的。
菲律宾一直以侵夺中国及中国渔民的权益为自己取得更大的利益,无视了一个真理:不正义的非法侵略是一种伤人不利己的做法,这次居然滥杀无辜的渔民,为了得到短期的利益,无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稳定与破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友好关系,就会影响到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政治沟通、不同地区民众的感情。
1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11级公管19班冯霭茵201131161904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外部世界,从而改进或创造出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
而人们的实践活动总会受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一定条件下,人们遵从真理的规律之下改造与变革,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与创新。
所以说,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本质和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真理原则。
价值则是特定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
例如一尊雕塑,商人看重的是雕塑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雕塑家则看重雕像的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历史学家则看重雕塑的历史人文价值。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们渴望拥有某些价值或承载着价值的物品,即需求。
而不同的人就会用不同的方法和取向来达到他的目的,获得他的需求,当人们是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价值原则。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任何成功的实践符合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具有价值。
不坚持真理是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得到的价值也是有潜在危险性的。
例如菲律宾扫射台湾渔船的“广大兴28号”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台湾的渔船在台湾地区与菲律宾重叠海域合法的海域上进行正常的海上执业工作,突遭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武装船只的野蛮追赶和危险扫射,“广大兴28号”船身被打得满身弹孔,船只失去动力,一名渔民中弹身亡。
菲律宾的阻挠,其实是为了能够霸占那片海域,进而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对这样的暴行坚持称“不会道歉”,这与菲律宾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窃取、强占我南海诸岛和海域的逻辑,本质是一样的。
菲律宾一直以侵夺中国及中国渔民的权益为自己取得更大的利益,无视了一个真理:不正义的非法侵略是一种伤人不利己的做法,这次居然滥杀无辜的渔民,为了得到短期的利益,无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稳定与破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友好关系,就会影响到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政治沟通、不同地区民众的感情。
论述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论述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原理的方法
论意义
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指导原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问题。
首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坚持真理原则。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科学方法,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
只有坚持真理,才能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正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坚持价值原则。
价值是主观的,是对事物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的评价。
我们要关注人的需求和利益,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社会。
只有坚持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意义和价值。
最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结合。
真理和价值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真理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真理的目的。
我们要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关注价值,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坚持真理。
只有将真理和价值相统一,才能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全面性和协调性。
综上所述,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结合,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对人类生活的美好追求。
这一原理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关注社会需求,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求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关于“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的学习心得
关于“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的学习心得
本次学习的讨论题目为“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是如何统一的?”,根据我们组的讨论结果,解决该问题的实质即认识到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小组讨论分别讨论了关于真理、价值的定义,对其要点进行阐述,各抒己见地谈论对于该问题看法之后,我分到了最后总结陈述的这一部分。
即我对前面组员所讲的所有细节要点进行概括,再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补充。
此次课堂演讲我的部分主要有一下几点内容:
一、认识到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 人类活动中的两大原则: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2. 真理与价值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共存于人类的认识、实践活动过程之中
3.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二、在实践中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 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
2. 坚持和弘扬人文精神
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我本人的收获主要有两点。
第一,由于我本人是理科生,较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并没能提出更有深度、全面的看待此类问题的视角,相反其他同学的看待问题的不同思路与视角对我自己有较大的启发;其次,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要自己去鉴别网上水平参差不齐的参考论文、书目等等,从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同时要注意甄别其中不正确或已经不具有时效性的信息。
比如当时在网上找到了很多分2000年以前的参考文章,在自习阅读之后发现里面有很多观点或者说法已经与现行的教材有出入,或者不符合现在的社会情况,在自习斟酌后还是舍弃了一些材料。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机制五班蔡俊业201230510501 一方面,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真理原则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本来的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另一方面,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而价值原则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社会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如“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意义在于他结合现阶段社会主义的特征,既坚持了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和条件的原则,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突出了根本标准的家主导向,把坚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同实现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联系在一起把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原则更加完整、全面地统一起来。
然而,两种原则的定义又似乎相互独立,互不兼容,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呢?追求真理,创造价值,这理所当然的。
当今经济高速发展,金钱的增长速度明显超前于文化素质的进步,利益与道德的天平彻底失衡,以致那些所谓的企业家竟牺牲大众的的财产,甚至生命安全,以换取他们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财。
例子举不尽,小作坊等非知名品牌生产的产品质量如何消费者有目共睹,曾报道过的黑心棉、毒胶囊等都是制作廉价小产品的原材料,商家采用这些材料就可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原本的薄利转身成为暴利,黑心商家“何乐而不为”?如此一来,小商家都看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效率之高、利润之大,纷纷仿效,劣质产品层出不穷。
再看近年来,“made in China”已经是山寨货、劣质货的代名词,于是,大批国民将目光转而投向进口产品,这无可厚非,但并不代表国外的大企业就一定有质量保证。
沃尔玛公司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居首。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摘要:真理和价值是一对矛盾。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存在着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它们之间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二者矛盾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促进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因此,在实际中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是我们学习马克思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真理原则价值原则辩证统一实践履行在实际生活中,对于一个事物,我们首先会在实践中去了解它是什么、为什么,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它对我们有何关系、有无意义。
前者是关于对象的真理性问题,后者主要是价值性或目的性问题。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结果。
实现二者统一的基础与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坚持与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是我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遵循与总的原则。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真理特性,我们要清楚真理与价值是有区别的。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
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
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还有相对性。
而对于价值来说,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以及多维性。
概括来说,前者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一致,后者是指人在认识过程中追求的效用和利益,即认识对象能满足认识者什么样的需要。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中的两大原则。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侧重点也是是不同的:第一,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按世界本来面目及其规律从事实践活动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对象的规定性和规律,即按照客体的尺度来规定主体的活动,而不去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体现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第二,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真理与价值如何统一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如何统一在讲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如何实现统一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真理原则,什么叫做价值原则。
我们知道,但凡人类的社会的实践活动都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率性而为的活动,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受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制约。
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本身),追求和服从真理。
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真理和价值两个原则的根基,在于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存在和作用,即马克思所说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从前面的两个定义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似乎是矛盾的,是相悖的。
当然,如果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我们又会发现另外一个很符合逻辑的现象:既然,这两者时风马牛不相及的,那么,在从事社会实践时,我们只能二选其一,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两者相悖的情况下,我们是无法将两者协调地运用于我们所从事的社会生产之中的,这个观点,我相信绝大数的人是会同意的。
然而,事实就仅仅只是如此么?让我们重新回到这两者的定义上来,再来仔细对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这两个原则的定义做个更加透彻的了解。
首先,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存在冲突,是互相矛盾,这一点毋庸置疑,不管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似乎一直在唱反调,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两者之间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是人为因素不可抗拒的,当然,这个也是我们公认的唯一最有“逻辑性”的关系。
当然,我们表面上理解的所谓的差异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差异,因为我们毕竟还没触及其本质之间的差异。
那么,这种本质间的差异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其次,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真理与价值统一原则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真理与价值统一原则的坚持和发展真理与价值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真理因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普遍性而具有根本性和优先性,价值及其评价标准必须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二者辩证统一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就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来说,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而改造自然界以满足需要,就必须尊重和服从其中的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关于自然界的真理,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所以,实践作为人类有目的的物质活动,一方面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并通过这样的认识去把握真理;另一方面又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真理和价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统一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在历史发展中具体地实现的。
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实践基础上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对价值的追求同样是具体的、历史的。
真理具有客观性,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当社会出现问题时,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去解决问题,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所以说"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
""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
"这体现了价值的主体性。
由于价值关系的形成以主体需要为中介,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
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就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够在新形势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11环工一姓名:陈东华学号:201130230102
现实生活中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什么是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什么是价值,价值是揭示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需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真理即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能够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即遵循真理的尺度,又符合价值的尺度,并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可以看到,在大跃进期间,人们的行动只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不按“科学规律办事”即只遵循价值的原则,没有遵循真理的原则,最终导致了失败。
又比如在19世纪初期的西欧大地上所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的阶级斗争,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这也是因为他们只遵循价值原则而没有遵循真理的原则。
那么联系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如今成功主义盛行,每一个人都想要成功,这是遵循价值原则的体现,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遵循真理原则来行事,他们整天幻想着可以一步登天,见到有某些人因为从事了某一方面的工作而快速成功了,就盲目的跟从其他人去做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才能是否能够把事情做好,最终导致惨痛失败的经历,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只有真理原则于价值原则相统一才能成功的道理。
在一个国家的墓园里,有许多国家首脑的墓志铭。
某个角落里的一段墓志铭是这样写的: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伟大的愿望,想改变世界,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不能,所以我想改变整个国家;但是等到我的年龄再大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这个能力改变自己的国家,那我就想我的愿望就是改变我的家庭;等到我年老的时候,我发现我也没有能力改变我的家庭,我就想我要改变我自己;等到我行将入土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依然没有改变我自己。
这时候我就想,
如果我一开始的愿望就是改变我自己,那么我自己改变了,同样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国家,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这个故事也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都只是去追求价值,而没有按照真理来行事,最终的结果都只能是失败告终。
其次,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要求充分认识到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
人们对实现价值的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
斐迪南·麦哲伦的航海旅行,证实了世界是圆的的说法,从而让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
那么,为什么他能够得到这样的殊荣了,是因为他坚信着地球是圆的这样的真理。
哥白尼的著作《天球运行论》成为了现代科学的起点,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始终坚持着日心说这样的真理。
所以说,没有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
所以说,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会有发现:如今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前人探究发现的,可以说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总结出来的精华,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这些已经被发现的真理;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看到,到现阶段为止,人类衍生发展的进程史是不断进步的、不断更新的,一些以往被认可的真理就出现了矛盾的一面。
例如: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的观点后来被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所推翻。
现实生活中一些公认为安全有效的药品却在数年后再次被纠正说这是不适合人们服用的。
这就是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性。
而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为: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例如: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学说,之后人们按照这个学说的知识,计算出了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也是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
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情况下,不拘泥于现成结论,敢于依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时空条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展真理,创造价值。
正确把握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定义上和认知上的区别与其两者内在的联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全局、正确地把握和处理事关全局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二者的互为贯通、辩证统一。
一方面只有在真理原则指导下,价值原则才能成功地贯彻下去,只有服从真理,人类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才能成功。
同时价值原则推动着真理原则的实现。
价值目标越大,越是同活动主体的需要利益一致人们就越有激情去探索真理。
另一方面,它们也是互相适用的,真理原则在价值生活中普遍适用,价值的实现也只有在不违背真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
一方面,真理的发现和利用必然会引导出相应的价值所在,从真理走向价值,既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
另一方面,我们对价值的满足与追求,必定促使其去正确地认识制约着实际效益的条件和规律,从而接近和提示真理、从价值走向真理。
回顾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无不都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的表现。
在新时期的中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