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合集下载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齐白石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介绍和分析齐白石的作品,使学生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教材第32-33页有齐白石的两幅作品以及生平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体验画家的人格及艺术的魅力。

第34页介绍齐白石的代表作《虾》、《蛙声十里出山泉》,通过个案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加强体验,加深理解大师艺术的内涵,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

第35页安排了齐白石的其他作品,包括篆刻作品,以及与徐悲鸿相交的故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安排与齐白石同时代的画家作品的欣赏或与第一单元《走进美术》进行比较、拓展,让学生更有深度地理解齐白石艺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案一中,强调了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采用造型表现的方法,让学生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进行直观比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方案二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新课内容的链接。

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在于此次课程改革虽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给予的材料上,遵循欣赏课的学习程序,结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齐白石作品内涵的理解,以达到欣赏课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课前准备:(学生) 中国画作画工具(教师) 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迎接新的一年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迎接新年为契机,通过展示中国南北方过年时的图片,将学生带入过新年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在此学习情境中引出学生自己来布置教室,迎接新年的到来。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阐述国内外及世界各地的迎新年场景,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并向学生征集过新年的教室布置方案。

然后选出具体方案,以分配任务的形式交给各个小组做准备(教材设计了两种方案,教师可根据本地特点自由选择),小组完成各种作品后布置教室,布置时有相应的审美原则进行指导。

最后进行庆祝活动,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教育理念,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境的关系,把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

同时使教师在教学时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与体验。

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事先规划一个美术活动的能力,学习简单的分工协作。

2.通过制作迎接新年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了解中西方过新年的各种传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同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了解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运用多种材料与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制作新年装饰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事前的规划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在创作中提高对生活物品与周边环境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习惯。

5.使学生在布置迎新年的活动中,掌握场景的色彩搭配及其他审美原则,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发现合作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任务型教学中各个小组的任务可以明确,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难点:学习事前规划的能力。

(注重教学的全面性,加强个别辅导,学生布置教室的审美原则要传达给学生。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

教案: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习不同视角的美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的所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艺术定义与基本技法1.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2.美术作品的构图和画面表现。

3.初步了解素描的基本技法。

第二单元:人物形象的构造1.认识人物形象的构造和表现方法。

2.掌握正面和侧面的头部构造。

3.学习绘画头部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第三单元:静物的构造1.了解静物的构造和表现方法。

2.掌握绘画静物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运用阴影和光影的表现手法。

第四单元:建筑的构造与表现1.认识建筑的构造和表现方法。

2.掌握绘画建筑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运用透视和比例的原理。

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材和教具。

2.教学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艺术作品和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3.教学内容展示和讲解: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进行相应的展示和讲解。

4.学生练习和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练习和实践活动。

5.教师点评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技巧和创作能力。

6.课堂总结: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并提出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和作品展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包括观察力、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艺术作品的展示和解读。

2.利用实物与图片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构图和表现。

3.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资源:1.教材: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

2.图片和实物:用于课堂展示和实践活动。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艺术作品和教学辅助。

教学延伸:1.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与他人分享。

3.引导学生参观美术馆和展览,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拓展与评价-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拓展与评价-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拓展与评价——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次教学是针对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和目标:1.了解并理解素描的概念、素描的分类、素描的基本要素;2.学习并掌握测量、构图、明暗、质感等关键技巧;3.培养学生对于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的锻炼;4.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创作和艺术探索的热情。

二、教学流程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我们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流程和方法:1. 清晰明了的教学设计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会认真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案,清晰明了地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流程、教学目标等;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差异,作出相应的差异化教学策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

2. 强化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尽可能地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锻炼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此外,还会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素描的技巧和方法。

3. 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和研讨学习美术需要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和研讨活动,让学生在和同学的交流和讨论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吸取他人的优点和经验。

三、教学效果评价在教学结束后,我们会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评价工作:1. 学生成果评价我们会进行针对学生的成果评价,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素描技巧和方法,是否能够用艺术语言和图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否能够进行艺术创作,体现对素描知识和技术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反馈评价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我们会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便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

3. 教师自身评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需要对自己进行评估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活动。

四、总结在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流程、细致周到的教学评价和反思,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帮助学生掌握素描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探索热情,为学生的未来艺术发展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七年级初一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初一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初一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第1课在美术世界中遨第1课在美术世界中遨课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目标:知识点: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能力点: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情感目标:不断更新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美术作品的制作材料教学难点:能独立地、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解决方法:针对重点, 难点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

教学用具;资料、课本、光盘、图片教学方法:探究式、自主学习等板书设计: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一.美术的分类1. 绘画2.雕塑3工艺4.建筑5.现代艺术二.分类的原因——原材料的不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批注教师放映幻灯教师引导听取学生讨论意见一:课前准备:把图片、资料准备好二:上课过程1.问题:同学们以前都看到过那些种类的美术作品?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置身于美术作品中的氛围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1)不同画种的效果看出不同的材质具体分析教材中的范图材质的不同。

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是人物画,他们有何不同?(可从光线、色彩、立体感等方面对照)2.自学:解决美术作品的分类原因是什么?美术因材质的不同分为以下种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及现代艺术。

绘画按材质分为:油画??油画颜料、油画布,中国画??纸、墨、笔、砚,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图片并讨论,发言。

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

通过讨论加深对作品分类的理解。

在自学的过程中,使其明白美术作品属于那一类别听取学生讨论意见教师展示一些绘画实物。

教师展示作品评价总评版画??石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水彩、素描等。

雕塑分为:浮雕和圆雕固体材料工艺:传统工艺??铜、木、石、陶、布、丝、琉璃现代工艺??塑料、不锈钢、聚合材料、光导纤维等。

建筑:古代??石、木、瓦现代??水泥、钢材、玻璃、铝合金等现代艺术:金属、废弃物、灯光等。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第 2 课时
课题:学习活动二:编绘卡通小故事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卡通形象创作四格或多格漫画,编绘 卡通小故事,表现生活中的开心瞬间,提高学生卡通形象造型表 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意碰撞等方式,创作幽默 小故事,设定卡通形象,合作编绘出卡通小故事。
立意……鲜明
构思……新奇 创作……精妙
体会构思与创意。
2、归纳:卡通故事结构板块
一般为:
“开头——发展——突然变化
和结尾”几个部分,最后那幅画往
往是整个故事的高潮。
3、老师讲“熊笨笨和老鼠聪
聪”的故事,引领学生构思。
三、展示交流
1、交流自己编绘的小故事 (口头描述或即兴表演)。
2、教材p12上的“思考练
体的感受,为开展教学提供灵活选择。 二、课时安排 约2课时 学习活动一:欣赏感受、认识色彩 学习活动二:创作表现 1课时
1课时
第 1 课时
课题:学习活动一:欣赏感受 、认识色彩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色彩,了解色彩的有关知识,了解不
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学习从多个角度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
第 1 课时
课题:学习活动一:漫画自画像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身边人物(同学之间)面部表情的
某些典型特征。知道脸形和头发构成人物头部的大体轮廓。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画家自画像局部的表现技巧,用
分析、比较的方法学习漫画“省略、夸张、比拟、象征”等表现
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画家“自画像”的意境创
故事《进球》的故事情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设计(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设计(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一、总体思路:浙美版第1 3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初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7课,分为6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占有较大比重,欣赏除专题欣赏外,尚有较多的随堂教学内容分配在各课之中。

全册的单元及内容总体安排情况如下表:单元课序课题学习领域美术•人文内容课时时代新貌 1 走进美术欣赏•评述美术门类·了解美术价值 2 校园生活 2 徒手画校园造型•表现徒手画技法·绘画与设计的关系 3人与社会 3 板报设计设计•应用字体、版面设计·设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3人与自然 4 鸟语花香造型•表现花鸟画技法·了解中国画的传统 4 创造天地 5 迎接新的一年综合•探索场景布置·与同学合作美化生活 3艺术瑰宝67齐白石毕加索欣赏•评述中西绘画·中外艺术大师的创作精神11二、教学方法: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

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呢?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美术基本知识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2. 美术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3. 美术的表现手法(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第二章:素描基础1. 素描工具及使用方法2. 素描基本技巧(线条、明暗、质感等)3. 素描对象(静物、风景、人物等)第三章:色彩知识与实践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纯度等)2. 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协调等)3.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水彩、油画等)第四章:图案设计1. 图案的构成要素(点、线、面、体等)2. 图案的排列方式(重复、对称、对比等)3. 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第五章:平面设计1. 平面设计的概念和分类(招贴、插图等)2. 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文字、图像、色彩等)3.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表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基本知识、概念和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创作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包括技能掌握和创意表现。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美术教材2.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素描纸等3. 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和教学内容。

4. 网络资源:搜寻相关的美术教学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

六、摄影基础1. 摄影概述:介绍摄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设备。

2. 摄影技巧:讲解曝光、焦距、构图等摄影基本技巧。

3. 摄影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或室内摄影实践,培养学生的摄影能力。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出水芙蓉教学目标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及结构特点。

学习线描荷花的方法,掌握不同工具的涂色技巧。

通过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

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重点难点熟练掌握线描荷花的技巧教学过程1学时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出水芙蓉导入新老师:同学们来猜猜这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同学们有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同学:荷花老师:嗯,回答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荷花的图片,欣赏一下荷花吧。

荷花是不是很美呀?同学:是的。

老师:荷花很美,长在水中,人们称它花中仙子,犹如出了水的芙蓉花,非常漂亮,但它美在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

引出课题:展示幻灯片出水芙蓉二、授、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等。

生于沼泽、池塘中。

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

坚果椭圆形,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所以要爱护环境,保护植物。

荷叶-----荷叶因“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来表示和谐、美满、富裕等的象征意义。

荷花有四美:1.外观清秀,花香四溢;2美在实用,从叶到茎,从花到果,都是很好的药材;3、.美在诗情画意,很多诗人都以荷花的美作诗,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4、美在品质,荷花具有骄阳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教师介绍荷花的结构荷花的结构接下来看看荷花的结构:荷叶、荷梗、花瓣、莲蓬。

、刚刚大家都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小资料,初步掌握了荷花的结构,现在如何去画荷花呢:就是咱们这节课学习目标。

表现荷花的方式有很多种,课本上是采用中国工笔画的白描形式勾画荷花,今天由于中国画需要特殊的绘画工具和专业的教室,所以咱们今天不采用中国画的绘画形式,老师教你们有另外一种绘画形式,同学们任然能表现荷花的美和气质。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美术的基本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美术的基本表现手法3.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表现手法。

2. 难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表现手法。

2. 示范法:示范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讲解美术的基本表现手法。

3. 示范:示范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动手创作美术作品。

第二章:线条与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线条和形状的敏感度,提高造型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和形状的定义及分类2. 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方法3. 线条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及表现方法。

2. 难点:线条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线条和形状的定义及分类。

2. 示范法:示范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方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线条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线条和形状的定义及分类。

2. 讲解:讲解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方法。

3. 示范:示范线条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4. 实践:学生动手创作线条和形状的作品。

第三章:色彩与构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和构图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和构图的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色彩和构图的敏感度,提高造型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美术教案浙美版初中

美术教案浙美版初中

美术教案浙美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感受设计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创意实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设计原理(如形式美、对比、统一等)。

3. 创意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生活用品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作品,如广告、包装、家居用品等,引导学生关注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设计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如视觉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原理,如形式美、对比、统一等。

三、欣赏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设计原理。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心得。

四、创意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意实践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生活用品进行设计。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设计主题和创意方向。

3.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设计创作。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各小组展示设计作品,分享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审美和实用性。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设计的魅力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对设计学习的期待。

3. 教师给出拓展学习建议,如关注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参加设计比赛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创意实践中的表现,如设计理念、创作手法等。

3. 学生对生活用品设计的审美和实用性的把握。

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经典设计作品、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产品等。

2. 视频素材:设计创作过程、设计理念阐述等。

3. 设计工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提高审美能力。

2. 在创意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充分表达设计理念。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课美术概说课型:单一型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3.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三)新授:美术的概念: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

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

(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

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

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

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第一课美术概说课型:单一型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3.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三)新授:美术的概念: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

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表现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美术基本知识1. 美术的分类与特点2. 色彩的基本知识3. 构图的基本原则第二单元:绘画技能1. 铅笔画的基本技巧2. 彩色铅笔绘画3. 油画棒绘画第三单元:手工制作1. 纸工基本技巧2. 废旧物品再利用3. 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美1. 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2. 表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第五单元:美术作品欣赏1. 欣赏中外美术名作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3. 学会欣赏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美术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运用示范法,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4. 运用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和手工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时间安排第一单元:4课时第二单元:6课时第三单元:6课时第四单元:4课时第五单元:4课时六、第六单元:摄影与摄像1. 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2. 数码摄影技巧3. 摄像的基本操作七、第七单元:美术与生活1. 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 美术与设计的关系3. 培养生活中的美术素养八、第八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1.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2. 中国书法艺术3. 传统手工艺品欣赏与制作九、第九单元:现代艺术与创新1. 了解现代艺术流派2. 学习现代艺术创作方法3. 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十、第十单元:美术作品分析与评价1. 分析美术作品的主题与形式2. 学会评价美术作品的方法3.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六、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运用示范法,展示摄影摄像的操作过程。

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课:认识美术教学内容1. 介绍美术的定义和分类。

2. 分享一些著名艺术家和作品。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步骤1. 引入美术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美术的理解。

2. 介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3. 给学生提供一些欣赏艺术作品的指导问题,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介绍。

教学资源1. 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作品的展示板。

第二课:绘画基础教学内容1. 介绍绘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 研究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练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和自然物体。

教学目标1. 熟悉绘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能够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和自然物体。

教学步骤1. 介绍绘画所需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并展示它们的用途。

2. 演示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例如如何使用画笔和调色板。

3. 练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和自然物体,如圆形、正方形、花等。

4.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资源1. 画纸和画笔。

2. 调色板和颜料。

3. 绘画作品的示例图片。

第三课:手工制作教学内容1.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 研究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 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教学步骤1. 介绍手工制作所需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并展示它们的用途。

2. 演示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等。

3.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如手工卡片或折纸动物。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徒手画校园一、教学分析:美术学科应该从人的发展出发,教给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还应该有一种延续性、生发性的基本运用。

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

它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表达中,增强美术学习的信心与乐趣,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徒手画的“基本技能”、徒手画的“基本运用”。

从介绍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到绘制的方法,从线条的表现到形体的概括,再从表现空间的透视知识到室外写生,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单元。

教材中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几张典型的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形式的不同之处,以及认识徒手画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得出徒手画的概念与功能等“基本知识”。

教材还通过“用各种线条和花纹表达不同的内容”以及用基本形来概括描绘不同的形状,通过“线”和“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画徒手画的“基本技能”。

最后,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就是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了。

另外,本课教材以问题为纽带,尽量适应学生主动发问、探索、实践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

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

3.了解徒手画中表现空间的方式,掌握初步的透视知识,能运用简单的透视表现空间深度。

4.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

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板报设计一、教学分析:(1)本课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第14 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作用、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平面设计,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

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

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

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版面编排方法。

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2)本单元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美术字以及刊头设计和标题编排,为第二、三课时的练习铺垫;第二课时,完成版面编排,以及铅笔底稿;第三课时,完成色彩稿。

注重直观性教学,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板报。

难点:设计出来的板报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课前准备:(学生) 颜料、铅笔、尺(教师) 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师生讨论:大家所熟悉的报纸的内容、排版、栏目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等。

点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张大家所熟悉的报纸,那么有谁知道报纸具备哪些内容,怎样才算一份好报纸?它应有哪些条件?生:内容、排版、文字、图形、色彩等,美观和谐……(2)要完成一幅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全套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1 美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1.2 美术的基本技巧教授绘画、雕塑、设计等基本技巧。

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的绘画和制作方法。

第二章:中国传统美术2.1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教授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2.2 中国画的欣赏与创作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的中国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让学生通过实践,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中国画作品。

第三章:西方美术简史3.1 西方美术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西方美术的起源、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不期的特点。

引导学生欣赏不期的代表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2 西方现代美术概览让学生了解20世纪以来的西方现代美术流派和代表人物。

引导学生欣赏现代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术4.1 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美术在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时尚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2 美术与自我表达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让学生通过实践,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第五章:美术欣赏与批评5.1 美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形式分析、内容解读等。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5.2 美术批评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美术批评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引导学生运用批评的眼光分析美术作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第六章:色彩与造型6.1 色彩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分类、三原色、色彩混合等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色彩搭配和运用。

6.2 造型的基本元素教授点、线、面、体等造型元素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造型元素进行创意表达。

第七章:绘画技法与创作7.1 素描基础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定义、工具和基本技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出水芙蓉
教学目标
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及结构特点。

学习线描荷花的方法,掌握不同工具的涂色技巧。

通过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

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线描荷花的技巧
教学过程
1学时
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出水芙蓉
导入新
老师:同学们来猜猜这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同学们有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同学:荷花
老师:嗯,回答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荷花的图片,欣赏一下荷花吧。

荷花是不是很美呀?
同学:是的。

老师:荷花很美,长在水中,人们称它花中仙子,犹如出了水的芙蓉花,非常漂亮,但它美在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

引出课题:展示幻灯片出水芙蓉
二、授
、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
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等。

生于沼泽、池塘中。

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

坚果椭圆形,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所以要爱护环境,保护植物。

荷叶
-----荷叶
因“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来表示和谐、美满、富裕等的象征意义。

荷花有四美:1.外观清秀,花香四溢;2美在实用,从叶到茎,从花到果,都是很好的药材;3、.美在诗情画意,很多诗人都以荷花的美作诗,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
4、美在品质,荷花具有骄阳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教师介绍荷花的结构荷花的结构
接下来看看荷花的结构:荷叶、荷梗、花瓣、莲蓬。

、刚刚大家都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小资料,初步掌握了荷花的结构,现在如何去画荷花呢:就是咱们这节课
学习目标。

表现荷花的方式有很多种,课本上是采用中国工笔画的白描形式勾画荷花,今天由于中国画需要特殊的绘画工具和专业的教室,所以咱们今天不采用中国画的绘画形式,老师教你们有另外一种绘画形式,同学们任然能表现荷花的美和气质。

现在老师做简单的示范演示。

绘画步骤:
先铅笔勾画荷花的花瓣,以前面的花瓣为参照对象向四周连画,然后继续画莲蓬;
荷花画好后,确定荷叶的大小,按照先方后圆的方法修改荷叶,注意上面的叶脉结构;
画好荷叶后,再画荷梗,注意表现上面的小刺表现。

用彩铅笔涂上颜色,花瓣的最边上涂色是用重色。

三、学生临摹范画,教师随堂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荷花的相关知识,学会了绘制荷花的方法,有些同学画的非常好,个别同学要加油哦!!希望同学热爱的生活,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六、自主表现拓展延伸
作业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荷花与众不同的美,可
以借助其它特殊的器材完成创作。

出水芙蓉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形式特点与技法,领会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特点和趣味,尝试练习荷花的写意画法。

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笔墨体验、技法演示等系列活动,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墨表现荷花。

初步领会写意花鸟画中的笔墨情趣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人文情感,提高学生对写意画的欣赏水平,激发对国画艺术、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接触过中国画工具,对中国画的笔墨多少有所体会,比较容易理解本课笔墨方面的知识。

前一课《出水芙蓉》的教学让学生对花鸟画已有所了解,比较之下更能理解写意的技法。

荷花虽然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花卉,但应用笔墨去表现荷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画的历史及分类、构图及韵味、
难点:工笔画白描的勾线,运笔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动画短片《荷塘》。

从短片中看到了什么?
短片中表现了中国画的哪一种形式?
短片主要表现了中国画的哪一题材?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工笔、写意、工兼写;
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分为山水、人物、花鸟;
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涉及蔬果、鱼虫、鸟兽等揭示课题《鸟语花香---写意画荷花》设计意图:欣赏视频,创设情境,引入鸟语花香的水墨世界,通过提问互动,回顾中国画的相关知识点,为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作铺垫。

活动2【讲授】二、新课讲授
深入欣赏潘天寿的《雁荡山画》学生讨论: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表现了雁荡山花的烂漫景象?教师归纳总结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学生感受体会造型上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构图上计白当墨,以少胜多;表现上已书法入画,强调笔意;形式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诗与画结合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画家通过两者有机结合,赋予笔墨新的意韵和生命力,并给予观众以画外的余想和品味,画家借花草的自然特性在画面上寄寓自己丰富的情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用笔、用墨是写意花鸟画表现的最主要特点。

活动3【活动】三、体验
笔墨体验根据用笔是的走向,可分为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中锋用笔时,笔管垂直于纸面;侧锋用笔时,笔管倾斜于纸面演示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没加水的墨是焦墨,加一点水变成浓墨,比浓墨淡一点的是重墨,比重墨更淡的是淡墨,水分更多的是清墨,就是“墨分五彩”根据加水的程度还可分为干墨、湿墨。

破墨法,就是先画好一种墨色,再用另一种不同的墨色去覆盖,渗化设计意图: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中国画笔墨知识多少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在介绍书中相关内容时以讲授法为主,演示法、实践法为辅。

为画荷花做技能操作上的铺垫。

技法体验、名家写意荷花作品欣赏潘天寿荷花:画面中的黑色与花的对比,存托出荷花的鲜艳夺目;齐白石荷花:整个画面很满,荷叶大,用墨轻重对比强烈、画家在绘画作品中主要表现了荷花的哪些组成部分?有荷叶、荷花、茎杆等、写意画荷花的方法步骤:了解了用笔和用墨的方法,我们就来学习写意荷花,学生思考:写意荷花的步骤风格不同,技法多样;示范荷花的画法。

设计意图:从名家的作品中,了解荷花的结构;在观看教师示范的过程中提示他们注意用笔、用墨及造型。

、学生练习
学生尽情的用笔墨画一幅自己心中喜欢的荷花。

作业布置
临摹一幅白描花卉
可以尝试渲、染方法来感受色彩教学板书
出水芙蓉
用笔用墨
中锋侧锋
墨分五彩
写意荷花的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