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学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防火分区设计》课件
防火窗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成,并应具有自动关闭功能。
防火卷帘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种类型,其耐火极限分别为3.0h、2.0h、1.5h。
防火卷帘类型
防火卷帘材质
防火卷帘控制方式
防火卷帘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成,并应具有自动关闭功能。
防火卷帘的控制方式应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
03
02
01
防火涂料类型
防火分区的划分
通过内部装修设计,完善建筑物内的安全疏散设施,提高疏散逃生的效率和安全性。
安全疏散设施的完善
03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设计要求进行了规定。
0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专门针对高层建筑物的防火设计要求进行了规定。
02
《地铁设计防火规范》
针对地铁等地下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进行了规定。
01
02
04
03
防火分区基本概念
02
防火分区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楼板和防火墙进行分隔。
防火分区的目的是在火灾发生时,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顺利进行。
通过防火分区,可以将火势限制在一定区域内,避免火势快速蔓延至整个建筑物,降低火灾损失。
实践应用
探讨了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消防工程、结构工程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科交叉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与展望
06
总结了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防火分区的定义、作用、类型和设计要点等。
内容概述
回顾了防火分区设计的重点知识,如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防火分区的面积要求、防火分隔措施等。
防火卷帘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种类型,其耐火极限分别为3.0h、2.0h、1.5h。
防火卷帘类型
防火卷帘材质
防火卷帘控制方式
防火卷帘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成,并应具有自动关闭功能。
防火卷帘的控制方式应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
03
02
01
防火涂料类型
防火分区的划分
通过内部装修设计,完善建筑物内的安全疏散设施,提高疏散逃生的效率和安全性。
安全疏散设施的完善
03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设计要求进行了规定。
0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专门针对高层建筑物的防火设计要求进行了规定。
02
《地铁设计防火规范》
针对地铁等地下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进行了规定。
01
02
04
03
防火分区基本概念
02
防火分区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楼板和防火墙进行分隔。
防火分区的目的是在火灾发生时,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顺利进行。
通过防火分区,可以将火势限制在一定区域内,避免火势快速蔓延至整个建筑物,降低火灾损失。
实践应用
探讨了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消防工程、结构工程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科交叉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与展望
06
总结了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防火分区的定义、作用、类型和设计要点等。
内容概述
回顾了防火分区设计的重点知识,如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防火分区的面积要求、防火分隔措施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精品PPT课件
• 4 民用建筑内的附属库房,剧场后台的辅助用房;
• 5 除住宅建筑外,其他建筑内的厨房;
• 6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门厅。原强条
• 6.2.4 建筑内的防火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 面板底面。住宅分户墙和单元之间的墙应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 板底面,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 建筑构造——防火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 小于2.00m;当水平间距小于2.00m 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 窗。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能
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 6.1.4 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 如设置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 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 施时,距离可不限。
• 6.1.2 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 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 6.1.3 建筑外墙为难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 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应为宽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 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
• 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 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 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距离可不限。 原强条
• 6.1.5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严禁穿越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 6.1.6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必须开设时,应设置不 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 除本规范第6.1.5条规定外的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必须穿过 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穿过 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管道为难燃及可 燃材料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原为强制性 条文
• 5 除住宅建筑外,其他建筑内的厨房;
• 6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门厅。原强条
• 6.2.4 建筑内的防火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 面板底面。住宅分户墙和单元之间的墙应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 板底面,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 建筑构造——防火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 小于2.00m;当水平间距小于2.00m 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 窗。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能
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 6.1.4 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 如设置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 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 施时,距离可不限。
• 6.1.2 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 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 6.1.3 建筑外墙为难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 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应为宽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 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
• 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 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 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距离可不限。 原强条
• 6.1.5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严禁穿越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 6.1.6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必须开设时,应设置不 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 除本规范第6.1.5条规定外的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必须穿过 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穿过 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管道为难燃及可 燃材料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原为强制性 条文
《建筑防火》PPT课件
主要内容
• 21.1
建筑物的分类
• 21.2
耐火等级
• 21.3
建筑防火分区
• 21.4
安全疏散
• 21.5
防火构造
• 21.6
钢结构防火
21.1 建筑防火分类
• 1 民用建筑防火分类 • 2 汽车车库防火分类 • 3 厂房的防火分类 • 4 仓库的防火分类
•
厂房和仓库的防火分类:火灾危险性类别是按生
房门到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以透过烟雾能看到安全出
口或疏散标志为依据。
•
疏散距离的确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变化,
如建筑物内人员的密集程度、人员的情况、烟气的影
响、人员对疏散路线的熟悉程度等。人员的情况主要
是针对人员行走困难或慢的情况,这类建筑的安全疏
散距离应短些。烟气对人的视力有影
响,据资料表明,人在烟幕中通过的
三级
5层
四级
2层
①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
游戏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医院、疗养院
100
1200
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 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
②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
、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两层
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
60
600
市场不应超过两层
高层建筑的分类、防火分区及耐火等级
极限距离为30m左右,因此,在通常情
况下,从房门到安全出口的安全距离
不宜超过30m。
安全疏散距离
• 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 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
对教学楼、旅馆、展览馆等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规定在25
~30m
《建筑消防知识》PPT课件
产损失。
环境破坏
火灾产生的烟雾和废气 会污染环境,影响周边
生态。
社会影响
建筑火灾可能引发社会 恐慌和不良影响,影响
社会稳定。
建筑消防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保障生命安全
通过有效的建筑消防措施,可 以降低火灾发生时对人员的危
害,保障生命安全。
保护财产安全
合理的建筑消防设计可以减少 火灾对建筑物和内部设施的破
了解如何防止烟雾中毒、如何在火场中寻找 安全出口等基本自救技巧。
及时报警求助
在火灾发生时,应及时报警求助,向消防部 门报告火场情况,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05
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层建筑火灾
案例概述
某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 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分析
案例总结
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性极大,需要加 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居民的消防安 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规范建筑设计和防火材料的使用,同时建立了专业的消防队伍和设施。
03
现代建筑消防
现代建筑消防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如智能火灾探测、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同时,强化消防法规和标准制定,提高公众消防安
全素质。
02
建筑消防设施与器材
灭火器
01
02
03
灭火器种类
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研发新型的消防设施,如智能喷头、智能烟雾探测器等,提高火灾 防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高科技消防器材
研发高科技的消防器材,如无人机、机器人等,提高灭火救援的效 率和安全性。
环保节能
注重环保和节能,研发低能耗、低排放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环境破坏
火灾产生的烟雾和废气 会污染环境,影响周边
生态。
社会影响
建筑火灾可能引发社会 恐慌和不良影响,影响
社会稳定。
建筑消防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保障生命安全
通过有效的建筑消防措施,可 以降低火灾发生时对人员的危
害,保障生命安全。
保护财产安全
合理的建筑消防设计可以减少 火灾对建筑物和内部设施的破
了解如何防止烟雾中毒、如何在火场中寻找 安全出口等基本自救技巧。
及时报警求助
在火灾发生时,应及时报警求助,向消防部 门报告火场情况,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05
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层建筑火灾
案例概述
某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 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分析
案例总结
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性极大,需要加 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居民的消防安 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规范建筑设计和防火材料的使用,同时建立了专业的消防队伍和设施。
03
现代建筑消防
现代建筑消防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如智能火灾探测、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同时,强化消防法规和标准制定,提高公众消防安
全素质。
02
建筑消防设施与器材
灭火器
01
02
03
灭火器种类
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研发新型的消防设施,如智能喷头、智能烟雾探测器等,提高火灾 防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高科技消防器材
研发高科技的消防器材,如无人机、机器人等,提高灭火救援的效 率和安全性。
环保节能
注重环保和节能,研发低能耗、低排放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建筑消防设计》课件
在火灾发生时,应优先保障人 员的生命安全,其次是财产安 全。
科学合理布局
建筑消防设施的布局应科学合 理,便于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的 疏散。
注重实用性与经济性
建筑消防设计应注重实用性和 经济性,合理选用设备和材料
,避免浪费。
建筑耐火等级与材料选择
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规模, 确定相应的耐火等级。
根据耐火等级要求,选择合适 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保证 建筑在火灾中的稳定性。
《建筑消防设计》PPT课件
• 引言 • 建筑消防设计基础 • 消防系统设计 • 紧急疏散设计 • 消防设施维护与管理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建筑消防设计》
适用对象
建筑专业学生、建筑设计师、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等
课程目的
培养学生和设计师掌握建筑消防设计的基本原理 、规范和技能,提高建筑防火安全意识和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对于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应 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以提高 建筑的耐火性能。
建筑布局与消防通道
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布局,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消防通道宽度和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保持畅通无阻。
在建筑物内部,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以便人员快速疏散。
03
消防系统设计
喷淋系统设计
喷头选型与布置
疏散照明指示联动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识 应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 在火灾发生时自动点亮。
疏散演习与预案制定
定期开展疏散演习
通过定期开展疏散演习,提高人 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制定疏散预案
根据建筑特点和人员分布情况, 制定详细的疏散预案,明确疏散
路线和组织措施。
科学合理布局
建筑消防设施的布局应科学合 理,便于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的 疏散。
注重实用性与经济性
建筑消防设计应注重实用性和 经济性,合理选用设备和材料
,避免浪费。
建筑耐火等级与材料选择
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规模, 确定相应的耐火等级。
根据耐火等级要求,选择合适 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保证 建筑在火灾中的稳定性。
《建筑消防设计》PPT课件
• 引言 • 建筑消防设计基础 • 消防系统设计 • 紧急疏散设计 • 消防设施维护与管理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建筑消防设计》
适用对象
建筑专业学生、建筑设计师、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等
课程目的
培养学生和设计师掌握建筑消防设计的基本原理 、规范和技能,提高建筑防火安全意识和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对于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应 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以提高 建筑的耐火性能。
建筑布局与消防通道
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布局,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消防通道宽度和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保持畅通无阻。
在建筑物内部,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以便人员快速疏散。
03
消防系统设计
喷淋系统设计
喷头选型与布置
疏散照明指示联动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识 应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 在火灾发生时自动点亮。
疏散演习与预案制定
定期开展疏散演习
通过定期开展疏散演习,提高人 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制定疏散预案
根据建筑特点和人员分布情况, 制定详细的疏散预案,明确疏散
路线和组织措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通过合理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将火灾控制 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火势的快速 蔓延。
安全疏散
本规范对建筑物内的安全疏散距 离、出口宽度和出口数量均作出 了明确规定,以确保人员能够在 火灾中快速、安全地疏散。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推广和应用
未来应继续加强规范宣传和培 训,增强设计、施工、验收等 环节的规范意识,确保规范的
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疏散距离
建筑物内人员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出口并顺利疏散到室外。安全疏散距 离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火灾危险性等因素。
安全疏散宽度
建筑物内的疏散走道、楼梯间、前室等应满足人员疏散宽度要求。疏散宽度的确 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火灾危险性等因素。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有效实施和应用。
修订和完善
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和新技术、新 材料的应用,及时修订和完善规 范,提升规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
智能化监控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物火 灾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火灾预 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对建筑设计行业的意义与影响
提高设计质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实施,能够提高 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因 设计不当导致的火灾事故。
其他消防设施设计
疏散设施
应设置合理的疏散设施,如疏 散楼梯、消防电梯等,确保人
员安全疏散。
灭火器及其他设备
应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选择 合适的灭火器及其他消防设备 ,如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
系统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应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设置 合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等。
04
消火栓设备选择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目录
• 概述 • 防火设计规范 • 防烟排烟设计规范 • 消防设施安装规范 • 工程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指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防火间 距、安全疏散距离、消防设施配置、防火防烟分区设置等技 术标准与规范的文件。
特点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 涉及到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多个专业领 域,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指南。
04
消防设施安装规范
消防给水系统
01
给水设施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消防给水系统。
02
水源的可靠性
确保建筑物内外的消防水源充足可靠,能够满足火灾延续时间的用水
需求。
03
水压和水量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水压和水量要求,以保证灭火时的有效性
和及时性。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2 3
研究未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防火规范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提高,同时更加关注智能化、 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
应对策略
为了适应未来防火规范的发展趋势,建筑设计应注重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和耐火 极限,同时加强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此外,应加强防火规 范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防火意识和技能水平。
规范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 效地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提高建筑物抵抗火灾的能力,从而保 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目录
• 概述 • 防火设计规范 • 防烟排烟设计规范 • 消防设施安装规范 • 工程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指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防火间 距、安全疏散距离、消防设施配置、防火防烟分区设置等技 术标准与规范的文件。
特点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 涉及到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多个专业领 域,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指南。
04
消防设施安装规范
消防给水系统
01
给水设施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消防给水系统。
02
水源的可靠性
确保建筑物内外的消防水源充足可靠,能够满足火灾延续时间的用水
需求。
03
水压和水量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水压和水量要求,以保证灭火时的有效性
和及时性。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2 3
研究未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防火规范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提高,同时更加关注智能化、 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
应对策略
为了适应未来防火规范的发展趋势,建筑设计应注重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和耐火 极限,同时加强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此外,应加强防火规 范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防火意识和技能水平。
规范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 效地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提高建筑物抵抗火灾的能力,从而保 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教材PPT 160页.ppt
新《建规》规定:顶层跃1层仍按1层算,故该住宅楼层数仍为9层。
建筑层数计算实例
例四 一栋9层的复式住宅楼,其每层层高为3.6m。 则该建筑折算层数计算如下: 超过3m部分的住宅总高为9X3.6m=32.4m, 将其进行折算:得到:32.4m÷3m=10层,余数为 2.4m >1.5m,则将余数部分计入1层,即该复式住 宅折算层数为10+1=11层。
建筑层数计算实例
例三 一栋9层的住宅楼,其中8层以下每层层高为 2.8m,顶层(9层)为跃层,其层高为5.0m。则该 建筑折算层数计算如下: 超过3m部分即第九层总高为5m,将其进行 折算,得到:5m÷3m=1层,余数为2m>1.5m, 则余数部分计入1层,即跃层部分层数为1+1=2层。 则该栋楼折算成8+2=10层。
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 论证。
2、建筑高度
原《建规》注:建筑高度为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女 儿墙顶部或檐口的高度。屋顶上的瞭望塔、冷却 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电梯机房、排风和排 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和层 数内,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 室外地面不超过1.5m者,不计入层数内。
1、适用范围
《高规》1.0.3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 筑及其裙房:
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应改为底部)设 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1.0.3.2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1.0.4 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
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1.0.5 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
3、建筑层数
跃层的层数和高度
建筑层数计算实例
例四 一栋9层的复式住宅楼,其每层层高为3.6m。 则该建筑折算层数计算如下: 超过3m部分的住宅总高为9X3.6m=32.4m, 将其进行折算:得到:32.4m÷3m=10层,余数为 2.4m >1.5m,则将余数部分计入1层,即该复式住 宅折算层数为10+1=11层。
建筑层数计算实例
例三 一栋9层的住宅楼,其中8层以下每层层高为 2.8m,顶层(9层)为跃层,其层高为5.0m。则该 建筑折算层数计算如下: 超过3m部分即第九层总高为5m,将其进行 折算,得到:5m÷3m=1层,余数为2m>1.5m, 则余数部分计入1层,即跃层部分层数为1+1=2层。 则该栋楼折算成8+2=10层。
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 论证。
2、建筑高度
原《建规》注:建筑高度为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女 儿墙顶部或檐口的高度。屋顶上的瞭望塔、冷却 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电梯机房、排风和排 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和层 数内,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 室外地面不超过1.5m者,不计入层数内。
1、适用范围
《高规》1.0.3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 筑及其裙房:
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应改为底部)设 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1.0.3.2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1.0.4 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
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1.0.5 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
3、建筑层数
跃层的层数和高度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培训宣贯PPT课件
3.1 加强住宅建筑消防安全
结构安全
➢ 与非住宅部分之间 采用1.50h楼板和 2.00h防火隔墙完全 分隔;高层建筑时 2.50h楼板和防火墙。
➢ 与非住宅部分相 接处应设置1.2m窗 槛墙,或4.0m高墙
住宅消防安全
➢ 户与户之间应设 置宽度不小于1.0m 的不燃烧体窗间墙或 突出外墙不小于 0.6m的隔板。
✓ 风雨棚开口面积为室外敞开面积25%
防火隔间 避难走道
✓ 面积不应小于6.0m2;防火墙、甲级防火门 ✓ 隔间的门不计作安全出口,间距不小于4m ✓ 采用A级装修材料;仅用于人员通行
✓ 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 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 ✓ 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 ✓ 设置消火栓、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电话
安安全全 疏疏散散
1、住宅建筑内应设置火灾探测报警装置 2、室内消防给水按本规范有关要求执行 3、室外消防给水按四级建筑要求设置
1、管道、电线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2、厨房明火和高温部位防火隔热措施 3、墙体、楼板、封闭吊顶或空间内分隔
水平长或宽20m,面积300m2 4、设备用房与其他部位应防火分隔
:1、 9 层及9 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改主要内容
3.6 明确了商业步行街的消防措施
➢ 两侧建筑耐火等 级不低于二级
➢ 应设置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和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
➢ 建筑围护构件 不应低于1.00h。
➢ 商铺之间应设 2.0h防火隔墙
➢ 商铺疏散门可 直通步行街。
➢ 到达最近室外 安全出口距离 不应大于60m
1 2 34 5 6
防火分区面积放大 超高层楼板2.00h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文ppt课件
❖ 2.5h隔墙、1.5h楼板、甲、乙级防火门
30
防火分区
❖ 面积分区 将燃烧控制在所涉及范围的一定面积之内;
❖ 竖井分区 封堵楼梯间、电梯竖井、管道井等易于构成火
焰和烟气竖向流动通道; ❖ 功能分区
发生火灾时难以疏散的部分和起火可能性很大 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分隔开。
31
防火分区 面积
❖ 局部设自喷时,增加面积可以按该局部面积 的一倍计算。
❖ 防火墙 ❖ 防火卷帘 ❖ 防火玻璃
43
防火分区 分隔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 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保护; ❖ 特级防火卷帘
44
防火分区 分隔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
16
建筑高度(附录A)
❖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 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 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 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 后取其中最大值;
❖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 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1
防火间距(附录B)
❖ 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 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 缘算起。
❖ 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 ❖ 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
30
防火分区
❖ 面积分区 将燃烧控制在所涉及范围的一定面积之内;
❖ 竖井分区 封堵楼梯间、电梯竖井、管道井等易于构成火
焰和烟气竖向流动通道; ❖ 功能分区
发生火灾时难以疏散的部分和起火可能性很大 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分隔开。
31
防火分区 面积
❖ 局部设自喷时,增加面积可以按该局部面积 的一倍计算。
❖ 防火墙 ❖ 防火卷帘 ❖ 防火玻璃
43
防火分区 分隔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 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保护; ❖ 特级防火卷帘
44
防火分区 分隔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
16
建筑高度(附录A)
❖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 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 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 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 后取其中最大值;
❖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 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1
防火间距(附录B)
❖ 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 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 缘算起。
❖ 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 ❖ 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
《建筑构造防火》课件
耐火等级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重要性 ,对不同耐火等级的建筑物规定
了相应的耐火极限要求。
耐火结构
建筑结构应选择具有良好耐火性 能的材料,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
施,以提高其耐火性能。
建筑布局与防火间距
建筑布局
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有效地降低 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范围。
防火间距
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 防止火灾蔓延。
材料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环境条 件等都会影响其燃烧性能。
燃烧性能分级
建筑材料根据其燃烧性能的不同,被 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可燃材料 和易燃材料。
建筑结构的耐火性能
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 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 到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及隔热性 时止,这段抵抗火的时间称为耐
火极限。
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建筑构造防火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建筑物在火灾中能够承受更长 时间的燃烧。
耐火等级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构造措施的优化,如使用耐火材料 、设置防火保护层等,以增强建筑物的抗火能力。
03
建筑构造防火的原理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
燃烧性能
燃烧性能的影响因素
指材料在燃烧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 化学变化,包括是否容易点燃、燃烧 速度有多快、是否容易熄灭等。
智能化防火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 物内火灾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火灾防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方向二
新型耐火材料研发: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经济的耐火材料,提高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降低火灾风险。
方向三
智能化建筑设计:将建筑构造防火与智能化建筑设计相结合,实现建 筑物内各系统的智能联动和协同工作,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7
住宅设计层数折算 《住宅建筑规范》 9.1.6 住宅建筑的防 火与疏散要求应根据 建筑层数、建筑面积 等因素确定。
注:1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应将住宅部分 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2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 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 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8
8.0
8.0
1.0
4.0
中压(B) 4.0
8.0
8.0
1.0
4.0
8.5.2 当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且瓶组气化站配置气瓶的总 容积小于1m3时,瓶组间可设置在与建筑物(住宅、重要公共建 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除外)外墙毗连的单层专用房间内,并应符 合下列要求:
存在问题
单独建造的燃油、燃气 锅炉房与民用建筑(多层或 高层)的防火间距按民用建 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布置。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 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
电磁炉等除外)。 3.4.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
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
2
首层及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3
1.2 建筑高度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2 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 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 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 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 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 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摘自表3.4.1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m)
单层、多层 丙、丁类厂房
名称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民用建筑 耐火等级 一、二级 10.0 12.0
三级 12.0 14.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2.7 高层建筑与厂(库)房的防 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7的规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 2.0.2 建筑高度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 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 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 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 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4.3.2 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2 非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面应按建筑 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 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 入建筑高度内:
摘自表4.2.7 高层建筑与厂(库)房防火间距(m)
厂(库)房 丁类、戊类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四级
一类 高层建筑 裙房
15
10
18
12
二类 高层建筑 裙房
13
10
15
10 11
2.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有关防火间距的要求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6.6.3 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
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表6.6.3的规定。
2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2.1 贴邻建设的规定
示例 与住宅建筑贴建的变 电所、锅炉房等
存在问题 贴邻建设两座建筑物,较 高建筑贴邻外墙高出较低 屋面15m范围内开设门窗 洞口。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2.2 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 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当较高一面 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0m及以下范围内 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9
2.2 燃油、燃气锅炉房及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2.2 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所、 单台蒸汽锅炉的蒸发量小于等于4t/h或单台热水锅炉的额定热功率 小于2.8MW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第5.2.1条的规定 执行。
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其他变电所、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及蒸发 量或额定热功率大于上述规定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应按本规 范第3.4.1条有关室外变、配电站和丁类厂房的规定执行。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 建筑专业
一 建筑防火设计 二 建筑防火问题研讨
1
一 建筑防火设计
1《建规》与《高规》民用建筑适用范围
1.1 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住宅)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 筑); 2.0.14 商业服务网点
表6.6.3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水平净距(m)
设置形式
调压装置 入口燃气 压力级制
建筑物 外墙面
重要公共 建筑、一 类高层民
用建筑
铁路 (中心线)
城镇道路
公共电力 变配电柜
地上单独 中压(A) 6.0
12.0
10.0
2.0
4.0
建筑
中压(B) 6.0
12.0
10.0
2.0
4.0
调压柜 中压(A) 4.0
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 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 过300m2 ,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h且 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与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 《高层民用设计建筑防火规范》 1.0.3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 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 的住宅);
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
占屋顶.3 建筑层数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2 注:2 建筑层数的计算:
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 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 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 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 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 物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 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住 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 可按1层计,其他部位的跃 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 跃层,应计入层数。
7
住宅设计层数折算 《住宅建筑规范》 9.1.6 住宅建筑的防 火与疏散要求应根据 建筑层数、建筑面积 等因素确定。
注:1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应将住宅部分 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2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 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 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8
8.0
8.0
1.0
4.0
中压(B) 4.0
8.0
8.0
1.0
4.0
8.5.2 当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且瓶组气化站配置气瓶的总 容积小于1m3时,瓶组间可设置在与建筑物(住宅、重要公共建 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除外)外墙毗连的单层专用房间内,并应符 合下列要求:
存在问题
单独建造的燃油、燃气 锅炉房与民用建筑(多层或 高层)的防火间距按民用建 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布置。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 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
电磁炉等除外)。 3.4.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
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
2
首层及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3
1.2 建筑高度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2 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 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 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 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 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 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摘自表3.4.1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m)
单层、多层 丙、丁类厂房
名称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民用建筑 耐火等级 一、二级 10.0 12.0
三级 12.0 14.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2.7 高层建筑与厂(库)房的防 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7的规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 2.0.2 建筑高度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 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 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 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 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4.3.2 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2 非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面应按建筑 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 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 入建筑高度内:
摘自表4.2.7 高层建筑与厂(库)房防火间距(m)
厂(库)房 丁类、戊类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四级
一类 高层建筑 裙房
15
10
18
12
二类 高层建筑 裙房
13
10
15
10 11
2.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有关防火间距的要求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6.6.3 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
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表6.6.3的规定。
2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2.1 贴邻建设的规定
示例 与住宅建筑贴建的变 电所、锅炉房等
存在问题 贴邻建设两座建筑物,较 高建筑贴邻外墙高出较低 屋面15m范围内开设门窗 洞口。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2.2 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 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当较高一面 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0m及以下范围内 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9
2.2 燃油、燃气锅炉房及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2.2 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所、 单台蒸汽锅炉的蒸发量小于等于4t/h或单台热水锅炉的额定热功率 小于2.8MW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第5.2.1条的规定 执行。
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其他变电所、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及蒸发 量或额定热功率大于上述规定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应按本规 范第3.4.1条有关室外变、配电站和丁类厂房的规定执行。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 建筑专业
一 建筑防火设计 二 建筑防火问题研讨
1
一 建筑防火设计
1《建规》与《高规》民用建筑适用范围
1.1 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住宅)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 筑); 2.0.14 商业服务网点
表6.6.3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水平净距(m)
设置形式
调压装置 入口燃气 压力级制
建筑物 外墙面
重要公共 建筑、一 类高层民
用建筑
铁路 (中心线)
城镇道路
公共电力 变配电柜
地上单独 中压(A) 6.0
12.0
10.0
2.0
4.0
建筑
中压(B) 6.0
12.0
10.0
2.0
4.0
调压柜 中压(A) 4.0
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 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 过300m2 ,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h且 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与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 《高层民用设计建筑防火规范》 1.0.3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 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 的住宅);
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
占屋顶.3 建筑层数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2 注:2 建筑层数的计算:
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 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 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 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 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 物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 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住 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 可按1层计,其他部位的跃 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 跃层,应计入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