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摘要: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令教师伤神、学生头痛的薄弱环节,也是一个教学难点。由于古诗词语言高度精练,学生接触不够多;内涵丰富,学生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多数教师感到乏术,学生感到乏味。而实际上诗歌本身深刻的思想、流畅的节奏、优美的意境深受许多高中生的欢迎,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引领得当,点拨贴切,就一定能让学生在喜爱诗词表面的基础上深得其内涵,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在如何教好古诗词的问题上下工夫,加深文化底蕴,提升研究水平。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死记硬背,要突出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强调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审美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相应的发生改变,不能延续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翻译,学生在台下飞速记笔记,课下拿着笔记死记硬背的模式,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思维力,允许并提倡有自己的理解与观点。让学生把古诗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当做一个能够发挥自己个性的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习空

间,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下是我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与体会。

一、让学生学会“读”古诗词

感受古诗词的美一定要从“读”开始,古诗词是读出来的,不读,永远不能触及作品的灵魂深处。要通过“读”让学生感受形象,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意境,让景物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让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心境,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掌握节奏,把握风格,体会古诗词的艺术表现力。

首先,对于如何读古诗词,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像完成任务一般“读”得干巴巴,要在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已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加入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古诗词的作者离我们现代的生活时代很远,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现代人所不能直接体会的,但是作品传达出的情感却是不分古今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注入自己的情感,在把握作品的整体格调的基础之上感受、品味、领悟、体验和思考。比如,朗读一些忧愁伤感的诗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令自己伤心的事,使他们与作者的心境产生共鸣。

其次,可以指导学生多角度朗读诗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都说明,不同的角度读出的作品感觉是不一样的。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要发挥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多角度理解作品,也与新课改标准的要求不谋而合。我在讲解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时,针对金人元好问的“一篇锦瑟解大难”这一评价,先列举了人们对

于《锦瑟》一诗主旨的几种看法:有人以为此诗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分别写了瑟的四种乐调;有人把“锦瑟”想象成一个幻化的女子,疑为“令狐家青衣”;还有人倾向于“悼亡”一说,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悼矣。然后,我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谈谈自己对本诗主旨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品尝思考和创新的乐趣。另外,多角度读课文,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得到新的启示,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学生在获得新的启发后,便会在读中激发自己对古诗词的兴趣,对学习古诗词产生自信。

二、让学生学会品味古诗词的意境

司空图曾说过作诗词要“思与境偕”。所谓意境,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入选的古诗词,几乎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让学生品读意境也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跨越时代、民俗、社会和情感的障碍,根绝古诗词的景色描绘与情感抒发或是事件叙述,加入自己丰富的想象,进入诗人生活的时代,感受诗人创设的意境,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难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引导为主,抓住诗词的关键词词,拨动学生思维、想像的琴弦,描绘诗词表达

的意境,让学生化虚为实。例如,教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我让学生根据想象描绘诗词画面,有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大江东去”的宏伟气魄,有的学生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触颇深。在我的一番点评与引导下,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磅礴与作者本人的豪放情怀都有共鸣。

参考文献:

1.赵玲芳.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之我见[j].神州,2011,(06).

2.张耀堂.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考试,2009,(09).

3.张金河. 为有源头活水来——高中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中学语文,200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