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卷考点分析(第1版)
2022年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然后结合材料一分析“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的意义。
这两句话之所以能成为国际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装进准则,是因为这两句话中蕴含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我们除了要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
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卷考点分析(第1版)
三国:
《观沧海》曹操(155年-220.3.15)
《出师表》诸葛亮(181年-234.10.8)
两晋:《饮酒》《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352/365年—427年)
南北朝·北朝·郦道元《三峡》(472年—527年)
唐:
初唐:初唐(618年—712年)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或称武德至开元初)之间。
五代十国:李煜
宋:
2007苏轼、2013陆游、2017欧阳修
范仲淹、晏殊、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文天祥、宋濂(次要)
3.3近年考的都是名家中的名家,不是超级著名的作家,考的可能性低。
3.4十年前考过的作家也是有一定可能性考到的,但是可能性不是太高。
3.5文言是诗歌的基础
3.6积累神话、传说、历史文化典故
《赤壁》杜牧(803年—约852年)
《泊秦淮》杜牧
《阿房宫赋》杜牧
《夜雨寄北》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
《无题》李商隐
《锦瑟》李商隐
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虞美人》(937年―978年)
宋:
北宋:(960年—1127年)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989年8.29—1052年5.20)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认真、耐心阅读,勾画重点数据和句子
将选项与原文认真对比
9题:按原文顺序从前往后认真梳理并归纳答题要点。
(并非每则材料都有答题要点)
·优先·专题训练,专项突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4题,19分)
10、断句(口诀)12、选择·理解文意13、翻译⑴⑵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1及答案解析(新课标全国1卷)【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2023年全国卷新高考I卷语文真题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1.C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藜麦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
根据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
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知,应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2.D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
“造成了”或然变必然,原文最后一段中是说“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
3.A分析论点、论据第二段的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A 项,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
B项,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
C项,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
D 项,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
故选A。
4.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报》与《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理解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等;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这一片面的事实和数据,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这一结论;比如《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再比如《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完全解读(新高考Ⅰ卷)
题型新变化
1.文言文选材突破常规,体现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文言文阅读选择了两则材料,分别来自《韩非子》和《孔丛子》,不仅采用了复合文本的形式,还突破了文言文选材的传统,从诸子经典文言著作中取材,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立论验论的交锋,这种多文本的材料组合形式从信息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延伸至文言文,是对课程标准提到的学习任务群和教学中大单元教学要求的回应。2.客观变主观,文言断句有效考查文言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第10题断句题要求考生从8个断句点中选择3个正确的,有效避免了以往选择题模式时单纯利用排除、猜测等技巧作答的可能。而且本题的得分可以有0分、1分、2分、3分四个等级,更能客现体现号生能力水平的层次差异。
真题解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考情分析: 西方媒体在关于拉美地区拳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了误会甚至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本篇信息类文本阅读通过这一事例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信息时代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重要性,提醒考生在面对热点事件时应走出情绪判断的误区,明辨深思,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
真题解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I卷试题精讲精析
8.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 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 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 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 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 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 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 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 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 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 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 么形象特点。
破布浆机制纸,柔韧性差,纸张严重酸化。
结合材料三中“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 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酸是纸张纤维 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 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 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可概括整合出档 案材料书写所用墨水方面,档案材料书写材 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加快了纸张纤维的水解 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综 合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分条表述 即可。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 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 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 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 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 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 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 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 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 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 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 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 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 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 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 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 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 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 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
高考语文全国1卷题型及解析
高考语文全国1卷题型及解析高考语文全国1卷第一部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用兵致胜的▲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
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不攻自下。
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不能切中▲,错误正与此相同。
A.要诀望风披靡要害B.秘诀望风披靡时弊C.要诀所向无敌时弊D.秘诀所向无敌要害2.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珍珠似的白沫 (闻一多《死水》)C.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代人》)D.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舒婷《致橡树》)3.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A.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D.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穴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能在史上留名的诗人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
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
所以,▲。
A.辛弃疾是集宋词艺术之大成,才成为一代名家的B.辛弃疾是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才成为一代名家的C.集北宋南宋词成就之大成,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D.积北宋南宋300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5.右图为《读者》的两个徽标图案。
下列对图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②A.图案蕴含了《读者》杂志愿像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样,采集天下的美文佳作奉献给读者的寓意。
B.图案蕴含了读者就像一只只蜜蜂,不断从《读者》中撷取人生智慧和精神营养去酿造甜蜜生活的寓意。
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及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高考全国语文一卷答案及详要解析
高考全国语文一卷答案及详要解析(一)1、正确答案B解析A项混淆关系,据材料第②段“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一句可知,“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与“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的另一种说法)是必要条件关系,而A项中的“就能”变成了充分条件关系。
C项强加因果,据第④段“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说明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
D项“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错,过于绝对,歪曲原意,据第⑤段中“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可知。
2、正确答案D解析第①段用设问的形式点明论述话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提出问题)第②段说明当下时代变化超乎艺术家的想象,艺术家难以理解“更深层的东西”;(分析问题)第③段从碑文的角度切入,进一步得出“更深层的东西”指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分析问题)第④段讲作家应与人民建立深切的情感关系,以人民为中心;(分析问题)第⑤段讲作家与艺术家应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
最后解决问题。
所以A项是正确的。
B项,第②段是对当下创作的分析,第④段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所以B项正确。
C项,第③段的碑文内容是为了回答前文的“‘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是“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据。
所以C项正确。
D项,第⑤段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精品就是表现“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凝聚精神上的认同。
而不是简单地“正面人物的塑造”。
“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可见,选项中“正面人物的塑造”缩小了语义的范围。
3、正确答案D解析“少而精”错,无中生有,最后一段讲了应“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但没有讲多与少的问题。
4、正确答案A解析A项为治理工作中的脱水,不属于修复工作;B项为“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属于修复工作;C项“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属于修复工作。
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详细答案分析版)
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解析版)(一)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针对我国目前初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有识之士提出:中学生应该多读 些文史哲著作来补补“短板”,而不是盲目地跟风追“大部头”。这一呼吁可谓 空谷传声。
二、试题特点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本试卷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辨析、 病句修改等,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语文素养。
二、试题特点
2、加强阅读能力的考查。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和诗歌阅读等,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试题特点
3、写作能力考查突出。本试卷写作题目以材料作文为主,要求考生根据给出 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和表 达。
三、答案解析
1、基础知识部分答案解析
1、基础知识部分答案解析
(1)字音:正确读音为“gāng gāng gāng”,该词为叠韵词,韵母为 “āng”,不读“gàng”。
3、【答案】B
(2)①实验中需要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d,如图所示。读数时,要保证 视线与刻度线垂直。②由于单摆周期T与摆球质量无关,故不需要测量摆球的质 量m。③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④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的影响,
3、【答案】B
摆线长度应略大于摆球直径(或摆线长度应选择约1m)。⑤为了减小空气阻 力的影响,摆动的幅度不能太大(或摆动的幅度应小于5°)。⑥为了减小实验 误差,需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次全振动(或需要从摆球通 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次全振
2021年新高考语文Ⅰ卷(解析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雕塑《拉奧孔》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
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
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
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
2023年高考语文1卷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1卷解析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分析加详解PPT课件
• 2.A 解析:“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 “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错误。
• 3.B 解析:A "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错 误 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错误 D 就有必 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错误
• 6.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 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 羊祜作为车骑将军,于是以自己的位置让鲁芝,说: “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 年迈华发,却始终在尽为臣之礼(孝命朝廷),尚 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超越了他(坐这么高 的位子),凭什么来化解天下人(对我)的怨恨 呢!”皇上没有听取。(可见)他被人敬重到了这 样的程度。泰始九年去逝,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 他哀悼,并御赐大量的车马作为送葬之用,赐谥号 贞,并赐墓地百亩。
• 8.C 解析:“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分析错误。
• 9.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 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
• 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 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 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 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 诸葛诞凭借寿春叛乱,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 武官员作为先锋。诸葛诞被平定后,鲁芝被提升为 大尚书,掌刑理。武帝登基后,调任镇东将军,进 爵为侯。因为他为官清廉为臣正直,向来不置办田 宅,于是武帝派军士为他造了一座有五十间房屋的 宅院。鲁芝知道后,借口年高力微,告老还乡,向 朝廷请求的奏表上了十多次,于是征召为光禄大夫, 赐以特殊的地位,御赐随行吏卒及车马。
• 13.(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 兵作为先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岑参·诗《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2016李白·诗《金陵望汉江》
2017欧阳修·诗《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2018李贺·诗《野歌》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默写常见名篇名句
命题形式:情境型默写
一般给出一定的语言情境,要求同学们根据情境填写句子。
命题点:
1、知名度高,常被引用的经典名篇名句。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认真、耐心阅读,勾画重点数据和句子
将选项与原文认真对比
9题:按原文顺序从前往后认真梳理并归纳答题要点。
(并非每则材料都有答题要点)
·优先·专题训练,专项突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4题,19分)
10、断句(口诀)12、选择·理解文意13、翻译⑴⑵
五代十国:李煜
宋:
2007苏轼、2013陆游、2017欧阳修
范仲淹、晏殊、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文天祥、宋濂(次要)
3.3近年考的都是名家中的名家,不是超级著名的作家,考的可能性低。
3.4十年前考过的作家也是有一定可能性考到的,但是可能性不是太高。
3.5文言是诗歌的基础
3.6积累神话、传说、历史文化典故
2006黄庭坚·诗《题竹石牧牛》
2007苏轼·词《望江南超然台》
2008潘大临·诗《江间作四首》
2009姜夔·诗《次石湖书扇韵》
2010刘孝绰·诗《咏素蝶诗》
2011周邦彦·宋词《关河令》
2012晏几道·(晏殊·子)词《思远人》
———————————————————————————————
2013陆游·词《鹊桥仙》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语感学习法(精选大量阅读文言文·文白对照学习)
11、文学文化常识
日常积累,专题背诵。(9.9元小册子)(靠自己)
(二)古代诗歌阅读
考查理解、分析和鉴赏
历年诗歌鉴赏罗列:
———————————————————————————————
2000现代诗·郑敏《金黄的稻束》
———————————————————————————————
2001韦应物·诗《赋得暮雨送李胄》
2002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
2003王维·诗《过香积寺》
2004张籍·诗《秋思》
2005李华·诗《春行即兴》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
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
本质上考查文言实词(120个)、虚词(18个)、特殊句式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120个)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18个)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8个虚词口诀】
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谐音:
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奇思妙想】
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探究: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专题突破
考查阅读、理解、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从内容、情感、主旨等角度进行研读
要对已有类型题进行整理、补充,形成答题模板并背诵。
2、蕴含哲理,易引发读者共鸣的句子。
3、语言优美,艺术性强的句子。
高考语文考点分析
提分策略:专题训练,专项突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
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义
分析综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选择题1、2、3、4
考查阅读、理解、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1、近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诗歌鉴赏题绝大多数都是考查名家非名作。2013——2018,仅有2014年考查非名家名作。其余五年都是名家非名作。
2、隐含·知人论世
考名家非名篇,需要你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不同人生阶段的思想、创作风格……
考名家一般是不会提供相关注释的。(考题是按一线城市文学素养水平出的。)
关注唐宋时代背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北宋、南宋,靖康之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7、8、9送分题
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义
分析综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鉴赏评价: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近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诗歌鉴赏题作者基本锁定在初高中必背64篇中的唐宋文人。
3.1近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诗歌鉴赏题均选自唐诗、宋诗、宋词,作者基本锁定在初高中必背64篇中的唐宋文人,唐宋交际的五代十国须留意李煜。
3.2近年考过的不考。
唐:
2002李白、2015岑参,2016李白,2018李贺
王勃、王维、王湾(次要)、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李商隐
认真、耐心、细致地阅读,勾画重要信息。
将选项与原文认真对比。
在原文基础上合理推理。
可阶段性专题训练
总结归纳设题陷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3题,15分)5、6
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含义
分析综合: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鉴赏评价: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3.7掌握意象及其喻义
3.8关注注释(偶尔有,但凡有,必有用),学会抓注释中的重点。
3.9逻辑梳理。为押韵,有时调换词语位置。
3.10发挥想象力。通常诗歌有很强画面感,也有很强的跳跃性。
3.11背诵相关诗派风格评语(例如:豪放词;婉约词)。推荐阅读《人间词话》等。
3.12背大题模板。
建议从全国1、2、3卷近年诗歌鉴赏,横向和纵向规律对比进行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