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笔试科目管理学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管理学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管理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08ce3ef242336c1eb95e68.png)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复试】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原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1)客观部分50%(2)主观部分50%4)题型结构a: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0%,共20%b: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共60%c:案例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20%,共2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管理学原理中各种理论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管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管理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1.管理的定义2.管理的职能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管理的属性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1.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2.行为管理理论3.质量管理理论4. 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德1.功利主义道德观2.权力至上道德观3. 公平公正道德观4. 社会契约道德观5. 推己及人道德观第二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1.道德发展阶段2.个人特征3.结构变量4.组织文化5.问题强度第三节改善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2.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3.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4.设定工作目标5.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第四节企业的社会责任1.社会责任的定义2.企业的价值观3.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定义2.对信息的评估3.有用信息的特征第三节信息化管理1.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1.决策的定义2.决策的原则3.决策的依据第二节决策的类型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4.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5.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第三节决策的理论1.古典决策理论;2.行为决策理论;3.当代决策理论第四节决策的过程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做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和评估第五节决策的方法1.集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2)名义小组技术;(3)德尔菲技术2.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2)政策指导矩阵3.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2)风险型决策方法;(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第五节决策的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2. 组织自身的因素3. 决策问题的性质4. 决策主体的因素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1.计划的概念2.计划与决策3.计划的性质第二节计划的类型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3.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4.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5.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6.计划的层级体系第三节计划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制定派生计划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第一节战略性计划1.战略性计划的定义2.战略性计划的内容第二节战略环境分析1.外部一般环境2.行业环境3.竞争对手4.企业自身5.顾客(目标市场)第三节战略选择1.基本战略2.核心能力在企业内和企业外扩张的成长战略3.防御性战略第四节计划的组织实施1.目标管理2. 滚动计划法3. 网络计划技术第八章组织设计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2.组织设计的任务3. 组织设计的原则4.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1.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2.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第三节组织的层级化1.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2. 组织的层级化与集分权3.组织的层级设计中的授权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计划1. 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2. 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3. 人力资源计划中的人员配备原则第二节员工的招聘1.员工招聘的标准2.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3.员工的解聘第三节人员的培训1.人员培训的目标2.人员培训的方法3. 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第四节绩效评估1.绩效评估的作用2.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1.组织变革的动因2.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3.组织变革的目标4.组织变革的内容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1.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2.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3.组织变革中的压力及其管理4.组织冲突及其管理第三节组织文化及其发展1.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2.组织文化的结构3.组织文化的内容4.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第十一章领导概论第一节领导的内涵1.领导与管理2.领导的作用3.领导权力的来源第二节领导者的类型1.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2.按创新方式划分3.按思维方式划分第三节领导理论1.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2.领导方式行为论密执安大学研究;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管理方格论3.领导方式情景论菲德勒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论第十二章激励第一节激励的原理1.激励的概念与对象2.激励与行为3.激励产生的内因和外因4.需要的管理学意义第二节激励的需要理论1.需求层次论2.双因素理论3.成就需要论4. X理论和Y理论第三节激励的过程理论1.公平理论2.期望理论第四节激励的强化理论1.正强化2.负强化第五节激励实务1.激励的一般形式2.当代若干激励实务第十三章沟通第一节沟通的原理1. 沟通及其作用2. 沟通的过程3. 沟通的类别第二节组织沟通1. 个体间沟通2. 团队沟通3. 组织间沟通第二节沟通管理1. 有效沟通的障碍2.有效沟通的实现第三节组织冲突与谈判1.冲突的原因2.冲突的管理3.有效谈判的实现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第一节控制活动1. 控制的必要性2. 控制理论3. 控制类型第二节控制的过程1. 确立标准2. 衡量绩效3. 纠正偏差第三节有效控制1.适时控制2.适度控制3.客观控制4.弹性控制第十五章控制方法第一节预算控制1. 预算的编制2. 预算的种类3. 作用及其缺点第二节生产控制1.对供应商的控制2.库存控制3.质量控制第三节财务控制方法1.比率分析2.经营审计第四节其它控制方法1.标杆控制2.平衡积分卡控制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1.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2.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3.创新的类别与特征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1.目标创新2. 技术创新3.制度创新4.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5.环境创新第三节创新过程及其管理1. 创新的过程2. 创新管理的技能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第一节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1. 创新与技术创新2. 技术创新的内涵3. 技术创新的贡献第二节技术创新的源泉1.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2. 企业内外的不协调3. 工艺过程改进的需要4. 产业和市场的改变5. 人口结构的变化6. 观念的改变7. 新知识的产生第四节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1. 产品开发的任务2. 产品竞争战略3. 产品开发的分析方法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第一节企业制度创新1.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及其原因2.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第二节企业层级结构创新1.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2.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三、主要参考书周三多主编:《管理学》(2010年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管理学原理(802)》考试大纲
![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管理学原理(802)》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25d50610a6f524ccbf85eb.png)
管理学原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占总分的30分左右,内容为基本概念,主要覆盖本门课程的各部分知识点。
2.简述题:占总分的50分左右,主要为各部分的基本原理。
3.论述题:占总分的30分左右,内容覆盖各部分需要理解并运用的知识点。
考试要求
1.理解领导与领导者的内涵
2.理解主要的领导理论
3.了解中国式领导行为研究的基本概况
4.理解领导者面临的主要挑战
5.了解领导者的替代
6.理解沟通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7.理解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及其改进方法
8.理解组织沟通的主要类型与形式
9.理解激励的概念与作用
10.掌握激励的主要理论
11.掌握激励原则
4.案例分析:占总分的40分左右,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管理概论
考试内容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性质管理者及其角色管理职能中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环境
考试要求
1.理解管理的概念和管理的性质
2.理解管理者的主要角色
3.了解中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管理学的主要流派
3.掌握管理环境(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和全球环境)对管理的要求
2.理解组织的职位设计及部门化理论
3.掌握组织的集权与分权
4.了解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
5.掌握组织设计的主要理论
6.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7.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8.了解组织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
9.了解多样化背景下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10.理解组织变革的概念与功能
11.理解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
12.掌握组织变革的动因与阻力
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复试科目
![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复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5c088f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2.png)
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复试科目1.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复试科目是指在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过程中,考察学生在管理学相关专业知识上的掌握情况。
这些科目旨在帮助评审委员会全面了解考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和发展潜力,从而选拔出优秀的研究生。
2. 科目内容2.1 专业课综合素质考核专业课综合素质考核是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复试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以笔试的形式进行。
该科目将考察考生在管理学专业知识上的掌握程度、理论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复试考核的重点科目之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学原理:主要探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帮助学生建立管理思维和管理理论框架。
•运营管理:重点关注企业生产运作、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内容,为学生提供运营决策的理论和方法。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决策过程和员工行为等问题,为管理者提供行为实践的指导。
•营销管理:介绍市场环境和市场营销策略,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分析和策划能力。
•财务管理:强调企业财务分析和资金管理,为学生提供财务决策的理论和技巧。
2.3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复试考核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根据考生的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科目选择。
常见的选修课程包括创新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3. 复试要求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复试科目的要求包括:•理论知识:考生需要掌握管理学科专业知识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概念,能够对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实践能力:考生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能够将管理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素质:考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工作的要求。
4. 复试准备考生在准备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复试科目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学习课程:系统学习管理学的相关课程内容,掌握专业知识和理论。
复试《管理学》考试大纲
![复试《管理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caed8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4.png)
《管理学》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了解管理的涵义,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了解中外早期管理的思想,控制基本的管理理论。
2、道德与社会责任:了解道德及道德的相关概念,了解影响管理者道德素的因素,了解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
3、信息获取:了解信息与数据的概念及它们的互相关系,理解信息系统的要素及其开辟步骤,了解有关的信息技术。
4、决策: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和根据,控制决策的类型,了解决策的理论和决策的过程,知道决策的主意。
5、计划和计划工作:了解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了解计划的类型,控制计划的编制过程。
6、计划的组织实施: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过程,了解目标的性质,理解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
7、组织设计:了解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原则,以及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了解组织部门化的相关内容,了解组织层级化,通过组织设计为决策和计划的有效实施发明条件。
8、人力资源管理: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过程及人员配备原则,控制员工招聘的标准,来源和主意,了解绩效评估的定义,作用,程序与主意9、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和类型,理解组织变革的内容,了解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了解组织变革中的阻力、压力及其管理,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10、领导概论:了解领导的内涵,理解领导者的类型,理解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了解领导行为论与情景论。
11、鼓励:了解鼓励的涵义与对象,理解X理论与Y理论,了解鼓励的内容理论,了解鼓励的过程理论,了解鼓励的强化理论。
第 1 页/共 2 页12、交流:了解交流及其过程,理解组织间和组织中的交流,了解有效交流的障碍和有效交流的实现。
13、控制与控制过程:了解控制的含义及须要性,了解基本的控制理论,理解控制的类型,理解控制过程,控制有效控制的基本主意。
14、控制主意:了解预算控制;了解生产控制;了解其他的比率分析、审计控制、盈亏控制以及网络控制等主意。
810-管理学原理
![810-管理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0d62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8.png)
《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0一、考查目标《管理学原理》是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业务课考试科目。
本科目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管理的概念、相关术语的内涵、基本管理原理、管理的主要理论、内容要点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现实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现象进行分析,对管理问题能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考试形式(一)试卷分值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本试卷题型有三种:(一)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每题40分,共40分。
四、考试范围和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
管理的定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
2.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管理属性。
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基本内容。
4.管理学。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质、内容及其贡献;法约尔关于经营和管理的概念及其管理原则。
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4.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和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原则的变革;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1.管理原理的特征。
系统的涵义和基本特征;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意义。
2.管理的系统、人本、责任、效益原理。
管理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启示。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1.管理道德。
管理道德的基本观点及其各种观点的要义和区别;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43管理学原理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43管理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e11dcddd3383c4bb4cd2e2.png)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4)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管理学原理》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决策和计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组织和人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掌握领导、激励和沟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4.具有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题型结构题型题量每题分值每种题型总分值名词解释 6 4 24简答题7 8 56论述题 1 20 20案例分析题 1 26 26材料分析题 2 12 24III 考查内容1.管理的定义和内涵2.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3.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4.本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5.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6.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7.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8.“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和“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9.“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和系统管理理论10.“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11.本世纪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12.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13.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14,道德管理的特征和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15.企业的社会责任16.决策的定义、原则和依据17.决策的类型和特点18.决策的理论19.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20.决策的方法21.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22.计划的类型23.计划编制过程24.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和业务流程再造25.管理幅度和组织层次26.组织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27.部门化28.集权和分权29.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和培训30.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31.直线与参谋32.委员会33.组织变革的过程34.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35.组织变革的压力及其管理36.组织的冲突37.组织文化38.领导的含义和作用39.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集体的构成40.领导方式及其理论41.领导艺术42.激励的性质43.激励理论44.激励实务45.组织中的沟通46.沟通的障碍及克服47.控制原理48.控制要求49.控制过程50.控制方法51.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52.创新的过程和组织53.技术创新的内涵、源泉和战略54.企业制度创新55.企业文化创新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管理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4分)1、非正式组织2、目标管理3、战略决策4、组织文化5、预先控制6、公平理论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56分)1、人际关系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2、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影响行业内竞争结构及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哪些?3、试绘制矩阵制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其优缺点。
《管理综合2》复试大纲(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综合2》复试大纲(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8b83990033d4b14e852468d8.png)
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试“管理综合2”复试科目考试大纲说明:“管理综合2”考试科目包括三部分考试内容,即:“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考试总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总分为150分,三部分内容各占50分。
“管理学原理”部分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学科范围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
二、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管理学原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1.掌握管理的概念、含义,管理职能的概念,管理学的特点,掌握管理者的角色,管理技能、管理技能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了解组织环境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管理科学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管理的主要特点,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的意义,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贡献(泰罗、法约尔、韦伯),掌握霍桑实验及结论,了解典型的管理学派及主要特点。
3.掌握计划工作的概念,计划的内容,计划的形式,计划工作的性质,计划工作的程序;掌握目标的概念,目标的性质;了解目标管理概念、特点和过程。
4.掌握决策概念及含义,决策与计划的关系,决策的类型,决策原则,决策理论,决策过程;掌握头脑风暴法、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特尔菲法的特点;了解盈亏分析法、风险决策方法、非确定性决策法等方法。
5.掌握组织的含义;了解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了解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掌握直线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事业部型组织结构及特点;掌握组织部门化类型;了解授权的意义和原则;掌握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扁平型和高耸型组织结构的特点,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
6.掌握领导的含义,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领导的作用,领导的权力类型;掌握领导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模式、领导四分图理论、领导方格理论等领导行为理论;掌握费德勒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等领导情景理论;了解变革—交易型领导风格理论,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魅力型—工具型领导理论等现代领导理论。
mba复试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mba复试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cfe0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8.png)
mba复试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在MBA复试中,管理学原理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合理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组织中的人、物、财务和信息等资源,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发展历程经历了管理经验阶段、管理原理阶段和管理科学阶段等不同阶段。
3. 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包括企业家、领导者和管理员等,其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
4. 管理学原理的主要理论:包括泰勒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伦管理理论、韦伯理性管理理论和赫茨贝格双因素理论等。
5. 管理宽度:影响管理宽度的主要因素有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面对问题的种类、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授权、计划以及组织的稳定性等。
6. 集权制组织和委员会制的特点:集权制组织的特点是经营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领导,中下层只有日常的决策权限,对下级的控制较多等;委员会制的优点有集思广益、协调、防止职权过于集中、下级参与管理、加强沟通联络等。
7. 有效授权的要求和原则:有效授权的要求是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要有放手的态度、要允许别人犯错误、要善于信任下级、要善于适度控制等;授权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因事设人,视能授权、授权适度以及适当控制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教材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管理学考试大纲(复试)
![管理学考试大纲(复试)](https://img.taocdn.com/s3/m/e25baaf5d15abe23492f4d0d.png)
管理学考试大纲(复试)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些相关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一)人类与管理1人类的管理活动2管理的职能与性质3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二)管理思想的发展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4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三)管理的基本原理1管理原理的特征2系统原理3人本原理4责任原理5效益原理(四)管理的基本方法1管理的方法论2管理的法律方法3管理的行政方法4管理的经济方法5管理的教育方法(五)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1道德的本性与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2管理道德行为的改善3企业的社会责任(六)环境研究1环境研究的意义2外部环境研究3内部环境研究4环境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七)决策理论1决策的类型与特点2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3决策的方法4决策的理性限制及其应对(八)计划的编制与执行1计划的类型与作用2计划的编制3计划的执行与调整(九)组织结构设计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2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与原则3部门化4集权与分权(+)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2管理人员的选聘3管理人员的考评4管理人员的培训(+一)组织力量的整合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2直线与参谋3委员会(+二)组织文化1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3组织文化的功能4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十三)领导者1领导的性质和作用2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3领导方式及其理论4领导艺术(十四)激励1激励的性质2激励理论3激励实务(十五)沟通1沟通的性质及其过程2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3冲突与谈判(十六)控制活动1控制原理2控制的要求3控制过程(十七)控制方法1预算控制2比率分析3审计控制(十八)管理的创新职能1创新及其作用2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3创新的过程和组织(十九)企业技术创新1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2技术创新的源泉3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主要参考教材: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第21次印刷。
考研《管理学原理》复试大纲
![考研《管理学原理》复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b622b0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a.png)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应广大考生的要求,现提供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供考生下载。
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仅供参考。
电力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管理学原理》课程考试大纲参考书目: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管理学(第1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三多等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马工程教材管理学编写组《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复习的总体要求:要求应试者在本课程复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试题型通常有: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复习内容:1、管理学导论理解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性质、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管理环境(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和全球环境)对管理的要求。
2、管理理论的演变了解中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管理学的主要流派;理解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理论;掌握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人际关系学说、学习型组织。
3、决策了解决策的概念、决策的主要类型;理解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基本理论;掌握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决策的过程与主要方法。
4、计划与战略管理了解计划、目标、目标管理、战略的概念、计划的主要类型;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战略环境分析、战略性计划选择;掌握计划的组织实施,重点掌握目标管理的过程、滚动计划法。
5、组织了解组织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理解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和任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组织的集权与分权、组织变革的动因与阻力。
6、领导与激励理解领导与领导者的内涵、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及其改进方法、组织沟通的主要类型与形式、激励的概念与作用;掌握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77d8a584254b35eefd34e8.png)
武汉工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管理学考试”是为了管理类专业硕士招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为了选拔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人才。
要求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运用上述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管理对象中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案例分析;论述题等;每年试卷的题型比例不尽相同。
三、参考书目周三多、陈传明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06月第二部分考察要点一、管理及管理者管理概念、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管理职能。
管理的基本原理:权变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等二、管理思想的演进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儒家、道家、兵家管理思想西方管理思想的演进及发展: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X-理论—Y-理论等;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最近20年来管理学的趋势、以及管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三、管理的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理念、管理道德与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四、计划计划的概念与分类、计划编制的步骤;五、决策决策的含义和特征;决策的类型与基本特点;决策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理论假设;决策的主要方法。
六、组织名词及动词意义的组织含义;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集权与分权等;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组织文化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七、领导领导者与领导集体;领导艺术等;激励的含义及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理论的要点及其应用;沟通的概念、沟通的过程及方式与有效沟通、沟通的障碍及克服、倾听的作用。
青岛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复试大纲 管理学原理 复试 笔试考试大纲
![青岛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复试大纲 管理学原理 复试 笔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4523d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8.png)
管理学原理研究生复试笔试考试大纲一、考核知识点1、管理导论组织与管理的内涵;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解管理的本质;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工具。
2、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泰勒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韦伯组织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
3、决策与决策过程决策的基本特征;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决策类型及其异同之处;一般的决策过程的步骤;决策的影响因素。
4、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分析的主要方法;理性决策、非理性决策和行为决策;决策方案生成的主要方法。
5、决策的实施与调整计划与决策的区别;目标管理的基本主张和特点。
6、组织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组织结构的形式。
7、组织文化影响组织文化的不同因素;组织文化的构成。
8、领导的一般理论领导和管理各自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领导的三要素;密歇根大学对领导行为的研究内容;费德勒权变领导理论的内容。
9、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公平理论的内容和不足之处;期望理论的内容;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四种强化类型和应用原则。
10、沟通有效沟通的标准;影响沟通的主要障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11、控制的类型与过程有效控制的原则;不同的控制类型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控制的过程。
12、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危机的主要特征;有效的危机反应和恢复过程。
13、创新管理创新的内涵;创新和管理的其他职能之间的关系。
二、参考书目《管理学》(马工程教材),《管理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英语听力、口语)-下表中为笔试科目及其参(精)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英语听力、口语)-下表中为笔试科目及其参(精)](https://img.taocdn.com/s3/m/62aaed64960590c69fc37665.png)
工业分析、化工基础方面的基础知识
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
分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
080502材料学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有机高分子、材料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
材料学(同等学力加试)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面试:英语口语(20%)+专业知识(含实验技能)(30%)
综合题(选择题,只选80题,其中专业必答题必选一门,其他任选三门,多选无效)
1、专业基础知识(专业选答题):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五门课程的基础知识。
2、专业必答题:见下表。
081703生物化工
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
营销管理(同等学力加试)
《企业战略管理》杨锡怀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市场营销学》吴健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
语
学
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
笔试科目(100分)
同等学力加试(笔试每门100分)
参考书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作文与翻译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材料学院所有专业)
笔试:80%(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测试)+英译汉(20%)(专业英语)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通信原理与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丁玉美,西安电子工业大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第五版,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
单片机原理(同等学力加试)
模拟电子技术(同等学力加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张毅刚,高教出版社
复试笔试科目管理学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管理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a5c6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2.png)
复试笔试科目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了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为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思维工具和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管理学原理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管理学原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管理学原理的定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由管理者在实践中总结得出的有效经验和教训,是一种经验性的知识;二是指管理学研究者通过分析管理现象和实践而得出的普遍性规律,是一种理论性的知识。
管理学原理的定义既包括了实践经验,也包括了理论规律,是一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管理学家如孔子、孟子等就提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思想,如孟子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的管理理念。
但是,现代管理学原理的形成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以后。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科学管理学被视为现代管理学的起源,著名的管理学家泰勒和福特等人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原理和方法,例如对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和规划,实现劳动和资本的高效组合,提高生产力和劳动效率。
20世纪初到中期,以韦伯、马克思等人为代表的管理学家提出了组织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论。
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传统管理学渐渐演变为现代管理学,涉及到组织行为、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更为具体和复杂的领域。
管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规划是指明确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和计划;组织是指合理划分和配置组织资源,确立组织结构和工作分工;领导是指管理者对组织成员进行激励和引导,实现组织目标;控制是指对组织绩效进行监控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
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管理学原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管理实践的基本要求。
管理学原理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管理学原理为管理者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思维和理论指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管理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管理学原理还可以帮助管理者预测和分析管理现象和趋势,提前作出决策和规划。
复试管理学
![复试管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9888ef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b.png)
《管理学》复试大纲一、考试目的:考查学生对《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主意的控制与了解情况,以及自立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参考书目:1、《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23年年年版。
2、《管理学》(第九版),[美]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年版。
3、《管理学》(第十版),[美]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张晓君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管理学-原理与主意》(第五版),周三多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年年版。
三、考试时光及题型:2小时内完成为宜;题型有基于计算和分析的综合类题型。
四、考试内容: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控制管理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管理者的角色、能力;控制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管理理论;理解其他管理理论内容。
2、道德与社会责任控制社会责任的定义、社会责任的详细表现。
3、全球化管理控制国际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以及动机;理解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分析的一系列主意。
4、信息与信息化管理控制信息的含义及实用信息的特征,理解信息化管理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运用。
5、决策与决策主意控制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控制决策的过程和主要决策主意(经营单位第 1 页/共 3 页组合分析法、决定型决策主意、风险型决策主意、不决定型决策主意)。
6、计划与计划工作控制计划的概念、性质、分类;控制计划的制定流程;认识计划体系的内容。
7、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控制战略性计划的概念、战略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目标管理的内容;理解企业远景和使命陈述、战略计划挑选的主要类型。
8、组织设计控制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组织设计的任务;控制部门化的优点、局限性;理解分权及其实现的途径。
9、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主意、管理人员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的优缺点;理解管理人员的培训主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复试】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原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1)客观部分50%(2)主观部分50%4)题型结构a: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0%,共20%b: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共60%c:案例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20%,共2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管理学原理中各种理论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管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管理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1.管理的定义2.管理的职能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管理的属性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1。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古典管理理论2.行为管理理论3.质量管理理论4。
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德1.功利主义道德观2。
权力至上道德观3。
公平公正道德观4.社会契约道德观5.推己及人道德观第二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1。
道德发展阶段2。
个人特征3.结构变量4.组织文化5.问题强度第三节改善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1。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2.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3。
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4.设定工作目标5。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第四节企业的社会责任1。
社会责任的定义2.企业的价值观3.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定义2.对信息的评估3。
有用信息的特征第三节信息化管理1.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1。
决策的定义2.决策的原则3.决策的依据第二节决策的类型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4。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5。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第三节决策的理论1.古典决策理论;2.行为决策理论;3.当代决策理论第四节决策的过程1。
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做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和评估第五节决策的方法1.集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2)名义小组技术;(3)德尔菲技术2.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2)政策指导矩阵3.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2)风险型决策方法;(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第五节决策的影响因素1。
环境因素2.组织自身的因素3.决策问题的性质4.决策主体的因素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1。
计划的概念2。
计划与决策3。
计划的性质第二节计划的类型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3.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4.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5.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6。
计划的层级体系第三节计划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
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制定派生计划8。
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第一节战略性计划1.战略性计划的定义2.战略性计划的内容第二节战略环境分析1.外部一般环境2.行业环境3.竞争对手4.企业自身5.顾客(目标市场)第三节战略选择1.基本战略2.核心能力在企业内和企业外扩张的成长战略3.防御性战略第四节计划的组织实施1.目标管理2. 滚动计划法3. 网络计划技术第八章组织设计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2。
组织设计的任务3. 组织设计的原则4。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1.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2.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第三节组织的层级化1.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2.组织的层级化与集分权3。
组织的层级设计中的授权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计划1.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2. 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3。
人力资源计划中的人员配备原则第二节员工的招聘1。
员工招聘的标准2.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3.员工的解聘第三节人员的培训1.人员培训的目标2.人员培训的方法3。
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第四节绩效评估1.绩效评估的作用2.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1.组织变革的动因2.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3.组织变革的目标4。
组织变革的内容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1.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2。
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3.组织变革中的压力及其管理4.组织冲突及其管理第三节组织文化及其发展1。
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2.组织文化的结构3。
组织文化的内容4.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第十一章领导概论第一节领导的内涵1。
领导与管理2。
领导的作用3.领导权力的来源第二节领导者的类型1.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2.按创新方式划分3.按思维方式划分第三节领导理论1.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2.领导方式行为论密执安大学研究;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管理方格论3.领导方式情景论菲德勒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论第十二章激励第一节激励的原理1。
激励的概念与对象2.激励与行为3.激励产生的内因和外因4。
需要的管理学意义第二节激励的需要理论1.需求层次论2。
双因素理论3。
成就需要论4。
X理论和Y理论第三节激励的过程理论1.公平理论2.期望理论第四节激励的强化理论1.正强化2。
负强化第五节激励实务1.激励的一般形式2.当代若干激励实务第十三章沟通第一节沟通的原理1。
沟通及其作用2。
沟通的过程3. 沟通的类别第二节组织沟通1. 个体间沟通2。
团队沟通3.组织间沟通第二节沟通管理1. 有效沟通的障碍2.有效沟通的实现第三节组织冲突与谈判1。
冲突的原因2。
冲突的管理3.有效谈判的实现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第一节控制活动1。
控制的必要性2. 控制理论3. 控制类型第二节控制的过程1.确立标准2.衡量绩效3。
纠正偏差第三节有效控制1。
适时控制2.适度控制3。
客观控制4.弹性控制第十五章控制方法第一节预算控制1。
预算的编制2。
预算的种类3。
作用及其缺点第二节生产控制1。
对供应商的控制2.库存控制3.质量控制第三节财务控制方法1.比率分析2.经营审计第四节其它控制方法1.标杆控制2.平衡积分卡控制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1.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2.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3.创新的类别与特征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1.目标创新2. 技术创新3.制度创新4。
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5.环境创新第三节创新过程及其管理1. 创新的过程2. 创新管理的技能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第一节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1.创新与技术创新2.技术创新的内涵3. 技术创新的贡献第二节技术创新的源泉1.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2。
企业内外的不协调3。
工艺过程改进的需要4. 产业和市场的改变5. 人口结构的变化6。
观念的改变7. 新知识的产生第四节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1。
产品开发的任务2。
产品竞争战略3.产品开发的分析方法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第一节企业制度创新1。
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及其原因2.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第二节企业层级结构创新1。
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2.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三、主要参考书周三多主编:《管理学》(2010年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