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讲授法

【学习过程】

一、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二、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2、物体

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

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

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

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三、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的物体

叫做参考系。

2、参考系的特点有哪些?

四、空间时间时刻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来表示.

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小试身手】

1.下列哪些现象是机械运动()

A.神舟5号飞船绕着地球运转

B.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

C.钟表各指针的运动

D.煤燃烧的过程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

3.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

C.高考理综考试的时间是150分钟

D.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合作探究】

【例1】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讨论交流】1、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吗?

2、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

吗?

【例2】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

4.下面是我国宋代诗人陈与义所写的《襄邑道中》的绝句: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中描述“我”运动时选取的参照物

是。

5.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日19时开播

B.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跨栏决赛中,用12秒91夺得了冠军

C.某场足球赛15min时甲队攻入一球

D.由北京开往上海的Z1次列车,于19时28分从北京站开出

6.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阅读材料】

理想模型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引入“理想模型”的概念,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把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理想模型

”的研究结果直接地应用于实际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

运动的时候,由于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0万公里)比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公里)大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场合,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在研究炮弹的飞行时,作为第一级近似,可以忽略其转动性能,把炮弹看成一个“质点”;作为第二级近似,可以忽略其弹性性能,把炮弹看成一个“刚体”。在研究一般的真实气体时,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范围内,可以把它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从而直接地运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来处理。第二,对于复杂的对象和过程,可以先研究其理想模型,然后,将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加以种种的修正,使之与实际的对象相符合。这是自然科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与实际的气体并不符合,但经过适当修正后的范德瓦尔斯方

程,就能够

与实际气体较好地符合了。第三,由于在“理想模型”的抽象过程中,舍去了大量的具体材料,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性,这就更便于发挥逻辑思维的力量,从而使得“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能够超越现有的条件,指示研究的方向,形成科学的预见。例如:在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中,常常以没有“缺陷”的“理想晶体”作为研究对象。但应用

量子力学对这种“理想晶体”进行计

算的结果,表明其强度竟比普通金属材料的强度大一千倍。由此,人们想到:既然“理想晶体”的强度应比实际晶体的强度大一千

倍,那就说明常用金属材料的强度之所以减弱,就是因为材料中有许多“缺陷”的缘故。如果能

设法减少这种“缺陷”,就可能大大提高金属材

料的强度。后来,实践果然证实了这个预言。人们沿着这一思路制造出了若干极细的金属丝,

其强度接近于“理想晶体

”的强度,称之为“金胡须”。总之,由于客观事物具有质的多样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认识清楚。而采用理想化的客体(即“理想模型”)来代替实在的客体,就可以使事物的规律具有比较简单的形式,从而便于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它们。

【名师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