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设备手持终端控制器设计
实验室设备管理嵌入式手持终端设计

p l a t f o r m b a s e d o n t h e c/ s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s d e v e l o p e d b y Qt . Th e t e r mi n a l r e a l i z e s t h e f u n c t i o n s o f q u e r y , a d d i t i o n a n d mo d i f i c a t i o n o f e —
t h i n g s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d e s i g n e d . Th i s t e r mi n a l u s e s S a ms u n g S S P V2 1 0 e mb e d d e d p r o c e s s o r a s t h e c o r e a n d c o n s i s t s o f t h e b a r c o d e mo d u l e ,
式 L i n u x系统 开 发 了手持 终 端程 序 , 使 用 Qt 开 发 了基 于 C/ S架 构 的 管 理 平 台。 所设 计 的手 持 终 端 实现 了对 设 备 信 息 的
查询 、 添 加 及修 改 等 功 能 的 可 移 动 式数 字化 管理 , 使 得 管理 工作 更 便 捷 有 效 , 可广泛应用于高校、 科 研 院所 及 其 他 设 备 管
手持终端测试仪中的两种供电方式设计

—
VC C1 rT
FoB
… l
V
5I
u
3 }T 3 T 0 『 阵鞫 -
1p { 0F
为 了得 到 3种 规 格 的 电 压 ( 3 3 V 和 1 8 V) 需 5 V、 . . ,
要 对 锂 电 池 的 输 m 电 压 实 行 电 平 转 换 , 里 选 择 这
因为 R 4 J 5输 l 标 准 的 + 2 为 了 得 到 5 V 、 . 和 叶 J 4 V, 33V
温 度 限制 时 , 电器 并不 关 断 , 是逐 渐 降低充 电电流 。 充 而
电 池 充 电 电 路 如 图 2所 示 。
1 8 V的 电 压 , 须 进 行 电 平 转 换 。 本 设 计 是 通 过 . 必 IM2 7 5 6—5 AS 1 、 11 7—1 8和 AS 1 . 1 7—3 3电 源 转 换 芯 l . 片 , 到 所 需 的 电压 。 总 线 供 电 电路 如 图 1所 永 。 得
电适 配 器 充 电 时 , 开 关 打 到 关 的 位 置 。 把
试 终 端 , 效 降 低 产 品 的 成 本 , 且 为 设 备 维 护 带 来 了 有 并
方便 。
12 锂 电池 供 电 电路 设 计 .
在 锂 电池 供 电 系 统 中 , 池 输 出 电压 经 过 T S 0 1 电 P 6 10、
1 .
_pR E ×Ei E 三
s 堡
\
手持 终 端 测 试 仪 中的 两 种 供 电方 式 设 计 *
付 蔚 , 俊 。 锋 张 刘
( 庆 邮 电大 学 网 络 化 控 制 技 术 与智 能 仪 器 仪 表教 育部 重 点 实验 室 , 庆 4 0 6 ) 重 重 0 0 5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是指在电力营销领域中,使用智能手持终端进行信息传输和数据交互的技术设计。
下面将从通信方式、通信协议和通信安全角度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通信方式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方式主要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
有线通信可以采用USB接口或者RS-232接口等方式与服务器或主机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传输速度较快,稳定可靠,但受限于通信距离较短,移动性不强的问题。
无线通信可以采用蓝牙、WIFI、GPRS等无线通信技术与服务器或主机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的优势在于通信距离较远,移动性较强,但同时也面临着信号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挑战。
二、通信协议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协议是指终端与服务器或主机之间约定的数据传输和通信规则。
常用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MQTT协议等。
TCP/IP是一种可靠性较高的传输协议,适用于传输大量数据;HTT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适用于传输小量数据;MQTT 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协议,适用于物联网中数据的发布和订阅。
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架构的设计,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是通信设计的关键。
三、通信安全智能手持终端在数据传输和通信过程中,需要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可以采用身份验证技术对终端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进行通信。
可以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对通信网络进行保护,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同时保障通信的安全性,以确保信息传输和数据交互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这样可以提升电力营销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手持终端方案

手持终端方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手持终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个人日常使用中,手持终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手持终端的定义、功能、应用领域以及为其设计的方案。
一、手持终端的定义手持终端,简称HHT(Handheld Terminal),是指一种便携的电子设备,具备计算、通信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便于携带,通过触摸屏、键盘等人机交互设备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流。
二、手持终端的功能1. 手持终端可以进行移动办公。
通过安装各种办公软件和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随时处理邮件、撰写文档、管理日程等工作事务,提高工作效率。
2. 手持终端可以用于数据采集。
许多行业,如物流、零售、快递等都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
手持终端通过扫描二维码、RFID等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和记录相关数据,减少人工录入的错误和耗时。
3. 手持终端可以实现移动支付。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手持终端的移动支付功能得到广泛应用。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设备进行二维码扫描、NFC等方式完成支付,提升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4. 手持终端可以用作移动娱乐。
手持终端除了工作功能外,也可以通过下载游戏、观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提供娱乐体验,满足人们在休闲时间的需求。
三、手持终端的应用领域1. 商业领域:手持终端在零售、物流、餐饮、金融等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手持终端的数据采集和移动支付功能,商家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库存、提供便捷的支付方式,提升客户体验。
2. 医疗领域:医疗行业也是手持终端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手持终端,医生可以随时查看病人的电子病历、进行远程会诊,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3. 教育领域:手持终端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也逐渐增加。
学生可以通过手持终端进行在线学习、作业提交等活动,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教学管理。
四、手持终端方案设计为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手持终端的方案设计也各有特点。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一、通信技术选择在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中,通信技术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方式主要有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
有线通信一般采用USB、串口、以太网等方式,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
但是由于有线通信需要连接线缆,对于移动性要求较高的智能手持终端而言,有线通信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
无线通信则是目前智能手持终端较为普遍的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蓝牙、WiFi、4G等方式。
蓝牙通信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简单连接等特点,适合在较短距离范围内进行数据传输。
WiFi通信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但是相对来说功耗较大。
4G通信速度快,可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但相对来说成本较高。
综合考虑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应用情况,一般会选择采用蓝牙和WiFi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办公场所和室内环境采用WiFi通信,在移动场景下采用蓝牙通信,从而实现对数据的灵活传输和实时监测。
二、通信模块设计通信模块是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通信模块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稳定性、可靠性、成本和功耗等因素。
蓝牙通信模块是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必备模块,其设计需考虑到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功耗、兼容性等因素。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蓝牙模块有蓝牙2.0、蓝牙3.0和蓝牙4.0等。
在设计选择蓝牙通信模块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传输速率和距离,以及考虑蓝牙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2. WiFi通信模块设计在室内环境中,WiFi通信模块是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主要通信方式。
WiFi通信模块的设计需考虑到信号稳定性、传输速率、功耗等因素。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WiFi模块有802.11b/g/n和802.11ac两种。
在设计选择WiFi通信模块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通信距离、速率和功耗之间的平衡,同时也要考虑到模块的价格和尺寸等因素。
通信协议是通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数据之间的传输格式和规范,保证了数据的顺利传输和解析。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电力行业的逐步改革,电力营销成为了电力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之一。
而如何更好地进行电力营销,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已成为电力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能化的营销终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本文将从通信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
一、需求分析1. 数据传输需求: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需要能够快速、稳定地与后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获取用户信息、产品信息、价格信息、营销活动信息等,以及上传销售数据、客户反馈等信息。
2. 位置信息获取需求: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需要能够获取当前位置信息,以便实时了解客户分布情况,方便进行巡回销售、推广活动等。
3. 实时通讯需求: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需要能够实现语音、视频通讯,以便与客户、后台客服人员进行实时沟通。
4. 需要考虑通信安全性、稳定性等需求。
二、通信技术选择基于对需求的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通信需求选择不同的通信技术,下面将就不同的通信需求,选择相应的通信技术。
1. 数据传输:对于数据传输需求,需要选择一种稳定、快速、安全的无线通信技术。
目前,4G、5G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能够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
在选择通信技术时,需要考虑到终端设备的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通信制式,并做好信号覆盖的保障。
2. 位置信息获取:对于位置信息获取,可以选择利用GPS定位技术获取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通过GPS定位,可以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定位和追踪,方便进行巡回销售、推广活动等。
3. 实时通讯:实现语音、视频通讯需要选择适合的通信协议和编解码技术。
可以选择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实现语音通讯,选择H.264等编解码技术实现视频通讯。
三、通信模块选型在确定了通信技术之后,就需要选择相应的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是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核心组成部分,关系到终端设备的通信性能和稳定性。
手持终端设备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手持终端设备的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手持终端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仅是便携性设备的代表,更是移动应用的核心载体。
因此,如何针对手持终端设备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与实现,成为了当前研究和开发的重要方向。
二、手持终端设备的特点1. 屏幕尺寸小手持终端设备的屏幕大小通常不能与传统的PC相比,这个时候一些界面元素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以适应小屏幕尺寸的限制。
2. 资源有限手持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往往限制了设备所能承受的最高工作负载,严重影响了设备运行效率。
3. 多样化手持终端设备的种类繁多,各品牌厂商的系统也不同,这给开发者带来不便。
4. 移动性强手持终端设备具有很高的移动性,可能会在不同地点和网络环境下使用,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应用场景。
三、手持终端设备系统设计的原则1. 界面友好简洁针对手持终端设备屏幕尺寸小的特点,需要对界面元素进行适当减少,界面布局要能够充分利用显示空间,确保用户操作的舒适性。
2. 资源优化尽可能减少系统资源占用,避免应用程序占用过多系统资源导致设备运行缓慢。
3. 通用性设计针对多样的主流手持终端设备,需要采用通用性更强的设计方案,避免以后系统的不兼容性问题。
4. 实用性第一手持终端设备更侧重于实用性,需要配合移动网络环境、更多的传感器和定位技术等因素,为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四、手持终端设备系统设计流程1.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使用场景与用户需求,确定系统所需要的功能模块,为后面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2. 系统框架设计确定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诸多因素调整设计,使系统框架更具应用性。
3. 界面设计根据需要,设计UI界面,优化用户交互体验,包括对屏幕尺寸、元素大小、排版布局等进行优化。
4. 功能模块开发在统一的产品框架下,完成各自工作模块的功能开发。
5. 联合测试与优化完成各功能的开发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联合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以实现交互更加流畅、性能更高的手持终端设备系统。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飞速发展,家庭智能用电系统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智能用电系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控制房屋中的电器设备,比如灯光、空调、电视等,并且可以实现家庭用电的自动化管理。
本文将基于移动终端设计一个家庭智能用电系统,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实现。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移动终端作为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的控制终端。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移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性能较好、操作方便的移动终端作为控制终端。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硬件设备,用于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
在家庭中,每个房间都安装有不同的电器设备,比如灯光、空调等。
为了能够控制这些设备,我们需要在每个设备上安装一个能够接收指令的设备控制器。
这些设备控制器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比如Wi-Fi或者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当移动终端发送指令时,设备控制器就能够接收到指令,并且将指令传递给对应的设备进行控制。
设备控制器还可以将设备的使用情况反馈给移动终端,以供用户查看。
为了方便用户进行控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智能家居控制APP,供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操作。
这个APP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块,比如灯光控制模块、空调控制模块等。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相应的模块,在移动终端上进行对应设备的控制。
APP还可以提供一些便捷的功能,比如定时开关机、遥控器功能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定时开关机功能,方便用电安全管理。
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智能管理模块,提高智能家居用电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能够自动调控室内温度的温控模块。
这个模块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的温度,使室内保持一个舒适的温度。
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个能够统计用电量的智能电表模块。
这个模块可以实时统计家庭中各个设备的用电量,并且将数据反馈给用户。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看用电量的统计情况,并且根据数据进行家庭用电的合理管理。
电力终端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力终端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电力终端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样的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终端设备的远程监测、控制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电力终端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关键技术,并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系统架构。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原则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电力终端设备智能控制系统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
1. 可靠性: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能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并能快速响应各种异常情况。
为了实现这一点,系统需要具备自动容错和故障恢复机制。
2. 灵活性:电力终端设备的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的设备在控制需求上也有所不同。
因此,系统设计应该考虑到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设备类型和控制需求。
最好的做法是设计一个可扩展的系统,能够方便地添加或修改现有设备的控制逻辑。
3. 安全性: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系统应该采用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第二部分:关键技术电力终端设备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有很多,下面将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技术。
1.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电力终端设备智能控制系统提供基础设施。
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和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电力终端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使得系统能够迅速响应各种异常情况。
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设备的隐患和故障,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设备的损坏和事故的发生。
3.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算法,系统可以从历史数据中学习,并自动调整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第三部分:系统架构基于上述原则和关键技术,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终端设备智能控制系统架构。
基于无线通信的配网终端手持式调试仪的设计

常适合作为配电终端的调试手段遥
渊 转下页冤
性和富水性袁给地下水提供了储存和运移的空间袁将本来透水 性弱尧水量贫乏的千枚岩地层改造成为富水性良好的地层遥
上述可见袁 丰富的地下水补给来源和有利的构造环境是千 枚岩中矿泉水水量较丰富的主要原因遥
4 结论 浅变质岩中的矿泉水要具备开发利用价值袁 需要同时具备 储水条件和常温常压条件下能水解出丰富偏硅酸的岩石地球 化学背景遥 根据郭田矿泉水的成因分析袁可以得出构造条件是 地下水富集的必要条件袁郭田镇水源地的千枚岩在 F1 和 F2 断 层的挟持下强烈破碎和产状陡立袁面理不同程度变形袁这为矿 泉水提供了赋存和运移的空间曰 水岩反应是偏硅酸形成的基 础袁易溶矿物在有 CO2 参与下袁能快速水解出偏硅酸袁矿泉水中 偏硅酸虽然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花岗岩风化带中长石的水解袁但 更主要的来源是千枚岩中的白云母族的水解遥 郭田镇水源地矿 泉水的成因模式在广东省内比较少见袁 深入分析其成因机制袁 可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勘查工作提供新的思路遥
NRF24L01 的工作模式有四种院收发模式尧配置模式尧空闲模 式尧关机模式袁本文设计的手持式配电终端调试仪主要采用这 四种工作方式中的收发模式遥 NRF24L01 的所有配置工作都是 通过 SPI 完成袁共有 30 字节的配置遥 我们将 NRF24L01 工作于 Enhanced ShockBurstTM 收发模式遥 ShockBurstTM 的配置字可 以分为 数据宽 度 尧 地 址 宽 度 尧 地 址 尧CRC 四 个 部 分 袁 能 使 NRF24L01 能够处理射频协议袁在配置完成后袁 NRF24L01 工作 的过程中袁只需改变其最低一个字节中的内容袁以实现接收模 式和发送模式之间切换遥 这种工作模式下袁 系统的程序编制会 更加简单袁并且稳定性也会更高遥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逐渐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工具之一。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拥有多种功能,其通信设计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终端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就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通信设计概述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是指终端与外部设备或系统进行通信的方案和技术。
通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终端设备能够稳定、高效地与外部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
通信设计还需考虑到终端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条件,比如复杂的电力现场环境、无线信号的穿透和干扰等因素,确保终端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通信状态。
二、通信设计的关键技术1. 通信协议在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通信协议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终端设备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
目前,常用的通信协议包括TCP/IP、Modbus、IEC101、IEC104等,这些通信协议在电力行业中应用广泛,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2. 通信方式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
有线通信稳定可靠,但受到布线限制;无线通信灵活便捷,但受到信号干扰和距离限制。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通常会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NFC、ZigBee等。
在选择通信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3.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通信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在电力行业中,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终端设备在进行通信时必须要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在通信设计中需要加强数据加密和数据传输安全措施,采用合理的加密算法和数据传输协议,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4. 通信距离与传输速率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是通信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
尤其是在电力行业的现场环境中,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的要求可能会比较高。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现代社会,智能家居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家庭智能用电系统是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实现智能化的用电管理。
本文将介绍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的设计。
家庭智能用电系统主要由移动终端、智能控制器和家用电器三部分组成。
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实现对家中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
智能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和转发指令,控制家电的开关和电量。
家用电器是被控制的对象,可以是灯具、电视、空调等。
系统的运行流程如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连接到智能控制器。
然后,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设置家电的预设开关时间和温度等参数。
用户也可以实时监测家中各个电器设备的用电状态和消耗情况。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向智能控制器发送指令,实现对家电的开关和电量的控制。
系统的设计原则是简单、便捷和安全。
在用户界面的设计上,注重界面的友好性和操作的简单性,用户可以很快上手使用。
在功能上,系统可以实现灯光控制、温度控制、电器定时开关等常见功能。
在安全性方面,系统采用加密传输协议,保证用户的信息和指令不会被恶意盗取或篡改。
为了实现家电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加入人工智能算法。
通过学习用户的用电习惯和环境信息,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智能地调整家电的开关和电量,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系统也可以与能源供应商的平台对接,实现用电量的实时监测和报表统计,方便用户了解和管理家庭的用电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家庭智能用电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用电的便捷性和节能效果。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控制家电的开关和电量,避免了忘记关闭电器设备和长时间待机的浪费。
系统的智能化调节功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电器设备,提高用电的效率和节能的效果。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家庭智能用电系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宠。
家庭智能用电系统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让家庭用电更加便捷、安全、节能、环保。
本文将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进行设计,以满足人们对家居生活的便捷、智能和舒适的需求。
一、系统架构设计1.硬件部分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智能插座、智能开关、智能电器、传感器等设备。
这些设备都需具备智能化管理,并能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无线通讯。
通过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2.软件部分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手机APP和智能控制中心。
手机APP是用户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来监控家庭智能用电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并实现智能控制。
而智能控制中心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接收来自手机APP的指令,并将指令传达给对应的硬件设备。
1.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庭智能用电系统中的各个设备,比如开关灯、调节温度、控制电器,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用电管理。
无论在家还是外出,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对家庭用电设备的实时控制。
2.智能化管理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对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比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管理。
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数据实现温控、湿度调节、光照控制等智能化管理功能,提高家居生活的舒适度。
3.定时控制系统支持定时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设置定时开关灯、定时开关电器等功能,让家居用电更加有序和智能化。
4.智能联动家庭智能用电系统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联动,比如当温度下降时自动启动暖气,当光照不足时自动开启灯光等,满足用户对舒适环境的需求。
5.能耗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家庭用电设备的能耗情况,并通过手机APP向用户实时展示能耗数据。
用户可以根据能耗数据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能耗的节约和环保。
三、系统实施方案2.系统组网将选定的设备按照系统的设计架构进行组网,建立设备之间的通讯链接,确保设备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智能化逐渐成为了一个趋势。
家庭智能用电系统是家庭智能化的核心部分之一。
本文将基于移动终端设计一款家庭智能用电系统。
该系统需要包括一套智能电器设备和一个移动终端应用程序。
智能电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相连,并能够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指令。
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需要提供以下功能:能够远程控制家中的智能电器设备开关,监测家中的用电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用电建议。
该系统需要实现远程控制智能电器设备开关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实时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开关状态。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应用程序中的按钮,打开客厅的灯或关闭卧室的空调。
这样,用户可以在外出时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避免浪费电能和增加电费。
该系统还需要监测家中的用电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用电建议。
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家中各个电器设备的用电量,并将数据反馈给用户。
应用程序可以显示当前客厅灯的用电量,或者一段时间内空调的平均用电量。
应用程序需要根据用户的用电习惯和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用电建议,例如提醒用户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设备或调整室内温度等。
该系统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在设计该系统时,需要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用电信息进行加密和保护,确保用户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
智能电器设备应具备防止电器安全事故的功能,例如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包括智能电器设备和移动终端应用程序两部分。
通过远程控制家中电器设备开关、监测用电情况和提供用电建议,实现节能和提高家庭用电效率的目的。
该系统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确保用户信息和电器安全。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家居的普及,人们对于家庭智能用电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如图所示,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通过安装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监控家庭用电情况、控制各种设备,实现智能化控制。
2.智能电表:连接在家庭电路中,实时测量电量、电压、电流等电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存储。
3.云端服务器:将智能电表上传的数据存储在云端,并提供数据分析、处理、计算等服务。
4.控制中心:作为系统的“大脑”,基于云端数据分析结果和用户的操作指令,控制各个设备的开关、功率等参数。
5.各类设备:如灯光、电视机、冰箱、空调、电饭煲等,通过控制中心进行智能化控制。
二、系统功能2.智能控制:通过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对家庭各类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比如开关灯、开关电视、调节空调温度等。
3.用电统计: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家庭用电情况,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报表,帮助用户了解家庭用电情况和节约用电。
4.安全警报:当系统检测到异常用电行为时,比如电流过大或短路,会发出警报,并及时通知用户,以保障家庭安全。
5.智能化调度:根据用户的用电习惯和用电需求,系统可以智能化调度家庭各类设备,如空调自动调温、电饭煲自动保温等,提高家庭生活的舒适度。
三、系统优点1.高效性:通过云端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便捷性: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无需身处家庭现场就能够掌握家庭用电情况。
3.节能性: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化调度,系统可以帮助用户节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
四、系统应用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家庭用电管理、物业管理、工厂能源管理等领域,可以帮助用户实现用电智能化、节能环保等目标。
五、总结。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宋晓晴

3.电力红外模块。电力红外传输数据,主要是对一些需要进行发送的数字信号,在经过相应处理后,使其形成一系列脉冲串信号,然后促进其进入到电光变换的电路中,对红外线起到驱动作用,使其发光二极管发射出红外光脉冲。就红外来说,它主要被分为远红外和近红外,我们主要采用远红外的形式和只能电表通信。就电力红外模块来说,它一般被分为发送电路和接受电路。其中的发送电路,是讲PXA310进行应用,对其一个串口控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发送,然后形成载波信号。同时,对应的红外管会在两种信号的作用情况下,将二至进信息以其光脉冲的形式进行有效传递。一旦其中的数据显示为0,其对应的I/O则会出现不断开启和关闭的情况,对应的的发光二极管则会将红外光进行发射,当其中的数据显示为1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则不工作。而接收电路中,其红外接收器的实现主要还需要将AT138RV3进行应用,它能够对接收到的脉冲对红外光信号进行调制,从而形成相应的电信号,然后将放大器和相关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放大,促进其在带通滤波器中进行滤波,将借调电路进行应用,实现解调过程。实现输出的最大化。一旦相关的接收器接收到相关红外信号后,会促进低电平的产生,然后由PXA310将其进行接收,实现数据处理过程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下,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手持终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营销的需求。
针对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进行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
而通信模块的选择和通信协议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终端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对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高设备的通信效率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围绕基于GPRS、4G和5G通信技术的应用、通信模块的选择以及通信协议的设计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电力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促进电力营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对于提高电力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电力营销需求。
智能手持终端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力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还可以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
通过实时监测用户信息和需求,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通过智能手持终端的信息采集和分析,电力企业可以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还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用户需求,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和事故发生的风险,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可以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升级。
一种手持式简易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一种手持式简易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陈彩明;姚远【期刊名称】《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年(卷),期】2012(12)5【摘要】Through intelligent home mode, Users can learn the service conditions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at all times and places even realize remot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a low-cost and high performance handheld intelligent home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It takes further-developed MTK6225/6235 by Shenzhen Huayu as the terminal application platform. The proven hardware solution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hardware design mode to software programming mode based on system architecture of phone platform. The design greatly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and meets the actual demands.%通过智能家居模式,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家用电器的使用情况,甚至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本文设计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手持式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它采用深圳华禹工控二次开发的MTK6225/6235手机模块作为终端应用平台,成熟的硬件方案颠覆了传统硬件设计从零开始搭建设计的模式,直接进入了在手机平台的系统架构上的软件编写方式,使得产品的可靠性大为提高,满足了实际需求。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

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传统的销售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构建智能化销售系统,成为电力企业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必要途径。
其中,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对于智能销售系统的成功运作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作为电力企业销售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以下功能特点:1.实时传输功能:能够及时向电力公司及时传递销售流程中的信息,便于电力公司了解销售进度,优化销售方案。
2.稳定性:通信稳定是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基本要求,这种终端必须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通信稳定性,以保证销售过程中信息的准确和不受干扰。
3.跨平台兼容:一款优秀的智能销售系统需要能够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传输,因此,终端要具备良好的跨平台兼容性。
4.安全性:对于销售数据的安全性而言,设备的安全级别非常重要,需要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二、通信技术的选择目前,WCDMA以及其后继版本的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通信技术之一,其能够满足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通信传输需求。
下面我们来分别谈一下WCDMA技术的两个关键点。
1.推荐使用3G通信技术根据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的需求,我们需要一种具有实时通信功能,通信稳定性强,且跨平台可兼容的通信技术。
目前,WCDMA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智能手机平台和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产品中,其在数据传输能力和通信质量稳定性方面展示出良好的特性。
基于相关数据来看,3G通信技术已经越来越稳定和可靠,而且在数据传输速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与2G通信技术相比,3G技术能够支持更多的功能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将WCDMA技术作为首选的通信技术。
2.多通道改善通信质量由于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较为复杂,往往存在人员密集地区和建筑群等多个障碍物对信号稳定性产生干扰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将多通道技术应用于电力营销智能手持终端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电网设备手持终端控制器设计
作者:张亮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02期
摘要:三相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电参量精确检测是实施电能质量控制、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环节。
智能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加入改变了电网终端设备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特性。
为方便电力维护人员的现场操作,设计一种应用于智能电网设备的手持终端控制器。
鉴于此,本文将电网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前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并指出了对应的终端设备运行和维护要点。
关键词:智能电网;手持终端;控制器;设计
1 导言
现阶段10kV配电网中应用的智能设备品种很多,如智能电表、永磁开关控制器、综合保护装置等,这些设备需要电力维护人员定期到现场对其进行巡查检修。
智能手持信号采集系统,主要用于三相电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实现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完成电网运行情况的监测、报警、记录、打印报表、回放等一系列功能,能够实现多路信号的数据采集处理,同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外扩采集板卡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手持终端控制器的系统框架
手持终端控制器(以下简称掌机)主要由微处理器MCU、可充电锂电池、充电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矩阵键盘、LCD显示器、通信接口电路(红外、RS485、RF无线模块)、时钟电路、存储器等几大部分功能模块组成。
系统方框图如图1所示。
充电电路对锂电池充电后锂电池为掌机提供工作电源,微处理器MCU启动工作后将矩阵键盘输入的设置参数和相应的控制命令显示在LCD显示器上,并通过通信接口,如红外、RS485或者RF无线模块发送和接受控制终端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
微处理器MCU通过电源管理电路控制掌机的功耗,让掌机在休眠状态时进入低功耗模式。
3 智能手持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该系统主要由对信号进行采集处理的数据采集处理电路和实现数据存储、显示及传输的主控电路两部分构成,其中数据采集处理核心采用DSP处理器中的TMS320F2812,实时监测电网数据并且进行上报,对出现瞬间断电、模拟量故障等紧急情况立即报警.主控电路的控制核心采用ARM嵌入式处理器STM32F207,利用ARM的中断处理机制实现数据的收发、处理和人机互交界面显示功能.图2为系统总体设计框图.采用产品化设计思路,将整个系统功能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包括ARM信号采集主机、DSP信号采集分机和电源等板卡等,所有板卡通过底板进行信号连接。
数据采集处理电路主要依靠DSP处理器实现对信号的采集和处理.DSP处理器采用TI(德州)公司生产的DSP芯片TMS320F2812,设有12个ADC采集通道,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CAN通讯通道传送给ARM处理器,并能够根据ARM处理器传输的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这部分电路除提供其正常工作的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CAN通讯电路外,还设计有JTAG仿真接口和一个掉电保护功能的I2C存储芯片,用来存储的信号零漂和标调等信息.电路中使用30MHz的有源晶振作外部时钟源。
4 智能电网设备手持终端控制器设计
4.1 主要终端设备的维护
以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基本的告警以及复归响应为例。
首先,智能终端设备要求能够根据监控系统上传的信息正确识别当前网络中元件的运行状态,其次根据故障信息判断故障详细情况,再次,根据其他边界条件判断是否进行复归操作将告警信号恢复。
因此目前对于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终端设备进行设备的维护时,其设计的设备已经不再仅仅针对于设备本身,而是关于设备、通信通道、集控逻辑的综合维护,及传统的设备、智能组件以及对应的传感装置都需要进行维护,与传统的设备相比增加了智能组件和传感装置,这也是智能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在运维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所谓智能组件是由若干个智能电子装置集成的智能元件,其主要功能是監视、测量和控制高压设备的运行。
除此之外智能元件还有可能集成相关的保护逻辑。
因此针对智能元件的维护
中需要注意组件柜、测量、控制和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
首先,组件柜需要保持外观良好,底座和架构牢固,金属没有变形,连接部分连接牢固且没有发热现象。
其次测量部分,测量装置应当保持外观良好,相关的指示仪表等都显示正常,采集装置的指示灯应当保持常亮、无闪烁。
再次,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应当外观整洁、完整,电子设备的连接端子应当牢固可靠,连接金具不存在锈蚀的情景。
最后,监视装置同样应当保持装置的外观整洁,端子牢固可靠,相关指示装置应当在正常工作位置,特别是电源以及表征正常运行的指示灯应当常亮。
由于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中采用了IEC61850 规约和 GOOSE 网进行通信,因此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在运行和故障处置的原理虽然和原有常规设备没有本质变化,但是其执行步骤和动作逻辑却产生了变化。
其中GOOSE 报文方式取代了传统设备采用接点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通信网络给智能终端发出相关命令并传递相互之间的启动闭锁信号、输入到智能装置中的不再是模拟量信号,而是光数字信号。
状态采集量也从 24V 的直流状态信号变成了对应的光数字信号。
因此在对通信终端设备进行维护时需要检查IEC61850 报文的正确与否。
并且需要测量 GOOSE 网的畅通与否。
4.2 电源管理电路
掌机是由锂电池供电,需要有长时间的待机工作状态,因此电源管理电路需要有低功耗控制模式。
应用电路原理图如3所示。
红外通信、RS485通信、RF无线通信和液晶显示等在待机状态下不需要工作,MCU通过控制这些电路的供电电源,实现低功耗模式。
图3中V_YJ 电平是锂电池的电压信号,大约在3.7~4.2V之间,MCU的I/O口输出的控制电平其电压是MCU的工作电压值3.3V,因此用PNP和NPN三极管组合完成电平兼容设计,MCU通过三极管电路控制低功耗模式下的工作电源,掌机进入低功耗模式后,功耗降低到微功耗状态,工作电流为12~16μA。
4.3 信号采集数据的显示界面设计
用户图形显示界面由主界面和对应的子功能界面组成.系统初始化后进入主界面菜单,主界面有三个按钮,点击相应按钮进入下一级菜单.三个按钮对应的子菜单分别为:系统配置(包括系统校时设置、信号类型和量程设置和退出)、采集数据实时显示(包括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和退出,有表格和曲线两种显示形式)和回放显示(包括下载回放列表和回放控制,主要完成系统采样数据的历史数据下载和回放).
4.4 通信终端设备的维护
由于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中采用了IEC61850规约和GOOSE网进行通信,因此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在运行和故障处置的原理虽然和原有常规设备没有本质变化,但是其執行步骤和动作逻辑却产生了变化。
其中GOOSE报文方式取代了传统设备采用接点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通信网络给智能终端发出相关命令并传递相互之间的启动闭锁信号、输入到智能装置中的不再是模拟量信号,而是光数字信号。
状态采集量也从24V的直流状态信号变成了对应的光数字信号。
因此在对通信终端设备进行维护时需要检查IEC61850报文的正确与否。
并且需要测量GOOSE网的畅通与否。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电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工程。
智能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加入改变了电网终端设备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特性。
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不仅改进了电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模式,更为电网的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
文章指出了通信设备对于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重要性,并对电网主要终端设备的运行变化和运维技术以及通信设备的运维技术都进行了阐明。
希望能给相关单位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胡芳,李靖,林展华,张耀,金鑫.基于嵌入式的智能电网2M转以太网系统的设计[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11:48-51.
[2]刘岩,汪强,徐小兰,苑斌斌.基于智能电网的嵌入式系统平台[J].现代电信科技,2013,03:51-54.
[3]马野.浅谈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1(08).
[4]王宏,张怡.供电企业变电运行专业培训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