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参照物的选择。

2. 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内容】1. 机械运动的定义及参照物的选择。

2.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机械运动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机械运动。

2. 讲解参照物的选择,让学生明白参照物的重要性。

3.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作业布置】1. 思考题:如何选择参照物?2. 练习题:计算物体在不间内的速度和路程。

1.2 直线运动【教学目标】1. 理解直线运动的特点,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 学习如何计算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

【教学内容】1. 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分类。

2.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1.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直线运动的特点。

2. 讲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通过实验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计算。

【作业布置】1. 思考题:直线运动有哪些特点?2. 练习题:计算物体在不间内的位移和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2. 学习声音的强度、频率和波长的概念。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

2. 声音的强度、频率和波长的定义及关系。

【教学步骤】1. 讲解声音的产生原因,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

2. 介绍声音的强度、频率和波长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业布置】1. 思考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练习题:计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2 乐音和噪音【教学目标】1. 理解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学会欣赏乐音。

2. 学习声音的调音、音量和音质的概念。

【教学内容】1. 乐音和噪音的特点及区别。

2. 声音的调音、音量和音质的定义及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根据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编写,内容包括十个章节。

每个章节包含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和拓展延伸部分。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第一章教案:运动的描述1. 学习目标: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特点和表示方法。

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学会用图表和图像描述物体运动。

2. 教学重点:物体运动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3. 教学难点:速度图像的解读和应用。

4.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运动图像、实物道具。

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道具展示,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2) 理论讲解:讲解物体运动的概念、特点和表示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用图表和图像描述物体运动。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物体运动描述方法及其应用。

7. 作业布置:练习题:分析给定的运动图像,求解相关问题。

8. 拓展延伸:研究实际生活中的运动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三、第二章教案:力和运动的关系四、第三章教案:物质的性质五、第四章教案:能量与转化六、第五章教案:简单机械六、第六章教案:声现象1. 学习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学会用实验探究声音的特性。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区分。

3. 教学难点:声音传播速度的计算和应用。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声源、接收器、测量工具等)。

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声音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声源、接收器和测量工具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声音的传播和特性。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机械运动学习目标: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状态的判断。

教学内容:介绍机械运动的概念,解释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探讨参照物的选择对运动状态判断的影响。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状态的判断。

1.2 直线运动学习目标:掌握直线运动的类型和特点,理解速度的概念。

教学内容:介绍直线运动的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解释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直线运动的特点,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

第二章:测量长度和时间2.1 长度测量学习目标:掌握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和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教学内容:介绍尺子和卷尺的使用方法,学习测量直线和曲线长度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习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2.2 时间测量学习目标:理解时间单位,学会使用停表和秒表。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等),学习使用停表和秒表进行时间测量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

第三章:速度和平均速度3.1 速度学习目标: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速度的单位(米/秒、千米/小时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速度的变化,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3.2 平均速度学习目标: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学会计算平均速度。

教学内容:介绍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平均速度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学会计算平均速度。

第四章:力和运动4.1 力学习目标: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力的单位(牛顿、千克力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教案 教科版

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一、教学目标要求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

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 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

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1.情景创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

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

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

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6.作业: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①静电小实验②三原色陀螺第二节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 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二章运动与能量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导入:展示“通知”,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同学们,高不高兴?生:高兴。

师: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生:想。

师: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生:好!二、引导研究:1.材料的准备: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

2.仪器的择:①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

(20g),20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3米)。

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么仪器?(刻度尺)③比赛是比什么?(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秒表)3.天平的使用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初二学生的物理书上自己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吗?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说后,教师再边演示边讲解。

4.秒表的使用我们一开课就讲了怎样学好物理,请同学说一说?教师再复述一次,秒表如何使用,现在就要用上这一方法。

我们先要猜一猜:上面一些按钮是干什么的,然后试一试。

证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确。

(让学生,讨论、试一试),然后让学生演示,教师综合。

5.我们即准备了所需的仪器,又会使用。

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什么?(怎样让“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哪些因素影响下降的速度?),这一问题、也需要自己猜想、实验,我想:由于时间和环境有限,现在大家自己想一想,课后再试一试,剩下的时间我们就一起来熟练一下天平、秒表的使用。

三、比赛活动。

探究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猜想:1.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2.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3.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4.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5.可能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制定方案:1.选择器材、仪器:①不同伞绳长、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同总重量的降落伞;②米尺、③秒表、④天平2.操作步骤: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多次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影响降落伞在空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太阳能、内能、核能等等(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 。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
课题
教学 目标
第 1 课时 走进实验室
课型
新课
1.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了解物理是研究什么的以及物理知识有着广泛的应 用。
2. 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知道观察和实验应注意些什么
重点 了解物理是研究什么
难点
教学 方法
讲解 讨论 观察
教学 手段
刻度尺等仪器
主要教学过程
我们由于刚接触物理,还不知道物理究竟是什么样的一门学科,要我们 一 学什么,考什么以及怎样去学好它,今天我们就来弄清楚这些问题。 引 入 新 课
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
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
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
真实值。
三.思考与作业
第一章 第一节 长度的测量 误差
① 使用前认清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观察课本图 1-1 和 图 1-2
的高低。
1. 测量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
量长度。(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
测量长度的工具。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使用其他测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度单
四 进行试验 收据证据 五 分析论证 二 六 评估 交流合作 教 七 学生讨论(面积和伞绳) 学 过 程 设 计
学生活动
(三)课堂小结 1. 按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三.思考与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三篇】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三篇】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三篇】【篇一】《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使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

【教学目标】1、使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作用,并说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

(重点)3、使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分析铁路网东西分布疏密的原因。

4、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能够指认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

(重、难点)【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入欣赏歌曲《天路》,并配以青藏铁路图片让学生感觉到我国交通事业的飞跃发展。

问:大家每天是如何来上学的?此外还有那些交通工具?有句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

看来,我们出门无时不刻不依赖于交通。

今天我们就来注重中国的交通运输的相关问题。

学生听歌曲回答骑自行车、步行、乘车火车、轮船、飞机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学生接受。

承转过渡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

交通运输所运送的是“人”和“物”。

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交通运输和现代交通运输的差别,并补充地铁、管道也属于现代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工具的持续发展,证明了社会生产力的持续进步。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兼顾货运与客运,管道运输只能用于货运播放相关铁路运输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的现状。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理解了铁路干线,就能理解全国的铁路网,进而理解全国的交通运输网。

自学完成现代交通方式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总结出铁路运输是我国各种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篇1: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①.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③.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真实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过程;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

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

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设备可以从实验平台中选择。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绘制实验表格,分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请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完成实验报告中的第四、五项,时间5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

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

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

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

时间为10分钟。

开始: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

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

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教案内容: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适用于八年级学生。

教材以学生生活实例为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本册共有15个单元,涵盖了声、光、电、热、力等物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声、光、电、热、力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声、光、电、热、力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2.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反射原理,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

3. 案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本册教材共15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第一单元:声现象(2课时)2. 第二单元:光现象(3课时)3. 第三单元:电现象(4课时)4. 第四单元:热现象(3课时)5. 第五单元:力现象(3课时)六、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作业评价:布置适量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单元测试: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4. 学期考试:学期末进行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物理知识。

2. 实验器材:放大镜、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等,用于开展实验教学。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要找出产生物理现象的原因及其规律。

2.能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

(重点)3.会认识实验室的一些测量工具。

(重点)4.能动手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体验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奇妙。

★学习准备1.观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现象。

2.器材准备:饮料瓶、饮料管、气球、红色的液体等。

★我能自学阅读教材P1-2后填空3.物理学不但是______ ___的科学,而且还是___ _____的科学。

物理学是产生科学思想、__ __ ___和____ ___的科学。

4.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

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 __、___ ___、____ __、_ _____、__ ____等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5.阅读教材P7:认识以下实验器材。

其中:测量长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的仪器是______ _____;测量时间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___;测量温度的仪器是______ _______;电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________;体积的测量仪器是______ ____________;力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教材P8:科学家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宝藏,而且创建了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____ ____、___ ___、制定计划和___ _____、进行实验与__ ___、分析论证、_____ ___、_____ ___等七个环节。

★我能探究用家庭中现有的仪器为测量工具,用身边的器材作为实验器材,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自己有兴趣的情况下,可适当购买一些实验仪器和器材,充实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展示P9“动手试一试”★自我评价(每题2分,总分10分。

)1.晚自习时,教室内灯火通明,坐在窗户旁边的王刚正在摆弄小制作,站在漆黑窗外的老师突然教导了一句,王刚被吓了一跳。

初二物理教案(上学期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初二物理教案(上学期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走进实验室●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自我介绍二、引入[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

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四、小结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六、板书设计§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难点:误差的产生。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案内容:第1章:机械能1.1 动能1.2 势能1.3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2章:声音与振动2.1 声音的产生2.2 声音的传播2.3 乐音与噪声2.4 振动与波第3章:光的传播与反射3.1 光的传播3.2 光的折射3.3 光的反射3.4 透镜及其应用第4章:光的折射与透镜4.1 光的折射现象4.2 透镜的分类与特点4.3 凸透镜成像规律4.4 眼睛与眼镜第5章:电磁现象5.1 电流与电路5.2 电压与电阻5.3 欧姆定律5.4 电磁铁与电磁波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动能、势能的计算方法,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反射规律,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定义,认识振动与波的关系。

3. 掌握光的传播、折射和反射规律,了解透镜的分类与特点,学会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 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认识电磁铁与电磁波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声音、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磁现象。

2. 难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欧姆定律的计算,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实验演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3.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全册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六、教案内容:第6章:力的作用与运动6.1 力的概念与作用6.2 牛顿运动定律6.3 摩擦力与重力6.4 压强与浮力第7章:温度的测量与热量7.1 温度的概念与测量7.2 热量与热传递7.3 热机与热效率7.4 生活中的热量现象第8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8.1 物质的性质8.2 物质的变化8.3 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8.4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9章:天体与宇宙9.1 宇宙的起源与结构9.2 恒星与行星9.3 地球与月球9.4 天体运动规律第10章: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0.1 机械与电气10.2 光学与声音10.3 热学与力学10.4 现代科技与物理七、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学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包括:1. 力的概念、作用效果、测量及力的合成与分解;2. 压强、浮力的概念及计算;3. 热传递、热量、比热容等热力学基本概念;4.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及光影现象;5.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听觉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测量及力的合成与分解;2. 掌握压强、浮力的计算,了解其影响因素;3. 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了解热现象的产生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及光影现象,了解光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5. 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听觉原理,培养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压强计算、热力学定律、光的折射、声音特性;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浮力计算、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气压计、温度计、光学器材、音响器材;2. 学具:直尺、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力的作用效果、浮力现象、热现象、光学现象、声音现象等,激发学生兴趣;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3. 随堂练习: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八年级物理教案;2. 板书内容:按章节顺序,列出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3. 板书形式:采用提纲式、图表式、流程式等多种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的合成与分解计算题;(2)压强、浮力计算题;(3)热力学定律应用题;(4)光学现象解释题;(5)声音特性分析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实验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理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第一章:机械能1.1 机械能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引入机械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机械能的存在。

2. 讲解动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如质量和速度。

3. 讲解势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如质量和高度。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入机械能的概念。

2. 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速度和高度下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

1.2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2.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转化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讲解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降的物体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2. 引入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在机械能转化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出现。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转化中的应用。

第二章:声音2.1 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教学内容】1. 讲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如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

2. 讲解声音传播的条件,如需要介质的存在。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声音的产生过程。

2.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2 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 掌握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教学内容】1. 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2. 讲解声音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和音频设备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三个特性。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理解频率和波长的关系。

第三章:光现象3.1 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 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2. 掌握光的传播速度。

【教学内容】1. 讲解光的基本性质,如电磁波的特性。

2024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

2024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重难点(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活动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进行新课1、什么是噪声?(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保角度加以说明)2、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 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

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

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

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

科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篇

科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篇

科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篇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篇一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并回到生活社会中去;通过观察手电筒的结构,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物理原理,理解电路的组成,最后练习画手电筒的电路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通过学生实际连接电路,深化对电路结构、电路元件作用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短路及其危害。

、知道什么是电路图,电路图的意义。

、会画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带领学生体会物理现象和知识本身具有深刻的美学特征——简洁明快美。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难点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短路及其危害;画电路图教学准备手电筒、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教学过程提要教学环节个人复备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家用电器和电路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新知探究)一、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以及电源的作用和分类。

名称用途电源类型电能转化成的主要能量形式交流电直流电内能机械能光能声能电灯照明√ √ √收音机电饭煲手电筒二、观察手电筒1、组织学生观察手电筒1)按下开关按钮,观察电灯的发光情况2)观察电池的安放;后盖和电池的连接方法;开关按钮的结构3)电灯的安置2、利用挂图或媒体出示手电筒的示意图,作适当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形成对电路的初步认识三、怎样使一个电灯亮起来1、利用电池、小电灯、灯座、开关和导线,组织学生把上述器材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电灯的发光和熄灭2、在实验前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①开关在连接时必须断开②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③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3、组织学生讨论:电路中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4、教师总结:①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②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③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识出光的反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机械运动学习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

1.2 直线运动学习直线运动的特点,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学习速度-时间图像,理解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的概念。

1.3 曲线运动学习曲线运动的特点,掌握圆周运动和抛物线运动的概念。

学习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第二章:力和运动2.1 力学习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学习力的计算公式,掌握力的单位。

2.2 摩擦力学习摩擦力的概念,理解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学习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掌握摩擦力的单位。

2.3 重力学习重力的概念,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

学习重力的计算公式,掌握重力的单位。

第三章:能量和功3.1 能量学习能量的概念,理解能量的守恒定律。

学习不同形式的能量,如动能、势能、热能等。

3.2 功学习功的概念,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学习功的作用效果,掌握功的正负表示。

3.3 机械能学习机械能的概念,理解机械能的守恒定律。

学习机械能的计算方法,掌握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第四章:压强和浮力4.1 压强学习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

学习压强的单位,掌握压强的换算关系。

4.2 浮力学习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的计算公式。

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掌握浮力的实验方法。

第五章:声现象5.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声音的产生原理,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学习声速的概念,掌握声速的计算公式。

5.2 声音的特性学习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理解它们的影响因素。

学习声音的单位,掌握音量的换算关系。

5.3 声音的应用学习声音的应用领域,如通信、音乐等。

学习声音的记录和播放原理,掌握录音机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透镜及其应用6.1 透镜学习透镜的种类和特点,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学习透镜的焦距和焦点的概念,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6.2 光的折射学习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2.了解安排科学探究一般步骤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难点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那么这个吊灯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否相同呢?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同学们,让我们像科学家们一样,走进科学的殿堂,体会科学探究的快乐之旅吧!教学活动本节分为四个教学板块:(1)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3)像科学家一样探究;(4)建立你的家庭实验室。

一、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1.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2.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根据教育考试规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一、基本说明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作者2、教学内容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4)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精品教案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精品教案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涉及第十二章《电磁学》的12.1节至12.3节。

详细内容包括:电荷与电场,电路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荷的性质,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学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欧姆定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荷实验器材,电路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电路图绘制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电荷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现象。

2. 讲解:讲解电荷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电荷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原理,通过实际电路例题进行解析。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学生现场解答,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电荷的性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2. 板书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绘制方法。

3. 板书三:欧姆定律的公式,例题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荷实验报告。

(2)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情况是否良好。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磁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程度。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这是电磁学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原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一、教学目标要求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

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

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1.情景创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

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

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

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6.作业: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①静电小实验②三原色陀螺一、教学目标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了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能举出一些典型例子,初步知道它们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大量运动,观察图片、演示实验、多媒体或动手做一些简单实验,经历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观察研究不同物体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3.通过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观察,知道物质世界的运动多样性,复杂性,形成关注物质世界运动及其变化的意识。

了解各种运动形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

初步认识物理学的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1.导入: (谈话)通过本节学习,应使每一个同学认识到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形色色,但是并不是每个物体的运动大家都能认识到,需要通过观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借助仪器(望远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有的需要通过间接观察和思考,才能知道它们的运动。

这也是为什么本节的节名为“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的考虑,希望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世界各种运动的观察和研究的兴趣。

1.认识物质世界运动及运动的普遍性,渗透着运动的相对性。

①让学生体会判断物体静止和运动不能凭感觉,需要有科学方法;判断有些物质的运动如电磁波,热运动,虽然人眼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由电磁运动、分子热运动产生的效应间接地观察。

②物质的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举例说明)2.逐个认识基本运动形式。

①教师拿出香水,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不知道)教师再打开香水盖喷,(学生回答:香水)你怎么知道的?(闻到了香气)香水在我手中,你们怎么会闻到?这说明了什么?香水分子在运动。

再充分利用教材的彩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来进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认识。

②开闭电灯、收音机、学生互打手机等来认识电电磁运动。

③介绍声的传播、光的传播等。

这些是与学生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形式。

关于原子内部的运动与第一节介绍过的原子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原子内部有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如导体的导电是原子核最外层电子变成自由电子的运动,原子发光、煤、石油、有机物燃烧是核外价电子的运动;X光、红外线、激光都是核外内层电子运动。

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常见的是放射性现象,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这三种射线对生命物质都有杀伤作用,原子弹爆炸主要利用这三种射线形成杀伤力,核反应堆为什么要筑起厚厚的防护层,就是防止这些射线影响人体健康,医疗上则用γ射线杀死残害人体健康的癌细胞。

三、发展空间(一)“家庭实验室”指导(1)观察油滴在水面上运动。

(2)与妈妈讨论做饭中的物质运动形式。

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切物体都是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2.通过联系生活,观察教材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认识常见的这些能量形式。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初步认识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3.通过物质世界不同运动和能量形式的认识,尤其对能量转化利用的认识,使学生们对大千世界有一个概括的具体的认识,拉近了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1.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下列问题①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着哪些能量?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活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即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③如果世界上突然没有电能,整个社会将会怎么样?没有光能这个世界又将如何?④怎样认识能源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2.教师小结,并认识能量的转化(1)点燃火柴,观察光能、内能和化学能及其互相转化。

(2)启闭教室内电灯、演示电能、光能和能内及互相转化。

(3)双手摩擦或手捋铅笔体验机械能、内能及互相转化。

三、发展空间指导2.将一细铁丝,来回反复弯折,可以折断铁丝,这时发现铁线是否烫手,分析一下这个过程能量转化。

3.社会调查:(1)市场有一种新型手电筒,不需要电池,晃几下就可以照明。

(2)一种玩具塑料球,从高空落地弹起就可以闪出彩光。

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

第二章走进实验室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一、教学目标要求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

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参观实验室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

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教师讲故事: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

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

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

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

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

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

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

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八、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整理好仪器、药品以及其它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若有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任课教师,并如实填写仪器报损单。

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协商后,可根据有关制度准予报损或责成赔偿。

九、经任教教师允许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教室。

十、任课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应按要求填写《实验登记表》。

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两课时)一、目标要求1.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

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②测量长度的要点;③综合的测量活动。

1.教师讲述计量的重要性;①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