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方剂的度量衡转化

合集下载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该书是中国古代医学中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于中医药研究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其中的药物剂量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换算问题。

本文将探讨《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换算问题,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伤寒论》的药物剂量单位。

在《伤寒论》中,药物的剂量主要用两个单位来表示,分别是“分”和“钱”。

其中,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

这种古老的单位在现代医学中已经不再常见,而是被克、毫克等标准国际单位所取代。

在进行药物剂量换算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专业工具和公式。

例如,在将《伤寒论》的药物剂量转换为现代单位时,可以参考以下换算关系:一钱等于3克,一分等于0.3克,一厘等于0.03克。

通过使用这些换算关系,我们可以将《伤寒论》中的药物剂量转化为现代医学所采用的单位。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换算关系,我们应该保持谨慎和审慎。

《伤寒论》所记录的药物剂量是在古代医学实践中得出的,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未在现代临床实践中进行过充分验证。

因此,在根据《伤寒论》中的剂量进行治疗时,医师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并进行适度的调整。

此外,对于一些有毒或有副作用的药物,《伤寒论》中也有着对应的剂量要求。

然而,由于该书的记载时间较早,有些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并未得到明确的说明。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我们需要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和实践的指导,遵循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总之,《伤寒论》是中医药史上重要的典籍之一,虽然其中存在药物剂量的换算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公式进行转换。

同时,我们也需要谨慎对待《伤寒论》中的剂量要求,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和实践对其进行合理调整。

只有做到科学合理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伤寒论》在中医药学中的瑰宝地位。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 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 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

一、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伤寒论》原方的剂量是: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您所说的已经是教材上换算过的单位了。

一般教材都会把《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1.经方剂量文献研究 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尤其是官修的药典和有广泛影响的方书专著,如《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集注》、《千金方》、《新修本草》、《大观本草.汉代的1两=15.625g.但我又听说伤寒论里的一两是3.5g,绝对不是15.625.我也晕1 两=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草.伤寒论中的药物剂量,专家称一两为15克左右。

如果每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伤寒论中一两为15克,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二两,甘草一两,也就是麻黄45克了,一个感冒的病人麻黄用不到45克吧, 所谓的45克是指三幅药的剂.大学教材和《简明中医辞典》都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3.92克,那么一两为24铢,一铢等于0.6克。

但也有学者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5.625克,那么一铢为0.65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伤寒论中一量等于现在【16克】古时候,一两相当于16克。

但是在实际当中,我们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剂量单位、方法。

不知道大家是否。

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

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 请高手帮我换算下这个方剂,谢谢!(换算成克) 柏子仁5合,蛇床子半升,.这是我近期反复考证的结果,大家讨论一下,剂量问题事关大体,能不能有个一致意见 一、汉代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液.按伤寒论厚朴4两换算成现在的是125克。

《伤寒论》的方剂,是按一两等于3g算还是一两等于15g算?

《伤寒论》的方剂,是按一两等于3g算还是一两等于15g算?

《伤寒论》的方剂,是按一两等于3g算还是一两等于15g
算?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在汉代古秤以株、分、两、斤计算。

六株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至宋代,以两、钱、分、厘计算,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至元、明、清依旧沿用宋制。

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克”为单位。

其十六进制与现在公制单位换算如下:
1斤(16两)=0.5kg=500g
1两=31.25g
1钱=3.125g
1分=0.3125g
1厘=0.03125g
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以后的中医用药也随李时珍的说法,汉代的一两,计算为一钱。

现在,从1979公布的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上看,一钱等于现在的3.125克。

以5进1,换算时,尾数小于5可以舍去。

故《伤寒论》的方剂,是按一两等于3克算。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2012-03-27 23:49:52)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伤寒论》源流考究(六)后世官修医书对汉代方剂剂量“一两”的认识前面说过,从中国度量衡演变史来看,汉代之后度量衡量值呈逐整体渐变大的倾向,尤其在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北朝时代的北魏,北魏后期的度量衡器急剧增大,为历代之最。

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隋唐度量衡制度出现了“大制”。

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各种制度都沿袭北朝的相关制度并加以发展变化和创新。

度量衡制度,隋文帝是大制(京师北方长安),继位的隋炀帝是小制(京师南方洛阳)。

唐代的权衡是大小双轨制,药秤沿用古制不变。

《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

……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即同汉代衡量),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

”《通典》、《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也明确记载医药用小升小两(即220克/斤13.8克/两;200毫升/升),其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唐宋大制一两为41.3克),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两的一两是小两的三两。

在唐代的方书中也常杂有用世用度量衡计量的情况,但会特别注明,如“前N味并用大斗大升”(《外台秘要》卷31乌麻地黄酒方)、“ 已上药并是大秤大两”(陈增岳《敦煌古医籍校证》279页)。

北宋政府官修医书将古典方剂中的计量单位换算成本朝的度量衡单位,实际的剂量基本没有改变。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此,之前的《太平圣惠方》也是如此。

所谓“古之三两,为今(宋)之一两(大两,41.3克,三分之一为13.8克)”。

公元992年的北宋官修《太平圣惠方.卷八》的《伤寒论》方剂剂量,就已经全部换算成北宋通行的剂量,即汉之三两,为宋之一两(大两),如桂枝汤的桂枝汉方为三两,此书改成宋一两。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转帖]《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龠=10毫升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

?《伤寒杂病论》剂量换算

?《伤寒杂病论》剂量换算

《伤寒杂病论》剂量换算
据1981年出土之“东汉大司农铜权”,汉代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十钱,汉代一斤合现代250克,汉代一两合现代15.625克,汉代一升,液体为现代200毫升(十升为一斗,十合<读如ge>为一升)不同药物(花、叶、籽、实、矿物类药)由于形状大小,质地坚硬、疏松之不同,经上海柯雪帆等多位专家分别称量核实,可为临床应用依据。

如五味子一升为76克,半夏一升为130克。

这是伤寒论成书时的国家通行计量标准。

为方便应用,去掉小数点以下尾数,则汉代一两合现代15克,三两合现代45克,每一两与原著相差0.5克强。

基本符合医圣用药原貌。

倪师的单位是“钱”,他不知不觉用了九宫数,却又说不清楚。

1公斤=1000公克
1台斤=600公克=16两
1斤(大陆)=500公克=10两
台湾外岛中的金门跟马祖也都是使用大陆斤的。

《伤寒论》古今度量衡换算

《伤寒论》古今度量衡换算
《伤寒论》古今度量衡换算
一、汉代剂量单位换算
重量
1斤=16两 1两=24铢
1斛=10斗
容量
1斗=10升
1升=10合
二、汉代与现代剂量折算
汉代
现代
1斤
250克
重量
1两
15.625克
1铢
0.651克
பைடு நூலகம்
1斛
20000毫升
1斗
2000毫升
1升 容量
1合
200毫升 20毫升
一方寸匕(金石药末)
约2克
一方寸匕(草木药末)
62克 56克 150克 70克 30克 22克 ≤10克 10~20克 20~30克 7克 70克 680克
约1克
三、《伤寒论》常用剂量核算
《伤寒论》药物剂量
约合(克)
半夏半升
42克
五味子半升
38克
芒硝半升
62克
麦冬半升
45克
容量
麻仁半升
50克
容量 个数
葶苈子半升 杏仁半升 赤小豆一升 吴茱萸一升 大枣十二枚 杏仁七十枚 附子一枚(小者) 附子一枚(中等者) 附子一枚(大者) 栀子十四枚 栝蒌实一枚 乌梅三百枚

伤寒论计量当代换算

伤寒论计量当代换算

汉及以前1剂处方为三副药的量
1石=4钧=29760克
1钧=30斤=7440克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圭=0.5克
1撮=2克
1方寸匙=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0.5方寸匙=1刀圭=1钱匙=1.5克
1钱匙=1.5-1.8克
1铢=0.65克
1铢=100个黍米重量
1分=3.9-4.2克
1斛=10斗=2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
1龠=5撮=10毫升
1撮=4圭=2毫升
1圭=0.5毫升
1引=10丈=2310厘米
1丈=10尺=231厘米
1尺=10寸=23.1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1分=0.231厘米
大枣15个=大枣5个
大枣20个=大枣7个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
葶苈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1握约12克
清朝
1钱=3.75克
1两=10钱=37.5克
1斤=16两=600克。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上)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上)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上)《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汤一笑原创 2012年3月15日经方医学论坛首发——《伤寒论》学术考古重要问题之一(一)东汉度量衡古今换算《伤寒论》方剂剂量的古今换算一直是研究《伤寒论》的焦点问题。

其实东汉度量衡的问题科技史学界已经基本解决,可以参考中国度量衡史、科技史学者的考证。

按科技史学界目前为止的考证,东汉与今天度量衡单位的换算普遍认为如下:一斤约为今220克(或222克);一两约为今13.8克(或13.9克);一升约为今200毫升。

一尺约为23.1厘米。

由于学界的分歧主要在于权衡,以下主要就是针对权衡进行研究讨论。

丘光明先生花了10多年时间专注研究中国的古代度量衡问题。

他的基于大量出土文物的研究结论可能更逼近历史的真实,比吴承洛1937年《中国度量衡史》依据于新莽时期的货币和嘉量推算1两合今13.9206克的结论更可靠。

丘光明认为东汉每斤约合222g(一两为13 .875 g) ,并认为东汉权横的量值与秦、西汉相比具有下降的趋势。

参见他的著作《中国历代度量衡考》(1992年版,资料收集到1989年底)、《中国科学技术史. 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以前很多医书论古今度量衡换算,多采用吴承洛先生的观点,丘氏与吴氏的考证著作前后相距半个多世纪,期间正是中国田野考古大发展的时期,出土了大量历代度量衡的相关文物。

丘先生的考证应该比吴先生的考证更逼近历史的真实。

代表了这一领域考古的新水平。

东汉1两=15.625g,这个从汉光和大司农铜权推测的数据近些年在伤寒学派中广为流传,最早应该是出自柯雪帆等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一文,但丘光明先生认为汉光和大司农铜权上未刻标称值,尚难折算此权量值。

如果按12斤权折算,一斤合250克,但如按14斤权折算,每斤合214克(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与218克相近)。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转帖]《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龠=10毫升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

《伤寒论》度量衡古今换算

《伤寒论》度量衡古今换算

《伤寒论》度量衡古今换算
根据文献记载及文物考据,结合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衡量核实,《伤寒论》度量衡古今换算方法介绍如下:
一、衡量单位
根据文献记载及文物考据,汉一斤为一十六两,一两为二十四铢,与今换算,1斤≈250克,1两≈15克,1铢≈15克。

汉代衡量单位与现代换算表
二、容量单位
根据文献记载及文物考据,汉一斗为十升,一升为10合,一方寸匕为两钱匕,一刀圭与一钱匕相当。

与今换算,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升合≈20毫升。

此外一圭≈0.5克,一龠10毫升,一撮2克,一方寸匕(为边长一寸的正方形称量工具)约为2.74克,一钱匕约为1.5~1.8克。

汉代容量单位与现代换算表
三、长度单位
根据文献记载及文物考据,汉一尺为十寸,一寸为10分,与今换算,1尺≈23.1厘米,1寸≈2.31厘米,1分≈0.231厘米。

汉代与现代长度单位换算表
四、个数或体积单位
汉代个数或体积单位与现代换算表。

伤寒论经方重量单位换算和非重量单位标准

伤寒论经方重量单位换算和非重量单位标准
81453 人关注 转发 54 评论 4 赞 56
木春厚土 这个必须码住,好东西啊
6-9 09:42 1 吾俚沙地人 现在基本不按旧制 6-9 12:51 道易晽
伤寒论经方重量单位换算和非重量单位标准
一、重量单位的换算 1、标准重量单位 《汉书·律历志》: 16 两=1 斤 24 铢~1 两 6 铢~1 分 1 钱匕=5 铢
斤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 (汉代)1 斤~220 克。
两 《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 (汉代)一两~15.6 克。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汉代)一两~13.8 克。
分 (汉代)1 分~3.45 克。
铢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1 铢~0.575 克。
二、非标准重量单位 石膏鸡子大≈50-60 克; 吴茱萸 1 升≈70 克;

酸枣仁 1 升≈112 克; 杏仁 1 升≈112 克; 蜀椒 1 合≈4.2 克; 葶苈子 1 升≈124 克; 赤小豆 1 升≈150 克; 麻子仁 1 升≈100 克; 麦冬 1 升≈90 克; 芒硝 1 升≈124 克; 五味子 1 升≈76 克; 半夏 1 升≈84 克; 大枣 1 枚≈2.5-10 克; 栝楼实 1 枚≈70-120 克 诃子 1 枚≈4 克: 杏仁 1 枚≈0.3 克; 乌头 1 枚≈3-7 克; 附子 1 枚≈15-30 克; 枳实 1 枚≈20 克;
中医#经方##伤寒论##健康养生# 中医
生活无处不中医,中医不仅仅是精妙的技法,更是通达万物的至 理心法!在#中医#话题里发微博: 一是可以同步到微博; 二是还能增 加微博阅读量,增加你的微博互动; 三是好的内容会加精华,获取更 多的曝光机会。 也请各位每天签到多点赞评论转发增长经验值,多发 好内容的交流。 另招募管理员(小主持人),经验值到达 8 级即可通 过。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古今剂量换算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古今剂量换算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古今剂量换算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下: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① “石”:读shí,后来读dàn② “龠”:读yuè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伤寒论方剂计量换算的问题和一些煎药的常识

伤寒论方剂计量换算的问题和一些煎药的常识

伤寒论方剂计量换算的问题和一些煎药的常识伤寒论的方剂计量单位和现代计量单位需要换算,汉代的一斤等于16两,这个计算的原理也需要搞清楚。

出土的汉光和大司农铜权是12斤权,实测2996克,折算每斤246.7克。

除以16 则每两是15.6克一铢=0.65克需要注意的是,伤寒论原文中,方剂后都有备注煮法,很多人没有注意看这里的小字。

有的方剂是顿服,有的是分温再服,有的是分温三服。

仲景的一副药和现在习惯上的一副药是完全不一样。

顿服就是一次的量,分温再服是2次的量,分温三服是三次的量。

也就是说,伤寒论原文方剂你可以按上面的剂量单位换算。

那如果是顿服,直接一两换算为15.6克,这是没有问题的,这和现在一剂药的量是一样的。

那如果原文中方剂是分温再服,那就是换算后的量除以2,一两差不多换算过来是8克。

那如果是分温三服,换算过来,一剂药的量一两就是5克多点。

所以,没有说固定的一两换算到今天的习惯是多少克,这中间存在一个仲景的用药习惯和今天用药剂量习惯上的差异。

这一点大家一定需要注意,不然你换算过来的就是错误的。

按仲景的习惯用药也是可以的,只是服用的时候,是分开几次服用还是顿服,这个需要按照原文的要求来。

其他单位的换算还比较多,和现代的计量单位都有差别,有的用尺,有的直接给的数量,如附子一枚等等,这些要参考一些资料,在临床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确定用量,如石膏鸡蛋大,杏仁24枚,一般枣还是按数量给。

中药的煎煮有很多讲究的,比如,阿胶之类的,这个是烊化,就是将阿胶打碎,其他药煮好后,把药渣滤出来,然后下阿胶,小火将阿胶化开即可。

原因是,如果不提前去掉药渣,在过滤的时候,阿胶会挂在药渣上一部分,导致浪费。

胶类的煮法基本一样。

芒硝,是煮好药以后,也是去掉药渣后下芒硝,这个就不用煮,芒硝化开即可。

芒硝遇高温会有毒。

其他的如蒲黄,辛夷,还有的带皮的附子,需要包煎,有些因为是植物的孢子,有些是因为有刺激性的绒毛,代赭石,禹余粮等也需要包煎,不包住煮出来不好过滤,煮的时候也会成一锅浆糊。

伤寒论升斗斤两换算关系

伤寒论升斗斤两换算关系

伤寒论升斗斤两换算关系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是效用卓著的临床著作。

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其应用的度量标准迥异于今,同是升斗斤两,但古今药量相差很多。

给临床应用造成困扰。

前人对升斗斤两古今换算关系已分别做过系统的总结,现代对《伤寒论》度量的认识以柯雪帆氏[1]为代表,他根据古代货币文物及嘉量间接核算和古衡器和量器直接核算,得出结论:东汉之1斤约合今之250克,1两约合今之15。

6克。

并结合临床实际,论述了其合理性。

其后贾氏[2]又补充了一些资料。

但现代人用药仍多遵从李时珍的观点,“古一两,今用一钱可也”,柯氏的观点在临床上未获广泛认同。

作者深入研读原文,从小柴胡汤和柴胡加芒硝汤中半夏用量的对比中找到线索,并对21种以升、斗、合为单位的药物的密度进行实测后,对《伤寒论》中升斗斤两的换算关系做进一步探讨,希望能为解决困扰多时的经方配伍比例问题有所帮助。

1 柴胡加芒硝汤中升斗斤两的换算关系的线索仲景常用合方治疗两经并病、合病者,其组方严谨,决无随意增减之处。

如桂枝加桂汤,与原方药味相同,唯增桂枝2两,即另列一方。

又如桂枝去桂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不厌其繁,申明变化。

遇两方相合,则更见其用量之严谨。

如桂枝麻黄各牛柴胡加芒硝汤是伤寒名方,由柴胡64g,黄芩24g,半夏20g,干姜24g,人参24g,甘草24g,大枣4枚芒硝48g组成。

去除芒硝,则所余7味药物与小柴胡汤相同。

除半夏外的6味药物,用量均为小柴胡汤的1/3。

依仲景用药规律:小青龙加石膏汤为原方再加石膏2两,原方比例丝毫来变。

柴胡加芒硝汤中,7中有6为原方的1/3,可以推测,所余之半夏无非1/3之理。

否则,仲景必当明示之:柴胡加半夏二两芒硝二两新加汤主之。

由此可以推测:柴胡加芒硝汤中,半夏用量为20,是小柴胡汤中半夏用量的1/3。

即20:1/3X半升,故一升半夏为120g,即5两。

2 测22种以升斗为单位的药物与半夏的密度比伤寒论中应用容量为单位的药物有22种,测定相同体积不同药物的重量即可得出各自与半夏的密度比,从而将《伤寒论》中以容积为单位的药物用量转换为重量单位,以发现方剂内部的药物比例。

伤寒论方度量衡换算

伤寒论方度量衡换算

一、汉代度量衡换算方法为出土实物实际测量的换算结果1、重量1200黍,重12铢。

24铢重一两(12铢X2,两之为两)。

16两重1斤。

30斤重1钧。

4钧重1石。

千钧一发。

石为容量读dan。

1斤=250g。

250÷16=15.625。

现在换算:1两=15g。

2、容量1200黍,1龠(yue)。

2龠为1合(ge)。

10合为1升。

10升为1斗。

10斗为1斛(hu)1升=200ml。

《伤寒论》本云“黄耳杯”=200ml。

故勘校人将原著“黄耳杯”换算为“升”。

3、长度五苓散:白饮和服方寸匕。

1黍为1分,10分为1寸,10寸为1尺。

10尺为1丈。

10丈为1引1寸=2.3cm。

1尺=23cm。

关于身高8尺=8X23=184cm。

二、晋朝晋朝沿袭汉制,只是在铢和两之间,加“分”。

6铢=1分。

4分=1两。

《伤寒论》中,只有一个方:麻黄升麻汤,使用:分。

所以,可以看出,麻黄升麻汤是晋朝人抄方时留下痕迹。

《金贵要略》不少方,用“分”作为衡量单位。

但需要区别:如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

表示比例。

如三物白散:桔梗3分,巴豆1分,贝母3分,这个分是等份。

三、宋朝晋朝到宋朝700-800年时间,度量衡发生很大变化。

1斤=600g1升=1000ml1尺=33cm宋朝以前,医药的度量衡,遵守汉制。

四、建国后宋以后到解放前,以宋制度量衡。

解放后:1斤=500g。

1钱=3g。

3钱=9g,药房为了好算费用,9g统一算10g的也有。

黑龙江1两=50g,1钱=5g。

五、举例麻黄3两(45g),桂枝2两(30g),甘草1两(15g),杏仁70粒=28g(100粒=40g)。

三次量。

故每一剂:麻黄15g,桂枝10g,甘草5g,杏仁9g。

现在每一剂熬两次(70%有效成分取药)。

张仲景是熬一次。

45%熬取药物有效成分比例。

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桂枝15g,芍药15g,生姜15g,甘草10g,大枣4枚。

伤寒论中的剂量换算

伤寒论中的剂量换算

伤寒论中的剂量换算
《伤寒论》中剂量: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
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
一钱匕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

伤寒论中的剂量

伤寒论中的剂量

伤寒论中的剂量摘要:1.伤寒论方剂剂量的换算问题2.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3.伤寒论剂量的考证争议4.药物剂量的个体化调整5.伤寒论剂量的依据正文: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方剂,但是这些方剂的剂量问题一直是医学界探讨的焦点。

在古代,剂量的换算标准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将古代的剂量换算成现代的剂量一直是一个难题。

目前,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是古代一两换算为现代3-5 克。

这个标准是经过专家考证后得出的,但是具体的换算标准仍然存在争议。

因为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与现代不同,古代的一两并不等于现代的50 克,而是相当于现代的3-5 克。

因此,在现代中医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药物的性质,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伤寒论中的剂量问题一直是医学界的争议焦点。

虽然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是古代一两换算为现代3-5 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因为药物的剂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症以及气候等进行灵活调整。

在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依据主要是前人的总结和经验。

古代的医疗管理机构已经对药物剂量进行了规定,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药物剂量体系。

因此,在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依据主要是前人的总结和经验,而具体的剂量调整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总之,伤寒论中的剂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医生在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虽然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是古代一两换算为现代3-5 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

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

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

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

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

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

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

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
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

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

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

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

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

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

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

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

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

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

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

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

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

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

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

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