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牵引治疗技术(待续):历史回顾、现状与生理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牵引治疗技术
;待续<
———历史回顾、现状与生理效应
作者简介:徐
军;!%="—<,男,浙江杭州人,主治医师,硕士,中国康复
医学会运动疗法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运动疗法。
徐
军;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脊柱牵引技术的历史回顾!9!
牵引名词的起源及含义
牵引(3+/@31(,)一词由拉丁语
“3+/@31@(”派生而来,其意味着一拉或拖的过程。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分离”()1A3+/@31(,)一词描述这一过程更为合适。然而,倘若应用“分离“这一术语,则表明此过程应涉及有关的关节面,即某一关节面垂直地离开另一关节面一定的距离。而事实上牵引过程并不是完全这样,特别是在脊柱节段,在应用牵引时,脊柱节段处产生的运动往往是分离和滑动的结合。因此,迄今为止,我们仍然使用的是牵引一词。当牵引过程作用于脊柱时,则称为脊柱牵引。由于牵引的效果往往体现在肌肉骨骼系统,并且常用做伸展和松动治疗,所以牵引也是运动疗法范畴的治疗性工具。!9#
古代脊柱牵引技术
作为目前广泛应用于脊柱疾患的一项
康复技术,脊柱牵引技术有着十分传统和有价值的历史发展道路。有关脊柱牵引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现所能查到的最早有关脊柱牵引的文字描述可见于公元前?&$$B !$$$年,记载古代印度神话叙事诗的宗教文献《5+17/)C./DE/3’/./F 6G+/,/7》
。其中有一故事描述的是H+1A.,/君主应用轴向牵引方法矫正其信徒HG0I/的驼背。HG0I/的背有?处畸形,推测是患有脊柱侧凸或脊柱后侧凸,其中一个可能是原发的弯曲,另两个可能是继发的弯曲。HG,1/+将原始的梵文诗行翻译为确切的英文如下:“J( A.(E*+3.*K+G13A (K .1A 02*AA1,DA ,./66L 2(+)H+1A.,/)*@1)*)3(A3+/1D.3*,MG0I/,
E.(E/A )*K(+7*)K+(73.+**62/@*A ”,“N*6+*AA*).*+0L .1A K((3,.*2).*+@.1,0L 3E(K1,D*+A /,)6G22*).*+G690L 3.*3(G@./,)6G22(K 2(+),
A.*0*@/7*/0*/G31KG2A3+/1D.3E(7/,9”(其大意为:
“为了让HG0I/沐浴他祈神正果的甘霖,赐福的H+1A.,/君主决定将HG0I/的背挺直,
她有?处畸形”,“他用单足压住了她的双脚,用两个手指托住她的下巴并将她的身体向上拉起,通过君主的触摸和牵拉,她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
是否H+1A.,/君主真正地拉直了HG0I/的脊柱,我们不得而知,抑或这仅是当时人们对治疗脊柱畸形的一种美好幻想。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用轴向牵引的方式矫正脊柱畸形的概念可能甚至在史前时期就存在了。
真正最早应用特殊装置进行牵引以治疗脊柱侧弯的人是古希腊的N166(@+/3*A (公元前"=$B ?OO 年)。此后,P/2*,(公元!?!B #$!年)
进一步应用了此项技术,并在轴向牵引同时给予局部一直接的机械性压力。在东方,中东的Q0,5*,/(公元%>$B !$?O 年)可能受P/2*,技术的影响,不仅应用了相似的方法而且还发明了一种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相近时代,土耳其人也开始应用类似的牵引技术。
然而,矫正脊柱畸形不仅是困难的,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几乎一成不变地导致截瘫的产生。人们逐渐认识到,与其悲惨地伴随截瘫而死去,倒不如在脊柱畸形的情况下生活和劳作。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如此,轴向牵引的概念却没有随之而消失,甚至在印度的某些部落地区,至今仍然还使用着近乎于古代牵引的
方法治疗脊柱侧弯。
由此可见,脊柱牵引技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当古代的先行者们逐渐发现了过于鲁莽的脊柱牵引的危险性时,他们的观念可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或许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脊柱牵引技术也由此过渡到一个更为合理应用的领域。!9?
现代脊柱牵引技术
现代脊柱牵引技术的历史大约为%$
年。其发展完全基于对现代医学中解剖、生理等学科的理解,特别是!%世纪末脊柱生物力学概念的树立。随着以生物力学为原则的治疗方法的建立与发展,!%#%年J/L22/+率先应用了控制性颈椎牵引装置以减轻和制动颈椎损伤。他所使用的头套装置固定于枕骨隆突,并以下颌作为牵拉的支点。这种控制性轴向牵引的方法成为了现代脊柱牵引技术的基石。
随后,脊柱牵引技术进一步在骨科继续应用发展。!%??年,R+G3@.K1*2)采用了一种变更的牵引方法治疗R #B ?脱位和并发下颌骨骨折的病人,并在以后的几年,对这一牵引系统作了几处修改,而使之成为颈椎牵引的标准模式。至今,牵引方法仍然是非手术治疗颈椎脱位的主要方法之一,
并且出现了快速牵引治疗颈椎脱位的方法,同时也继续作为脊柱侧弯等畸形的矫正治疗手段。
而另一方面,脊柱牵引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异军突起,得以广泛、深入的应用,成为了颈腰疾患的重要康复手段之一。在#$世纪初,牵引成为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普遍方法。#$世纪中叶,现代化牵引装置(床)安装于美国大部分康复医学科,牵引技术的应用渐趋广泛。
但是,在现代脊柱牵引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不乏争议和矛盾。S+7A3+(,D
(!%&>年)在复习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各阶段的牵引效果文献后,认为腰椎牵引几近无效,甚至有害,因为它加速了髓核向后的趋向,从而加重了症状。C1/,@((!%=>年)则认为单纯的卧床休息!B ?周可使大多数下腰痛患者症状缓解,牵引对急性症状或未被卧床休息所缓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一度,牵引技术陷入困境,在某些文献中甚至还使用了)1A+*F 6G3*
(名声狼籍)的形容词。相反地,在#$世纪=$B O$年代,以R(2/@.1A 等学者为主导就脊柱牵引技术进行了相当理性的研究。R(2/@.1A 在=$年代后期连续发表了有关颈椎牵引力量、牵引角度、牵引时间、间歇牵引方法等作用效应的实验研究文章。在总结#$世纪&$年代某些研究的基础上,他得出了颈椎牵引时!?9=#MD (?$20)的牵引力量可在O A 即产生椎间隙增大的效果;牵引使椎间隙增大的数值与牵引时间的延长无关,而与牵引时屈曲角度的增大呈正相关关系;通常椎间隙增大的峰值发生于牵引#&71,时,但在牵引结束后#$71,,这种椎间隙增大的现象就仅部分剩留在椎间隙的前部等重要结果。这些研究不仅给脊柱牵引的作用提供了有力依据,而且在临床方法学上予以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R(2/@.1A 尚对腰椎牵引产生椎间隙增大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上述工作同时也为以后对脊柱牵引机制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世纪O$年代初,在《1(3.*+(6L 》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关于脊柱牵引技术、效果、适应证和禁忌证等方面的综述,!%OO 年
《1@/2J.*+/6L 》杂志上又发康复治疗新技术
·继教园地·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