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南延线秦淮河桥线形监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建设 Municipal Construction
0 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是一种多次超静定结构,其理想的几何线形和合理的内力状态不仅与设计有关,还依赖于科学的施工方法,依赖于施工过程中对挠度、应力的正确控制。
施工过程中影响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线形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挂篮变形,施工临时荷载,日照影响,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预应力张拉,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容重,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当上述因素与设计不符,而施工中又无法及时识别时,必然导致目标线形的偏离,造成扭曲线形或强行合龙的后果,因此为确保大桥安全施工及实际线形与目标线形吻合良好,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线形控制[1]。
1 工程概况
本桥梁为地铁跨越秦淮河Ⅳ级航道而设。桥址范围内土质较差,区段基岩埋深相对较大。桥梁在线路K13+547.793以后部分位于缓和曲线和R=450m的圆曲线上,其余均位于直线上。桥面道路纵坡为30‰、-9‰。桥梁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径布置为46.8+75+46.8m。
主梁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单箱单室、变高截面箱形梁,全长169.8m,中跨中部10m,梁段和边跨端部14.9m,梁段为等高截面梁段,梁高为2.4m;中墩处梁高为4.8m,其余梁段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y=2.4+2.4・x2/302(m)变化。箱梁顶板宽8.9m-9.4m,箱底宽4.7m。全桥顶板厚36cm,边跨端块处顶板厚由36cm渐变至40cm;底板厚30c m-50c m,在梁高变化段范围内按抛物线y=0.3+0.2・x2/302(m)变化,边跨端块处底板厚由30cm渐变至60cm;腹板厚35cm-55cm,按折线变化,边跨端块处腹板厚由35cm渐变至55cm,全联共设6道横隔板。
连续刚构桥主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端形双壁墩,壁墩的中心间距4m;QJ10-7号墩柱高13.5m,QJ10-8号墩柱高16m;顺桥向单个壁墩厚为1m。墩壁顶面横桥向宽5.7m。两主墩均采用钻孔桩基础,桩径1.2m,桩数8根;承台厚度2m,承台上设1m厚垫块。
2 线形监控的内容
2.1 线形监控的基本思路
本次监控主要包括两方面:①施工控制标高监控;②温度对施工控制标高影响的监控。
监控时以箱梁底边缘标高为基准,以箱梁底边缘目标线形的标高作为控制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生线形标高偏离,则采用分段调整。当偏离标高值≤10mm时,一次调整到位;当偏离标高值>10mm时则分节段调整,保证衔接的圆顺。
温度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不可消除的误差因素,它对结构的应力和标高都有明显的影响,合龙温度甚至是合龙的最重要控制因素之一,因此在合龙前相关节段中布置温度传感器,并进行温度测量,以保证结构顺利的合龙[2]。
2.2 线形监控的要点
0#块平面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且以后的控制都以此为基准点。
一般节段的线形监控分四阶段测量:①箱梁立模后,即为节段立模完成后测量悬臂端距轴线位置1.4m处底模的D1、D2点的标高;②混凝土浇筑后,即为混凝土浇筑完成2天后测量A、B、C点钢筋头标高;③预应力张拉后,即为预应力张拉结束稳定4-5小时后,测量A、B、C点钢筋头
南京地铁南延线秦淮河桥线形监控研究
戴冰清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南京地铁一号南延线秦淮河桥为(46.8+75+46.8)m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其中QJ10-7号墩柱高13.5m,QJ10-8号墩柱高16m。该桥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法,先边跨合龙,后中跨合龙。本文以该桥为例,展开施工线形监控的实际应用研究。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线形监控
中图分类号:U44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3-0118-02
[作者简介] 戴冰清(1987- ),女,南京工业大学桥梁与
隧道工程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桥梁检测与评估。
– 118 – 2012年第11卷第3期
2012年第11卷第3期 – 119 –
Municipal Construction 市政建设
标高;④挂篮移动后,即为挂篮前移定位后、绑扎钢筋前(完成立模后)测量A、B、C点钢筋头标高,以便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情况调整参数给出下一节段箱形梁的立模标高。其中1-9#块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
合龙节段线形监控要点:在中跨段合龙前顶推达到预定标高;边跨合龙前支架施工段要达到预定标高;在中、边跨合龙段混凝土浇注,预应力张拉,体系转换前后,达到预定的线形控制标高。
图1 0#块平面测点布置图
图2 1-9#块测点布置图
2.3 线形监控的目的
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节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的成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成桥后桥面线形、合龙段两悬臂端标高的相对误差不大于规定值。
3 模型的仿真计算
本次监控用MIDAS/Civil进行仿真计算,测量数据一旦输入后即可与理论数据对比,便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测量单位。MIDAS/Civil施工阶段分析需要考虑的事项如下:
①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其中包括:材龄不同的混凝土构件的徐变;材龄不同的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应变;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②在MIDAS/Civil中悬臂法桥梁施工仿真建模步骤如下:定义材料和截面,建立结构模型,定义边界条件,定义荷载群,布置预应力钢束,张拉预应力钢束,定义材料的时间特性,施工过程模拟如下(通过单元、荷载的激活与钝化,每节段施工周期为10天左右,具体根据实际施工进度)运行。
③施工工况的定义:
施工工况1:单元——激活墩与0#节段;边界——激活墩底固结,激活墩与0#节段的固结连接;荷载——第1步:激活自重,第2步:激活1#节段立模挂篮,第3步:激活1#节段混凝土湿重。
施工工况2:单元——激活1#节段;荷载——第1步:激活悬浇1#节段的钢束荷载,钝化1#节段混凝土湿重,第2步:激活2#节段立模挂篮,钝化1#节段立模挂篮(挂篮
的移动),第3步:激活1#节段混凝土湿重。
施工工况3—9重复工况2的步骤。
施工工况10:单元——激活9#节段;荷载——第1步:激活悬浇9#节段的钢束荷载,激活顶推力,钝化9#节段混凝土湿重;第2步:激活合龙节段模板重(1/2);第3步:激活合龙节段混凝土湿重(1/2)。
施工工况11:单元——激活中跨合龙节段;荷载——第1步:激活合龙钢束荷载(40%),第2步:激活合龙钢束荷载(60%),钝化9#阶段湿重。施工工况12:单元——激活支架上施工的节段;边界——激活满堂支架;荷载——激活支架施工钢束荷载。
施工工况13:边界——钝化满堂支架,激活边跨滑动支座;荷载——激活体系变换钢束荷载。
施工工况14:荷载——激活桥面铺装荷载,1000天后(成桥)。
4 线形监控结果及分析
根据测量数据分析,除QJ10-7墩1#块误差值过大(由于实测挂篮变形与挂篮试验的环境差别而引起20mm的误差,这些误差可在以后的施工阶段加以控制,分步消除),其余阶段标高误差基本控制在10mm以内,基本达到目标标高,线形控制总体较为满意。全桥线形误差见图3、图4。
图3 QJ10-7墩各节段线形误差 图4 QJ10-8墩各节
曲线图(mm) 段线形误差曲线图(mm)
5 结语
在桥梁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施工线形与设计线形不吻合的情况,关键是要将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运用模拟计算,对大桥施工中的实际线形进行监测分析,并及时予以调整,可以有效控制施工线形,确保其与设计线形一致。
参考文献:
张彦.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线形控制[J].广东土木与
[1] 建筑,2006(5):36-37.
阮欣,石雪飞.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控制的现状与
[2] 展望[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