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原因
西欧中世纪政治状况的特点
西欧中世纪政治状况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中国史学家称为西欧封建社会。
西方称为中世纪。
在这段历史长河中西欧的政治状况,与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比较,呈现截然不同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发展极不平衡,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国家长期四分分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英法到15世纪、德意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形成原因如下一、体系严密的封建制度西欧封建社会早期,土地是主要财富。
国王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这些人成为诸侯。
诸侯又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较小的封建主,小封建主再向下分封。
国王和大封建主又各自分封了一批骑士,作为自己的武装力量。
这样的层层分封,就形成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自大至小不同等级的封建主。
这些封建主分别领有大小不等的封地,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和武装。
每一个封建主无异于一个小国君。
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诸侯的势力很大。
有的竟敢向国王提出挑战。
而中国封建社会则不同,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始,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政教冲突5世纪到6世纪开始,罗马天主教会成为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
国王为了使自己的统治神圣化,常请求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自己加冕,这样的做法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关系,更意味着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在政治上,教皇是最大的统治者;经济上,教会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思想上,基督教的教义和神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
”这样,人们相信世界上的一切权利都是上帝授予的,于是国王和教皇不断地发生碰撞和摩擦以夺得这一权利。
12~13世纪,经过长期的争斗,教皇权利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王。
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的兴起,教皇和教会的势力才衰落下去。
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与衰落
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与衰落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与衰落西欧封建制度是13世纪至15世纪欧洲社会政治生活的主导形式,其演变历程也是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发展过程的重要反映,同时也成为了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程。
本文旨在探讨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与衰落,研究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展望。
第一章: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西欧封建制度起源于9世纪,当时欧洲正处于分裂和黑暗的时期。
背景是,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瓦解,导致很多地方割据成为了各种政治小集团。
而作为欧洲一种特殊的经济社会模式,封建制度的形成则是由当时的战争、游牧民族的侵略等因素推动而来。
在封建制度中,封建主和农奴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社会关系。
封建主是领主,他们可以掌控土地的主权,并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和法律体系。
农奴们是土地的依附者,他们耕种地土地,提供粮食和其他生产资料,以换取封建主的保护和原始技术工具和存积财物等。
在封建制度的初始阶段,王权仅限于地位极高的贵族和教会人员之间的论战之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王逐渐成为重要的中央政府代表,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学习和集权的行政举措,加强了自己的影响力。
其他领主和贵族发展了各自的领地,但仍以他们的地位和职务为依据,共同支持着国王的权威。
这种所谓的封建联盟系统,将主权分散给了大量的个人,在有效测量了地方权力的同时,仍然保留了大便宜的中央组织权力。
第二章:封建制度的巅峰期封建制度在13世纪之前,得到了全面的巩固和发展。
这时候的封建君主已经开始稳定其领土,并与皇帝或国王保持了强大的联盟,pax universalis(普遍和平)逐渐成为欧洲普遍共识。
同时,在这个时期,欧洲的城市成长迅速,手工业和工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佃农的自由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那么,封建制度为何会在13世纪达到它的顶峰呢?首先,封建社会的各种制度和针对农业生产的技术和军事技术的合理发展,使其具有了较为稳定的合法性,构成了有效的抵御战争和动荡的基础。
其次,当时爆发的十字军东征,带来的金币、宝物、奢华的辉煌和人口的减少,使欧洲人口的比例和资源占有者的权力不断提高。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二)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单元)【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
”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A.封建领主彼此割据B.森严的等级制度C.君主集权专制D.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解析】选A。
在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因此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故选A。
2.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西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工具在领主的自营地上服劳役B.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的农奴属于庄园的佃户,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农奴有一块份地,自耕自收,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均可自己生产”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在庄园内部,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D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3.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与当时的中国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A.商品经济发达B.城市的规模大C.一些城市拥有自治权D.有强大的市民阶级【解析】选C。
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同点”,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表现,城市的主要居民构成是市民阶级,A、D是两者的相同点。
B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中古时期西欧的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武装暴动等手段,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这是中国古代城市所没有的,故选C。
4.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区别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区别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
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
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
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应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一直到清朝前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在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与农民阶级构成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中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还是有区别的。
第一,经济基础不同中国封建制度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而西欧实行的是土地领主所有制,这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土地关系上的区别是最重要的。
正因为土地制度上的差异,才导致中国的封建社会始终以统一或局部统一为主导,而西欧自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再也没统一过。
第二,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同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免,不世袭,地方军队也由中央控制,地方官无法私自招募、调动军队。
而西欧的贵族诸侯在自己领地拥有行政、财政、军事等所有权力。
可以招募私军,爵位也是世袭继承,可以自行指定继承人。
除了要承担对中央的纳税等有限的义务以外,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力。
第三,贵族的地位不同中国封建社会的贵族领地很小甚至完全没有领地,往往集中在中央,享受尊荣和富贵,大部分时候无法对政治产生太大影响。
某些特殊时期出现过“七国之乱”之类的地方贵族对中央王朝的叛乱也很快被平定。
所以中国的皇帝绝大多数时候都保持了对贵族的绝对优势。
可以说,贵族是依附于君主而存在,中央政权灭亡了,前朝的贵族往往就烟消云散了。
但西欧不同,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和贵族之间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君主是贵族的代表,必须维护整个贵族阶层的利益。
君主对贵族缺乏绝对的控制力。
在贵族的领地,君主的命令和法律往往无法直接起效,而要经过贵族的认可才行。
因为君主是依靠贵族而存在,如果君主无法维护贵族利益,他的地位就非常危险,甚至会被贵族联合起来推翻。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小组总结报告一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⑴、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封建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⑵、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森严⑶、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巨大,政教冲突激烈,教权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
二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形成原因⑴、西欧政治格局长期处于封建分裂状态的原因1.地理因素因为西欧被许多河流和山脉分隔开,边缘也被海洋切割了。
这不利于国家的统治和发展,阻碍了各小国间的交流。
地理因素也是国家统一的一个障碍。
2.西欧封建制度:欧洲封建社会因封建主内部土地层层分封,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每一层上下级之间都结成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也是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领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每个封建主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所以,整个西欧封建社会是分裂的,国王的权力有限,不能统治到各级封国,难为天下“共主”。
城市兴起前的庄园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然而在西欧层层分封的封建制度下,一些大庄主往往不听从中央的管辖,一度造成庄园割据的局面,这种现象削弱了西欧专制的力量。
因此也是社会生产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3. 历史遗留问题:西欧没有经历长期统一的朝代。
因此,西欧没有实现过民族融合和思想统一的阶段,各民族矛盾重重,加剧了西欧的分裂局面。
⑵、西欧封建等级形成原因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基督教的传统,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换句话说,西欧封建制度是由罗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通过基督教会对二者的不断结合而形成的。
1. 罗马封建因素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中止,帝国的经济在公元三世纪已发生严重危机:人口锐减,城市败落,一些大土地所有者便退居乡村,建立了以隶农为主要生产者的、实行租佃分散经营的田庄制,形成自然经济,政治上则形成独立王国。
如此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中古欧洲社会知识点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1)时间: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2)建立民族:日耳曼人。
2. 查理·马特改革(1)时间:8世纪前期。
(2)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思维拓展: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富。
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
国王、封建主和天主教会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
如: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
3. 罗马教廷的特点(1)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经济上:占有大量的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3)思想上:罗马教廷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相关链接: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在西欧长期的动乱中扩张势力和影响。
“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
东派教会就是东正教,西派教会就是天主教。
知识点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 西欧城市的兴起(1)10世纪开始,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2)地点: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商品的地方,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曼彻斯特。
2. 城市的自治斗争(1)原因: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的,教会或领主对城市居民进行封建统治和盘剥,他们与城市市民的矛盾日益尖锐。
(2)方式:有的通过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
其中法国琅城是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的典型。
欧洲中世纪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和 西 欧 封 建 社 会 的 对 比
西欧的中世纪是国王权利和教皇权利的争斗 中国的封建王朝是皇权和相权的争斗。
西欧一直执行的封建采邑,恭候伯子男到骑 士。最终导致国王权利分崩离析,乃至近代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革命不断。 中国在周灭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便实行严 酷的中央集权,直至风雨飘摇的末日王朝, 皇帝仍眷顾权利,臣子仍保卫皇权。
度的发展影响巨大,在制约封建王权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起重要 作用,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
科学及文化发展 欧洲黑暗时代的科学发展因为战乱频繁而受到重大 打击,甚至出现倒退情况。当时传教士是主要的知 识传播者,学校也是由教会附设。而文化发展方面 的打击更大,虽然修士的职责之一—抄写经典,保 存了古典时期的著作与学术文化,但是罗马及希腊 的文明遗产则受到暴徒破坏,其中亦包括基督徒教 狂热份子。 而且骑士们都是文盲文化水平很低,加 上当时兵荒马乱,令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发展不进反 退。
查理大帝跪在教皇利 奥三世面前接受加冕
城市的兴起
11~12C 城市普遍重新兴起→14C 商业、手工业发达,市民 阶级形成,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14~15C 新兴城市中等阶 级成为反封建王权的强大力量,
为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奠定阶
级基础C早 君主重振王权,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引起贵族和教会 领袖不满,王权受到封建法律约束,专制受到限制→13C后 半期 英国议会制度萌芽,限制王权→14C初 法国以三级会议 为代表的等级代表制,英国的等级代表制度对西方政治制
皇支持)→14C 诸侯割据→15C英法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19C
中德意志四分五裂→19C60、70S 普鲁士统一德国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方式和手段 * 城市市民往往利用国王同大封主以及封建主阶 级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获取特权证书,以 得到自治权和其他好处。 * 市民阶级对付封建主的有力武器就是货币和武 装起义。他们往往先用金钱赎买的方法摆脱某些 封建义务,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举行武装起义。 11世纪,伦巴底的城市掀起城市公社运动,反对 僧俗封建主的统治。意大利米兰和德国的科隆市 民发动起义,赶走大主教和封建主的军队,成立 城市公社,选举新的市政官。11、12世纪,法国 的城市公社运动高涨。40多个城市武装起义先后 独立。13世纪,科隆市民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大主 教的统治,最终成为自由城市。交替使用购买和 暴力形式,琅城的公社运动十分典型,于1128年 成为自治城市。
二、法兰克王国 存世最久、当时的军事霸主。封建制的形成和 发展具有典型性 (一)克洛维(466~511)建立法兰克王国 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的法兰克人,乘机侵占高卢。 克洛维在教会和法兰克人、罗马人等的支持之下, 成为首领,于481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开始了墨 洛温王朝的统治。48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大败罗 马戍将西阿格里乌斯于苏瓦松(巴黎东北),从此 克洛维以苏瓦松为首都,巩固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 成为真正的国王。 496年克洛维皈依罗马基督教, 标志克洛维法兰克王权与教权的结合,剪除异端进 行扩张。他晚年织编纂《萨利克法典》。
逐步拥有了 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和税收之 权,并将之世袭化。后来西欧形成封建割据局 面,与这种不断扩大庄园权力的举措是有关系 的。 847年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在麦尔森敕令中明 确规定:“任何自由人都必须选择一个主人, 或是国王,或是国王的臣属。” 877年秃头查理又颁布克尔西敕令,使领地世袭 合法化,公开废除了以往分封采邑“及身而终” 的规定,使封建领地制在法国得以最终确立。 敕令规定:“领主可以把自己的特权与荣誉 (爵位)移交给自己的儿子或亲属。”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西欧封建制度是西欧中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贵族阶层为主导,以领主和农奴为基本构成单位。
它的形成经历了从罗马帝国衰落到中世纪的过渡时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初,罗马帝国东部和西部分裂,西罗马帝国逐渐衰落。
多年的战争和贪污腐败使罗马帝国走向灭亡,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崩溃和人口的减少。
在这样的时候,农村社会开始出现剧烈的变化,贵族阶层利用自己的武力和经济实力,开始形成自己的封建领域。
在中世纪初期,很多贵族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集权行使统治权力,代替了罗马帝国的官僚机构和城市自治。
这些贵族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并增加了农奴的数量,同时也给了更多的专政和经济权力给他们,这使他们在自己的领地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这些贵族很长时间内依赖自己的经济实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同时他们在自己的城堡中拥有大量的积蓄、谷物和军火,这使得实行这种政治体制成为可能。
随之而来的是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出现。
人们的需求也随之变化,大规模耕作和商业活动的发展使贵族的经济地位得以巩固。
这时候,土地成为了这一时代最重要的财富来源,贵族随着平民阶层的不断增加,统治出现缺陷,引发了农奴起义和贵族间的争斗。
这时候,一个新的组织体系应运而生,即世襲職位的领主制度,同时也成为了这一时代最重要的组织体系之一。
在领主制度中,领主隐蔽地消灭了大量拥有独立性的小科层政治、集体农奴生产单位,结束了土地统治的农奴关系。
这个过程中,领主方面扮演了带头人的角色,同化了彼此之间的差异,使其自身变得更加稳定和统一。
这也加强了其政治和经济力量,得以得到更多的财富和地位,同时也加强了其权力,使其能够牢牢掌握政治经济生活命脉。
总的来说,西欧封建制度是被长期历史渐进地形成的。
在封建制度下,领主的专制统治垄断了地主及从容经济和科官制度,对科层的支持、胁迫和收买从而有了促进和复兴贵族社会的方向。
中世纪西欧社会
中世纪西欧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的演变过程,以及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⑵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⑶西欧中世纪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了解庄园内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状况。
⑷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的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观察相关地图或图片,从中找出关键的历史信息,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⑵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近代欧洲社会风尚和礼节的影响。
⑶通过补充资料或网上搜集,使学生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基本风貌,增强对中世纪城市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入侵的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日耳曼人王国。
当时的日耳曼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从文明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无论是法兰克王国,还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查理曼帝国,在许多方面都要落后于昔日的罗马帝国。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他们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澜式向前推进。
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了约1000年,并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显示出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世纪西欧城市。
教学难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教学过程:(导入)师:西罗马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它的灭亡在历史上有什么重大影响?生: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社会在西欧的终结。
师:从那时起(相当于中国的北朝),西欧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中国封建制形成是在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比西欧早了近千年),通常被称为“中世纪”。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中世纪西欧社会。
(新课)一、查理曼帝国师:公元5世纪,西欧社会正处于大动荡时代。
在昔日西罗马帝国的疆域上,日尔曼人建立了几个王国,其中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的对外征服扩张,得到了基督教会的大力支持。
请一位学生朗读P/39小字。
师: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是法兰克王权与教权开始结合的标志。
15世纪以前西欧封建社会政治
15世纪以前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点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即通常所说的中世纪,时间大约在公元5—15世纪,这段历史,是西欧封建制度逐步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西欧封建社会发生的形式与中国完全不同:中国是在奴隶制社会崩溃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阶级斗争,在春秋战国之际(公元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的;西欧是在西罗马帝国末期,由于奴隶、隶农的暴动和日耳曼人的入侵,共同推翻了西罗马帝国(476年),在西罗马帝国领土上所建立的日耳曼人王国里,罗马因素和日耳曼因素互相影响综合,渐渐发展为封建制度。
因此,西欧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政治西欧的封建化是在罗马因素和日耳曼因素在罗马生产力影响下形成的结果。
封建主阶级的形成有国王赏赐的、遗留下来的罗马大地主、教俗贵族巧取豪夺等途径。
农奴的形成出封建主形成的原因外,还有长期的战乱和没收,以及因时势逼迫而自愿委身等途径,从而使自由农、隶农以及奴隶逐步合流为农奴阶级。
封建主和农奴两大阶级形成后,封建主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而王权和国家的军事力量逐渐衰弱。
所以在查理•马特时期进行采邑改革,即废除原来的无条件赏赐,实行有条件的采邑封赐,而采邑领受者对采邑只有终身使用权,不得世袭,同时必须对赏赐者服骑兵役并宣誓效忠。
采邑制改革不仅形成了骑士制度,也为日后的封君封臣关系打下了基础。
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和领主制,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产生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分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和封建骑士制度。
这些封建主分别领有大小不等的封地,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和武装。
这样,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领主(封主)和附庸(封臣)的关系,他们彼此负有义务。
领主保护附庸,附庸必须向领主宣誓效忠,为领主提供多种服务。
但是,领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
因此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每一个封建主无异于一个小国君,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中世纪的西欧
君主专制
制定职业生涯目标的考虑因素
❖ 兴趣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人对需要的情 绪表现。对某种职业需要的情绪表现就是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可以引导人走向成功。
❖ 性格
是指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 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每一种职业都 对性格品质有特定的要求,要适应这一职业就必须 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
(5)以民族语言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发展。 (文化因素)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
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
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 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
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 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伊丽莎白一世
❖ 在路易十四看来: “构成国王的伟大和尊严的,不是
他们手中的权杖,而是他们手执权杖的方 法。如果由臣民决定一切,君主只是受到 他们的尊重,这就歪曲了事务的本来面目。 只有君主才有权思考和决策,其他人的职 责,只不是执行他的命令而已。”
——《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历史教学》2008年3月(第5期)
法兰西斯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
一位著名的英国传记作家这 样描述这位25岁登基、终身未婚 的女王:““海这洋只和凶空狠气的为老世母界鸡人一 动不动地共坐同着享,有孵,育海着洋英不吉归利民 族。这民属族于初任生何的民力族量或,任在何她的 羽翼下,快速地个变人成。熟”,变统一 了。她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每根 羽毛都竖了起来。”
制定职业生涯目标的考虑因素
❖ 职业价值观
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 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 往。
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1)
西欧封建主义的地图的多样化从它在 9 世纪出现起 就一直在发展。事实上,欧洲封建主义的核心地区是在罗 马与日耳曼因素“均衡综合”的地方:基本是北部法兰西和 与其相邻的地带,即加洛林帝国的故土。
素混合中的确切比例问题”。[“4] 事实上,罗马或日耳曼的因 素一旦混合为纯粹的封建生产方式,其混合的精确比例本 身就远没有它们各自在出现于中世纪欧洲的各种不同的 社会结构中的分布状况来得重要”[4]。
“每个地方的封建关系都不尽相同:领主拥有土地,却 不必承担义务;没有土地的骑士吃住都在贵族家里(这在 当时很普遍);政治权利的基础是公众威信而不是个人地 位;忠诚的基础是血缘关系、友谊与酬劳,而不是封地”[2]。
郭佳丽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摘 要:西欧封建制度确立于欧洲中世纪,它是欧洲历史发展的产物,只属于欧洲,不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
义。西欧封建制主要是一种政治统治方式,作为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结构有自身的特点,有一定的时空范围,
西欧当时的外部条件和一系列内部因素造就了西欧封建制的独特性。
册的。领主与附庸的依附关系是西欧封建制中的核心,就 附庸于领主的关系而言,附庸长期处于一种补充亲属的地 位,他的权力及义务与血缘亲属相同。附庸关系的这种准 家族特性,是封建社会的习惯和法律中几个永久性特点形 成的原因。“附庸的臣服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契约,而且是双 向契约。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他便丧失其享有的权利。因 为国王的主要臣民同时也是他的附庸,这种观念不可避免 地移植到政治领域时,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6]712。附庸拥有 离弃恶劣领主的权利,这就是欧洲著名的“反抗权”。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西欧封建制度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制度,它在中世纪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深入理解西欧封建制度,就需要了解它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
西欧封建制度的等级森严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在这个体系中,国王处于最高地位,但国王的权力并非绝对和集中的。
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贵族,贵族又将土地分封给更低一级的封建主,形成了层层分封的金字塔结构。
每个封建主只对直接赐予他土地的上级封建主负责和效忠,这导致了封建主之间复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比如,一个男爵从伯爵那里获得土地,他就需要向伯爵提供军事服务、缴纳贡赋等;而伯爵又要对公爵或国王履行类似的义务。
这种等级制度严格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责,跨越等级是极为困难的。
土地的分封和占有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基础。
封建主通过土地的分封来获取权力和财富,而农民则依附于土地,为封建主耕种。
封建主拥有的土地被称为“采邑”,采邑可以世袭,但在继承时往往需要向上级封建主缴纳一定的费用或履行特定的义务。
土地的分封不仅是经济上的安排,更是政治和军事权力的分配。
拥有大量土地的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行政、司法和军事等各种权力,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
在政治方面,西欧封建制度呈现出权力分散的特点。
国王虽然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他的权力往往受到大封建主的制约。
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制定法律、征收赋税、组建军队。
这就导致了国家政治的分裂和割据,中央政府难以有效地对全国进行统一管理。
例如,在中世纪的法国,国王的命令在一些大封建主的领地内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封建主之间经常为了争夺土地和权力而发生战争。
经济上,庄园经济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包括农田、牧场、果园、作坊等。
农民居住在庄园内,以劳役的形式为封建主耕种土地,同时还要向封建主缴纳各种实物和货币地租。
庄园内有自己的铁匠、木匠、面包师等手工业者,能够满足大部分日常生活的需求。
西欧封建制度(精选多篇)
西欧封建制度(精选多篇)第一篇: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一)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诸因素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由罗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并通过基督教会对二者的不断结合而形成的.⒈罗马封建因素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中止,帝国经济在发生危机,罗马由奴隶制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一些人因败落而寻求富有的庇护人的保护,成为其保护下的平民或附庸,成为日后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之一.⒉基督教会随着4世纪基督教发展,教会林立,担当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并成为日后教化蛮族,把罗马古典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的承担者.⒊日耳曼因素日耳曼人刚从原始社会走出,阶级分化,出现温和奴隶制.亲兵制度,建立了首领和亲兵相互间契约关系的观念,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二)、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具有两条相辅相成的线索,一是封主封臣制和封土制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一是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⒈西欧封建化过程的起点——萨利克法典萨利克法典是萨利克人的习惯法汇编.反映了五、六世纪法兰克人在进入高卢以后的社会生活状况.西欧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就以此为出发点.克洛维进入高卢后,把无人居住的土地交给法兰克人的农村公社,自己占有罗马皇室的土地,并把一部分赏赐给贵族和亲兵,形成日耳曼大土地所有制,对地主和教会的大地产,则很少侵犯.所以法典反映了三种土地所有制:农村公社,王室土地,和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⒉自由农民的农奴化法兰克国王修改萨利克法典,规定死者土地由其子女继承,不再交还公社.公社的耕地逐渐变为可买卖的自由地.公社农民内部的经济分化加剧.法兰克农民农奴化的主要原由是由利用特权兼并农民土地,失地农民被迫投靠大地主,逐渐变成农奴.二是战争,豪强官吏掠夺,自由民无法正常生产;另一方面,军事制度从步兵或轻装骑兵发展成为重装骑兵,战斗力加强,但费用开支也大大增加,使农民干脆寻找教俗贵族保护,把土地交给贵族而由自己耕种,只向此贵族纳税服役。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西欧民族大迁徙和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被罗马人称作蛮族的日耳曼人,在公元前的几个世纪里,居住在北起波罗的海、南到多瑙河、东达维斯瓦河、西接莱茵河之间的广大地区。
具体情况:P99。
在公元四、五世纪,罗马周边的蛮族大批地移入罗马帝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
而移入罗马帝国的野蛮人,主要是日耳曼人。
出现大迁徙的原因:(1)日耳曼人口的增加,土地不足,迫切需要新的居住地;(2)罗马奴隶制危机,无力抵御蛮族的入侵;(3)匈奴人从中亚地区的西迁。
375年,匈奴人进攻黑海沿岸的东哥特人,迫使东哥特人西迁。
这是日耳曼部落西迁的开端。
这场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驻地的变迁,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所以,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不在于迁徙本身,而在于它所造成的社会后果。
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才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二、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日耳曼蛮族所建立的国家,一般存在时间都不长,大多数先后被其他国家所灭。
只有法兰克王国得到发展,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法兰克人原居莱茵河下游地区。
公元三世纪后,他们不断越过莱茵河,蚕食罗马帝国的土地。
到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他们已攻占高卢东北部。
公元486年,法兰克人的军事首领、出身墨洛温家族的克洛维(481—511年在位)率领亲兵队,在苏瓦松战役中击败罗马军队,夺取了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之间的土地。
这一胜利为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以后,为利用教会,以“上帝”的名义来维护统治,克洛维于公元496年皈依基督教。
从此,克洛维的侵略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
经过十年的征战,他征服了除勃艮第王国以外的几乎整个高卢。
同时,他又阴谋除掉了其他法兰克军事首领,统一了各部落,成为法兰克人的第一个国王。
克洛维依其祖先之名,将他所建立的王朝称为墨洛温王朝(公元486—751年)。
公元511年克洛维死后,法兰克国家发生了长达40多年的内战。
法兰克王国是如何分裂成三个国家的
法兰克王国是如何分裂成三个国家的5世纪末~10世纪末由日耳曼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法兰克王国是如何分裂成三个国家的,一起来看看吧。
法兰克王国分裂成三个国家的原因查理在他的遗嘱中规定将帝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丕平、路易和小查理,但由于丕平和小查理于810年和811年去世,这个三分的计划无效,路易于813年被提升为副皇帝,814年得以继承其父的皇位。
路易决定不分王国后与他的儿子们交战,双方发生战争。
830年代初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路易被他的儿子们扣押,丧失实权,而他的儿子们则在各自的领地中越来越独立,路易实际上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
凡尔登条约路易死后三年,洛泰尔一世、秃头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在843年的凡尔登条约里三分帝国,法兰克帝国结束,再也没有重新统一过。
凡尔登条约所划分的疆界形成:1.西法兰克王国存在时间为843年至987年。
公元987年,卡洛林王朝的路易五世去世,由于他膝下无嗣,使得西法兰克王国的卡洛林王朝绝嗣。
其后,神职人员及贵族们推举法兰西岛公爵雨果·卡佩为西法兰克国王。
雨果·卡佩建立起卡佩王朝,西法兰克王国终由法兰西王国所取代。
2.东法兰克王国存在时间为843年至公元10世纪,疆域为德国中西部、奥地利、瑞士和阿尔萨斯(最后被法国吞并)。
911年东法兰克最后一个君主孩童路易(Louis the child)无子而终,加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王国的统治便终止了,继承制度被废。
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德国皇帝,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这一历史事件一般认为是德国作为独立封建国家的开始。
3.中法兰克王国夹在东西法兰克中间的地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的政治实体。
在此后的历史中,一直是法德两国争夺的对象,最后法国得到了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土地,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则保留了莱茵河左岸地区,北意大利先后由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统治,1861年意大利统一成立意大利王国。
西欧中世纪长期分裂原因
中国的唐朝至清朝早期,总的来说是大一统的,没有像西欧的分裂。
原因有以下方面:1.中国是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国土是一整块,封闭的。
而西欧的陆地则多海、山分割,导致国土分裂。
2.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高度发达的小农经济要求稳定的政治环境,人民期望统一。
而西欧则发展缓慢,生产水平低下。
3.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拥有完善的上层建筑体系,不能轻易被瓦解。
西欧的政治则沦为教皇的傀儡,教皇无法稳定整个国家,所以时有分裂。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
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君主的绝对专制,皇帝的命令可以达到帝国统治的任何一个地方。
而西欧所谓封建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封君封臣的制度,但是封君只可以向自己的封臣发号施令,在法国的中世纪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也就是说西欧的封君的权力远没有中国皇帝的权力大。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人身依附关系相对较轻。
西欧封建社会城市衰落,经济发展缓慢,工商业不发达;中国封建社会有比较发达的城市,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
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
其中的法兰克王国,发展为西欧的一个大国。
在查理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达到全盛。
800年,建立了查尔曼帝国。
814年,查理去世。
他的子孙庸碌无能,互相倾轧,国家陷入混乱。
843年,他们将帝国一分为三。
后来,从这三个部分又分别发展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封建国家。
5世纪中期,在日耳曼人的迁徙浪潮中,他们当中的盎格鲁、撒克逊等部落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建立了一些小国。
这些国家经过长期兼并,9世纪早期开始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但是,在这些西欧国家里,政治的发展曲折艰难,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原因,以及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民族建立了很多国家,如法兰克王国,这个国家后来发展成为查理曼帝国,后分裂为三个国家,成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雏形,它们与同时出现的英吉利王国一起,成为欧洲早期的主要封建国家
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实现了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变.
我们知道,历史比较法是一种较为普遍使用的历史学习方法,而且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普遍性与共性的规律。
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历史比较法通过同时期古代中国与欧洲大陆的比较来发现其普遍性规律下的特性与不同吧。
从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开始中国便开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参照中国7到17世纪即唐初到清初这段比较完整的政治历史来讨论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西欧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就拿铁农具来说,它的出现比中国晚了1000多年,这足以影响当时农业的发展;2、商业的长期存在对整体经济的不利影响。
而中国商鞅变法开始便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巩固了中国封建统治的基础。
虽然唐宋之际中国的商业贸易繁荣发展,海外贸易发达,甚至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四川出现发生了所谓的商业革命,但是直到清朝末年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依然实行,封建经济的代表小农经济仍在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
足以见得经济的稳定性对封建制国建的统一是多么的重要;3、海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西欧经济的分散性。
二,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也是国家统一的一个障碍:因为西欧被许多河流和山脉分隔开,边缘也被海洋切割了。
这不利于国家的统治和发展,阻碍了各小国间的交流。
三,军事因素
因为分散的庄园经济导致了军阀割据,准确来说应该是像中国春秋时期一样诸侯割
据:西欧没有集中各方力量,集中各方经济一起去发展军事,各国都只是在“自己发展”,因此各方势力的均衡,谁也统治不了谁,导致了长期的分裂。
四,文化因素
1、西欧没有经历长期统一的朝代。
最初统一西欧的是罗马,而当时中国的汉朝已经是不知第几次统一了(夏商周都经历了近2000年了)。
因此,西欧没有实现过民族融合和思想统一的阶段。
罗马也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而招致灭亡;
2、希腊城邦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民主自由思想的光芒依然有它的余光,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3、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
基督教的政教合一使得西欧各国没有了行动的自由,各国君主必须服从罗马教廷的命令,不能有任何出格的行为,就连婚姻这样的私事也要通过教皇的批准……这同时也加剧了西欧的分裂局面。
欧洲封建社会因封建主内部土地层层分封,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每一层上下级之间都结成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也是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城市兴起前的庄园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然而一些大庄主往往不听从中央的管辖。
这种现象削弱了西欧专制的力量。
因此也是社会生产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来,随着教会势力的膨胀,在欧洲出现教皇的权力凌驾于国王权力之上的现象,皇权被逐渐削弱。
在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结束了先秦以来思想界百家争鸣的局面,首度实现了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统一。
后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北宋时期程朱理学更是成为官方哲学。
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
明清之际的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更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加强了统治者对思想的控制。
不能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总结来说,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是因为没有形成各种族共同认同的文明,没有形成各种族共同认同的文化,没有形成各种族共同认同的语言,没有形成各种族共同认同的文字和共用的社会心理条件。
而且民族太多,没有哪个国家足够相对强大能统一欧洲,根本上是各个民族的利益不统一所导致。
所以说经济地理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西欧封建社会的长期分裂,不难看出,经济割据和政治割据本身就有机结合在一起,两者互为基础,不可分割,这是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成为当时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
但是我们要用一种科学的历史观来看待这一时期的分裂与动荡不安的局面。
正是因为农业经济的不稳定,商业的长期发展,海洋文明的分散性,没有形成统一的文明价值观以及混乱的军事割据所造成的黑暗的中世纪才使得欧洲人民向往自由与人权,孕育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一系列追寻人文主义与理性光芒的推动人类历史进程文化运动。
才使得欧洲大陆率先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实现了工业革命,人类历史发展到了工业文明阶段。
历史的发展是辩证性的,通过黑暗的中世纪欧中与同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国相比,其结果告诉我们只有顺应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政治制度才得以存在,这在当今社会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就让我们以史为鉴,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