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望天门山 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教学电子课件说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教学电子课件说课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朗读
学习要求
自学感悟:默读古诗,借助书本注释和工 具书理解诗意,(也可以选择诗中的一句理 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合作交流: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 互相质疑,解疑。(提示:想想每句诗里 的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 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 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朗读
学习要求
自学感悟:默读古诗,借助书本注释和工 具书理解诗意,(也可以选择诗中的一句理 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合作交流: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 互相质疑,解疑。(提示:想想每句诗里 的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 诗人,也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人们 称作“诗仙”。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 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 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说课稿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一、说教材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三、说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重点)2.引导学生理解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

(难点)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李白的古诗。

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

注:“断、开、回、出、来”“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最后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3.“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4.先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

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5.“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

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6.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等7个生字,会写“断、楚”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天门山的雄伟壮丽和长江水的浩荡气势,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学习古诗的赏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感悟诗人的情感,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赏析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天门山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天门山的雄伟壮观。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李白笔下的天门山,去领略那里的独特风光。

板书课题:望天门山。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指名读诗,检查朗读情况。

3.精读古诗,理解诗意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重点理解“中断”“开”,感受天门山被长江水从中断开的气势。

“碧水东流至此回”:理解“至此回”,想象长江水在天门山处回旋激荡的景象。

“两岸青山相对出”:体会“相对出”的动态感,仿佛青山在向自己走来。

“孤帆一片日边来”:引导学生想象孤帆从太阳旁边驶来的画面。

4.赏析古诗,体会意境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

从山水的雄伟壮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体会诗人通过描写天门山所表达的情感。

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动词的运用等。

5.诵读古诗,感悟情感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人对天门山的赞美之情。

6.拓展延伸介绍李白的其他山水诗,如《望庐山瀑布》等,让学生对比赏析。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天门山的景色,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感受到了天门山的雄伟壮丽和长江水的浩荡气势。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背景】生命教育所倡导的教学思想是学生是主体性的生命体,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生命的价值和质量,而教学就是对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说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并使之体验到生命的快乐,因此在教学《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时,我通过教学唤醒学生的潜能,感受到山山水水的美,,让学生享受到课堂的美,感受到语文的美,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境界。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及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说教学过程】一、回顾单元主题师:打开书翻到第六单元导读,每当老师读起,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让我们合作读出,我来提示,你来接,女生前,男生后,最后一句大家一(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女生),澎湃的大海(男生);师:有辽阔的草原(女生),茂密的森林(男生)…….;师:有宁静的村庄(女生),繁华的都市(男生)…….师: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齐读)。

二、诵读激情,导入新知1、师:是啊,祖国的东南西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他的诗词歌赋表达着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师:同学们请你告诉我祖国的壮美山河就是李白笔下的(课件出示诗句)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请你们告诉我祖国的壮美山河是苏轼笔下的(课件出示诗句)生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女孩子们请你告诉我祖国的壮美山河还是望庐山瀑布中的(课件出示诗句)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

《望天门山》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

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

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

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

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三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文中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词义句意,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理解诗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三、学写生字 1.学生自由准备,为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组词,想给哪个字组就给哪个字 组,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老师指导书写并示范。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板块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 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整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教师的适当引导、 点拨,以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新课导入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 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3.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 —《望天门山》(学生齐读课题)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望天门山》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 中的其中一首,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 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 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人一种新鲜的意趣。本诗重在抒情,融情 于景,诗中有画,教材皆在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 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 《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这同时也是个难点。

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

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

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数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二、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三、四为技能目标)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

“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第1篇】各位领导、老师:今天我解读教材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中的《望天门山》。

从古至今,中国最灿烂的文化莫过文字,从古朴典雅的陶器到书生文文的字画,从悠悠含蓄的古诗到引人入胜的现代小说,这些都离不开文字的修饰推敲。

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古诗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份量。

对于生活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的我们,诗,这种文学艺术似乎在被人们淡忘。

在我们的课堂上,学诗总有一种水中望月,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不知从何解读这精辟的词句,不知该如何地去把握文本教授的尺度,那么,我就以《望天门山》一诗的教学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一,文本解读:《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天门山时看到天门山的壮观美景而诗兴大发,即兴所作,这首诗主要写所见,融情于景,抒发赞美之情,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描写山川的气势。

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行船的感受。

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赞美了神气壮丽的天门山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乐观豪迈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现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教学重点:能熟读诗句,理解诗意,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三,教法设计:新课标中指出“古诗教学中要注重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理解内容。

”根据这一标准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抓住了诗歌的两条主线,一条是静态的诗歌美,一条是静态的诗歌美,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吟唱诗歌,创设意境之美。

这首诗重在写景,融情于景。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在古代,诗人写诗常常配以动听的旋律之后唱出来,谓为吟唱。

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把这首诗配以旋律唱出来,我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创设一种优美的意境。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说课稿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说课稿新人教版
突破策略: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音乐等资源,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朗读、讨论、描绘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个性化引导,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诗三首》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
1. 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望天门山》,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运用诗歌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2. 审美与鉴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通过想象和描绘,感受诗歌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将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提高朗读、感悟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能够通过想象和描绘,感受诗歌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的美丽。
④ 诗歌朗读与感悟
1. 朗读技巧: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的美感
2. 感悟方法:通过想象和描绘,感受诗歌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的美丽,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⑤ 诗歌创作练习
1. 创作主题: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2. 创作要求: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学习的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能够舒适地进行交流和讨论。此外,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一些与诗歌主题相关的装饰,如悬挂自然景观的图片或画作,以营造出有利于学习和感受诗歌氛围的教室环境。

《望天门山》(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望天门山》(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望天门山(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文本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选自儿童文学作品《小兵张嘎》。

本文通过描写小兵张嘎向天门山发起攻击的情景,表达了中国人的爱国精神。

2. 教材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能够了解天门山的地理及历史文化背景,感受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 教材内容本课文描写了小兵张嘎在天门山前激昂的志气和对敌之勇,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人才的精神,表达了中国人爱国的情怀。

通过教材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天门山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天门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2.理解小兵张嘎为什么要攻打天门山,以及他心中的爱国情怀;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 教学内容1.讲解天门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2.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小兵张嘎的爱国情怀;3.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祖国的感受和想法;4.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讲解天门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让学生了解天门山的来历及重要性。

第二步:朗读课文教师给学生展示课文《望天门山》,并要求学生先默读一遍,了解整个故事大意。

接着,教师进行朗读,让学生跟读。

第三步:深入了解小兵张嘎的爱国情怀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带领学生商讨张嘎为什么要攻打天门山,了解他心中的爱国情怀。

针对学生感受到的内容,进行讲解补充。

第四步: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我对祖国的感受和想法”进行思考,并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五步: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暖场测试反馈,教师可以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合适的评价方式包括以文字形式表达对于本堂课的感受、能够简述天门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是否规范等等。

《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3篇

《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3篇

《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3篇导读:《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篇1一.紧扣特点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五年级上册一首古诗《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情,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标之一,另外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古诗打下基础,据此,我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情感目标)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技能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我认为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是教学重点,难点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望天门山》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望天门山》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望天门山》说课稿说教材:《望天门山》作者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在经过安微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

诗中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感悟李白此时内心的喜悦,同时懂得其他诗人也会借助山河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

说学情:学生对诗人李白并不陌生,之前就学过他的诗篇《望庐山瀑布》,了解到他这写了大量歌颂祖国山河的诗篇,在理解古诗上,借用“图文并茂”的方法来理解诗意。

由于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不均衡,全班学生,大多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而有三四个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对欠点,但我我注重感情朗读,注重语言表达,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再结合画面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以图为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图文结合理解诗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助作用,用吟唱代替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所描写的意境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说教学方法:以读促讲范读范写创设情境合作交流吟唱说教学过程:1、从生活情景入手:欣赏我们出游时所看到的美丽画面(多姿多彩,雄伟壮观的瀑布),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诗来描绘画面(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李白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诗——《望天门山》。

板书课题《望天门山》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小学语文《望天门山》逐字说课稿

小学语文《望天门山》逐字说课稿

小学语文《望天门山》逐字说课稿一、说教材望天门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是脍炙人口的写景诗,作者以乐观、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1、认识“断、楚”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2.通过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

3,感受作者乐观、豪迈的性格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感受诗歌意境难点: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四.说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情,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读感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并且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按照循序渐进的五个环节展开教学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学习古诗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那么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词呢?教师引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古诗词,从而引出课题望天门山。

(这样导入能直接切入课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形成阅读期待,产生探究的欲望)第二个环节,初读感知首先,检查预习,教师出示重点生字词,采取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的方法反复读,并且交流记忆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对于易写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临写,同桌互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接着,整体感知,用课件出示全诗,引导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读准节奏。

再播放示范录音诵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全诗的内容,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

(这一设计,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为研读赏析做好铺垫)第三个环节,研读赏析引导学生,感悟重点,在此环节中我这样设置:教师再次播放示范音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古诗带给我们的画面。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公开课说课稿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公开课说课稿部编版
-词汇运用:学生对于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如“天门山”在地理知识上的联系,“楚江”与历史文化的关联。
-意境深化:帮助学生从字面意义深入到诗歌的深层意境,理解诗人通过山水描绘所表达的情感。
-创作实践: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所学的诗歌元素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天门中断楚江开”这一景象的理解感到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结合历史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起具体的景象,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公开课说课稿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公开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材第四单元《望天门山》。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诗歌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望天门山》,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诗歌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如描绘的景色、表达的情感等。
3.词汇学习:学习并掌握诗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如“天门山”、“碧水”、“青山”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望天门山》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诗歌,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通过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等具体描绘,了解诗人如何巧妙地运用词汇和句式,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我们一同学习了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韵律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在课堂上,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
首先,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色体验,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我发现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美丽有着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对他们理解诗歌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今后,我还可以尝试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方式,让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望天门山》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望天门山》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望天门山》说课稿一、说教材《望天门山》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能正确背诵和并试默写《望天门山》。

3.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5个生字。

能正确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默写《望天门山》。

二、说教学法众所周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只有多种形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读通课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

所以本课教学我采用以读为主,以练习为辅的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练中读熟课文,能背诵课文,体会诗意,并达到巩固所学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扎实,我以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背诵本首诗《望天门山》,因为之前在诵读古诗中已读过,有的学生也已会背诵。

当学生背之后,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组织学生再读古诗。

(二)以读为主,并结合练习题加强读和写。

这一环节,我给学生的时间会多些,目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读课文。

同时交给学生任务去读,这样读书更有效。

因此我交给学生读书的目的是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顺每一句句子,遇到不懂的字圈一圈,画一画,做上记号。

学生读时,我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之后检查读书的情况。

采用师生互对诗句,生生互对诗句,男女生比赛背诵。

学生读时组织全班评价。

接着出示改正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清山相对出狐帆一片日边来诗句中少了标点符号和学生容易写错的同音字“清”和“青”,“狐”和“孤”。

让学生从中找出并改正,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在书写和默写容易犯的错误。

最后,指导学生背诵。

之后出示口答填空题,并试写出字来。

天门中( )( )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两首中的《望天门山》。

下面,我将从说目的,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流程,说教学反思五方面进展说课。

一、说教学目的:1、会认“断、孤、帆”等个生字。

正确认读“中断、楚江、至此回、相对、孤帆”等词语。

并能联络上文理解“至此回”,重点指导书写“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习通过想象,抓关键字来的方法来品读古诗。

3、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简单说出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我确立此目的有以下四点根据: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的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

第二学段目的中也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二是基于对单元重点工程的理解: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主题来展开学习,通过阅读,可以从多个侧面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进一步热爱祖国以及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本篇古诗描绘的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风光。

四是基于对三年级学生学情的认识:三年级的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的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学生对祖国的山河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古诗中去感悟祖国的大好山河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据此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习通过想象,抓关键字来品读古诗的方法;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简单说出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p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论,老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为此我采用“朗读法”、“引导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经历。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说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说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说课
《望天门山》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望天门山》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

当时,李白年轻浪漫,充满天真,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学生能正确认读“中断、楚江、至此回、相对、孤帆”等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至此回”,重点指导书写“楚”字;2.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习通过想象,抓关键字的方法来品读古诗;
3. 学生能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划节奏再读,以想象画面来品味诗文,找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例如,对于“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的诗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天门山壮丽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抽读,老师范读,学生试读,展示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真正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

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

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二)体会思想感情,培养对诗的初步感受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有感情地朗读,能背诵和默写课文(课后要求两首古诗
任选一首默写,可在第二课时再让学生做选择。


根据学生实际,我认为理解诗句含义,准确解释字义,合理想象诗句所描绘的图景,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就是通过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运用多媒体(幻灯、挂图、录音机、课件等)直观教学法,图文结合创设情境,运用尝试教学法,如绘画、配乐吟诵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来体会诗中的景象,以此来落实重点。

并用举一反三法来开阔学生视野,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更加喜爱祖国语言文字,更加热爱祖国,以此来突破难点。

2、学法。

学生通过读读画画,读读讲讲,做尝试的练习,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教学程序
这首诗的诗中有画,具有形象性、可感知性,就从这一处入手,我设计了“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迁移运用”这一模式作为教学步骤。

下面,我就侧重地做个解说。

1.诗人解题意。

我首先以《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导入,(幻灯出示诗句和插图)。

学生一定非常熟悉,这首诗同是李白所著,又是从“望”字着眼,这样让学生结合回忆导入新的古诗《望天门山》的学习当中,既可复习旧知、加强记忆,又易找到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课作平稳的铺垫。

接着(板书课题),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李白诗人的了解,对课题的解释也自然明了。

2.抓字眼明诗意。

①小组合作通读全文,感知古诗。

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
图(幻灯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讨论。

与此同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如:断、开、回、出等)讨论、品味,领悟诗意,这是本模式中关键的一步。

字词是古诗肌体的“建筑材料”,只有体会词义的丰富性,才能创设想象的氛围。

②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3.想意境悟诗情。

①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把
自己的想到的画面试着画出来。

(学生乘兴作画,再现诗境,加深理解,落实了重点)
②请学生(组内推荐代表)结合自己画的画面,叙述美景。

我尊重他们的不同的阅读感受,把大概的诗意叙述好就行。

(我在此也可根据他们的叙述,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让他们也评一评)
③运用多媒体课件,边播放长江壮丽景色,边出示划好节奏线的整首古诗,听朗诵示范,以此创设他们想象的氛围,沉浸在诗情画意的享受中。

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深藏在跳动的字里行间的深信深邃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

最后配乐诵读,学生置身于诗的美境,体察、感悟、陶醉,直至背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