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 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2、风格形式上:公式化、概念化明显,个性色彩淡化。
3、对创作主题思想上的高度要求,要求作者与作品主人公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
4、小说揭示了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这场变革在农村所引起的巨大反响。
5、小说与民间传唱形式联系起来,通俗易懂,且有地方色彩,民族风格依靠民族特点的形式表现出来。
六:谈谈对‘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理解
王德威“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观点具有双重涵义。其一,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重写文学史”的命题,因为他通过批判五四文学的霸权,确立了“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现代性”的文学史价值,在启蒙文学史和左翼文学史之外,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另一种书写方式;其二,将其理解为一个“知识考古学”意义上的解构命题,该命题的意义不在于挑战有关中国现代性的五四起源论,而在于挑战“起源论”本身。
2、音乐的美。
所谓音乐的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赞同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 《再别康桥》一诗节奏和谐,流畅而带有轻微的弹跳。音乐美主要来源于节奏,节奏则是由音组有规律的重复所形成的。《再别康桥》每一诗行基本上都由三个音组组成,其中一个音组再由两至三个音节构成,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既严谨而又不拘一格,既有强烈的节奏感,又有着诗行语流的灵活变化,构成了一支完整的乐曲。
该诗韵律自然和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每两行。押一韵,每节换新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造成音乐美的艺术境界。
现当代文学复习大全
第一节当代文学的性质和特点1.当代文学批评,文学的现状研究2.文学史研究3.现实的文学体制、文学机构、文学现象第二节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1.源流:“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文化传统和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第一阶段:1949--1978年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第三阶段:90年代文艺界的政治文化批判运动:•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对于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胡风集团案”•“双百”方针•文艺界的反右运动新时期文艺思潮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形式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通俗文艺等思潮,并以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文化批评思潮穿插其间,在理论的带动下,构成了一幅纵横交叉、互为补充、相互阐发的全景性的文学思潮图第一编27年的文学(1949-1976)前言一、当代文学的概念在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
五四以后的文学被称为“新文学” ,“新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和最初的使用,具有这样的含义:从“历时”的角度而言,是在表明它与中国“古典”的、“传统”的文学的时期的区分;从“共时”的角度,则显示这种文学的“现代”性质:题材、主题、语言、文学观念上发生的重要变革与更替。
“当代文学”概念首先是指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是指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因而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围之中;第三。
“当代文学”这一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时期。
第一章27年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潮第一节27年文学的背景一、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学1、左翼文学(革命文学)以解放区文学为主,进入50年代后,成为中国大陆文学的“惟一”。
毛泽东文艺思想为其指南。
2、右翼文学国民党官办文学,张道藩3、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朱光潜、沈从文等,力图“匡正”文学的强烈的意识形态化的走向,试图开拓40年代文学的另一种可能,强调文学要“冷静”、“超然”,要远离政治。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成立,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
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会员170多人。
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成为其代用机关刊物。
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并在北京、广州、宁波等地设立分会。
“五卅”以后该会活动减少,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
2、《文学改良刍议》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3、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
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4、自叙抒情小说以创造社作家为主的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兴起,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产物,是五四时代发现自我,认识个人的具体表征,他们受到了西方近代主观哲学思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西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日本私小说等多方面影响。
在小说创作中,他们运用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性心理分析等多种创作方法或技巧,侧重表现自我、主观、内心的欲望要求等,多写青年的性苦闷和经济苦闷等身边题材,宣泄或抒发具有反抗性的甚至变态的情绪,在20年代形成了一个以情绪表现为核心的小说体式和作家群体。
5、京派文学所谓“京派”,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并保持民主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有关作家1、鲁迅: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
2、叶圣陶(叶绍钧):“五四”人生派小说的代表作家。
是现代童话的开拓者。
3、冰心:本名谢婉莹,最早以“问题小说”闻名。
4、丁玲: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第一个革命女作家。
“女性的郁达夫”。
5、沈从文(沈岳焕):京派代表作家,“文体作家”。
用小说、散文建造起特异的“湘西世界”。
6、张天翼:“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家。
代表作《华威先生》、《包氏父子》。
7、赵树理:“山药蛋派”作家,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有地道的农民气质。
通俗乡土小说,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8、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茅盾”是他192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
他建立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
9、穆旦(查良铮):“九叶诗派”,最能体现中国新诗派的反叛性与异质性。
二、有关文学常识1、《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2、《啊Q正传》: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对中华民族的自我批判。
3、创造社:强调小说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吸收当时风靡日本的“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代表作家郭沫若,郁达夫、田汉、郑伯奇等。
4、左联:成立于1930年的“左翼作家联盟”,是文学与政治兼有的社团。
以茅盾为首,包括沙汀、吴组缃、叶紫等青年作家所创作的社会剖析小说是其中的一支。
代表作家丁玲、张天翼、柔石、艾芜、萧红、萧军等。
5、茅盾《蚀》的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子夜》:左翼文学最高成就。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1、政治抒情诗:作为独立形态的诗歌体式,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初中期已出现,这—概念则大约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
1963年开始,政治抒情诗成为主导潮流,诗人直接对政治现实进行歌唱。
政治抒情诗虽然有一些优秀作品,如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
但大多数作品是激昂的情绪、大批判式的诵吟、口号式的语词。
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贺敬之。
2、“第四种剧本”: 1956年出现的,是相对于三种主流剧本(表现先进和保守斗争的工厂剧本;入社和不入社斗争的农村剧本;我军和敌军斗争的部队剧本)而言的。
这些剧本一方面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爱情、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突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被称为“第四种剧本”。
3、“干预生活”小说:是50年代中期一度松动的政治气候和文化气候的产物。
尤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则直接催生了“干预生活”的创作潮流。
“干预生活”作为一个文学主张和理论口号,最初出现在中国作家关于几部苏联文学作品(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尼古拉耶娃《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奥维奇金的《区里的日常生活》)的讨论中。
4、样板戏: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
代表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
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元化的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
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的发展。
5、“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则。
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代文学部分(一)诗歌一、《女神》的艺术特色1、体现了反封建以及改造社会的要求,代表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塑造了“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开辟鸿荒的大我、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信任、崇拜自己的本质把自己神化、是诗人自我灵魂和个性的袒露。
2、浪漫主义特色。
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飙突进的气势。
基调高昂而悲壮。
想像丰富、色彩瑰丽、大胆夸张、强烈对比、鲜明形象等是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3、形式上创新,特别是在自由体诗的创立上有着典范性的贡献。
自由的诗,节数、行数、字数不固定,押韵无规律。
但有内在的规律:相对押韵、情绪自然消涨的内在韵律与外在韵律相结合,相对整齐和谐。
二、早期新月派的主张新月派的诗歌美学主张即三美主张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三、《雨巷》的艺术特色1、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的雨巷,徘徊的独行者,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2、富于音乐性。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叶圣陶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3、受古代诗词作品的启发。
李商隐、李璟等影响。
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成果,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四、《断章》赏析《断章》诗境具体而诗意抽象,是一首哲理诗。
没两行用一组具有转折意味、诗情浓郁的诗句构成一个哲理。
两组哲理构成方法相近,大致表达一种事物和一种现象的相近、置换的辩证关系。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选择1、陈独秀主编《新青年》;在《敬告青年》中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文学革命论》中明确提出了“三大主义”,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和文学。
2、胡适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
3、文学革命的标志: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倡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
他是语丝社重要的散文作家。
他的平和冲淡的小品散文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他提倡“美文”,促进了艺术性散文的发展。
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20年代)诗与散文的合集:《过去的生命》 30年代的散文《看云集》。
散文的特点:浮躁凌厉、平和冲淡(《吃茶》、《谈酒》、《乌篷船》、《故乡的野菜》、《苦雨斋》。
5、郁达夫处女作《银灰色的死》;《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圣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主观抒情色彩成功塑造了“零余者”形象。
20年代的散文以叙事和抒情为主:《还乡记》、《还乡后记》、《立秋之夜》、《海上通信》、《一封信》、《北国的微音》、《感伤的行旅》、《病闲日记》。
对“秦汉以来的中国的散文内容”的叛离。
“祖国啊,祖国。
”出自郁达夫的《沉沦》。
6、鲁迅自述《阿Q正传》的目的:“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狂人日记》狂人;《药》华老栓,康大叔,华小栓,夏瑜;《明天》单四嫂子,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宝儿,何小仙,王九妈;《阿Q正传》阿Q,赵太爷,吴妈,假洋鬼子,王胡,小D;《孔乙己》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N先生;《风波》七斤;《故乡》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端午节》方玄绰;《白光》陈士成;《兔和猫》兔子黑猫;《鸭的喜剧》爱罗先珂《社戏》迅哥儿。
《祝福》祥林嫂,鲁四老爷;《在酒楼上》吕纬甫;《幸福的家庭》;《肥皂》四铭,四太太,何道统;《长明灯》阔亭,四爷,庄光七;《示众》;《高老夫子》高尔础;《孤独者》魏连殳;《伤逝》涓生子君;《弟兄》许寿裳,赵景深;《离婚》庄木三爱姑。
现当代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当代重要的文学潮流,1977年至1979年间,以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滥觞,文坛上涌现了一批直面人生苦难,对十年“文革”浩劫进行血泪控诉,揭示极左路线给人们精神上造成内伤的作品,形成一股创作潮流,称为“伤痕文学”。
2.反思文学:在“伤痕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观察和思考过去的教训,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再认识、再评价,扩充和深化了文学的历史内容,在题材开阔、思想主题深化、人物塑造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
3.寻根文学:出现于80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形势的冲击下,文学创作呈现出主题多元化的局面。
一批青年作家改变文学视角,立足于构建中国当代小说的“民族品格”,形成了一股潮流。
这些作家注重民族文化心理的探寻,以特定的地域文化现象为描写对象,从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进行文化寻根,在描绘中挖掘民族文化精神。
4.先锋小说:又称为现代派小说,广义上指当时一切与西方现代哲学思潮、美学思潮以及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密切相关,且在其直接影响下的,其作品从哲学思潮到艺术形式都有明显的超前性的小说;从狭义上看专指在80年代中期的以形式主义为旗帜,以叙事革命为轴心,彻底颠覆既有文学传统的小说。
5.朦胧诗:70年代末80年代初活跃于诗坛的诗作,源于一代青年在“文革”中痛苦迷惘的经历、思考和情感,大胆地借鉴西方象征派、超现实主义,尤其是意象派等现代诗的表现艺术,探索以新的诗艺来表达复杂的情感与个性。
6.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利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本来面貌。
7.第三代诗人:以自觉叛逆的姿态登上文坛,反对朦胧诗派,称自己为第三代诗人,对朦胧走向经典不朽,要自觉对抗、极端地断裂。
8.革命样板戏:为了粉饰文革期间文艺界的萧条,填补周扬文艺黑线和文学作品都打倒后留下的空白,并达到某种教育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需要背诵的诗歌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飏,飞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飏,飞飏,飞飏——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1.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27(1)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现代“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面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2)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3)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2.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28(1)理性精神的张扬。
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
新文学先驱们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新青年》“随感录”几乎都是批评人生。
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呐喊》、《彷徨》即贯穿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性批判精神。
(2)感伤的精神标记。
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着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感伤。
问题小说有感伤的情怀,乡土小说诉说着乡愁。
(3)个性化的追求。
五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创造社的追求就是“表现自我”。
鲁迅的小说有着忧愤深广的内心情理。
(4)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现实主义逐步发展成主流,浪漫主义中主观情绪的抒发,鲁迅的象征主义,创造社的潜意识揭示,新月派的诗的形式的探索等共同构成了一种创作方法多元化的局面。
二十年代乡土小说代表作家及艺术特色55(1)许杰,成绩最多的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家。
(2)鲁彦,乡土写实派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3)许钦文,以《故乡》命名自己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
艺术特色:大多注意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人物性格比较鲜明、生动,注重地方风物、风俗画的描绘。
作者们开始较为自觉地追求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或气魄恢弘(许杰)、或朴实沉郁(台静农)、或细腻简洁(彭家煌)、或于诙谐中带着冷讽(鲁彦)……推动了现代小说在写实方向上的长足进展。
现当代文学复习材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1949—1976文学思潮分期:新中国成立后前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2、三大批判: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想3、文艺政策调整:A、新侨会议:1961年6月,中宣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提倡“题材多样化、新颖”;B、广州会议:1962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剧协在广州召开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C、大连会议:1962年8月,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4、“文革”导火线: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革”总纲领:《五一六通知》;“文革”文化子纲领:《纪要》5、“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岩》、《红日》、《红旗谱》、(这三部“史诗性”追求)《创业史》;《青春之歌》(成长小说)、《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革命英雄主义传奇)。
6、五六十年代散文各样式的发展情况:通讯、特写和报告文学发达,成为主流;狭义的散文,即抒情文学得到复兴;杂文得到转机而复苏起来;回忆录和史传文学成为被主流意识所接受的文体,成为新中国的凭证。
7、散文四大家:秦牧、刘白羽、杨朔、吴伯萧8、“真理标准大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文章,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标志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真正深入。
9、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的事件是:第四次文代会10、“归来者之歌”代表者:艾青11、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两阶段:以1984年为界限:之前注视人物再现,之后“问题报告文学”。
12、“一只大风筝,四只小风筝”:高行健,王蒙、刘心武、冯骥才、李陀13、转型期的先锋小说:余华《许三观卖血记》14、当代话剧的开山之作,最早在舞台上反映新生活的剧目:老舍《龙须沟》15、改革小说的开山之作: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16、标志着话剧创作的再生:《枫叶红了的时候》和《曙光》的问世二、搭配题1、1949—1976文学思潮:赵树理(农村题材)、柳青《创业史》(梁生宝、郭振山)、杨沫《青春之歌》(林道静)、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江姐、许云峰、甫志高)、吴强《红日》(沈振新)、梁斌《红旗谱》(朱老忠)、周立波《山乡巨变》(邓秀梅)、杜鹏程《保卫延安》、曲波《林海雪原》(少建波、杨子荣);郭小川《望星空》(战士诗人,政治抒情诗);杨朔、刘白羽、秦牧;老舍《茶馆》(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2、1977—1989文学思潮:{伤痕小说}刘心武《班主任》(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卢新华《伤痕》;{反思小说}王蒙《春之声》;{改革小说}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寻根文学}汪曾祺《受戒》(明海、英子),阿城《棋王》(王一生){现代派实验小说}莫言《红高粱》(余占鳌、戴凤莲);{先锋小说}马原《冈底斯的诱惑》(陆高、姚亮、穷布)3、90年代文学思潮:{新写实小说}刘恒《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小林),池莉《烦恼人生》(印家厚)、《不谈爱情》(吉玲、庄建飞)、《太阳出世》(赵胜天、李晓兰);{新历史小说}陈忠实《白鹿原》(白嘉轩、鹿子霖);{转型的先锋小说}余华《活着》(福贵)、《许三观卖血记》三、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
精华资料现当代文学复习
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
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
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其文学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明显表现出“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
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
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
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
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较多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翻译的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
1925年以后,随着革命形式的深入发展,后期创造社转向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大多数曾是旅英美留学生。
不久,其内部逐渐形成一个诗人群,由此产生新月诗派,以1926年4月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作为他们代表性的刊物,宣称“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
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
思想上比较倾向自由主义。
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明确提出现代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
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
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
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一.文学常识《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人的文学》,1919年初发表《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离合。
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是为创造社后期,主干人物思想发生变化,宣传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他连续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大型历史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鲁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废名是一位风格独特,以抒情见长的作家,其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桥》等。
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美文”的倡导和创作,真正代表了他散文艺术风格因而影响更大,艺术成就更高的是那些以“冲淡平和”见称于世的美文小品。
1919年下半年,女作家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就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
郁达夫《沉沦》集中的小说都以留日学生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奏出了作家此后一系列类似之作的感伤抒情基调。
穆时英因其独特的创作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鬼才”。
茅盾在他的系列小说中胜利塑造了吴荪甫等众多民族本钱家形象。
巴金早期的小说总是满怀激情地吟唱青春赞歌,他的小说《家》中成功塑造了大家庭的叛徒觉慧和多余人觉新两大青年形象。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老舍的小说以“京味”和“幽默”著称,善于从文化批判的视角去审视笔下的市民世界,代表作《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沈从文是京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以营造唯美的湘西世界而著称,长篇小说《边城》旨在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兽性的人生形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 复习资料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2.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3.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X资平的《》。
4.“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是的一再被人们引用的诗句。
5.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派作家对方兴未艾的左翼文学,时髦的现代派文学以及流行的商业化文学都相当反感,保持着一种批判的态度。
6.从著名美文《笑》这一篇开始,就一直都在写作“美”和“爱”,尤其是那些关于母爱的篇章。
7.有不少学者认为,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30年代以后的散文更加成熟,但一般读者可能更爱他早期的抒情散文。
8. 据孙伏园回忆,X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
9.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改革后的《》。
10. 在《独语》中这样写道:“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
11.茅盾的(腐蚀'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事变的长篇小说。
12.沈从文的作品展示了“两个文学世界”,一是“都市世界”,一是“”。
13.长篇小说《英须有先生传》和《桥》被看作是的代表作。
14.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的格律化运动,以“建筑美、音乐美、图画美”为审美标准,探索新格律诗的写作。
15. 在《“京派”与“海派”》说:“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而已”。
16.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三大杰作之一的《》。
17.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有三篇小说,即《银灰色的死》、《沉沦》和《》。
18.胡适既是白话新最早的实践者,也是当时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的《》一文被称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考点名词解释:1、京派: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
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2、中国新感觉派:活跃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代表人物: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
《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直接受到日本的“新感觉派”的影响,新感觉派注重都市的体验与感受,注重对都市风景炫奇式的展览。
他们创作了真正的都市文本形式,从而把都市风景线的外在景观和对都市的心理体验落实到了小说形式层面。
3、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20世纪30、40年代,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的一批诗人与作家,七月诗派以艾青、田间为先驱诗人,作家还有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形成了一个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被称为“七月诗派。
”4、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穆旦等九人。
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
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时代精神。
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集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向和境界,善于运用较大跨度的跳跃性来形成“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5、现代诗派:现代诗派得名于《现代》杂志,对30年代初的新诗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填空,选择1、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
2、20世纪初的文学改良运动,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新文体运动”。
3、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标志。
4、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同年2月,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钱玄同、刘半农响应其“文学革命”。
5、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思想革命》,提出“为人生”的文学口号,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
6、1918年5月,鲁迅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现代小说《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第一篇具真正现代意义的小说。
7、胡适、刘半农、沈尹默进行了第一批白话新诗的尝试,有《鸽子》、《月夜》、《相隔一层纸》等。
8、1924年11月,《语丝》周刊创办,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倡导“语丝文体”,获“语丝派”称号。
9、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
受西方唯美主义影响较深。
徐志摩原名徐章垿,有诗歌《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的一夜》等。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新格律诗理论奠基人,出版诗集《红烛》和《死水》。
10、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开展了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分子的斗争。
1922年,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与《学衡》相呼应的有甲寅派章士钊的《甲寅》的复古论。
11、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鲁迅”为发表《狂人日记》时的笔名。
12、乡土文学作家许钦文的《鼻涕阿二》塑造了一个与阿Q一样不觉醒的乡村妇女形象。
13、与“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同时发展的还有表现自我的小说,取材多为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琐事,故称“自叙传小说”或“身边小说”。
14、浪漫抒情小说文学流派的精神主导是郁达夫和郭沫若,代表作有郁达夫《沉沦》、郭沫若《漂流三部曲》。
15、1925年前后,有人开始尝试革命文学创作,在小说创作上,最突出的革命文学作家是蒋光赤,他此时期代表作《少年漂泊者》、《短裤党》。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提简答题诗歌鉴赏题一:名词解释:1、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指20世纪50、60年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现象,他以近代以来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来再现中共领导人的新民主主义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与宣传中共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的小说。
梁斌《红旗谱》等。
2、伤痕文学:是指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结构模式,以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开端,以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得名,作品揭露和控诉了文革期间的政治给人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感情挤掉和情感化倾向。
3、寻根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艺上兴起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里的挖掘,他们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即寻找民族文化之根,指当代作家要用现代意识站在文化的角度上,对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进行重新的审视,发觉弘扬民族精神的精华,批判民族传统、民族心理中的糟粕,并对中华民族的灵魂进行改造和重铸。
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等.4、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上月开始的真理标准文学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它突破了伤痕文学的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的触角伸向反左和大跃进等政治活动,以文学的样式对影响党和人民历史命运的政治运动,进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
它于1977年上半年开始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5、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家们开始关着现实,侧重反映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以及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改革者的形象塑造,形成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二、选择三、名词解释四、简答五、论述*当代文学的起点: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坛三公案:(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1950-1951)。
以政治权威定夺艺术是非;运动式的批评取代常规艺术共鸣。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评(1954-1955)(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评(1955)*“三红一创”:吴强《红日》,杨益言《红岩》,梁斌《红旗谱》,柳青《创业史》*“青山保林”:杨沫《青春之歌》,周立波《山乡巨变》,杜鹏程《保卫延安》,曲波《林海雪原》。
1、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学,学术2、在“双百”影响下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1)干预生活小说代表: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主人公林震,特别角色刘世吾“就那么回事儿”(2)人道主义双百方针开始不久,反右运动中,王蒙被打为右派,于是丧失了创作的权力,直到文革结束王蒙以复出作家的身份再次登上文坛。
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幽默……3、复出作家艾青、汪曾祺、王蒙、牛汉、高晓生等4、十七年文学,当代文坛上作家的组成(当代文坛上的创作情况)(1)现代成名,当代放弃小说写作的作家:茅盾、沈从文、钱钟书、张恨水等(2)离开大陆的小说家:张爱玲、徐訏(3)继续小说创作的小说家:巴金、张天翼、沙汀、艾芜(4)受批评的小说家:丁玲、萧军、路翎(5)有解放区背景继续产生影响的小说家:赵树理、孙犁、周立波等5、十七年文学,小说的主要题材(了解)历史题材,农村、城市、革命军事、知识分子题材等6、(农村题材小说,最具典型)柳青《创业史》中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人物形象梁生宝:农村社会主义新人梁三老汉(最成功的形象):新旧交替的转变中的农民典型,继承了中国传统小生产者狭隘的观念,但又是性格勤劳、朴实、善良的劳动者。
7、《创业史》1959年,柳青发表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揭示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8、山药蛋派又称山西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等,他们因创作上的共性,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作品多是问题小说;擅写中间人物;作品内容通俗化、大众化而被称为山药蛋派。
9、对赵树理的评价三个时期(1)四十年代后期,评论家周扬提出“赵树理方向”;(2)新中国成立前后到文革之前,毁誉参半;(3)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评价微妙,对《锻炼锻炼》的讨论,以及六十年代对赵树理评价的提高等10、赵树理小说特点<艺术特色或创作特点>一,塑造了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如农村新人形象:小二黑、小芹;背负沉重历史传统的老一代农民:三仙姑、二诸葛;被封建思想毒害的农民干部和积极分子:《邪不压正》里的小昌。
二,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浓郁的故事性与其情节的连贯性,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来展现其性格。
11、荷花淀派又称“河北作家群”,是20世纪50年代,以孙犁、刘绍棠、韩映山等为代表的作家,他们的创作风格基本一致,以写白洋淀、冀中平原、冀西山区以及运河两岸的农村生活见长,采用现实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挖掘农村生活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以孙犁的成名作《荷花淀》命名。
12、周立波《山乡巨变》一,把政治运动放在民间生活舞台上,体现了人情的自然、醇美与和谐;二,回避了人物矛盾冲突的尖锐表达,散淡的写出了几个活灵活现的农民性格。
13、十七年文学面临的文学传统(或诗歌传统)有哪些?(1)现代诗歌传统,强调自我意识、情感表达的创作模式;强调诗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诗歌哲思,追求知性、感性和诗性的融合。
(2)诗歌道路的选择,“新诗现代化”是诗人的普遍意识,解放区诗歌的影响日益扩大14、十七年诗歌创作的两种基本体式政治抒情诗和叙事诗。
政治抒情诗,“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强烈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情感上充满自豪和喜悦,形式多为长诗,用排比、阶梯式等修辞手法,代表诗人郭小川、贺敬之等。
叙事诗,分两类,一是晋察冀诗人,重视从诗人情感、心理的角度来表现时代的革命。
二是生活于陕北、太行山一代的作家,更多地从民间吸取经验,表现战争、农民和地主的关系。
15、革命样板戏正式命名是发表于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的一篇题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的文章。
它首次将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养的八个“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16、地下文学创作老作家:廖沫沙《嘲吴晗和自嘲》;丰子恺《缘缘堂续笔》;牛汉《半棵树》;曾卓《悬崖边的树》年轻一代作家:黄翔《独唱》、《野兽》;食指《相信未来》;多多《青春》;北岛(赵振开)《波动》17、伤痕文学文革结束后出现的文学现象(1976-1978),以揭露和控诉文革时期留给人们的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为特征,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是一种情感宣泄。
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开端,得名于(形成潮流是)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潮流,对之后文学产生带来一定影响。
代表作有古华《芙蓉镇》、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等。
18、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87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题材突破“文革”界限,涉及“反右”和“大跃进”。
代表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蝴蝶》等。
19、改革文学(与反思几乎同一时期)兴起于1983-1984期间,反映八十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改革的进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变化、人的心理和命运变化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品有,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陈焕生系列”、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
20、寻根文学兴起于1984年,在作品中寻找民族文化之根,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地寻找和落后因素地批评。
它还原生活原生态,忠实于小说家价值判断。
代表作有前寻根的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王蒙《在伊犁》以及后寻根的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棋王》等。
21、先锋文学(狭义)专指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主义为旗帜、以叙事革命为轴心、彻底颠覆既有文学传统的文学。
主要作家有最初的马原、莫言、苏童、洪峰等,和稍后出现的格非、余华、孙甘露、叶兆言等。
22、文学寻根的内涵一是在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崛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如阿城的《棋王》;二是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三是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
这虽然还是启蒙主义的话题,但也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
23、寻根文学的内容(1)文化守成,偏执,制约规范,老庄禅宗如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2)文化反思讨论个体、人类的生命如阿城《棋王》与韩少功《爸爸爸》的比较,《红高粱》和《五魁》的比较(生命欲望的变态与张扬)24、寻根文学的艺术特征(1)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重视民情风俗的描绘;(2)大量运用象征、寓言,强调生活情调和细节的描绘;(3)大胆运用了一些现代派小说的技法。
25、先锋文学共通点P295重视叙述,把叙事本身当做审美对象,“虚构”和“真实”在作品中混淆、拼接。
“先锋小说”的叙述,大多是平面化地触及感官印象,而强制性的拆除事件、细节与现实世界的意义关联。
它们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强化了作家对个性化的感觉和体验的发掘,也抑制、平衡了八十年代小说中“自我”膨胀的倾向。
同时,“先锋小说”在形式中总是包含了内在意识形态含义。
“先锋小说”总体上以形式和叙事方式为主要目标的探索倾向。
(八九十年代之交,先锋小说作家写作很快分化,先锋色彩减弱,后继作品也不再是潮流…)26、苏童《妻妾成群》主人公,颂莲(四姨太)。
男主人,陈佐千。
毓如,卓云、梅姗、颂莲、文竹。
妻妾争宠,男权掌控,一夫多妻制。
27、王安忆《长恨歌》P311九十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描述了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孩王琦瑶四十年的命运沉浮。
作者采取近似于通俗言情小说的讲述方式,但悲剧性结局和笼罩的命运悲剧氛围,也是执意与言情叙事保持距离的显示。
28、归来者的歌(诗)1980年艾青将其恢复创作后的第一本诗集命名为《归来的歌》,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作品,由此,“归来”不仅成为老诗人归来的现象,而且成为了普遍性的诗歌主题,这批复出作家也被称为“归来诗人”。
代表有艾青、牛汉、公刘等。
29、朦胧诗含义“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
1978年《今天》杂志创刊,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文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征的诗歌。
章明在《诗刊》发表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以“叫人看不懂”为由来排斥这一艺术变革中的新诗潮,“朦胧诗”因此得名。
该诗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
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30、朦胧诗美学原则(1)形式上与传统脱节,显示出与西方现代主义的某种相似;(2)以北岛为代表的东方现代主义充满了矛盾和悖论;(3)是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的融合。
31、朦胧诗本质特征是对崇高文化价值的再造。
(1)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2)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32、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P269八十年代文学的重要支柱,知青文学的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座屏中的内容主要有关于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同时也包括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如返城后的情况。
代表人物有韩少功、张抗抗、王安忆、史铁生、陆星儿、老鬼等。
33、知青文学与复出作家的异同相同点:都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具有相似的意识,即书写与国家社会政治相关联的个人经历,有超出表现个人命运的重要价值。
不同点:复出作家在“文革”后“冤情”得以洗清,他们受难的因由及经历,在“新时期”转化为荣耀。
而知青作家在文革中的生活意义,却是可疑和含混不明的。
另外,知青作家没有深刻的“少共精神”,“知青小说”在小说形态和内在情绪上,并不热衷以个体的活动来联结重大历史事件,也较少那种自以为已洞察历史和人生真谛的圆满和自得,更多的是惶惑、不安与焦虑。
34、女性散文P322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中发现诗意,并在对自我心理、情绪的敏感捕捉中,营造一种细腻的感性情调的女作家散文。
代表人物有王瑛琦、唐敏、苏叶等。
35、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P323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学科研究的学者,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了融会学者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的散文形态,称之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