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政府职能
中美政体中的民主

中美政体中的民主中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美国政体则是总统共和制。
如果一定要将这两个制度进行对比,民主部分是值得进行探讨和比较的。
民主这一概念是由西方引进中国的,如果为现代西方政体寻找一个简约的代称,那么绝大多数的西方人包括美国人在内,“民主”肯定是第一选项。
同样,在现如今我们的共和国,一样也是要谈民主。
民主的地位宛如“神邸”,研究民主的学者都为它列出如下好处:避免独裁者的暴虐统治,是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为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养成道德人格,更好的维护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造就政治平等和经济繁荣等。
应该说,这些好处都值得追求。
但问题是,民主本身能否带来这些好处,其实是大有异议的。
在古希腊的很多著名思想家政治家都在担忧民主政治会酿成多数暴政,而大众民主也不见得宽容异己。
所以,现在存在于政体中的民主大多数都是复合性民主。
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这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过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最好形式。
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就以上的制度来看,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就蕴含了复合民主的概念。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出,符合公民的意愿,又在同时避免了集体暴力的产生,以少数部分精英来代替民众发声,以少数人民代替广大人民管理国家。
在美国,总统共和制是美国政体。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总统共和制的国家。
总统共和制的主要特点有:总统由全民选举产生,即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又是三军总司令统帅全国武装力量,政府由总统组织和领导,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实行比较严格的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和总统都有全民普选产生。
议会和政府完全分立,政府成员不能兼任议员,也不能参与议会表决。
政党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中美政治制度差异研究引言许多人都把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说成是民主和专制之间的冲突。
但这是错误的。
美国和中国以根本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政治制度:美国认为民主政府本身就是目的,而中国则认为,其目前的政府形式,或任何与此有关的政治制度,仅仅是一种实现更大的国家目标的手段而已。
在跨越几千年由人类治理的历史上,有过两次民主的重要试验。
首先是雅典,历时一个半世纪;第二是现代西方。
若把民主定义为每个公民一票,则美国的民主只有92岁。
在实践中,如果从1965年通过的投票权法案算起的话它只有47岁,与中国的大多数朝代相比,要短暂得多。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大胆地宣称,他们已经为全人类发现了理想的政治制度,它的成功永远得到了保障?答案就在当前的民主试验的源头。
它以欧洲的启蒙运动为开端。
处于其核心的是两个基本的理念:个人是理性的,以及个人被赋予不可剥夺的权利。
这两个信念为现代世俗信仰奠定了基础。
而这种信仰的最终政治表现是民主。
在其初期,政治治理的民主思想促进了工业革命,迎来了西方世界空前的经济繁荣和军事强大时期。
然而,就在开始的时候,正是这场运动领导者中的一些人意识到了在这个试验中嵌入的致命缺陷,并试图加以遏制。
美国联邦制拥护者阐明,他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共和国,而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并设计了种种手段来限制民意。
但是,就像在任何宗教中一样,信仰被证明超越了规则。
公民权范围的扩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越来越多的决策。
正如美国人所说:“加州就是未来。
”而这种未来就意味着无尽的公投、瘫痪和破产。
在古希腊雅典,不断提高的民众参政程度导致凭借煽动进行统治。
在今天的美国,钱是蛊惑人心的伟大推动者。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彭斯所说,美国已经从“每个有产者一票、每个男人一票、每人一票向一美元一票发展”。
用任何标准来衡量,美国都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宪法共和国。
选出的代表没有自己的思想,在寻求当选连任时,他们表现出响应舆论的心血来潮。
中美政府机构设置对比--有利有弊 各有千秋

中国政府机构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
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
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等组成。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国务院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务院由28个部,1个直属特色机构,18个直属机构,4个办事机构,14个直属事业单位,11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4、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我国中央政府与美国联邦政府部门组织法立法的比较研究

我国中央政府与美国联邦政府部门组织法立法的比较研究建国以来,我国中央政府部门组织法立法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立法零散而粗疏,缺乏可操作性,立法主体范围模糊,改革成果与组织法立法相悖等重要问题,反观美国联邦政府的立法主体多元平级、部门组织权法定等重要特征,我国亟待汲取有益经验,制定《行政组织基本法》,进一步修订《国务院组织法》,促进中央编制规范,建立健全中央政府部门组织法体系。
标签:中央政府;部门组织法;编制规范政府工作部门组织法是规定各级政府工作部门设置及其职责权限、内部机构、管理制度、主要职位和定额编制的法律规范,对于政府部门的有效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政府部门组织法是行政组织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规范中央政府的部门组织过程和控制中央政府的部门组织。
健全和完善的中央政府部门组织法有利于巩固政府机构改革的成果,规范和保障政府实现职能转变,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
一、我国中央政府部门组织法立法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新中国最早的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政府组织法》,随后又颁布了《政务院及所属各机关组织通则》等一系列部门组织基本法律规范。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组织法》。
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后,为了进一步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各项工作制度,提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1954年《国务院组织法》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修订。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内容增至11条,对国务院组成成员、工作任务、议事规则以及部门领导职数等作了规定,并沿用至今。
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务院行政机构的设置,加强编制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在《国务院组织法》的基础之上,又于1997年制定了《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形成机构设置、编制管理、监督检查多位一体的部门组织管理制度。
中美行政制度对比

中美行政制度对比-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2011级行政管理晏波100026由美国政府停摆看中美之间行政制度中权力构成的差异由美国政府停摆看中美之间行政制度中权力构成的差异2013年9月20日开始至30日晚间,在共和党内“茶党”等保守势力的强烈要求下,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至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临时拨款议案,这些议案都与阻挠奥巴马力推的美国医疗保险改革实施内容相捆绑,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最终导致联邦政府预算至今没有着落。
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
2013年10月16日晚结束联邦政府关门。
虽然,这场由两党斗争引发的闹剧持续了16天,但是,就美国整体特别是对美国公民而言,这期间的生活并未有大的改变。
对比中国的行政制度,不能看出两者行政制度中极大的差异。
总的来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优点就是方便集中力量办大事。
而美国,则是基层权力最大,市县最有权力。
在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实际是相对分散的,连发行货币的权力都没有。
中国有句话叫“国不可一日无君”,感觉没了发号施令的人或机构,国家就会乱套,完全依赖于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
而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形成于人民的底层自治在,整个国家是由人民从小镇到市县到州到联邦,逐步建立起来的。
这与中国政府的建立几乎是一个相逆的过程。
从而决定了,美国人民的长期生活主要是于市县有关。
在中国,各个地方政府的权力都是由中央让渡而来,并且由于官员任命和财政税务的原因而受制于中央政府。
在美国,因为是民选政府,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权力受制于本地区的人民。
市政府被投票罢免解散成为无组织地区的情况,在美国屡见不鲜。
当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美国最基础的,最全面的服务是在县,由县来实现当地的治安,法庭,监狱等政府职能。
中国的市政府领导,通常都是经由上级任命产生,这与美国是迥异的。
中国与美国市政体制的区别

中美市政体制存在的差异姓名:杨兴林学号:201204030022班级: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目录一、什么是市政体制二、我国的市政体制三、美国的市政体制四、中美市政体制存在的差异五、我国市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六、向西方借鉴经验中美市政体制存在的差异一、什么是市政体制广义的市政体制涵盖三种层次(宏观、中观、微观)的理解,包括市的建制设置及其地位、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具体的管理体制。
狭义的市政体制一般指中观层次上的理解,仅指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
二、我国的市政体制(一)中国市政体制的草创和沿革1909年1月,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1911年11月,江苏省临时参议会通过《江苏暂行市乡制》1914年,袁世凯下令停止地方办自治,市组织被解散1918年,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暂行条例》1921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市自治制》,9月颁布了《市自治制施行细则》1928年7月,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特别市组织法》和《市组织法》1930年5月,中华民国颁布了新的《市组织法》1943年中华民国政府修改《市组织法》1933年12月,中共在江西苏区公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规定苏区城市分中央直属、省属、县属、区属等四类1943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陕甘宁边区各乡市政府组织暂行条例草案》,规定边区市制设县级市、区级市和乡级市三级,均设参议会,议员分配实行“三三制”(二)新中国成立后市政体制的演进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1950年1月又颁布了《市人民政府组织通则》。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对地方各级政权机构作了明确规定。
1954年12月,我国颁布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中美政府职能比较

消防
自然资源保护 公共安全检查 公园
信托计划 烈性酒类储存 住房与社区发展
公共卫生
公用事业中美政府职能比较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提出 1.“不管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2.“行政国家”的兴起; 3.“政府再造”运动--象企业家管理企业那 样管理政府;克林顿:“顾客第一,服务民众。”
4.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提出。
中美政府职能比较
中美政府职能比较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7
中美政府职能比较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我国政府职能界定为: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主要是:调控经济发展、维护 社会秩序、提供公共产品、完善中美社政府职会能比较保障。
政府不应该做什么? 第一,不与市场争利,充分发挥市场配 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不与公民争权,充分保障公民维 护自身权益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
为什么大家感觉到制度越多,人们越自私?
对人的管理有两个根本点: 增强行为动力--用制度调整员工利益; 调整行为方向--用文化驾驭员工思想。 理念--制度--行为--强化(小题大 做)--习惯
中美政府职能比较
5.建立和完善以公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 服务体系。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服务;
--政府的服务应以公民的需求为导向, 而不应该强制要求公民发扬风格出让本应由 政府提供的服务。
第一,以顾客为本。 第二,以员工为本。 第三,以今天为本。
中美政府职能比较
2.加快政府改革。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小 政府”。 (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造公平的市 场竞争环境。
现代市场经济=市场活力﹢公共秩序 (3)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中美地方政府体制比较

中美地方政府体制比较“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尽管中美两国在政治社会制度、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传统等方面迥然不同,但美国地方治理的一些措施,在有些方面对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中美地方政府比较的意义中美两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既有相通点又有不同点,因此,中国地方政府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能全盘照搬美国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
正是基于此,本文才选取以中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比较为主题,并试图从种类结构、层级结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决策结构等方面来对中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美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具有地方政府种类结构相对简单化、层级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灵活多样化、职能结构非同构化、决策结构多中心化等特征;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具有地方政府种类结构相对复杂化、层级结构金字塔化、组织结构单一化、职能结构同构化、决策结构单中心化等特征。
二、中美地方政府的概念:美国:与中国单一的、全能的公共权力层级制不同,美国的公共权力结构是多中心的、分散化的多样性模式。
中国:在民主集中体制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上级行政机关的下级机关,因而拥有两方的权力。
中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当地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接受当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监督,并对其负责;作为下级行政机关,接受中央和上级行政机关的领导监督,并对其负责。
作为后一种身份,除完成中央与上级人民政府布臵的工作外,还代表中央和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和监督中央和上级政府在其辖区所设臵的行政机构的活动。
总的来讲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三、中美地方政府总体比较美国地方政府所指的范围与中国地方政府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在中国,除了居于金字塔结构顶端的中央政府以外,纵向上从省、市、自治区直至乡镇、街道,横向上覆盖全国的所有层级、任何规模的政府均称为地方政府。
中美两国公务员对比

中美两国公务员对比《人民日报》有关公务员待遇的文章,引发人们讨论,其它媒体也发表了几篇外国公务员情况的文章,但很少能真实地介绍情况和对比,现有必要认真地研究一番。
中国公务员范围是人大、政协、政府、法院、检察院、中共等党派机关除工勤外的人员,很多文章所说的美国的公务员,美国称为政府雇员,与中国公务员是不能划等号的。
美国政府雇员范围包括,中国的除党派公务员单位人员(含工勤)、全额、差额和参公的事业单位人员、国有企业职工。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2012年,政府雇员共有2105.05万人,比重分别为联邦政府为13.4%、州政府为21.5%、地方政府为65.1%。
地方政府包括市、县,及镇、学区、特别区等。
美国政府雇员分全职和兼职(类似中国的在编和临时工),如2011年统计政府雇员有2215.5839万人,而实际上有3006.71万人,其中全职雇员1718.4475万人、兼职雇员1288.26万人。
为什么统计数字少于实际人数呢?因为统计的兼职雇员人数是用兼职的总工时,按全职雇员本月的工时折算出相当全职的人数,即2215.5839万人是全职和折算相当全职的之合。
如地方和州政府兼职统计为176.7746万人,而实际雇用了473.6164万人,兼职支出559793.1763万美元,总工时30379.7943万小时,小时工资为18.43美元。
这个月全职工作171.86小时(法定,每月每月工作21.17天,160工时,即每天工作7.56小时),兼职折算的工资为3166.71美元/人,用兼职工资总额5597931763 除3166.71,得出相当全职人数。
相当的兼职人数,再加上全职人数,得出雇员总数。
美国统计的政府雇员工资,是含兼职的平均工资,兼职在政府领的工资只是全职雇员的26.53%,所以平均后比全职的就低了。
中美两国政府部门职能不同,统计方法不同,财务人员美国单独统计,与中国公务员比较要将财务人员分摊到各类单位。
按中国的标准,美国公务员分8类(含更正),有财务管理、其他政府部门、司法和法律、警察(及防护)、住房管理、海关和边境保护局、运输安全局等待,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雇员数字保密,没有单独列出。
中美政府制度比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美政府制度比较篇一:中美地方政府体制比较中美地方政府体制比较“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尽管中美两国在政治社会制度、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传统等方面迥然不同,但美国地方治理的一些措施,在有些方面对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中美地方政府比较的意义中美两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既有相通点又有不同点,因此,中国地方政府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能全盘照搬美国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
正是基于此,本文才选取以中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比较为主题,并试图从种类结构、层级结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决策结构等方面来对中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美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具有地方政府种类结构相对简单化、层级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灵活多样化、职能结构非同构化、决策结构多中心化等特征;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具有地方政府种类结构相对复杂化、层级结构金字塔化、组织结构单一化、职能结构同构化、决策结构单中心化等特征。
二、中美地方政府的概念:美国:与中国单一的、全能的公共权力层级制不同,美国的公共权力结构是多中心的、分散化的多样性模式。
中国:在民主集中体制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上级行政机关的下级机关,因而拥有两方的权力。
中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当地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接受当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监督,并对其负责;作为下级行政机关,接受中央和上级行政机关的领导监督,并对其负责。
作为后一种身份,除完成中央与上级人民政府布臵的工作外,还代表中央和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和监督中央和上级政府在其辖区所设臵的行政机构的活动。
总的来讲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三、中美地方政府总体比较美国地方政府所指的范围与中国地方政府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在中国,除了居于金字塔结构顶端的中央政府以外,纵向上从省、市、自治区直至乡镇、街道,横向上覆盖全国的所有层级、任何规模的政府均称为地方政府。
中美政府行政职能范围的比较分析

中美政府行政职能范围的比较分析以经济发展程度而论,美国属于后工业国家,而中国正处在建设工业化国家的进程中,因而对于社会、市场与市场主体的调控与导向,两国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内容上,对同一领域的政府职能而言也体现在履行方式和程度上。
然而,探求上述差异的根源并不能以“体制”差异一语概之,何况这种差异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发展,研究者应以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角度去分析这种差异,而不是给出笼统的答案。
标签:界限;履行方式;发展1 政府行政职能的一般内容政府行政职能范围实际上是行政权力与社会、市场及企业的一道界限,其行使的范围与力度既是一个国家能力的表现,也是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一种反映,即行政职能范围不能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超越经济、文化的内容无限度的扩张。
概括而言,政府行政职能范围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与社会职能四个部分。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主要扮演了五种角色,即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宏观经济的调可制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 中美政府行政职能范围之比较分析(1)在政治职能上,中美两国主要有两个大的区别,一是政府行政权力与立法机关的关系,二是防御国外侵略上两国有不同的方式和内容。
①美国总统的每一项宪法权力在实践中都超越了制宪者意图的范围,但是这丝毫不违背美国唯一的一部宪法。
在起草宪法时,对行政权的担心普遍存在,制宪者们担心过于强大的行政部门会威胁到美国人来之不易的自由、平等和自治。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家政治经济生活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美国总统逐渐获得了大众领导权,即某种程度上与国会相抗衡的权力。
这种情况起源于罗斯福在任期间,国会对其提出的几乎每一项新政迅速表决通过,使人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印象:总统单方面决定了国家政策。
另一方面,属于总统的行政权的确又受到了立法和司法机关的牵制,例如总统制定条约和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需得到参议院的批准,国会也有权弹劾总统,将其撤职。
中美行政监督体制比较及启示

中美行政监督体制的比较及启示摘要:本文基于狭义的行政监督概念,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行政监督体制,试图找出我国行政监督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而得出美国行政监督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行政监督体制异同启示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剧增的阶段,经济体制深入改革受阻,官员腐败现象频发,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突破发展瓶颈的方向已成为各界共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打击党政官员腐败方面体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巨大的力度,增强了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但是如何将当前运动式的打击腐败最终转化为制度反腐,一直是实践者和研究者所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行政监督体制是政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规范权力行使、防范腐败、提高政府效能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作为一个行政监督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在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方面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一、基本概念界定(一)行政监督国内外学术界对行政监督有不同的解释,总的来说,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行政监督。
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本文采用对行政机关的狭义定义。
(二)行政监督体制不同的学者对行政监督体制的看法不一,与本文采用的狭义行政监督定义相对应,笔者认为行政监督体制可以界定为行政监督的主体(包括一国中央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内部的上级或下级、专设的行政监察机关、专设的行政审计机关)、对象(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内容、程序、方式、手段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中美行政监督体制的异同(一)中国和美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共同点1、二者都包含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我国是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国务院作为我国的中央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我国《宪法》)赋予了它对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的权力,其明确地体现在我国《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职权的具体划分”和“(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这两点上。
中美政治制度对比论文

中美政治制度对比美利坚合众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美国政治制度- 政权组织形式采用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但须经国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劾总统和高级文官;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认可,最高法院又可以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为由宣布无效(见美国国会、美国总统、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美国政治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1776~1787年的美国为邦联制国家。
1787年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改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在建立统一的联邦政权的基础上,各州仍保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
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政府机构;若各州的宪法和法律与联邦宪法和法律发生冲突,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
美国宪法列举了联邦政府享有的权力,如征税,举债,铸币,维持陆海军,主持外交,管理州际和国际贸易等。
不经宪法列举的其他权力,除非宪法明文禁止各州行使者外,一概为州政府保留。
州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如以地方名义征税,管理州内工商业和劳工,组织警卫力量和维持治安,等等。
联邦中央和地方的具体权限,200年来不断有所变化。
美国政治制度- 选举制度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
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
议员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制。
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最初由各州议会选举,1913年生效的第17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参议员也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
州长、议员和某些州的法官、重要行政官员都由选民选举产生。
中美市长职能差异

中美市长职能差异(人民网北京10月27日讯,人民日报经济周刊策划,撰稿:宋光茂、何勇)山东临沂市委书记李群先后担任过寿光市长和临沂市长,其间曾作为山东省公派出国干部代表团总团长到美国研修“公共管理”,担任康州纽海文市市长的“特别助理”,有机会“零距离”接触美国地方政府的职责权能、运作特点和官员的工作方式。
本期视点将请李群谈谈他担任美国“市长助理”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政府如何关心经济——优化发展环境“在美国纽海文市当市长助理期间,我发现市长并不太管经济,甚至连GDP 和WTO都不知道是什么,这在我们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但他告诉我,这些是联邦政府考虑的事情,我们是不需要知道的。
”为此,李群曾与纽海文市市长就政府如何“关心经济”的问题进行过讨论:“你在中国干过市长,与我的工作内容有什么区别?”纽海文市市长问。
“最大的区别是你好像不太管经济。
我在寿光当市长时,主要精力就是抓经济。
财政增长、企业赢利、农民增收、民营经济、结构调整……什么都抓。
而纽海文的市长更多是在忙教育、环境等公益性较强的事业。
是不是美国的市长都不太关心经济,在经济上投放的精力不多?”“不是。
”他解释道,“纽海文只有12万人,但却是美国珠宝店最多的城市;美国500强也有很多在纽海文;纽海文的食品工业也很发达。
"我们有一支全美一流的治安队伍,这里的入室抢劫率在全美最低,而珠宝商最关注的就是治安状况。
为什么大公司总部愿意设在纽海文市?因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这包括环保、交通、居住、治安等多种发展环境。
”李群明白了。
纽海文市是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来间接促进经济繁荣,而非事无巨细地直接插手企业。
心得:回国后不久,我任临沂市市长。
临沂是个商业贸易城,外来商户有30万人。
我发现群众对当地治安状况意见较大,影响了商户投资信心。
于是,提出加强治安环境整治。
两年间,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不断加大对公安队伍装备水平,增加预算1000多万元,购置了测谎仪、指纹自动识别仪等高科技设备,使公安部门陈旧的办案手段得到根本改观。
中美政府行政职能范围的比较分析

政 府 行 政 职 能 范 围 实 际 上 是 行 政 权 力 与 社 会 、 场 及 两 国有 不 同 的 方 式 和 内容 。 市 ①美 国总统 的每一项宪法 权力 在实 践 中都超越 了制宪 企 业的一道界 限 , 行使 的 范 围与 力 度既 是 一个 国家 能 力 其
但 的表现 , 也是对上 层建筑对经 济基 础 的一 种反 映 , 即行 政 职 者 意 图 的 范 围 , 是 这 丝 毫 不 违 背 美 国 唯 一 的 一 部 宪 法 。
战略层面 的经 济合 作可 望 而 不可 及 , 许多 大 项 目的运 作 也 发改委 主任之间 的 高层 对话 机 制 , 能 源 问题 的合 作 与协 就 调展开对话 与协商 。两 国还正 在磋 商建 立 高层经济 对话 机 国经济关 系的持 续 强劲 发展 。2 0 0 7年 l 2月 1日在北 京举
3 未 来 中 日经 济 关 系 的 发 展 需 要 两 国 政 府 的 共 同 制 , 以就整个经 济领域 的重大 问题进 行 战略性 对话 , 推动 两
努 力
中 日政治关 系 的冷 淡 对 中 日经济 关 系 的 伤 害 , 两 国 行的 中 日首次经济 高层对话是 中 日双方 希望 以经济 合作 夯 是 双赢” 都 不愿 意 看 到 的 。 中 国 政 府 始 终 对 中 日政 治 关 系 极 力 维 实政治关 系的一次努 力 。双方 确认 中 日经济 关 系是“
人产生 了一 种 普 遍 的印 象 : 统 单 方 面 决定 了 国家 政策 。 总
2 中美 政府行 政职 能范 围 之 比较 分析
() 政治 职能 上 , 美 两 国 主要 有两 个 大 的 区别 , 1在 中 一 另一方 面 , 于总统 的行 政 权 的确 又 受 到 了立 法和 司法 机 属
中美行政制度对比

v1.0 可编辑可修改2011级行政管理晏波100026由美国政府停摆看中美之间行政制度中权力构成的差异由美国政府停摆看中美之间行政制度中权力构成的差异2013年9月20日开始至30日晚间,在共和党内“茶党”等保守势力的强烈要求下,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至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临时拨款议案,这些议案都与阻挠奥巴马力推的美国医疗保险改革实施内容相捆绑,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最终导致联邦政府预算至今没有着落。
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
2013年10月16日晚结束联邦政府关门。
虽然,这场由两党斗争引发的闹剧持续了16天,但是,就美国整体特别是对美国公民而言,这期间的生活并未有大的改变。
对比中国的行政制度,不能看出两者行政制度中极大的差异。
总的来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优点就是方便集中力量办大事。
而美国,则是基层权力最大,市县最有权力。
在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实际是相对分散的,连发行货币的权力都没有。
中国有句话叫“国不可一日无君”,感觉没了发号施令的人或机构,国家就会乱套,完全依赖于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
而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形成于人民的底层自治在,整个国家是由人民从小镇到市县到州到联邦,逐步建立起来的。
这与中国政府的建立几乎是一个相逆的过程。
从而决定了,美国人民的长期生活主要是于市县有关。
在中国,各个地方政府的权力都是由中央让渡而来,并且由于官员任命和财政税务的原因而受制于中央政府。
在美国,因为是民选政府,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权力受制于本地区的人民。
市政府被投票罢免解散成为无组织地区的情况,在美国屡见不鲜。
当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美国最基础的,最全面的服务是在县,由县来实现当地的治安,法庭,监狱等政府职能。
中国的市政府领导,通常都是经由上级任命产生,这与美国是迥异的。
美国的市,根据当地人民的意愿,通常是有市长和议会、议会雇佣经理管理、多个委员等多种管理模式。
中国与美国市政体制的区别Word版

中国与美国市政体制的区别Word版中国和美国拥有不同的市政体制,这些体制在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都有所不同。
虽然两个国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们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本文中,将介绍中国和美国市政体制的区别。
1. 政治体制中国的市政体制是集中式的,所有的权力都属于中央政府。
市政府的主管部门是人民政府,其权力也受到国家领导层的控制。
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执行中央政府的指示和政策,同时承担着城市管理和日常公共服务的责任。
美国的市政体制则显得更加分散,各级政府都有一定的自治权。
市政府与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同样重要,其主要职责是保证本地区的市民享有生活所需服务和保障,同样也承担着实施地方政策的责任。
2. 社会文化中国和美国在社会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和西方文化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在中国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比较浓厚,公共利益也被视为次要的。
在中国市政体制中,利益驱动比较普遍,很多决策层面都受到了财政资源的限制。
相比之下,美国市政体制更加关注市民的利益。
在美国社会,公民的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同等重要。
市政府应该是市民的代表,而不是利益集团的代表。
因此,美国的市政体制更容易保护市民的利益,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提供。
3. 服务水平中国的市政服务水平与美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因为中国市政服务的投入和质量都相对较低。
市政服务的主要投入来自于财政支出和税收的收入。
不过,在中国,市政服务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地方经济发展情况。
相比之下,美国实现了大规模的地方自治,市政服务的投资和质量也更高。
美国市政服务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许多重要的公共服务都是由市政府提供的,市政府与市民之间有着更加平等的合作,市民也更加有主动性。
综上所述,中国和美国市政体制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中国的体制是中央集权式的,注重利益驱动,而美国市政体制注重市民利益,更具有自治和政治独立性。
同时,在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美国市政体制也比中国市政体制更加发达和高效。
中美行政决策体制比较研究

中美行政决策体制比较研究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行政决策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善的行政决策体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从权力机关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政党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以及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监督机制、价值评估、责任追究和法律保障等方面对比中美两国的行政决策体制的差异,强调借鉴学习美国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在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等方面完善中国行政决策体制的可行性、必要性。
标签:中国;美国;行政决策体制;法制化一、中美两国的行政决策差异分析(一)权力机关对行政决策的影响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彼此制约,行政权力归于政府,政府既是决策执行者,同时也在决策执行中进行决策,是行政决策的主体,对总统负责,而无需对国会负责。
国会通过行使自身立法权、监督权、任命权、宣战权和弹劾权等来影响和牵制政府的行政行为,在美国的行政决策体制中发挥特有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常设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的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决策机关,所有重大决策都由他们作出或者得到他们的批准。
但由于各级人大自身建设以及政府行政工作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强等因素,各级人大对政府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作用还很薄弱,许多行政决策往往是由政府制定作出,人大给予程序上的认可,政府在行政决策中仍然发挥主导作用。
(二)政党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比较美国是两党制,由两大政党垄断国家选举的历史既是政治体制使然,也反映出美国政党的特色。
两大政党负责组建并主导了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但与很多民主国家的政党相比,他们往往缺少党内统一的意识形态和纲领规划,政党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甚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以经济发展程度而论,美国属于后工业国家,而中国正处在建设工业化国家的进程中,因而对于社会、市场与市场主体的调控与导向,两国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内容上,对同一领域的政府职能而言也体现在履行方式和程度上。
然而,探求上述差异的根源并不能以“体制”差异一语概之,何况这种差异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发展,研究者应以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角度去分析这种差异,而不是给出笼统的答案。
关键词:界限;履行方式;发展 1 政府行政职能的一般内容政府行政职能范围实际上是行政权力与社会、市场及企业的一道界限,其行使的范围与力度既是一个国家能力的表现,也是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一种反映,即行政职能范围不能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超越经济、文化的内容无限度的扩张。
概括而言,政府行政职能范围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与社会职能四个部分。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主要扮演了五种角色,即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宏观经济的调可制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 中美政府行政职能范围之比较分析(1)在政治职能上,中美两国主要有两个大的区别,一是政府行政权力与立法机关的关系,二是防御国外侵略上两国有不同的方式和内容。
①美国总统的每一项宪法权力在实践中都超越了制宪者意图的范围,但是这丝毫不违背美国唯一的一部宪法。
在起草宪法时,对行政权的担心普遍存在,制宪者们担心过于强大的行政部门会威胁到美国人来之不易的自由、平等和自治。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家政治经济生活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美国总统逐渐获得了大众领导权,即某种程度上与国会相抗衡的权力。
这种情况起源于罗斯福在任期间,国会对其提出的几乎每一项新政迅速表决通过,使人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印象:总统单方面决定了国家政策。
另一方面,属于总统的行政权的确又受到了立法和司法机关的牵制,例如总统制定条约和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需得到参议院的批准,国会也有权弹劾总统,将其撤职。
因此,总统班底对国内行使的政治职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国家权力的平衡过程。
②在对外政策上,美国总统拥有更大的权力,国会在外交政策问题上比在国内政策问题上更倾向于尊重总统的领导权,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美国政府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
在几乎半个世纪的历史中美国的国防政策都是根据与前苏联的冷战来制定的,自从苏联垮台以来,美国重新制定了它的外交和国防政策,即后冷战政策。
美国打着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牌子,以保护本国国家安全、打击恐怖分子的借口侵略他国已经成为一种惯性,2002年小布什将其称为新的国家安全原则:先发制人的战争原则。
中国国防政策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以不侵犯他国内政和主权为前提,国防建设在国内GDP中也只占到很小的比值。
(2)在对经济的干预上,美国的政策过程采取不同的形式,这取决于它涉及到什么人、涉及到什么内容。
美国对经济问题的解决是将广泛的机构和利益团体集合在一起的,而中国在经济政策的选择上目的较为单纯,政府内部不存在党派之争和意见争论。
中美两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主要区别有:①通过调控,美国政府对企业活动实施限制,旨在促进经济效率和分配。
这种调控经常成为政治冲突的原因,这些冲突既有意识形态的,也有以团体为中心的冲突。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局限于经济层面,除非发生特别严重的经济决策失误,一般很少影响政治高层的稳定。
并且这调控虽然有浓重的政治意味,但与美国不同的是,这种意识形态不是指对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自由放任模式和集体主义模式),也就是所谓以马克思和斯密为代表的两种极端的经济理论。
[1] [2] [] []②通过促进,美国政府帮助私人利益实现其经济目标。
尤其是企业受益于政府的促进计划,这主要体现在团体政治中。
在中国,这种政府帮助私人利益的情况是极为少见的,除去个别官员的私意行为,中国政府对民营部门的辅助主要源于上级对本地区GDP的要求。
这种要求又转化为政绩压力,使得缺乏大型国有企业为税收支撑的地区不得不扶持本地民营部门的发展。
换言之,这种政府对私人利益扶持的动机是来自行政系统内部的晋升压力,而不是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或是政党之间的选举压力。
③通过税收和财政决策,美国政府寻求维持促进经济繁荣和经济供求水平。
经济条件通常是美国选举政治的主要议题,它对各个政党的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
美国的高税率维持了国家高效率的宏观调控能力,而中国实行分税制之后税收收入大量流向省一级政府,结果造成各级政权职能与财政资源不符,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
(3)在社会文化职能方面,美国政府对于社会生活的调节与导向是与其经济发展分不开的,这主要体现在维护社会公平与环境保护上。
①美国政府在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方面的努力主要是在追求种族平等、性别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方面,它主要落实到就业、教学上。
②美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经历了一个由资源保护到环境保护的发展过程,这是认识上的进步。
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支持环境保护,即使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增长趋缓,失业人数有所增加。
但是,美国政府在经济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的实际行动上不如其他西方国家强了,比如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美国政府内部实际上有经济增长优先和环境保护责任优先两种论调。
中国政府近年来也在吸收有借鉴西方国家有关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并且对于环境污染的管理力度逐渐加大。
首先这是由于中国环保事业在技术上仍然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另一方面资源的日渐紧张也使政府领导层认识到长此以往难以维持。
而且,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水平在世界上居高不下,甚至外国势力利用这一问题来试图抵制北京奥运,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软肋,因此近十年来环保问题被中国政府逐渐提上新的高度。
③中美两国在政府职能范围另一个大的区别在于政府对待公共生活的态度和方法上,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民权教育的普及。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政府行政职能在形式上大致是相同的,所差异不仅在于职能履行的目的——即国家性质,还在于国家的发展阶段,这种阶段性与国家性质交杂在一起,使得政府职能范围及履行方式上有着种种不同之处。
对待这种差异不能以“体制”差异一语概之,何况这种差异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发展,研究者应以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角度去分析这种差异,而不是给出笼统的答案。
参考文献[1]黎民.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政治文化[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4]杨宇立.政府太累[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5]何传添.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与新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探求,2006,(4).[7]汤国风、陈世香.服务与竞争*新公共管理运动时期美国政府职能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5,(12).[8]黄泰岩.美国政府的职能结构[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