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五行养生篇

合集下载

精品《中医五音养生法》

精品《中医五音养生法》

中医有:百病生于气,止于音,表示可以不用针灸或中药,而用五音來养身.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仅为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音乐可以深入人心,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音乐的基础之一便是节律,如果音乐节奏和人体的某些生理节奏和谐,生理共振就产生了.紧接着,我们的皮肤温度、心跳速度、呼吸频率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最终产生快乐、兴奋和幸福感.完美解压音乐处方原则:选择一种与你当时心境比较契合的音乐,从乐声中得到共鸣,让自己彻底放松.然后慢慢改变音乐风格,可以选择一些稍微平静的曲子,也可以是各轻音乐.最后再慢慢过渡到你喜欢的轻松欢快的曲子上去,这样你的心情会慢慢地由压抑沉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达到身心健康自在.其实,大自然是一个更大的音乐宝库,人类创作的音乐正是对自然各种音响的复制.金秋时节,漫步在林荫道上,且听风吟,细品鸟语,静谧的自然空间里,连树叶在空中的舞蹈,都伴随着音乐的妙响.耳朵带领着心灵,自由地旋转,畅快地呼吸.山间林畔,溪流潺潺,泉水叮咚,静谧祥和的快乐,是那样的随处可得.海边沙滩,波涛翻涌,拍击岸石,又带给人一份开阔浪漫的心堵.在自然的音乐之美遍布各处,就是早晨初醒,打开窗户听到的第一声鸟鸣,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清新.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命涌泉吧!。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代表乐曲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代表乐曲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代表乐曲在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五音疗法。

它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力量来调节身心,促进健康。

那么,什么是五音疗法?它又有哪些代表乐曲呢?五音疗法,源自于中医传统的五行学说。

古人将自然界的声音归纳为“宫、商、角、徵、羽”五种基本音阶,分别对应着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以及人体的“脾、肺、肝、心、肾”五脏。

认为不同的音阶和旋律,可以对相应的脏腑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调节身心、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敦厚庄重,具有“土”之特性,可入脾。

其旋律平和而稳定,能够调节脾胃的功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

代表乐曲如《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缓慢,仿佛让人置身于宁静的春江之畔,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当我们感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心情郁闷时,聆听这首曲子,能够帮助我们舒缓情绪,调理脾胃。

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它的旋律较为激昂,能够增强肺气,促进呼吸功能,同时也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悲伤和忧愁。

《将军令》就是一首典型的商调式乐曲,其节奏明快有力,充满了阳刚之气。

对于肺气不足、容易悲伤或者呼吸不畅的人来说,聆听此曲可以振奋精神,增强肺气。

角调式乐曲,风格亲切爽朗、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其旋律清新流畅,富有生机,能够疏解肝郁,调节情志,促进气血的运行。

《胡笳十八拍》是角调式的代表作品之一,曲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泣如诉,能够让人的心情得到宣泄,舒缓肝气。

当我们感到情绪压抑、烦躁易怒或者肝气郁结时,不妨听听这首曲子,以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

徵调式乐曲,风格欢快热烈、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它的旋律充满了活力和热情,能够振奋心气,调节心血管功能,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喜洋洋》就是一首徵调式的乐曲,欢快的节奏和喜庆的旋律让人心情愉悦,忘却烦恼。

在心情低落、心慌心悸或者精神紧张的时候,聆听此曲可以让我们的心气得到提升,恢复活力。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i代表乐曲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i代表乐曲

暴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办事稍有挫折易灰心丧气。

平时未发作时,应引导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旋律激昂欢快,符合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在情绪急躁发火时,应听些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

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

这些曲目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

当遇到挫折,情绪极度恶劣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使其从忧虑痛苦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应给予引导排遣。

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在愤怒万分,压抑心头时,,应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等.在愤怒已极,大动肝火时,应以角调式乐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艾尔加《威风堂堂》等。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能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具体应用时应该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针对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病人进行治疗。

五音养生

五音养生

用于养生保健:心力不足者,夏季宜多听。
用于练功:可促进气血循行,动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可振奋精神、提高效率,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宜听用。
用于体育运动:可激发斗志、提高兴奋性,准备活动后期至出场参赛前宜听用。
用于治疗:可防治心脾两虚、内脏下垂、头晕目暗、神疲力怯、神思恍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情绪低落、畏寒、四肢寒冷等病证。
声者,宫、商、角、徵、羽也。在中医中,五音分属五行,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对人的身体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宫调式音乐,可达到调神、稳定心理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脾胃、平和气血。乐曲典雅、柔和、流畅,如大地蕴涵万物、辽阔宽厚。
<宫乐的功能和适应范围>
宫为长夏音,属土主化。正宫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稳定,调节脾胃,兼有保肺气利肾水的作用。
用于养生保健:可调和脾胃,脾胃较弱者,长夏宜多听。
【角】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
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上声角七调”。在古代的调(式)中,有以角音为调之角调,或有以闰宫为角之角调。
角调式音乐,达到调神、提振情绪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肝胆的疏泄,兼有助心、合胃的作用。流畅轻盈的民乐曲风、清脆嘹亮的笛音,让您感受充满生机的春意。

中医五行音乐养生法

中医五行音乐养生法

中医五行音乐养生法中医五行音乐养生法中医五行音乐养生法产生于西方的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在国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实,早在二千年前,中医就根据阴阳与五行理论,已将音乐应用在修身养性之术中。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宇宙万物。

“宫、商、角、徵、羽”组成五音系统,表达人的不同情感与心理状态。

而心理又与五脏相配合。

因此,五音与人体身心就有了密切关系,形成了“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的理论。

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脏腑情况,分别施乐,可以达到促进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正常协调。

角调:属木,曲调悠扬,疏达,流畅,万物勃发之相。

功能主养肝。

对诸如胁肋疼痛、胸闷、脘腹不适等肝郁不舒的症状作用甚佳。

徵调:属火,升腾炎上。

功能主养心活血。

对因血脉瘀阻引起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助疗作用。

如人阴气太重,宜用振奋阳气的火乐。

宫调:属土,浑厚温和,悠远沉静,功能主润脾、养血、益补中气。

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安神宁气。

商调:属金,节奏铿锵有力,音域高亢,音色悲壮,功能主清肺可增强免疫,激励情志,对悲观者易适用。

但金气太盛则反而易折,故要兼及调和之音。

羽调:属水,清悠柔和,如水微澜。

其功能在于强肾益精。

适用于肾阴虚火旺、肾精亏虚而导致的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

容易急躁、冲动之人则配以水乐,可以给躁急动悸的性情注入一股令人静逸神定的清泉。

音乐与养生具有镇静作用的乐曲:高山流水(古筝)、阳关三叠(古筝)、平湖秋月(古筝)、西江月(古筝)、关山月(古筝)、月夜(二胡)、出水莲(古筝)、碧间流泉(古筝)、普庵咒(古筝、箫)、流水(古筝)、闲居吟(二胡)、小夜曲(海琼斯、柴可夫斯基、舒伯特、莫扎特、海顿)。

适应症:心情浮躁,情绪紧张,焦虑不安,失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具有抒发情志作用的乐曲:春江花月夜(琵琶)、渔舟唱晚(古筝)、早晨(笛子)、三五七(笛子)、河南筝歌(琵琶)、飞花点翠(古筝)、梦幻曲(舒曼)、春天奏鸣曲(贝多芬)、天鹅湖(柴可夫斯基)、月光(贝多芬)、蓝色多瑙河(巴赫)。

中国古老的五音养生

中国古老的五音养生

中国古老的五音养生作者:李强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0年第03期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唱歌不好,就会说:“我五音不全。

”这里的五音其实就是指我国古老的五音音阶。

五音又称五声,即宫、商、角、徵、羽。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很多事物均从五行学说有密切关系,如五色、五音、五脏等均与五行有相生相应。

五音与五行、人体脏器的关系有很多论述和实际应用。

现在我国在一些地方依然有五音戏、五音说唱等曲艺。

《黄帝内经》等古老医书中就已经记载了五音对一些疾病的影响,这些治疗方法与西方发展的音乐治疗有些暗合之处。

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

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

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我国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

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五音治疗音乐之羽调音乐(肾)五音养生篇

五音治疗音乐之羽调音乐(肾)五音养生篇

五音治疗音‎乐之羽调‎音乐(肾)‎五音养生篇‎特性】‎:达到‎安神助眠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肾‎脏、膀胱功‎能,并抑制‎心火。

柔婉‎的琴音传达‎出如水般的‎清凉,带来‎通体的舒畅‎自在。

‎【羽乐(正‎调)】的功‎能和适应范‎围羽为‎冬音,属水‎主藏。

正羽‎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下降,调节‎肾与膀胱的‎功能,兼有‎助肝阴制心‎火的功效。

‎用于养‎生保健‎肾气较虚‎者,冬季宜‎多听。

‎用于练功‎‎可促进储‎能练精和丹‎田建设,静‎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可镇‎定安神,对‎于大脑疲劳‎、气血上冲‎、头胀脑热‎、难以入眠‎者宜听用。

‎用于体‎育运动‎可抑制兴‎奋,对于赛‎后休整,减‎少能耗,恢‎复体能时宜‎听用。

‎用于治疗‎‎适用于诸‎般气逆、虚‎火上炎、心‎烦失眠、夜‎寐多梦、腰‎酸腿软、性‎欲低下、或‎阳萎早泄、‎肾不藏精、‎小便不利等‎病症。

‎【乐曲介绍‎】羽属‎水,琴音传‎神的表现了‎山泉涓滴渐‎渐汇流成小‎溪,流过峡‎谷、流过平‎原....‎。

柔和温婉‎的音乐流泉‎,熄去了烦‎忧的心灵之‎火,给您一‎份悠游在山‎边水流的快‎乐心境。

‎‎羽调式音‎乐: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有如高山‎流水,富于‎清澈与光彩‎。

五行属水‎,通肾,五‎志属恐。

‎水:在‎五行中,有‎润泽、向下‎运行等作用‎。

羽调‎式音乐,是‎鼓、水声等‎音乐,入肾‎经与膀胱经‎,主理肾脏‎与膀胱的健‎康,利于防‎治气的上逆‎或过分上炎‎。

其旋律模‎拟地下泉水‎,溶洞水,‎山涧小溪、‎江河、湖泊‎、海洋的之‎水声音,风‎雨雷电交加‎水,天雷为‎火,天雨为‎水,水火相‎激、济,交‎响轰鸣,震‎荡寰宇,天‎地能量迸发‎。

听羽乐,‎使人讲究整‎洁规矩,且‎爱好礼节。

‎水是万‎物着母,主‎肾,生命之‎根,肾气蒸‎发,天地合‎,生命诞生‎。

羽(‎即6-La‎)调式乐曲‎:《船歌》‎《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平沙落‎雁》、《月‎光奏明曲》‎。

五音疗养(大全五篇)

五音疗养(大全五篇)

五音疗养(大全五篇)第一篇:五音疗养吴慎中国音疗《理疗养生音乐》,由美国政府特别认可的保健养生音乐专家──夏威夷大学医学院教授吴慎,根据「乐先药后」,发现源于易经「五音八声」,以及黄帝内经「五音对五脏」等历代圣贤运用音乐与养生医疗结合的预防医学哲理,历经三十年时间研发制作而成。

金音(商声)专辑介绍金音-调理肺、大肠经脉金音为编钟声锣等乐,入肺经与大肠经,主理肺肠的健康.金音的旋律和曲调,是根据易经五行八音的方位性和乐器对应人体五脏所演示而成.金属古制品的古乐器如:编钟磬锣鼓铃声长号三角铁等,发出的混厚清脆之声为金音.金音旋律和曲调中选择了编钟磬声奏出中华炎黄文化气势磅礴的尊贵和威严,编钟声奏响了历史顶盛时期的辉煌时代!木音(角声)专辑介绍木音为古箫、竹笛、木鱼等乐,入肝胆之经,疏肝利胆,保肝养目。

古箫、竹笛的原始之声,舒展、深远、悠扬,飘逸若仙,高而不亢、低而不臃,连绵不断,显示古木焕发生机,带来春意。

木音代表东方苍龙的音意,被认为是祛灾避凶的吉祥物,它象征着强大、健康、向上。

在古箫的原始旋律阴阳起伏之中,似乎在召唤东方巨龙从大地上缓缓地腾空而起,它应着角声,朝着太阳,奔向空……木音可以梳理肝火胆热的淤疾,平和血压、清血质,夜间休息时有助于安魂入神,对于容易疑神疑鬼、精神不安的人,也有很好的理疗效果;其他,如夜晚受到惊吓、盗汗、心中忧郁等,也相当有益。

多听木音,可以移转性情,增强精神,安定魂魄,消除失眠,让身心合一,重新找到原始平和的人性。

水音(羽声)专辑介绍水音-调理肾、膀胱经脉水音为鼓水声等乐,入肾经与膀胱经,主理肾脏与膀胱的健康.水音的旋律结合了地下泉水溶洞水小溪河水百川汇合及海洋之声.水声的声波能强壮肾脏功能,会刺激肾上腺分泌,有机物帮助泌尿系统代谢功能,可以疏导外排下腑疾患与泄毒,从而平衡免疫系统,提高生命品质,这样可以开发智力与志向,发展更高的生活理想,人在和谐的自然之中,像仙人一样享受每一秒美妙的时空.火音(徵声)专辑介绍火音-调理心、小肠经脉火音为古琴小提琴等丝弦乐,入心经与小肠经,主理小肠和心脏的健康.丝弦类的古琴之声属于火音.古琴奏鸣了远古的回音,有轰然绵延的背景.音乐突出古琴的清朗感,悠扬舒缓,并逐步加快节奏,接著,出现打击乐清脆的叮咚声,展现出长河落日的远景.一阵雁过的翎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风生水起,去蒸霞蔚,表现出中国远古文化长河中优美的回音和片断,令人发幽古之情!火音为古琴小提琴等丝弦乐,入心经与小肠经,主理小肠和心脏的健康.丝弦类的古琴之声属于火音.古琴奏鸣了远古的回音,有轰然绵延的背景.音乐突出古琴的清朗感,悠扬舒缓,并逐步加快节奏,接著,出现打击乐清脆的叮咚声,展现出长河落日的远景.一阵雁过的翎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风生水起,去蒸霞蔚,表现出中国远古文化长河中优美的回音和片断,令人发幽古之情。

音乐养生和康复之五音五行

音乐养生和康复之五音五行

③音乐养脾
脾,主运化,是五脏五行 的中和力量,称为“中土”, 蕴含生机,化育万物,也 是人体后天能量之本,饮 食水谷营养生化之源。
宫音养脾
宫音:土音、秋(深)音,表现出一片安详、平稳、柔和,如同大地涵育万物
、包容一切,辽阔且温厚,深秋硕果累累的自然风景。一般由土质乐器如陶笛、埙 吹奏出来。土系音乐是依据针对脾、胃经而设计的经络养生音乐,促进全身气机的 稳定、养脾胃、助消化。
角调音:木音、春音,表现出一片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春天 气息。这类养生音乐可以促进全身气机的展放、上升。角调音是依据肝经、 胆经而设计的经络养生音乐,调节肝胆的疏泄不畅、心神不交。

角音处方
角音曲目:《春之声圆舞曲》、《江南丝竹乐》《春风得意》、《江南好》等; 适合人群:肝气郁结、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
商音养肺
商调式:金音,秋(初)音,演奏出呈现明朗、坚实的曲风
,传递出初秋清凉的感受。商调音乐是依据肺经、大肠经而设计的 经络养生音乐,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 具有收敛、调理气血之功效,以防治元气耗散。
商音处方
商调曲目:如吴慎《金音》、《汉宫秋月》、理查德《秋日私语》。 适合人群: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者。
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者。情志爽朗、豁达有利于保护肝脏。
临床研究:角音调理肝癌手术后的失眠


情志→肝气郁结→疾病
②音乐养心
心,主血脉,藏神。心气 强健,推动血液运行的生 理功能就正常,气血运行 通畅,全身的生理机能正 常,表现为面色红润有光 泽,脉率和缓有力。
徵音养心
徵调式:火音、夏音,呈现出激昂、欢乐、热情洋溢

五音养生

五音养生

《黄帝内经》等古老医书中就已经记载了五音对一些疾病的影响, 这些治疗方法与西方发展的音乐治疗有些暗合之处。
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 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最佳欣赏时间21:00~23:00。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过早过晚听都不太合适。

五脏中的将军
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 肝就会使我们体内的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稍久,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产生种种不适。
小贴士:音乐处方
若想催眠请听《平湖秋月》、舒曼的《梦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欲解抑郁请听《喜洋洋》、《江南好》。
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 小调——悲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c 小调——命运》。
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步步高》。
Hale Waihona Puke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 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
五窍:鼻、目、耳、舌、口。
中国音乐追求的清、静、淡、远的意境,与中医学提倡顺应自然“恬惔虚无”的法则同出一辙。

艺术疗法——五音与五行

艺术疗法——五音与五行

音乐疗法——五音与五行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

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

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

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

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在繁体字中,樂、藥、療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

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

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脏(脾、肺、肝、心、肾)

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脏(脾、肺、肝、心、肾)

五⾳(宫、商、⾓、徵、⽻)与五脏(脾、肺、肝、⼼、
肾)
⾳乐可以让我们⾝⼼放松,⾝⼼放松则利于⾝⼼的健康,可见⾳乐也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我们经常听到⾳乐胎教,这就是⾳乐的神奇功效之⼀,下⾯我们就为⼤家介绍五⾳保健的常识。

⽤⾳乐治病,早在⼏千年前就出现在中国了。

《黄帝内经》中记载:“肝属⽊,在⾳为⾓,在志为怒;⼼属⽕,在⾳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在⾳为宫,在志为思;肺属⾦,在⾳为商,在志为忧;肾属⽔,在⾳为⽻,在志为恐。


这是古⼈根据阴阳五⾏理论,把五⾳(宫、商、⾓、徵、⽻)与⼈的五脏(脾、肺、肝、⼼、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有机地联系在⼀起,即五⾳配五脏,五脏配五⾏,五⾏配五志。

⽽“五⾳疗法”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产⽣的。

具体说:宫调乐曲,悠扬和谐,助脾健运,旺盛⾷欲。

商调乐曲特点:风格⾼亢悲壮、铿锵肃劲,善治躁怒,使⼈安宁。

⾓⾳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眠;徵⾳抑扬咏越,通调⾎脉,抖擞精神;⽻⾳柔和透彻,发⼈遐思,启迪⼼灵。

古语有“百病⽣于⽓⽽⽌于⾳”,充分说明了⾳乐对⼈们健康的重要性。

历史上⽤⾳乐治病的例⼦有很多。

如宋代⽂学家欧阳修曾勤于政事,过于忧⼼,导致形体消瘦,医治数次⽆效。

后来,每天听古曲《宫声》数次,⼼情逐渐由忧郁专为愉快,不药⽽愈。

现在,五⾳疗法不仅会⽤于缓解精神压⼒、抗焦虑忧郁、治疗失眠等传统领域。

还能协同震动、光电、针灸、推拿等多种⼿段,治疗痛症、脑瘫、功能性消化不良、原发性⾼⾎压等多种疾病,显⽰出了⼴阔的发展潜⼒。

对于健康⼈⽽⾔,在⽣活中应善于充分利⽤五⾳调节情绪,养⽣保健,才是最实际的。

古琴养生法:五音调五脏,五音顺五行(附五音琴曲)

古琴养生法:五音调五脏,五音顺五行(附五音琴曲)

古琴养生法:五音调五脏,五音顺五行(附五音琴曲)琴,习称古琴或七弦琴,是中国历史悠久,具有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乐器。

据人们推测,古琴的历史有近三千年之久,但是纵观历代文献和上古传说,古琴的历史足以推溯至五千年以前的远古时代。

2003 年 7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古琴”列入“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它是继“昆曲”之后第二批被批准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除了修身养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疗愈和养生。

【黄帝内经】里最神秘的内容就是那些音律和五行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大学者们太懂音乐了,把乐音当命,知道每个声音都事关重大的关系到阴阳的磁场。

每个调,每根弦,都关系到五行,风水和节气,生怕乐律错了就会要了命。

比如羽调过忧了,生湿寒;徵调太厉了,生燥上火。

每个音都有魔鬼的一面,尤其是那些升降音,很有乱情的危险。

升降音象征着不确定的声音,而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歧途。

因此翻烂了能找到的琴谱,有变音的乐曲少之又少,大部分的曲子都遵守着五音之正。

几千年来,古琴不仅滋养了中国人的性情,更为祖国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下面,带着大家详细了解古琴的疗愈和养生功能。

一、五音与五行我们都知道,五行是中国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

《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相生相克。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五音又称五声。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音阶,即宫、商、角、徵、羽。

而五音和五行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jue、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五音养生:音乐与健康的结合

五音养生:音乐与健康的结合

五音养生:音乐与健康的结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音(宫、商、角、徵、羽)被视为影响情绪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音乐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促进健康的工具。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音乐能通过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以及增强生理机能,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五音与养生的关系,剖析音乐对健康的多重影响。

五音的基本概念五音,指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种基本音调,分别是宫、商、角、徵和羽。

每一种音调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作用。

宫:与中气相连,主气血运行,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

商:与肝脏有关,能够舒缓情绪,有助于解压。

角:与心脏相关,能活跃心情,并促进血液循环。

徵:对应脾脏,具镇静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

羽:与肺部相连,能够帮助呼吸和提升肺活量。

这些音调各有其独特的属性和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听取与演奏这些音乐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

音乐对健康的影响1. 促进心理健康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音乐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健康。

在聆听舒缓音乐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五音中的商可以帮助人们舒缓情绪,使其进入一个更放松的心理状态。

以往在传统音乐治疗中,通过调整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感,增进放松感。

2. 调节生理功能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对生理状态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激烈运动时,可以选择节奏快的音乐,这种类型的乐曲能够提升人的能量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训练。

而在休息时,选择一些慢节奏、柔和的音乐则可以降低心率,平稳呼吸,有助于身心放松。

同时,有专家指出,在进行冥想或瑜伽时,可以使用与五音中的宫、徵相联系的乐器进行伴奏,以增加冥想效果,提高专注力和自我治愈能力。

3. 增强身体抵抗力科学研究发现,聆听具有正面愉悦感受的音乐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

从五音的角度来看,“宫”的频率对增强气血运行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排除体内毒素,从而提升整体免疫力。

五音养生治疗音乐

五音养生治疗音乐

五音养生治疗音乐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音即商(2)、角(3)、羽(6)、徵(zhi,5)、宮(1)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脏:肺、肝、肾、心、脾五音:宫、商、角、徵、羽五窍:鼻、目、耳、舌、口五音治疗音乐之商调音乐(肺)五音养生篇商乐介绍:特殊设计的商调式音乐,能达到调神、宁心净脑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肺气的宣发、肃降。

锣、钟琴明朗的演出配合坚实的曲风,传达出初秋清凉的感受。

功能与适应症:商为秋音,属金主收。

能促进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兼有保肾抑肝的作用。

用于养生、保健肺较虚弱者,秋季宜多听。

用于练功可促进聚气藏能,静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可宁心静脑,对于用脑过度,兴奋不已不能自控者宜听用。

用于听育运动可降低兴奋性,在运动后需放松、消除疲劳时易听用。

用于治疗适用于肺气虚衰、气血耗散、自汗盗汗、咳嗽气喘、心烦易怒、头昏目眩、悲伤不能自控等病证。

乐曲介绍:商属金,先强后渐弱的金锣声为商调式音乐揭开了序幕;之后由钟琴明朗而坚实的声音,娓娓的表现「金」的特性。

商调式乐曲,略带一丝悲伤的气息但却不凝重,描绘出「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的秋之景象。

商调式音乐:音乐高亢、悲壮、铿锵、雄伟。

五行属金,通肺,五志属悲。

金:在五行中的属性,具有清洁、降、收敛的作用。

商调式音,是金石类材料制造的乐器:如编钟、磬、锣鼓、铃钹、长号、三角铁等演奏的商调式音乐,浑厚、清脆的金石之声,声声连绵不断地回荡在天地间,气势磅礴、高昂,起伏委婉,震荡心肺,帮助人们扩充肺腑,加大肺活量,吸纳大量氧气,入肺经,大肠经,主理肺、肠的健康。

听商乐,使人品端庄,正直且好义。

金石音乐旋律选择了编钟、磬等乐音,能够演奏出中华民族文化气势磅礴的尊贵与威严,宏大嘹亮的编钟音乐显示出了历史鼎盛时期的辉煌,赞颂太平盛世的繁荣昌盛!古典音乐表达了先辈们创造文字、音乐、数学、哲学、医学、历法等高度的文明文化,教化人们心气和平,积善事、调魂魄,行爱心、得神明,从而达到强肺强魄,驱除疾病与后患,增强体质的目的。

中医五音养五脏

中医五音养五脏

中医五音养五脏作者:付顺利来源:《祝您健康》 2019年第5期高山流水、珠落玉盘,自古音律就是人们“沟通”天地、祭祀祖先的媒介,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笔下寄托思绪的载体。

曾国殿堂上的编钟,汉江岸边的鼓琴,赤壁矶头的洞箫,浔阳江上的琵琶……中华文化的长河就在这宫商角徵羽的鸣响中缓缓流淌。

中医药学也是一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统音律为中医增添了三分儒雅的同时,也发挥着独特的疗效。

中医的音乐疗法讲究五行归类,就是根据宫、商、角、徵、羽,即Do、Re、Mi、Sol、La,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

这五音表现为基础,以五调式来分类,力求准确地符合五脏的生理节律和特性,结合五行对人体体质人格的分类,分别施以“音疗”,从而达到促进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循环正常协调的功效。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下面就是“中医五音养五脏”的实例。

● 心——五脏中的君主心在五行属火,心脏一刻不停地搏动,完全符合火的特性。

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断减少的睡眠、日益减少的运动……无一不在伤害我们的心脏,给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带来健康风险。

心常见不适:失眠、心慌、心胸憋闷、胸痛、烦躁、舌尖部溃疡。

属心的音阶:徵音(Sol),相当于简谱中的“5”。

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营造出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调》《紫竹调》轻松活泼,婉转流畅,不仅悦耳动听,而且歌唱性强,所以一直是上海人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

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Sol)和属于水的羽音(La)配合,发挥独特的功效——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可使心气平和。

最佳欣赏时间:21:00~23:00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让心气平和下来,过早过晚听都不太合适。

伴茶:一杯红茶,略加少量绿茶,可以补益心脏。

● 肝——五脏中的将军肝在五行属木,就像轻盈的杨柳一般喜欢舒展而不喜被困遏,这便是“肝喜条达恶抑郁”的含义。

五音治疗音乐之 徵调音乐(心)五音养生篇

五音治疗音乐之 徵调音乐(心)五音养生篇

五音治疗音乐之徵调音乐(心)五音养生篇【徵乐特性】徵调式音乐,可达到振作精神的良好作用;并能调节心脏功能,有助脾胃、利肺气的作用。

热情高亢的唢呐与管弦乐的完美演出,充份传递激昂、欢乐的气氛。

【徵乐(正调)】的功能和适应范围徵为夏音,属火主长。

徵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升提,调节心脏功能,有助脾胃、利肺气的作用。

用于养生保健心力不足者,夏季宜多听。

用于练功可促进气血通行,动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可振奋精神、提高效率,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宜听用。

用于体育育运动可激发斗志、提高兴奋性,准备活动后期至出场参赛前宜听用。

用于治疗可防治心脾两虚、内脏下垂、头晕目暗、神疲力竭、神思恍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情绪低落、畏寒、四肢寒冷等病症。

【乐曲介绍】徵属火,唢呐活跃高亢的声音与管弦乐气势磅礴的描述“火”的属性;接著由轻快流畅的乐曲逐渐提升,乐曲的气氛欢快活泼而不过分激昂,充分的表现了徵乐的属性。

徵调式音乐:它的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如火焰跃动、热力四散。

五行属火,通心,五志属喜。

火:在五行中,是有炎上、温热、升腾的特性。

徵调式音,火为古琴、小提琴等丝弦音乐,入心经,小肠经,主理心脏和小肠的健康。

古琴、古筝弹奏出远古的回音,有轰然绵延的背景音乐,突出古琴的清朗悠扬舒缓的旋律,逐步加快节奏,清脆悦耳的打击乐的叮咚声出现,展现出长河落日的远景。

雁过翎翅声、鸣叫声声由远及近,由近而远去,风声水起,云蒸霞蔚,表现出中国远古文化长河优美的回音和片段,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听徵乐,使人乐于行善,并且爱好施舍。

火是万物的动力,代表心脏,有热量,丝弦的声音可以拨动人的心弦。

《黄帝内经》指出:火通心经,疏导小肠经,丝弦音调理神志,疏导血脉,平稳血压,疏通小肠,祛毒疗伤。

聆听火音乐可以使心、小肠处在沉稳和谐的生理状态之中。

徵(即5-So)调式乐曲:《喜洋洋》《步步高》《喜相逢》《金色狂舞曲》、《步步高》、《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各种吹打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音五行养生篇
五声来源于五度相生,古人认为五音是正音,因为它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

人有五宫,五脏,五指,这与五音组成的五声音阶,也是非常和谐的。

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河海,岁有万物成熟。

凡自然界中事物的一切差异与和谐,皆可称“乐”。

在音之前必有声,一切物体,如山间潺潺流水,产生声,声与声相感应,产生了有规律的变化时,就会出“音”。

音与音的和谐相配,发出乐耳的声音既音乐。

音乐可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正心。

古书《黄帝内经》记载,宫、商、角、征、羽五音,与人五脏相连,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不谋而合之处。

如宫音雄伟,具“土”之特性,可入五脏中的脾;商音清净,具“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属“木”,可入肝;征音属“火”,可入心;羽音属水,可入肾。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音--商角羽徵宫
五窍--鼻目耳舌口
《礼记.乐记.乐本》中说到:音乐与健康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声相应,
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旌,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性。

大意为:所有的声音都是从人的心中产生出来。

人心的活动,是由外界事物引起。

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波动,便表现为“声”(乐音);各种“声”互相应和,就发生变化,变化而形成一定的组织,称之为“音”(曲调);用乐器把音演奏出来,配合上舞蹈,就成为“乐”。

乐是由音发展而来的,他的根源是在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

所以悲哀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的声音就忧戚而急促;快乐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声就宽舒而和缓;喜悦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的声就开朗而自由;愤怒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的声就粗暴而严厉;崇敬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的声就正直而庄重;爱慕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的声就温和而柔美。

这六种声不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而是人心感应外物,使内在感情激动的结果。

因此,古人吟诗,都喜用唱的形式表达。

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做到正直、平和、慈悲、有体谅之心,那么它内心的愉快就会产生,而愉快又会促进内心的安和,内心平静,平和就能使生命长久,
活得长久就可以通达知天命,进而敬神佛。

相关古籍:
《黄帝内经·素问》
《史记·汉书·乐书》
《礼记·乐记·乐本》
二、五音五脏颐情篇
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入脾;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入肺;角调式乐曲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入肝;徵调式乐曲,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入心;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入肾。

人体不同的脏器需要通过不同的音乐来调适。

肝脏喜听角调式乐曲
这类乐曲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代表曲《胡笳十八拍》。

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惑,肝脏就会使体内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

产生忧郁、易怒、口苦、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等现象。

可在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晚上7点~11点时段欣赏该曲,有利于克服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
的肝气演变成火。

日新博客—青春集中营
心脏喜听徵调式乐曲
这类乐曲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代表曲《紫竹调》。

如果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睡眠减少以及缺少运动等不良因素不断伤害心脏,很容易引起心慌、胸闷、胸痛、烦燥、舌尖部溃疡等症状。

晚上睡觉前,听上一段《紫竹调》,让心气平和下来,对补益心脏有较好效果。

脾脏喜听宫调式乐曲
这类乐曲风格悠扬沉静,犹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代表曲《十面埋伏》。

暴饮暴食、思虑过度等都会使脾胃负担过重而产生腹胀、便稀、口唇溃疡、肥胖、面黄、疲乏、胃下垂等不适。

欣赏该乐曲适宜在进餐期间,或餐后一小时内,在乐曲的刺激下,能有节奏地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肺脏喜听商调式乐曲
这类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代表曲《阳春白雪》。

由于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污染的空气和各种致病的细菌很容易袭击肺脏,产生咽喉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感冒等疹状。

肾脏喜听羽调式乐曲
这类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代表曲《梅花三弄》。

当身体内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能量时,通常从肾中抽调久而久之,肾的能量就
会处于匮乏的状态,从而产生面色黯淡、尿频、腰酸、黎明时分腹泻等现象。

上午7点~11点是一天中气温持续走高的时段,在这个时段里,体内的肾气也会受外界的感召,在乐曲的刺激下,可以促使肾中精气隆盛。

三、五音五情调神篇
过多的负面情绪易伤神,久则伤心亦伤身,这个时候就可以有选择的用音乐来舒缓心情,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暴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办事稍有挫折易灰心丧气。

平时应引导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旋律激昂欢快,能使人奋进向上。

在情绪急躁发火时,应听些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

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

这些曲目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

当遇到挫折,情绪极度恶劣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使其从忧虑痛苦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应给予引导排遣。

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
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

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

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在愤怒万分,压抑心头时,应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等。

在愤怒已极,大动肝火时,应以角调式乐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艾尔加《威风堂堂》等。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能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