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高后果区管理措施

高后果区管理措施

高后果区管理措施高后果区管理措施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高后果区是指可能发生严重后果的地区,如化工厂、核电站、石油储存设施等。

在这些区域中,出现事故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和财产损失。

因此,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扩大事故的后果,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制度。

这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应急预案、安全培训等。

各单位要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建立科学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其次,要加强高后果区的安全监管。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高后果区的安全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加强对高后果区的巡查和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同时,要加大对重点高后果区的监管力度,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另外,要加强高后果区的安全设施建设。

高后果区要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如安全阀、泄漏报警装置、消防设备等。

这些设施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要加强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要注重高后果区的环境保护。

高后果区的事故不仅会对人身安全形成威胁,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要加强高后果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高后果区的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高后果区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

高后果区的事故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一旦发生往往影响范围较大,因此,要加强高后果区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

在高后果区建立紧急联络机制,明确各救援单位的职责和任务,提前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加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对能力。

最后,要加强高后果区事故的信息公开和社会参与。

高后果区事故的处理不仅关乎政府和企业,还关乎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标准

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标准

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标准
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标准如下:
1.管道如果发生泄漏会严重危及公众安全和(或)造成环境较大破坏的区域。

2.管道经过地区分级识别,四级、三级地区,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特定场所的区域和除三级、四级地区外,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加油站、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

高后果区是管道管理的重点,开展高后果区识别是管道管理单位的共识,一方面管道泄漏事故发生在高后果区和非高后果区影响程度差异很大。

发生在高后果区的管道泄漏事故可能会对管道沿线周边的人员安全、环境安全造成较大危害,进而产生较大社会影响。

在非高后果区内的管道泄漏事故影响主要是针对管道企业内部,应避免在高后果区内发生管道泄漏,或者因管道泄漏导致的次生灾害。

天然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辨识及管控措施

天然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辨识及管控措施

天然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辨识及管控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在高后果区的研究与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天然气长输管线高后果区的安全问题,加大了对高后果区的辨识及风险评估,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规定用于安全管理过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受经验缺乏、重视度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高后果区的安全管理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为了保证天然气使用安全、保证高后果区居民的正常生活,需要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高后果区投入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明确高后果区的分布,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高后果区的安全,在满足天然气输送需求的同时保证输气安全性。

关键词:输气管道;高后果区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前言:社会大众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为天然气市场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天然气管道运输有着极大的优势,不仅运输量大、安全性强而且占地面积小,是适合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效的天然气输送方式。

但是一些有着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十分偏远,这使得长输管道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能由于地势或是环境的影响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的出现暴露了很多的问题,且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很有可能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长输管道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1、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理概述近年来,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日益增多,为民众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的能源支持,但是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给民众造成了损失。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理工作不容许丝毫的懈怠,必须从天然气长输管道链条的所有环节入手,因此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降低管道事故发生率,确保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长输高压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随着社会各界对天然气使用量的不断增加。

天然气的运输管道安全性也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但是长输高压天然气管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不能处于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因此在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

高后果区识别

高后果区识别

第十五条高后果区(HCA)识别
针对气源管道线路的完整性管理应首先从高后果区的识别和管理开始,重点针对高后果区管段开展工作,要通过分析管道的基础数据,找出管道的高后果区,识别高后果区存在的威胁,明确完整性管理重点
第十六条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为了识别管道存在的危害,可能诱发管道事故的具体事件的位置及状况,找出管道的高风险段,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并按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排序,优化管道的完整性评价工作。

风险评价可采用专家评价法、相对评价法、场景评价法、概率评价法等,可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价,也可以进行专项风险评价,如外腐蚀风险评价、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价等。

当管道发生显著变化时、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以及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都应再次进行风险评价,还应将完整性评价的结果作为风险再评估的因素予以考虑,以便反映管道的最新状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成品油管道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设施,是石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重要运输通道。

由于成品油管道运输的液体品种多、管道沿线环境复杂、运输周期长等特点,一旦发生泄漏或泄漏点点火等事故,将可能造成较大的人身伤亡和环境污染。

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进行识别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泄漏或点火事故的严重性:成品油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或泄漏点火事故,燃烧火灾带来的高温和浓烟可能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重大危害,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企业形象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2. 泄漏事故后果难以预测:成品油管道泄漏后,由于管道运输液体量大,泄漏处最初燃烧的成品油将会扩大泄漏面积,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更大的威胁。

3. 泄漏事故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成品油管道泄漏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后果长期存在,对周围生态环境和水源造成长期威胁,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复杂性。

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进行识别和管理,有助于提前预防和控制管道事故,减少事故对人员、环境的危害,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主要是通过对管道沿线环境、运输风险和可能的事故后果进行综合评估。

常用的识别方法有:1. 环境风险评价:通过对管道周围环境的地形地貌、水源、土壤质量等因素的分析,初步确定管道沿线环境对事故的响应能力和事故后果的传播范围。

2. 安全风险评估:对成品油管道的运输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管道设施的状况、管道运输量、运输距离、泄漏概率等因素,初步确定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3. 事故后果分析:通过模拟泄漏或点火事故的后果,确定事故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和范围,识别高后果区。

4. 综合评估:将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范围和等级。

通过以上方法的识别,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进一步为事故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编制提供重要依据。

1. 制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针对高后果区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制定全面的管道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对可能事故发生原因、事故处置流程、人员疏散和救援、环境应急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措施。

高后果区专项管理方案

高后果区专项管理方案

一、方案背景为保障我国油气管道安全运行,有效预防和控制高后果区潜在风险,依据《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高后果区专项管理方案。

二、管理目标1. 确保高后果区管道安全运行,降低事故发生率。

2. 提高高后果区管道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3. 完善高后果区管道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管理内容1.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估(1)根据《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要求,对管道沿线进行全面排查,确定高后果区范围。

(2)对高后果区进行风险评估,明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管道本体保护(1)加强管道本体维护保养,确保管道防腐层完好,防止腐蚀、磨损等问题。

(2)定期进行管道内检测和外检测,及时发现管道缺陷,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 第三方施工管理(1)严格审查第三方施工项目,确保施工安全。

(2)与施工单位签订管道保护协议,明确双方责任。

(3)加强施工现场监管,防止施工活动对管道造成破坏。

4. 公众参与与宣传(1)开展管道安全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2)设立管道保护信息举报电话,鼓励公众参与管道保护工作。

5. 应急管理(1)制定高后果区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四、管理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高后果区专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

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 加大资金投入,用于高后果区管道维护、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

4. 加强监督检查,对高后果区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优化信息化手段,利用无人机、GIS等技术手段,提高高后果区管道管理水平。

五、实施与监督1.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

2. 各级单位要高度重视高后果区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本方案各项措施。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油气长输管道是连接油气生产地和消费地的重要设施,其运输的油气产品具有潜在的高后果风险。

为了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和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必须对其周边区域进行高后果区的识别和划定。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是指为了确定油气管道周边区域内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场所和设施,从而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的一套科学规定。

首先,在进行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判断一个区域内可能受到影响的重要指标。

当人口密度较高时,意味着油气泄漏或爆炸可能造成更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将该区域划定为高后果区。

2.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工厂和重要交通干道等。

这些设施的存在可能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和影响范围,因此应将其作为高后果区的重点考虑对象。

3.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包括水源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农田等。

对于这些区域,油气泄漏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引发生态灾难,因此应将其划定为高后果区。

4.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直接关系到油气泄漏或爆炸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例如,山谷、河流和地下水流动的路径可能促使油气扩散,从而增加事故后果的风险。

根据上述关键因素,制定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划定高后果区的半径:根据事故类型和可能的事故后果,确定油气长输管道的高后果区划定半径。

一般来说,危险品管道事故的影响范围与泄漏量、燃烧特性和地形等因素有关,需要进行综合评估。

2.分级管理:根据不同区域的风险级别,制定不同的管控措施。

例如,在高人口密度区域内,应建立相关应急预案、加强巡查和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而在环境敏感区,要加强对水源地和土壤的监测,确保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进行环境修复。

3.建立安全监测系统:对高后果区域内的油气长输管道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控。

并且应建立监测数据的记录、存储和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危险。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加强高后果区管道,预防环境地质灾害、管道第三方损坏和管道本体腐蚀导致管道失效在高后果区造成严重危害,制定本规定。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辖区内所有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3.1 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本规定所称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是指当管段发生断裂或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居民导致财产损失及人员伤害的区域。

气体管道可通过对潜在影响半径的计算得到HCAs的范围。

4 职责4.1 管道处4.1.1 是管道高后果区的归口管理部门;4.1.2 负责制定全公司的HCAs 识别、分析计划并监督实施,汇总HCA 识别表,报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备案;4.1.3负责对所辖管道进行HCAs 识别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4.1.4 负责全线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的管理、指导工作;4.1.5 负责制定和高后果区相关的标准制度、管理规范。

4.2 所属各单位4.2.1 负责辖区内高后果区的识别、评价、管理等具体实施工作,建立高后果区统计台帐,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完成高后果区识别评价报告;4.2.2 负责将高后果区台帐向管道处、地方政府部门提交备案;4.2.3 负责编制管道保护宣传计划并定期对高后果区进行管道保护宣传;4.2.4 负责对高后果区的线路巡护,遇国家重大节假日加大巡护力度;4.2.5 负责高后果区内地面标识、通信光缆、管道保护设施等管道附属设施的维修维护;4.2.6 负责掌握高后果区内管道设施分布、交通、人文、地理、社会环境等各种情况,熟悉管道维抢修方案。

5 管理内容5.1 高后果区的识别:气体管道途经下述任何区域的管段均为高后果区。

5.1.1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地区(地区等级划分规定见附录B)。

5.1.2 管道经过的第四类地区。

5.1.3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之外的地区:a) 潜在影响半径(计算方法见附录A)大于200m 且在潜在影响范围内包括20 户或更多的供人类使用的建筑。

管道线路高后果区管理规定

管道线路高后果区管理规定

管道线路高后果区管理规定1 目的和范围为了规范在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行为,明确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内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对所辖在役管道的高后果区管理。

2 术语和定义2.1 高后果区本规定所称高后果区是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于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简写为HCAs。

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高后果区用管道上的边界位置来描述区域位置,如从XXXkm+xxm—XXXkm+xxm或两管道上GPS位置点来描述。

2.2 潜在影响区域本规定所称潜在影响区域是指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时,依据潜在影响半径计算的可能影响区域。

2.3 地区等级本规定所称地区等级是指按沿线居民户数和(或)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为四个地区等级(注:地区等级划分标准见GB50251,具体见附录A)。

2.4 一区一案本规定所称一区一案是指针对每个高后果区管段编制的风险管控方案,每一个高后果区对应编制一个风险管控方案。

方案应包含管道基础信息、高后果区识别依据、风险评价结果、管控措施要求、应急处置预案和人员机构等内容。

3 职责3.1 管道处2020-12-10发布 2020-12-10实施3.1.1是公司在役管线高后果区的归口管理部门;3.1.2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的实施和执行情况及风险评价,系统识别和评价高后果区面临的危害因素与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3.2所属各单位管道管理部门3.2.1负责校核、确认站队上报的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结果;3.2.2负责将确认后的高后果区识别结果录入PIS系统;3.2.3负责对识别出的高后果区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即“一区一案”),对高后果区的风险管控措施、巡护要求和应急准备做出安排。

3.3基层单位(作业区、站队)3.3.1负责所辖管段高后果区的识别、确认、记录并更新;3.3.2负责落实高后果区管段的管理措施;3.3.3负责加强高后果区识别和管理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建立、落实高后果区“区长”制度,确保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3.3.4负责按照各省市县等地方政府印发的高后果区相关管理要求及时开展高后果区相关信息的报备。

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控

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控

二、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1、当管径大于762mm,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大于6.9MPa或管径小于273mm, 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小于1.6MPa,识别区域为潜在影响区。 2、其他管道的识别区域为管道两侧各200m范围内。

• 识别方法 • 关键步骤
三.高后果区识别识别方法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法
基于卫星地图定位划分
一级一类地 区
不经常有人活动及无永久性人员居住的区段
一级二类地 区
户数在15户或以下的区段
二级地区 户数在15户以上、100户以下的区段
三级地区 四级地区
户数在100户或以上的区段,包括市郊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规划发展区以及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人口稠密区
四层或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交通频繁、 地下设施多的区段
现场识别划分
三.高后果区识别识别方法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法-基于卫星地图定位划分
基于卫星地图定位划分的方法是将管道在卫星地图中进行标记,利用地 图软件以管道为中心在两侧按照高后果区识别的要求划分带状图,通过 对带状图中的建构筑进行识别划分高后果区。
三.高后果区识别识别方法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法-基于卫星地图定位划分
高压力油气输送管道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审核,认真管好人员密集型 高后果区存量,严格控制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增量。
一、高后果区概述
1、为什么要识别高后果区
政府监管要求 2018年4月24日应急管理部《关 于报送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 场所高后果区识别情况的函》:进 一步细化了途径人员密集场所高后 果区分级分类统计表,要求各企业 填报途径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统 计表。
输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及分级标准(GB32167-2015)

高后果区识别实施方案

高后果区识别实施方案

高后果区识别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对高后果区进行准确定义。

高后果区是指在发生事
故时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区域。

这些区域可能包括
化工厂、石油化工设施、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区等。

在识别高后果
区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可能的事故类型和后果,包括火灾、爆炸、
泄露等,以及可能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高后果区,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对于化工厂和石油化工设施等高危区域,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
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应急预案、人员培训等。

对于交通
要道和人口密集区,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和巡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和疏散。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高后果区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利用先进的监
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高后果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
的安全隐患,预警可能的事故风险。

同时,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形成多方联防的态势。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加强高后果区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


过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安全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高后果
区的安全性能和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总的来说,高后果区识别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全面提高高后果区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应
对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高后果区可能带来的
严重后果,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
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高后果区是政府监管、社会关注的对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

XXX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38号)要求,各管道企业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全面开展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更新机制。

1、高后果区定义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 ―2015)将“高后果区”明确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是指油气管道发生泄漏失效后,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环境破坏的区域。

2、高后果区识别按照GB 的规定,高后果区分为三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III级、II级、I级。

2.1输油管道高后果区1)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段,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公开室层数)广泛集中、交通频繁、公开办法多的区段(III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为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

规定了管道中心线两侧的距离为200m,长度为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2km,当满足“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

其中,“普遍集中”应理解为不少于2栋。

同时,因为定义该类型III 级高后果区是按照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来划分的,对于管道穿越交通频繁和地下设施多的区域,可以不作为该类型III 级高后果区进行识别。

2)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III 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属于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

规定了在管道两侧各200m范围内存在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

同时需要注意,如果通过环境敏感性分析,虽然在管道某一侧200m范围内存在敏感的受体(包括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但是确定了管道发生泄漏后不可能进入附近的受体,可不作为高后果区进行管理,但需在高后果区识别过程中做好分析和说明。

高后果区管理方案

高后果区管理方案

高后果区管理方案一、高后果区是啥?咱得先搞明白。

高后果区就像是管道世界里的“敏感地带”,一旦这里出点啥问题,那可不得了,可能会影响好多人的生活,甚至对环境造成大麻烦。

比如说管道从人口密集的小区下面穿过,或者靠近学校、医院这些重要场所,那这一片就是高后果区。

二、怎么找出高后果区呢?1. 地毯式搜索。

咱们得派人到实地去溜达,沿着管道线路,像寻宝一样,看看哪里有村庄、城镇,哪里有河流、湖泊啥的。

还要看看管道附近有没有新建的建筑或者设施,可别漏过任何一个角落。

2. 借助高科技。

光靠两条腿可不够,还得用无人机、卫星图像这些高科技玩意儿。

从天上看,能发现很多在地上不容易注意到的情况。

就像给管道做个全方位的体检,看看哪里存在高后果区的隐患。

三、高后果区的分类。

1. 人员密集型。

这就像住在管道上方的那些小区居民,人多呀。

要是管道泄露了,那大家的安全就受到威胁了。

这时候我们得把这种高后果区标记为“重点保护人员区”,像保护小宝贝一样小心对待。

2. 环境敏感型。

要是管道靠近水源地或者自然保护区,那可就是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了。

就像管道在大自然的“小心肝”旁边,一有闪失就可能破坏了生态环境这个美好的家园。

这种地方我们要像守护宝藏一样守护着。

3. 重要设施型。

如果管道靠近发电厂、大型工厂这些重要设施,那就是重要设施型高后果区。

这就好比是给重要设施的运转提供生命线的地方,一旦断了,那这些设施可就“罢工”了,会给好多方面带来大麻烦。

四、管理措施。

1. 加强监测。

对于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

咱们得安装更多的监测设备,像智能传感器之类的。

这些传感器就像管道的“小卫士”,时刻盯着管道的压力、流量啥的。

一旦发现异常,就马上发出警报,就像小卫士喊“有情况”一样,我们就能及时处理。

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

除了监测管道本身,还得监测周围的环境指标。

比如说监测水质有没有变化,空气里有没有怪味道。

如果发现水质变浑浊了或者空气里有异味,那就得赶紧看看是不是管道出问题影响到环境了。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分级管理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分级管理

2020年02月经过酸化的油水井还能够提升地层的渗透能力,提高岩层的渗透率,为油田产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酸化用化学剂包括缓蚀剂、助排剂、铁稳定剂、乳化剂、防乳化剂、起泡剂、降滤失剂、缓速剂、暂堵剂、稠化剂、防淤渣剂十一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化学剂用途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认真去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确保发挥出有效作用。

酸化用化学剂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效果也在慢慢改善。

为了确保酸化用化学剂可以发挥出有效作用,在使用时必须要按照相关要求,不能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否则会对实际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在石油开采中,为了保证原油质量,需要用到大量酸化用化学剂,因此要妥善保管,放置在良好环境中,避免对试剂性能产生影响。

2.5压裂用化学剂支撑剂是一种针对压裂使用的支撑裂缝,可以降低液体流动的阻力,是增加石油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压裂过程中用的溶剂被称之为压裂剂,压裂工程施工能否成功,除了和支撑剂的性质、用量等因素有关系外,还和压裂液有关系,为了保证压裂液可以达到一定工艺效果,会在里面加入化学试剂。

经常用的压裂液有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等几种类型,各自用途是不一样的。

前置液的作用是压开地层形成一定几何尺寸的裂缝,为携砂液的使用做好准备,操作起来会更加方便。

携砂液的作用是将支撑剂送到裂缝中去,顶替液的作用则是将井筒中的携砂液全部顶替入地层,并清除井底的积砂。

原油中胶质和沥青的含量比较高,粘度在高温下水平是比较高的,如果不进行降低粘性处理,就无法保障原油的正常输送。

原油降粘剂的主要成分是缩合物型、不饱和单体的均聚物或者共聚物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型。

有效使用降粘剂,可以降低原油的粘性,从而提高输送效率。

降粘剂对原油中的有机氯含量会产生影响,但是降粘剂的有机氯含量不高,特别是水溶性的降粘剂,因此对原油有机氯含量的影响不是很大[4]。

3结语综上所述,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在开采的时候必须保证质量。

长输管道高后果区定义

长输管道高后果区定义

长输管道高后果区定义
《长输管道高后果区定义》
一、定义
长输管道高后果区(High Consequence Area,HCA)是指管道两端之间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环境灾害的区域。

二、区域范围
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的范围以设计规定的最大变形管径作为界定标准,并以管道两端管道中心线及管道之外的边缘之间,以及有可能影响管道的支撑结构及上下游的河湖水体,以及路沿、防护林、居民点等等构成管道支撑系统的范围作为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的范围。

三、高后果区的特征
1. 人员伤亡的可能性大:人们经常使用长输管道所在的区域,如路沿、防护林等,如果管道发生泄漏,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 环境危害大:长输管道的泄漏可能会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如水质、土壤被污染,植物受到破坏等。

3. 财产损失大:管道泄漏后可能导致一系列财产损失,如清洗环境污染物、修复管道等维修费用等,这些费用将会直接影响管道运营方的收益。

四、高后果区的防护措施
1. 加强管道维护:每年要定期检查管道的结构强度、异物检测、管道表面检查等,及时发现泄漏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泄漏发生。

2. 加强管理:对管道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让他们正确理解高后果区的概念,并仔细审查管道运行报告,及时发现问题。

3. 人工监测:在管道的高后果区定期进行人工监测,每次监测均要检查管道结构、表面、特征及环境因素等,如应急预案等,以确保管道的安全。

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标准

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标准

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标准
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地质、地貌、气候、灾害历史、人口密度等因素,将地区划分为不同等级,用于评估和管理灾害风险。

一般来说,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地质条件:地区的地质结构、地貌特征、地震活动等情况。

例如,地震频繁、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往往被认为是高后果区。

2. 气候条件:地区的气候特点、降雨量、温度等因素。

气候条
件对于洪涝、风灾等灾害的发生和后果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气候
多变、降雨量大的地区被认为是高后果区。

3. 灾害历史:地区过去发生的灾害事件及其影响程度。

灾害历
史可以为划分高后果区提供参考,发生频率高、影响严重的地区往往
被认为是高后果区。

4. 人口密度: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情况。

人口密度高的地区,灾害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救援将更具挑战性,因此常被认为是高后
果区。

一般情况下,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可以分为三级,即高、中、
低等级。

划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国家或地区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
整和修改。

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帮助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风险管理、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

高后果区等级划分标准

高后果区等级划分标准

高后果区等级划分标准高后果区等级划分标准是指对公共安全事故风险管控的一种评估和分类方法,旨在对不同类别和级别的高后果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保护。

高后果区是指那些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重大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社会稳定化破坏的区域,例如化工厂、核电站、大型石化企业等。

高后果区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风险评估、技术指标、安全管理等要素,通过对高后果区相关因素的综合考量,将高后果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下面将介绍一般适用的高后果区等级划分标准:一、基础规定高后果区等级的划分需要参考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现行的相关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高后果区等级划分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高后果区的系统风险评估,评估其可能导致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可将高后果区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等。

三、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高后果区等级划分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主要考虑高后果区所处位置、周围环境、建筑物结构、安全设备等方面的技术因素。

技术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抗震性能、防火设施、安全通道等。

四、安全管理好的安全管理是高后果区等级划分的基础,包括高后果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制、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培训等方面。

安全管理的完善程度也是划分高后果区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划分标准根据综合考量风险评估、技术指标和安全管理等因素,可以将高后果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可以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等级。

高风险区:高风险区是指伴随着高风险的高后果区,可能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

在高风险区,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

中风险区:中风险区是指伴随着中等风险的高后果区,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区域。

在中风险区,应强化安全管理,加强设备维护和监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培训水平。

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标准

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标准

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标准一、概述高后果区(High Consequence Area)是指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区域,具有高风险性和高影响力。

为了确保高后果区地区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对地区进行等级划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本标准旨在明确高后果区地区等级划分的方法和程序,为相关管理和评估工作提供指导。

二、地区等级划分标准高后果区地区的等级划分应基于以下标准: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程度。

高后果区地区应具有较高的事故发生概率和风险程度,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人类造成重大影响。

2. 事故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高后果区地区的事故影响范围应较大,程度应较为严重,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3. 管理和控制难度。

高后果区地区的管理和控制难度应较高,需要采取严格的措施和手段来确保安全和稳定。

4. 社会影响。

高后果区地区的事故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可能对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产生重大冲击。

根据以上标准,可以将高后果区地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一级、二级和三级等。

不同等级的地区应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三、地区等级划分程序高后果区地区等级的划分应遵循以下程序:1. 信息收集和分析。

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资料和信息,包括历史事故记录、风险评估结果、环境影响评估等。

2. 现场调查和评估。

对高后果区地区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估,了解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程度。

3. 等级划分。

根据信息收集和分析结果以及现场调查和评估结果,对高后果区地区进行等级划分,确定不同地区的等级。

4. 管理和控制措施制定。

根据不同地区的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安全设施等。

5. 监督和检查。

对高后果区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同时,对地区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四、结论高后果区地区的等级划分是确保该地区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地区的等级划分,可以明确不同地区的事故发生风险和影响程度,为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业区如何做好管道高后果区管理措施?

作业区如何做好管道高后果区管理措施?

作业区如何做好管道高后果区管理措施?GB32167—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将“高后果区”明确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是指油气管道发生泄漏失效后,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环境破坏的区域。

但是造成服务中断、企业财产损失的后果一般不作为高后果区考虑的主要因素,如输气管道穿跨越河流的区域,通常不纳入高后果区。

1、高后果区主要风险高后果区管段内的主要风险类型为第三方损坏,第三方施工具有破坏性大、突发性强、野蛮施工的特点。

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后果区管段内第三方施工极剧增多,大多第三方施工手续不全、对管道保护单位存在敌意,且存在未经审批强行开工、不服监管的现象。

第三方施工开挖活动可能造成管道外防腐层的划伤、撞击凹陷、光缆断裂,严重时可能造成管道泄漏事故。

第三方活动还可能造成管道上方重型车辆的碾压、重物堆积、土体失稳等。

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重大安全事故。

2、现有高后果区主要管理方式1)区长负责制。

严格落实中油管道关于专职区长、作业区级分区长、作业区级总区长的职责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巡护工作。

2)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

每年4月30日前对所辖管道进行一次全面的高后果区识别和更新工作,并将识别和更新结果录入PIS 系统。

根据识别结果开展风险评价,制定“一区一yrz O3)加密巡线频次。

作业区级总区长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高后果区徒步巡线,作业区级分区长每周对所辖高后果区管段开展全覆盖徒步巡线,专职区长每天至少开展两次高后果区徒步巡线工作,属地巡线工每天开展两次高后果区徒步巡线并记录到GPS巡检系统中。

4)建立地警企联动机制。

按要求完成“一区一案”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备案,定期走访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沿线乡镇村社。

5)持续加强第三方施工管理。

加强管道第三方施工管理信息收集,对于发现的第三方施工实现“三色”预警机制,严防死守。

6)栽设高后果区管理信息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加强高后果区管道,预防环境地质灾害、管道第三方损坏和管道本体腐蚀导致管道失效在高后果区造成严重危害,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辖区内所有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
本规定所称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是指当管段发生断裂或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居民导致财产损失及人员伤害的区域。

气体管道可通过对潜在影响半径的计算得到HCAs的范围。

4 职责
4.1 管道处
4.1.1 是管道高后果区的归口管理部门;
4.1.2 负责制定全公司的HCAs 识别、分析计划并监督实施,汇总HCA 识别表,报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备案;
4.1.3负责对所辖管道进行HCAs 识别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4.1.4 负责全线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的管理、指导工作;
4.1.5 负责制定和高后果区相关的标准制度、管理规范。

4.2 所属各单位
4.2.1 负责辖区内高后果区的识别、评价、管理等具体实施工作,建立高后果区统计台帐,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完成高后果区识别评价报告;
4.2.2 负责将高后果区台帐向管道处、地方政府部门提交备案;
4.2.3 负责编制管道保护宣传计划并定期对高后果区进行管道保护宣传;
4.2.4 负责对高后果区的线路巡护,遇国家重大节假日加大巡护力度;
4.2.5 负责高后果区内地面标识、通信光缆、管道保护设施等管道附属设施的维修维护;
4.2.6 负责掌握高后果区内管道设施分布、交通、人文、地理、社会环境等各种情况,熟悉管道维抢修方案。

5 管理内容
5.1 高后果区的识别:气体管道途经下述任何区域的管段均为高后果区。

5.1.1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地区(地区等级划分规定见附录B)。

5.1.2 管道经过的第四类地区。

5.1.3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之外的地区:
a) 潜在影响半径(计算方法见附录A)大于200m 且在潜在影响范围内包括
20 户或更多的供人类使用的建筑。

对潜在影响半径大于200m 的地区的人口密度可以通过与半径为200m 以内的区域比例换算来识别,在此区域内的建筑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