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t与m3换算

合集下载

砂石常规试验手册

砂石常规试验手册

实验项目砂筛分析执行标准实验JGJ52-2006、试验筛GB/T6003.1、GB/T6003.2注意事项1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后,在进行试验2如无摇筛机,可改为手筛1.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10mm、5mm、2.5mm、1.25mm、630μm、315μm、160μm的方孔筛各一只,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3.摇筛机4.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5.浅盘、软、硬、毛刷等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mm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10mm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

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备用。

二、试验步骤: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砂可称25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在上、小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5mm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固紧,筛分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余量不超过试样总重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按这样顺序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余全部筛完为止。

2.试样在各只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按式计算得出的剩余量,否则应将该筛上的筛余量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的筛余量。

式 mt=A√d÷300 mt—某一筛上的剩余量(g)d—筛孔边长(mm)A—筛的面积(mm2)3.称取各筛筛余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三、结果计算:1.计算分计筛余(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2.计算累计筛余(该筛的分计筛余与筛孔大于该筛的各筛的分计筛余之和),精确至0.1%3.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判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0.1%4.砂的细度模数应该下式计算,精确至0.01:μf= (β2+β3+β4+β5+β6)-5β1100-β1μf—砂的细度模数;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公称直径5.0mm、2.5mm、1.25mm、630μm、315μm、160μm的方孔筛的累计筛余。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一、砂石材料基本概念1.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又称骨料)的总称。

2.石料分类:根据石料形成时的地质条件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3.集料的定义: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

4.标准筛:对颗粒性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用的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寸规格要求的系列样品筛。

5.集料划分方法:(1)按集料形成过程:分为自然风化、地质作用形成的卵石(砾石)和人工机械加工而成的碎石。

(2)按粒径大小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又称砂)。

(3)按化学成分分为酸性集料和碱性集料。

6.粗、细集料划分:水泥混凝土的分界尺寸是4.75mm,沥青混合料的分界尺寸为2.36mm。

7.集料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公称最大粒径比最大粒径小一个粒级。

集料最大粒径指集料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实际上工程中所指的最大粒径往往是指公称最大粒径。

二、石料1.真密度:石料在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温度20℃),单位真实体积(不包括孔隙体积)的质量。

量纲为g/cm3。

2.毛体积密度:石料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单位毛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和闭口、开口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3.孔隙率P:石料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即毛体积)的百分率。

4.吸水性:衡量一定条件下石料吸水能力的大小称为石料的吸水性。

可用吸水率和饱水率两项指标表示。

1)吸水率:石料在室温(20±2℃)和大气压条件下,石料试样最大吸水质量占烘干(105±5℃)石料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2)饱水率:石料在室温(20±2℃)和抽真空(真空度残压为2.67KPa)后的条件下,石料试样最大吸水量占烘干石料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水率比吸水率大,饱水率的计算方法与吸水率相似。

5.耐候性:石料在自然环境下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要承受周围环境温度改变引起的温度应力作用,其次是承受因正、负气温的交替冻融引起内部组织结构受到的破坏作用,评价石料这种抵抗自然破坏因素的性能称为耐候性。

土的密实度

土的密实度

1 / 11详细内容:土石料的压实,是土石坝施工质量的关键。

维持土石坝自身稳定的土料内部阻力(粘结力和摩擦力)、土料的防渗性能等,都是随土料密实度的增加而提高。

例如,干表观密度为l.4t/m3的砂壤土,压实后若提高到1.7t/m3,其抗压强度可提高4倍,渗透系数将降低至1/2000。

由于土料压实结果,可使坝坡加陡,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投资。

一、土料压实特性土料压实特性,与土料本身的性质、颗粒组成情况、级配特点、含水量大小以及压实功能等有关。

对于粘性土和非粘性土的压实有显著的差别。

一般粘性土的粘结力较大,摩擦力较小,具有较大的压缩性,但由于它的透水性小,排水困难,压缩过程慢,所以很难达到固结压实。

而非粘性土料则正好相反,它的粘结力小,摩擦力大,具有较小的压缩性,但由于它的透水性大,排水容易,压缩过程快,能很快达到密实。

土料颗粒粗细组成也影响压实效果。

颗粒愈细,空隙比就愈大,所含矿物分散度愈高,就愈不容易压实。

所以粘性土的压实干表观密度低于非粘性土的压实干表观密度。

颗粒不均匀的砂砾料,比颗粒均匀的细砂可能达到的干表观密度要大一些。

土料的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用原南京水利实验处击实仪(简称南实仪)对粘性土的击实试验,得到一组击实次数、干表观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如图4 2所示,图中”为击实次数,G为饱和度。

在某一击实次数下,干表观密度达到最大值时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对每一种土料,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只有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才能获得最大的干表观密度,且压实也较经济。

非粘性土料的透水性大,排水容易,压缩过程快,能够很快达到压实,不存在最优含水量,含水量不作专门控制。

这是非粘性土料与粘性土料压实特性的根本区别。

2 / 11压实功能的大小,也影响着土料干表观密度的大小,从图4—2可见,击实次数增加,干表观密度电随之增大而最优含水量则随之减小。

说明同一种土料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表观密度并不是一个恒定值,而是随压实功能的不同而异。

砂石加工系统

砂石加工系统

砂石料生产系统混凝土90%由砂石料组成,每立方米混凝土需1.5m3砂石骨料,约合2.2t/ m3。

砂石料生产系统是混凝土大坝的粮仓,是工程的命脉。

因此,砂石生产系统的。

规模也十分庞大,对工程建设的影响重大,应高度重视。

1砂石料源的选择1.1砂石料的分类:天然砂石料、人工砂石料。

砂石料的综合成本:除计入开采、加工运输等成本外,还应包括料场及加工系统建设的土建和设备的一次性投资,以及采用不同类型骨料配制混凝土时其它成分材料差额的费用等。

有些工程招标时明确,综合成本还包括剥离层、边坡支护、场地排水、环境保护的费用。

1.2水工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技术要求:详见《规范》品质要求:骨料的级配、容重、比重、热学性能、物理力学指标(湿抗压强度)。

有害成分:云母(<2%)、碱骨料、有机物、黏土、硫化物等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1.3砂石料源的选择:1.3.1.1最佳料源选择方案取决于料场的布局、开采条件、可利用料的贮量,质量级配、加工条件、弃料量、运输方式、运输方式、运输距离及生产成本的因素,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1.3.1.2料源分类:天然砂石料场:陆上料场、河滩料场、河床水下料场。

人工料场:采石厂。

工程开挖利用料:导流隧道、坝肩坝基开挖等弃渣。

1.4砂石料的开采:1.4.1砂石料开采量:砂石料需要量应按各级配混凝土需要量按比例分别计算。

初估时,可以按每立方米约需1.5m3砂石净骨料,其中,粗骨料1.067 m3 (1.5t), 细骨料0.433 m3(0.7t)。

折合成开采量时需计入开采、加工、运输、储存等的损耗系数。

系数可参阅有关资料。

1.4.2人工料场的开采:一般用钻爆法松动岩体,控制开采石块的粒径,用鄂式破、反击破、移动式破碎站破碎,对超大块石用二次爆破或液压破碎锤处理。

2砂石加工厂水电工程要求砂石加工厂,“现代化、高标准、绿色环保、智能节能”。

加工厂由粗碎、中细碎、筛洗、制砂等车间单元组成,三个生产环节,即毛料生产、半成品料生产、成品料生产。

砂石料生产质量控制

砂石料生产质量控制

砂石生产质量控制1天然骨料砂石骨料是最主要的原材料,其重量占混凝土重量的80%以上,砂石骨料的价格对混凝土的经济指标影响极大,同时砂石骨料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在进行砂石骨料生产时,要选用质地均匀、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结构致密、具有适当的强度、比重、热化学性能和弹性模量符合要求以及非碱活性的岩石作骨料的料源。

天然骨料具有外形圆滑,质地坚硬,开采费用少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料源。

但是,由于天然砂石料的原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级配分布常不均匀。

某些料场还含有或粘附一些不稳定的化学物质或有害成分,可能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在开采加工过程中会受到洪水的制约,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也比较大。

1.1 适用范围本节生产质量控制仅适用于水工混凝土天然砂石骨料的加工生产质量控制,主要控制其生产天然粗骨料的超逊径和细骨料(砂)的的石粉含量及细度模数。

1.2 天然砂石骨料加工质量要求在水电工程中砂石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

粒径大于5mm的为粗骨料,小于5mm的为细骨料,我国现行规范将粗骨料分成150~80、80~40、40~20、20~5四级,分别叫特大石、大石、中石、和小石。

细骨料按其粗细程度又可分为粗砂、中砂、细砂三种。

混凝土用粗细骨料的加工质量要求见表4-1~4-2及图4-1~4-2。

表4-1 细骨料(砂)的质量要求注:本表引自《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一)》(SDJ-207-82)带*号引自《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标准(质量标准汇编(一))》《试行》表4-2 粗骨料(碎石)的质量要求注:①、本表内容引自《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②、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须有专门试验论证;③、力学性能的要求和检验,可按国家建工总局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图4-1 混凝土细骨料颗粒级配标准范围图图4-2 混凝土粗骨料颗粒级配标准范围图1.3 天然砂石骨料加工关键工艺质量控制天然骨料的生产是将开挖的砂砾料运至加工系统进行冲洗破碎分级,破碎是为了调整粗细骨料的级配平衡,预筛分洗泥车间是为了控制粗骨料的含泥量,筛分分级是把来料根据级配要求把砂砾料分成几个级段,并控制骨料超逊径含量。

关于江苏计价表内1:1砂石垫层定额含量问题

关于江苏计价表内1:1砂石垫层定额含量问题

关于江苏计价表内1:1砂石垫层定额含量
问题
【提问】
大家好:请问一下关于江苏计价表内1:1砂石垫层含量的问题套用2-116定额含量分别为砂:0.98t碎石:0.80t 合计是1.78t其中砂的损耗是3%、碎石的损耗是2%;除去损耗是砂:0.95t碎石:0.78t 这样子合计为1.73t这里面的砂、石应该是密实状态的重量吧而实际施工用的砂、石密实状态密度应该分别是1.6t/m3、2.0t/m3吧这样子的话1:1砂石就算砂石用量各取0.5的话砂:0.5立方*1.6t/立方=0.8t、碎石:0.5立方*2t/立方=1t合在一起就是1.8t,超过了定额含量啊这样子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用量比较大;今天领导问我这个事情,我也有点搞不清楚呢;领导让我尽快给出答复,关于这个问题请问专家我该如何解释呢问题补充:实际施工用料采用过磅控制,我算了一下一段轴线工程量为330m3、用到的砂石量为589t左右,而根据现场材料部门提供的数据是700t左右,此项悬殊难道是施工的问题,还是其他的问题呢?
【答案】学员tracy01,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你反映的问题不用讨论现场材料出现了收方问题,700吨的数量绝对不可能的,定额的含量是用不完的,如果你的330立方米工程量没有错,那总材料用量应该在570吨以内的。

1。

砂石料标准摘要

砂石料标准摘要

摘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以下简称《混凝土用砂石》)自2007年6月1日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它对保证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与《建筑用砂》(GB/T14684-2001)(以下简称《建筑用砂》)、《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以下简称《建筑用石》)中的术语、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多个方面没有统一,给实际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现将三个标准规范之间主要差异点,以表格形式列出进行对比,以供各位同行参考,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以协调。

一、《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人工砂①《建筑用砂》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①《建筑用砂》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①《建筑用砂》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1)规格等级①《建筑用砂》土用砂石》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

2)天然砂的颗粒级配①《建筑用砂》砂颗粒级配区MM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5%),而《混凝土用砂石》规定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的累计筛余相比,除公称粒径为了5.00MM和630Μ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5%)。

3)人工砂的颗粒级配①《建筑用砂》ΜM土用砂石》规定人工砂的颗粒级配必须符合要求。

4)含泥量及泥块含量①《建筑用砂》0,而《混凝土用砂石》中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混凝土要求砂的含泥量为小于或等于2.0%、泥块含量为小于或等于0.5%,两者差异甚大。

集团工程项目物资进场验收和保管管理规定

集团工程项目物资进场验收和保管管理规定

集团工程项目物资进场验收和保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物资进场验收管理工作,强化对采购产品质量监管和控制,防范物资质量风险,充分利用仓库设施,采取科学的保管和保养方法,减少人为和自然损耗。

依据《公司物资管理办法》及集团公司相关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及工程项目,包括钢筋、商品混凝土、电线电缆等构成工程实体物资,以及甲方供料、周转材料、小型机械、手电动工具、辅助材料等产品的进场验收。

第三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物资进场验收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物资验收管理制度,梳理完善到场材料检验检测的控制流程,明确对钢材、混凝土、电线电缆等构成工程实体,或对工程安全质量有重大影响的物资验收、验证、检验管理的工作程序,不断加强关键物资质量管控,从源头降低采购质量风险。

第二章物资验收管理第四条现场物资验收一般规定:1.项目物机部负责对进场物资的数量和质量验收把关,对大宗物资、批量物资实行两人或以上共同验收制度,其中钢筋实行三方验收,条件具备的可通过视频监督物资验收过程。

物资验收时要认真核对资料,包括与供方的定货合同,送料签认单、产品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说明书、装箱单、发货明细表等。

验收完毕后,验收人员按要求在原始验收记录单(送货单或收料单)或《进场/入库物资验收登记簿》上签字。

2.数量和质量检验(1)计重物资数量检验。

计重物资一般按净重计算,以理论换算交货的按理论换算,按件标明重量或数量的物资,应全数进行检验,逐件清点。

但对数量较大、定量装箱、证件齐全、包装完整无损者,可以进行抽检,一般抽检率为5%-15%o按净重计算的带包装、捆扎物资抽取10%检验。

不能换算或抽检的物资,应全部检验。

(2)计件物资数量检验。

计件物资要全部清点件数,带有附件或成套机电设备,要分别清查附件数量。

固定包装小件物资,如包装一致,可抽查5%—15%,如无差错可不再检验,否则应全部检验。

(3)体积计量物资数量检验。

《普通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总则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适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

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例:5~10的石子:计算:5+10=15/2=7.5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二、砂的质量要求1、砂的细度模数μ2、砂的颗粒级配区:注:1、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按公称直径630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其中的某一区。

2、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上表中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公称直径为5.00mm和0.630m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直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应不大于5%。

3、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

4、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石子多少吨一方

石子多少吨一方

石子多少吨一方一方石子等于多少吨石头密度为2g每立方厘米一方=1000000立方厘米,就是2吨1.2*2=2.4吨1.3*2=2.6吨上面是没有考虑空隙因素的。

从实际生产生活的经验来看。

一方石子=1.6吨石子左右。

不同石头密度不一样,重量也不一样,以青石头为例1立方米青石大概是2吨━3吨内,因为石头的密度一般是2000多千克每立方米石头密度为2g,所以一方石头重量等于就是2吨。

根据密度的不同,一方石头的重量一般的重量在2.4吨至3.5吨之间。

土的比重〔密度〕也会不同由于土的成分不同。

一般常见的土的1立方米就是1吨,结果就会不一样根据土壤的类型不同,土壤容重也不同,一般含矿物质多而结构差的土壤(如砂土),土壤容积比重在1.4-1.7g/cm^3之间;含有机质。

不同石头的密度:1、大理石一般在2.6~2.7克每立方厘米。

2、花岗石一般在2.6~3.0克每立方厘米。

3、石灰石一般在2.6~2.8克每立方厘米。

4、石板石一般在2.7~2.9克每立方厘米。

岩石作用中华奇石馆馆长李文科介绍:石头可以用来打火、可以美容、做食品、玉石养颜等,石头有磨脚石、饮用麦饭石水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加食欲,促进循环,有助于排除因环境污染而蓄积于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使细胞净化,长期饮用可收到延年益寿之效,石头可以建房子,工艺品,可以做建筑材料。

现代工业很多原材料都是石头: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数不胜数;石头可以用来建筑,石头可以收藏,石头可以佩戴,石头可以作书名,石头可以做“石锅脆肠”。

岩石可以按照其成因分为三大类,但由于自然界是连续体,很难真正依据我们的分类分成三种岩性,因此会存在一些过渡性的岩石,好比说凝灰岩(火山灰尘与岩块落入地表或水中堆积胶结而成)就可能被归於沉积岩或火成岩,但大抵是我们还是可以分为主要的三大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石头在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用途就是混凝土,制造水泥乃至用水泥、砂子、卵石或碎石配制混凝土都是石头。

砂石检验细则

砂石检验细则

砂石试验检测细则3.1筛分试验3.1.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3.1.2仪具与材料标准筛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1g摇筛机烘箱:能控温在105℃±5℃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3.1.3试验准备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 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mm 筛(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 g 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试样在烘干3 h 以上的情况下,其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3.1.4试验步骤1、试验步骤1.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 g ,精确至1 g ,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 min ,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为止,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1.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 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超过1%时应重新试验。

3.1.5计算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总量与筛号在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m 1)的百分率,精确至0.1%.对沥青路面细骨料而言,0.15mm 筛下部分即为0.075mm 的分计筛余,由4.2.7测得的m 1和m 2之差即为小于0.075mm 筛底部分.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3、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各号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4、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5、天然砂的模数按式(T0327-1)计算, 精确至0.01. 75.475.436.218.16.03.015.0X 1005)(A A A A A A A M --++++= 式中:M X-----砂的细度模数A 0.15、A 0.3.....、A 4.75--分别为0.15、0.3....4.75mm 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6、直进行两次平等试验,以试验结果的自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3.2含泥量的检测3.2.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仅用于测定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3.2.2仪具与材料天平:称量1kg,感量不大于1g.烘箱:能控温在105℃±5℃.标准筛:孔径0.075mm及1.18mm的方孔筛.其它:筒、浅盘等.3.2.3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100g,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500 g(m0)的试样两分备用.3.2.4试验步骤1、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筒中,并注入洁净的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 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体倒入1.18mm至0.075mm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2、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砂样洗出的水清澈为止.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3.2.5计算砂的含泥量计算,精确至0. 1%.G0 - G1Q a= ×100G0式中:Q a-----砂的含泥量(%)G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G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自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3.3泥块含量的检测3.3.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用砂中颗粒大于1.18mm的泥块的含量.3.3.2仪具与材料天平:称量1kg,感量不大于0.1g.烘箱:能控温在105℃±5℃.标准筛:孔径0.6mm及1.18mm的方孔筛.其它:洗砂用的筒及烘干用的浅盘等.3.3.3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5000 g,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1.18mm筛筛分,取筛上的砂大致相等两份备用.3.2.4试验步骤1、取试样一份200 g置于容器中,并注入洁净的水,使水面至少走出砂面约150mm,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4 h,然后用手在水中捻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0.6mm筛上,用水淘洗至水清澈为止.2、筛余下来的试样应小心地从筛里取出,并在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手称量(m2).3.3.5计算砂中泥块含量计算,精确至0. 1%.G1 - G2Q b= ×100G1式中:Q b ------砂中大于1.18mm的泥块含量(%)G1---试验前存留于1.18mm筛上的烘干试样质量(g)G2---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取两次平等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3.4砂堆集密度及空隙率试验3.4.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砂自然状态下的堆积密度、空隙率.3.4.2仪器与材料台秤:称量10kg,感量1g.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108mm,净高109 mm,筒壁厚2 mm ,筒底厚5mm,容积约为1L.标准漏斗烘箱:能控温在105℃±5℃.其它:小勺、直尺、浅盘等3.3.3试验准备1、试样准备:用浅盘装来样约3L ,在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分备用.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2、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期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0331-1)计算筒的容积V .V =M 1-M 2 (T0331-1)式中:V ------容量筒的容积(ml)M 1---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M 2---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3.4.4试验步骤1、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入容量筒中,也可 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哎呀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 mm 左右,试样装满并走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尽交物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柑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 1.2、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 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旋转方向垂直).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走出容量筒筒口,多面手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 23.4.5砂的空隙率按式(T0331-4) 计算, 精确至0. 1%.1、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分别按式(T0331-2)和式 (T0331-3) 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VM M 01-=ρVM M 02-=ρ 式中: ρ------砂的堆积密度(g/cm 3)ρ------砂的紧装密度(g/cm 3)M 0---容量筒的质量(g)M 1---容量筒和堆积砂的总质量(g)M 2---容量筒和紧装砂的总质量(g)V---容量筒的容积(ml)2、砂的空隙率按式(T0331-4) 计算, 精确至0. 1%. n=(1-aρρ)%100⨯ 式中: n ------砂的空隙率(%)ρ------砂的堆积或紧装密度(g/cm 3)ρa ---砂的表面密度(g/cm 3)3.5细骨料的密度及吸水率1、 3.5.1目的与适用范围 用坍落筒法测定细骨料(天然砂、机制砂、石屑)在23℃时对水的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饱和面干相对密度).2、 用坍落筒法测定细骨料(天然砂、机制砂、石屑)处于饱和面干状态时的吸水率.3、 用坍落筒法测定细骨料(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的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饱和面干相对密度).4、 本方法用于小于2.36mm 的细骨料.当含有大于2.36mm 的成分时,如0-4.75mm石屑,宜采用2.36mm 的标准筛进行筛分,其中大于2.36mm 的部分采用T0308”粗骨料密度与吸水率测定方法”测定,小于2.36mm 的部分用本方法测定.3.5.2仪具与材料台秤:称量1kg ,感量不大于0.1g.饱和面干试模:上口径40mm ±3 mm ,下口径90mm ±3 mm ,高75mm ±3 mm的坍落筒捣棒:金属棒,直径25mm ±3 mm,质量340 g ± 15g 烧杯:500 ml容量瓶500 ml烘箱:能控温在105℃±5℃洁净水,温度为23℃±1.7℃其它:干燥器、吹风机(手提式)、浅盘、铝制料勺、玻璃棒、温度计等3.5.3试验准备1、将来样用2.36mm 标准筛过筛,除去大于2.36mm 的部分.在潮湿状态下用分料器法或除去大于2.36mm 的部分,在潮湿状态下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细骨料 至每份约1000 g,拌匀后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浅盘或其它合适的容器中.2、注入洁净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0mm 左右(测量水温并控制在23℃±1.7℃),用玻璃棒连续搅拌5min,以排除气泡,静置24h.3、细心地倒去试样上部的水,但不得将细粉部分倒走,并用吸管吸去余水.4、交关盘斌,用手提吹风机缓缓吹入暖风,并不断翻拌试样,使骨料 两面的水在各部位蒸发,达到伏诛 饱和面干状态.注意吹风过程中不得使细粉损失.5、然后将试样松散地一次装入饱和面干试模中,用捣棒轻捣25次, 捣棒端面距试样表面距离不超过10mm,使之自由萍,捣完后刮平模口,如留有空隙亦不必再装满.6、从垂直方向徐徐提起试模,如试样保留锥形没有坍落,帽说明骨料中尚含有表面水,应继续按上述方法用暖风干燥、试验,直至试模提起怕试样开始出现坍落为止.如试模提起后试样坍落过多,则说明试样已干燥过分,此时应将试样均匀洒水约 5 ml,经充分拌匀,并静置于加盖容器中30min 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至达到饱和面干状态为止.判断饱和面干状态的标准,对天然砂,宜以”在试样中心部分上部成为2/3左圆锥体,即大致坍塌1/32、细骨料的表观密度ρa 、表干密度ρs 及毛体积密度ρb 按式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ρa=( ɣa -a T )* ρρs=( ɣs -a T )* ρρb=( ɣb -a T )* ρ式中:ρa ------骨料的表观密度(g/cm 3)ρs ------骨料的表干密度(g/cm 3)ρb ------骨料的毛体积密度(g/cm 3) ρ------水在4℃时的密度(g/cm 3)a T ------试验时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附录B 表B-1取用3、细骨料的吸水率按式计算, 精确至0. 1%.ω=100303⨯-m m m 式中:ω ------骨料的饱和面干吸水率(%)m 3------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m 0------烘干试样质量(g)4、如在特殊需要,需以饱和面干状态的试样为基准求取细骨骨料 的吸水率时,细骨料的饱和面干吸水率按式计算, 精确至0. 1%,但需在报告中注明.ω1=100303⨯-m m m 式中:ω1 ------骨料的饱和面干吸水率(%)m 3------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m 0------烘干试样质量(g)3.5.6精度与允许差1、毛体积密度及饱和面干密度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大于0.01 g/cm 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2、吸水率以两次平等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大于0.02 g/cm 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3.6细骨料的含水率检测3.6.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骨料的含水率3.6.2仪具与材料烘箱:能控温在105℃±5℃天平:称量2kg ,感量不大于2g.其它:浅盘等3.6.3试验步骤同来样中取各约500 g 的代表性试样两份,分别放入已知(m 1)的干燥容器中称量,记下每盘试样与容器的总量(m 2),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量(m 3).3.6.4计算按式计算细骨料的含水率, 精确至0. 1%.ω=1001312⨯--m m m m 式中:ω------骨料的含水率(%) M 1------容器质量(g)M 2------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g)M 3------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g)ρ------水在4℃时的密度(g/cm 3)3.9.5报告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4.1筛分检测4.1.1目的与适用范围1、测定粗骨料(碎石、砾石)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骨料可采用筛法筛分.2、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的骨料混合料筛分试验有,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材料.4.1.2仪具与材料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摇筛机天平或台称: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4.1.3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骨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4.1.4试验步骤1、取试样一份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骨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0.001.2、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骨料过筛.人工筛分时,需使骨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骨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应确认1 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注:由于0.075mm筛干筛几乎不能占在粗骨料表面的小于0.075mm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骨料而言, 0.075mm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mm筛眄部分全部作为0.075mm的分计筛余,将粗骨料的0.075mm通过率假设为0.3、如果某个筛上的骨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mm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筛过筛孔.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关的干燥总质量m0相比,相差不得超过m0的0.5%.4.2粗骨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4.2.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mm以上泥块颗粒含量.4.2.2仪器与材料台称: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烘箱:能控温在105℃±5℃标准筛:测泥含量时用孔径为 1.18mm、0.075mm的方孔筛各一只:测泥块含量时,则用2.36mm 及4.75 mm的方孔筛各1只.容器:容积约10L的桶或搪瓷盘.浅盘、毛刷等.4.2.3试验准备按T0301方法取样,将来样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表.T9310-1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 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4.2.4试验步骤1、含泥量试验步骤1.1、称取试样一份(m0)装入容器内,加水,浸泡24 h,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 及0.075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75mm的颗粒丢失.1.2、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1.3、用水冲洗余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 的颗粒.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卷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 1).2、泥块含量试验步骤2.1、取试样1份.2.2、用4.75mm 筛将试样过筛,称出展筛去4.75mm 以下颗粒后的试样质量(m 2)2.3、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加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 24 h 后将水放掉,用手捻压泥块,然后将试样放在2.36mm 筛上用水冲洗,直至洗出兵水清澈为止.2.4、小心地取出2.36mm 筛上试样, 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 3).4.2.5计算1、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按式计算, 精确至0. 1%.Q n =100010⨯-m m m 式中: Q n--------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M 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M 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差值超过0.02 %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沥青路面用骨料 ,此含泥量记为小于0.075mm 颗粒含量.2、振实密度按堆积密度试验步骤,将装满试样的容量筒放在振动台上,振动3 min,或者将试样分三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25mm 的圆钢筋,将筒按住,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装入第二层,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旋转方向垂直);然后再装入第三层,如法颠实.待三层试样装填完毕后,加料填到试样超出容量筒口,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转,刮下高出筒口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陷部分的容积大致相等,称取容量筒与试样的总质量(m 2)3、捣实密度根据混合料的类型和公称最大粒径,确定起骨架作用的关键性筛孔,将混合料中此筛孔以上颗粒筛出,作为试样卷入符合要求规格,的容器中达1/3的高度,由边至中用捣棒均匀捣实25次.再向容器中装入1/3高度的试样,用捣棒均匀地捣实25次.捣实尝试约至下层的表面.然后重复上一步骤,加最后一层, 捣实25次,使骨料与容器口齐平.用合适的骨料填充表而把大空隙.用直尺大体刮平,目测估计表面凸起部分与凹陷部分的容积大致相等,称取容量筒与试样的总质量(m 2)4、容量筒容积的标定用水装满容量筒,测量水温,擦干筒外壁的水分,称取容量筒与水的总质量(M w ),并按水的密度对容量筒的容积作校正.4.5.5计算1、容量筒的容积按式计算V=1001⨯-ρτm Mw式中: V-------容量筒的容积(L)M 1--------容量筒的质量 (kg)M w --------容量筒与水的总质量 (kg)ρτ------- 试验温度τ时的水的密度(g/cm 3)M 3-----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2、堆积密度(包括自然堆积状态、振实状态、捣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按式计算至小数点后2位.Ρ=10012⨯-vm m 式中: Ρ-------与各种状态相对应的堆积密度(t/m 3)M 1--------容量筒的质量 (kg)M 2 --------容量筒与试样的总质量 (kg)V-------容量筒的容积(L)3、水泥混凝土用粗骨料振实状态下的空隙率按下式计算。

水利工程建筑预算定额教案1-砂石骨料单价计算基本方法

水利工程建筑预算定额教案1-砂石骨料单价计算基本方法

骨料单价计算的基本方法1.砂石料概述砂石料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砂砾料、砂、卵(砾)石、碎石、块石、料石、骨料等材料的统称。

其中:砂砾料指未经加工的天然砂卵石料;骨料指经过加工分级后可用于混凝土制备的砂、砾石和碎石的统称;砂指粒径不超过5mm的骨料;碎石指经破碎、加工分级后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砾石指砂砾料经加工分级后粒径大于5mm的卵石;碎石原料指未经破碎、加工的岩石开采料。

超径石指砂砾料中大于设计骨料最大粒径的卵石;块石指长、宽各为厚度的2—3倍,厚度大于20cm的石块;片石是指长、宽各为厚度的3倍以上,厚度大于15cm的石块;毛条石指长度大于60cm的长条形四棱方正的石料;料石指毛条石经过修边打荒加工、外露面方正、各相邻面正交、表面凹凸不超过10mm的石料。

2.砂石料分类砂石料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砂石料和人工砂石料两种。

天然砂石料是岩石经风化和水流冲刷而形成的,有河砂、山砂、海砂以及河卵石、山卵石和海卵石等;人工砂石料是采用爆破等方式,开采岩体经机械设备的破碎、筛洗、碾磨加工而成的碎石和人工砂。

大中型工程砂石料一般由施工单位自行采备,形成机械化联合作业系统,必须单独编制砂石料单价。

本节主要介绍自行采备砂石料的单价分析方法。

3.骨料单价计算的基本方法常用的骨料单价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系统单价法,二是工序单价法。

(1)系统单价法系统单价法是以整个砂石料生产系统[从原料开采运输起到骨料运至搅拌楼(场)骨料料仓(堆)止的生产全过程]为计算单元,用系统单位时间的生产总费用除以系统单位时间的骨料产量求得骨料单价。

计算公式为:骨料单价=系统生产总费用(时)/系统骨料产量(时)系统生产费中的人工费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劳动组合计算的人工数量,乘相应的人工单价求得。

机械使用费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机械组合所需机械型号、数量分别乘相应的机械台时单价[可用部颁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

材料费可参考定额数量计算。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作者:————————————————————————————————日期:1.概述1.1为了确保砂石的检验工作能够准确、规范、高效的开展,特制定本细则。

1.2本细则规定的砂石性能检测包括:砂料筛分析及细度模数、砂料表观密度、砂料表观密度(李氏比重瓶法)、砂料含水率、砂料堆积密度、砂料紧密密度及空隙率、砂料含泥量、砂料泥块含量、砂料吸水率、砂料坚固性、砂料压碎指标、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实验MB值)、砂贝壳含量、卵石或碎石颗粒级配(筛分析)、卵石或碎石表观密度、卵石或碎石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卵石或碎石吸水率、卵石或碎石含水率、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卵石或碎石泥块含量、卵石或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岩石抗压强度、卵石或碎石坚固性。

1.3本细则规定了适用范围、试验方法及步骤。

2.依据2.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2.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2.3《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3.适用范围3.1本细则适用于建设工程中天然砂、人工砂、混合砂和碎石、卵石(除水工建筑物)的基本性能检测。

4.砂试验方法及步骤4.1砂料筛分析、细度模数4.1.1试验步骤4.1.1.1按规定取样,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1.1.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4.1.1.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4.1.1.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式(1)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地基处理计算公式

地基处理计算公式

一、换填1.垫层厚度的确定垫层厚度应根据垫层底部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合下式要求。

zcz z f p p ≤+(1.1-1)式中)附加应力值(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pa K p z ;)压力值(—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kpa cz p ;)值(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垫层地面处经深度修—kpa z f 。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z P 也可按压力扩散角θ进行简化计算:①条形基础:θtan 2)(⋅+-=z b p p b p c k z (1.1-2)②矩形基础)tan 2)(tan 2()(θθ⋅+⋅+-⋅=z l z b p p l b p c k z (1.1-3)式中)m (底面的宽度—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b ;)m (—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l ;)kpa (平均压力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k p ;)m (度—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z ;采用可按表—垫层的压力扩散角—1-1),(︒θ。

)(压力扩散角︒θ表1-1注意:1.︒=︒=<03025.0/θθ外,其余材料均取时,除灰土仍取当b z 2.当值可内插求得时,θ5.0/25.0<<b z 2.垫层宽度的确定关于垫层宽度,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经验一般可按下式计算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θtan 2z b b ⋅+≥'(1.2-1)式中—垫层底面宽度—b '取值。

时,仍按采用,当可按表—垫层的压力扩散角—25.0/25.0/1-1),(=<︒b z b z θ3.地基承载力修正当基础宽度大于3m 或埋置深度大于0.5m 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规范表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进行修正:)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1.3-1)式中特征值—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a f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 f ;基底下土的类别确定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d b ηη;效重度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有—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γ;取值时按取值,大于按底宽度小于—基础底面宽度,当基—m m m m b 6633;重度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均加权重度,位于地下—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m γ;—基础埋置深度—d 。

岩土、砂石骨料分类参数

岩土、砂石骨料分类参数

表7-5 原用标号(kgf/cm2) 新强度等级M
混凝土新强度等级与原标号对照
100
150
200
250
C9
C14
C19
C24
表7-6
砂浆新强度等级与原标号对照
原用标号(kgf/cm2)
30
50
75
100
新强度等级M
M3
M5
M7.5
M10
2.纯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材料用量
纯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材料用量见表7-7。
0.25
0.65

0.25
0.15
0.5
ⅩⅢ ⅩⅣ
0.18 0.13
0.09
0.32
ⅩⅤ
0.09
0.045
0.16
ⅩⅥ
0.045
一次提钻长度 (m) 1.7 1.5 1.4 1.3 1.2 1.1 0.85 0.65 0.55 0.40 0.32 0.16
地层名称 1.粘土
2.砂壤土 3.淤泥 4.粉细砂 5.中粗砂
表7-3 埋块石率(%)
5
10
15
20
每100m3埋块石混凝土增加人工 工时
24.0
32.0
42.4
56.8
注:不包括块石运输及影响浇筑的工时。 (5)有抗冻要求时,按表7-4水灰比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
表7-4
抗渗等级 一般水灰比 抗冻等级 一般水灰比
W4
0.60-0.65
F50
<0.58
W6
0.55-0.60
附录7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及材料用量表
1.混凝土配合比有关说明 (1)除碾压混凝土材料配合参考表外,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以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

固体废物的计量单位

固体废物的计量单位

固体废物的计量单位
固体废物的计量单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在固体废物的处理和管理中,正确地计量废物量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计量单位及其含义:
1. 重量单位:吨(T)和千克(KG)
吨是国际上常用的重量单位,常用于计量大型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设施产生的废物量。

千克则是更常用的重量单位,适用于大多数固体废物,包括家庭和工业废物。

2. 体积单位:立方米(M3)和升(L)
体积单位常用于计量固体废物的体积,如废渣、废塑料等。

立方米是国际通用的体积单位,适用于大多数固体废物。

升则常用于计量液体废物,如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等。

3. 面积单位:平方米(M2)和平方公里(KM2)
面积单位常用于计量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面积分布情况。

平方米适用于大多数固体废物,如废弃的建筑垃圾等。

平方公里则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废物区域,如海洋污染等。

除了上述单位,还有一些其他计量单位也在固体废物计量中得到应用,如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数量单位等。

这些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使用。

总之,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固体废物的计量单位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废物类型、处理方式、环境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进行废物量的计量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