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跨国公司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技术溢出的滞后效应研究_基于行业专利产出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
尽管国内外分析与讨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的 文献较多, 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从行业层面或者地区 层面进行的分析 , 而技术溢出的效果相对于技术的 产生是一种非及时的反应 , 即技术溢出具有一定的 滞后性 , 这是因为一项新的专利技术从投入市场到 获得收益必然需要一定的周期 , 而与之相伴的技术 溢出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并且这种溢出效应会在 不同的时间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 应当在一 定的时间周期内考察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 变化问题, 即技术溢出的滞后效应问题, 这样才能更 加完整的刻画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 技术溢出的效 果 , 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2 模型选择和数据说明 本文将利用我国行业层面的数据 , 通过面板数 据 ( Panel Data)回归分析方法, 观察跨国公司专利申 请在滞后 0- 4年内对我国各行业专利产出的影响。 由于我们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 , 因而模型的估计和 检验有许多不同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特征。 P ane l Data回归方法的应用 , 具有许多优点。首先 , 它能够提供大量的数据点 , 这样就增加了自由度并 减少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 , 从而改进了参数估 计的有效性 ; 其次 , P ane l Data 模型提供了多层面分 析问题的综合视角
。
第 2期
张传杰 乔永忠 :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技术溢出的滞后效应研究
217
部数据均来自各期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 3 计量结果及解释 3 . 1 计量结果 选择滞后期数 为 4 年 , 采用 ev iew s6 . 1 对模型 ( 3) 和 ( 4) 进行回归分析 , 结果如表 1 所示。由于所 有回归都通过显著水平为 1 % 的 H ausm an 检验 , 因 此给出的都是随机效应的结果。从模型 ( 3) 的回归 结果看 , 跨国公司滞后 0- 4 年的专利申请量 P f 对 我国企业的专利产出 Ph it 的弹性系数除了滞后第 0 年以外 , 其余 1至 4 年均为负值, 其中滞后 2 、 3 、 4年 的弹性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说 , 跨国 公司在我国申请专利的当年 , 对我国企业的专利产 出起到了正向的溢出作用 , 而此后 2 、 3 、 4 年均起到 了负向的溢出作用。 从模型 ( 3) 的回归结果看, 跨国公司滞后 0- 4 年的发明专利申请 IP f 对我国企业的发明专利产出 IP h it 的弹性系数在滞后 0 、 2 、 4 年为正值, 其余均为 负值, 说明跨国公司的发明专利申请在滞后 0 、 2 、 4 年对我国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起到了正向的溢出效 应 , 而在滞后 1 、 3 年其溢出效应为负向。
FDI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FDI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对江苏省外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FDI对GDP增长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技术溢出效应却为负。
我们进一步对影响江苏省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因子进行深度剖析,发现无论是跨国公司(溢出源)、技术溢出途径(渠道)还是内资企业(吸收能力)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阻碍技术溢出效应传播的现象,并共同导致了江苏省FDI技术溢出效应为负。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江苏省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优势和总体效益提供有利借鉴。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效应;传播途径1引言及相关文献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新形势下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江苏作为我国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2012年利用外资达3576亿美元,外资利用规模已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
然而,我省长期以来引进外资主要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因而提高我省利用外资不仅仅只看引资规模的大小,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
Blomstrom把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定义为东道国承接跨国公司投资时,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不能获取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
FDI 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影响:跨国公司(溢出源)、技术溢出途径(渠道)、东道国企业(吸收能力)。
Wang 和Blomstrom认为跨国企业的进入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并与技术溢出之间出现正向的循环效应。
Das研究发现,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以及当地企业的模仿是新产品或新技术的一种典型传播机制同时也是FDI技术溢出效应最显著的传播途径;Lall最先提出技术外溢可以通过企业间的联系来实现,企业间前后联系越紧密,溢出效应越明显,反之则相反。
Borenstein指出了人力资本对于消化、吸收新技术和管理技能的重要性,人力资本与FDI的结合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Smarzynsks,BK强调了知识产权对于吸引高水平FDI的重要性。
海外并购公司治理的溢出效应
海外并购公司治理的溢出效应海外并购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外国企业来扩展业务和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的行为。
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除了考虑收购目标公司的商业前景和潜力,还需要考虑目标公司的治理结构。
一个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保障目标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减少投资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海外并购公司对于目标公司的治理结构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进而对整个国家的公司治理水平产生溢出效应。
首先,通过海外并购,目标公司可以得到更优质的公司治理经验和技术。
如果来自海外并购的资本可以帮助目标公司实现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和技术的升级,那么这些经验和技术最终可能被转化成一个新的、更高效的治理结构,这样的治理结构将会产生溢出效应。
类似的溢出效应也可能会扩散到整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
此外,在海外并购中,股权结构的调整也可能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举例来说,如果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过于复杂,导致股东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够清晰,那么海外并购公司可以通过调整股权结构来改善治理结构,从而达到提升目标公司治理水平的目的。
同样的,股权结构调整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有可能产生溢出效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公司治理水平。
最后,海外并购还可以通过国际监管标准的引入来促进目标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升,从而对国家公司治理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管理层在完成各联合公告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可能会仔细研究目标公司所在国家的监管要求,特别是在目标公司所属行业和资本市场方面,以便将最佳治理实践纳入治理结构。
综上所述,海外并购公司治理的溢出效应表明: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全面考虑目标公司的商业价值和治理结构,以便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为整个国家的公司治理水平提供增长动能。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效应作者:曲伟来源:《现代企业》2008年第03期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直接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目前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大力引进外资,一般认为,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综合体,它会给东道国带来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带动本国产业发展。
所谓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在实现技术的当地化过程中由于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当地企业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各国都在寻求各种方法使溢出效应最大化,以进一步带动本国技术的进步。
本文主要分析溢出效应发生的各种途径,为溢出效应的最大化提出一定的依据。
一、前后向联系与技术溢出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来说,跨国企业与东道国关联产业的“联系”即企业间的非市场关系,包括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
跨国公司通常在技术或信息上占有优势,当其在当地投资时与当地的供应商或客户发生联系,当地厂商就有可能从“免费搭车”中获得先进的产品、工序技术或市场知识,于是就发生了技术溢出效应。
这是一种有效的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来分析。
1.跨国公司对前后向合作伙伴提供帮助。
首先看一下后向联系。
后向联系是指东道国企业向外资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各种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使东道国的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和配置。
使其上游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华的外资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会向其供货商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服务。
所谓前向的联系,是指东道国企业为外资公司提供成品市场营销服务、原材料再加工等各种服务,主要涉及一些生产性服务和产后设备的维修以及授权于当地企业的一些产后包装和加工等。
跨国公司为了让这些前向关联企业能够更好地为自己的生产服务,也会乐于向其转移一定的技术,这样也就产生了直接的技术转移溢出。
所以前向联系有助于尽快形成当地的生产体系,开发其制成品市场。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扩散还会引起另一种层次的前向联系。
企业战略跨国公司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
★★★文档资源★★★摘要:随着信息和电讯技术进步,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体系内及时交换信息,从而使研发活动分散在全球不同国家,这些研发机构给东道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本文介绍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的益处,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溢出效应内部竞争外部竞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科技增长的主导力量,同时,跨国公司又是科技研发的主导力量,他们规模大,实力强,有着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和处理能力,同时又聚集了许多高技术人才,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
因此,跨国公司主导着世界科技进步的方向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
随着生产与服务全球化趋势的进展和信息电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又在引导着一个新的趋势,即科学技术全球化的趋势。
可以说,跨国公司正在改变以往的以母国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的传统布局,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的设立科研机构,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这一过程虽然缓慢,但其趋势却已不可阻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加入WTO后面临国外新技术的挑战,要想充分享有加入WTO后的好处,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我们必须积极融入到这一趋势中,积极促进外国研发机构在我国的建立。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积极促进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可以克服“技术转移”的缺陷,它可以使我们第一时间接触到世界先进的技术,同时基于我国本土的研发项目可以克服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还可以发挥经济的正外部性,即“溢出效应”。
从下面的模型我们可以看出“溢出效应”的作用。
其中,K为资本;L为劳动力(高科技人才)。
a点是在我国原有的技术研发能力下,资本及研发硬件设备和L技术人力结合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即技术研发成果。
b点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后投入设备、资金和人力资源,使我国的资本和人力资源积累达到一个新水平之后所产生的最大效应。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溢出效应分析
整、 升级 和优 化 , 并且 有利 于 国 内企 业学 习 、 用跨 国公 司 在 应 研发 方 面的先进 经 营管理 经验 。
( ) 新理 念和 技术 的外 溢效 应 一 创
场的竞争力 , 同时促使我 国企业提 高生产效率, 并不断推 出
新产 品 、 工艺 , 竞 争 中求 发 展 。从 而 间 接地 使 我 国企 业 新 在
之一 。然 而 , 巨额 的研 发投 资能 否对 我 国的技 术 进步 与 如此 创新、 产业 结构 的优化 与升 级 以及 经 济 的进一 步发 展 发挥 积 极的促进 作用 , 键在 于跨 国公 司在华 研 发投 资是 否 实现 了 关
技 术“ 出效应 ” 溢 的最大 化 。
一
、
溢 出效应
溢 出效 应 ( plvr f c) S ioe f t是用 来描 述技 术扩 散 的外 在 l E e 性 。技术 溢 出效 应是 指通 过技 术 的非 自愿 扩 散 , 进 了 当地 促 技 术和生产 力水 平 的提 高 , 经济 外在 性 的一种 表现 。 是 跨 国公 司对 东道 国本 地 企 业 的 劳 动生 产 率 产 生 促 进作
用 的方式 和途径 , 即技术 外溢 的途径 , 结合 我 国现 实 , 致 可 大 以分为 如下 四种 :
二 、 出效应 分 析 溢
跨 国公 司在华 研发 投资 将使 我 国的经济 发 展受 益 , 同时
加快技 术 的进 步 、 开发 能 力 的 提高 , 进 我 国经 济 结 构 的 调 促
2 世纪 9 0 0年代 以来 , 随经 济 全 球 化 的迅 猛 发 展 , 伴 以
研发全 球化 为表 征 的技术全 球 化在世 界 范 围内全 面展 开 , 中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及外溢效应
有 3 多 家 , 要 集 中 在 电子 信 息 、 物 医 药 、 密 机 械 、 车 和 化 0 主 生 精 汽
工领域 。
t。根 据 其 机 构 职 能 的不 同又 可 分 为 两 种 : 术 利 用 型 机 构 一 般 b 技
临 近 主 要 市 场 和 生 产 型 企 业 ; 术 增 长 型 机 构 往 往 位 于 科 技 人 才 技
中 国 国 内 丰 富 的人 力 资 源 所 致 。例 如 : 托 罗 拉 、 用 汽 车等 大 摩 通
息通讯 、 生物 制 药 、 细 化 工 、 输设 备 制 造 等行 业 , 括 微 软 、 精 运 包 英 特 尔 、B 、 基 亚 、 托 罗 拉 、 IM 诺 摩 郎讯 、 富士 通 、 洁 、 宝 惠普 、UN、 S 通 用 汽 车 、 下 、 芝 、 方 电 讯 等 大跨 国公 司 : 松 东 北 这 些 独 立 的 研 发 机构 不 是 等 同 于跨 国公 司在 中国 的生 产 或 销 售 型企 业 内部 的附 属 R 部 门 , 是 跨 国公 司拥 有控 股 权 , &D 而 旨在 研
究 与开 发 面 向全 球 市 场 , 司赖 以长 期 发 展 的 最 新 技 术 的研 究 中 公
型 跨 国公 司都 分 别 在 北 京 、 海 、 圳 等 地 建立 了 相 当领 先 的 技 上 深
术 开 发 中 心 。 而 且 他 们 还 特 别 注 重 与 国 内各 大 知 名 高 校 合 作 , 建 立 实 验 室 进 行 研 究 。 到 目前 为 止 ,已有 l多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的 0 近 10 跨 国公 司 在 中 国设 立 了 研 究 开 发 中 心 , 中 规 模 较 大 的 0家 其
表 1 部分跨 国公 司与 中国大学 的合作研究
跨国公司论文溢出效应论文: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路径分析
跨国公司论文溢出效应论文: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路径分析摘要: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各地政府将吸引外资的重点放在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本土化上。
本研究从知识的特点出发,在国内外有关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路径,并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试图为我国企业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溢出效应;知识溢出路径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开发能力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但仍存在核心技术缺乏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自主创新存在比较明显的“双缺口”,即“研发投入缺口”和“创新知识缺口”,其中“研发投入缺口”表现为:虽然2009年我国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已达1.62%,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达到1.09%,但发达国家分别都在2%和10%以上;“创新知识缺口”表现为:我国企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30%以下。
一方面表明本地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企业与科研机构的r&d实力不足和自主创新水平较低。
为了弥补自主创新的这两个“缺口”,尤其是弥补创新所需的“知识缺口”,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将引进外资的重点放到了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或加大研发投入方面上。
截至2009年,外商在我国设立的r&d机构已超过1000家,外资企业的研发投入约占我国全部企业研发投入的30%。
但是,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的动因与我国加大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动机之间存在差距:对跨国公司而言,其r&d本土化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当地市场的需求而对已有技术的改进,从而通过利用我国的人才和其他资源来降低其研发成本和分散经营风险;对我国政府和企业而言,推动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的主要动机是欲通过其知识溢出效应来提高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
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外溢效应分析
徐 倩跨 公 R 国 化 外 效 分 :国 司 & 际 的 溢 应 析 D
4 .合作带 动
跨 国公 司为 了在动态 竞争中获取和整合东 道国 的特 有技 术优势 和研发资源 , 分摊 固定成本 和风险 , 通常会 与 东 道国 的本 土企业 、 高校 或 者研发 机构 进行技 术合 作或
显, 逐渐成为 当代跨 国公 司垄断 优势 的主要 来源 。这 一
趋势主要表 现在 以下几 方 面 :.跨 国公 司 在海 外 R D 1 & 分支机构 的数量及人 员越来越 多 ;.海外 研发费 用不断 2 增加 ;.海外研 发机 构 的功 能增强 ;.海 外研 发形 式多 3 4 样化 ;.海外专利 与发 明的 申请迅 速增 加 ;.跨 国公 司 5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式, 其科研项 目的选择都具有较高 的科学 性 , 且坚持 以 并 市场为导 向 的 R D理 念 , & 这些将对促 进东 道 国 R D机 & 构提升管理水平 、 行面 向市场 的科研 活 动起到 有力 的 进
示范作用 。
3 竞争 刺激 .
跨 国公 司的 R D机构拥有雄厚的资金 实力 、 良的 & 精 研发设 备 、 先进 的垄 断技术 、 科学的管理 模式 以及优厚 的 员工待遇。 当这种研 发机构 进入 东道 国时 , 必定 会 打破
对 外; 圣
【 投资与合作 】
22 第 期 总 2 期 0年 7 第1 1 7
跨 国公 司 R D国际 化 & 的 外溢 效 应 分 析
徐 倩
( 苏州大学 东吴商学院 , 江苏 苏州 2 5 0 ) 10 6
[ 摘 要] 随着全球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 市场 竞争 的 日益加剧 , 国公 司 R D( 究与开发 ) 跨 & 研 国际化愈加普遍 。 自2 纪 8 0世 0年代 中后期 , 来愈 多的跨 国公 司将 原本放在 母 国的研发 活动 转移 到 国外 愈 进行 , 且海外研 发投 资也在逐 年增加 , & R D国际化战略成为跨 国公 司全球 经营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近
什么是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应对策略
什么是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应对策略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那么你对溢出效应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溢出效应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溢出效应的简介1、事物一个方面的发展带动了该事物其它方面的发展。
2、一国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对别国的影响。
3、溢出效应,有技术溢出效应,跨国公司是世界先进技术的主要发明者,是世界先进技术的主要供应来源,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实现其技术转移。
这种技术转让行为对东道国会带来外部经济,即技术溢出。
一项技术溢出是一个正的外在性的特定情况,它既不是在经济活动本身内部获得的利益,也不是由该项活动的产品的使用者获得利益。
换句话说,这种利益对于经济活动本身是外在的,对社会产生了外部经济。
例如,一家跨国公司发明了一项新技术,随之该技术被竞争企业复制或学习,表现为竞争企业通过搜集跨国公司新技术的基础知识,加上自身研究开发组合成与跨国公司相近的研究成果,一段时间以后,相关市场中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会体现这类技术,那么这些产品或服务使用者的利益将是外在的,由于是实现或产生利益的企业与产生技术的企业展开竞争,即技术产生了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的理论背景1、阿罗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他认为新投资具有溢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生产率。
2、罗默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
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这使任何厂商所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罗默模型中总生产函数描述了资本存量,劳动力,以及创意技术的存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3、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指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可以解释为向他人学习或相互学习,一个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提高周围人的生产率。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效应分析和策略选择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效应分析和策略选择摘要: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以增强其在海外的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对中国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对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的中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对我国产生的经济效应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效应分析策略选择Abstract: economic integration to accelerat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make more and more multinational company set up r&d centers in overseas, in order to enhance its overseas competitive advantag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r&d investment to China to realize technology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with a good opportunity, but also of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s bad Chinese enterprise puts forward a serious challen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China to produce economic eff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deal with.Keywords: multinational company r&d investment effect analysis policy choice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效应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效应分为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述评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述评跨国公司技术溢出作为一种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其作用不容忽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跨国公司技术溢出。
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发展政策的制定。
本文通过论述跨国公司技术溢出,述评其研究进展情况,探讨其未来研究趋势。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指的是跨国公司将其自身拥有的高级技术到海外市场,从而使地方社会从中受益的行为。
跨国公司将企业在营利性上所有的技术资源运用到海外,技术溢出的产生非常重要,它可以推动本地的经济发展,推动技术更新,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改善,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基础研究阶段,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跨国公司技术溢出也在渐渐被广泛应用和研究。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以及跨国公司间的技术溢出,是促进本地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例如,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技术交流,能够推动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研究进展阶段,近年来不断深入研究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及其作用,梳理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作用及研究趋势。
根据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研究,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影响本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有五:(1)经济发展;(2)技术创新;(3)组织管理;(4)教育和训练;(5)跨国视角下的全球市场发展。
以美国为例,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发展推动了美国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进而推动美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未来研究趋势方面,有别于以往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仅把重点放在单一国家的层面上,未来研究将重点转向衡量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影响。
例如,研究将尝试评估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如何影响跨境数据的流动、资本的变动以及贸易的影响等,以及促进各个国家的发展。
本文论述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总结了历史研究的有关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研究趋势。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政策不但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实现技术创新,加快国际贸易活跃程度,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全面性的研究,以更深入地认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内涵,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海归与跨国公司的研发溢出
海归与跨国公司的研发溢出—微观数据研究【内容摘要】如今,跨国公司普遍在新兴市场执行研发溢出的策略,那么这种现象与美国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向新兴市场的回归迁徙有关吗?那些工作在跨国公司的新兴市场研发总部的研发者,面临着公司总部的资源限制,这样的限制是出于知识创造和知识保护的需要,因为海归者可能是资源的破坏者。
本文旨在研究拥有海归经理会不会导致专利数量的上升。
研究发现拥有一个海归经理确实会带来专利数量的上升,同时还发现了这些海归人员资源经纪人的身份—海归经理会带来专利数量的上升,但并不会带来公司总部合作专利权数量的上升,也不会将在这些研究机构创造出来的专利成果引回公司总部。
【关键词】海归专利数量跨国公司研发溢出一、相关文献综述跨国公司纷纷在新兴市场设立研发中心的现象与工程师和科学家从美国向例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回归迁徙有关么?虽然已经有其他的研究分别对这两种现象表示出关注和兴趣,但是至今没有将这两种现象综合起来研究的先例。
本文旨在将一所财富50强公司在印度的研发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微观数据来研究海归到底能不能促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知识创新。
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一大批跨国公司开始在诸如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设立研发中心。
引用Gereffi等人(2008)的话来说“中国现在吹嘘自己有1000家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大多数聚集在北京和上海。
而在印度,据估算,在2005年有150家美国财富500强公司在那里设立研发中心”这些在中国和印度设立研发中心的公司包括思科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微软公司还有德州仪器公司。
从理论角度来说,开拓外国资源已经成为解释跨国公司存在原因的公认的理论依据。
自凯夫斯(1971)起,理论上就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在公司内部开拓知识的能力要强于利用外部市场开拓知识的能力。
引用Kogut和Zander(1993)的话来说“跨国公司的兴起并不是因为市场买卖知识的失败,而是因为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有组织的传播媒介,在跨国传递知识方面有着很高的效率。
外商在华设立科研机构的溢出效应分析
对我国企业研发的激励和研发体 系的建立及管理上:增强我国企业的科研意识;培养我国企业的 创新思维和理念 ;提高我国企业的研发管理水平 ;激励并促进我国企业用人体制 的改革。从长远 来 讲 ,这 些溢 出效 应 的形 成会 从根 本上提 高 我 国企 业 的 自主研 发 能力 。
羹 ,为此 ,跨 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日益激烈。为了提
高 自己的竞争力 ,抢占市场先机 ,它们只好把研发 中心搬到中国,实现科研到生产一体化策略 ,以更 好地提供适应中国需求的产品,获得更高的利润 。
因此从 这个 意义 上来看 ,跨 国公 司在华 的研 发 中心 的直接 目的是为 了获得 更 大 的中 国市 场 。至于有 人
,
输设备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 品制 造业。而且世界 50强中已有 10 0 0 多家在中国设立 研发中心。而且随着 国际一体化研发趋势的加强,
随着 中国的投资环境的 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 跨国公司来华投 资,想在 中国的市场 上分得一杯
在华 外 企设 立 的 研 发机 构 会越 来 越 多。商 “ 世界科研基地” 转 变 。更多的人则是乐观地认为外商在华设立科研机 构将会推进 中国的产业技术进步 ,极大地扩大 F I D 在华的技术溢 出效应 ,一度失效的 “ 以市场换技 术”战略将会产生实质性的结果心 。 .
从跨 国公 司在华 设 立 研 发 中心 的 目的 与形 式 ,
用性和专业技术的开发为主 ,其研究方向大多以本 地市场为主,开发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大多符合 中国 市场的需求 ,而进行基础性研发的很少 ,其核心技
外资在华研发中心技术溢出或演绎“蝴蝶效应”
外资在华研发中心技术溢出或演绎“蝴蝶效应”作者:来源:《硅谷》2010年第09期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进行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研发活动的条件和水平。
随着越来越多外资研发中心进入我国,这些外资研发中心或将在我国形成一种技术溢出的“蝴蝶效应”,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积极意义。
打开搜索网页,输入英文关键词,浏览最新的英文资讯,时不时嘴里还冒出一两句英文单词,这是王鑫每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2007年王鑫离开某外资软件开发公司后,创办了自己的手机游戏开发公司。
回顾创业经历时,王鑫说:“在学校时就想创业,现在发觉还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更有感觉。
”一只蝴蝶在巴西雨林轻扇一下翅膀,可能导致一个月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在专家看来,王鑫这种情况正是外资在华研发中心的一种人才溢出现象。
随着越来越多外资研发中心进入我国,这些外资研发中心或将在我国形成一种技术溢出的“蝴蝶效应”,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积极意义。
外资研发中心“扎堆”落户商务部、财政部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就办理外资研发中心进口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和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的有关事项加以细化,鼓励外资在华研发中心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曾表示,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而且外资研发中心的基础型、创新型本地化研究占比有所上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在华研发中心作为其亚太区研发总部,有些甚至升级为全球技术研发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类研发中心超过1200家。
截至2009年年底,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的独立法人形式外资研发中心共465家,投资总额128亿美元,注册资本74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
外资研发中心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化工、软件设计等行业。
事实上,除了北京、上海等地,越来越多的外资研发中心开始在我国西部地区“扎堆”落户。
来自美国硅谷的应用材料有限公司今年在西安召开了股东大会。
海外并购公司治理的溢出效应
海外并购公司治理的溢出效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科技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日益增多,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了企业实现规模化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海外并购扩大了企业的市场份额、提升了企业绩效、加强了企业的产业链布局和风险分散,还能够带来技术的创新和提高品牌溢价。
然而,海外并购实践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其中,尤其是海外并购对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利益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影响,也被各方广泛关注。
海外并购对于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利益影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外并购可能会导致被收购企业的股东权益受到侵害,尤其是在企业控制权发生变化时,原有股东可能面临股权流通性下降和资产转化难度等困境。
其次,海外并购也可能会导致被收购企业的股东权益分配不均,也就是说一些股东会因为被迫出售而获得更低的价值回报。
再次,海外并购还可能引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对于合作方的信息获取不足,从而影响到其自身的股东利益保护。
另一方面,海外并购还可能对被收购企业的公司治理产生影响。
如果收购方通过股权收购或多数股东变更等方式取得了被收购企业的控制权,那么就有可能对被收购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股权结构变更后,被收购企业的董事、高管和监事会等关键岗位的任命和选举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的利益调整和权力变化。
同时,收购方对于被收购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也可能有重大的影响。
如果收购方对被收购企业的管理结构、行政流程和公司文化有较大的干预,则有可能引起被收购方员工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不过,海外并购中公司治理的溢出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进行海外并购时,收购方需要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权益保护等工作,从而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社会形象。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整合和提升,收购方可以在处理并购交易中充分考虑被收购企业的利益和股东权益,并促进差异化的制度改革和治理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资源★★★摘要:随着信息和电讯技术进步,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体系内及时交换信息,从而使研发活动分散在全球不同国家,这些研发机构给东道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本文介绍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的益处,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溢出效应内部竞争外部竞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科技增长的主导力量,同时,跨国公司又是科技研发的主导力量,他们规模大,实力强,有着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和处理能力,同时又聚集了许多高技术人才,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
因此,跨国公司主导着世界科技进步的方向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
随着生产与服务全球化趋势的进展和信息电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又在引导着一个新的趋势,即科学技术全球化的趋势。
可以说,跨国公司正在改变以往的以母国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的传统布局,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的设立科研机构,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这一过程虽然缓慢,但其趋势却已不可阻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加入WTO后面临国外新技术的挑战,要想充分享有加入WTO后的好处,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我们必须积极融入到这一趋势中,积极促进外国研发机构在我国的建立。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积极促进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可以克服“技术转移”的缺陷,它可以使我们第一时间接触到世界先进的技术,同时基于我国本土的研发项目可以克服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还可以发挥经济的正外部性,即“溢出效应”。
从下面的模型我们可以看出“溢出效应”的作用。
其中,K为资本;L为劳动力(高科技人才)。
a点是在我国原有的技术研发能力下,资本及研发硬件设备和L技术人力结合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即技术研发成果。
b点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后投入设备、资金和人力资源,使我国的资本和人力资源积累达到一个新水平之后所产生的最大效应。
从b点到c点则是溢出效应的作用,跨国公司在我国投入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其高水平的技术研发能力,这种能力通过溢出效应提高了我国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这种研发能力提高的一个表现就是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即从(a)点移到(b)点,在新的设备和人力的配置下效应也相应提高到c点。
在积极促进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的同时我们还要采用相应的措施以使“溢出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鼓励国内研究机构积极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以提高技术层次我国企业有许多优势,如熟悉本土市场和文化,有大量廉价的高技术人才,完全有与外资研发机构合作的实力和吸引力,并且,这种合作对于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实力有很大作用。
但是,在同跨国研发机构合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
首先,选择合适的伙伴,要求合作者之间有互补性,能相互信任。
其次,必须有明确的组织形式、行为和技术要旨。
再次,明确合作条件,各自承担责任,以及应享受的利益。
第四、建立合理的合作过程管理体制。
发挥政策导向,建立开发区,鼓励外资研发机构的聚集,并鼓励国内企业向这些开发区聚集从目前情况来看,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独资企业的比重将会明显上升。
跨国公司为了避免出现与中国国内合资伙伴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等不利影响,在中国已经取消对独资企业产品内销****等制度改革的影响下,今后将会更多采用设立独资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现有合资、合作企业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转为外方独资的案例在其中将占有一定比重。
针对跨国公司的这一趋势,我们采用建立开发区,鼓励聚集的策略,可以使我国企业和跨国公司更全面的接触,使“溢出效应”通过各种渠道发挥出来。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现状及我国策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现状由于我国已经认识到积极引进跨国研发机构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自90年代中期以来,外资研发机构在我国增长很快,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基地。
到2002年8月底,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已经超过150家。
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
2002年以来,跨国公司继续在中国设立研发型企业,并且开始进入以往涉足较少的领域。
例如,美国AMD公司与中国基础软件有限公司(中基软件)组建合资研发公司——北京中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惠普公司在上海成立了惠普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直属美国总部研发中心,是惠普在全球的第四个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将力推WCDMA技术。
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一共有400多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等地。
但是,目前从总体上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从事适应性研发活动的较多,从事创新研发活动的较少。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鼓励外资在华研发机构从事创新性研发,主要有两个途径,既鼓励内部竞争和鼓励外部竞争。
鼓励内部竞争所谓鼓励内部竞争就是指积极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使他们能紧跟跨国公司的步伐,发挥“技术后发优势”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从而促进跨国公司积极从事创新性研发。
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持续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原有知识储量与现有吸收能力之间的正相关性。
只有当企业对其方向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并且能用易于为大家所接受的技术术语来表达,技术吸收的速度和质量才能快速提高。
但是单纯追求知识数量的多少并不能有效提高知识吸收的速度。
因为行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并不是企业个体技术吸收能力的简单加总。
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须以有效的知识交流系统作为保证,才能实现“快速知识吸收”。
要想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系统,一方面要求企业个体之间知识面有多样性和交叉性,另一方面要求企业个体结构的合理性,这两者的实现是建立有效知识交流系统的前提。
企业原有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以及有效信息交流系统的建立是企业拥有技术吸收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企业要迅速提高技术吸收能力,还应该制定“快速知识吸收”战略。
首先要实现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同功能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结,特别是生产,制造,和研究开发的有机联结,尽快实现技术从研究开发到商品化转化。
要实现不同功能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结根本途径在于不同功能部门之间知识面的相互交叉。
克斯和莱文塞尔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快速实现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原因就在于不同功能面之间的交叉联结。
实现快速知识吸收还要不断加大对R&D的投入。
科恩认为企业R&D有两个功能:产生新的知识,提高企业技术吸收能力。
因此,企业要提高技术吸收能力必须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
新知识的产生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新知识的产生使企业的知识库得以增加,从而提高对外部知识学习的速度,以及对外部知识效用的识别能力,使企业更快地将外部知识用于自身技术开发。
企业R&D活动和技术吸收能力关系如下:该图表明企业只是或直接来自于自身的R&D活动,或来自于行业竞争者知识的溢出。
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决定了对外部溢出知识的利用程度,但企业自身R&D活动和已有的技术知识库大小又决定了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
鼓励外部竞争外部竞争是指加大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步伐,创造各种条件,积极促进世界各国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形成多样化的竞争局面。
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看,如果国外投资面临激烈竞争,竞争对手又在国外建立了研发中心,那么,跨国公司创新性研发的动力自然就会加强。
那么,怎样才能促进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呢?一些研究者从区位的角度分析,指出跨国公司的聚集与国家的竞争优势有关。
一国的创新机制特征包括高等教育,知识产权法,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用于研究的公共基金,风险资本结构等。
这些因素形成一个区位的外部环境,使得东道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研发行为有着吸引力。
因此,要想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可以采取下列对策:第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是FDI决定R&D投资场所必须考虑的法律环境。
1999年6月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在考察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时指出,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科技进步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大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形成了一种制约机制,从而为技术创新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鼓励知识的公开,有利于发挥“溢出效应”。
反之则会引起保密,不利于发挥“溢出效应”。
第二,积极创造市场环境,便利跨国公司完成从研发到市场的转换。
一项新的技术必须转化成商品投入市场,才能形成竞争力。
我们应当适当简化行政程序,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使企业能够迅速地将技术转化为商品,以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
第三,大力发展与研发有关的基础设施。
上表列出了研发流程中的基础设施,表中H表示隐含在人力资本之中,O表示隐含在组织结构之中,P表示隐含在有形资本之中。
上述有关研发的基础设施都是影响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决策的因素,这些设施的发展完善将有力吸引跨国公司的眼光。
采用这些对策,能够有效克服外资研发机构引进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使外资研发机构在提高我国技术层次,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1.江小娟、杨圣明、冯雷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II》,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2.魏江着,《企业技术能力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3.王春法着,《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4.卢泰宏主编,《跨国公司行销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