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格塑造工程知识讲座
青少年素质教育讲座_ppt课件
![青少年素质教育讲座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553af6b14e852458fb57ac.png)
人生感言: 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熟! 老师随着孩子的成熟而完善! 医生随着病人的痊愈而提高!
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 • • • • • • 1、7~18岁各要素的进一步强化 2、两性、情感、恋爱、婚姻、家庭 3、人际关系 4、情感、情趣的进一步丰富 5、人格独立与适应 6、社会化提高与工作关系的处理 7、人生规划设计与自我完善的意识 8、特殊经历的应对(1、素质是身体、生理与心理特别是人格的外在 表现; • 2、素质发生在身体、心理与身体心理之间;素 质是整体的、发展的、动态的、多维度的;心理 素质是人格发展的各要素与各阶段之间的协调发 展; • 3、发展是具体的、微细的过程;素质发展因子 并不一定是单极的,而常常是适中的,辨证的, 多向的。 • 4、素质发展本身是一个主动过程,但自然与社 会环境对素质发展有重要影响; • 5、素质教育的关键:一切能够启动个体自我发 展与完善的技术与手段,实现素质发展过程。
自主性与自主意识问题
(1)吃——自己吃 (2)睡—— (3)玩 (4)走、跑、 (5)起床 (6)穿衣 (7)刷牙 (8)自己学习问题
满足延迟问题
• • • • • • • • • (1)如何在吃的问题上延迟? (2)如何在玩的问题上延迟? (3)如何在睡的问题上延迟? (4)如何在穿的问题上延迟? (5)如何在喜欢的东西问题上延迟? (6)如何在荣誉上延迟? (7)如何在用的问题上延迟? (8)如何在实现其它愿望问题上延迟? (9)其它
意志力训练
• • • • (1)跑步到“极点”时是否能坚持下去? (2)我会拿着一个玩具玩很长时间 (3)我常常不把一件事做完我就不离开 (4)我小时候在遇到困难时我一定会克服困难去 做这件事 • (5)果断性训练
渗透养成教育 塑造健全人格讲解
![渗透养成教育 塑造健全人格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298d401650e52ea551898f2.png)
《渗透养成教育塑造健全人格》的研究黄羊镇上庄小学课题组执笔人:宋彦军李海文一、课题背景常言道,“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 收获性格;播下性格,收获命运。
”由此可知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塑造的极其重要性。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 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谁都清楚,每个学生的个性与行为习惯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天性贪玩,不爱学习;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却令人担忧;还有的受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甚者无视校纪班规,蛮横放肆。
这些不良习惯极大地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极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面对学校实际情况,我们深深感受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对象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为黄羊镇上庄小学。
具体研究对象为我校小学1-6年级全体在校学生。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①探求一种适合本地农村小学养成教育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模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②促使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学生观,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用以指导本校的工作,增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味。
2、研究的意义:儿童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人格健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
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因此,坚持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片面追求“高、大、全”的弊端,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养成教育与形成健全人格的内在规律。
2、在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养成教育。
3、家校合作、优势互补提升养成教育。
4、把养成教育与培养学生能力充分结合。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青少年人格塑造演讲稿
![青少年人格塑造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1aa0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0.png)
青少年人格塑造演讲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青少年人格塑造的话题。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人格特质将伴随我们一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人格塑造这一重要的课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人格是由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内在因素包括遗传、性格、情绪等,而外在因素则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方式都会对青少年的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其次,青少年人格塑造需要注重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情感波动较大的时期,他们需要学会处理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都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青少年人格塑造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
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修炼,才能塑造出健康、积极、阳光的人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
在塑造青少年的人格过程中,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人格。
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的青少年一定能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7cab8f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0.png)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人格塑造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家园,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责任。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活动等,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
学校还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
只有全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进行人格塑造,使中学生的人格更健康、更完善。
人格塑造要注重个性发展。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变化中,他们的身心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这就需要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须注重针对性的人格塑造。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学生人格的统一化,要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身的特点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人格塑造,使学生的个性更加鲜明、更加健康。
人格塑造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学校、家庭、社会都是中学生人格塑造不可或缺的因素。
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多方面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而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温床,也需要培养家长正确的育儿观念,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多沟通交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对孩子的人格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也需要通过各种平台,增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为学生良好的人格塑造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人格塑造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为中学生服务。
心理学专家刘翔平讲解大学生如何塑造人格
![心理学专家刘翔平讲解大学生如何塑造人格](https://img.taocdn.com/s3/m/74515a9aa0116c175f0e48a6.png)
孔目湖讲坛观后感第366期:心理学专家刘翔平讲解大学生如何塑造人格“当阳光洒满心灵,黑暗自会消散。
”4月2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导刘翔平教授做客第366期孔目湖讲坛,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为听众做了名为《幸福比成功更重要——如何做一个快乐积极的人》的讲座。
何谓幸福?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喜悦快乐与稳定的心理状态。
幸福感=R*满足感(R:幸福商)。
幸福划分为四个维度,满足、快乐、投入、意义。
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
对于幸福的诠释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
我们深知“所谓人生的意义,全凭我们对于人生的了解”,而不是每天醒来就要奔跑的狮子、也不是每天醒来就是奔命的羚羊。
其实生活中的幸福很简单,不是金钱,不是权力。
而是小小的一些小事,家人能在一起吃饭是幸福,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就是幸福。
每个人身边都有幸福,只是还没有去发现。
幸福有时候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动,会让一个人一直痴迷于此,幸福就是满足,幸福就是知足!一个人只有主动去找寻幸福,才会得到它。
中西哲学家对“幸福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精神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主张“个人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主张“全体的快乐为幸福”的感觉。
刘翔平首先指出神经症性格具有三个特点,即道德愉快体验过少、违禁性行为的罪感或耻感过强、以及不能享受无功利行为的快乐。
而具有神经症性格的人都很消极,一般感觉不到幸福。
他还指出幸福与快乐并不相同。
快乐是被动的,与外界刺激有关。
它是身体与神经的一种特点。
而幸福是稳定的感受,与主体的价值观有关,是人类特有的。
因此,快乐的人不一定是幸福的。
刘翔平为幸福作了不同的定义:幸福是乐观积极的人生信念,撑起一片蓝天;幸福是做正确的事情,实现自我的潜能;幸福是忙于努力的过程而非功力的结果。
他还提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要想拥有幸福,就需要有得到幸福的能力。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19b358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8.png)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常态。
在这个过程中,人格塑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情特征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固定而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培养学生自信、自律、责任感和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本文将从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和具体的人格塑造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帮助。
一、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人格特质是多样且复杂的。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对自我和周围世界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个性特点逐渐显现。
一些学生可能具有自信、独立、乐观、创新等积极的人格特质,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具有自卑、依赖、消极、懒惰等消极的人格特质。
中学生的人格特质既受到遗传、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与学生自身的努力和选择有关。
在中学生的人格塑造中,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材施教,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格塑造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人格塑造的重要性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以下重要性:1. 与学生终身发展相关。
中学生的人格形成对其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我实现和幸福感的提升。
而消极的人格特质则会给学生的成长道路带来困难和挫折,影响其终身发展。
2. 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
中学生的人格塑造直接关系到其心理健康。
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自尊,发展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增强心理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而消极的人格特质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3. 与社会和谐相关。
中学生的人格特质对其与周围人的关系和社会交往有着重要影响。
青少年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培养演讲稿
![青少年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培养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334eee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1.png)
青少年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培养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青少年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培养的话题。
青少年时期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不仅在身体上逐渐成熟,更是在心灵上塑造着我们的人格和价值观。
如何塑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青少年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人格塑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从小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在家庭中,父母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和引导者。
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父母要以身作则,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让我们懂得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和宽容。
在学校中,老师也是我们的引路人,他们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更是在言传身教中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培养我们的品德和修养。
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尊重老师,虚心学习,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其次,价值观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和包容不同的声音。
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一切,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培养,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最后,我想说,青少年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培养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不断地实践和总结。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新时代青年。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成长,成为有品德、有修养、有责任感的新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塑造良好性格-主题班会ppt课件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塑造良好性格-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e0e11f0242a8956aece4b1.png)
活动四:在集体中相互协助
〔1〕班上同窗每四人一组,找出周围同窗的性格优点与缺乏,用 他人的性格优势启发、协助本人。
〔2〕小组成员彼此为他人“发扬性格优势、抑制性格缺乏、养成良 好习惯〞出主意、提建议,越多越好。
在集体的协助与监视之中提高
[知识反响与总结]
怎样培育和塑造本人具有良好的性格呢?
的优缺陷,使他认识到讲话对与人交往和交流的重要性。教师还给他布置
了许
就这
多样行一次为次作的业与,“镜写子下中本的人人〞很对惧话怕,的小一赵不些断场鼓景励,本然人、后给对本着人镜壮子胆,练害习羞大、胆
声怯说的程话度。逐渐减弱。 最终他不仅可以在同窗面前大大方方的讲话,而且还代表
班级参与学校争辩会,成为一名辩手。
扬长避短 加强自我教育 养成良好习惯 置身于集体的监视之中
[欣赏与领悟]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人生。
印度古谚
启发与思索 他从小赵的行为训练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学会战胜自我,加强自我教育。
活动三:用良好习惯替代不良习惯
厌恶!才10 点呢,吵什
么呀?
他不是喜欢听 歌吗?戴上耳 机晨跑去吧!
♫♬♩♪ ♬
分析讨论 〔1〕上述图片中小林的转变反映了什么问题?
自觉改动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2〕习惯与性格之间有什么联络呢?
假设生活欺骗了他
假设生活欺骗了他,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求镇静, 置信吧,高兴的日子将会降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如今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探求与活动]
人是本人性格的设计师和发明师
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六讲 塑造健全人格(周媛媛)
![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六讲 塑造健全人格(周媛媛)](https://img.taocdn.com/s3/m/ae274322453610661ed9f417.png)
2、健全人格的特点 (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 (2)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发展友谊 (3)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 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
二、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
1、人格内部及外部具有多方面的和谐
2、人格具有自身的统一性与完整性
3、人格智能与活动能力发展的全面性
第六讲 塑造健全人格
一、本讲重点:
健全人格的塑造
二、本讲难点:
人格与气质的关系 健全人格
三、本讲主要内容:
什么是人格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大学生如何塑造健全人格
第一节 人格
人格是由认知、动机、气质、性格、自 我调控等不同成分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 ,不同成分从不同侧面反映个体差异。
一、气质与性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和方法
(1)优化教育环境,塑造人格
(2)认识完善自我,培育人格 (3)改革评价方式,尊重人格 (4)树立良好校风,熏陶人格
(5)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方法
a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意向和性格表现(外 倾性) b 有爱心和同情心,并尊重他人,不以自 我为中心(宜人性) c 责任心强,要求人格特征与人品的统一( 责任感) d 用理性调控非理性,制于理而不受制于 情(情绪性) e 不断获得新知和探索未知,创造性地面对 社会(开放性)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一种存在于人身上的典型的、稳 定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气质类型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青少心理健康教育人格课件
![青少心理健康教育人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61ec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e.png)
青少心理健康教育人格课件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帮助青少年塑造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提高他们的人格素养和自我认知能力,本课件设计了一套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格课程。
一、前言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培养个体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面对生活、有效应对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一种教育。
二、人格特征的重要性1. 人格特征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人格特征对其成长、学习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关联良好的人格特征有助于青少年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尊,提高心理抗压能力,有效应对挫折和困境,保持心理健康状态。
三、人格发展的基本原则1. 全面性原则强调人格发展的全面性,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
2. 渐进性原则提倡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渐进方式,帮助青少年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特征。
3. 个体化原则重视个体差异,根据不同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人格发展方案。
四、人格课程设计本课程设计了一系列旨在提升青少年人格素养的课程:1. 自我认知与自尊- 通过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的兴趣、优点和特长,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塑造积极自信的自尊心。
- 提供反思和表达的机会,激发青少年对自我的认知。
-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尊观,避免自卑和自大的心态。
2. 情绪管理与抗压力- 教导青少年认识并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和处理情绪。
- 提供情绪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和挫折,保持情绪稳定。
- 强调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提高应对困难的适应能力。
3. 社交与人际关系- 培养青少年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与他人的有效互动。
- 鼓励主动交流和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 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交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公正和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
4. 心理健康与幸福感- 引导青少年重视心理健康,学习保护自己的心灵。
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PPT课件
![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6255967c1cfad6195fa7ee.png)
人格的特性
整体性
独特性
稳定性
毕生发展性
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 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 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 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 展的现实性。
家庭——人格“加工厂”,其塑造着
人们各不相同的人格特征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其对人格具有强 大的塑造力;
父母教养方式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人 格的形成;
父母本身的人格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孩子人 格的形成(所谓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父母的教育方 式
个性发展趋势
专制而支配的 消极、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
溺爱的
任性、骄傲自大、利己主义、情绪不稳定
过于保护的 过于严厉的 忽视的
缺乏社会兴趣、依赖被动、胆怯、沉默、情感脆弱
特别提示:
切记不要随便贴标签、戴 帽子!!!
青少年朋友正处于人生之春, 人格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如果你想拥有健康的人格,如果你想 过快乐而充实的生活,建议你在生活 实践中动态而灵活地进行如下尝试:
坚定而不固执; 勇敢而不鲁莽; 豪放而不粗鲁; 好强而不逞强; 活泼而不轻浮; 机敏而不多疑; 果断而不冒失; 稳重而不寡断;
如何塑造健全人格?
正确地认识自我
努力创造自我
青少年
健康人格塑造的策略
父母教养方式的调适
创建良好校园环境
社会教育的优化
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人格缺陷的有效干预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联合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治疗
个别心理治疗 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治疗 多个家庭共同参与的团体心理治疗 多个青少年共同参与的团体心理治疗 多个父母组合参与的团体心理治疗
精品课程专题三青少人格发展及教育讲课文档
![精品课程专题三青少人格发展及教育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809977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4c.png)
青少年人格发展及教育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主要源于其从比较心理学角度对动物行为 机制的研究。在他看来,人格的研究对象只应该是可塑性极强的外 显行为,人格就是个体的这些外显行为方式或方式的组合。个体的 学习经历是研究有机体行为和行为强化之间独特联系的最佳途径。 成长环境和经历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点。他进 一步指出,由于人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因此其人格也会相应地不断 发生变化。由此可以说,斯金纳主要是通过其强化理论,即操作性 条件反射原理来说明人格的形成,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格发展的 目的。
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
阶段特点: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 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 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 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 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 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 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
• 第一是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 “独立感”和 “成人感”, 渴望独立自主,喜欢自我表现;
• 第二是开始关注 “自我”,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质和人 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 第三是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 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 一些问题。
现在二十三页,总共二十八页。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青少年人格发展及教育
操作性条件反射指的是,如果一个操作发生以后继之呈现一 个强化刺激,这个操作的强度就会增强,即R-S公式,R代表 反应,S代表刺激。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者都能增加行 为发生频率,前者是指使用奖励增强积极行为的强化;后者则是 指通过撤销厌恶刺激来增强积极行为的强化。
青少年人格塑造演讲稿
![青少年人格塑造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1fe0d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1.png)
青少年人格塑造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青少年人格塑造。
青少
年时期是我们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我们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
一
个健康、积极的人格对我们的一生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认真
对待人格塑造这件事情。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质和个性。
而青少年
时期正是我们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通过学习、体验和思考,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使之成为一个积极、健
康的人格。
其次,我们要明确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一个健康的人格可以让
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而一个不健康的人格则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难和挫折。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人格塑造对我们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积
极地去塑造自己的人格。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
首先,要注重道德
修养,做一个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的人。
其次,要注重学习和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再次,要注重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要注重情感交流,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青少年人格塑造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过程,我们不能轻
视它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人格塑造这件事情,努力塑造一
个积极、健康的人格,让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
谢谢大家!。
青少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青少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211d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1.png)
11
7、总是通过别人的告发或埋怨了解他们
的怪癖或不良的行为,自己的知觉能 力比较弱。
三、人格障碍表现:
A、以行为怪癖、奇异为特点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
1、偏执性人格障碍:表现出对他人不带
任何理由地极度不信任与猜疑,他们
认为别人都要伤害或者戏弄他们,由
此他们便倾向于不信任他人 青少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专业知识讲座
青少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专业知识讲座
19
2、分裂型人格障碍特点: (1)关联观念; (2)过渡社会焦虑症; (3)奇异的信念和想法,存在与社会文
化背景不一致的行为(相信第六感);
(4)有奇怪的、反常的、特别的行为与 外表;
(5)言语怪异(自言自语);
青少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专业知识讲座
20
(6)不寻常的知觉体验(近似于幻想);
只要满足以上4项就可断定为偏执性 人格,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 多
青少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专业知识讲座
14
3、心理教育指导:
1、认知提高法:要让他们学会分析自 己非理性的观念;
(1)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2)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3)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即予以强 烈的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二、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一)先天遗传因素
遗传对人格的影响的研究最有说服力的
还是双生子寄养的研究
(二)后天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2、社会文化环境 3、学校
青少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专业知识讲座
6
第二节 健全人格
一、健全人格与特点
(一)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 身上的集中表现。
(二)特点
12
2、偏执性人格障碍特征: 1过分敏感 2未经证实便怀疑朋友或同事的忠诚于 诚实; 3从温和的评论和普通的事件就看出羞 辱与威胁的意向; 4对嘲笑与羞辱决不宽恕; 5不愿信任别人;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课件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0f5b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b.png)
01
健全人格的定义与重要 性
什么是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能力。它表现为个体能够适 应环境、应对挑战,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实现自我价值 和幸福感。
健全人格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认知、情绪管理、道德品 质、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等。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共同构成个体健全的人格结构。
自我调节
自我激励
能够自我激励和驱动,保持积极向上 的心态,不断追求自我成长和进步。
能够根据环境和情境调整自己的行为 和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和行为适度。
情绪管理
01
02
03
情绪识别
能够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 绪,以及他人的情绪,增 强情绪感知能力。
情绪调节
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 绪,避免过度反应或情绪 波动,保持情绪平衡。
强化德育教育
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创新教育方式
推广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新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创造力。
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拓展社会资源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教育事业,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强化社区教育
发挥社区在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与合作。
情绪表达
能够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 绪,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情 感沟通,促进情感交流。
适应能力
适应环境
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 境,包括学习、生活、工 作等方面的变化。
适应压力
能够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 折,保持心理平衡和稳定 。
适应挑战
能够积极应对挑战和机遇 ,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和发 展。人际关系Fra bibliotek人际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人格塑造工程知识讲座——小学生饮食知识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所以,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包括你们自己),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
今天,我要讲的课题便是与你们的健康、安全和人格的塑造息息相关的知识,希望大家能认真听讲。
一、学龄前儿童饮食注意事项1、不宜多吃色素食品幼儿过多的食用色素,会刺激神经系统,易引发多动症,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干扰正常的代谢功能,引起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胃炎和尿路结石等疾病。
2、不宜多吃罐头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机体的解毒、抗病能力不强。
面罐头里往往有防腐剂、添加剂、香料、食用色素等,这些东西对成人影响不大,但对幼儿身体健康却有很大影响。
经常吃罐头,会影响体内各种代谢功能及酶的活性,诱发种种疾病。
3、不宜用饮料代替开水各种饮料都含有较多的糖分、糖精及电解质,不能像白开水那样很快离开胃。
长期饮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同时也会增加肾脏的过滤负担,伤害肾功能。
4、不宜边吃饭边大量喝水边吃饭边大量喝水会影响对食物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妨碍身体的发育。
要注意不给孩子吃水泡饭,否则容易引起胃病菌和消化不良。
幼儿可在饭前半小时左右喝一些水,既有利于幼儿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也避免吃饭时感到口渴。
5、不宜在睡觉前吃东西幼儿睡觉前吃东西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患胃肠道疾病,孩子也不容易入睡,还可能对牙齿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各种牙病。
6、不宜蹲着或坐在矮桌前吃饭这种吃饭姿势容易引起胃病,还会影响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二、儿童饮食—少年儿童营养的注意事项1、保证吃好早餐;2、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3、重视户外活动。
* 学龄儿童指的是6-12岁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
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逐步加强,而且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饮食。
这一部分孩子,在饮食上,往往被家长误看作大人,其实学龄前儿童仍应得到多方面的关心和呵护。
一般情况下,应合理食用各类食物,取得平衡膳食,男孩子的食量不低于父亲,女孩子不低于母亲。
应该让孩子吃饱和吃好每天的三顿饭,尤应把早餐吃好,食量宜相当于全日量的三分之一。
孩子每年的体重约增加2-2.5千克,身高每年可增高4-7.5厘米。
身高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增长快些,故往往直觉地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瘦长型的。
少数孩子饮食量大而运动量少,故应调节饮食和重视户外活动以避免发胖。
你们除了不应该饮用酒精饮料外,其余原则也适用于你们。
要吃粗细搭配的多种食物,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蛋、肉应该丰富些,奶类及豆类应该充足些,并应避免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
要饮用清淡而充足的饮料,控制含糖饮料和糖果的摄入,养成少吃零食的习惯。
吃过多的糖果和甜食易引起龋齿,应注意防止并重视口腔卫生和牙齿的保健。
三、夏季儿童保健注意事项饮食夏季出汗多,蒸发比其他季节增多,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丢失也增多。
加上喝水多,胃液易冲淡,食欲就下降了。
因此,夏季应多选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口味要清淡,又要易消化吸收,并要注意干稀搭配、少吃油腻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色、香、味花色品种多样化,以增加食欲,保证身体健康。
另外夏季儿童的食物要新鲜卫生,冰箱就如同一个大染缸,再加上夏季天气炎热,许多事物容易变质串味。
所以在食品卫生安全上存在隐患,家长要注意电冰箱的清洁,为孩子的膳食提供健康的保障。
夏季水份流失比较快,随着汗水会有钠、钾以及其它一些矿物质排出,所以夏季幼儿应该多补充汤水,在补充水的时候,要多吃些水果,或者是以汤类来补充,并且最好少量多餐。
要注意补充水时,白开水也不能喝多了,过量的水有可能会引起水中毒。
四、小学生饮食习惯注意七要七不要所谓良好饮食习惯,是指饮食习惯能把平衡膳食的四条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化、均衡性、适量和个体化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到日常的饮食行为中去,并使这种饮食行为演变为自己的习惯。
所谓良好饮食习惯,是指饮食习惯能把平衡膳食的四条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化、均衡性、适量和个体化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到日常的饮食行为中去,并使这种饮食行为演变为自己的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使儿童大脑变迟钝儿童生长发育快,尤其表现在大脑发育上,大脑支配儿童听、说、看、认知及其动手能力的功能区域在出生一年内就已大部分发育完成。
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童保健专家说,为了保持儿童头脑充满创造力,让孩子们越来越聪明,家长需学会如何帮助孩子保护好大脑,避免诸多生活和饮食上的坏习惯使大脑变迟钝。
因为国际上很多科学家对比研究发现,生活饮食不良习惯会使儿童大脑变得迟钝。
在饮食习惯方面,进食过饱会影响大脑发育。
长期饱食使人体内大量血液长时间聚集在胃肠道,令脑部缺氧,出现记忆力、智力减退。
其次是轻视早餐。
不吃早餐会使机体和大脑得不到正常的血糖供给,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长此以往妨碍大脑发育。
据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不吃早餐或早餐过于简单的儿童由于营养素密度较低,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第三是吃过量甜食。
这是因为儿童脑部的发育离不开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从而减少了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难以确保儿童大脑快速发育的营养需求。
* 儿童饮食习惯7要7不要1.要吃多样化食物,不要挑食、偏食世上无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必须吃多样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会妨碍我们获得全面营养。
有些孩子仅仅对个别食物有所挑剔,家长可从同一食品组选择其他食物代替,但严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荤菜或蔬菜等,则必须予以纠正。
每天菜谱应包括5个营养性食品组,缺一不可。
2.要均衡地吃各类食品,不要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
不同食物具有不同一的营养成分,机体对各类营养分成分都有一个量的要求,摄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
如果我们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虽然表面上食物种类也很丰富,但从营养素的量来看就会发生偏差,破坏了营养素的平衡。
应按比例摄入各级食物,并注意同组食物之间的搭配,如粗细搭配、深色与浅色蔬菜搭配、鱼禽肉类的搭配等。
3.要按时用餐,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渠道,这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
若餐间多吃零食就会影响正餐时摄入食物的数量。
有些学生经常在下午放学后购买路边摊贩食物,这些食品不仅营养成分单纯,且大多存在食物卫生问题。
家长们可在家中为孩子准备放学后的点心,但数量不宜太多。
4.要三餐饥饱适度,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多吃晚餐一日三餐总热能应为早晚各占30%,午餐点40%。
不吃或少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健康,降低体力和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
如果午餐马马虎虎吃一点,晚餐就会进食过度。
此外,节假日和家庭宴会都应适度进食,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狼吞虎咽,否则会损害胃肠道正常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呕吐或消化不良。
5.要吃清淡饮食,不要嗜好油炸食品、糖果冰淇淋及含糖饮料等高能量食品儿童一天总热能有一半以上应来自粮食,约1/6来自蛋白质,从油脂中获得热能只有1/4.若过多摄入重油食品或糖,不仅会使热能摄入过高,使儿童发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冠心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且由于过于甜腻而难以消化,又因缺乏膳食纤维而影响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胃炎等。
6.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不要单凭口味挑选食物食物可以养人也可伤人,譬如脾胃虚寒儿童贪吃生冷食品会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内热较重儿童嗜好油炸食品或吃羊肉火锅常会引起口舌溃疡或大便干结。
这是因为食物属性与儿童体质不相符合。
家长应熟知食物的温凉属性,提供与孩子体质相一致的食物,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变换调整食物。
7.要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时看电视、看书、玩耍或大声交谈就餐环境要安静,培养细嚼慢咽的习惯,轻松舒缓的音乐有利于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绪。
父母可在餐桌上结合菜肴讲些有促进儿童食欲的话,或介绍营养知识。
餐桌不是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的场所,应加强平时的教育,不要在就餐时训斥孩子。
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不要喝生水1、什么是生水生水就是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的水,比如河水、雨水、家里的自来水等。
生水里含有很多的杂质和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
喝了这些生水,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
2、喝生水对身体的危害人喝了生水之后,就会有很多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进入到肚子里。
有的人喝了生水没有马上生病,可能是病菌的毒力比较弱,人身体内部的抵抗力强的缘故。
如果身体虚弱,过分疲劳,得了伤风感冒之类的疾病,身体抵抗力差了,就可能被喝进体内的病菌、病毒侵害身体。
另外,寄生虫卵也会发育生长,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3、养成喝开水的好习惯少年儿童的抵抗力不是很强,喝了生水之后容易生病,长期饮用生水,对成长不利。
我们衡量水是否干净的标志,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经过消毒,将水烧开是水消毒的最常见的办法之一。
实验证明,当烧开之后,水温达到100度时,水中含有的大量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全被消灭,从而达到消毒作用。
这样的水喝了之后才是安全无害的。
另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多喝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的新鲜白开水,可以预防和治疗咽喉炎和上呼吸道粘膜炎。
对某些皮肤病也有治疗作用,更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 少年儿童要养成喝开水的好习惯。
1.要主动饮水。
满足人体对水分的要求,应当依靠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渴也要喝水,就是主动饮水。
主动饮水是指科学饮水,以温开水为主,少量多次,小口慢饮,以经常保持口腔湿润为限度。
而不要听凭“口干、嘴苦”发出喝水的“指令”才被动的饮水。
2.怎样保证饮用水的质量?饮用水要做到全面无害处理。
经过煮沸的开水,只是无害的一个方面。
要做到真保温瓶的瓶胆内壁的水垢,是难溶于水的沉淀物,其中有的金属具有致畸形、致突变或致癌作用,应该及时清除。
3.何时饮水最好呢?摄取水分不能随心所欲,要找出饮水的最佳时间,对身体健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早上起床后是空腹饮水的最好时候。
因为夜间显性或非显性排汗和尿液等生理性失水,使机体相对缺水,从而导致血液浓度增高,血流减缓,引起体内代谢废物堆积。
此时饮水有助于消除上述现象。
每日三餐前一小时,也是饮水的好时候,它可以保证分泌足够的消化液,而且在食欲的影响下,可迅速补充到全身各组织细胞,有利于对营养的吸收。
晚上睡觉之前,饮用一定数量的水可以避免夜间过多的缺水。
其他的时间,根据你自身情况,酌情掌握。
4.饮什么水呢?饮水要饮活性水。
所谓活性水就是煮沸的水装进容器内,塞上口,放入凉水中,让温度急剧下降到20摄氏度左右,这种水便会产生奇异的活性。
水的活性增强,易被细胞所吸收。
这种水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改善免疫能力。
注入保温瓶和茶杯中的活性水要塞好塞子,盖好盖子。
不然在空气中暴露1小时以上,便会失去奇异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