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徐文长传》课件

《徐文长传》课件

《徐文长传》袁宏道《徐文长传》:代奇才的悲剧人生《徐文长传》:一代奇才的悲剧人生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公安三袁与公安派的性灵说1“公安三袁”与“公安派”的“性灵说”的主张;2、怎么看待徐文长的悲剧性人生;3、这篇传记的艺术特色;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徐文长的“奇”?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徐文长的“奇”?一、“公安三袁”与“公安派”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突个新文学给安袁安突兀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给文坛带来了生机,这就是中国文学”这个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派”。

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其领袖是出生于今湖北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出生于今湖北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

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三袁。

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又树起了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

他们了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

他们的成就不仅是文学成果,也是思想成果,对以后几百年的历史乃至五四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明万历十四()字伯修明万历十四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春坊右庶子等职。

袁宏道()字中郎万历十年进(1568--1610),字中郎,万历二十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等职。

袁中道()字小修万历年十(1570--1626),字小修,万历年四十四年进士,历任徽州教授、南京吏部郎中等职。

三人为同胞兄弟,同为“公安派”的领袖,其人为同胞弟同为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成就最大,名声最著。

在国文学史像袁样母所在中国文学史上,像三袁这样一母所生的三兄弟,能同时跃登大雅之林,在哲学思想、政治倾向、文学观点、创作风格,以及性情、气质方面高度的观情气质高度和谐一致,并且能够互相配合实现文学革新的目标,是绝无仅有的。

不但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更是一个奇迹。

“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主张文学作品要”,主张文学作品要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墨之间”,主张重个性、贵独创、强调表现自我,这种“性灵说”成为“公安派”散文的核心。

徐文长传优秀PPT课件

徐文长传优秀PPT课件

• 文长眼空千古(瞧不起千古以来 的人物),独立一时(在同时代 的人中独立不群 )。当时所谓 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 (叱骂)而奴之(把他们视为奴 隶),耻不与交(耻于与他们交 往 ),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
37
• 一日,饮其乡大夫(医生)家。 乡大夫指筵(酒席)上一小物求赋 (请文长作赋),阴(悄悄)令童 仆续(连接)纸丈余,欲以(来) 苦之(让文长难堪 )。文长援笔 (提笔)立就(立即写成),竟满 其纸,气韵遒逸(气韵遒劲飘 逸 ),物无遁情(对物体的描绘 详细周尽没有丝毫疏漏 ),一座 大惊。
.
27
• 文长自负(倚仗)才(才 学)略(谋略),好奇计, 谈兵多中(切中要害)。凡 (所有)公所以(用来)饵 (引诱)汪、徐诸虏(汪直、 徐海等海盗)者,借密相议, 然后行(施行)。
.
28
•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 (士兵)亦饮其下,不肯 留 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写 了几句话派人急速送给胡 公 ),公立命缚(捆绑)健 儿至麾下(军营),皆斩之, 一军股栗(颤抖)。
.
51
• 梅客生尝(曾经)寄余
书(信)曰:“文长,吾老
友,病奇于(比)人(为
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
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
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
也哉!悲夫
.
52
内容述评
• 本文作者以简捷明快的笔调 生动地描述了传主横放杰出的 才能、豪放不羁的个性、屡试 屡蹶的遭遇和在文艺创作上所 取得的多方面成就,表露出对 徐渭才气性情的钦佩激赏和对 其遭际境遇的怜悯同情。
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 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
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徐文长传PPT课件

徐文长传PPT课件

困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 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 于文,文奇于画。”余谓 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 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 也哉!
2.奇(jī):单数,喻“命 运不好”。
➢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以为李广老,数奇,毋 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2021/4/8
13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3分) 译文:(你)如果要聘我为幕客,必须用接待 宾客的礼节,(并且)不规定时间,让我能自 由进出。(3分,每句1分)
2021/4/8
14
(2)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3分) 译文: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 们结交为耻辱而不来往,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 地以外。(3分,每句1分)
(3)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 囹圄。(4分) 译文: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 没有痊愈,因而犯罪入狱。(4分,每句1分)
2021/4/8
15
补充翻译
1. 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 诗。
➢ 译文:他所见到的一切令人惊讶的形状, 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
1.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 斯无之而不奇也哉!
2021/4/8
2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江苏沭阳如东中学 张乃元
2021/4/8
3
• 徐渭(1521—1593),绍 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 长,号天池山人,或署水, 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 藤居士……明代嘉靖年间 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 戏曲家,民间文学家 , 美食家,历史学家。与解 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 才子”。清代郑板桥对徐 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 自称“青藤门下走狗”。

鄂教版三下语文《22-聪明的徐文长》资料PPT课件

鄂教版三下语文《22-聪明的徐文长》资料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4

22、聪明的徐文 长
2020年9月28日
5
徐沾礼 吭叽喳 雀吊竖考
智勉莽撞怔绳柄

2020年9月28日
6
思考 沾水 礼物 吭声 智力 勉强 要求 怔住 绳子 桶柄 贴近 弯曲 事先 设法 莽莽撞撞 轻轻巧巧 叽叽喳喳 欢呼雀跃 一声不响 又矮又小 拍手称好 点头称赞
2020年9月28日
徐文长到舅舅家做客,半晌,才端出一盘 菜,却只是一个鸡蛋,舅舅说:文长啊,真 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晚来三个 月,这个鸡蛋就是一碗鲜美的鸡汤了。徐文 长笑道:“啊,真是难为您了。 ”
过了几日,徐文长复请舅舅,半晌,端出 一盘竹片,对舅舅说:“舅舅啊,真是不好 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早来三个月,这 盘竹片就是一碗鲜美的竹笋了。”
2020年9月28日
20
他的伯父一边点头称赞,一边把事先 藏好的礼物取了出来。孩子们一看,咦? 这包礼物不是拿在手中,而是吊在一根根 很长的竹竿上面。伯父拿着竿子,对徐文 长说:“礼物就吊在上面,你要拿必须达 到两个要求:一、不能把竹竿横着放下来; 二、不能踩着凳子拿。你如果能设法取下 来,这礼物就归你。”
2020年9月28日
(1521—1593), 汉族,绍兴府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初字文 清,后改字文长,号天 池山人,或署田水月、 田丹水,青藤老人、青 藤道人、青藤居士、天 池渔隐、金垒、金回山 人、山阴布衣等别号。 中国明代、书画家、军 事家。
1
2020年9月28日
2
2020年9月28日
3
2020年9月28日
21
他的伯父一边点头称赞,一边把事先 藏好的礼物取了出来。孩子们一看,咦? 这包礼物不是拿在手中,而是吊在一根根 很长的竹竿上面。伯父拿着竿子,对徐文 长说:“礼物就吊在上面,你要拿必须达 到两个要求:一、不能把竹竿横着放下来; 二、不能踩着凳子拿。你如果能设法取下 来,这礼物就归你。”

大学语文徐文长传(课堂PPT)

大学语文徐文长传(课堂PPT)

.
8
请思考:文中叙及自己与周望在灯下读 徐文长的《阙编》时,是“读复叫,叫复 读,童仆睡者皆惊起”。他们为什么要 “叫”?袁宏道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他们为徐文长诗歌深刻的内容和高超的 艺术所震惊,所感动,不叫不足以表示此刻的激 动。这样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徐文长诗歌巨 大的艺术感染力。
从袁宏道角度看,他是一个易于激动的性情
❖ 然数奇,屡视辄蹶——然竟不偶。
❖ 徐文长虽有奇才,然而遭遇坎坷,命运多舛。
.
16
“然竟不偶”并非说徐渭没配偶
❖ 二十岁时成为生员,嘉靖二十年(1541年)娶 同县潘克敬女为妻,并入赘潘家。潘氏善体人 意,岳父对徐文长也备极爱护。但好景不常, 二十六岁时,潘氏复一病不起。二十八岁时, 离开岳家,赁屋设馆,以教书糊口
❖ 胡宗宪听取幕僚徐渭(徐文长)的建议与策略, 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对王直采用招抚策略,对
徐海、陈东、叶麻等海盗首领采用剿灭的策略,利
用徐海之妻王翠翘使其上岸投降,而后胡宗宪为了
斩草除根,用反间计促使陈东杀死徐海,最后自己
再将陈东处决。
.
13
❖ 传说,王翠翘被俘后写诗一首,投水而死。
她的诗写道:“建旗海上独称尊,为妾投
安三袁”。
.
2
袁宏道成就最大,名声最著
在晚明, 袁宏道是一位特 别突出的人物。他作诗文,标举 “性灵”,讲究韵味,尤其讲究 那种文人生活的所谓雅趣。
.
3
背景材料
徐渭是晚明前期的著名文士, 主要活动在嘉靖年间,在诗文、戏 曲、书画等方面均有相当成就。他 自称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 第四,而对戏曲创作只字未提。而 且,他“好奇计、谈兵多中”,满 腹韬略。
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 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 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 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徐文长传》

《徐文长传》
第四节《 徐文长传》 第四节《 徐文长传》
袁宏道
一、背景知识
一、背景知识
1、传主简介: 传主简介: 一个男人的幸——全才 一个男人的幸——全才 一个男人的不幸——家庭 婚姻、 家庭、 一个男人的不幸——家庭、婚姻、 事业 徐渭(1521-1593),字文长, ),字文长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 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 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 名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名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 性情纵放,天资聪颖, 性情纵放,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 山阴秀才, 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试 都名落孙山, 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 。 中年以后任浙、闽总督胡宗宪幂僚, 中年以后任浙、闽总督胡宗宪幂僚, 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多所筹划。 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多所筹划。
二、作品讲解(结构分析)
第四部分为十、十一两段, 第四部分为十、十一两段,列举徐渭晚年的 为十 二三行事,说明他因不容于时而性格扭曲, 二三行事,说明他因不容于时而性格扭曲, 发为狂疾。多次自残其身,最终抱愤而卒。 发为狂疾。多次自残其身,最终抱愤而卒。 并对其诗文著述未能全部刊行于世深表遗憾。 并对其诗文著述未能全部刊行于世深表遗憾。 第五部分为末两段 效法司马迁, 为末两段, 第五部分为末两段,效法司马迁,对传主进 行评价。认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富贵, 行评价。认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富贵,但 声名远播,至于朝廷;文章伟丽,独步当时; 声名远播,至于朝廷;文章伟丽,独步当时; 足以不朽。文末三次重复“无之而不奇” 足以不朽。文末三次重复“无之而不奇”, 对徐渭其人其事,感慨至深。 对徐渭其人其事,感慨至深。
一、背景知识
羡林逋“妻梅子鹤, 羡林逋“妻梅子鹤,是 世间第一种便宜人, 世间第一种便宜人,我 辈只为有了妻子, 辈只为有了妻子,便惹 出许多闲事。撇之不得, 出许多闲事。撇之不得, 傍之可厌, 傍之可厌,如衣败絮行 荆棘中,步步牵挂。 荆棘中,步步牵挂。” 袁宏道年辈比徐渭略晚, 袁宏道年辈比徐渭略晚, 与徐素昧平生, 与徐素昧平生,但对其 才略品行由衷钦佩, 才略品行由衷钦佩,对 其不幸遭际深抱同情, 其不幸遭际深抱同情, 他将惺惺相惜之意托诸 笔端,写下了这篇《 笔端,写下了这篇《徐 文长传》 文长传》。

12徐文长传 大学语文PPT 教学课件

12徐文长传 大学语文PPT 教学课件

❖ 这篇传的主旨,应该是传中所写的徐文 长“雅不与时调合”这六个字。科举的 不利,使徐文长成为一个失意的人,愤 世嫉俗的人。他“屡试辄蹶”,终生只 是一个秀才,“不得志于有司”,当然 无法发挥他的才能,实现他的抱负。因 此《徐文长传》主要叙述的是这样一个 怀才不遇的封建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 分子,描写他的狂放与悲愤,以及他不 惜以生命与世俗相抗衡的悲剧命运。这 才是《徐文长传》的主旨。
❖ 还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 张氏,因之下狱,度过七年牢狱生 活。 后为好友张元忭(明翰林修撰) 营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这时他 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 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 倒不堪,穷困交加。 常“忍饥月下 独徘徊”,杜门谢客。
❖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 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结束了一
从表面上看,袁宏道在这篇传中突出写了 徐文长的奇,其人奇,其事奇,他在传末总 括一句说:“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传中用“奇”字的地方,达八九处之多: “奇其才”,“益奇之”,“好奇计”, “诗文益奇”,“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徐文长 不平凡,他的一生也不平凡;突出写他的奇, 自然是抓住了这个人的性格与行事的特征。 但是,袁宏道写这篇传的主旨还不在于此。
结构分析
❖ 本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待写作缘起及对徐
渭诗、画、杂剧的赞赏。字里行间, 既有相见恨晚之憾,又有不胜喜悦 之情。
第二部分,写徐渭的非凡才略及 豪放个性深为胡宗宪倚重和喜爱, 深得信任,但“大试辄不利”,一 再失意于科场。
❖ 第三部分,介绍、评述徐渭在诗、 文、书、画诸方面的成就,以其杰 出的才能与其坎坷的遭遇作对比映 照,哀其不幸。 第四部分,列举徐渭晚年的二三

《聪明的徐文长》PPT课件【优秀课件PPT】

《聪明的徐文长》PPT课件【优秀课件PPT】

想一想:
如果你是徐文长,遇到相同的 事情,你会怎么办?除了文章中 的方法,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 解决呢?
有时候,人太清醒反而觉得累,觉得不快乐,但是想要学会装糊涂还真是难。不要等到人生垂暮,才想起俯拾朝花,且行且珍 面前一文不值,却在另一个人面前是无价之宝。谨记自己的价值所在。路再远,也有尽头;苦再深,也会结束,只要不放弃, 漫漫的长途中跋涉,在深深的痛苦中挣扎,我们常常为环境所迫,被困难所迷惑,放弃了希望,厌倦了生活,觉得路越走越窄 窄的不是路,是思想与感情,深的不是苦,是感受与心情,路边是路,苦中有甜,看得是你自己。许多人,不是擦肩,就是 事,不是无能,就是无情,总是无缘。人生,就是一次艰辛的旅行,得意时,顿生许多豪情,期盼着,浏览更多美好的风景 心,渴望着,走出困境摆脱愁情。人生所有的一切,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圆满很少,完美不多,人如此,事这样,如意很少 好多人或事,明明喜欢,偏偏不能;明明热爱,恰恰不能;生活,有许多无能,好多事情,明明讨厌,常常不做不行;明明厌倦, 的不能,想说的不行;不愿做的,却又不能,不想说的,就是不行。我们就是这样无奈,无能。何时,能随心如愿,给心身最大 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好心态是人们一生中的好伴侣,让人 悟:要有阳光般的心态。没有爱的生活就像一片荒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会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让爱如同午后阳 房。人生感悟:学会爱别人多去尊重理解别人,常怀宽容和感激之心,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海纳百川才有了海的广 是他们给了你帮助:感激你的敌人,是让你变得坚强。人生感悟:懂得宽容和感恩。管好自己的嘴,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 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说话要用脑子。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人生感悟:切记祸从口出!人情、人情,人之常情, 往,“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所以,“人情要多储存,就像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人生感悟:多储 躁!不要急于下结论特别是生气的时候做决断,要学会换位思考,或者等一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 单的事情复杂化。人生感悟:遇事莫急躁!真正学会知足。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大千世界总有比如你 我哭泣没鞋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脚”。人生感悟:真正学会知足。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有胜他的把握,根本 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人生感悟:不和小人生气计较。别把工作当负担,既 没有更好的选择,与其生气埋怨,不如积极快乐的去面对。当你把工作当做生活和艺术时,你就会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人生感 人活着一天就是福气,就该珍惜,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 舒坦,心也舒坦。人生感悟:珍惜自己的生活。1.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往往身不由己。生活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就好。有的人像WIFI热点,即使远了,但是只要你没改密码,再相见的时候也会自动连上,只是改不改密码,也是人家的事了 人生,要么没心每肺扮傻到底,别让自己活成了那种,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 往往也做不成大事。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自已的修养不够。人生在世,顺少逆多,一辈子不容易,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 不去。如果是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就应该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变坏,你将永远吃不到好的 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 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 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励志语录未来幸福就在于此。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 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 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就越复杂,越重要。诺夫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 12、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 是向敌人学习。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游手好闲地 手好闲好。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2聪明的徐文长|鄂教版 (共10张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2聪明的徐文长|鄂教版 (共10张PPT)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三年级 | 下册
课程学习
(4)仔细观察徐文长过桥的情景,谁能用自己的话说 说。 站在一旁的徐文长想了想,从伯父手里接过竹竿,走到 一口井的旁边,然后将竹竿慢慢从井口竖下去。当竹竿 放到和他身子一样高时,他便笑嘻嘻地把礼物从竹竿上 取下来了。 (5)比较:别的孩子是怎么过河的? (6)这个句子你认为怎样读呢?
课程学习
讨论交流:徐文长竿上取 物的办法妙在哪里?作为徐 文长的小伙伴,你想对他说 些什么呢?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课程学习
徐文长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是 巧妙。同学们,你们也是聪明的 孩子,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拿 到竿上的礼物呢?(讨论交流)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课后作业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课程学习
1、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写徐文长的聪 明选择了哪些材料? 2、这两个材料的组织上有什么特点呢?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4自然段,找出 描写徐文长提水桶过河的句子。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课程学习
(1)读徐文长过桥的句子,注意作者抓住人物动作描写的词语。 大家正在思考,有个胆子比较大的孩子站出来。他莽莽撞撞地提起两个水桶 想过桥去,可是才走了几步,鞋底已经沾着水面,别的孩子看后,个个都怔 住了。 (2)请同学们勾画出动词,体会作者这样的写作方法。 礼物就吊在上面,你要拿必须达到两个要求: ①不能把竹竿横着放下来; ②不能踩着凳子拿。 (3)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最新 公开课课件 《聪明的徐文长》ppt课件

最新 公开课课件 《聪明的徐文长》ppt课件

学法指导三: 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你又
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徐文长的聪
慧?如果是你面对这个难题, 你会怎么做?
Hale Waihona Puke 课后延伸: 搜集关于徐文长的其他智 慧故事读一读,结合自己的
生活跟父母、同学说说自己 的感受。
22、聪明的徐文长
沾水 吭声 怔住 绳子 桶柄 欢呼雀跃 莽莽撞撞 一声不响 叽叽喳喳
学法指导一: 找出叙事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 果。把它们用语言连贯起来,
概括成几句话表达。你行吗?
学法指导二:
读读课文1-5自然段,你从
哪些地方读出了徐文长的聪慧? 请你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徐文长传》优秀课件

《徐文长传》优秀课件


第四部分(11、12自然段) ,列举徐渭晚年 的二三行事,说明他因不容于时而性格扭曲, 发为狂疾。多次自残其身,最终抱愤而卒。 并对其诗文著述未能全部刊行于世深表遗憾。 第五部分(13自然段) ,效法司马迁,对传 主进行评价。认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富贵, 但声名远播,至于朝廷;文章伟丽,独步当 时;足以不朽。文末三次重复“无之而不 奇”,对徐渭其人其事,感慨至深。
这就委婉地揭明了徐渭“数奇”的真正 原因在于“有司”的不明不公,在于当时的 世俗不能容人!其实,徐渭“独立一时”的才 气与他数困于科场的遭际,还从侧面昭示了 当时科举制度的腐朽,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 一个优秀人物往往会横遭埋没、扼杀的悲剧 性命运。
四、艺术特点
1、以情贯注 2、以奇立骨 3当时的文坛背景
袁宏道(一五六八~一六一○),字中郎,号石 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现湖北公安)人。 《明史》说他“年十六为诸生,即结社城南,为之长。 闲为诗歌古文,有声里中。举万历二十年进士。归 家,下帷读书,诗文主妙悟。选吴县知县,听断敏 决,公庭鲜事。与士大夫谈说诗文,以风雅自 命。„„。”
2、以奇立骨 本文仅千余字,叙及的范围却较广,举 凡徐文长之生平遭际、为人行事、才略性情、 游踪嗜好及其诗歌、书画的成就,无不关涉。 然而,文章却显得神气凝聚。我们如若对文 章所述各事作一粗疏的分析,即可发现它们 众矢一的,旨意都在“奇”字。具体说来, 可大致归结为三个方面:



(1)才能奇异



以文中两个“竟”字为例: 甲: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乙: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前一个“竟”字,体现了作者对徐渭才气超迈 的由衷钦佩;后一个“竟”字,则显现了作者对徐 渭活受其罪,欲死不得的真心痛惜。至于文中两度 出现的“悲夫”及篇末作者之议沦,对徐渭的同情 更是直截明达,溢于言表。 整篇文章,作者激情溢于辞,喜怒形于色,既 见惺惺相惜之情,亦可见自写胸襟之意。

大学语文47徐文长传-PPT精选文档

大学语文47徐文长传-PPT精选文档

作者简介
返回目录
上 一 页
下 一 页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 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 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 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少敏慧,善诗文,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 社长,“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敢犯。” 万历二十年(1592)登进士第,万历二十三年(1595) 谒选为吴县知县,听政敏决,公庭鲜事。政暇与士大夫谈 文说诗,以风雅自命。
返回目录 上 一 页 下 一 页
我们看传中徐文长的傲气,他进见“督数边兵,威震东南” 的胡宗宪,将官们匍匐跪语,不敢举头,而他以部下的一 个秀才却侃侃而谈。写徐文长的悲愤,“自负才略”, “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等等。这些显然就不是只写徐 文长的奇人奇事,而是慨叹于当时许许多多失意者的共同 遭际了。“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这才 是袁宏道为徐文长作传的真实感情流露。因此传文末尾最 后的两句话,虽然写的是“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 也”,似乎仍是突出一个“奇”字,但是结语却是一个叹 词:“悲夫!”为什么用此二字作结,读者自然可以体会 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返回目录
上 一 页
下 一 页
这篇文章写得好,首先因为袁宏道把自己也写了
进去,在传主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袁宏道可
称徐文长的真正知己。读者可以看到,传文一开 头,就写出袁宏道与陶望龄阅读徐文长诗集《阙 编》的惊喜欢跃情状:两人跳起来,灯影下一面 读,一面叫,将已睡的僮仆都惊醒,恨与徐文长
相识之晚。这种发自内心的欢喜钦佩之情,不能
返回目录

《聪明的徐文长》教学ppt课件(优选)

《聪明的徐文长》教学ppt课件(优选)


7.文章的结尾还说,和人类不同的是 ,我们 的主人 公毕竟 慧心未 泯。言 外之意 是肯定 白兔的 做法, 希望人 类也像 白兔一 样要学 会放弃 。

8.这是这堂课最精彩的部分,不论学 生的质 疑,还 是探究 ,都热 情高涨 ,高潮 迭起。 由于课 堂气氛 宽松、 和谐, 教学双 方对教 材有深 入的理 解,所 以能全 身心地 投入。

2.学 富 五 车 , 形容 读书多 ,知识 丰富。 学贯中 西:形 容学问 贯通了 中国和 西方的 种种知 识。语 段中所 举的钱 钟书、 林语堂 和胡适 的事例 都是说 明“他们 的国学 功底异 常深厚 ,他们 的英语 水准堪 称世界 一流”, 而非 单纯指 他们的 学问大 ,故选 “学贯中 西”更 合适。
他的伯父一边点头称赞,一边把事先 藏好的礼物取了出来。孩子们一看,咦? 这包礼物不是拿在手中,而是吊在一根 根很长的竹竿上面。伯父拿着竿子,对 徐文长说:“礼物就吊在上面,你要拿 必须达到两个要求:一、不能把竹竿横 着放下来;二、不能踩着凳子拿。你如 果能设法取下来,这礼物就归你。”
这时,孩子们叽叽喳喳议论开了: 有的说跳起来抓,有的说这礼物根本 拿不到......站在一旁的徐文长想了想, 从伯父手里接过竹竿,走到一口井的 旁边,然后将竹竿慢慢从井口竖下去。 当竹竿放到和他身子一样高时,他便 笑嘻嘻地把礼物从竹竿上取下来了。

11.课文小结所以说我们认识和评价一 个人应 该一分 为二, 华歆不 专心读 书,追 求富贵 ,但也 有可取 之处, 就像我 们今天 所学文 中他救 人救到 底的态 度十分 令人敬 佩。

12.而我们的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也应 该是一 分为二 的,纪 要学习 文化知 识,也 要学习 做人的 道理。 希望同 学们做 到重诺 守信, 言行必 果!

《聪明的徐文长》课件

《聪明的徐文长》课件

又矮又小 欢呼雀跃 莽莽撞撞 叽叽喳喳 笑嘻嘻
他拿了两个装水的小木桶, 把十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小孩子 领到一座又矮又小的竹桥旁边, 说:“孩子们,谁要是能双脚 不沾水,把两桶小提过桥去, 我就送给他一包礼物”
“好!”孩子们欢呼雀跃,但看 看这座桥,就不吭声了。原来,这 座桥桥身很软,贴近水面,一个孩 子只有拿不超过三五斤的东西才可 能勉强过桥,否则,桥身就会弯沉 下去碰到水面。
22、聪明的徐文长
徐渭(1521—1593),汉族, 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 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 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 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 人、山阴布衣等别号。中国明 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
智勉徐考 雀吭吊叽 莽撞怔绳
沾礼 喳竖 柄要
大家正在思考,有个胆子比较大 的孩子站了出来。他莽莽撞撞在提 起两桶水想过桥去,可是才走了几 步,鞋底已经沾着水面,别的来说:“我来试试吧!”
他找来两根绳子,把它们分别系 在将满水的木桶上的桶柄上,然后 将木桶放到水里,双手牵着绳头, 轻轻巧巧地走过竹桥,到了河对岸。
他的伯父一边点头称赞,一边把事先 藏好的礼物取了出来。孩子们一看,咦? 这包礼物不是拿在手中,而是吊在一根 根很长的竹竿上面。伯父拿着竿子,对 徐文长说:“礼物就吊在上面,你要拿 必须达到两个要求:一、不能把竹竿横 着放下来;二、不能踩着凳子拿。你如 果能设法取下来,这礼物就归你。”
这时,孩子们叽叽喳喳议论开了: 有的说跳起来抓,有的说这礼物根本 拿不到......站在一旁的徐文长想了想, 从伯父手里接过竹竿,走到一口井的 旁边,然后将竹竿慢慢从井口竖下去。 当竹竿放到和他身子一样高时,他便 笑嘻嘻地把礼物从竹竿上取下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渭介绍

徐渭(公元15211593),初字文清,改 字文长,号天池山人、 青藤居士,或署田水 月,山阴(今浙江省 绍兴)人。天资聪颖, 20岁考取山阴秀才, 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 试都名落孙山,终身 不得志于功名。

徐渭青年时还充满积极用世的进取精 神,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 看中,招至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但后 来胡宗宪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 发狂,竟然先后九次自杀未遂,还怀疑妻 子张氏不贞,杀死张氏,度过七年牢狱生 活。出狱后已53岁,晚年更是潦倒不堪, 穷困交加。常"忍饥月下独徘徊",闭门谢 客,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 调人" 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

石篑曰:“此余乡先辈 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 字文长,嘉(嘉靖)、隆 (隆庆)间人,前五六年方 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 者,即其人也。”

余始(才)悟(醒悟)前后 所疑(疑惑 ),皆即(都是) 文长一人。又当(正当)诗道 荒秽(诗歌创作非常低迷)之 时,获此奇秘(稀奇的秘本), 如魇(恶梦)得醒。两人跃起, 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童 仆睡者皆惊起。

是时公督数(数镇) 边兵(边防军),威振东 南,介胄之士(帐下将 领),膝(跪下)语蛇 (像蛇一样爬着)行,不 敢举头;

而文长以(凭……身份) 部下一诸生(秀才)傲(敖 视)之,信心(随心所欲) 而行(行动),恣臆(任意) 戏谑(开玩笑),了(一点) 无忌惮(顾忌)。

会(恰好碰上)得(捕获) 白鹿,属(叮嘱)文长代作 表(奏章)表上,永陵喜甚。 公以是(因此)益(更加) 重(倚重)之,一切疏记 (奏疏等公文 ),皆出其手。

有沙门(和尚)负资(倚 仗有钱)而秽(行为肮脏), 酒间偶言于(向)公,公后 以他事杖杀之(后来,胡公 找了个其他理由把那僧人处 死了 )。其信任多如此。

胡公既怜(爱惜)文长之才, 哀其数困(同情他多次参加考 试均遭受挫折 ),时方省试 (这时正好赶上省试)凡入帘 者(凡是担任考官的人 ),公 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 在本房(如果他的试卷在你的 阅卷房里),幸(希望)勿脱 失(漏选)。”
• 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 生矣。独(只是)身(他自身) 未贵(未做官)耳(罢了)。 先生诗文崛起(突出而起), 一扫(扫荡)近代芜秽之习 (习气),百世而下(百代以 后),自有定论,胡为(怎么 能说 )不遇(怀才不遇)哉!

梅客生尝(曾经)寄余 书(信)曰:“文长,吾老 友,病奇于(比)人(为 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 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 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 也哉!悲夫

凄惨命运的困蹇更激发了 他的抑郁之气,加上天生不 羁的艺术秉性,悲剧的一生 造就了艺术的奇人。徐渭的 写意花卉惊世骇俗,用笔狂 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 自成一家,创水墨写意画新 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 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他的杂剧《四声猿》 曾得到汤显祖等人的称 赞,在戏曲史上也占有 一席之地。
• 时携钱至酒肆(酒店),呼下 隶(地位低下的差役 )与(一 起)饮。或(有时)自持斧击 破其头,血流被面(满面), 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 (用)利锥(名词,锥子)锥 (动词,刺)其两耳,深入寸 余,竟(竟然)不死。

石篑言:晚岁,诗文 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 余所见者,《徐文长集》、 《阙编》二种而已。然文 长竟以(因为)不得志于 时,抱愤而卒。

第一部分(一、二、 三段):交待写作缘起及 对徐渭诗、画、杂剧的赞 赏。字里行间,既有相见 恨晚之憾,又有不胜喜悦 之情。

余少时过里肆(街头店铺)中, 见北杂剧有《四声猿》(徐渭创作 的一组短剧,包括《狂鼓吏》、 《玉禅师》、《雌木兰》和《女状 元》四个剧本》),意(主题)气 (风格)豪(豪放)达(旷达), 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用南曲演唱 的一种戏剧形式)绝(完全)异 (不同),题(署名)曰“天池 生”,疑为元人作。

皆曰:“如命(遵命)。” 一知县以(因为)他羁(其 他事情耽误了)后至,至期 (直到考试那天 )方(才) 谒(拜见)公,偶忘属,卷 适在房(而文长的试卷恰好 在他的阅卷房内),遂(于 是)不偶(没有考中)。
第三部分(7、8、9三段)

介绍、评述徐渭在诗、 文、书、画诸方面的成就, 以其杰出的才能与其坎坷 的遭遇作对比映照,哀其 不幸。

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 某(客,使动用法,客某, 让我受聘为幕僚 )者,当具 宾礼(应当用宾客之礼待 我),非时(不在规定的上 下班时间)辄(就)得(能 够)出入。”胡公皆许(答 应)之。

文长乃(就)葛衣(穿 着粗布衣衫)乌巾(戴着 黑色头巾),长揖(抱拳 打拱)就坐(入坐),纵 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 公大喜。

文长自负(倚仗)才(才 学)略(谋略),好奇计, 谈兵多中(切中要害)。凡 (所有)公所以(用来)饵 (引诱)汪、徐诸虏(汪直、 徐海等海盗)者,借密相议, 然后行(施行)。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 (士兵)亦饮其下,不肯 留 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写 了几句话派人急速送给胡 公 ),公立命缚(捆绑)健 儿至麾下(军营),皆斩之, 一军股栗(颤抖)。

余自是(从此)或向人 (和人交谈),或作书(给 人写信),皆首(首先)称 (称赞)文长先生。有来看 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 名公巨匠(文坛的著名人 士 ),浸浸(渐渐)知(了 解)向慕(向往爱慕)云。
第一部分小结

作者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 徐渭的默默无闻,连见多识广的 作者都一无所知,再写后来文坛 大家逐渐了解、向往、仰慕。 写《阙编》先写它其貌不扬, 在写自己惊跃称叹,使徐渭由 远及近,逐渐走到我们面前。
艺术特色
• 一、以情贯注 • 二、以奇立骨 • 三、以事传人

徐渭的书法与沉闷的明 代前期书坛对比显得格外突 出 ,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 但很难为常人能接受,笔墨 恣肆,满纸狼藉,他对自己 的书法极为自负,他自己认 为"吾书第一,诗二,文三, 画四"。

徐渭被后人称为“东方的 凡高”。 • “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 -----郑板桥 • “青藤门下为走狗” • ——齐白石 • “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 磨墨理纸。” • ——齐白石

一日,饮其乡大夫(医生)家。 乡大夫指筵(酒席)上一小物求赋 (请文长作赋),阴(悄悄)令童 仆续(连接)纸丈余,欲以(来) 苦之(让文长难堪 )。文长援笔 (提笔)立就(立即写成),竟满 其纸,气韵遒逸(气韵遒劲飘 逸 ),物无遁情(对物体的描绘 详细周尽没有丝毫疏漏 ),一座 大惊。
• 文长喜作书(创作书法),笔意奔放如其 诗,苍劲中姿媚跃出(骨力苍劲又不失妩 媚 )。余不能书,而谬谓(胡乱评论)文 长书决(肯定)当(应该)在王雅宜、文 征中之上。不论书法(不太讲究字的法 度 ),而论书神(而注重其中的神采风 韵 ),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 客也(真可说是书法艺术家中豪放不羁的 游侠,自成一家的圣手 )。间以其余(有 时凭借他的余力),旁溢(又喜爱)为 (创作)花鸟竹石,皆超逸有致(都高远 飘逸,富有情致 )。

后适(到了)越(浙江), 见人家单幅上署(署名)“田 水月”者,强心铁骨(骨力苍 劲),与(加上)夫一种磊块 不平之气(胸中积郁的愤懑不 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 (仿佛)可见,意(心中)甚 骇(惊讶)之,而不知田水月 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取架 上书,得(拿到)《阙编》诗一帙 (册)。恶楮(纸质低劣)毛书 (装订粗糙 ),烟煤败黑(印刷 质量很差 ),微有字形(字迹模 糊不清),稍就(靠近)灯间读之, 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石篑: “《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 耶?”
第二部分(4、5、6三段)

写徐渭的仕途和科 举,其的非凡才略及豪放 个性深为胡宗宪倚重和喜 爱,深得信任,但一再失 意于科场。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即 乡试,一省组织的考取举人的 统一考试)辄(每次)不利 (没有考取),豪荡(豪迈放 荡)不羁(不受拘束)。总督 胡梅林公知(了解)之,聘为 幕宾(幕府宾客,相当于参谋、 秘书一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文长既 然在考官手里一再失意 ),遂乃 (于是就)放浪曲蘖(纵情饮酒), 恣情山水(尽情游山玩水 ),走 齐鲁燕赵之地,穷览(饱览)朔漠 (北方沙漠风光)。其所见山奔海 立(群山如奔,大海如立),沙起 (沙尘飞扬)云行(白云飘荡), 风鸣(风声呼啸)树到(树木倒 伏),
• 幽谷大都(幽深的峡谷,繁闹 的都市),人物鱼鸟,一切可 惊可愕之状(一切令人惊奇的 景物 ),一一皆达之于诗(在 诗歌中都一一地表达出来)。 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 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他胸中又有一股不可磨灭的 豪气和英雄失意、无处安身的 悲愤 )
徐文长传
作者简介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 公,兄宗道,字伯修,弟 中道,字小修,时称“三 袁”。 • 万历二十年进士, 任吴县县令,在任仅 二年,就使“一县大 治”,“吴民大悦”。 辞去县令后,“为人 贷得百金”,作妻室及其文学主张
• 公安派: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 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 (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 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 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 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 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 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 露。
内容述评

本文作者以简捷明快的笔调 生动地描述了传主横放杰出的 才能、豪放不羁的个性、屡试 屡蹶的遭遇和在文艺创作上所 取得的多方面成就,表露出对 徐渭才气性情的钦佩激赏和对 其遭际境遇的怜悯同情。

作者的旨意主要着落于徐渭 “才奇”与“数奇”之间的矛盾这 个重心 ,感慨徐渭之所以命途多 舛,是因为他的才能过于杰出 , 这就委婉地揭明了徐渭“数奇”的 原因在于“有司”的不明不公,在 于当时的世俗不能容人 。徐渭 “独立一时”的才气与他数困于科 场的遭际,还从侧面昭示了当时科 举制度的腐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