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糖 类
第二章 糖化学
第二章 糖化学
第一节 单糖
L
第二章 糖化学 第一节 单糖
异头物:α、β的确定
α异头物
β 异头物
第二章 糖化学 第一节 单糖
旋光性:当一束平面偏振光通过某种物质的 溶液后,使其偏振面发生了偏转时,即称这 种物质为旋光性物质。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 向右旋转(顺时针方向)的物质称为右旋光性 物质(+),否则是左旋光性物质(-) 比旋光性度:用来衡量旋光物质的旋光强度 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个物理常数,影响因 素很多
第二章 糖化学
第三节
多糖
糖 原
均一多糖(同多糖):由一种单糖缩合而成
淀 粉 纤 维 素
第二章 糖化学
第三节
多糖
非均一多糖(杂多糖):由不同类型单糖缩合而成
N-乙酰-葡萄糖胺
第二章 糖化学
第三节
多糖
一、结构多糖:构成生物结构的多糖 1.纤维素: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
线形聚合物。纤维素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经弱酸 水解可得纤维二糖,浓硫酸作用于纤维素可生成20% 的葡萄糖。它不溶于水,人体不能消化纤维素
第二章 糖化学 第三节
多糖
一、结构多糖:构成生物结构的多糖
2.几丁质:它是某些无坐脊椎动物外骨骼如虾壳和蟹壳等的主要 结构组成成分。由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β-1,4-糖苷键相互连接在 一起的线性多聚糖,也是一种均一多聚物 白色、无定形的半透明物质。据研究资料估计自然界中每年生成 的几丁质约有一百亿吨 在天然聚合物中几丁质的贮存量占第二位,仅次于纤维素
第二章 糖化学
第一节 单糖
一、构型和构象 (一)构型 1.构型的概念:是指一个分子由于其中各原子特 有的固定空间排列,而使该分子所具有的特定立 体化学形式。当某一物质由一种构型转变为另一 种构型时,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2.构型的划分:以甘油醛分子为基准,在其开链 结构式投影图中,将氧化程度高的基团(醛基或 酮基)写在上方,最下面的是伯醇基(-CH2OH), 与其相连的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羟基的排列方位 决定单糖分子的构型。羟基在右边的为D型,在 左边的为L型
第二章_糖和苷类化合物总结
第二章_糖和苷类化合物总结糖是生物体内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它们在细胞代谢和能量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糖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类型。
单糖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糖类,由一个糖分子组成。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双糖由两个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多糖则由多个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壳聚糖等。
糖苷类化合物是指由糖和非糖物质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糖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细胞膜、血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细胞信号传导、能量储存和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糖苷类化合物的命名按照糖的名称和连接的非糖物质的名称来确定。
例如,葡萄糖和甘氨酸连接形成的化合物被称为葡萄糖甘氨酸。
糖苷类化合物的糖部分可以是单糖、双糖或多糖中的任意一种,而非糖物质可以是氨基酸、酚类、醇类或其他物质。
糖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等作用。
例如,黄酮糖苷是一类常见的天然产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癌活性。
黄酮糖苷能够清除自由基,阻止细胞氧化损伤,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另外,糖苷类化合物还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将药物与糖分子结合起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糖苷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葡萄糖苷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可以替代糖和甜味剂,为食品提供甜味,同时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另外,糖苷类化合物还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增加食品的保湿性、稳定性和口感。
总的来说,糖和苷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和生理作用,是细胞代谢和能量产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糖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癌和抗炎等作用,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糖和苷类化合物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物过程和开发新的药物和食品产品。
生物化学笔记-第二章 糖 类
第二章糖类提要一、定义糖、单糖、寡糖、多糖、结合糖、呋喃糖、吡喃糖、糖苷、手性二、结构1.链式:Glc、Man、Gal、Fru、Rib、dRib2.环式:顺时针编号,D型末端羟甲基向下,α型半缩醛羟基与末端羟甲基在两侧。
3.构象:椅式稳定,β稳定,因其较大基团均为平键。
三、反应1.与酸:莫里斯试剂、西里万诺夫试剂。
2.与碱:弱碱互变,强碱分解。
3.氧化:三种产物。
4.还原:葡萄糖生成山梨醇。
5.酯化6.成苷:有α和β两种糖苷键。
7.成沙:可根据其形状与熔点鉴定糖。
四、衍生物氨基糖、糖醛酸、糖苷五、寡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的结构六、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结构粘多糖、糖蛋白、蛋白多糖一般了解七、计算比旋计算,注意单位。
第一节概述一、糖的命名糖类是含多羟基的醛或酮类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其分子式通常以Cn(H2O)n 表示。
由于一些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往往是2:1,与水相同,过去误认为此类物质是碳与水的化合物,所以称为"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实际上这一名称并不确切,如脱氧核糖、鼠李糖等糖类不符合通式,而甲醛、乙酸等虽符合这个通式但并不是糖。
只是"碳水化合物"沿用已久,一些较老的书仍采用。
我国将此类化合物统称为糖,而在英语中只将具有甜味的单糖和简单的寡糖称为糖(sugar)。
二、糖的分类根据分子的聚合度分,糖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
也可分为:结合糖和衍生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
葡萄糖,果糖都是常见单糖。
根据羰基在分子中的位置,单糖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根据碳原子数目,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
寡糖由2-20个单糖分子构成,其中以双糖最普遍。
寡糖和单糖都可溶于水,多数有甜味。
多糖由多个单糖(水解是产生20个以上单糖分子)聚合而成,又可分为同聚多糖和杂聚多糖。
同聚多糖由同一种单糖构成,杂聚多糖由两种以上单糖构成。
第二章糖类化学
糖胺聚糖
杂多糖糖胺聚糖又称为氨基多糖, 杂多糖糖胺聚糖又称为氨基多糖,一 糖胺聚糖又称为氨基多糖 般由N-乙酰氨基己糖和糖醛酸聚合而成 乙酰氨基己糖和糖醛酸聚合而成。 般由 乙酰氨基己糖和糖醛酸聚合而成。 因其溶液具有较大粘性,故又称为粘多 因其溶液具有较大粘性,故又称为粘多 糖。 糖胺聚糖广泛分布于动物体内, 糖胺聚糖广泛分布于动物体内,是许 多结缔组织基质的重要成分, 多结缔组织基质的重要成分,腺体与粘 膜的分泌液、 膜的分泌液、血及尿等体液都含有少量 糖胺聚糖。 糖胺聚糖。
α 偏光平面发 生了旋转
盛液管
偏振光 Nicol棱晶 棱晶 光源 普通光
偏振光通过旋光性物质 时偏光平面发生的变化
物质能使偏光的振动面发生旋转的 旋光性; 性质叫物质的旋光性 性质叫物质的旋光性; 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叫旋光性或光活 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叫旋光性或 旋光性 性物质; 性物质; 旋光性物质使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 的角度称为旋光度 旋光度; 的角度称为旋光度 规定用( ) 规定用(+)表示偏振面顺时针旋 称为右旋 右旋( 转,称为右旋(dextrotatory); ) 用(-)表示偏振面逆时针旋转, )表示偏振面逆时针旋转, 称为左旋 左旋( 称为左旋(levorotatory); ) 相应的物质称为右旋体 左旋体。 右旋体和 相应的物质称为右旋体和左旋体。
第三节 多糖 一、同多糖 二、杂多糖
多糖是一类高分子化 多糖是一类高分子化 合物,由许多单糖 合物, (或单糖衍生物)分 或单糖衍生物) 子之间脱水以糖苷键 相连而成。 相连而成。 多糖都与非糖物质构 复合糖。 成复合糖。
按照多糖的组成成分分为 同多糖(均多糖) 同多糖(均多糖) 杂多糖(异多糖) 杂多糖(异多糖)
平面偏振光 Nicol棱晶好象一个栅栏,只允 棱晶好象一个栅栏, 棱晶好象一个栅栏 许与棱晶晶轴相平行的平面内振 动的光通过, 动的光通过,而在其它平面内振 动的光线则被阻挡。 动的光线则被阻挡。 通过尼克尔棱晶后得到的只在一 个平面上振动的光叫平面偏振光 简称偏光。 简称偏光。
2 第二章 糖的化学
红黄色
用于还原糖检测,或还原糖浓度测定。
2.单糖被还原
在硼氢化钠类还原剂作用下,醛糖还原成糖醇,酮糖还原成一对差 向异构体的糖醇。
CHO
CH 2OH
CHO
CH 2OH
[H]
[H]
CH 2OH
CH 2OH
CH 2OH
CH 2OH
D-葡萄糖
CH 2OH H COH
D-甘露糖(mannose) D-葡萄醇(山梨醇)
肝脏和肌肉中含有糖原、乳汁中含有乳糖;
微生物:糖约占菌体干重的10~30%。
(三)生物学功能
① 生物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 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③ 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与功能,如
作为细胞识别的信号分子。
④ 在生物体内转变为其它物质(作为其它物
质合成的碳骨架)。
二、糖的分类
(1)单糖(monosaccharide):不能再被水解的最小单 位,是最简单的糖。 根据其所含碳原子(C)数目:丙糖、丁糖、戊糖和 已糖等;
不对称碳原子(手性碳原子):碳原子和四个不同的 原子或基团相连;
L-甘油醛
D-甘油醛
对映体:互为镜像,不能重叠。 手性:不能与自己的镜像叠合,犹如人的左右手的关 系。
单糖从丙糖到庚糖,除二羟丙酮外,都含有手性碳原
子(C*)。 具有n个手性碳原子的单糖具有2n个异构体,2n-1对对 映体。
单糖构型的确定
CH 2OH
D-甘露醇
CH 2OH
[H]
C O
[H]
HO CH
CH 2OH
CH 2OH
CH 2OH
D-葡萄醇
D-果糖
D-甘露醇
3.单糖的成脎作用
苯肼是糖定性试剂
生物化学 第二章 糖类的化学
化铜的碱性溶液)。
单糖的立体结构 两种构象:船式结构、椅式结构
CH2OH HO HO O OH OH
HO HO
CH2OH HO HO
O
OH
β-D-葡萄糖
CH2OH O OH OH
α-D-葡萄糖
HO HO CH2OH O OH
OH
OH
α-D-半乳糖
α-D-阿洛糖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椅式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比旋光度(旋光率):
D
t
t D
cL
100
L为光程,即旋光管的长度,dm; c为浓度,即在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g;
是在以钠光灯(称为D线,为589.6nm和589.0nm)为
t D
光源、温度为t的条件下实测的旋光度。
CH 2OH
CH 2OH
果糖
CH 2OH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几个概念: 旋光异构、旋光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若两个分子互为镜像关系, 称这两个分子为对映异构体。它们的旋 光活性正好相反,但旋光度相同。 外消旋体:等量的一对对映异构体混合, 旋光性恰好互相抵消,即得到没有旋光 活性的体系,此体系为外消旋体。
第二章 糖类的化学
第一节 概述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一、糖的定义与元素组成
1、定义
糖类物质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 合物或聚合物; 在生物体内,糖类物质主要以均一多糖、 杂多糖、糖蛋白和蛋白聚糖形式存在。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第二章糖化学
HNO3
HO H H
CHO
COOH OH OH
H H
H
OH OH COOH
HNO3
H
内消旋的化合物
CH2OH
(d)与高碘酸的反应 与其它邻二醇化合物一样,糖类也能被高碘酸氧 化,碳碳键都发生段裂,反应常常是定量的,每段 裂一个碳碳键消耗一摩尔的高碘酸。 两个羟基的立体结构对反应的影响很大,必须是 相邻的,顺式羟基邻二醇比反式的反应速度快。
3、纤维二糖
(1)纤维二糖是纤维素的结构单位,纤维二糖与麦芽糖
一样,也是一个还原性双糖。
(2)与麦芽糖不同的是纤维二糖只能被苦杏仁酶水解,
它的苷键是ß 型的。
(3)它和麦芽糖一样也有à 两种异构体,也有变旋 和ß 现象。
第三节 多糖 纤维素和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物,多糖与单糖、双糖等低聚糖在 性质上有较大的区别。多糖没有还原性和变旋现象,也没有甜味, 而且大多数多糖难溶于水,有的能和水形成胶体溶液。 1、纤维素及其应用 纤维素是由多个纤维二糖聚合而成的高聚物,不管链的长短,纤维 素都是由葡萄糖单体缩聚而成的一个直链高分子。
OH
O
OH
H H
OH
CH2OH
CH2OH
CH2OH
CH2OH
非还原性双糖
2、还原性双糖 在双糖连接中,只有一个单糖分子用半缩醛羟基,
而另一单糖分子仍保留一个半缩醛羟基,在溶液中
它可以变成醛式,有变旋现象,能成脎,有还原性,
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所以称为还原性双
糖。(如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
2、麦芽糖
(1)麦芽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的葡萄糖,因此推断它是由两分子的
第二章糖类的生物化学
第二章糖类的生物化学第二章糖类的生物化学糖类生物化学是在以糖链为“生物信息分子”的水平上,阐明多细胞生物的高层次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
它是20世纪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生物化学中最后一个广褒前沿。
1993年科学家们提出,将研究糖类的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进一步转化为生产技术等领域称为“糖生物工程”。
1993年5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首届“国际糖生物工程会议”。
在生物体内,除核酸和蛋白质外,糖类是第三大类信息分子。
与DNA不同,糖类的作用不是贮存信息,而是进行通讯识别。
核酸和蛋白质是以分子量大为基础贮存大量的生物信息,而糖类作为信息分子则是以其结构多样性为特征。
6种不同结构的单糖可形成108种异构体,糖类化合物所拥有的异构体数和多种多样的连接方式可以构成一个巨大的信息库。
如果把20种氨基酸构成千变万化的蛋白质比拟为由26个字母组成一本厚厚的词典,那么由不到10种常见单糖构成种类纷繁的寡糖和多糖,则可比喻为由7个音符组成无数优美动听的乐谱。
糖类物质的生物学功能1 糖类是生物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2 糖类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3 糖类参与细胞识别和细胞信息传递4 糖类是合成其他重要生物分子的碳架来源5 糖类对生物机体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第一节天然单糖天然单糖是指已在自然界发现或从生物材料中检出,并已确认其存在的单糖及其衍生物。
不包括人工合成的糖。
一、天然单糖的分布:六十年代后期,人们应用层析技术检测了多种动物、植物和生物材料,其结果是在动物体内糖含量只占其干重的2%左右,这表明动物极少贮存糖类物质,而不是不需要糖类物质。
植物体内,糖含量占干重的85-95%,表明植物体的结构和贮存物绝大多数是糖类化合物。
在微生物体内,糖含量约占其干重的10-30%,居中。
对其中的单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醛糖及其衍生物约600多种、酮糖及其衍生物180多种。
游离单糖中除D-葡萄糖和D-果糖大量存在外,其它天然存在的单糖基本上是以微量存在的。
第二章 糖类的化学
香菇多糖
五、糖复合物
四、多糖及其复合物
糖与非糖物质结合而成。 (一)、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
种类:糖蛋白:主要性质接近蛋白质; 蛋白多糖:性质以多糖为主。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由N-乙酰半乳糖胺硫酸酯与葡糖醛酸组成。 是软骨、腱和骨的主要结构成分。
心血管疾病、关 节病的防治等方 面具有重要的作 用 。硫酸软骨素 还具有抗炎,加 速伤口愈合和抗 肿瘤等方面的作 用。[
一、糖的一般概念
(四)分类:
按其水解情况分类:
单糖:凡不能被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称单糖。
如: 核糖、葡萄糖。
寡糖:凡能被水解成少数(2—10个)单
糖分子的糖称寡糖。
如:蔗糖
葡萄糖+果糖
多糖:凡能被水解成多个单糖分子的糖称多糖。
如:淀粉
n葡萄糖
复合糖:与非糖物质结合的糖。
如:糖蛋白等。
第二章
糖类的化学
本章内容:
糖的一般概念 单糖 寡糖 多糖及其复合物
一、糖的一般概念
(一)概念:
糖类是多羟基醛或酮及其缩 聚物和衍生物的总称。主要 由C、H、O组成,其分子式常 用Cn(H2O)n来表示。 C5H10O4
一、糖的一般概念
(二)分布:
所有生命机体中,其中: 植物:含糖量占其干
乳糖——半乳糖+葡萄糖
蔗糖——葡萄糖+果糖
α,β(1→2) 糖苷键
植物体内的寡糖
水苏糖
糖的相对甜度(以蔗糖为100计)
糖类名称
相对甜度
蔗糖
100
果糖
115-150
葡萄糖
69
半乳糖
63
甘露糖
第二章 糖类的化学
2 .酸反应―糠醛是戊糖与酸反应的产物
已醛糖被强酸分解则产生羟甲基糠醛 。
2 .酸反应―糠醛是戊糖与酸反应的产物
不同单糖在强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的呋喃甲醛 类化合物,可与酚试剂形成有色物质,借此可 对糖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异构化
第三节 寡糖的结构和性质
一、寡糖的结构 二、寡糖的性质 三、环糊精
一、寡糖的结构
1、概念--寡糖是单糖(2-10个)的缩醛衍生物。
2、常见寡糖--二糖和三糖 1)蔗糖: 是由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和果糖的半缩酮羟 基缩水而成的,因而没有还原性。
蔗糖水解后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这个混合物称为转化糖
第四节 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一、同聚多糖 二、杂聚多糖 三、复合糖类
1 .淀粉― 天然淀粉
1)直链淀粉 : 由α-D -葡萄糖分子通过1→4 糖苷键连接 而成,呈螺旋结构,遇碘显蓝色。
1 .淀粉― 天然淀粉
2)支链淀粉 : 组成它的葡萄糖残基之间以α(1→4 ) 糖苷键连接,在结合11 -12个葡萄糖残基后 即产生一个分支,支链与主链以α(1→6) 糖苷键连接。与碘反应呈红色。
酮糖例外
CHO
多羟基 醛的开 环形式 HCOH HOCH
葡萄糖
的结构
HCOH HCOH CH2OH
吡喃糖
OH
CH2OH
5
O
1
OH
OH OH
CH2OH
半缩醛 呋喃糖
HO-CH
4
O OH
1
OH
OH
2 .构象― 单糖的立体结构
• 葡萄糖的构象有船式和椅式,椅式比船式稳 定,椅式构象中β-构象比α-构象稳定。
第二章 糖类化学
二、单糖的化学性质
1.成苷反应
单糖环式结构中,由醛基或羰基氧形成的羟基称为半缩醛 羟基,可以与其他分子的羟基(或活泼的氢)脱水缩合,生成 糖苷。
半缩醛羟基
(糖苷基)
2.成酯反应
单糖分子中的所有羟基能与酸作用脱水而成酯。 葡萄糖与磷酸作 用可生成葡萄糖1-磷酸,或生成 葡萄糖-6-磷酸, 两者在变位酶催 化下可以相互转 变,它们是糖代 谢的重要中间产
逆时针旋转(-)
起偏镜 检偏镜
旋光性 能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的性质。 顺时针旋转记为(+) 逆时针旋转记为(-) 手性分子 旋光性物质结构不对称,具不能与自身镜像重叠 的性质。 手性碳原子
指碳原子以共价键连接了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
2.构型:分子内部手性碳原 子所连结的原子或基团在 空间排布的相对位置。
同多糖:由一种单糖组成的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 杂多糖:由多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组成的多糖,如透明质 酸和硫酸软骨素等。
糖的命名 糖的作用
俗称 供能、组成生物体结构成分、其他
第一节 单 糖
一、单糖的结构
(一)葡萄糖(C6H12O6)
1.偏振光和旋光性
乙醇 偏振光 葡萄糖
顺时针旋转(+)
L-甘油醛
β -D-葡萄糖
(二)果糖、半乳糖
半乳糖为己醛糖,果糖为己酮糖
半乳糖与葡萄糖的差异仅在第四碳原子上羟基的构型不同
D-(+)-葡萄糖
D-(+)-半乳糖
α -D(+)-半乳糖
D-(+)-半乳糖
β -D(+)-半乳糖
果糖结构式
2、 6 成环
α -D-(-)-果糖
D-(-)-果糖
β -D(-)-果糖
2、 5 成环
生物化学笔记第二章糖类
生物化学笔记---第二章--糖---类————————————————————————————————作者:————————————————————————————————日期:ﻩ第二章糖类提要一、定义糖、单糖、寡糖、多糖、结合糖、呋喃糖、吡喃糖、糖苷、手性二、结构1.链式:Glc、Man、Gal、Fru、Rib、dRib 2.环式:顺时针编号,D型末端羟甲基向下,α型半缩醛羟基与末端羟甲基在两侧。
3.构象:椅式稳定,β稳定,因其较大基团均为平键。
三、反应1.与酸:莫里斯试剂、西里万诺夫试剂。
2.与碱:弱碱互变,强碱分解。
3.氧化:三种产物。
4.还原:葡萄糖生成山梨醇。
5.酯化6.成苷:有α和β两种糖苷键。
7.成沙:可根据其形状与熔点鉴定糖。
四、衍生物氨基糖、糖醛酸、糖苷五、寡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的结构六、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结构粘多糖、糖蛋白、蛋白多糖一般了解七、计算比旋计算,注意单位。
第一节概述一、糖的命名糖类是含多羟基的醛或酮类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其分子式通常以Cn(H2O)n 表示。
由于一些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往往是2:1,与水相同,过去误认为此类物质是碳与水的化合物,所以称为"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实际上这一名称并不确切,如脱氧核糖、鼠李糖等糖类不符合通式,而甲醛、乙酸等虽符合这个通式但并不是糖。
只是"碳水化合物"沿用已久,一些较老的书仍采用。
我国将此类化合物统称为糖,而在英语中只将具有甜味的单糖和简单的寡糖称为糖(sugar)。
二、糖的分类根据分子的聚合度分,糖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
也可分为:结合糖和衍生糖。
1.单糖单糖是不能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
葡萄糖,果糖都是常见单糖。
根据羰基在分子中的位置,单糖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根据碳原子数目,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
2.寡糖寡糖由2-20个单糖分子构成,其中以双糖最普遍。
食品化学 第二章 糖类
D(+)甘露糖
D(+)葡萄糖
D(+)半乳糖
单糖的环状结构
1、单糖的环状结构的证据
(1)、不象醛类那样形成缩醛,而是只和一分子 的醇形成半缩醛(Hemiacetals)
(2)、葡萄糖的醛基不能象一般醛类那样与Schi ff试剂(品红-亚硫酸)起反应发生紫红色反应, 即不能使被亚硫酸漂白了的品红呈现红色。葡萄 糖也不能与亚硫酸氢钠起加成反应。
• D-果糖C5上的羟基与C2的酮基加成形成五元环的为呋
喃(型)果糖(Fructofuranose)
38%
62%
D-葡萄糖在水溶液中主要以 吡喃糖(pyranose) 存在,
呋喃糖(furanose) 次之。
0.02%
<0.5%
<0.5%
5 6
• D-果糖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呋喃糖存在,吡喃糖次之。
• 天然存在的已醛糖都是D型的。
• 含有n个C*的化合物,旋光异构体的数目为2n,
组成2n/2对对映体。
D(+)甘油醛
D(-)赤藓糖
D(-)苏糖
D(-)来苏糖 D(-)核糖 D(-)阿位伯糖 D(+)木糖
D(+)葡萄糖
D(+)甘露糖
D(+)半乳糖
dihydroxyacetone 二羟丙酮 erythrulose D(-)-赤藓糖
(3)、变旋现象(mutarotation):一般醛类在水溶液中 只
有一个比旋度,但新配制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比旋随时 间而变化。 [α] =+112° [α] =+18.7° 称α-D-(+)葡萄糖 称β-D-(+)葡萄糖
变旋现象将这两种葡萄糖分别溶于水后,其旋光率都 逐渐变为+52.7°,这一现象称变旋现象。
天然药物化学 第2章 糖和苷之糖
OH CH2NH2
OO
NH2 NH2
OH O
NH2 O
NHOCHH3
绛红糖胺 2-脱氧链酶胺 加洛糖胺
一、糖的分类
8. 单糖的衍生物 (1)糖醇—单糖的醛基或酮基被还原成羟基
CH2OH HO H
H OH H OH HO H
CH2OH
L-卫矛醇 ( L-ebonymitol)
CH2OH HO OH HO H
第一部分 糖类
31
糖的分类
2
糖的理化性质
3
糖的提取分离
4
糖的结构测定
一、糖的分类
一、单糖 单糖是多羟基醛或酮类化合物,已发现200多种,
含3C~8C, 多以结合态存在,以5C和6C糖最多 见。
一、糖的分类
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 五碳醛糖
2. 六碳醛糖
单
3. 六碳酮糖
糖
4. 去氧糖
5. 糖醛酸 6. 支碳链糖 7. 氨基糖 8. 单糖的衍
O O
O O
O O
O O
重要的二糖
D-麦芽糖( -型)
纤维二糖( -型)
蔗糖
乳糖( -型 )
一、糖的分类
三、多聚糖(polysaccharides, 多糖)
定义
聚合度
性质
举例
连单是
100
还同与
接糖由 而 基 10 成通个
过以 苷上 键的
以 上 至 几 千
原,单 性无糖
甜和 味寡 ,糖 非不
等。下图为α-D-果糖:
CH2OH O
HO H H OH H OH CH2OH
OH
O
CH2OH HOH2C
OH H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请同学们说一说,图片中这 些农产品的主要营养成分?
是组成生物体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糖类由哪些元素组成?C 、H 、O 2、糖类可以分为几大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根据水解情况,单糖、二糖、多糖
小组合作
• 3.每一种类型的糖类又包括哪些?分布在 哪种生物细胞内?有何功能?(表格展示)
种类
分布
五碳糖
单 糖 六碳糖
单糖 不能水解的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C6H12O6) 五碳糖:核糖 (C5H10O5)脱氧核糖(C5H10O4)
二糖 由两分子单糖经脱水缩合而成
发芽的小麦、 谷粒中含量丰 富
多糖 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
糖类随处可见
返回
种类
分布
功能
• 3.还原性糖包括 单糖、 麦芽糖、乳糖 , 它们可用 斐林试剂 来检测。
谢谢大家!
每天多做一点,并坚持下去。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你要的比别人多,就必须付出得比别人多。 经验不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件,而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发生在他身上的事。 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不管是身处上坡还是下坡,适当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让自己停下来,驻足回望是为了更好地迈进。 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你能够做到的,比想像的更多。 生命是一支织梭。 不要总觉得被轻视,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分量。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C.发生了同化作用
第二章糖类化学
环糊精的结构
三、环糊精
• 2.应用 • 分离分析技术方面,识别和选择有机分子 的能力,应用于色谱与电泳分离中。 • 香精成分、脂溶性维生素的包结材料; • 环境监测和废水处理方面,包结农药等; • 包结药物,发挥增溶等作用。
第四节
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基以糖苷键相连而形成的高聚物。 多糖没有还原性和变旋现象,无甜味,多不溶于水。 •多糖的结构包括单糖的组成、糖苷键的类型、单糖 的排列顺序3个基本结构因素。
反应名称 酚试剂 -萘酚 适用糖类 反应颜色
莫里希反应 塞里万诺夫反应 间苯二酚 托伦反应 间苯三酚 甲基间苯二酚 拜尔反应
所有糖类 酮糖 戊糖 戊糖
紫红色 鲜红色 朱红色(己糖黄色) 蓝绿色(己糖樱红色)
糠醛
4-羟甲基糠醛
四、单糖的性质
• 3.碱反应——单糖与氨反应 • 在稀碱溶液中发生异构化,如葡萄糖在稀 碱溶液中通过异构化产生一部分果糖和甘 露糖。 • 葡萄糖和甘露糖互为差向异构体。 • 单糖与弱碱溶液(氨水)缩合并通过一系 列反应产生棕褐色聚合物,即美拉德反应。
OH H O CH2OH
H
H H
O H
H
OH
NHCOCH3 H3C CHCOOH
N-乙酰葡萄糖胺
N-乙酰半乳糖胺
乙酰胞壁酸
三、单糖的重要衍生物
2.糖醇和糖酸: 糖醇较稳定,易溶于水,有甜味,可作为甜味剂。 常见的有甘露醇、山梨醇等; 糖酸:由单糖的氧化而得。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 酸、葡萄糖酸、葡萄糖二酸等。
异构体
甘露糖
葡萄糖
果糖
四、单糖的性质
• 4.成酯反应 • 生化上较重要的糖酯是磷酸酯
3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糖类提要一、定义糖、单糖、寡糖、多糖、结合糖、呋喃糖、吡喃糖、糖苷、手性二、结构1.链式:Glc、Man、Gal、Fru、Rib、dRib2.环式:顺时针编号,D型末端羟甲基向下,α型半缩醛羟基与末端羟甲基在两侧。
3.构象:椅式稳定,β稳定,因其较大基团均为平键。
三、反应1.与酸:莫里斯试剂、西里万诺夫试剂。
2.与碱:弱碱互变,强碱分解。
3.氧化:三种产物。
4.还原:葡萄糖生成山梨醇。
5.酯化6.成苷:有α和β两种糖苷键。
7.成沙:可根据其形状与熔点鉴定糖。
四、衍生物氨基糖、糖醛酸、糖苷五、寡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的结构六、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结构粘多糖、糖蛋白、蛋白多糖一般了解七、计算比旋计算,注意单位。
第一节概述一、糖的命名糖类是含多羟基的醛或酮类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其分子式通常以Cn(H2O)n 表示。
由于一些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往往是2:1,与水相同,过去误认为此类物质是碳与水的化合物,所以称为"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实际上这一名称并不确切,如脱氧核糖、鼠李糖等糖类不符合通式,而甲醛、乙酸等虽符合这个通式但并不是糖。
只是"碳水化合物"沿用已久,一些较老的书仍采用。
我国将此类化合物统称为糖,而在英语中只将具有甜味的单糖和简单的寡糖称为糖(sugar)。
二、糖的分类根据分子的聚合度分,糖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
也可分为:结合糖和衍生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
葡萄糖,果糖都是常见单糖。
根据羰基在分子中的位置,单糖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根据碳原子数目,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
寡糖由2-20个单糖分子构成,其中以双糖最普遍。
寡糖和单糖都可溶于水,多数有甜味。
多糖由多个单糖(水解是产生20个以上单糖分子)聚合而成,又可分为同聚多糖和杂聚多糖。
同聚多糖由同一种单糖构成,杂聚多糖由两种以上单糖构成。
糖链与蛋白质或脂类物质构成的复合分子称为结合糖。
其中的糖链一般是杂聚寡糖或杂聚多糖。
如糖蛋白,糖脂,蛋白聚糖等。
由单糖衍生而来,如糖胺、糖醛酸等。
1.分布糖在生物界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都含有糖。
糖占植物干重的80%,微生物干重的10-30%,动物干重的2%。
糖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而动物则用蛋白质和脂类代替,所以行动更灵活,适应性强。
动物中只有昆虫等少数采用多糖构成外骨胳,其形体大小受到很大限制。
在人体中,糖主要的存在形式:(1)以糖原形式贮藏在肝和肌肉中。
糖原代谢速度很快,对维持血糖浓度衡定,满足机体对糖的需求有重要意义。
(2)以葡萄糖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细胞外液中的葡萄糖是糖的运输形式,它作为细胞的内环境条件之一,浓度相当衡定。
(3)存在于多种含糖生物分子中。
糖作为组成成分直接参与多种生物分子的构成。
如:DNA分子中含脱氧核糖,RNA和各种活性核苷酸(ATP、许多辅酶)含有核糖,糖蛋白和糖脂中有各种复杂的糖结构。
2.功能糖在生物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的结构和作为储藏物质。
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或胞壁质组成的,它们都是糖类物质。
作为储藏物质的主要有植物中的淀粉和动物中的糖原。
此外,糖脂和糖蛋白在生物膜中占有重要位置,担负着细胞和生物分子相互识别的作用。
糖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1)作为能源物质。
一般情况下,人体所需能量的70%来自糖的氧化。
(2)作为结构成分。
糖蛋白和糖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蛋白聚糖是结缔组织如软骨,骨的结构成分。
(3)参与构成生物活性物质。
核酸中含有糖,有运输作用的血浆蛋白,有免疫作用的抗体,有识别,转运作用的膜蛋白等绝大多数都是糖蛋白,许多酶和激素也是糖蛋白。
(4)作为合成其它生物分子的碳源。
糖可用来合成脂类物质和氨基酸等物质。
第二节单糖一、单糖的结构(一)单糖的链式结构单糖的种类虽多,但其结构和性质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以葡萄糖为例来阐述单糖的结构。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具有一个醛基和5个羟基,我们用费歇尔投影式表示它的链式结构:以上结构可以简化:(二)葡萄糖的构型葡萄糖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根据规定,单糖的D、L构型由碳链最下端手性碳的构型决定。
人体中的糖绝大多数是D-糖。
(三)葡萄糖的环式结构葡萄糖在水溶液中,只要极小部分(<1%)以链式结构存在,大部分以稳定的环式结构存在。
环式结构的发现是因为葡萄糖的某些性质不能用链式结构来解释。
如:葡萄糖不能发生醛的NaHSO3加成反应;葡萄糖不能和醛一样与两分子醇形成缩醛,只能与一分子醇反应;葡萄糖溶液有变旋现象,当新制的葡萄糖溶解于水时,最初的比旋是+112度,放置后变为+52.7度,并不再改变。
溶液蒸干后,仍得到+112度的葡萄糖。
把葡萄糖浓溶液在110度结晶,得到比旋为+19度的另一种葡萄糖。
这两种葡萄糖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比旋都变为+52.7度。
我们把+112度的叫做α-D(+)-葡萄糖,+19度的叫做β-D(+)-葡萄糖。
这些现象都是由葡萄糖的环式结构引起的。
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可以和C5上的羟基缩合形成六元环的半缩醛。
这样原来羰基的C1就变成不对称碳原子,并形成一对非对映旋光异构体。
一般规定半缩醛碳原子上的羟基(称为半缩醛羟基)与决定单糖构型的碳原子(C5)上的羟基在同一侧的称为α-葡萄糖,不在同一侧的称为β-葡萄糖。
半缩醛羟基比其它羟基活泼,糖的还原性一般指半缩醛羟基。
葡萄糖的醛基除了可以与C5上的羟基缩合形成六元环外,还可与C4上的羟基缩合形成五元环。
五元环化合物不甚稳定,天然糖多以六元环的形式存在。
五元环化合物可以看成是呋喃的衍生物,叫呋喃糖;六元环化合物可以看成是吡喃的衍生物,叫吡喃糖。
因此,葡萄糖的全名应为α-D(+)-或β-D(+)-吡喃葡萄糖。
α-和β-糖互为端基异构体,也叫异头物。
D-葡萄糖在水介质中达到平衡时,β-异构体占63.6%,α-异构体占36.4%,以链式结构存在者极少。
为了更好地表示糖的环式结构,哈瓦斯(Haworth,1926)设计了单糖的透视结构式。
规定:碳原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氧位于环的后方;环平面与纸面垂直,粗线部分在前,细线在后;将费歇尔式中左右取向的原子或集团改为上下取向,原来在左边的写在上方,右边的在下方;D-型糖的末端羟甲基在环上方,L-型糖在下方;半缩醛羟基与末端羟甲基同侧的为β-异构体,异侧的为α-异构体.(四)葡萄糖的构象葡萄糖六元环上的碳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因此有船式和椅式两种构象。
椅式构象比船式稳定,椅式构象中β-羟基为平键,比α-构象稳定,所以吡喃葡萄糖主要以β-型椅式构象C1存在。
二、单糖的分类单糖根据碳原子数分为丙糖至庚糖,根据结构分为醛糖和酮糖。
最简单的糖是丙糖,甘油醛是丙醛糖,二羟丙酮是丙酮糖。
二羟丙酮是唯一一个没有手性碳原子的糖。
醛糖和酮糖还可分为D-型和L-型两类。
三、单糖的理化性质(一)物理性质1.旋光性除二羟丙酮外,所有的糖都有旋光性。
旋光性是鉴定糖的重要指标。
一般用比旋光度(或称旋光率)来衡量物质的旋光性。
公式为[α]tD=αtD*100/(L*C)式中[α]tD是比旋光度,αtD是在钠光灯(D线,λ:589.6nm与589.0nm)为光源,温度为t,旋光管长度为L(dm),浓度为C(g/100ml)时所测得的旋光度。
在比旋光度数值前面加“+”号表示右旋,加“-”表示左旋。
2.甜度各种糖的甜度不同,常以蔗糖的甜度为标准进行比较,将它的甜度定为100。
果糖为173.3,葡萄糖74.3,乳糖为16。
3.溶解度单糖分子中有多个羟基,增加了它的水溶性,尤其在热水中溶解度极大。
但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单糖是多羟基醛或酮,因此具有醇羟基和羰基的性质,如具有醇羟基的成酯、成醚、成缩醛等反应和羰基的一些加成反应,又具有由于他们互相影响而产生的一些特殊反应。
单糖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下:1.与酸反应戊糖与强酸共热,可脱水生成糠醛(呋喃醛)。
己糖与强酸共热分解成甲酸、二氧化碳、乙酰丙酸以及少量羟甲基糠醛。
糠醛和羟甲基糠醛能与某些酚类作用生成有色的缩合物。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如α-萘酚与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紫色。
这一反应用来鉴定糖的存在,叫莫利西试验。
间苯二酚与盐酸遇酮糖呈红色,遇醛糖呈很浅的颜色,这一反应可以鉴别醛糖与酮糖,称西利万诺夫试验。
2.酯化作用单糖可以看作多元醇,可与酸作用生成酯。
生物化学上较重要的糖酯是磷酸酯,他们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3.碱的作用醇羟基可解离,是弱酸。
单糖的解离常数在1013左右。
在弱碱作用下,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三者可通过烯醇式而相互转化,称为烯醇化作用。
在体内酶的作用下也能进行类似的转化。
单糖在强碱溶液中很不稳定,分解成各种不同的物质。
4.形成糖苷(glycoside) 单糖的半缩醛羟基很容易与醇或酚的羟基反应,失水而形成缩醛式衍生物,称糖苷。
非糖部分叫配糖体,如配糖体也是单糖,就形成二糖,也叫双糖。
糖苷有α、β两种形式。
核糖和脱氧核糖与嘌呤或嘧啶碱形成的糖苷称核苷或脱氧核苷,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α-与β-甲基葡萄糖苷是最简单的糖苷。
天然存在的糖苷多为β-型。
苷与糖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苷是缩醛,糖是半缩醛。
半缩醛很容易变成醛式,因此糖可显示醛的多种反应。
苷需水解后才能分解为糖和配糖体。
所以苷比较稳定,不与苯肼发生反应,不易被氧化,也无变旋现象。
糖苷对碱稳定,遇酸易水解。
5.糖的氧化作用单糖含有游离羟基,因此具有还原能力。
某些弱氧化剂(如铜的氧化物的碱性溶液)与单糖作用时,单糖的羰基被氧化,而氧化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
测定氧化亚铜的生成量,即可测定溶液中的糖含量。
实验室常用的费林(Fehling)试剂就是氧化铜的碱性溶液。
Benedict试剂是其改进型,用柠檬酸作络合剂,碱性弱,干扰少,灵敏度高。
除羰基外,单糖分子中的羟基也能被氧化。
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产生不同的氧化产物。
醛糖可用三种方式氧化成相同原子数的酸:(1)在弱氧化剂,如溴水作用下形成相应的糖酸;(2)在较强的氧化剂,如硝酸作用下,除醛基被氧化外,伯醇基也被氧化成羧基,生成葡萄糖二酸;(3)有时只有伯醇基被氧化成羧基,形成糖醛酸。
酮糖对溴的氧化作用无影响,因此可将酮糖与醛糖分开。
在强氧化剂作用下,酮糖将在羰基处断裂,形成两个酸。
6.还原作用单糖有游离羰基,所以易被还原。
在钠汞齐及硼氢化钠类还原剂作用下,醛糖还原成糖醇,酮糖还原成两个同分异构的羟基醇。
如葡萄糖还原后生成山梨醇。
7.糖单糖具有自由羰基,能与3分子苯肼作用生成糖沙。
反应步骤:首先一分子葡萄糖与一分子苯肼缩合生成苯腙,然后葡萄糖苯腙再被一分子苯肼氧化成葡萄糖酮苯腙,最后再与另一个苯肼分子缩合,生成葡萄糖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