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工艺调试方案

合集下载

合建式氧化沟法施工工艺

合建式氧化沟法施工工艺

合建式氧化沟法施工工艺合建式氧化沟法施工听起来有点复杂,不过只要跟着下面这些步骤来,你也能顺利完成呢!一、施工前的准备首先咱们得把场地给整好。

场地要平整,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哦!要是场地坑坑洼洼的,后续施工就会有各种麻烦事儿。

这一步看起来很简单,但建议不要跳过,避免后续出现问题。

然后呢,材料的准备也很关键。

像钢筋啊、混凝土这些主要材料,得确保数量够、质量好。

我通常会多检查几遍材料,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通常会再检查一次,真的,确认无误是关键。

要是材料有问题,那整个工程可就危险喽。

二、氧化沟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开始啦。

先挖沟,挖的时候要注意深度和宽度,要按照设计来哦。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碰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说地下有石头或者其他障碍物。

这时候也别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挖掘的方式。

这一步要特别小心哦!挖好沟之后呢,就要进行基础的加固了。

我一般会在这个环节花多一些时间,确保做得更仔细。

往里面灌混凝土的时候,要均匀灌注,可不能这儿多那儿少的,不然基础不牢固,那以后可就麻烦大了!三、氧化沟墙体施工基础弄好了,就轮到墙体施工了。

砌墙的时候,砖头得一块一块稳稳地砌好。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砖头之间的缝隙怎么处理呢?其实用水泥砂浆填满就行啦,不过要填得饱满哦。

在墙体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墙体的垂直度。

这可太重要了!如果墙体歪了,那整个氧化沟的结构就不稳定了。

我自己就吃过这方面的亏,有一次没太注意,结果后面返工,可费事儿了。

所以这一点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呀!四、内部设备安装墙体弄好后,就该安装内部设备啦。

像曝气设备、搅拌设备这些,安装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操作。

不过,有时候说明书也不是特别详细,这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设备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

但是,不管怎样,安全是第一位的哦!设备安装好之后,要进行调试。

这一步千万不能急,要慢慢调试,确保每个设备都能正常运转。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太让人头疼了!设备不运转或者运转不正常,那前面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改良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及脱氮除磷优化控制

改良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及脱氮除磷优化控制

改良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及脱氮除磷优化控制改良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及脱氮除磷优化控制摘要:本文以某污水处理厂改良氧化沟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启动调试工艺,优化控制脱氮除磷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良工艺可有效提高氧化沟的脱氮除磷效果。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氧化沟工艺作为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具有较低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氧化沟工艺在脱氮除磷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改良氧化沟工艺成为了提高处理效果的关键。

2. 材料与方法2.1 污水处理厂概况本研究选取某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

该厂年处理能力为XX万吨,日处理能力为XX吨。

2.2 改良氧化沟工艺本研究采用了改良氧化沟工艺,具体包括增设曝气系统、优化曝气周期、调整污水流量等。

2.3 实验设计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启动调试阶段,第二阶段为脱氮除磷优化阶段。

在第一阶段,通过逐步增加曝气系统来激活厌氧池和好氧池微生物群落。

在第二阶段,采用不同的曝气周期、调整污水流量等操作条件,以实现最佳脱氮除磷效果。

3. 结果与分析3.1 启动调试结果启动调试阶段通过逐步增加曝气系统来激活厌氧池和好氧池微生物群落。

启动阶段的过程监测结果显示,随着曝气的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质量逐渐趋于稳定。

此时,生化需氧量(BOD)和氨氮浓度逐渐降低,而总氮浓度有所上升。

3.2 脱氮除磷优化结果在第二阶段中,通过调整曝气周期和污水流量,进一步优化脱氮除磷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较长的曝气周期和较小的污水流量有利于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此外,通过进一步调整好氧、厌氧池的曝气时间和曝气强度,可实现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4. 讨论与展望改良氧化沟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果。

本研究通过改良工艺,实现了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高效运行。

然而,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工艺的长期稳定性和能耗控制等。

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调试

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调试

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调试背景氧化沟作为污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一环,具有简单、效果好、投资少的特点。

然而,在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中,氧化沟负责处理废水的轻负荷、减少COD和氨氮浓度。

在使用氧化沟发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时,进行调试是至关重要的。

调试步骤下面介绍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调试的步骤。

1.先进行检查。

检查氧化沟的流量、PH值、DO值、温度等主要参数,这样会更加了解底层现状,更有针对性地地制定调试方案。

如果发现氧化池pH值过低或DO值未达标,应该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共同实施应对措施。

2.调整参数。

根据检查的结果,调整氧化池的水位、水质、COD浓度等核心参数。

如果控制参数合理,建议调整措施更多考虑換防污染措施、环境整治、加装生物滤池等严密控制尽可能在源头防止污染。

3.形成记录。

在调试的过程中,需要实时记录数据,并形成、分析报表。

可以根据氧化沟的出水水质、颜色、臭味等进行评价。

评估调试效果,有助于优化后续的调整措施。

4.逐步提高水质。

经过持续调试后,可以逐步提高氧化沟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如果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好,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保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增强企业品牌形象。

调试注意事项1.现场安全。

在调试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定,避免污水对人体的伤害。

2.多方沟通。

在调试过程中,要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多方沟通,互相协调,确保调试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3.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调试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一些未知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找到解决办法。

4.检查记录。

在调试完成后,必须对调试的过程进行检查和记录。

及时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污水处理的调试作准备。

污水处理厂的氧化沟是处理污水的关键点。

在日常生产中,保持氧化沟的正常运行状态,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调试。

在进行调试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多方沟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及时记录数据,经验教训。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氧化沟长期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达到环境保护和企业形象提升的目的。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操作规程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操作规程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农村的排污处理中。

在进行氧化沟工艺操作时,需要注意一些操作规程,以确保污水能够被有效的处理并达到国家标准。

以下是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操作规程。

一、工艺原理和操作要点1. 氧化沟工艺原理:氧化沟工艺是将污水加以分解为水和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将有机物转换成无机物的工艺方法。

2. 设计和操作原则:根据处理污水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法。

氧化沟工艺需要有明确的设计和规范操作,以确保水质达标。

3. 操作要点:清理氧化沟、搅拌氧化沟、放氧、pH值的调节和出水处理等都是氧化沟操作的关键要点。

操作过程需要有规范的操作和控制,以避免出现误操作或放水达不标准等问题。

二、氧化沟的清理1. 清理前的准备:在清理之前,需要先检查氧化沟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清理。

如果氧化沟污泥过多或水面高于设计水位,需要进行清理。

清理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安全帽。

2. 清理过程:清理氧化沟需要用爬梯或支架固定好清理工具,清理时需小心操作,避免破坏氧化沟管道和设备。

清理完毕后,需要将被清理的物料放入垃圾桶并进行分类处理,防止污染。

三、氧化沟的搅拌1. 搅拌的原因:氧化沟的搅拌可以使污泥更好的接触氧气,使微生物附着更密集,促进反应。

2. 搅拌方法:可以采用机械搅拌和人工搅拌两种方法。

机械搅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负担;人工搅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3. 注意事项:要注意搅拌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搅拌,造成墙面剥落和管道阻塞。

四、氧化沟的放氧1. 放氧的原因:氧化沟放氧可以增加氧气输送量,促进微生物的代谢和分解,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2. 放氧方法:可以采用机械通气和拋石通气两种方法。

机械通气需要用电力,成本较高;拋石通气成本低廉,但效果比机械通气略逊。

3. 注意事项:放氧要均匀,保持适当的氧气浓度,避免氧气过浓导致火灾或其他事故。

污水处理AAO工艺调试方案[1]

污水处理AAO工艺调试方案[1]

污水处理AAO工艺调试方案污水处理AAO工艺调试方案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AAO(全称为矩形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AAO 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方案,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污水处理设备的调试。

AAO工艺基本原理AAO工艺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进行处理。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原水预处理:首先,将进入系统的污水进行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和除磷等工序,以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减少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影响。

2. 氧化沟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氧化沟,通过曝气和物理化学作用来提供氧气,并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3. 活性污泥法:AAO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是利用活性污泥对有机物进行吸附分解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的代谢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胞体、氨态氮等化合物,实现有机物的去除。

4. 二沉池分离:为了将生物污泥和清水分离,采用二沉池分离的方式。

通过设计合适的沉淀池结构和运行参数,使污泥在沉淀池中沉降,获取清水并排出。

AAO工艺调试方案设备准备在进行AAO工艺的调试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设备检查:仔细检查污水处理设备的各个组件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或漏水的情况。

2. 供氧系统检查:检查氧化沟的供氧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氧气能够均匀地供应到氧化沟中。

3. 污泥搅拌系统检查:检查污泥搅拌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活性污泥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氧化沟中。

初始调试在完成设备准备后,可以进行初始调试,包括以下步骤:1. 系统启动:依次启动污水处理设备的各个部分,包括供氧系统、搅拌系统和污泥分离系统等。

2. 调整氧气供应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氧气的供应量,确保氧化沟中的氧气含量适宜。

3. 监测水质指标:监测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指标,包括COD、BOD、氨氮等,以评估系统的处理效果。

4. 污泥浓度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污泥的浓度,使其适合于活性污泥的生长和污水降解。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

l 4m 。
( ) 格 栅 : 宽 13 渠 深 1 5 3细 渠 .m, . m。设 回 转 式 固液 分 离 机
期污水处理能力 4万 m / 。 d 一期 占地面积 5 .3亩 , 55 远期总用
地 面积 8 . 。 服 务 范 围 为 县 城 规 划 区 域 。 6 3亩
1台, 无轴螺旋输送机 1台。 () 4 旋流沉砂池 : 池径 3 6 m。设风 机 2台 , .5 搅拌 器 2台 , 砂水分离器 2台。 () 5 氧化沟 : 沟宽 7 5 有效水深 4 . m, m。设 倒伞表 曝机 6台
( 频 4台 , 速 2台 ) 厌 氧 区搅 拌 器 6台 , 氧 区及 好 氧 区 推 变 恒 , 缺 进 器 各 4台 。 ( ) 沉 池 : 径 3 m。设 周 边 传 动全 桥 刮 泥 机 2台 。 6二 直 2
本项 目采用新型改 良氧化沟工艺 ; 污泥处 理采用机械 浓缩 脱水工艺 ; 污水处理厂 出水采用紫 外线消毒工 艺。处理后 的污
Com m iso ng a p r to x d ton Dic n s i ni nd O e a i n ofO i a i t h i
M u i i a a t wa e a me a t n c p lW s e t r Te t ntPl n
Che n n Fe g
c mmiso n o sinig.
Ke r s o i ain d th;n ty wo d : x d t i o c au a u t e o ce i u b a o s o ig s
1 项 目概况
安徽 某 县 污 水 处 理 厂 项 目一 期 污 水 处 理 能 力 2万 r / , n d 远

某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探讨

某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探讨
即进 行 整 改 。
() 1 泵站 及格 栅 问 : 将进 水 渠道 和泵 站集 水 池注 满水 , 启
图 l某污水 处理厂工 艺流程 图
动 机械格栅 , 查格栅 运转 情况 , 查 闸、 门开 启是否灵 活 , 检 检 阀
启动 进水 泵 , 查进 水 泵、 回 阀 检 止 氧化 沟 设两 组 , 组 日处理 污 水 35万 立 方米。 每组 氧 检 查皮 带输 送机 运 转情 况 , 每 . 是 检 检查 格 化 沟 长 1 5 宽 6 m、 深 35 , 有 效 容 积 3 5 0 , ( 向阀 ) 否运 转 正 常 , 查 电磁 流量计 是 否准 确 , 4 m、 5 水 .m 总 0 3 m 单 栅 前后 的液位差 是否准确 可靠 , 监测格栅 、 皮带输送机 驱动 电 水深 3 m , 龄 3 d 产 泥 率 03 g S / 除每 k B 5 . 泥 5 0, .k ML S 去 g OD , 电压 以及轴 温是 否正常。 M L S 4 0 mgL DO= . ~ 20 / , 反 硝 化 速 率 机 的 电流 、 S = 0 0 /, 05 .mgL ( 曝气 沉砂 池 : 水 至 设计水 位 , 2 ) 注 然后 开 启布 气管 路调 2 mg O g ML S d 由三 条平行 的同体 积 的环 形沟并联 组 6 N J ・ S ・, 检查 曝气运行 情况 是否均 匀, 启动 抽砂泵和砂 水分离 成 。每两条单 沟之 间有 15 .m 的连通 孔。每 条单沟 为环 形跑 节 阀 门 , 器 , 查砂 水 混合 液提 升情 况 , 检 注水 后 , 查 池体 结构 有无 漏 检 道 式结构 , 两端 建有双层 偏 心式导流墙 , 进水 口即位于三 条单
21 0 0年 第 2 4期 ( 第 1 9期 ) 总 5

污水处理厂设备调试方案

污水处理厂设备调试方案

污水处理厂设备调试方案九佛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厂区设备安装及工艺管道制安工程已经完成了管道的安装,现在我们工程部将进行整体运行调试。

为了保证调试顺利进行,我们特制定了以下方案。

工程概况:该污水处理厂的机电安装工程中标价为543.2万,采用氧化沟工艺。

工艺流程如下: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凤凰河。

主要设备有:粗格栅机、细格栅机、旋流沉砂及砂水别离器、转碟、搅拌器、二沉池吸刮泥机、加氯加药设备、污泥脱水机、螺旋输送机、提升泵、回流泵等。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1.调试过程人员安排表:负责人1人,电工3人、安装钳工3人、管道工3人,污水厂接受小组、业主代表、监理。

联动调试可邀请污水公司运行人员到场参加,由供给商及安装人员进行现场培训。

2.调试工具及仪器(所有量具检验合格,且在有效期限内):接地电阻表1个、万用表1个,绝缘电阻表1个、钳表1个,内六角2把,梅花板手2套,2磅榔头8把、8磅榔头4把、大榔头3把,绝缘手套三双,绝缘鞋三双,防护眼镜一个,各种型号的润滑油,潜水排污泵一台(型号:150QW250-22-30),测温仪、测振仪。

3.调试前期准备工作及方案:先电气调试,后设备调试(联动前外电已经验收),先单机调试,后联动调试,工艺管道清理检查(有无漏、坏、堵等)。

调试的平安措施:1.准备一辆汽车在现场备用,以备紧急情况发生时急用。

2.保持现场通讯畅通(包括对讲机)。

3.在设备调试过程中,易燃易爆物品应隔离开,并准备好干粉灭火器。

4.设备着火时,应马上断电,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5.电工穿好绝缘鞋,戴好绝缘手套。

6.设备发生故障时,持证电工先断电后,再进行检查维修。

7.设备及周围环境应清扫干净,设备附近不得进行有粉尘的或噪音较大的作业。

8.开动任何电器以前放电。

9.按照现场的接地要求安装好所有的接地设备(包括永久的和临时式的)。

10.使用电路开关或者保险丝隔开设备和电源。

氧化沟工艺参数

氧化沟工艺参数

氧化沟工艺参数一、氧化沟工艺参数的概述氧化沟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适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

为了保证氧化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处理效果,需要合理设置和控制一系列工艺参数。

本文将从曝气量、曝气时间、曝气方式、温度、pH值和污泥负荷等方面介绍氧化沟的工艺参数设置。

二、曝气量的设置曝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曝气装置向氧化沟内供氧的气体量。

曝气量的设置要根据废水的有机负荷和氧化沟的尺寸来确定。

一般来说,废水有机负荷越高,曝气量就应该相应增加。

曝气量过大可能会导致氧化沟内的气液混合不均匀,曝气效果下降;曝气量过小则会影响废水的氧化降解效果。

三、曝气时间的控制曝气时间是指废水在氧化沟内停留的时间。

曝气时间的控制要根据废水的水质和有机负荷来确定。

一般来说,废水的曝气时间应该保持在较长时间,以便充分氧化降解有机物。

但是,曝气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氧化沟内的曝气装置积气,进而影响氧化效果。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曝气方式的选择常用的曝气方式包括曝气板曝气和喷淋曝气。

曝气板曝气是将气体通过曝气板均匀分布到氧化沟底部,使氧气能够充分溶解到废水中。

喷淋曝气是通过喷嘴将气泡喷射到废水中,增加氧气与废水的接触面积。

曝气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废水的水质和氧化需求来确定,以达到最佳曝气效果。

五、温度的控制温度是影响氧化沟内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但是,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微生物活性减弱或死亡,从而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

因此,在氧化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微生物生长条件。

六、pH值的调节pH值是指废水中溶解在水中的氢离子浓度。

适宜的pH值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促进废水的降解。

不同的废水对pH值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废水的pH值应保持在中性或弱碱性范围内。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可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

因此,在氧化沟运行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pH值的调节。

氧化沟投加填料调试方法的研究

氧化沟投加填料调试方法的研究

步改善污水处理 的生物系统 。 填加生物填料 的氧化沟 , 对 N的去除效果 明显优于未投加填
3 . 2氨 氮 处 理 效 果 明显 改善
料 时氧化沟 的出冰 水质 , 对C O D、 S S的去 除效 果相 当接近 ; 投加 填料后 氧化沟 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也优于之前的氧化沟 , 便 于今
物, 提供更为复杂的微生物食物链 , 进一步改善 出水水质 。
3 . 1生物 系统 进 一 步 完 善
在挂膜 1 周后 , 生物填料上的污泥镜检 发现除了大量 的藻 类 1工 程 概 况
和活性 污泥之外 , 又有大量 的原生动物生活在膜上 , 包括 : 肉足纲
( 根 足 亚 纲 的 变 形 虫 和 辐 足 亚 纲 的 太 阳虫 ) 固着 型纤 毛 虫 ( 钟虫 、 上海某郊 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 为 4 0 0 0 m3 / d , 污水处理 盖虫 、 累枝虫等 ) 、 游泳型纤 毛虫( 裂 口虫 、 喇叭虫 、 草履虫 ) 、 轮虫 采用改进型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 , 进厂污水经过粗格栅截 留大 的 及其下属的线虫都有出现 , 但是最大量的是固着型纤毛虫和游泳 漂浮物后 , 用泵提升进入细格栅 , 依次 流经平 流式 曝气沉砂池 、 配 型纤毛虫 。挂膜后 , 微生物 系统进一步完善 , 食物链相对 复杂 , 进 水井 、 氧 化沟 、 二沉池。
3氧化 沟挂膜 调试
2 0 1 0 , 2 8 ( 1 2 ) : 4 5 — 4 7 . 为尽快实 现出水稳定 达标 , 在综合考虑挂模式氧化沟工艺 的 资源综合利用,
《 资源节约与环保》 2 0 1 3 年 第5 期
运行分成进水 、 曝气 、 沉淀等阶段往复循环的培养方式进行l l 】 。

厌氧前置氧化沟工艺调试方法

厌氧前置氧化沟工艺调试方法

厌氧前置氧化沟工艺全线调试指导一活性污泥的培养采用间歇换水、连续进水,接种培养结合法:a、培菌第1天,开启氧化沟的进水闸门,开启进水泵房提升泵,污水被提升进入沉砂池沉淀处理后,污水引入氧化沟,直至达到设计水位的三分之一位置,倾入接种污泥5吨-10吨左右,同时开启水下搅拌机,经过2-3小时搅拌后,再次开启污水提升泵,经沉砂处理后引入氧化沟,直至到达设计水位,关闭污水泵,,开启罗茨鼓风机进行曝气,(曝气量为正常曝气量的二分之一)并开启回流门处于全开状态。

闷曝两天左右。

b、培菌第3-7天,曝气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后排除,然后向氧化沟补充新鲜污水,污水进入氧化沟至出水溢流口高度后,关闭污水提升泵,继续闷曝。

(分三阶段进行)c、培菌第8-15天,进入间歇换水阶段,每隔6-8h换一次水,每天大概3 次,如此循环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并且每次进水量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应比上次缩短。

d、培菌第16天,开始进入连续进水阶段,进水泵房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持续不断的提升进入氧化沟,开启刮泥机和污泥回流泵,直到氧化沟活性污泥培养成熟。

e,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微生物活性降低,培菌时间相对春秋季节较长,在经过一星期的闷暴后,可适当添加营养物质以加快培养进程,补充C可加入面粉或白糖50-100公斤,城市生活污水一般不必补充N,P,但如有必要可适当加少量尿素,氮肥(N),磷肥(P)二调试期间的分析测量和观察记录1、感官指标,活性污泥系统应该经常进行观察的感官指标包括颜色,气味,泡态,流态,透明度等项目。

A,正常的活性污泥颜色为黄褐色,正常气味为土腥味,如出现颜色变黑或闻到腐败性气味,则说明供氧不足或污泥已经发生腐败。

B,如果局部气泡变少,则说明曝气不均匀,如果气泡变大或结群,则说明曝气头堵塞。

C,二沉池表面正常情况下不应有气泡产生,如果产生气泡就说明污泥发生厌氧或反硝化。

正常二级出水是清澈透明的,透明度应该在0.5米以上。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操作规程一:工艺概述1.1 工艺介绍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在氧化沟内进行有机物降解和去除的处理方式。

本工艺采用序批式操作方式,包括进水、曝气、沉淀等各个环节,通过良好的操作规范,实现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效果。

1.2 工艺原理污水经过初沉池进入氧化沟,通过曝气系统供氧,维持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有机物得以降解。

随后,污水进入沉淀池,在静置的情况下,固体物质沉淀至污泥底部,清水经过上清器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二:设备及工艺流程2.1 设备概述本工艺主要由初沉池、氧化沟、沉淀池、曝气系统、上清器等设备组成。

初沉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氧化沟用于有机物降解和去除,沉淀池用于固液分离,曝气系统提供氧气,上清器削减沉淀池产生的固体物质。

2.2 工艺流程(1)进水口:污水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初沉池。

(2)初沉池:污水在初沉池中停留,较大的悬浮物沉淀至污泥底部,初步去除固体物质。

(3)氧化沟:初沉池出水经过氧化沟,微生物通过吸附和降解有机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负荷。

(4)沉淀池:氧化沟出水进入沉淀池,污水在静置的情况下,固体物质沉淀至污泥底部,清水经过上清器。

(5)上清器:上清器削减沉淀池产生的固体物质,使出水清澈透明。

(6)出水口:处理后的水体通过出水口排放,达标排放。

三:操作规程3.1 进水操作规程(1)确保进水管道无堵塞情况下,将污水输送管道与初沉池连接。

(2)检查进水管道阀门是否打开,污水能否正常进入初沉池。

(3)检查进水口附近是否有异常气味或漏泄情况,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

3.2 初沉池操作规程(1)定期检查初沉池进出水管道是否畅通,如有堵塞应及时清理。

(2)定期清理初沉池,去除泥层,保持池内清洁。

(3)检查初沉池沉淀物的含量,如有沉淀物过高应及时清除。

3.3 氧化沟操作规程(1)定期检查氧化沟曝气系统运行情况,是否正常供氧。

(2)定期监测氧化沟中溶解氧的浓度,维持适宜的氧气供应。

三槽式氧化沟工艺的调试与运行

三槽式氧化沟工艺的调试与运行

Ke o d W atwae tet n ; rpeo iain dth; o t sinn y W r s: se tr rame tT l xd to i i c C nmiso ig
新沂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 日处理 量 3万 吨污水 , 采
用 较 为 先 进 成熟 的三 槽 式 氧 化 沟 工 艺 , 要 处 理 市 区生 活 污 水. 项 目 主 该 由 1 9 开 始 筹 建 , 一 组 氧 化 沟 于 2 0 年 开 始 调 试 运 行 , 二 组 9 8年 第 01 第
关键词 : 水处理: 污 三槽 式 氧化 沟 : 试 运 行 调
Co mi so i nd Op r to ft e Tr p e O x d tO t h m s i n ng a e a i n o h i l i a i n Dic Ge i x ume Zha g i g e g i n ln f n Ca c un a oh yn
接 种 培训 法 。 厂 采 用 接 种 培 训 法 , 本 即先 将 曝气 池 注 满 水 , 后 采 用 与 然 本 厂 进 水 水 质 相 近 的 苏州 污 水 处 理 厂 的剩 余 污 泥 作 为 种 泥 进 行 曝 气 培 养。 由于 拖 运 污 泥 途 中 时 间 较 长 . 活 菌种 没有 预计 的 理 想 , 进 水 存 且 水 质 负荷 低 于 设 计 水 质 , 以 为增 加 沟 内的 营 养 成 分 , 加 大 量 的 粪 所 投 便 和酒 糟 . 根 据 计 算 投 加 一 定 比例 的 氮 、 肥 。 初 期 采 用 “ 曝 ” 并 磷 闷 培 养 。 池 中 出 现 模 糊 的绒 絮状 活性 污泥 时 , 行 生 物 相 观 察 , 特 征 微 当 进 当

氧化沟施工方案

氧化沟施工方案

氧化沟施工方案
一、前言
氧化沟是污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处理设备,其施工方案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氧化沟施工的工程方案。

二、施工准备阶段
1. 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氧化沟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计划、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等。

2. 场地清理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氧化沟施工区域干净整洁,清除杂物,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施工步骤
1. 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氧化沟的基础施工,包括挖掘、浇筑混凝土等工作。

2. 结构施工
根据氧化沟的设计图纸,进行氧化沟的结构施工,包括设置支撑结构、安装管道等工作。

3. 设备安装
安装氧化沟所需的设备,如搅拌器、曝气器等,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可靠。

4. 管道连接
连接氧化沟内的管道系统,确保管道畅通无阻。

5. 试运行
在完成氧化沟的施工后,进行氧化沟的试运行,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对设备进行调试。

四、施工质量控制
1. 检查验收
在氧化沟施工完成后,对氧化沟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2. 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规范进行施工,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氧化沟施工质量。

3. 安全施工
在氧化沟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五、施工总结
通过本文对氧化沟施工方案的介绍,可以看出,氧化沟施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
的工程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信在实际施工中,本文所述施工方案能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调试方法简述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调试方法简述

2 调试 内容及 目的
调试的主要内容有 : 第一, 带负荷试 车 , 解决影响连续运行的 各 种问题 , 为下一 步工作打好基础 ; 二 , 第 活性 污泥培养 。 主要 是 积 累处理所需微生物的量 ; 三 , 第 活性污泥驯化 , 目的是选择适 其 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 , 淘汰无用 的微生物 ; 四 。 第 确定符合 实 际进水 水质水量的工艺控制参数 。在 确保 出水水质达标 的前 提 下, 尽可能降低能耗 ; 五 , 第 编制工艺控制规程 , 指导今后的运行 。
维普资讯
26 ( 5 ) 期 0 年 第3卷 第4 0
工 业科技
园 胸
昭E营羽
张德 军
髓固图
( 兰州交通 大 学 基建 规 划处 , 肃 兰州 7 0 7 ) 甘 300
摘 要 : 文 以 武 威 南 站 污水 处理 厂 为 例 , 氧 化 沟 污 水 处 理 本 对 工 艺调试 的方法予 以简介 。 并进行 了有 益的探索, 为这一技术 的 推 广 和应 用积 累 了初 步 的 经验 。
1 工 程 概 况
武 威 南 站 污水 处 理 厂 隶 属 于 兰 州铁 路 局 , 于 干 武 铁 路 与 兰 位 新 铁 路 的 交 汇 点处 , 要 处理 来 自本 站 机 务 、 主 车辆 、 务 、 务 、 工 电 生 活 房 建 段 及 医 院 的污 水 。 该站污水处理 厂设计 处理水量为 5 0 m/, 00 3 并预 留有 10 0 d 00 m3 / d的发展用地 。污水工艺采 用一体化 氧化 沟( 内置二沉池氧化 沟 ) 主 的污 水 生 化 处 理 技术 。 泥 经潜 污 泵 提 升 后 外运 。 为 污
作 没 有 一 个 固定 的模 式 可 遵 循 , 主要 取 决 于 当 地 的 气 温 、 温 及 水 污水水质情况 。 根据西安 国际机场污水 处理工程工艺调试的成功 经验 , 结合武 威南地 区的实际情 况 , 采用 了活性 污泥“ 同步 培训 法” 即活性污泥的培养和菌种驯化同时进行 , 其方法 步骤如下 : ( )根据一体化氧化沟曝气装置安装在氧化沟池 的上部 , 1 且 曝气盘浸入水 中约 5 0 m的技术条件 ,决定一开始培养活性污 0m 泥。 就必须把氧化 沟中的水充至设计 水位 (5 68m)并采 用先 19 .0 , 培养一组氧化 沟的活性污泥 , 待取得经验或者成功后用接种的办 法 解 决 另 一组 氧化 沟 的 活 性 污泥 的培 养 问 题 。 () 2 经测试 。 进入处理 系统 的污水 浓度低 , O 5值达 不到设 B D 计指标( 4 m /) 10 g 。为此 , 1 当水充至氧化沟设计水位 时 , 启动曝气 机对氧化沟进 行充分曝气 , 同时逐渐向池内投入经过滤的粪便污 水。 以提高池 内混合 液浓度 ( 此时污泥还无活性 ) 。经过大量投加 过滤后的粪便污水( 80 3 后 , 约 0 m ) 逐渐 将沟内 B D O 5浓度控制在 5 0 /左右( 0mg 1 此时 C D r O e 值在 7 0 / , 后进行静态 曝气 ( 0 mg )然 1 焖 曝) 培养 。经过 3天 。 曝气池 内出现 了模糊凝体 ( 当时的气温和水 温均 在 l ℃以上 )通 过一天 4次取样 化验分析 , 制溶解 氧浓 8 。 控 度保持在 2~3 gl 内 , m /之 掌握微生物 的生 长规律 , 照实际情况 按 及时补充营养 , 并排除对微生物增长有害的代谢 物。 具体措施 有 : 对氧化沟及时换水 , 视其情况先采用 间断进水 ( 进水 2 、h 6 h4 、h分 别 停 O h 1 h2O . 、. 、 . 5 O h再 曝 气 )同 时 沉 淀 器 ( 沉 池 ) 泥 全 部 回 , 二 污 流, 不能轻易排除 , 也就是说活性 污泥没有 培养成功之前 ( 按设计 混合液浓度为 3 0 g ) 5 m / 绝对不能排 泥。8天后采 用连续进水 , 1 严 格调节泵量 。 保持 2 0 m / 。 5 0 3d 连续进水 、 连续曝气。 () 3 上述培养过程后活性 污泥增长速度 日趋加 快 , 在气温和 水温在 l ℃以上条件下 , 5 经过 8~l , 中混合液 3mi 2天 池 0 n沉降 比达 1 2 %时 , 2~ 0 标志着活 性污泥已经成 熟 , 具有 良好 的凝聚沉 淀性 , 污泥 内出现大 量的菌胶团和纤毛虫原生 物 , 这些 微生物在 镜 检 时 均 可 以 看见 。从 氧 化 沟 取 样 可 发 现 。 沟 内不 同水 深 断 面 在 上混合液分步十分均匀 ; 从二沉池可 以看 出, 出水水 质清晰透明 。 污泥沉淀性能 良好 , 说明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已经成功 。 34工 1投 产 前 的 准 备 工作 . 主要化验设备仪器按设计提供的清单配备齐全 。 常规化验所 需 的各种化学药品 、 试剂准备齐全 。 保证化验工作 的正常开展 。 组 织 了两套班子 , 两处化验地点 , 各相互印证。 组 织 由设计人员 、 施工技术人员 、 水质分析专业人员组 成的 污水处理调试小组 , 配备化验员 、 、 、 机 钳 电工 , 操作工数名 。生产 工人、技术干部上岗前进行 了专业技术培训和岗位操作训练 , 达 到熟悉图纸 、 工艺流程及生产设备操作 管理 、 懂 会填写各 种试验 表 格 、 进 行故 障处 理 的要 求 。 能 32带 负 荷 试 车 . 开启水处理设施及管道 中所 有阀门 , 启动进水 泵送 水 。 根据 各构筑物进水情况 , 沿工艺流程适 时启动其他设备 。在此过程 中 应做好 以下几方面工作 : 第一 、 检查进线总电流是 否符合要求 , 变 配电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 各种设备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以及能否满 足设计要求 , 仪器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 自控 系统能否满 足设 计要 求。 第二 、 用容积法校核进 出水 、 回流以及剩余污泥流量计计量是 否 准确 。 校核 各种仪表 , 检测 进水 水质 , 量流速 , 测 测量并记 录设 备 的电压 、 电流、 功率 和转速 。第三 、 及时解决试 车过程 中发现的 问题 。第 四、 编制设备操作规程。 33活 性 污 泥 的培 养和 驯 化 . 活性污泥培养的实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 ,通过一定 的手段 。 使处理 系统 中产生并 积累一定量的微生 物 , 活性污泥驯化的 目的 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 。 淘汰无用 的微生物。此项工

改良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及脱氮除磷优化控制

改良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及脱氮除磷优化控制

改良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及脱氮除磷优化控制改良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及脱氮除磷优化控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水污染的严重问题。

其中,氮和磷是主要的水污染物之一,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改良氧化沟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本文将重点介绍改良氧化沟工艺的启动调试和脱氮除磷的优化控制方法。

改良氧化沟工艺是一种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污水中氮和磷去除的处理技术。

其中氧化沟是主要的处理单元,通过在沟中注入空气,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细菌进行氧化和降解有机物。

在氧化沟中,污水中的氮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去除,磷则通过生物吸附沉淀去除。

改良氧化沟工艺的启动调试是为了建立稳定和高效的处理系统。

启动调试的目标是培养足够的活性污泥,并逐渐增加进水负荷,使系统适应更高的污水负荷。

启动调试通常分为物理启动和生化启动两个阶段。

物理启动阶段首先进行池体充水,然后根据设计参数投加合适的污泥质量,保证池体内的溶解氧含量维持在2~3mg/L。

生化启动阶段则分为初级和次级生化启动,通过投加有机物和适量的氨氮,培养好氧和厌氧微生物,使系统逐渐实现氮磷去除反应。

在启动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和控制关键参数。

例如,池体内的溶解氧、温度、pH值等物理参数,以及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磷等关键污染物的浓度。

通过监测这些参数,可以调整投药量、进水负荷和进气量等条件,优化系统运行和处理效果。

随着改良氧化沟工艺的启动,脱氮除磷的优化控制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

脱氮除磷的优化控制方法包括流程控制、投药控制和监测控制等方面。

流程控制主要包括调整进水负荷、进气量和回流比例。

通过调整进水负荷可以控制沟内的氧气供给,影响氮的去除效果。

进气量和回流比例的调整能够调节沟体内的氧气浓度和微生物接触的时间,对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转化起到重要作用。

投药控制主要包括投加有机物和适量的氨氮。

通过合理投加有机物,能够提供足够的碳源供给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作者:陈峰来源:《北方环境》2011年第06期摘要:以安徽某县污水处理厂的改良氧化沟工艺调试为例,采用自然培菌和间歇培养相接合的方式进行调试,结果表明方法可行。

在进水COD100mg/L时,MLSS在1500mg/L时,出水COD、NH4-N均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同时对调试过程中的各环节如人员培训、带负荷试车、污泥培养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确定了各工艺段的控制参数。

关键词:氧化沟;自然培菌;调试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370 (2011) 06-0153-02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of Oxidation Ditch inMunicipal Wastewater Teatment PlantChen Feng(Tai 'an Municipal Drain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an Dong 271000)Abstract:Taking the oxidation ditch in a muin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e commissioning was performed by combined method of natural culture of bacteria and intermittent cul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method is feasible.Good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COD and NH4-N can be obtained when inflow water COD was100mg/L,MLSS was 1500 mg/L.The links such as personal trainning,trial run on load,sludge culture and so on were setforth in detail and craft-controls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in commissioning.Key words:oxidation ditch; natural culture of bacteria; comissioning1 项目概况安徽某县污水处理厂项目一期污水处理能力2万m3/d,远期污水处理能力4万m3/d。

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调试

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调试

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调试1 工程介绍1.1 调试概况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调试[1]的目的是:确保各构筑物、管路系统和机电设备能够按设计要求正常运行;确保各项运转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建立各设备和单元操作的操作规程;优化运行参数和处理效果,为今后的正常运行、科学管理打下基础。

调试小组首先根据设计文件制定调试大纲,再分阶段提出调试计划,具体从事调试工作。

调试小组及时把调试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以汇报的形式报告给深圳市给排水工程建设指挥部,并通报调试有关单位。

调试有关单位每周一在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召开例会,讨论、协调、解决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指挥部不定期召开调试工作汇报会,研究解决调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调试汇报会和做出重要决定的每周例会,皆由调试小组形成会议纪要,通知调试有关单位执行。

调试小组首先进行设备检查和空机调试(水下设备一般不进行空机调试,以免烧坏)。

然后利用该厂一期工程出水进行氧化沟清水试验,并进行沟内流速场测试。

待清水调试无故障后,氧化沟再转入污水调试和污泥培养阶段,并测定溶解氧场,其它构筑物则直接进行污水调试.最后进行全流程的、较长时间的系统调试。

1。

2 工程概况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90年,一期工程于1998年正式投入运行,二期工程于1999年动工修建,目前已经建成投产。

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25万m3/d,进厂原污水和处理后出水的水质指标(即GB 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见表1,此外表中还列出了进水水温、出水pH和脱水后污泥含水率要求。

表1 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进出厂水质等指标图1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示意该工程采用的主体工艺是三沟式氧化沟,见图1。

由于生物除磷的需要,氧化沟前单独设置厌氧池。

为了确保厌氧池达到严格的厌氧状态,又在厌氧池前增设回流污泥浓缩池。

回流污泥浓缩池停留时间约0。

8 h。

回流污泥进入池两侧进泥渠,经配泥孔进入池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沟工艺调试方案本手册是针对氧化沟工艺调试工作编写的,可供污水调试及营运工作人员使用!1、污泥接种接种污泥应采用附近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减轻运输压力应取脱水干化后的污泥。

污泥投加量为池容的5%以上,一般先在一组氧化沟中培养,培养成功后通过回流污泥泵打入第二组氧化沟继续培养活性污泥。

2、污泥驯化第一阶段向氧化沟反应池进水并启动水下推流器。

持续进水到氧化沟中水位达到设计有效水深的1/3时,将接种污泥均匀地投入到氧化沟反应池中,采用鼓风曝气系统开始曝气,同时连续进水至氧化沟反应池中水位达到设计运行水位(采用转刷或转碟曝气系统,在此时开始曝气),在污泥接种完成后的持续进水过程中逐步增加曝气量至曝气量达到最大。

氧化沟水位达到设计运行水位后,持续进水至二沉池中。

当二沉池进水2小时后启动沉淀池刮泥机和污泥回流泵,使在二沉池中沉淀的活性污泥在污泥驯化初期能快速地被收集,并回流到生物处理池中。

污泥回流率应通过观察回流污泥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污泥回流比,应控制在50~100%之间。

当二沉池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应观察活性污泥状况,控制进水,直到出现模糊不清的絮状物,这时可适当进水,换水以补充营养物,换水量可控制在氧化沟池容的25%再重复上述操作。

当二沉池开始溢流时,启动后续污水处理工艺,如消毒工艺。

在生物处理池水位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后应随时监控氧化沟中溶解氧(D O)浓度值(通过溶解氧测定仪),以判断曝气量是否足够,并作出相应调整。

在活性污泥驯化过程中,溶解氧的浓度应能满足以下三方面可能发生的情况下。

oa)进水和回流污泥中溶解氧浓度较低;需要较多充氧量;oob)进水缺氧,需要有足够的溶解氧将其快速改变成充氧环境;ooc)当污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需要大量的溶解氧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

o在污泥驯化的过程中,溶解氧的最低浓度应确保氧化沟出水口处溶解氧浓度不小于 1.0m g/L。

在活性污泥驯化的第一阶段中,由于活性污泥的浓度较低,在曝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采用喷洒水滴等措施来去除泡沫。

第二阶段污泥驯化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后,监控溶解氧的同时,应开始监测活性污泥的30分钟沉降比(S V)和营养物质参数。

在进行监测活性污泥沉降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此阶段的前几天泥水混合物的颜色几乎同进水的颜色相同,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泥水混合物的颗粒变大,沉降性能变好,并且颜色逐渐变为黑褐色。

在此阶段中活性污泥沉降比可达到20%。

检测营养物质的目的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条件,在活性污泥驯化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参数C O D:N:P应控制在100:5:1左右(脱氮工艺C:N控制在4~6:1),若不能达到此参数应投加营养物质进行调节。

第三阶段活性污泥驯化工作进入第三阶段后,活性污泥驯化工作基本完成。

在此阶段中,应严格按照样第三单元中所列的控制参数控制,对泥水混合物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并保存相关数据供系统正常运行参考。

当活性污泥浓度值达到规定范围并相对稳定时,可以认为活性污泥驯化工作基本完成。

污水经生化和沉淀处理后,出水S S应达标。

在该阶段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剩余污泥排放。

第四阶段该阶段的目的是记录运行参数,即活性污泥30分钟沉降比(S V)、生物镜检、污泥回流比和剩余污泥排放量等关键控制参数。

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

当进水浓度较低、污泥生长情况较差的情况下应增加污泥回流比,同时当污泥膨胀等情况发生时应减小污泥回流比。

在污泥驯化的该阶段和以后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污泥回流比,如果没有保证污泥回流比,可能会出现以下现象:没有足够的活性污泥来处理污染物。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系统启动的前一到两个星期;若污泥回流比较小,导致污泥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较长,污泥在二沉池中发生厌氧反应,可能会出现上浮和臭味;污泥在二沉池中形成较厚的泥层,可能导致出水悬浮固体浓度较高;当有足够的溶解氧浓度的情况下,活性污泥在生物处理池中将产生硝化反应,可能会导致沉淀池中发生反硝化反应导致污泥量增加。

污泥驯化的第四阶段结束后及污泥驯化工作完成后,活性污泥各运行参数都应在设计控制范围内并相对稳定。

3、控制参数1、温度温度是影污泥驯化的环境因素之一,各种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围的温度内生长,污泥驯化的温度范围在10~40℃,最佳温度在20~30℃。

故建议系统的初次运行不要放在冬天进行。

2、p H值p H值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在污泥驯化和以后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应将系统的进水p H控制在6~9之间。

3、营养物质良好的营养条件是菌群代谢、生长的前提。

在污泥驯化的过程中应将营养物质的参数控制在C O D:N:P为100:5:1左右(脱氮工艺C:N控制在4~6:1),为污泥驯化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4、溶解氧(D O)氧化沟中,污水混合液在氧化沟内循环流动,以转刷、转碟或表嗓机推动和充氧,在曝气装置下游溶解氧浓度从高向低变动,由好氧段逐步过渡到缺氧段,好氧段溶解氧浓度DO宜控制在1m g/L~3m g/L,缺氧段D O宜控制0.2~0.5m g/L。

转刷(转碟)曝可以调节出水堰的高度,使转刷(转碟)改变淹没浮度而改变曝气量,若没有变频调速装置,则可改变转速调节曝气量,也可增开或减少转刷(转碟)数量来调节曝气量。

如果减少曝气量而影响水在池内的流速(应控制在0.25m/s以上),则应增开水下推流器,以保证池内流速,不致淤积。

5、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 L S S)生物是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机物代谢的主体,在生物处理工艺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浓度M L S S的数值可以相对地表示生物部分的多少。

活性污泥的浓度应控制在2~4g/L。

6、生物相镜检活性污泥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各类微生物也呈现出不同的比例。

细菌承担着分解有机物的基本和基础的代谢作用,而原生动物〈也包括后生动物〉则吞食游离细菌。

运行正常的活性污泥中含有钟虫、轮虫、纤毛虫、菌胶团等。

当菌胶团片大。

钟虫活跃而多,出现轮虫、线虫时,污泥成熟且性质好。

7、S V活性污泥正常运行时污泥30分钟沉降比应控制在15%-30%之间。

8、污泥龄其主要依据是氧化沟中污泥浓度,进水悬浮固体浓度(S S)与污泥沉降性能指数(S V I),主要调控手段为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

剩余污泥排放是活性污泥工艺控制中最主要的一项操作,它控制混合液浓度,控制污泥泥龄,改变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和增长速度,改变曝气池需氧量以及改变污泥的沉降性能。

9、回流污泥量在氧化沟工艺中,剩余污泥合理排放后的二沉池污泥必须全部回流到氧化沟中,才能保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从而保证其处理能力,回流污泥量的控制就是基于这个要求,其方法有:按二沉池泥位控制,即按设计要求确定的泥位,或使泥层厚度控制在0.3~0.9m之间,同时使泥层厚度小于泥位以上水深的1/3。

如果实际泥位超过设定的泥位,应增大回流量,如果泥位低于设定值应减少回流量,使逐步控制泥位在设定值上,但调节量不宜超过10%,待下一次巡检时检查泥位的变化,再给予适当的调整,当二沉池泥位稳定,在一个值的时候,说明所有的污泥已回流到曝气池,达到了工艺要求,这个回流量与进水量直接有关,进水量增加(或减少),带出曝气池的污泥量成比例增加(或减少),回流量也应成比例的增加(或减少)。

4、氧化沟异常及解决方案1、污泥膨胀问题当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较多,N、P含量不平衡,p H值偏低,氧化沟中污泥负荷过高,溶解氧浓度不足,排泥不畅等易引发丝状菌性污泥膨胀;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较高时。

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取了大量营养物质,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积贮起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类物质,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着水大大增加,S V I值很高,形成污泥膨胀。

针对污泥膨胀的起因,可采取不同对策:由缺氧、水温高造成的,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 L S S(控制污泥回流量),使需氧量减少;如污泥负荷过高,可提高M L S S,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可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可通过投加氮肥、磷肥,调整混合液中的营养物质平衡(B O D5:N:P=100:5:1);p 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调节;漂白粉和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能抑制丝状菌繁殖,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2、泡沫问题由于进水中带有大量油脂,处理系统不能完全有效地将其除去,部分油脂富集于污泥中,经转刷充氧搅拌,产生大量泡沫;泥龄偏长,污泥老化,也易产生泡沫。

用表面喷淋水或除沫剂去除泡沫,常用除沫剂有机油、煤油、硅油,投量为0.5~1.5m g/L。

通过增加曝气池污泥浓度或适当减小曝气量,也能有效控制泡沫产生。

当废水中含表面活性物质较多时,易预先用泡沫分离法或其他方法去除。

另外也可考虑增设一套除油装置。

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水源管理,减少含油过高废水及其它有毒废水的进入。

3、污泥上浮问题当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整个系统泥质变轻,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很好控制其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易造成缺氧,产生腐化污泥上浮;当曝气时间过长,在池中发生高度硝化作用,使硝酸盐浓度高,在二沉池易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氮气,使污泥上浮;另外,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污泥可能挟油上浮。

发生污泥上浮后应暂停进水,打碎或清除污泥,判明原因,调整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