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设计汇总
初中化学课导入大全
初中化学课导入人们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实践证明,好的开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如何能够抓住导入这一重要的课堂环节。
1、魔术实验导入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
如在化学起始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茶水变墨水、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灯等等,让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常用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
它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讲《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时,教师问同学们是否喜欢魔术表演,大家齐声说“喜欢”。
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边表演一个魔术,名叫“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把棉手帕放入酒精与水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个镊子夹住手帕两角,在酒精灯上点燃,火焰很大,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而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同学感到很惊讶,有的小声议论,很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时候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手帕为什么没有烧坏呢”,从而引出新课“燃烧是有条件的”,为后面讲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着火点的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过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又问同学们“有人在做这个实验时,使用的不是棉手帕,而是化纤的,结果手帕也跟着燃烧了,谁能分析一下原因”,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又进一步落实了“着火点”的概念和燃烧的条件。
通过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复习—温故知新导入: 化学中有些内容和后面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可在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
中学化学教案设计导入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展示与化学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导入:教师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揭示课题: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 情境导入(1)情境展示:教师展示与化学相关的实验、生活实例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现象。
(2)提问引导:教师提出与情境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
(3)情境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化学原理。
3. 游戏导入(1)游戏准备:教师准备与化学相关的游戏道具,如化学元素卡片、化学实验器材等。
(2)游戏进行:组织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实验模拟等游戏活动。
(3)游戏总结:教师对游戏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4. 故事导入(1)故事讲述:教师讲述与化学相关的有趣故事,如化学家的趣事、化学实验的传奇等。
(2)故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化学现象,找出其中的化学原理。
(3)故事总结:教师对故事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否得到激发。
2.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3.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教案导入
初中化学教案导入
教案主题:化学元素和周期表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熟悉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
3. 能够运用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分类和分析
导入活动:
1. 师生对话导入
老师:大家知道什么是化学元素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化学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老师:很好!那么你们知道元素是如何排列的吗?
学生:我们知道元素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周期表上的。
2. 实验引入
老师: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我们将提供几个化学元素的样品,通过观察、测试其性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好的,我们开始实验!
3. 图片展示
老师:请看这张图片,这是我们熟悉的周期表。
我们可以看到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不同的位置上。
你们能够发现一些规律吗?
学生:我看到同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而且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
通过以上导入活动,学生对化学元素和周期表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化学元素和周期表的更多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深刻的认识。
初中化学精彩导入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精彩导入设计教案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实验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3. 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导入设计:
一、引入新知识
老师拿出一瓶透明液体,并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神奇的液体,可以变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液体吗?它是怎么变出不同颜色的呢?
二、观察实验
1. 老师请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给每组提供一些多色指示剂和一些试管;
2. 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导,依次将不同颜色的指示剂滴入试管中,观察液体的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3. 学生们交流实验结果,探讨指示剂在液体中的变化原理。
三、讨论问题
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指示剂在不同液体中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液体的颜色变化?
2. 学生们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解答。
四、引导思考
1. 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指示剂和液体之间的作用原理;
2. 老师提醒学生,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通过实验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五、概括总结
1.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2. 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展示所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
六、作业安排
老师布置作业: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化学实验的心得体会,并准备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评价反馈: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自主参与实验和讨论,积极思考和表达,展示出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实验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增强他们对化学的理解和探索欲望。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导入环节的设计要符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导入环节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如:“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化学的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
”(2)提问:你们对化学有什么了解?你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情?(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认真倾听,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2. 导入环节设计(1)图片导入:展示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图片,如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化学家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如化学家发现新元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游戏导入:设计一个与化学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化学知识。
(4)问题导入:提出一个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3. 课堂导入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进行总结,强调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疑问。
4. 课堂学习(1)教师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如化学反应、化学元素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做好笔记。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环节与课堂教学内容是否有机结合,是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五、板书设计1. 课题:化学导入2. 导入环节:图片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问题导入3.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化学元素4. 课堂小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以上导入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初中化学元素导入新课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导入新课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重要性;
3.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识别和区分不同元素。
教学重点:
1. 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
2.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性质;
3. 实验方法和观察技巧。
教学难点:
1. 掌握元素的符号和重要性;
2. 运用实验方法来识别和区分元素。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教材、实验器材、实验操作指导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验服装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15分钟)
1.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元素导入;
2.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化学元素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3. 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答案,引导学生思考。
二、讲解(20分钟)
1. 讲解化学元素的定义和性质;
2. 介绍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性质;
3. 示范实验方法和观察技巧。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2.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四、总结(10分钟)
1. 综合讨论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5分钟)
1. 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重要性。
实验操作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
面发展。
初中化学新课导入示例教案
初中化学新课导入示例教案
【导入】
一、激发兴趣
1. 通过呈现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或化学反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以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二、启发思考
1. 提出一个与课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三、实施活动
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或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化学的神奇和乐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概念引入
1. 通过引入一些基本概念和名词,让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
2.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五、复习巩固
1. 还可以通过复习一些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打好基础。
2. 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例题】
导入活动:实验探秘
1. 实验现象:将一些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苹果汁的试管中,观察发生的变化。
2. 引导问题:为什么氢氧化钠会使苹果汁变得苦涩?
3. 实施步骤: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思考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并进行探讨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新课导入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插画、图片等可以增强导入效果】。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案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力。
4.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并展示一些与化学有关的日常生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并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涤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
2.实践操作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示范如何利用化学物质制作泡沫。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操作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实验过程。
3.实践探究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实验,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探究其特性和化学成分。
学生可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和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4.讨论总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并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评价方法
评价学生的操作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并根据实验成果和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课堂导入初中化学案例教案
课堂导入初中化学案例教案
主题:探究物质的状态变化及其影响
目标: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实验观察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出示一个案例:在做饭时,加热水会变成蒸汽,我们吃的冰在室温下会变成液态。
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自行讨论这些现象的原因,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每组汇报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
3. 实验观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个实验,将一杯水放在火上加热,观察水的状态变化过程。
学生记录下观察的现象,并思考加热水的温度与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4. 总结:让学生归纳总结加热水变成蒸汽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冰变成液态的原因和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状态变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5. 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归纳总结至少三种物质的状态变化及其影响,并用文字描述清楚。
教学反思: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原因,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状态变化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大全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大全
课题:化学是什么
第一部分:导入
1. 目标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为今后
学习打下基础。
2. 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往往持有各种不同的观念,有的认为化学很难,有的认为化学很枯燥。
因此,本节课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化学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第二部分:导入活动
1. 观察实验: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实验器材,并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组实验器材可能用于
哪种学科。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知识连结:通过板书“化学是什么”这个标题,让学生联想起自己对化学的认知,听取学
生的看法并进行讨论。
3.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图片,比如变色实验、燃烧实验等,让学生猜测这些
实验属于哪个学科,并引导他们思考。
4. 教师引导:教师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通过比喻和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第三部分: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导入活动,学生对化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激
发了学习兴趣。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培养
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设计汇总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设计归纳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新课导入]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试液写上“化学”两字,然后将纸张贴在黑板中央。
正式上课时,一边播放歌曲《第一时间》,一边请一名学生使用盛有碱溶液的喷雾器,将其液体喷向白纸,使学生进入情境,将会惊奇地看到红色的“化学”两个字。
此时,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想探究神奇‘红色化学’的由来吗?那么,让我们从今天起,一起学习一门充满趣味、神奇而又科学的新课程——《化学》。
”同时,引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页看图1,指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后小结:“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周围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化学使人类得以享用更先进的科技成果,它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就是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投影: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采用艺术字设计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打开化学课本,你一定想知道:化学学什么?有趣吗?化学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学化学?学了有什么用?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新课导入[视频]由于温室效应,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录像。
[提问]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引言]同学们已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感受到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产生蕴含着化学的原理。
观看以上录像后对所提的问题能解答了吗?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研究几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化及产生的现象,这些变化过程是否存在着共同的特征呢?大家能否尝试着把各种变化进行分类,可分为几类?这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导入[投影]有关炸药的发明。
[导语]炸药的发明只是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亦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初中化学导入万能模板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导入环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如何将导入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情境导入(1)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2)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化学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2. 游戏导入(1)组织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接力”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化学问题。
(2)提问:通过这个游戏,你们对化学有了哪些认识?3. 问答导入(1)教师提问:化学是什么?化学研究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
2. 提问:化学在现代社会有哪些应用?化学对社会有哪些贡献?(三)课程内容导入1. 教师展示课程内容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哪些化学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四)总结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总结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导入,你们对化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是否提高。
2.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否加深。
3. 学生在导入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1.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导入内容是否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3. 学生在导入环节中的表现是否符合预期。
七、教学建议1. 导入环节的设计要富有创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新奇导入方法教案
初中化学新奇导入方法教案1. 导入方式:化学寓教于乐(1)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实验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奇妙之处;(2)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化学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3)进行有趣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2. 导入步骤(1)播放视频:“化学反应急转直下!”(展示一些火焰颜色反应等引人入胜的实验视频)(2)呈现问题:“为什么烟花会有不同的颜色?”通过这些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新课内容的学习打下好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 难点:如何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好奇心。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兴趣;2. 体验式学习法:通过实验、观察、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生动有趣,引起兴趣首先,播放一段烟花实验视频,让学生感受烟花绚丽多彩的魅力;其次,提出问题:“为什么烟花的颜色各不相同?”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索欲望;最后,启发性讲解:“烟花的颜色是由金属盐引起的燃烧反应产生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活动:合作探究,互动讨论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实验验证烟花颜色与金属盐的相关性;通过实验观察、数据记录、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验证目标是否达成,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3. 总结反思:收获与展望组织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问题与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意义和生活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为未来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化学导入万能模板教案
初中化学导入万能模板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2.掌握主要的物质分类标准;3.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将物质分为不同类别。
【教学重点】:1.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2.主要的物质分类标准。
【教学难点】:1.理解物质的分类原理;2.能够准确将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1.课件PPT;2.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3.常见物质的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出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分类方法;2.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质有很多种,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呢?让学生展开讨论。
二、概念引入(10分钟)1.讲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引入主要的物质分类方法;2.介绍物质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标准。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试,用自己的方式将几种常见物质进行分类;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知识总结(10分钟)1.让学生自行总结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2.讲解并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或分享,加深学生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理解。
【作业布置】:完成与课堂练习相关的作业,加深对物质分类知识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模板化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系统、有条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本文详细记录了一堂初中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节课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为教学内容,以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为主讲教师。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制备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空气质量,珍爱生命。
2. 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组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制备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空气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2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不足,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3.1 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案例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制备方法。
(4)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5)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课堂导入初中化学方法教案
课堂导入初中化学方法教案课时数:1 小时主题:化学方法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2. 掌握使用化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学方法的定义和分类;2. 化学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3. 使用化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1. 课件和实验材料;2. 实验报告表格;3. 班级化学实验记录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2. 提出一个问题或情景,让学生讨论如何使用化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讲解(15分钟)1. 介绍化学方法的概念和分类;2. 讲解化学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技巧;3. 分析使用化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指导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让他们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表格;3. 老师在班级化学实验记录册中记录学生们的实验结果。
四、讨论(10分钟)1. 学生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和观察心得;2. 老师指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准备下节课的讨论题目;2. 提醒学生课后可以自己尝试使用化学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化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也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物质的结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结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物质分子结构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常见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理解分子结构的具体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课内容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物质的结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
2. 讲解常见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其特点,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3. 结合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分子结构。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给学生分发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特点,理解分子结构的微观世界。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总结物质的不同结构特点。
四、知识巩固(10分钟)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和体会。
2.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外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
2. 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物质结构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物质的结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物质分子结构及其特点。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更直观地了解分子结构的微观世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巩固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题的完成,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总结环节中,希望学生能够有更深的思考和体会,进一步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课题:走进化学世界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化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化学概念的理解。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化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和药品。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化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和药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让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探究化学(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环境中的化学现象,如空气、水、桌子等,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无处不在。
2.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变化,如燃烧、溶解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提醒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确保学生的安全。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化学的小短文。
2. 教师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化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和药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确保学生的安全。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树立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化学现象?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3. 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探究这些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 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分子、原子、元素等。
3. 分析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4.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原理。
2. 进行化学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并尝试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导入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对科学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设计归纳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新课导入]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试液写上“化学”两字,然后将纸张贴在黑板中央。
正式上课时,一边播放歌曲《第一时间》,一边请一名学生使用盛有碱溶液的喷雾器,将其液体喷向白纸,使学生进入情境,将会惊奇地看到红色的“化学”两个字。
此时,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想探究神奇‘红色化学’的由来吗?那么,让我们从今天起,一起学习一门充满趣味、神奇而又科学的新课程——《化学》。
”同时,引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页看图1,指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后小结:“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周围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化学使人类得以享用更先进的科技成果,它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就是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投影: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采用艺术字设计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打开化学课本,你一定想知道:化学学什么?有趣吗?化学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学化学?学了有什么用?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新课导入[视频]由于温室效应,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录像。
[提问]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引言]同学们已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感受到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产生蕴含着化学的原理。
观看以上录像后对所提的问题能解答了吗?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研究几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化及产生的现象,这些变化过程是否存在着共同的特征呢?大家能否尝试着把各种变化进行分类,可分为几类?这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导入[投影]有关炸药的发明。
[导语]炸药的发明只是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亦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本课题我们将利用两节课进行两个探究实验,请大家认真完成,看谁的体会和收获最多。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导入]有谁知道古代炼丹术是怎么回事?谁给大家讲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的故事?同时,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炼丹设备、拉瓦锡实验室等图片,使学生体会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再让学生齐朗读教材11页倒数第二自然段,然后板书课题《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并提问:1、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入]上节课通过对“蜡烛燃烧”这个活动的探究,初步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完成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探究活动的过程、结果、分析过程等写成实验报告形式。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13页倒数最后一部分,体会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再提问: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有什么不同?如何书写该探究实验报告?为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新课导入[导语]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故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板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引入]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轮流参观:1组观察实验室的布局,仔细阅读墙上的张贴物;2组进实验准备室,仔细记录在准备室里看见的主要仪器;3组进入药品贮放室,仔细观察药品是怎么贮存的?为什么要这样贮存?4组参观贮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设备并记录贮存方法。
思考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为什么要单独贮放?为什么要加双锁,双人到齐才能打开?为什么要放那么多的黄沙?你看见了哪些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为了让大家对空气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本单元我们就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来猜一个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
(谜底为打一种气体)。
桌子上有一个空杯子,它真的是“空”的吗?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你对它有哪些了解?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空气是时时处处都存在的“看不到又摸不着”的一种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将要进一步学习《空气》。
课题2《氧气》新课导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最多的是(),其次是(),还有()和()等。
谁能说出与我们朝夕相伴的空气中有哪些气体是动植物生存必需的气体?根据你的亲身体会能说出它的哪些性质?展示一瓶氧气,该瓶中收集的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气体,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气体吗?(让学生猜猜可能是空气、氧气还是氮气?)。
验证该气体是不是氧气,该采用什么方法呢?今天我们将要探究学习《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新课导入许多同学通过本单元前两节课的学习,知道氧气具有重要的用途,氧气是我们进行呼吸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非常感兴趣,那你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你们有办法制取一些氧气吗?怎样制取纯净的氧气?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提问]1、你知道哪些有关水的成语?(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水涨船高水泄不通水乳交融车水马龙水至清则无鱼……)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诗句?[导语]水与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此外,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总之,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与水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对水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
课题1《水的组成》新课导入同学们,1677年11月19日在印度马德里斯海域,一阵飓风过后,海面燃起一片通天大火,使人长期不解,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想了解这个奥妙,就来学习《水的组成》。
课题2《分子和原子》新课导入师:在身上喷洒一些香水。
看来大家已经闻到了,是啊,我今天喷了点香水,这么远你就闻到了,你想过这其中的道理吗?(香水挥发了)。
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下列问题:1、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更容易变干?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师: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
并用这一设想来解释上述问题。
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课题3《水的净化》新课导入展示河水、自来水、纯净水各一瓶,让学生比较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河水比较浑浊,而自来水和纯净水比较澄清。
自来水和纯净水相比较,纯净水更澄清。
说明纯净水虽然比较澄清、透明,但纯净水不等于纯水)。
用比较浑浊的河水、湖水、海水、井水如何得到比较澄清的自来水呢?仅用静置的方法,能不能将其杂质全部除去?这就是我们本课题要研究的《水的净化》问题。
课题4《爱护水资源》新课导入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比如:《盐边箐河瀑布》、《二滩笮海湖》等等。
但是,水资源的状况究竟如何?丰富?缺乏?我们该如何对待水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努力做些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爱护水资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投影]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2、原子是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3、原子有没有质量?它的质量有多大?4、如何去称量分子和原子的质量?5、原子到底有多大?[导语]为了搞清楚有关分子和原子以上这些问题,在本单元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原子的构成》新课导入边板书“圆子”两字,边问:“你们知不知道‘圆子’”?大家知道是吃的圆子,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另一种“原子”,它是一种用肉眼看不见的很小的一种微粒,比如,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10-27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这些原子还由更小的微粒构成。
究竟是由那些更小的微粒构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原子的构成》。
课题2《元素》新课导入在一个家庭中,同一个父亲或母亲所生的几个人叫什么?——亲兄妹,那么亲兄妹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父亲或母亲相同。
也就是说,亲兄妹的父母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父母亲的人叫亲兄妹。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跟这亲兄妹有类似的情况。
前面我们学习了原子,如氢原子,氧原子,那么,在自然界的物质中,是不是只有一个氢原子或一个氧原子呢?不是,有无数多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这无数多的氢原子、氧原子我们就把它统称为元素。
板书:课题2《元素》。
课题3《离子》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原子的结构,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漫游原子世界》的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
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互通有无。
在微观领域里,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关系,互通有无,相互配合,构成较稳定的物质世界。
那么,它们是怎样互通有无,相互配合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课题3《离子》。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新课导入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如何用最快捷简便的方式认识对方?(通过名片我们马上就能知道对方的姓名、职业、电话等)随后又提问:物质的“名片”又是什么?教师适时地点出:物质的名片就是化学式,那什么是化学式?通过化学式我们又能得到那些信息?板书:课题4“化学式”,并在黑板上写出:高锰酸钾、氯酸钾、水、二氧化碳、氯化钠等物质的名称,然后在文字式下面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教师接着又讲:在这些化学式中,为什么有些右下角有小数字,有些没有,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再板书) “化合价”三个字。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用文字来表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写出几个反应表达式),用这样的式子,不能很好地表示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和数量关系,为了书写方便、快捷和计算的需要,化学上采用(板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新课导入投影前面学过的一些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从这些文字表达式中,可得知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性质不同的新物质,即可知道化学反应的质变,但书写起来较繁;而使用了化学式代替文字虽较简单,但也不能表示出物质间的量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