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复习整

合集下载

《中药学》复习资料

《中药学》复习资料

《中药学》复习资料一、中药的基本概念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中药的性能是其重要特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性和凉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如黄连、黄芩等;热性和温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寒证,如附子、干姜等。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能泄、能燥、能坚;甘味能补、能和、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升浮药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等作用;沉降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利水渗湿、重镇安神等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如心经病变常用黄连、百合等;肝经病变常用柴胡、白芍等。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严格控制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二、中药的炮制炮制是指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增强药物的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便于制剂和贮存等。

常见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炮炙等。

净制是选取药材的药用部分,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切制是将药材切成适宜的片、段、丝、块等;炮炙包括炒、炙、煅、蒸、煮、燀等多种方法。

例如,炒法可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

清炒又有炒黄、炒焦、炒炭之分,不同的炒制程度会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炙法是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同拌炒,如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酒炙可增强活血通络的功效。

三、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是指按照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配伍关系主要有“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相使是指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如黄芪配茯苓,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作用。

临床中药学期末复习要点

临床中药学期末复习要点

《中药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一)中药:是区别于西方医药学,在中国占主流,由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的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植物为主体,包括动物、矿物在内的天然药物及部分加工品,古称本草(二)草药:是指在民间运用,局部运用,未得到官方权威认证的以植物类药材为主体的药物(三)本草:中药旧称,以植物类药材居多(四)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道地药材:产于某一地区的某药材,因其地域性强,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而被普遍重视。

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六)四性:药物的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四气)(七)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八)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九)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十)毒性:古代指药物的总称,或药物的偏性,或药物作用的强弱不同,或药物的毒副作用;现代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十一)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有目的地选择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十二)药物七情: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十三)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明显增强原有疗效(十四)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使用,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十五)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十六)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十七)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十八)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十九)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临床用药和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及药材自身特性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二十)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即解表药,又叫发表药(二十一)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二十二)温里药: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叫温里药,又称祛寒药(二十三)补虚药:凡以补充人体气血阴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主要作用,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二、比较异同(一)麻黄与香薷①二药同具有辛温之性,同归肺经,都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②麻黄发汗力强,故风寒表实无汗之重证多用之。

中药学专升本临床中药学 复习题

中药学专升本临床中药学 复习题

《临床中药学》复习题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A.《开宝本草》B.《嘉祐本草》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拾遗》2.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品汇精要》B.《本草纲目》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E.《本草原始》3.寒凉药的作用是A.暖肝散结B.温里散寒C.清热解毒D.补火助阳E.回阳救逆4.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A.表证及气血阻滞证B.呕吐呃逆C.久泻久痢D.瘰疬、瘿瘤、痰核E.大便燥结5.具有升浮性质的性味是A.甘、辛、凉B.辛、苦、热C.辛、甘、温D.淡、甘、寒E.以上都不是6.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阴阳学说B.脏腑经络理论C.药性理论D.药味理论E.五行学说7.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A.药物的用量B.药物的用法C.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D.药物的采集E.药物的炮制8.相须、相使配伍可产生A.协同作用,增进疗效B.拮抗作用,降低疗效C.减毒作用D.毒副作用E.以上都不是9.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10.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杀11.与乌头相反的药物应除外A.玄参B.白及C.贝母D.瓜蒌E.半夏12.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A.柴胡B.辛夷C.升麻D.生姜E.白芷13.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是A.麻黄、荆芥B.香薷、紫苏C.生姜、桂枝D.麻黄、香薷E.防风、白芷14.既能解表散寒,又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A.麻黄B.桂枝C.香薷D.荆芥E.生姜15.尤善祛上半身风湿的药是A.羌活B.白芷C.藁本D.独活E.细辛16.治疗疮疡肿痛,宜选用的药是A.羌活B.白芷C.藁本D.细辛E.防风17.咳嗽痰稠,鼻咽干燥,属燥热伤肺者,治疗宜选用A.薄荷B.升麻C.葛根D.蔓荆子E.桑叶18.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应首选A.薄荷B.蝉蜕C.菊花D.蔓荆子E.牛蒡子19.功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A.柴胡B.牛蒡子C.桑叶D.菊花E.蔓荆子20.菊花具有的功效是A.平降肝阳,息风止痉B.疏风清热,息风止痉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D.清肺止咳,清热解毒E.疏风清热,清利咽喉21.柴胡、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A.解表生津B.清热解毒C.疏肝解郁D.透发麻疹E.升阳举陷22.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桑叶、菊花B.薄荷、牛蒡子C.柴胡、葛根D.升麻、牛蒡子E.升麻、桑叶23.薄荷入汤剂宜A.先煎B.后下C.另煎D.包煎E.烊化24.既能清热泻火,又能除烦止渴的药物是A.夏枯草B.决明子C.蔓荆子D.石膏E.柴胡25.石膏的性味是A.辛、甘,温B.甘、苦,温C.苦、辛,大寒D.甘、辛,大寒E.甘、咸,寒26.既能清热利湿,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A.栀子B.芦根C.淡竹叶D.天花粉E.知母27.黄芩具有的功效是A.消肿排脓B.泻火除蒸C.清肺祛痰D.清肝明目E.清热燥湿28.功能泻火解毒,善治疔疮的药物是A.菊花B.黄连C.天花粉D.栀子E.夏枯草29.既治湿热泻痢,又治湿热小便不利的药物是A.栀子B.淡竹叶C.苦参D.芦根E.葛根30.既能清热解毒,又具凉血、止痢之效的药物是A.大青叶B.连翘C.板蓝根D.青黛E.金银花31.善于治疗乳痈的药物是A.金银花B.连翘C.紫花地丁D.鱼腥草E.蒲公英32.穿心莲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敛疮B.清热凉血,祛瘀止痛C.清热解毒,明目D.清热凉血,养阴生津E.清热解毒,燥湿33.功能清热解毒、排脓,善治肺痈、肺热咳嗽的药物是A.红藤B.白头翁C.鱼腥草D.蒲公英E.射干34.既善清虚热,又可清泄肺热的药物是A.黄芩B.地骨皮C.穿心莲D.石膏E.鱼腥草35.既治温毒发斑,又治津伤便秘的药物是A.石膏B.玄参C.紫草D.大青叶E.牡丹皮36.既常用治血热吐衄,又可用治血滞经闭痛经的药物是A.玄参B.桑叶C.栀子D.生地黄E.赤芍37.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定惊的药物是A.栀子B.水牛角C.生地黄D.穿心莲E.龙胆3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黄的功效?A.泻下攻积B.清热泻火C.凉血解毒D.逐瘀通经E.利尿通淋39.既可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A.决明子B.生地黄C.火麻仁D.郁李仁E.松子仁40.治疗寒积便秘,宜用A.大黄B.火麻仁C.京大戟D.巴豆E.芫花41.功善袪风湿、温经止痛,尤以治风寒湿痹寒邪偏盛者为宜的药物是A.狗脊B.豨莶草C.威灵仙D.川乌E.松节42.既能袪风湿,又能利水而性寒的药物是A.五加皮B.秦艽C.防己D.豨莶草E.雷公藤43.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A.《开宝本草》B.《本草纲目》C.《嘉祐本草》D.《证类本草》E.《本草衍义》44.四气的确定是A.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C.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D.从季节的不同变化结出来的E.以上都不是45.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A.辛味B.甘味C.酸味D.苦味E.咸味46.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A.苦温B.辛温C.苦寒D.甘寒E.咸温47.归经是指A.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B.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C.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D.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48.胁痛易怒、抽搐惊悸等证当选用A.归心经的药物B.归肝经的药物C.归肺经的药物D.归肾经的药物E.归脾经的药物49.属于“疗寒以热药”治疗原则的是A.用附子、干姜治疗腹中冷痛、脉沉无力B.用猪苓、茯苓治疗水肿、小便不利C.用黄芩、板蓝根治疗发热口渴、咽痛D.用山茱萸、五味子治疗虚汗、遗精E.用麻黄、薄荷治疗表证50.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51.两种药物配伍能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反D.相杀E.相恶52.全蝎与蜈蚣配伍属于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53.属于十八反的配伍药对是A.甘草与海藻B.丁香与郁金C.人参与五灵脂D.三棱与莪术E.川芎与牛膝54.羌活的性味是A.辛、甘,温B.辛、苦,温C.辛、涩,温D.辛、咸,温E.辛、酸,温55.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A.麻黄B.杏仁C.石膏D.甘草E.桔梗56.功能止血的药物是A.荆芥B.紫苏C.防风D.麻黄E.桂枝57.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A.紫苏B.藿香C.佩兰D.荆芥E.香薷58.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A.荆芥B.防风C.香薷D.紫苏E.桂枝59.蝉蜕的归经是A.归肺、脾经B.归肺、肾经C.归肺、心经D.归肺、肝经E.归肺、胃经60.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明目功效?A.菊花B.桑叶C.蝉蜕D.牛蒡子E.决明子61.既能发表解肌,又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A.升麻B.葛根C.柴胡D.桑叶E.薄荷62.柴胡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宜配伍A.黄芩B.黄连C.黄柏D.苦参E.龙胆草63.蝉蜕具有的功效是A.明目退翳、息风止痉B.透发麻疹、利咽止咳C.解毒透疹、止泻止痢D.明目退翳、除烦止渴E.息风止痉、排脓消痈64.升麻具有的功效是A.疏肝解郁B.清热解毒C.清肺润燥D.息风止痉E.生津止渴65.既能生津止渴,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A.石膏B.芦根C.知母D.葛根E.决明子66.淡竹叶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泻火、滋阴B.除烦止渴、凉血C.清热燥湿、利尿D.生津润燥、除烦E.清热泻火、利尿67.夏枯草具有的功效是A.散结消肿B.润肠通便C.祛风明目D.疏散风热E.清热利湿68.既能泻火解毒,又能清热安胎的药物是A.紫苏B.栀子C.黄芩D.黄柏E.菊花69.既常用治湿热黄疸,又常用治骨蒸劳热、盗汗的药物是A.知母B.龙胆C.黄芩D.苦参E.黄柏70.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A.连翘B.薄荷C.紫花地丁D.蒲公英E.半边莲71.前人称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A.板蓝根B.大血藤C.白头翁D.连翘E.大青叶72.青黛入汤剂时应A.先煎B.另煎C.后下D.作散剂冲服E.包煎73.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之功,善治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的药物是A.鱼腥草B.土茯苓C.败酱草D.蒲公英E.垂盆草74.山豆根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利咽B.清热解毒,利关节C.清热解毒,利水D.清热解毒,利湿E.清热解毒,利尿75.玄参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凉血、祛瘀B.泻火解毒、透疹C.清热凉血、止呕D.泻火解毒、滋阴E.清热解毒、利尿76.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A.牡丹皮B.地骨皮C.生地黄D.白薇E.玄参77.紫草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凉血、化湿B.活血祛瘀、燥湿C.清热解毒、利咽D.解毒透疹、活血E.清热燥湿、透疹78.蒲公英尤善治A.肺痈B.肠痈C.乳痈D.丹毒E.疔疮79.大黄用以攻下通便,应选用A.生大黄后下B.生大黄先煎C.熟大黄D.酒炙大黄E.大黄炭80.大黄临床上常用治湿热泻痢,是取其何功?A.泻下通便B.清热泻火C.凉血止血D.清热解毒E.逐瘀通经81.巴豆内服多入丸散,用量宜A.0.1~0.3gB.0.3~0.9gC.1~3gD.3~10gE.10~15g82.尤善治风湿痹证属下部寒湿者的药物是A.威灵仙B.乌梢蛇C.伸筋草D.海风藤E.独活83.被称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A.威灵仙B.防己C.蕲蛇D.川乌E.秦艽84.木瓜所治疗的病证有A.风寒湿痹,风寒表证B.风湿痹证,骨鲠咽喉C.风湿顽痹,麻风疥癣D.风湿痹证,吐泻转筋E.风湿痹证,骨蒸潮热85.鱼腥草尤善治A.肺痈B.肠痈C.乳痈D.丹毒E.疔疮二、判断题1.相恶是表示增效的配伍关系。

中医药临床基础考试攻略

中医药临床基础考试攻略

中医药临床基础考试攻略中医药临床基础考试是中医药专业学生必须通过的一门重要考试。

它涵盖了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对于考生来说,如何高效备考并取得好成绩是一个关键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攻略,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了解考试内容首先,了解考试内容是备考的第一步。

中医药临床基础考试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详细了解每个科目的考点和重点内容,制定相应的备考计划。

二、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备考时间的合理安排是成功备考的关键。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天的备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早起早睡,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三、制定备考计划制定备考计划是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考生可以根据考试时间和个人情况,将备考内容分为不同的阶段,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

每个阶段可以设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逐步完成备考内容,确保全面复习。

四、多种复习方式结合复习方式的选择也是备考的关键。

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加培训班、做题、听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复习。

多种复习方式的结合,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做题训练做题训练是备考的重要环节。

通过做题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中医药临床基础考试的模拟试题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六、重点突破备考过程中,要重点突破一些重要的、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参加讲座等方式,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要注重对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复习笔记,方便日后复习回顾。

七、查漏补缺备考过程中,要及时查漏补缺。

对于一些自己不熟悉或者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籍、请教老师等方式进行补充学习。

及时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确保备考的全面性。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

XX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xx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根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根底学科之一。

下面是提供的xx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药剂学系指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的常用术语如下。

1.制剂根据药典、药品标准等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2.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需要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剂型的重要性主要表达在:剂型可以影响药物的有效性与平安性、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影响药物的作用速度、决定给药的途径等。

3.中成药: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一、中药制剂的原料制备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

二、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按物态分类(1)液体剂型:如合剂、糖浆剂、注射剂等。

(2)固体剂型:如丸剂、片剂、颗粒剂等(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贴膏等(4)气体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等(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真溶液型液体制剂:如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等。

(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如胶浆剂、涂膜剂等(3)乳浊液型液体制剂:如乳剂、静脉乳剂等(4)混悬液型液体制剂:如合剂、洗剂、混悬液等。

(三)按制备方法分类1、浸出制剂:如汤剂、合剂、酒剂等2、无菌制剂:如注射剂、滴眼剂等(四)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如糖浆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以及经直肠给药的灌肠剂、栓剂等。

(2)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包括注射给药的剂型;呼吸道给药的剂型;皮肤给药的剂型;黏膜给药的剂型等。

三、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1.根据药物性质:一般而言,对于在胃肠道中不稳定、或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或不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或因肝脏首过效应易失效者均不宜设计为口服制剂。

临床中药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临床中药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临床中药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既能祛风除湿,又能活血通络,化痰止咳的药物是A、络石藤B、丝瓜络C、穿山龙D、桑寄生E、香加皮正确答案:C2、京大戟与红大戟均有的功效是A、泻下逐水、去积杀虫B、逐水退肿、祛痰利咽C、泻水逐饮、杀虫疗疮D、泻水逐饮、祛痰止咳E、泄水逐饮、消肿散结正确答案:E3、钩藤的功效是A、息风止痉,通络止痛B、息风止痉,凉血解毒C、息风止痉,潜阳安神D、息风止痉,攻毒散结E、息风止痉,清热平肝正确答案:E4、川贝母与浙贝母均有的功效是A、清热化痰,润肠通便B、清热化痰,利尿通淋C、清肺化痰、散结消痈D、清热化痰,制酸止痛E、清热化痰,清心定惊正确答案:C5、射干除解毒利咽外,还具有的功效是A、止血B、祛痰C、清胃热D、疏肝和胃E、定惊正确答案:B6、鹿茸不具有的功效是A、益精血B、壮肾阳C、托疮毒D、祛风湿E、调冲任正确答案:D7、穿山甲与王不留行均有的功效是A、破血行气,消积止痛B、活血通经,清热利湿C、活血通经,散寒止痛D、活血通经,下乳消肿E、活血通经,利尿通淋正确答案:D8、既能燥湿行气,又可温中止呕的药物是A、苍术B、草豆蔻C、厚朴D、佩兰E、草果正确答案:B9、既能补血止血,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A、紫河车B、何首乌C、阿胶D、白芍E、熟地黄正确答案:C10、竹茹的功效是A、开郁散结B、清心定惊C、清热安胎D、软坚散结E、杀虫灭虱正确答案:C11、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消肿生肌的药物组是A、乳香与没药B、桃仁与红花C、川芎与延胡索D、丹参与郁金E、水蛭与土鳖虫正确答案:A12、蒺藜不具有的功效是A、疏风B、祛风明目C、散风止痒D、软坚散结E、平肝正确答案:D13、能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药物是A、决明子B、青葙子C、密蒙花D、夏枯草E、谷精草正确答案:C14、患者,男,46岁。

平素食欲不振,脉虚,自汗,体倦乏力,近日伴口渴,心悸失眠。

临床中药学复习题+答案

临床中药学复习题+答案

临床中药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大血藤不具有的功效是A、祛风通络B、清肝明目C、清热解毒D、活血E、止痛正确答案:B2、白鲜皮不具有的功效是A、燥湿B、清热解毒C、止痒D、祛风E、止痢正确答案:E3、既能清肝泻火,又可明目退翳的药物是A、青葙子B、竹叶C、栀子D、芦根E、天花粉正确答案:A4、治肝郁胁痛、月经不调、痛经,首选的药物是A、佛手B、川楝子C、香附D、厚朴E、木香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理气药香附性能及主治特点。

备选药中,具有疏肝理气的药物有香附、佛手、川楝子;木香、厚朴无疏肝功效,不主治肝郁气滞及月经不调,故排除。

香附、佛手、川楝子三药中,香附既能疏肝,又可调经,治疗肝郁胁痛、月经不调、痛经,故选C。

本题注意抓住“首选”关键词,并注意一药多效,香附还可调经,而佛手、川楝子无调经功效而排除。

5、既能解郁安神,又能活血消肿的药物A、柏子仁B、合欢皮C、远志D、龙骨E、夜交藤正确答案:B6、木香除行气调中止痛外,还有的功效是A、燥湿化痰B、健脾消食C、疏肝解郁D、降逆止呕E、温肾散寒正确答案:B7、《本草纲目》记载的药味数是:A、1742种B、1892种C、730种D、365种E、850种正确答案:B8、既助消化,又抑制催乳素分泌的药物是A、麦芽B、鸡内金C、稻芽D、神曲E、山楂正确答案:A9、性热有大毒,能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的药物是A、番泻叶B、芫花C、巴豆D、芦荟E、千金子正确答案:C10、白附子的功效是A、燥湿化痰,降逆止呕B、清热化痰,凉血止血C、开宣肺气,祛痰排脓D、温肺祛痰,利气散结E、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正确答案:E11、百部的功效是A、润肺止咳,清心定惊B、润肺止咳,降气祛痰C、润肺止咳,杀虫灭虱D、润肺止咳,消痰行水E、润肺止咳,宽胸散结正确答案:C12、牛黄除清热解毒外,还具有的功效是A、祛痰利咽B、消肿止痛C、清肝明目D、凉血消斑E、化痰开窍正确答案:E13、既能活血行气,又可祛风止痛的药物是A、羌活B、川芎C、独活D、郁金E、丹参正确答案:B14、能补虚的药物是A、小蓟B、槐花C、炮姜D、仙鹤草E、艾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止血药仙鹤草的功效。

临床中药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临床中药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临床中药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既能收敛化瘀止血,又能利尿的药物是A、栀子B、血余炭C、小蓟D、棕榈炭E、藕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止血药血余炭功效。

备选药栀子为清热泻火药,小蓟为止血药,二者均有凉血止血、利尿功效,但均无收敛化淤功效,故排除AC;血余炭、藕节、棕桐炭均能收敛止血;藕节、棕榈炭无利尿功效,亦排除。

血余炭有收敛化瘀止血、利尿功效,故选B。

2、车前子不具有的功效是A、清肺化痰B、清肝明目C、利尿通淋D、凉血止血E、渗湿止泻正确答案:D3、荔枝核除行气止痛外,又能A、解毒消肿B、祛寒散结C、杀虫疗癣D、解郁活血E、开郁醒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理气药的功效异同比较。

理气药中能行气止痛的药物众多,除前述药外,荔枝核、玫瑰花、青木香也有行气止痛功效。

荔枝核能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玫瑰花能行气解郁、活血止痛;青木香能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4、白鲜皮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祛痰利咽B、清热解毒,祛风燥湿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D、清热解毒,活血止痛E、清热解毒,排脓消痈正确答案:B5、柴胡善治的是:A、厥阴头痛B、少阴头痛C、少阳头痛D、阳明头痛E、太阳头痛正确答案:C6、照顾兼证或兼有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A、佐助药B、使药C、君药D、臣药E、佐制药正确答案:D7、厚朴的功效是A、燥湿温中,除痰截疟B、燥湿行气,消积平喘C、化湿,解暑,止呕D、燥湿健脾,发汗明目E、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正确答案:B8、苦寒有毒,肝病患者及孕妇慎用的药物的是A、南瓜子B、苦楝皮C、使君子D、槟榔E、雷丸正确答案:B9、具有有安胎作用的化湿药是A、白豆蔻B、厚朴C、紫苏D、苍术E、砂仁正确答案:E10、鱼腥草的功效是A、清肝明目B、活血止痛C、杀虫止痒D、利尿通淋E、凉血利咽正确答案:D11、覆盆子除益肾固精缩尿外,还有的功效是A、止痛B、止泻C、明目D、清热燥湿E、止血正确答案:C12、具有肝脏损害作用,肝病患者忌服的药物是A、半夏B、海蛤壳C、黄药子D、竹沥E、桔梗正确答案:C13、患者,女,37岁。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中药学(精选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中药学(精选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中药学1、什么是中药性能?2、中药治病的原理是什么?3、什么是四气?四气确定依据是什么?4、什么是中药的五味?5、中药五味各有何作用?6、什么是归经?药物归经是怎样确定的?7、什么是升降浮沉?8、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9、什么是毒性?什么是毒药?10、什么是中药的配伍?配伍可达到什么目的?11、什么是中药“七情”?12、什么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13、中药“七情”用药的原则是什么?14、中药用药禁忌包括哪些方面?15、中药配伍禁忌的内容是什么?16、妊娠用药禁忌的内容是什么?17、什么是剂量?18、确定剂量的因素有哪些?19、常用的特殊煎药法有哪些?20、解表药的性能有何特点?具有何功效?分为哪两类?各适应于何病证?21、麻黄与桂枝功效应用有何异同?22、荆芥与防风功效应用有何异同?23、桑叶与菊花功效应用有何异同?24、柴胡与葛根的功效应用有何异同?25、清热药分为几类?各适应于何病证?26、石膏与知母功效应用有何异同?27、黄芩、黄连与黄柏功效应用有何异同?28、金银花与连翘功效应用有何异同?29、生地黄与玄参功效应用有何异同?30、牡丹皮与赤芍功效应用有何异同?31、牡丹皮与地骨皮的功效应用的异同?32、泻下药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3、大黄与芒硝功效应用有何异同?34、祛风湿药常与哪些药配伍同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5、羌活与独活功效应用有何异同?36、化湿药适应于哪些病证?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7、苍术与厚朴功效应用有何异同?38、利水渗湿药有何功效?主要适应于哪些病证?39、茯苓和薏苡仁功效应用有何异同?40、温里药适用于哪些病证?使用时注意什么问题?41、附子与干姜功效应用有何异同?42、附子与肉桂功效应用有何异同?43、理气药适用于哪些病证?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4、陈皮与青皮的功效有何异同?45、木香与香附的功效应用有何异同?46、消食药常与哪些药配伍同用?47、驱虫药适用于何病证?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8、止血药常与哪些药配伍同用?使用时注意哪些问题?49、小蓟与大蓟功效应用有何异同?50、活血祛瘀药常与哪些药配伍?使用时注意什么问题?51、红花与桃仁功效应用有何异同?52、化痰止咳平喘药常与哪些药配伍同用?使用时注意哪些问题?53、川贝母与浙贝母功效应用有何异同?54、苦杏仁与紫苏子功效应用有何异同?55、桑白皮与葶苈子功效应用有何异同?56、安神药常与哪些药配伍?使用时注意哪些问题?57、朱砂与磁石功效应用有何异同?58、平肝熄风药有何功效?适应于哪些病证?59、平肝熄风药常与哪些药配伍?使用时注意什么问题?60、龙骨与牡蛎功效应用有何异同?61、代赭石与磁石功效应用有何异同?62、钩藤与天麻功效应用有何异同?63、开窍药的性能有何特点?其功效、适用证如何?64、开窍药常与哪些药配伍?使用时注意什么问题?65、麝香与冰片功效应用有何异同?66、补益药常与哪些药配伍?使用时注意什么问题?67、人参与党参功效应用有何异同?68、黄芪与白术功效应用有何异同?69、白术与苍术功效应用有何异同?70、杜仲与续断功效应用有何异同?71、生地黄与熟地黄功效应用有何异同?72、龟甲与鳖甲功效应用有何异同?73、收涩药有何功效?适应何病证?常配伍哪些药物同用?74、五味子与乌梅功效应用有何异同?75、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76、硫黄与雄黄功效应用有何异同?77、寒凉药具有的作用是()A.暖肝散结B.温里散寒C.清热解毒D.补火助阳E.回阳救逆78、温热药的作用是()A.清热泻火B.凉血解毒C.滋阴除蒸D.补火助阳E.泻热通便79、甘味药的作用是()A.能补B.能行C.能散D.能涩E.能下80、苦味药的作用是()A.能和能缓B.能燥能泄C.能下能软D.能收能涩E.能行能散81、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A.辛味B.甘味C.酸味D.苦味E.咸味82、具有沉降趋向的药物是()A.解表药B.祛风药C.温里药D.平肝药E.开窍药83、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A.苦温B.辛温C.苦寒D.甘寒E.成温84、具有升浮性质的性味是()A.甘辛凉B.辛苦热C.辛甘温D.淡甘寒E.咸苦温85、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阴阳学说B.脏腑经络理论C.药性理论D.药味理论E.五行学说86、心悸失眠宜选用归何经的药物()A.肝经C.肺经D.脾经E.肾经87、现代毒性的含义是()A.药物的总称B.药物的疗效C.药物的偏性D.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及损害性E.药物的副作用88、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减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杀89、使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考虑利用的配伍关系是()A.相须B.相使D.相杀E.相反90、相恶的含义是()A.两药合用,增强疗效B.两药合用,降低疗效C.两药合用,增强毒性D.两药合用,降低毒性E.两药合用,扩大治疗范围91、两药合用能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这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反D.相恶E.相杀92、两药合用可以增强疗效的配伍关系是()A.相须相使B.相须相恶C.相使相畏D.相恶相反E.相杀相畏93、两药合用可以降低毒性的配伍关系是()A.相须相使B.相须相恶C.相使相畏D.相恶相反E.相杀相畏94、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反D.相恶E.相杀95、下列哪些不属于十九畏的内容()A.丁香畏郁金B.天南星畏生姜C.巴豆畏牵牛D.水银畏砒霜E.官桂畏石脂96、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十八反的内容()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白薇C.海藻反甘草D.细辛反藜芦E.藜芦反丹参97、属于十八反的药物是()A.陈皮配半夏B.石膏配牛膝C.乌头配半夏D.生姜配黄芩E.丁香配郁金98、下列何药不属于妊娠禁用药()A.牵牛子B.巴豆C.水蛭D.桃仁E.莪术99、妊娠慎用药不包括()A.牛膝B.大黄C.白术D.红花E.桃仁100、下列除何者外均属于服药期间忌食的食物()A.生冷的B.油腻的C.腥膻的D.刺激性的E.易消化的101、下列除何者外,均为肝阳上亢患者应忌食的食物()A.胡椒B.大蒜C.稀饭D.辣椒E.白酒102、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A.桂枝B.菊花C.磁石D.钩藤E.大黄103、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A.牡蛎B.附子C.磁石D.砂仁E.决明子104、宜另煎的药物是()A.蒲黄、薄荷B.鹿茸、人参C.党参、人参D.鹿茸、杜仲E.附子、乌头105、胶类药应当()A.先煎B.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106、细小种子、黏性强、粉末状及带绒毛类的药物入汤剂宜()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烊化107、宜饭后服用的药物是()A.驱虫药B.安神药C.补益药D.对胃肠有刺激的药E.截疟药108、与中药剂量无关的因素是()A.药物性质B.药物剂型C.药物颜色D.患者的年龄E.患者的体质109、解表药主归()A.肺肾经B.肺肝经C.肺膀胱经D.肺脾经E.肺大肠经110、辛凉解表药最主要作用是()A.宣肺气B.利咽喉C.清头目D.透麻疹E.散风热111、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常与其相须为用的药是()A.荆芥C.细辛D.桂枝E.香薷112、外感风寒的咳嗽气喘,宜选用何药()A.麻黄B.葛根C.荆芥D.白芷E.桂枝113、解表又善理气安胎的药物是()A.砂仁B.紫苏C.陈皮D.白芷E.羌活114、既能发汗解肌,又能温经通脉的药物是()A.麻黄B.桂枝D.葛根E.荆芥115、夏日乘凉饮冷,外感风寒,而致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及腹痛吐泻等症,最宜选用的药物是()A.苍术B.紫苏C.荆芥D.香薷E.麻黄116、患者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而见恶寒发热,脉反沉迟,宜以麻黄、细辛配伍何药为佳()A.人参B.桂枝C.附子D.干姜E.鹿茸117、兼有止血作用的解表药是()A.荆芥B.紫苏C.羌活D.麻黄E.桂枝118、柴胡用于何种头痛最佳()A.少阳头痛B.巅顶头痛C.前额头痛D.少阴头痛E.太阳头痛119、白芷用于何种头痛最佳()A.少阳头痛B.厥阴头痛C.阳明头痛D.少阴头痛E.太阳头痛120、细辛用于何种头痛最佳()A.少阳头痛B.巅顶头痛C.前额头痛D.少阴头痛E.太阳头痛121、羌活宜用于何种病证最佳()A.风寒表证B.风热表证C.风湿表证D.风寒湿表证E.风湿热表证122、下列哪项不属防风的功效()A.祛风解表B.胜湿止痛C.解痉D.行气宽中E.止血123、下列何组药物既能解表,又能疏肝()A.藿香、佩兰B.荆芥、防风C.柴胡、薄荷D.菊花、桑叶E.麻黄、桂枝124、外散风热,内解热毒的药物是()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桑叶E.柴胡125、治疗疮疡肿痛,宜选用的药物是()A.羌活B.白芷C.藁本D.细辛E.防风126、具有透疹作用的药物是()A.蝉蜕、金银花、菊花B.薄荷、葛根、升麻C.紫草、牛蒡子、防风D.桑叶、菊花、薄荷E.荆芥、升麻、连翘127、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A.防风B.桂枝C.羌活D.藁本E.白芷128、能散风热,利咽的药物是()A.薄荷、牛蒡子B.牛蒡子、葛根C.蝉蜕、升麻D.葛根、薄荷E.升麻、牛蒡子129、药性微温,能祛风解表的药物是()A.羌活、防风B.白芷、荆芥C.藁本、香薷D.细辛、紫苏E.荆芥、防风130、能疏散风热兼清肺润燥的药物是()A.菊花B.桑叶C.薄荷D.紫苏E.辛夷花131、解表药中兼清肝、平肝,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菊花B.桑叶C.薄荷D.紫苏E.防风132、具有升阳止泻功效的药物是()A.柴胡B.葛根C.升麻D.黄连E.木香133、具有升阳举陷功效的解表药是()A.柴胡、黄芪B.葛根、柴胡C.升麻、葛根D.黄芪、升麻E.柴胡、升麻134、既能清热泻火,又能除烦止渴的药物是()A.石膏B.柴胡C.夏枯草D.决明子E.蔓荆子135、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肾火的药物是()A.石膏B.知母C.夏枯草D.芦根E.天花粉136、既清热泻火,又凉血止血的药物是()A.石膏B.芦根C.栀子D.夏枯草E.淡竹叶137、能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药物是()A.天花粉B.芦根C.菊花D.升麻E.白芷138、芦根具有的功效是()A.除烦止呕利尿B.除烦止泻利尿C.泻火止泻利尿D.泻火止汗利尿E.清热燥湿止呕139、夏枯草具有的功效是()A.散结消肿B.润肠通便C.祛风明目D.疏散风热E.清热利湿140、石膏的归经是()A.肺、肝经B.心、肝经C.肝、胃经D.肺、胃经E.肺、心经141、石膏治疗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实热证,常与其相须为用的是()A.知母B.栀子C.天花粉D.芦根E.夏枯草142、既能泻火解毒,又能清热安胎的药物是()A.紫苏C.砂仁D.黄柏E.黄芩143、善泻心、胃之火,治疗疮的药物是()A.黄芩B.黄连C.黄柏D.秦皮E.苦参144、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最宜选()A.陈皮、黄连B.木香、黄连C.青皮、黄连D.吴茱萸、黄连E.金银花、黄连145、清热燥湿,兼除骨蒸的药物是()A.黄芩B.黄连D.秦皮E.苦参146、既治湿热痢疾,又治湿热小便不利的药物是()A.栀子B.淡竹叶C.黄连D.秦皮E.苦参147、下列哪组药物治疗肺痈最佳()A.金银花、黄芩、紫花地丁B.鱼腥草、桔梗、芦根C.茯苓、蒲公英、菊花D.浙贝母、瓜蒌、半边莲E.石膏、知母、栀子148、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A.清热解毒,燥湿B.清热解毒,利湿C.清热解毒,凉血D.清热解毒,活血E.清热解毒,利水149、既可治咽喉肿痛,又能用于痰盛咳喘的药物是()A.山豆根B.射干C.马勃D.薄荷E.牛蒡子150、治疗热毒血痢,当首选的药物是()A.苦参B.葛根C.白头翁D.穿心莲E.黄柏151、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A.薄荷B.蒲公英C.金银花D.桑叶E.穿心莲152、治疗瘰疬痰核,宜选用的药是()A.金银花B.连翘C.蒲公英D.紫花地丁E.野菊花153、穿心莲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燥湿B.清热解毒,明目C.清热解毒,凉血D.清热解毒,杀虫E.清热解毒,养阴154、能解毒、除湿、利关节,善治梅毒、汞中毒的药物是()A.鱼腥草B.土茯苓C.败酱草D.蒲公英E.大青叶155、山豆根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利咽B.清热解毒,利关节C.清热解毒,利湿D.清热解毒,止血E.清热解毒,明目156、清热解毒,而能凉血、杀虫的药物是()A.栀子B.生地黄C.贯众D.苦参E.野菊花157、表示药物作用趋势的药性理论是()A.四气B.五味C.归经D.毒性E.升降浮沉158、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药性理论是()A.四气B.五味C.归经D.毒性E.升降浮沉159、不宜与甘草同用的药物是()A.半夏B.瓜蒌C.白芍D.海藻E.贝母160、不宜与藜芦同用的药物是()A.半夏B.瓜蒌C.白芍D.海藻E.贝母161、开窍药多具有的药味是()B.甘味C.酸味D.苦味E.咸味162、解表药多具有的药味是()A.辛味B.甘味C.酸味D.苦味E.咸味163、生姜与半夏配伍属于()A.相须B.相使C.相反D.相恶E.相杀164、麻黄与桂枝配伍属于()A.相须C.相反D.相恶E.相杀165、发散风寒,温中止呕的药物是()A.紫苏B.生姜C.香薷D.辛夷E.藁本166、发散风寒,除湿止痛的药物是()A.紫苏B.生姜C.香薷D.辛夷E.藁本167、白芷、细辛都具有的功效是()A.发散风寒,利水消肿B.发散风寒,温中止呕C.发散风寒,温化痰饮D.发散风寒,祛风除湿E.发散风寒,宣通鼻窍168、麻黄、香薷都具有的功效是()A.发散风寒,利水消肿B.发散风寒,温中止呕C.发散风寒,温化痰饮D.发散风寒,祛风除湿E.发散风寒,宣通鼻窍169、蔓荆子具有的功效是()A.散风寒,通鼻窍B.利咽喉开音,明目退翳C.散风热,清利头目D.散风热,透麻疹E.透疹,生津止渴170、蝉蜕具有的功效是()A.散风寒,通鼻窍B.利咽喉开音,明目退翳C.散风热,清利头目D.散风热,透麻疹E.透疹,生津止渴171、升麻具有的功效是()A.疏肝解郁B.清热解毒C.解表、除烦D.熄风止痉E.生津止渴172、淡豆豉具有的功效是()A.疏肝解郁B.清热解毒C.解表、除烦D.熄风止痉E.生津止渴173、菊花具有的功效是()A.和解退热B.解肌退热C.平肝明目D.宣肺祛痰E.熄风止痉174、葛根具有的功效是()A.和解退热B.解肌退热C.平肝明目D.宣肺祛痰E.熄风止痉175、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药物是()A.知母B.栀子C.淡竹叶D.夏枯草E.芦根176、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的药物是()A.知母B.栀子C.淡竹叶D.夏枯草E.芦根177、清热生津,止呕,除烦的药物是()A.栀子B.天花粉C.淡竹叶D.芦根E.决明子178、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A.栀子B.天花粉C.淡竹叶D.芦根E.决明子179、清热燥湿兼能杀虫的药物是()A.苦参B.黄连C.龙胆草D.黄柏E.秦皮180、清热燥湿兼能止痢,止带,明目的药物是()A.苦参B.黄连C.龙胆草D.黄柏E.秦皮181、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药物是()A.马勃B.穿心莲C.青黛D.板蓝根E.山豆根182、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药物是()A.马勃B.穿心莲C.青黛D.板蓝根E.山豆根183、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药物是()B.白花蛇舌草C.紫花地丁D.白头翁E.山豆根184、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药物是()A.马勃B.白花蛇舌草C.紫花地丁D.白头翁E.山豆根185、治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的首选药物是()A.土茯苓B.射干C.鸦胆子D.白头翁E.山豆根186、治热毒血痢的首选药物是()A.土茯苓C.鸦胆子D.白头翁E.山豆根187、玄参的适用病证是()A.热毒泻痢B.毒蛇咬伤C.疟疾寒热D.津伤口渴E.外感发热188、生地黄的适用病证是()A.热毒泻痢B.毒蛇咬伤C.疟疾寒热D.津伤口渴E.外感发热189、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药物是()A.银柴胡、柴胡B.黄连、胡黄连C.银柴胡、胡黄连D.牡丹皮、赤芍E.玄参、生地黄190、能清退虚热,消疳热的药物是()A.银柴胡、柴胡B.黄连、胡黄连C.银柴胡、胡黄连D.牡丹皮、赤芍E.玄参、生地黄191、肠燥便秘兼大肠气滞宜选用()A.麻子仁B.紫苏子C.郁李仁D.决明子E.松子仁192、肠燥便秘兼阴血不足宜选用()A.麻子仁B.紫苏子C.郁李仁D.决明子E.松子仁193、峻下冷积,逐水消肿的药物是()A.芦荟B.牵牛子C.巴豆D.甘遂E.芫花194、泻下,逐水,消积,杀虫的药物是()A.芦荟B.牵牛子C.巴豆D.甘遂E.芫花195、能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的药物是()A.蕲蛇B.五加皮C.豨莶草D.木瓜E.防己196、能祛风,通络,止痉的药物是()A.蕲蛇B.五加皮C.豨莶草D.木瓜E.防己197、狗脊的功效是()A.和胃化湿B.通络止痉C.凉血消肿D.清退虚热E.祛风湿强腰膝198、络石藤的功效是()A.和胃化湿B.通络止痉C.凉血消肿D.清退虚热E.祛风湿强腰膝199、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药物是()A.草果B.苍术C.砂仁D.白豆蔻E.干姜200、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的药物是()A.草果B.苍术C.砂仁D.白豆蔻E.干姜201、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的药物是()A.虎杖B.五加皮C.香加皮D.石韦E.附子202、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的药物是()A.虎杖B.五加皮C.香加皮D.石韦E.附子203、金钱草善治的淋证是()A.热淋B.石淋C.血淋D.膏淋E.劳淋204、革薢善治的淋证是()A.热淋B.石淋C.血淋D.膏淋E.劳淋205、能利尿清心,通经下乳的药物是()A.滑石B.瞿麦C.地肤子D.通草E.木通206、能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的药物是()A.滑石B.瞿麦C.地肤子D.通草E.木通207、肉桂入汤剂的用量是()A.1~2gB.1~4.5gC.3~9gD.3~15gE.15~30g208、附子入汤剂的用量是()A.1~2gB.1~4.5gC.3~9gD.3~15gE.15~30g209、既散寒止痛,又能理气和胃的药物是()A.丁香B.吴茱萸C.花椒D.高良姜E.小茴香210、既能温中止痛,又能杀虫止痒的药物是()A.丁香B.吴茱萸C.花椒D.高良姜E.小茴香211、木香治疗泻痢宜()A.生用B.煨用。

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知识点汇总(四)

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知识点汇总(四)

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知识点汇总(四)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知识点汇总(四):禾叶风毛菊来源|原形态|生境分布【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禾叶负毛菊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采收全草,洗净,晾干水气,切段,揉搓出气味,阴干。

【原形态】禾叶风毛菊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状茎分枝,颈部被褐色纤维状残叶鞘,并生出花茎和营养枝;茎上密被白色绢状绒毛。

基生叶长8-15cm,宽1.5-2mm,先端渐尖,基部呈鞘状抱茎,全缘,边缘内卷,上面疏被绢状毛或脱落,下面密被白色绒毛;茎生叶互生,数片,较短。

头状花序,直径1.5-2,单生茎顶;总苞钟状,长16-18mm,总苞片具密或疏的绢状长柔毛,外层先端折,内层紫色;管状小花,紫色,长约13mm.瘦果圆柱状,长3-4mm,冠毛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状。

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4200m的高山草地和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西藏等地。

禾叶风毛菊性味|功能主治【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主感冒发热;湿润黄疸;呕吐;泄泻;吐血;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凉血的功能。

用于肝炎、胆囊炎、胃肠炎、内脏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半边藕原形态|性味|功能主治【来源】药材基源:为双扇蕨科植物中华双扇蕨的根茎。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去附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60-90cm.根茎长而横生,被狭状披针形硬鳞片。

叶远生;叶柄长30-60cm,灰棕色或棕禾秆色;叶片纸质,长20-30cm,宽30-60cm,2裂成相等的扇形,每扇又4-5深裂,下面沿中脉疏被灰棕色、有节的硬毛;裂片宽5-8cm,顶端再作浅裂;末回裂片短尖头,有疏锯齿;裂面上的中脉分叉,细脉网状,网眼有单一或分叉的内藏小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药学复习

中药学复习

一、简答题:1.何谓道地药材?答: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

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2.何谓炮制?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几类?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答: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五大类型。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⑥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3. 何谓归经?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基础和确定依据是什么?试述中药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我们考试的时候考过)答: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它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是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中药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①归经理论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方便,即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通过辨证审因,诊断出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部位,按照归经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②归经理论对相似药物的鉴别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答:①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目前中药品种已多达12800多种,而见中毒报告的才100余种,其中许多的毒药是临床很少使用的剧毒药。

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安全低毒的优势。

②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历代本草对药物毒性多有记载,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值得借鉴,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出现了不少缺漏和错误的地方。

因此,应相信文献,不能尽信文献,实事求是。

③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既尊重文献记载,更重视临床经验,相互借鉴。

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知识点汇总(一)

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知识点汇总(一)

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知识点汇总(一)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知识点汇总(一):九牛造茎叶来源|功能主治【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大戟科植物九牛造的茎叶。

【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生肌。

晒干研粉敷外伤;鲜者捣敷无名肿毒。

九牛造原形态|性味|生境分布【别名】五朵云、九牛七、翻天印(《陕西中草药》),震天雷(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九牛造的根。

秋季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含白浆汁。

主根粗壮,圆锥形,肉质,黄褐色,有数条侧根。

茎直立,上部分枝,无毛。

叶互生,长圆状倒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6厘米,全缘。

杯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3~5条辐射总梗,基部有一轮叶状总苞,每一总梗再分2小伞梗;花小,黄绿色,雌雄花同生于简状总苞中,雄花由单一的雄蕊和一柄组成,雌花单生于总苞的中央,突出,由一个3室的子房组成,每室有胚珠1颗。

蒴果有3棱。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或林缘草丛中。

分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甘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通便,利水,消积,破瘀,止痛。

治二便不通,积聚腹胀,胸膈不利,肝硬化腹水,急性肠炎,消化不良,劳伤,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无名肿毒。

白猪栗根生境分布|性味|功能主治【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根或茎皮。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茎皮春、夏、秋季剥取,均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20-25m.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纵裂。

幼枝无毛,有时有粉白色鳞秕。

叶互生;叶柄长1.5-2.5cm;叶片硬革质,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13cm,宽3.5-9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中部以上疏生锯齿或波状齿,无毛,下面幼时被黄棕色鳞秕,老时被银灰色或灰白色紧贴的蜡层,叶面中脉在上面微突起,侧脉6-9对,支脉较明显。

花单性,雄花序常呈圆锥状,轴密生黄褐色鳞秕;雌花单朵生于苞内。

果序长8-15cm,每壳斗具1果;壳斗宽卵形至近球形,常有短柄,顶端破裂,连刺直径1.5-2cm,高1.2-1.8cm,熟时2瓣裂,刺常基部连生成3-5刺环,刺长3-6mm,稀达1cm,壳斗壁可见;坚果宽卵形至球形,直径1-1.5m,高1-1.4m,顶部疏被平伏毛,果脐小于坚果底部。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之含各类成分常用中药考点复习(一)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之含各类成分常用中药考点复习(一)

第二部分 含各类成分常用中药 第二部分 含各类成分常用中药 主要考点: 1.含各类成分的常用中药 2.《中国药典》所规定的质量控制成分、有效成分、有毒成分 3.代表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4.代表化合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毒性与临床使用注意(不良反应、毒性) 5.代表化合物的体内代谢途径 一、含各类成分常用中药的主要成分、《中国药典》质量控制成分及其结构分类一、含各类成分常用中药的主要成分、《中国药典》质量控制成分及其结构分类 (一)含生物碱常用中药化学结构类型与质量控制成分(2017A、B;2018A、B、C;2019A、B;2020A、B;2021A、X) 生物碱 天仙黄马千里川,雷公严防黄花山——苦。

天仙(天仙子)黄(黄连)马(马钱子)千里(千里光)川(川乌),雷公(雷公藤)严(延胡索)防(防己)黄(麻黄)花(洋金花)山(山豆根)——苦(苦参)。

最佳选择题 《中国药典》规定,黄连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 A.胡椒碱 B.小檗碱 C.药根碱 D.金雀花碱 E.秋水仙碱『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中国药典》以小檗碱为指标成分对黄连进行含量测定。

配伍选择题 A.防己 B.雷公藤 C.洋金花 D.山豆根  E.马钱子 1.《中国药典》中,以东莨菪碱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是 2.《中国药典》中,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是『正确答案』C、D 解析; “花心荡漾”“花仙子”。

洋金花的质控成分是东莨菪碱。

“苦大仇深”“豆比苦”。

山豆根和苦参的质控成分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配伍选择题 A.雷公藤碱 B.汉防己甲素 C.阿托品 D.氧化苦参碱  E.士的宁 1.结构类型为倍半萜大环内酯生物碱的化学成分是 2.结构类型为苄基异喹啉衍生物的化学成分是『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倍半萜大环内酯生物碱类主要为雷公藤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宁碱、雷公藤春碱和雷公藤碱己等。

双苄基异喹啉类:为两个苄基异喹啉通过1~3个醚键相连接的一类生物碱。

中药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复习题库及答案1、中药功效不具备( )。

A、多样性B、直接性C、层次性D、独立性答案:D2、具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的药物是( )。

A、蜈蚣B、白花蛇C、地龙D、全蝎答案:C3、能引火归元,温通经脉的药物是( )。

A、肉桂B、附子C、吴茱萸D、干姜答案:A4、山楂的功效是( )。

A、消食回乳B、消食散瘀C、消食化痰D、消食止痛答案:B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黄的功效( )。

A、泻下攻积B、清热泻火C、凉血解毒D、利尿通淋答案:D6、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之要药是( )A、升麻B、葛根C、柴胡D、桑叶答案:C7、矿石贝壳药的煎法是:A、武火急煎B、文火久煎C、武火久煎D、打碎先煎E、另煎兑入答案:D8、大量久服可引起浮肿的药为:( )A、大枣B、甘草C、蜂蜜D、白术E、山药答案:B9、下列属于植物花粉的药为:( )A、天花粉B、乳香C、没药D、蒲黄E、降香答案:D10、陈皮化痰,适用于( )。

A、风寒咳嗽B、阴虚咳嗽C、湿痰咳嗽D、肺燥咳嗽答案:C11、治疗惊风、痉挛抽搐重症,常与全蝎同用的药物应是( )。

A、天麻B、僵蚕C、地龙D、蜈蚣答案:D12、下列哪项是五味子的适应证( )。

A、肺燥咳嗽B、肺寒咳嗽C、肺虚咳嗽D、外感咳嗽答案:C13、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为:( )A、麦芽B、谷芽C、神曲D、山楂E、鸡内金答案:D14、对于外科溃疡、腐肉不脱,以下哪种药物最宜( )。

A、轻粉B、砒石C、明矾D、铅丹答案:B15、寒性病变表现出寒象,用温热药来治疗,应概括为下列哪一项( )A、用寒远寒B、用热远热C、逆者正治D、热者寒之E、寒者热之答案:E16、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的药物是( )。

A、丹参B、红花C、鸡血藤D、王不留行答案:B17、下列五气中何项属五行之“火()A、风B、暑C、湿D、燥E、寒答案:B18、五行中“火”的特性是()A、曲直B、炎上C、稼穑D、从革E、润下答案:B19、人体生长发育迟缓,与气的哪项功能减退相关()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答案:B20、治疗心气虚、脉结代,宜选用:A、太子参B、白术C、山药D、人参E、甘草答案:E21、“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答案:D22、“至虚有盛候”是指()A、阳盛阴虚B、阴盛阳虚C、阴阳两虚D、真实假虚E、真虚假实答案:E23、牛膝、益母草均有的功效是( )。

临床中药学试题库+答案

临床中药学试题库+答案

临床中药学试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海蛤壳不具有的功效是A、软坚散结B、活血化瘀C、利尿消肿D、制酸止痛E、清热化痰正确答案:B2、走窜力强,能兴奋子宫,孕妇忌用的药物是A、安息香B、麝香C、牛黄D、苏合香E、石菖蒲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开窍药麝香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

五个备选药物中辛香走窜之力强,且能兴奋子宫,明确指出孕妇忌用的药物是麝香,故选B。

安息香虽能活血,但性平力弱,使用注意无孕妇忌用表述,其余各药也无此表述,故排除。

3、记载方剂11000余首的本草著作是:A、《新修本草》B、《神农本草经》C、《本草经集注》D、《本草纲目》E、《证类本草》正确答案:D4、生大黄长于A、发散解表B、止血C、活血祛瘀D、泻下通便E、升阳举陷正确答案:D5、姜黄的功效是A、活血通经,下乳消肿B、补血活血,舒筋活络C、破血行气,通经止痛D、破血行气,消食化积E、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正确答案:C6、千金子制霜后入丸散的内服用量是A、12~18gB、3~6gC、0.5~1gD、0.05~0.1gE、6~12g正确答案:C7、能补肾,温肺,润肠的药物是A、沙苑子B、续断C、核桃仁D、海马E、仙茅正确答案:C8、患者,女,37岁。

暑天身染疟疾,往来寒热,胸闷头痛,恶心纳呆。

建议选用青蒿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青蒿发挥的功效是A、退虚热、凉血、生津B、退虚热、截疟、解暑C、退虚热、凉血、利尿D、退虚热、凉血、清肺火E、退虚热、滋阴、凉血正确答案:B9、能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的药物是A、五倍子B、五味子C、诃子D、罂粟壳E、乌梅正确答案:E10、以下何种药炒炭具有止血作用:A、桂枝B、荆芥C、紫苏D、白芷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荆芥炒炭具有止血作用。

故应选B。

11、覆盆子的功效是A、益气,除热止汗B、益肾固精,明目C、益肾固精,补脾祛湿D、补益肝肾,收敛固涩E、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血正确答案:B12、羌活善治的是:A、阳明头痛B、少阴头痛C、厥阴头痛D、太阳头痛E、少阳头痛正确答案:D13、杜仲不具有的功效是A、安胎B、托疮毒C、强筋骨D、降血压E、补肝肾正确答案:B14、侧柏叶除凉血止血外,还有的功效是A、清肝泻火B、止泻止带C、祛痰止咳D、生津止呕E、清热安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白茅根、侧柏叶、槐花、苎痳根均有凉血止血功效,其中苎痳根、白茅根还均能利尿,但各药又具自身特点。

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2017复习笔记:温里药

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2017复习笔记:温里药

第七章温里药一、含义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二、性能特点本类药物多味辛而性温热,主归脾胃经,兼归肝、肾、心、肺等经。

三、功效与主治本类药物均有温里散寒的功效,主治里寒证,尤宜于里寒实证。

因其主要归经之不同而奏多种效用。

其主入脾胃经者,能温中散寒止痛,可用治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泻利、舌淡苔白等;其主入肺经者,能温肺化饮而治肺寒痰饮证,症见痰鸣喘咳、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其主入肝经者,能温肝散寒止痛而治肝经受寒少腹痛、寒疝作痛或厥阴头痛等;其主入肾经者,能温肾助阳而治肾阳不足证,症见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等;其主入心肾两经者,能温阳通脉而治心肾阳虚证,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或能回阳救逆而治亡阳厥逆证,症见畏寒踡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

四、配伍应用使用本类药物应根据不同证候作适当配伍。

若外寒内侵,表邪未解者,须配辛温解表药用;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者,须配伍理气活血药用;寒湿内阻者,宜配芳香化湿或温燥去湿药用;脾肾阳虚者,宜配温补脾肾药用;气虚欲脱者,宜配大补元气药用。

五、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性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助火,凡属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

附子 (药材)1.回阳救逆——用于亡阳证。

本品辛甘大热,为纯阳燥烈之品,有毒力猛,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作用,为回阳救逆第一药,主治亡阳证。

(1)治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而致四肢厥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之亡阳证。

常与干姜、甘草等同用,如四逆汤。

(2)治久病气虚欲脱,或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

常与人参同用,如参附汤。

2.补火助阳——用于阳虚证。

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散寒,下补肾阳以益火,有补火助阳作用,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可选用。

(1)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阳痿、宫冷、夜尿频多。

临床中药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临床中药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临床中药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既能祛风除湿,又能舒筋通络的药物是A、桑寄生B、五加皮C、伸筋草D、千年健E、鹿衔草正确答案:C2、性微温,大补元气的药物是A、党参B、西洋参C、黄芪D、人参E、山药正确答案:D3、月季花除活血调经外,还有的功效是A、利尿通淋B、下乳消肿C、散寒止痛D、疏肝解郁E、凉血止血正确答案:D4、茵陈尤善治A、血淋B、膏淋C、劳淋D、黄疸E、石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组题考查利湿渗湿药的主治特点。

萆薢、石韦、茵陈、金钱草均能利湿或利尿,但主治病证各有特点。

其中萆薢利湿浊,善治膏淋;石韦利尿通淋又凉血止血,善治血淋;菌陈清热利水退黄,为治湿热黄疸要药;金钱草利尿通淋又可排结石,善治石淋。

5、为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是A、川楝子B、丁香C、高良姜D、吴茱萸E、花椒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温里药吴茱萸的性能及主治特点。

备选药物中,性温能止痛的药物有高良姜、吴茱萸、花椒;丁香性温,但无止痛、止泻之效,故排除;川楝子性寒,虽能止痛,但对经寒痛经不宜,且无止泻之功亦排除。

高良姜、花椒无燥湿止泻功效,故均排除。

吴茱萸能温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为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故选D6、患者,女,65岁平素怕冷,心悸、胸闷十余年,近日病情加重,全身冷汗淋漓,神志时清时昏,面色苍白,手足冰凉,舌质淡胖,脉细微弱无力。

建议用附子配伍应用。

基于患者病证,急与附子配伍的药物是A、高良姜B、吴茱萸C、肉桂D、干姜E、鹿茸正确答案:D7、瞿麦除利尿通淋外,还具有的功效是A、杀虫止痒B、清心除烦C、破血通经D、祛风止痒E、利湿退黄正确答案:C8、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清心定惊的药物是A、瓜蒌B、川贝母C、竹茹D、天竺黄E、桔梗正确答案:D9、车前子除利水通淋外,还具有的功效是A、清肝明目B、润肠通便C、破血通经D、凉血止血E、清解暑热正确答案:A10、李时珍所著的是:A、《证类本草》B、《本草纲目拾遗》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E、《本草纲目》正确答案:E11、上清肺润燥,中清胃生津,下滋阴降火的药物是A、知母B、芦根C、石膏D、竹叶E、夏枯草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母的性能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中药学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
1.药物有效性:指病人用药后最终获得其预期的疗效。

2.药物警戒:有关不良反应或任何其他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
的发现、评估、理解与防范的科学与活动。

3.药物经济学: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
学、生物统计学、临床医学等研究成果,全方位的分析评价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不同种药物治疗方案、及不同医疗社会服务的成本效益或效果,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

4.药品不良反应:为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
生理功能,而给以正常剂量的药品时所出现的任何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

5.中药功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机体用药后症状与体
征、症候与病情的变化对重要防病治病的高度概括。

二:填空题
1.药物安全性影响因素概括为(药物自身因素)(临床用药因
素)(患者机体因素)三方面。

2.中医治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标本缓急)(调整阴阳)(扶正
祛邪)(正治反治)(三因制宜)等。

3.中药的性效理论有(气味理论)(定向理论)(形象理论)
(功效主治)等。

4.药物应用的四项基本原则(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
(适当性)
5.中药临床有效性与(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用药因素)
三方面。

6.中药的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皮肤给药(直肠给药)(粘
膜表面给药)(注射给药)(吸入给药)(舌下给药)
三简答题
1.泻下药的应用告知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在使用泻下药时,特别是使用峻下逐水药和攻下药,以“得泻”为则,重兵即止。

不可过剂,免伤正气,甚至造成虚脱。

需要根据里实证的兼证及病人的体质进行适当的配伍。

里实兼表邪着,应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以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攻邪而不伤正:有因为这类药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作用较强,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小儿、老人、体虚或脾胃虚者慎用;孕妇妊娠期禁用,月经期哺乳期慎用。

2.简述三七的功效和使用注意
答:功效: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都有作用。

化瘀而消肿止痛,为治疗瘀血之佳品,可治跌打损伤,筋骨折伤此外三七还能补虚强壮,治疗虚劳损伤。

使用注意:不可自行加大剂量或
延长用药时间;禁忌血热妄行或出血而阴虚口干者不宜单用,孕妇慎用,不能和三七总苷同用。

3.简述半夏的功效和使用注意
答:功效:善燥湿化痰,止咳,为温化寒痰要药,善治脏腑湿痰,治疗湿痰阻肺的咳嗽痰多而色白、寒饮咳喘,痰多请稀,化痰散结消痞,可攻毒。

注意事项:内服不可生用,禁忌证;阴虚咳嗽、血证热痰、燥痰者慎用、反乌头皂角,妊娠期妇女忌用。

肝功能异常慎用、忌辛辣食品。

4.简述天麻功效特征与临床
答:天麻平肝柔润,药性平和,入肝经,有息风止痉、治疗肝风内动引起的惊厥抽搐,手足不遂、风湿痹痛(临床多用癫痫、高血压、肝风内动、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用药禁忌:孕妇慎用,老人小孩不宜长期服用。

5.简述牡蛎配黄芪的功效
答:牡蛎擅长收敛固涩而止汗,黄芪温中补气升阳。

两药相配,收敛结合,标本兼治,固表止汗,用于七阴不足导致的自汗。

6.利水渗湿药应关注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
答:利水渗湿药大多偏沉降,下行渗利故阴虚亏损者不宜使用,不宜长久服用,中病即止,防止利尿太过。

此外这些药品易耗损精液,故口干舌燥者应慎用。

7.艾叶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
答:艾叶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和消化系统反应。

大量服用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中毒性肝炎,胃肠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继而全身无力、头晕耳鸣,四肢震颤,严重者偏瘫惊厥、谵语。

数日后肝大、黄疸、胆红素尿。

局部外用艾叶挥发油对皮肤有轻度刺激,可引起发热、潮红,偶见肢体麻痹、震颤。

使用注意:心功能不全心脏病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孕妇及先兆流产者慎用。

与镇静药、麻醉药同用不宜过大用量。

昏迷着忌用、血热妄行者忌用。

血虚热者不宜用。

8.述浙贝母、川贝母的鉴别与临床
答:两者均性寒,味苦、入肺心经。

功效基本相同,均能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然而浙贝母苦寒,开泻力大,长清肺化痰,用治疗风热犯肺的咳嗽痰黄;而川贝母偏甘寒,长于润肺止咳,多用于治疗肺热燥咳、虚劳咳嗽(润肺功效)
9.酸枣仁的功效特征和临床
答:为益肝血、养心安神要药,主治心肝血虚失养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眩晕等。

此外还可用于收敛止汗,用治疗体虚盗汗自汗,养阴生津止渴。

现代临床用于心悸、健忘、失眠、高血压、洱源性眩晕。

10.简述甘草的功效特性和临床
答: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

能补脾益胃,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能益气养心,可治气虚血亏之心悸、血虚脏躁,润肺祛痰而止咳,能解热毒、食毒和百药毒。


外甘草还能缓和调和诸药、使药物趋于平缓有“国老“之称。

现代临床多用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腹泻等脾胃气虚证也用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

四论述题
1.延胡索、马钱子、斑蝥的炮制要点及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如何进行药学监护?
答:延胡索醋制入肝经;钱子去茸毛、砂烫或油炸多外用;斑蝥米炒。

其主要不良反应:
(1)延胡索:恶心、眩晕、乏力、服用延胡索粉末会导致食欲不振、嗜睡、转氨酶升高、心律减慢。

内服大量延胡索会导致引起血管扩张、抑制呼吸
心脏功能障碍等故障中毒、如头晕眼花、脉微博、
四肢乏力血压下降。

严重者会出现休克、惊厥、
呼吸抑制、震颤麻痹。

此外延胡索还会导致过敏
反应、其表现症状、皮肤潮红瘙痒、恶心、头晕。

其用药监护:监测心电图,血常规、血压、凝血功能、肝功能、腹部B超、胃脘疼痛应监测钡餐、胃镜。

(2)马钱子:强直性脊柱炎、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头痛眩晕、烦躁不安,甚至呼吸困难、多脏器损
害。

其用药监护:血常规、凝血六项、肝肾功能、风湿三项。

(3)斑蝥: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血、
腹部激烈绞痛伴有压痛、肝大。

皮肤粘膜;粘膜
干燥、脱水、水疱、血疱。

眼部;结膜充血、瞳
孔散大、。

泌尿生殖系统;腰痛、尿频、蛋白尿、
血尿、少尿、无尿。

循环系统;血压偏低、周围
循环衰竭、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神经系统;头
晕、头痛、口齿麻木、事物模糊。

用药监护:注意观察各种皮损、腹部触诊,监测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潜血,肝肾功能。

2.论述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的鉴别及其临床应用
3.临床如何合理运用大黄、虎杖、番泻叶、芦荟、草决明子药物?如何进行药学监护?其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
4.论述当归配白勺、熟地黄的临床运用
答:当归长于养血柔肝、行血止痛;白芍善养血柔肝、敛阴止痛;地黄补血填精益髓。

三药配伍,有养血、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肝血不足所致的头耳鸣、精亏、月经量少、经脉痉挛;血虚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痛。

5.论述黄芪常用配伍的临床运用
答:黄芪配伍白术、防风;三药合用,兼顾脾肺、既可增强补气利水又可以增强益卫固表止汗、适用于脾肺气虚之倦怠乏力。

黄芪配伍当归;两药合用用于治疗劳倦内伤、产后血虚发热、疮疡久溃难愈等诸气血不足之症。

黄芪配伍升麻;用于脾气虚脱、升举无力、清阳下陷、阴挺脱肛、脏器下垂。

黄芪配伍桂枝;温经和血、气虚血亏、肌肉疼痛、肩臂麻木。

黄芪配伍穿山甲:适用于气血两亏之溃脓、血行不畅。

黄芪配伍防己:风邪外袭、水湿内阻、小便不利之风湿水中。

6.论述黄芩、黄连、黄柏的鉴别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