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一等奖6篇
小学数学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一等奖6篇《小学数学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一等奖6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小学数学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一等奖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学会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二)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进一步了解减法的含义和作用,能用减法运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式题.难点:分析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师:三角形和圆形比多少,比的结果怎样?(因为1个三角形对着1个圆形,三角形没有剩下的,反过来圆形和三角形也一一对上了.所以三角形的个数和圆形的个数同样多)(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2.(1)摆学具,比多少.师:(要求学生摆学具)第一行摆6个三角形,第二行摆4个圆形.提问:①哪一行摆得多?(第一行摆得多)②三角形的哪部分和圆形同样多?用双手比出来.同样多的是几个?(同样多的是4个)③哪一部分是三角形比圆形多的?用双手比出来.多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2个)④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三角形可以看成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圆形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圆形多的)师:(要求学生摆学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摆)第一行摆10个三角形,第二行摆6个圆形.提问:①指出三角形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②指出三角形比圆形多的部分.③三角形比圆形多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4个)④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三角形可以看成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圆形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圆形多的)(2)看图形,比多少.(让学生做教科书p.57上的做一做)师:图上画的是什么?(8个蓝色的碗, 5个花碗)师:两种碗哪个多?多几个?引导学生在脑子里把两种碗1个对1个配对.然后做一做:①指出蓝色碗和花碗同样多的部分.②指出蓝色碗比花碗多的部分.③蓝色碗比花碗多( )个.师:刚才比较出多几个都是从图上看出来的,怎么能直接算出来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种应用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2.教学例3.出示应用题“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1)指名学生读题.(2)指名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在原题上画批.然后先贴出12只白兔(画在两张白纸条上,一张上画7只,背面写上“跟黑兔同样多的”,另一张上画5只)并在上面括线,标上12只,再贴出7只黑兔,并在下面括线,标上7只.师:是谁与谁比多少?白兔多还是黑兔多?(白兔与黑兔比多少,白兔多,黑兔少)师:我们已经知道白兔的只数多,那么白兔的只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学生说出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时,把画有7只白兔的纸条翻过来,学生说出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时,把画有5只白兔的白纸条翻过来)师:这道题的问题是图中的哪部分?(请同学上来指一指,教学标出问题部分,并注明“多?只”)(3)看图分析师: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应该怎样想呢?(从白兔的只数里去掉跟黑兔同样多的,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4)列式口答指名列式口答.教师板书:12-7=5(只)口答:白兔比黑兔多5只.(5)检验:教师把表示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的纸条翻过来,露出5只白兔,说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3.指导学生做教科书第58页上的“做一做”让学生按照下面的'问题分析和解答:(1)这道题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在书上画批)(2)从已知条件可以知道谁多谁少?(圆白菜多,大白菜少)(3)圆白菜的棵数多,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跟大白菜同样多的8棵,另一部分是比大白菜多的)(4)要求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几棵怎么想?(从圆白菜的棵数里去掉和大白菜同样多的8棵,剩下的就是圆白菜比大白菜多的)(5)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6)在书上填写算式.(三)巩固反馈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做第1题时,先指名读题并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师:要求红花比黄花多几盆?应该怎样想?(红花多,红花的盆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黄花同样多的10盆,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从红花的盆数里去掉和黄花同样多的10盆,剩下的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盆数)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第2,3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予以指导.(四)小结师: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节课分四个层次进行应用题教学.第一个层次复习同样多的概念,第二个层次通过摆学具和看图形比多少,知道比较大的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三个层次是教学解答这种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从直观、具体、形象的比较中,逐渐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第四个层次是练习.层次分明,环环紧扣.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知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也就是对“12-7=5”这个算式的理解.学生能够讲述这个算式的意思是:“12只白兔,减去和7只黑兔同样多的7只白兔,得比黑兔多的5只白兔.”这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还是十分必要的.以后教学中还要再抽象到数量或数的比较,如12只比7只多5只或12比7多5.这样才能压缩思维过程,以利后继学习.第2篇小学数学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一等奖【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31-33【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强百分数的应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创新的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享
创新的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推崇。
数学教学作为一门学科,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分享两个创新的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案例一:利用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个案例发生在一个小学数学课堂上。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设计了一个名为“数学之星”的游戏。
游戏开始前,教师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到四名学生组成。
游戏的规则如下: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三个数学题目,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上台回答问题,答对者获得相应积分,积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这个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游戏中的数学题目设计得既有趣又有挑战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通过这种创新的教学设计,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案例二:引入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这个案例发生在一个中学数学课堂上。
为了使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设计了一堂名为“数学与城市规划”的课程。
在课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了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数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随后,教师分发给学生一张城市规划的父辈平面图,要求他们根据给定的条件,设计一个新的城市平面图。
学生们在小组中积极合作,运用他们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计算人口密度、道路宽度、建筑面积等相关数据,制定出符合条件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结语以上就是两个创新的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享。
通过游戏化教学和实际应用的引入,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意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数字0-100,并能够正确书写和念读;2.能够理解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比较;3.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4.能够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形来理解数与数量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和计数棒,用于数数和展示数字;2.彩色纸和剪刀,用于制作数字卡片和计数棒;3.玩具车和水果等小实物,用于进行数与具体对象的连接;4.数字游戏和数学故事书籍,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认识数字0-100(知识点:数字认读,书写)(2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100,让学生观察,然后念读;2.学生模仿念读,并且根据要求书写相应的数字;3.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数字大声读和书写的练习。
二、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知识点:数比较)(20分钟)1.教师出示几个不同数量的计数棒,让学生观察,并且比较它们的大小;2.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简单的数比较;3.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数比较的练习。
三、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加法和减法运算)(30分钟)1.教师出示几个同样数量的计数棒,让学生观察,并且进行简单的相加操作;2.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3.教师出示一些数量的计数棒,让学生观察,并且进行简单的相减操作;4.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四、数与具体对象的连接(知识点:数与数量的关系)(20分钟)1.教师出示一辆玩具车和一些水果等小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且估计数量;2.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数量的估计;3.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数与具体对象的连接的练习。
五、游戏和故事的应用(知识点:学习兴趣的激发)(10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数字游戏,如找出不同数量的物品,或者根据数字完成相应的动作等;2.学生参与游戏,并且进行竞赛或小组配对活动;3.教师选取一本有趣的数学故事书籍,给学生讲解并与学生一起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2.学生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并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思考。
创新型小学数学教案
创新型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创新的数学思维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
1. 能够灵活运用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2. 能够理解并解决一步算术问题;
3. 能够发展创新意识及解题思维。
教学重点:
1. 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2. 一步算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创新意识和解题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数学教材;
2. 数学教具;
3. 彩色粉笔;
4. 点读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题目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20分钟)
1.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2. 介绍一步算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步算术问题。
三、练习(20分钟)
1.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一步算术问题进行练习;
2. 学生自主解答一些类似的问题,培养解题思维。
四、拓展(15分钟)
1.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
2. 学生分组合作,设计新颖有趣的数学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发展创新意识和解题思维。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创新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散性的思维和解题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引入创新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时、分、秒)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时、分、秒)一等奖创新教案解决问题(时、分、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第5 页例2 【教材简析】教材通过一个生活常见的例子“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在探索求经过的时间过程中,列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的知识,并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时间换算,知道了1 时=60 分,同时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探索求经过时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掌握各种有关时间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从图中找出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所需要的信息。
观察钟面,得出小明离家时间7:30 和到校时间7:45。
二、探究新知,分析解答(一)阅读与理解,理解“时刻”和“经过时间”。
将7:30 和7:45 放在同一个钟面内观察,这两个时间所在的位置表示时刻,而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表示两个时刻经过的时间。
(二)分析与解答,体会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1.方法一:数格子直接数钟面上的格子,从7:30 到7:45,分针走了3 个大格是15 分钟。
直接数时间轴上的格子,从7:30 到7:45,一共有3 小段,经过了15 分钟。
2.方法二: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计算时,因为两个时刻都是7 时多,可以直接用分钟相减,列式是45—30=15(分)。
(三)回顾与反思,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检验:用“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来检验。
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三、基础练习(一)已知每个钟面的具体时间,求相邻两个钟面的经过时间。
2 比的基本性质(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2 比的基本性质(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科书第48~49页的内容。
1.让学生联系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尝试化简比,并掌握化简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4.使学生在化简比的过程中体会、掌握转化的思想过程。
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一)复习铺垫填一填,想一想。
(1)20÷5=(20×10)÷(____×____)=_____(2)师: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预设: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什么?(二)情境导入师:我们学过了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比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比的基本性质1.启发诱导,发现问题出示题目:求比值。
6︰8 12︰16学生完成后,课件出示求比值的过程。
6︰8=6÷8==12︰16=12÷16==启发思考:6︰8和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独立思考研究。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指名汇报。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的规律将6︰8转化成6÷8,通过商不变的规律来认识比的规律。
(2)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的规律将6︰8转化成,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认识比的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师:刚才我们根据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比中也存在着一种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总结出来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10篇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一、进行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主动进行探究. 在教学中, 教师要从趣味性的问题由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有效解决数学问题.进行趣味性的数学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积极地探究和学习,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二、豉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数学思维水平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中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使他们的数学水平获得有效开展.在豉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大胆探索,运用已有的知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探究、分析,获得新的知识体验.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他们在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展,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问题,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让学生进行大胆探索时,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重点内容给他们提由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能够使他们积极思考,有效掌握探究内容.三、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熟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多媒体进入了学校教育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把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直观的图片和动态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于多媒体具有丰富多彩的素材,有效利用多媒体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知识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效果,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 自然地进入学习中;在进行知识的重难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扩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四、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升学习水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知识只是生搬硬套,不能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在以人为本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运用有效的方法探究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要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来开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提升探究的效率.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进行有效指导, 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五、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学中,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探究和体验知识,提升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教师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在体验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内,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把实际问题和数学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需求.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从实际生发设计教学内容,用心引导和启发学生,使他们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中获得开展,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在积极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促进数学思维的有效开展.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归纳和总结数学知识,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学科,并努力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水平,使小学数学课堂取得实效.作者:赵明霞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教育方法中存在问题1. 1小学数学教育照本宣科缺失人文关心:在传统的教育中,小学数学其教学内容多为数学计算,而数学教育工作通常为照本宣科,在进行知识灌输后,运用较为繁琐的数学思维以及相关数学理念进行解析,这种教育方式显得教育乏味,使得学生失去对数学教育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目的,其主要为了各项数学计算,数学推理,数学立体思维等打下根底.因此,在小学阶段,多为根底学习,如传统数字计算等,亦或于乘法口诀学习等,这些教育内容自身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缺失一定的人文关怀,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教师态度强硬等现象将直接影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生学习兴趣.1. 2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育传统难以有效开发课堂潜能:近些年国家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新课改教育进程,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积极进行改革,贯彻落实新课改教育思维,并相应取得立良好成绩.但局部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影响,致使新课程改革难以推进,在教育中, 仍然采取传统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有效利用课堂潜能,对课堂教学仍然采取传统教育方式,因此导致课堂教学资源浪费.1. 3小学数学教学无视学生创新水平的培养: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根底阶段,在这一阶段打下良好根底,可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来看,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为了尽快完成教学目标,而省略与学生沟通环节, 并直接进行下节知识的讲解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常那么是通过测试的方式进行,当学生成绩呈现良好时,教师即认定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一方面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扩展,一方面学生长期处于测试状态下,学习压力较大,一旦成绩落后,学生自信心受到挫折,长期以往将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2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2. 1将人文理念纳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实际上,小学数学教育更应该与育人〞相结合,所谓教书育人,即在获得知识学习后,逐渐剖析知识所带来的思想人文观念,并通过知识以及思想改变传统思维.但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使得思政教育工作难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枯燥乏味的思政教育使得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形成定性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建立师生关系之前,应建立朋友关系,真正的关心与关爱学生,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课堂提问学生答复不上时,及时给予学生豉励,尽量运用语言技巧缓解课堂教学感概气氛, 杜绝传统课堂沉闷的教学气氛,教师可在知识讲解前,与学生进行沟通.实际上,一堂好的课程,是从课前导入开始的, 课前导入一方面可告知学生已经上课,收住学生玩耍的心态,另一方面缓解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学生与教师共同进入学习状态.2 . 2有效开发课堂潜能开创自主式合作式教学模式:学校教育方式多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都可称为教师开发利用的有效资源.因此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积极进行课堂潜能开发,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选取几名优秀生,并运用优秀生带动后进生的方式建立小组式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完根底知识后,为学生提由本节课知识相关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哪组得由答案后,可选派一人至讲台上为大家讲解, 教师相应对学生以及小组表现评分,给予奖励,且每组选派人员采用小组轮流方式上台讲解,为所有学生提供学习与表现时机.2. 3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水平在教育中逐渐引导学生学习:小学阶段学生思维,仍然处于发散状态,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理解,通常处于懵懂状态,各种思维方式未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因此在小学阶段教育中,应重视对于学生创新水平的培养,利用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开创多形式化的数学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学生状态,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对于数学优秀生亦或者数学思维水平较强的学生,可以培养其创新思维,豉励参加奥数等比赛.此外教师教育应针对所有学生,在讲解完根本知识后,补充学生数学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提前接受新学生知识.例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师可在讲解完乘法口诀知识后,可为学生补充其他年级数学知识扩展学生知识学习范围,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3结论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而小学数学学科那么为九年义务教育主要学科,在学生小学阶段,打下学生良好的数学根底,开创学生理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讲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众多问题,本文认为小学数学应当抓住新课改教学进行,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在教育中渗透由人文理念,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以便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王晓波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威子街道中央小学校第三篇:生活是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源泉一、灵活使用教材,在课堂中引入现实生活元素当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越贴切,学生接受起来也更为容易,反之如果与生活差距太大,他们那么会感到陌生,接受起来也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改变, 引入一些现实的生活元素,删减一些与生活无关的内容.尤其是在例题的选择上,可以将枯燥的题目,改编为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题目,激发他们的解题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创造水平.甚至还可以豉励学生去收集身边的数学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进行解答,从而加深对数学内容的掌握.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不能脱离教材独立存在的,但也不能完全照搬,灵活地使用教材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在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现实生活的元素,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二、创设生活情境,在教学中激发学习数学兴趣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与灵活使用教材的目的大致相同, 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对后期数学的学习也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尽量引入生活情境,最好能使例题生活化、教学生活化、练习生活化,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数学的思想,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好的开展.创设生活情境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可行性与真实性,其目的是为了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的思维解题.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并且这些数学问题都是可以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我们可以让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充实数学文本.三、体验生活应用,在生活中领悟数学真正价值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这也是数学的价值所在.我们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脱离公式和数字,变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将生活课题引入小学数学课堂,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1、2年级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而引入生活化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将生活融入数学,同时又让数学回归生活,正是数学课堂的魅力所在.这样的教学,能够让数学真正被学生所喜欢和接受, 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充满创新.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时,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课堂才会更有生命的气息.总之,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创新,充满乐趣,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进行生活化教学, 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灵活运用教材,发现身边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 将其合理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生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对现实生活中数学的情感体验.沈方圆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目澜校区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性一、引入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阶段是教师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水平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引入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程:创设情境、研究问题、归纳结果以及实际运用.小学数学学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由生动的教学场境,然后使学生在扮演场景人物的过程中,思考教师提由的数学问题.二、豉励学生积极动手,在体验中创新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智慧的花朵开放在手指上.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思维与活动的联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以及好动的心理特点,应积极创造时机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探索知识,进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做是学的中央,也是教的中央 " 最好教育, 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数学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再想一想, 有利于学生创新水平的培养.比方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让学生用红薯切取假设干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很多同学是先切一个,其余的再一个一个对照着切;也有同学先切一个长方体,然后把较小的面以较短的棱为标准切成正方体, 然后再对着较长的棱切得一个个小方体.通过实际操作,他们找到了长方体切割成假设干小正方体的简便方法,既完成了任务,又探索由新知.这样的熟悉过程,远比老师的费力讲解深刻得多,久而久之,学生由操作兴趣培养由操作习惯, 从而到达启迪思维的效果,这种效果将推动创新水平向深层次开展.三、培养学生创新水平,增强教师自身创新精神俗话说的好名师生高徒〞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数学教师自身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水平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无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可极大地豉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学校一方面要不断地引进一些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地学习时机.1 .组织一些兄弟学校的观摩课活动,让不同学校的老师互相听课,以便从中吸取他人课堂上的创新元素.2 .邀请校外知名数学教育家来校做?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专题讲座,让教师及时地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3 .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教师观看一些特级教师的在线课堂,从中学习到具有创新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四、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在学习基础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首先,小学教师应当完成一些根底的教学内容,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由科学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地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进行探究式分组教学,在课堂上提由问题后,留给学习小组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从而激发由学生的学习潜能,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样一来,就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轻松,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将根底的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水平, 而要做到这一点, 数学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应顺应时代教育开展的潮流,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数学水平.作者:李云霞单位:盐城市阜宁县板湖中央小学第五篇:农村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思考一、多元引导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小学生思想单纯幼稚,对新鲜事物兴趣颇多,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挖掘课本中趣味性的知识点,积极地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不断提升他们参与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数学领域中取得更多的收获.首先,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相关联的学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不同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他们心中构建起生活数学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不断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推动他们更好地成长.比方,在进行国那么运算〞教学的时候,教师搜集不同单价的生活物品带到课堂当中,在班级创设日常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购置方案对购置物品数量及最后的总价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的同时激发他们探究生活数学的热情,让其对知识点感觉越来越亲切,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一份开展的活力.其次,在农村小学课堂上教师为了让知识点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依据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的教学物件,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多乐趣.课件的乐趣不仅在于其本体,其制作过程也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挖掘小学生动手实践水平.和学生一起对教学物品进行制作,为学生带来更多乐趣的同时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奠定学生更加坚实的开展根底. 比方,在四边形〞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一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张、木棍或者是其他的物品,在课堂上进行四边形的制作,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积极地在学生周围进行走动,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及时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接着教师让学生说由自己制作的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以此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根底,便于教师及时依据学生的知识储藏改变自身教学方式,促使接下来的教学方案更具针对性,带动学生更好地成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引导方式提升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为其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空间,以此为基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二、实行互动教学注入课堂动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需要单方面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而小学生处于思维开展的黄金时期,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影响他们思维模式的开展效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对小学生进行互动教学,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更多的动力.首先,教师要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所要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究,适当地布置开放性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带动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当中.提问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人的学习状态,用豉励的目光和学生进行视觉上的交流,让学生心中产生被关注的感觉,满足他们精神世界开展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学生一起到课堂外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宽广的空间为他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其中.比方,在位置与方向〞教学的时候,教师先在教室内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接着带着学生到操。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创新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创新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设计1、跑步比赛。
师:小狗和小兔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跑到C,D处。
对于这样的比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不公平)为什么会不公平。
生: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在外圈跑的人肯定比在里圈跑的人要跑的多。
师:那它们到底相差多少呢?请同学们起算一下。
生计算并反馈小狗:3.14×10=31.4(m);小兔:3.14×(10+1)=34.54(m)相差:34.54—31.4=3.14(m)师:如果你是裁判员,为确保比赛的公平性,你会怎么做?生:终点不变的情况下,让小兔的起跑线向前移动3.14米。
生:终点不变的情况下,让小狗的起跑线向后移动3.14米。
师:为什么这样做呢?生: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它们跑的距离是一样长了。
2、(课前出示400米决赛录像)提问:对于运动员在起点所站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生1:运动员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生2:运动员的终点相同,而起点却不一样。
师: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生:外圈的跑道比内圈的跑道要长,为了比赛的公平性,所以外圈运动员的起跑线要向前移。
3、揭示课题师:相邻两跑道的差是多少呢?外圈跑道的运动员要向前移动多少距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确定起跑线(板书课题)。
二、议学1、确定跑道结构(1)我选第()跑道。
(2)用手指出所要计算的跑道路线,想一想跑道由()+()组成。
(3)你能用所学知识求出所选跑道的长度吗?学生自学,并完成上面三个问题(每人课前一张400米跑道图)。
学生汇报板书:每条跑道长=2×直道长+对应圆的周长2、分析比较,确定思路(1)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么样形成的?生: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每条跑道的直道都是一样长的,而外圈跑道围成的圆的周长比内圈跑道围成的圆的周长大。
(课件演示)(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生: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然后再相减,就可以知道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
创新小学数学教案
创新小学数学教案
目标: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加法与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技巧
教学难点:利用游戏进行加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数学游戏卡片、计算器、奖励小礼品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玩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引起学生兴趣。
例如:让学生进行快速加减法运
算比赛。
二、展示(10分钟)
老师将数学游戏卡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看图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然后在黑板上进行计算。
并鼓励学生一起思考解题方法。
三、练习(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每组通过抽取数学游戏卡片进行加减法运算,计算正确的组获得奖励
小礼品。
四、总结(5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强调数学运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
加练习。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加减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巩固。
六、拓展(10分钟)
老师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欢迎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
小学数学教案创新
小学数学教案创新
教学目标:
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 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算能力。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数学练习册;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为加减法,让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举一些简单例子让学生理解。
二、讲解(10分钟)
1. 讲解加法: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2. 讲解减法:如何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3. 解释加减法的关系。
三、练习(15分钟)
1. 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练习;
2. 提倡口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应用(10分钟)
1. 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册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计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知识。
同时,这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算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年级数学创新设计教案
教案名称:数学创新设计,探索数字的奥秘教案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数字的重要性和奥秘。
2.培养学生的数字观念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积极探索数学世界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认识数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投影仪和相关的数字发展图片或视频资料。
2.准备足够的纸张、铅笔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引入(15分钟)1.讲师询问学生关于数字的使用和起源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字的思考和兴趣。
2.观看一段关于数字发展的视频。
二、探索数字的起源和发展(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带一个计算器。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计算器的使用,探索一组数字背后的规律和奥秘。
3.组织学生发言,分享各组的发现和感悟。
三、认识数字的重要性和奥秘(20分钟)1.通过图文资料或者实例,讲解数字在日常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组织学生讨论,搜集数字的有趣应用案例,并展示给全班。
四、数字创意游戏(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至少3人。
2.每组在一定时间内,设计一个数字创意游戏,涉及数字的计算、排列组合等内容。
3.游戏完成后,每组向全班展示游戏规则并进行游戏测试。
五、总结与小结(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游戏并进行总结讨论。
2.讲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数字的重要性和无限可能性。
3.布置作业:学生自主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字计算题目。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经常参与数字相关的活动和竞赛,提高他们的数字技能和创意水平。
2.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展览或科技馆,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字的魅力和应用。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评价他们在小组讨论和游戏设计中的表现。
2.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展示的题目,评价他们对数字统计和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数字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方法。
一、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育中,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教授小学生加减法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运用教具和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具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具可以直观地展现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使用小学生常用的算盘、拼图等教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践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面积计算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让他们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关心、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教具和技术手段、实践和体验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案创新点
小学数学教案创新点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分析数字序列,找出其中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学会利用规律进行推理和解题。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观察数字序列,发现其中的规律。
2.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或数字棋盘。
2. 课件或投影仪。
3. 奖励小礼品。
教学过程:一、热身引入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序列,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其中规律。
二、探究阶段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组数字序列,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其中的数学规律,并写下自己的发现。
3. 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规律。
三、拓展应用1. 让学生猜想下一个数字是多少,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
2. 教师出示更复杂的数字序列,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规律并总结。
3. 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四、巩固提高1. 教师设计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归纳总结规律,并在小组分享成果。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更多数字序列中隐藏的规律。
五、作业布置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并要求学生思考不同数字序列中可能存在的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他们解题的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学习。
创新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创新教学,优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
在过去,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主要是偏向于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课堂内容大多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但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一种更加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应运而生。
创新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作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因为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烈,而且他们学习数学的基本功利于今后的学习,因此应该注重在这个阶段运用创新教学模式,使孩子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应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一份优质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应该以创新教学模式为出发点,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以及强调探究式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实践的应用。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在计算部分引入一些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加减乘除的计算中尝试探究规律。
例如,在学习加法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加法方式,如竖式、横式、连加、跨基数、尾数对齐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计算乐趣,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同时,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电子教学课件和互动式教学媒介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使用数学动画来讲解概率与统计等数学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数学规律。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中,创新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有益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而一份优质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则需要以创新教学模式为出发点,实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教学,并以电子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创意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创意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问答或小游戏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加法:首先以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加法,让学生互相练习,加深理解。
3. 学习减法:继续以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减法,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方法。
4. 学习乘法和除法:通过图示或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掌握运算方法。
5.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题能力。
6. 总结: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并总结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教学资源:教科书、白板、彩色笔、练习册等。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扩展活动:可以设计一些扩展活动,如数学游戏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创意小学数学教案
创意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通过合作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
1. 数学游戏道具:卡片、计算器、骰子、计分卡等。
2. 制作游戏规则和题目卡片。
3. 安排教室空间,设置四则运算活动区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数学游戏解锁
1. 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数学活动主题:四则运算乐园。
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从中心拿到一份游戏规则和道具。
二、游戏1:四则运算闯关
1.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卡片上的数字完成四则运算题目。
2. 每组解答正确得到相应积分,最后总结排名。
三、游戏2:四则运算大挑战
1.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骰子的点数完成相应的四则运算。
2. 完成任务后,计算最终得分。
四、游戏3:实践运用
1. 学生根据给定场景,自由发挥思维,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2. 每组展示解决方案,并总结合作过程。
五、总结:精彩回顾与展望
1. 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教学活动的收获和反馈。
2. 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勇敢尝试创新方法。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四则运算,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完成数学挑战。
3. 组织数学竞赛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备注:本教案为创意数学教学活动范本,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
愿学生在数学乐园中乐学乐玩,享受创意数学的乐趣!。
数学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教学设计
数学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教学设计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综合体现。
它是数学学科的核心要素,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
本文将从数学核心素养和创新教学设计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1. 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道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强化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的能力,帮助他们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创新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
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1. 情境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是一种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方式。
通过情境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教授面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索。
2. 多元化教学手段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具、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
例如,在教授数学公式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视频演示等方式呈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创意小学数学教案大全
创意小学数学教案大全
【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0-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能够理解并运用数轴的概念;
3. 能够认识并掌握一些奇妙的数字规律。
【教学内容】:
1. 回顾0-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数轴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3. 奇妙的数字规律如数字翻转、数字交换等。
【教学准备】:
1. 数轴模型;
2. 数字卡片;
3. 数学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
1. 游戏环节:以数轴为背景,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拼凑出0-100以内的数字,加深对数轴的理解。
2. 知识讲解:介绍奇妙的数字规律,如何通过数字翻转、数字交换等方式寻找规律。
3. 实践应用: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和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0-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数轴的概念以及一些奇妙的数字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延伸】:
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数字游戏,分享给同学,进一步拓展数字世界的乐趣。
【教学反馈】:
听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2024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详案(14篇)
2024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详案(14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详案篇一1. 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 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历,开展数学考虑,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制定根据:1. 内容分析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
练习活动中,通过对正方体的观察,体会到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对拼搭后的物体的观察,感受视图的形状是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的,为下一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生实际二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根本方法。
但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才能还比较弱,要由只关注物体的一个面开展到同时观察两个面、三个面,还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表述自己的观察方法或结果时也会出现表达不清的状况。
三、教学过程设计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6---7分钟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3、指名介绍活动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
25分钟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1、布置观察任务,明确观察要求,指导观察方法,2、教师巡视,注意搜集不同的资3、组织交流与评价随机引发考虑:从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4、引导小结活动二、从不同位置观察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1、学生观察,记录观察结果2、交流观察结果,检验观察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整体,尊重个别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用渠道。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活跃课堂氛围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多和学生谈心、讨论问题,这样才能沟通思想,了解真实情况。
总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融融的师爱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
2、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
数学学科相对而言,是很枯燥无味的。
小学生们对概念、性质、定理、定律等都不感兴趣。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巧妙地应用幽默有趣的语言,就能够更加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愉快地学到更多、更扎
实的知识。
比如,教学《认识分数》时,巧用这些幽默诙谐的语言,既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说服力,确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新理念,也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读了《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设计》,让我知道了自己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书中的教学设计重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照顾了全体学生。
鼓励每个学生发言了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
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更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敢问、敢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三、及时地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与鼓励
1、对学生的评价要有针对性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他们相应的评价,如平时回答次数较少的学生“你今天听课特别认真,如果以后能这样经常看到你举手就更发好了。
”我们应该鼓励他多起来回答问题。
2、给予的评价形式应多样性
比如夸张的表情、不同的语调、肢体语言、亲昵的动作、小小的奖品、一面红旗……,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真诚的心,让孩
子在你的赏识的眼光中发挥他潜在的能力,课堂上的很多的超常发挥可能就是这样生成的。
3、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
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
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
四、教师的自我反思
1.反馈学生学习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2.了解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进展状况,以作出恰当的调整;
3.了解教师自身在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情况,适时加以改进和提高;
教学活动前的反思:
总之,面对新课改,我们教师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的更新与文化素养的培养,要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不断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数学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