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体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药理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如疗效、毒性 等不断调整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使新 药的研究更趋完善。此外,任 何一个新药在进行各项评价时,质量保证部门(QA)都要随时抽 查研 究进展,检查各项研究的结果。数据统计也是由专门机构进行,并做 到同步,使整个新 药研究纳入系统化管理。而我们在进行新药研究 时,缺少 QA 的监督管理,显得分散、零乱 ,必须借鉴国外的成功 管理经验,使之完善化,而与 世界接轨。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3-9783(1999)03-0 136-02
近十年来,我室进行了十几个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包括中药、 西药和生物制剂。积累了 经验,建立了相应的实验模型和方法,同 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及想法,讨论如下。
1 动物及模型
健康的动物是完成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最基本条件,不健康的动
础到临床的完整过渡。
3 筛选方法
新药的筛选方法很重要。近十几年来,我们的筛选方法多是在整 体动物或细胞水平上进行 药效学评价。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受体、酶、离子通 道和核酸等生物大 分子直接成为大规模药物筛选的作用靶点。此种方法特异性强、灵敏 度高 、微量快速。此外,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使得研究基于 细胞、DNA、结构的药物设计 方法,更加注重药物的整体构效关系 的基础研究,加快了候选化合物生物活性的优化过程。 与此同时, 对药物的来源,如生物工程产品、化合物、天然产物 都有更高的要 求。尤其是中药复方的研究,粗制剂是不能直接在细胞水平甚至分子 水平进行 药效学评价的。因此,代表中药复方效应成分的制剂研究
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体会
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体会 更新日期:2009-11-23 点击: 高月,杨素娟,陶来宝,付艳荣, 谭红铃
摘要:对十余个新药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工作作了论述。讨论了
建立 相应实验模型和实验方法的经验、问题及体会。
关键词:新药评价;疾病模型,动物;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中图分类号:R965
5 中医理论指导中药新药研究
我室进行的十几个新药研究中,中药新药占 7 个。如何避免学 术观点的片面性,特别 是用西医的观点和标准要求中药,用西医的 理论取代 中医的理论,使中药的研究失去其特色,最关键的就是要 坚持以中医理论为 指导,并贯穿中药新药研究的全过程。 中医和西 医是两大理论体系,各成系统,各有特色。而中医尤其强调的是整体 观念和辨 证施治。具体到药效学评价,主要表现在动物模型的差异
我们的新药评价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模型,主要观察一个新药在不 同种属、不同方法所致模型 中的药物Biblioteka Baidu果。但要指出的是,任何一 种动物模型都不能替代临床药理的研究。人和动物对 药物的敏感性 差别很大,有些药物对动物有效,而对人无效。反之,有些药物对人 有效,而 对动物无效。因此,动物模型的选择至关重要。
2 指南与指标
7 药效学评价与人才培养
通常药效学评价是按照研究指南进行的。但每个新药都有其特点 及适应症范围,作用于不同 系统,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多学科的知 识,掌握多种实验方法,在评价新药有效性的同时探 讨新药的作用 机理,提高研究者本人的学术水平,也为新药评价培养了人才。
8 新药评价与相关的基础研究
新药的药效学评价是新药评价的主要工作,目前药效学评价 工 作多半按规范要求,完成必做的项目,通过各指标的观察来判定药有 效或无效,对作用机 理的进一步研究则显得不够。为了促 进新药研 究和学科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应当重视相应的基础研究。我们曾 对一新 药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机理探讨,例如应用顺 磁共振(ESR)谱仪,直接测定心 脏中的自由基水平。利用核磁共振 (NMR) 技 术 , 测 定 心 肌 细 胞 的 能 量 代 谢 , 以 及 对 心 肌 细 胞 膜 Ca2+-ATP 酶活性、巯基含量、线粒体功能等研究,这些研究加深 了对药物 的认识,应用 了相关技术,提高了研究水平,这对促进学 科发展、人才培养及新药研究开发都有利。另一 方面,也应当通过 基础研究解决一些药物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如目前对于生物因子,天 然药 物的提取物如何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尚未完全解决,有必要进 行基础研究来解决。因此,应 当加强新药评价中的基础研究。
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耗氧量等项试验外,我们还进行了活血 化瘀试验 以及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相关联的老年性大鼠血清生化学改变等,尽可 能全面地了解 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在整体动物模型上真 正评价该药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因 此,新药指标的观察既要依附 于指南,又要脱出于指南,只有这样,药效学评价才会做到从 基
必须跟上步伐,以此推动中药复方 及一、二类新药的研究和创新。
4 基因工程产品的药效学评价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酶、受体、离子通道等)参与了许多生理、 病理过程,是药 物作用的重要靶点。近几年来,我室尽管相继评价 了 rhG-CSF, rhGM-CSF, rhG-CSF/2-17 4、EPO、IL-3 和 IL-6 等生物分子,但药效学评价仍是基于卫生部药政局的《新药(西药) 临 床前研究 指南原则汇编》中“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的技术要求。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针对基因工 程产品药效学评价的研究指南,使 得该类药物的研究无规范化要求。基因工程产品应该从 分子水平探 讨药物的作用靶点,从中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使新药的药效学评价 从整体、细 胞水平过渡到分子和基因水平。
上。如血虚证模型,是很难用西医 的某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 板减少症”或“贫血症”模型去衡量的。因此,在评价该 类新药的 药效时,必须以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为指导,全面评价中医 血虚证的治疗效果。
6 临床前研究与临床研究
我国在新药评价整个过程中,临床与临床前研究互为独立阶段, 很少互连。而国外却紧密联 系。任何一个新药进入临床药理评价时, 并不等于临床前的各项研究就绝对停止,各项研究 仍应随着临
物必定出现各种不正常的反 应 而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此外,动 物和人种属差异很大,人与动物在药效学、毒理 学及药 代动力学方 面都存在着对药物质与量反应的差异。所以,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应根 据药物作用 的特 点尽可能选择与人同源性大的动物,并且在动物品 种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多选几种动物。目前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动物合 格率低,品种少,有些动物甚至根本没有,如国外常用的食蟹猴等 , 大鼠也只有 Wistar 品系,这极大限制了药效学评价的选择范畴。
许多药物的评价已不是单指标所能满足的,更需要多指标的综合 评价。如果只按照研究指南 中的规定去单纯评价某一新药的有效性, 就会使得药效学评价过于死板和僵化。因此,除了 从技术的角度对 所研究的新药进行规范化评价外,还需要根据每一个 新药的特色及 适应症进行全面的综合探讨,确保每一个新药做到立法有据,安全有 效。我们 曾进行了中药复方益心康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学评价, 除按《中药新药研究指南》中的有 关要求进行心肌缺血、心脏功能、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3-9783(1999)03-0 136-02
近十年来,我室进行了十几个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包括中药、 西药和生物制剂。积累了 经验,建立了相应的实验模型和方法,同 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及想法,讨论如下。
1 动物及模型
健康的动物是完成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最基本条件,不健康的动
础到临床的完整过渡。
3 筛选方法
新药的筛选方法很重要。近十几年来,我们的筛选方法多是在整 体动物或细胞水平上进行 药效学评价。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受体、酶、离子通 道和核酸等生物大 分子直接成为大规模药物筛选的作用靶点。此种方法特异性强、灵敏 度高 、微量快速。此外,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使得研究基于 细胞、DNA、结构的药物设计 方法,更加注重药物的整体构效关系 的基础研究,加快了候选化合物生物活性的优化过程。 与此同时, 对药物的来源,如生物工程产品、化合物、天然产物 都有更高的要 求。尤其是中药复方的研究,粗制剂是不能直接在细胞水平甚至分子 水平进行 药效学评价的。因此,代表中药复方效应成分的制剂研究
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体会
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体会 更新日期:2009-11-23 点击: 高月,杨素娟,陶来宝,付艳荣, 谭红铃
摘要:对十余个新药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工作作了论述。讨论了
建立 相应实验模型和实验方法的经验、问题及体会。
关键词:新药评价;疾病模型,动物;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中图分类号:R965
5 中医理论指导中药新药研究
我室进行的十几个新药研究中,中药新药占 7 个。如何避免学 术观点的片面性,特别 是用西医的观点和标准要求中药,用西医的 理论取代 中医的理论,使中药的研究失去其特色,最关键的就是要 坚持以中医理论为 指导,并贯穿中药新药研究的全过程。 中医和西 医是两大理论体系,各成系统,各有特色。而中医尤其强调的是整体 观念和辨 证施治。具体到药效学评价,主要表现在动物模型的差异
我们的新药评价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模型,主要观察一个新药在不 同种属、不同方法所致模型 中的药物Biblioteka Baidu果。但要指出的是,任何一 种动物模型都不能替代临床药理的研究。人和动物对 药物的敏感性 差别很大,有些药物对动物有效,而对人无效。反之,有些药物对人 有效,而 对动物无效。因此,动物模型的选择至关重要。
2 指南与指标
7 药效学评价与人才培养
通常药效学评价是按照研究指南进行的。但每个新药都有其特点 及适应症范围,作用于不同 系统,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多学科的知 识,掌握多种实验方法,在评价新药有效性的同时探 讨新药的作用 机理,提高研究者本人的学术水平,也为新药评价培养了人才。
8 新药评价与相关的基础研究
新药的药效学评价是新药评价的主要工作,目前药效学评价 工 作多半按规范要求,完成必做的项目,通过各指标的观察来判定药有 效或无效,对作用机 理的进一步研究则显得不够。为了促 进新药研 究和学科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应当重视相应的基础研究。我们曾 对一新 药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机理探讨,例如应用顺 磁共振(ESR)谱仪,直接测定心 脏中的自由基水平。利用核磁共振 (NMR) 技 术 , 测 定 心 肌 细 胞 的 能 量 代 谢 , 以 及 对 心 肌 细 胞 膜 Ca2+-ATP 酶活性、巯基含量、线粒体功能等研究,这些研究加深 了对药物 的认识,应用 了相关技术,提高了研究水平,这对促进学 科发展、人才培养及新药研究开发都有利。另一 方面,也应当通过 基础研究解决一些药物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如目前对于生物因子,天 然药 物的提取物如何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尚未完全解决,有必要进 行基础研究来解决。因此,应 当加强新药评价中的基础研究。
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耗氧量等项试验外,我们还进行了活血 化瘀试验 以及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相关联的老年性大鼠血清生化学改变等,尽可 能全面地了解 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在整体动物模型上真 正评价该药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因 此,新药指标的观察既要依附 于指南,又要脱出于指南,只有这样,药效学评价才会做到从 基
必须跟上步伐,以此推动中药复方 及一、二类新药的研究和创新。
4 基因工程产品的药效学评价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酶、受体、离子通道等)参与了许多生理、 病理过程,是药 物作用的重要靶点。近几年来,我室尽管相继评价 了 rhG-CSF, rhGM-CSF, rhG-CSF/2-17 4、EPO、IL-3 和 IL-6 等生物分子,但药效学评价仍是基于卫生部药政局的《新药(西药) 临 床前研究 指南原则汇编》中“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的技术要求。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针对基因工 程产品药效学评价的研究指南,使 得该类药物的研究无规范化要求。基因工程产品应该从 分子水平探 讨药物的作用靶点,从中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使新药的药效学评价 从整体、细 胞水平过渡到分子和基因水平。
上。如血虚证模型,是很难用西医 的某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 板减少症”或“贫血症”模型去衡量的。因此,在评价该 类新药的 药效时,必须以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为指导,全面评价中医 血虚证的治疗效果。
6 临床前研究与临床研究
我国在新药评价整个过程中,临床与临床前研究互为独立阶段, 很少互连。而国外却紧密联 系。任何一个新药进入临床药理评价时, 并不等于临床前的各项研究就绝对停止,各项研究 仍应随着临
物必定出现各种不正常的反 应 而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此外,动 物和人种属差异很大,人与动物在药效学、毒理 学及药 代动力学方 面都存在着对药物质与量反应的差异。所以,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应根 据药物作用 的特 点尽可能选择与人同源性大的动物,并且在动物品 种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多选几种动物。目前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动物合 格率低,品种少,有些动物甚至根本没有,如国外常用的食蟹猴等 , 大鼠也只有 Wistar 品系,这极大限制了药效学评价的选择范畴。
许多药物的评价已不是单指标所能满足的,更需要多指标的综合 评价。如果只按照研究指南 中的规定去单纯评价某一新药的有效性, 就会使得药效学评价过于死板和僵化。因此,除了 从技术的角度对 所研究的新药进行规范化评价外,还需要根据每一个 新药的特色及 适应症进行全面的综合探讨,确保每一个新药做到立法有据,安全有 效。我们 曾进行了中药复方益心康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学评价, 除按《中药新药研究指南》中的有 关要求进行心肌缺血、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