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史论文1

合集下载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翻译史的客观的因素: 时期 人物 事件 翻译对象

特定历史时期对翻译提出的要求 翻译家或翻译理论家在翻译领域的重要性 特定翻译事件在翻译活动的历史发展上的作用 翻译对象的选取与历史背景的关联 翻译活动的操作模式 翻译成果的产生的影响
-------------需要一定的学术方法 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

由于全球化时代翻译的作用体现在更多的 方面,因而我们对传统的翻译之定义也应 当作出适当的修正。
图像转向




西方翻译史上的几个主要阶段:文学翻译 阶段的分期(P24): 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8世纪末到19 世纪三四十年代) 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9世纪末到二 战结束)


蒲柏的荷马史诗----英国的时代精神
语言差

“语种”---“谁的语言”:一小部分人推 崇使用的语言,还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语 言



唐宋译场----“梵呗”通过唱念译文,以求 音调协调,便于僧侣诵读。(P55) “官话和合译本”《圣经》翻译工作的负 责人富善列出的五条翻译原则,前三条强 调可读性,要求使用口语化的通用语言, 文体浅近明白-----平衡西语与中文之间的 语言差和文化差,主要是便于接受

展望翻译未来趋势

第十五章:翻译现状与展望
《翻译研究新视野》 “附录四:论翻译的 职业化时代”

文化差

比附-----借助 佛教概念比附道学概念(P47) 7世纪至9世纪《圣经》中译多用中文类似 概念比附
清末民初----译介西方文学的时候创造新词 汇,打破文言文的规矩,通过翻译借鉴西 方语言和文化,构建了现代白话文的句式、 文法、词汇,实现了白话文体系的现代化

分享 中西翻译史

分享  中西翻译史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西方翻译史的开端——公元前三世纪
• 广义上讲 —— 公元前三世纪前后, 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 的《圣经· 旧约》,即《七十子希腊 文本》 • 严格意义上讲 —— 公元前三世纪中 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 希腊史诗《奥德赛》
西方翻译的六次高潮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 一九四九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翻译事业也得到 了解放。从那时起,翻译工作在党的 领导下,一直 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者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 进行工作,逐步取代了抢译、 乱译和重复浪费的现 象,同时还肩负外译汉的任务; 翻译作品质量大大 提高。
二、隋-唐-宋时代
• 隋唐时期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历史较 短,译经不多。其中彦琮提出“八备”,即做好佛经翻 译工作的八项条件,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 了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出现了以玄奘为代 表的大批著名译者,他于贞观二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 十七年后归国。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 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 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西方翻译的六次高潮
• 第三阶段 —— 中世纪中期(即11至12世纪之间) • 早在9-10C,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 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
•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 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 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 触。 • 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 严复在《大演论· 译例言》中首次提出“信、达、雅”的 翻译标准。

中西翻译标准发展史

中西翻译标准发展史

[2]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3]Ellis,R.Sources of variability in interlanguage[J]. AppliedLinguistic,1985,(6).[4]Tarone,E.On variation in interlanguage:A response to Gregg[J].Applied Linguistics,1990,(11).[5]Tarone,E.On the variability of interlanguage system [J].Applied Linguistics,1983.[6]Giles,H.Accommodation Theory:Some New Direc-tions.In:Silva(ed.).Aspects of Linguistic Behavior.[M].York:University of York,1980.[7]唐德根.跨文化交际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8]王初明.补缺假设与外语学习[J].外语学刊,2003,(1).[9]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作者系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2007级研究生)摘要: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依据,中西方的翻译理论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直都在进行,提出了各种不尽相同的观点。

本文回顾了中西方翻译标准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指出我们不应用一种绝对的、纯客观的标准去衡量翻译活动。

关键词:翻译标准研究变化发展1.导论翻译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家们逐渐把实践上升为理论。

如果要研究翻译理论,学者们就必然要考虑翻译标准的问题。

第一讲 中西翻译理论史

第一讲 中西翻译理论史

译文: 因为距离远,交通工具缺乏,使农村社会与 外界隔绝。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 而变得更加严重。

Definition: Foreignization: If the translator’s preference is placed on preserving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source text, we call this kind of approach or its translation foreignizing or foreignization.
译文1:(董秋斯) 我 爱 我 的 爱 人 为 了 一 个 “ E”, 因 为 她 是 Enticing ( 迷 人 的 ) ; 我 恨 我 的 爱 人 为 了 一 个”E”, 因为她是Engaged (订了婚的);我用 我的爱人象征Exquisite (美妙),我劝我的爱 人从事Elopement (私奔),她的名字是Emily (爱弥丽),她的住处在East (东方)。


Domestication: Conversely, the method or practice of adapting the translation to the norms and valu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called domesticating or domestication.
第六次翻译高潮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主要特点:首先,翻 译范围的扩大,科技、商业领域也成为翻译 领域。其次,翻译规模扩大,出现经过专门 训练的专业队伍从事翻译。另外,翻译的作 用为以往所不可企及。最后,翻译事业发展 的形式有很大变化和进步。其中包括兴办高 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发展机器翻译。

翻译简史论文

翻译简史论文

LinShu and His Translation林纾和他的翻译班级:师范五班姓名:尹婷婷学号:200914030508摘要:在世纪之交,更多的学者开始肯定林纾的爱国精神和积极投身维新变法的政治热情,尤其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事业的贡献,虽不懂外语,却对介绍西方文学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Abstrac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more and more scholars begins to confirm the patriotism of LinShu and throw himself to the political reform of Weinxin, especially hi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cause. Even though not knowing foreign language, he play a indelible role in introducing western literary.关键词:生活背景; 古文翻译; 意识形态Keyword:life background ; th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 ; ideology 作为近代著名翻译家的林纾,虽不懂外文的林纾却能利用良好的文学功底,与他人合作先后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引人入胜,风靡一时.他把自己的翻译事业与国家实业相结合,通过翻译外国作品开启民智,宣传实业救国思想.另外,林纾对于翻译的目的、功效以及翻译时的具体问题、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当时译坛引起极大反响. 这除了他本人的努力,还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和家庭背景的影响。

今天就来浅谈他的生活背景和翻译。

1852年11月8日林纾出生在福建闽县(今福州市)的一个小商家庭,幼名群玉、徽、秉辉等,年长后正式取字琴南,自号畏庐,别署冷红生。

中西翻译史

中西翻译史

第一章当代研究视角下的翻译史1. 翻译产生是出于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交际需求2. 宗教典籍的翻译持续了上千年,而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译者们确立了对翻译的基本认识,这包括翻译的性质,基本的方法,质量标准等等。

3. 文学翻译在传播文化、丰富本国文化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探讨翻译的作用、方法。

4. 非文学翻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增多,使翻译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一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

第二章中国翻译史的分期1.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转向与三个根本性的突破指的是什么?两大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三个根本性突破:从一般层面上的语言间的对等研究深入到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关注译作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不再把翻译看成是语言转换时的孤立片段,而是将它放在文化语境中去研究;(Page 32)2. 为什么说1898年正式拉开了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帷幕?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催热政治小说翻译;严复提出”信、达、雅“;林纾版《巴黎茶花女遗事》(Page 36)第三章中国的佛经翻译1. 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特与著名译者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无原本,凭外来僧人的口授;译者多是外来僧人,因此译经往往合作完成,即”集体翻译“,总体的翻译水平不高。

由于没有政府的支持,译作零星。

译本中有详细的注释。

由于缺乏经验,一般采用直译。

(Page 47-48)译经的始创者安世高2.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与著名译者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脱离了私人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译场有了较细的分工;传译与讲习相结合,因此使翻译带有研究性质;原本往往不止一种;理论与技巧加强:五失本、三不易、八备说、依实出华等。

第一个中国译者道安,鳩摩罗什3. 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与著名译者译者不再进行讲习研究,单独进行翻译,译场规模较前一阶段小了;译场分工完善,对于译者能力极为挑剔。

佛经翻译之巨星玄奘4.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翻译方法对佛教的中国化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借用道家概念来类比佛经概念,很容易为中土人所接受,这使印度佛教找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结合点,也进一步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引言中西翻译作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自古以来就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中西翻译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开始一直到现代,探讨其中的变迁和影响。

古代翻译在古代,中西翻译主要以佛教为主要内容。

公元2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这也是中西翻译的起源。

早期的佛经翻译主要由汉语和梵语之间的翻译完成,这种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佛教和中国文化的结合,也推动了中西翻译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翻译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唐代(618-907年)是中西翻译的繁荣时期,许多西方文化知识和科技以及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例如,唐代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最早一部关于基督教的中西翻译文献。

然而,古代的中西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以及技术限制,翻译往往不够准确和完整。

尽管如此,中西翻译在古代依然起到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近代翻译近代,中西翻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世纪末,中国开始面临外国侵略和列强入侵的压力,这也促使了对西方知识的更多需求和研究。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哲学等重要领域的书籍和论文被翻译成中文,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近代中西翻译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外语教育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翻译技术的发展也为中西翻译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辅助翻译工具和在线翻译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翻译质量。

当代中西翻译在当代,中西翻译更加广泛和深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中西翻译已经变得更加重要和普及。

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电影、学术论文和商业文件等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同时,西方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许多经典的中文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广泛的传播和阐释。

这种交流和理解对于增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加深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论中西翻译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_外语翻译

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_外语翻译

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_外语翻译外语翻译[论文摘要]本文从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入手,从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差异性比较的意义、中国的对策和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发扬等五个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明晰中西翻译理论的各自侧重和不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的优点,有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

一般认为,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

而且自此之后,产生了四大翻译高潮时期,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

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大城翻译了《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

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期间,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高潮。

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翻译论理和流派日益科学化和系统化,处于领先的地位。

一、中西译论差异的原因探究中西翻译的历史同样悠久,并都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显得相对滞后。

本文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相对滞后的原因做出分析:第一、历史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与此同时,中国从二战结束后到改革开放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翻译事业乃至各项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是封闭的,是停滞不前的,这与同时期突飞猛进的西方翻译是远不能相比的,差距由此拉开。

其次,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相对滞后的原因。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综合,西方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分析。

表现在翻译理论上面,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大都是经验式的总结,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感受。

而西方的翻译理论大多都是成理论体系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主义精神。

在当今重视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比自然显得相对滞后。

中西翻译简史论文

中西翻译简史论文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外国语学院期末考试卷《 中西翻译史》 (课程论文)学号: 201252060220 姓名: 温立媛 班级: 翻译2班成绩:评语:(考试题目及要求) 本课程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课程论文题目自拟,选择中西翻译史范围内的某翻译思想家、某翻译流派、某翻译思潮进行介绍。

论文使用汉语写作,字数为1500-2500字。

组成部分如下: ● 中英摘要:要求200字。

● 关键词:要求3~5个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 引言:是对研究背景、目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与价值等的简要说明。

● 分析与讨论:其实质就是论证,可以采用类比、例证、归纳、演绎等丰富多样的论证方法。

● 结论:应涵盖本研究的结果、该结果的创新以及理论和实践意义等。

●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见《中国翻译》。

● 注释:统一采用夹注的形式。

提交时间 2014年7月1日教学对象 翻译系2012级1、2班本科生 ● 格式要求 统一采用A4纸型。

课程论文中文题目(楷体,3号,加粗);课程论文正文:英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 ,中文正文用宋体(字号5号。

)页面上边距为3厘米, 下、左、右边距为2.3厘米。

页眉为1.5厘米。

页脚为1.75厘米, 页脚排阿拉伯数字的页码,居中。

页面行间距为1.5倍。

要求上交纸质版一份;电子版一份由班长打包集中发至zhouyali2009@ 。

装订 线浅析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摘要】道安是一位翻译理论家,在佛经翻译理论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三不易”谈到佛经翻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个因素导致了佛经翻译的不容易。

本文从来源和内容两方面对道安“五失本、三不易”之说进行简单的解读,以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道安的翻译理论。

这些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安,五失本,三不易【Abstract】Dan’an, a translation theorist who ha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Buddhist sutras, put forward the famous translation thought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word order, work of esence and detail or simplification.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disceses the factors of times, readers and translators that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ion faces. It is these three factors that result in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Buddhist sutras. This thesis will give an simple explanation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on its origin and content, so that peopl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ao’an’s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se theories have an revealing effect on modern translation.【Key words】Dan’an, five losses o f source texts, three difficulites in translation一、引言道安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位佛教领袖,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以及佛经翻译具有积极贡献。

中外翻译简史第一章

中外翻译简史第一章
鲁迅翻译?死魂灵??消灭?---批判黑暗现实; 世界三大宗教典籍的译介
• 1. 原始部落为了贸易文化交流促使人类最早翻译形式—口 〔5〕?圣经?翻译目前依然活泼,每14天就出现一种新语言的?圣经?版本。 译的诞生。 〔2〕捷克语〞翻译〞překlada, přelořit 表示“带过去〞,强调相似性;
梁启超的政治小说翻译—开启民智、救亡图存、效劳变法;
正涉二是及战文 两 之•学个后翻语非2交译境文.加,学流深原翻人了文译时翻语飞类译境速产家与开创们译展生对文造翻语了译境了的。笔认文识译;字。以后,不同民族之间通过书面文字进展
现代人在精神上对宗教的需求可能会有迎来宗教典籍翻译的新高潮。 语言简单转换
• 2.因中西民族特性有异,两地译学理论的走向不同;
• 中华民族比较务实,西方民族崇尚思辨,这使得两地翻译理论 的开展路径也有所不同:西方翻译理论较早就出现了施莱尔马赫 的解释学思想、洪堡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本雅明的解构翻译思 想,而中国的翻译理论那么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停留在实践经 历感悟的层面.
〔1〕从公元7世纪至今约1300年的历史
• 〔1〕公元前11世纪“多重翻译〞:古越南越裳国献白孔 这一共性也正是主宰中西翻译界几千年之久的“原文至上〞、“忠实原文〞等翻译观的由来。
克里斯多夫?---给人精神慰藉。
第三节 文学雀翻译与丰富周、深公化了,对翻因译的语认识言不通,经屡次翻译才得以交流。这是世 界上最早的口译记录,最早有记录的转接翻译。
• 7.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国亚述帝国就出现了正 式的文字翻译,主要是国王命通晓多国文字的“书吏〞用 帝国的各种语言把国王的丰功伟绩公诸于世。
• 8.古巴比伦王国的首都巴比伦在汉谟拉比时期〔约公元前 18世纪〕是一个使用多种语言的城市,国王的的政令、旨 意都要通过译员翻译传达下去。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翻译是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翻译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范文一: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分析[摘要]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着手,探索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以期优化该课程教学设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服务。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1引言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然而,目前该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本科化、缺乏职业针对性、师资学科型”的问题。

(江晗,2010)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的实际情况,就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提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

2课程定位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容易走入定位不清的误区。

有的学者提出“现有高职、高专已经成立的翻译系或翻译方向最好主要以证书培训为主要目标”(穆雷,2008);有的院校干脆将课程目标单纯定位为通过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获取证书。

但是,通过走访我院用人企业得知,外语等级证书和翻译证书都不是企业所看重的指标或用人条件,真正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才为用人单位所器重。

因此,不适合将考取翻译证书作为该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但可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及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所需。

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基础较差,特别是双语转换能力较弱,即使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翻译课程学习,也难以胜任高端的会议交替传译,更不用说同声传译,只适合进行初级的口、笔译工作;另一方面,就我院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没有专门从事翻译行业的专职译员,所以不能照搬培养专职译员的外语专业本科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来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而应该按实际情况来做出切实的课程定位,以指导该课程的开展,培养毕业生工作所需的相应翻译能力。

论中西方古代翻译特点之比较

论中西方古代翻译特点之比较

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对比姓名: 卜发荣年级: 2011级班级: 8班学号: 20110512065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 年12 月24 日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对比摘要: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还是西方古代的翻译,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古代翻译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翻译材料,不同的思想背景,所以理所当然地存在许多差异,但两者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本文主要从翻译的起源、发展、思维论述等方面对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进行了一些对比。

关键词:中西方;古代翻译;基本特点1.中西方古代翻译起源的对比翻译的历史,可以说从各地的原始人类开始以不同的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在中国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是以佛教经典的翻译开始的。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时九百余年。

而西方古代翻译,除《圣经·旧约》的希腊语翻译外,主要是古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翻译,自公元前三世纪共和国中期起,至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覆灭止。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中国古代的翻译起源于佛经的翻译,因此其主要影响表现在宗教方面;而西方古代的翻译起源于古希腊与罗马的战争,因此其影响包含了文学、戏剧等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圣经》翻译带来的宗教方面。

2.中西方古代翻译发展的对比从发展的过程和大体走向上看,东西方古代翻译方法虽然所走的道路不一,但都大致经历了由直译到意译再到直译与意译的相辅相成三个阶段。

2.1 中国古代的翻译发展在明代以前,翻译虽未十分盛行,但也有发展。

从有记录开始看,“象胥”是用来称呼译者的第一个名称,而后又有了“舌人”这一叫法,而对应地,翻译活动就被称为“反舌”。

此时译者的地位还并不是很高。

历史行至东汉至唐宋时期,出现了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佛经翻译。

从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发展看,在翻译文体的问题上,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即由直译趋向于意译。

中西翻译史

中西翻译史

佛经的翻译
佛经翻译始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 开始的《浮屠经》的翻译。兴于两晋,盛于 隋唐,衰于宋代,前后约1,100年。 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计 划、有组织的翻译活动,是我国翻译史上第 一个重要的时期。 佛教已经中国化,佛经成熟于唐。虽然今天 佛经翻译的使命已经告终,但佛教国际化的 趋势仍在发展,特别是在东亚与东南亚,佛 经翻译将有可能再次形成高潮。

18世纪的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翻译 了《伊利亚特》(6卷)和《奥德赛》(5卷),影 响很大。
3、浪漫时期的文学翻译

浪漫时期的译家或译论家,多是当时著名的 作家,所以该时的译论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想 影响很大。文学翻译的基本问题得到了深入 探讨,表现出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
罗马文学家安德罗尼柯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 《奥德赛》 (Homer’s Odyssey from Greek into Latin)。
宗教,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过程中, 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产生的。宗教的 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了 一定水平,能够抽象地思考复杂的问题。为 了吸纳更多的信众,必然进行跨民族、跨国 家、跨语言的传播。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 教,都是从各自的发源地向外传播开来,成 为世界性宗教的。其依靠的手段,大都凭借 翻译。


2、 《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Vulgate),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

公元四世纪,《圣经》拥有很多不同的拉丁 语版本。圣· 哲罗姆(St. Jerome)于公元 382年至405年翻译的Vulgate成为钦定本,标 着这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的 重要地位。 哲罗姆奠定了反对“字对字”(word-forword)翻译的基础。不是字对字的翻译,才 能保持《圣经》纯洁性。

中西翻译理论Lec.2_--_Translation_History_and_Traditional_Translation_Theories_(1)

中西翻译理论Lec.2_--_Translation_History_and_Traditional_Translation_Theories_(1)

John Dryden (1631-1700) – a triadic model of 1631-1700) translation
“metaphrase”: “word by word and line by line” metaphrase” translation, which corresponds to literal translation – “’Tis much likeபைடு நூலகம்dancing on ropes with fettered legs – a foolish task.” task. “paraphrase” – “translation with latitude, where the paraphrase” author is kept in view by the translator, so as never to be lost, but his 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as his sense. sense.” “imitation” – “forsaking” both words and sense, or imitation” “adaptation”: “adaptation”: the translator uses the ST “as a pattern to write as he supposes that author would have done, had he lived in our age and in our country”; imitation allows the country”; translator to become more visible, but does “the greatest wrong … to the memory and reputation of the dead.” dead.

从中西翻译史看翻译的发展

从中西翻译史看翻译的发展

从中西翻译史看翻译的发展作者:胡雅文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自历史记载以来,就存在翻译。

翻译与人类的历史并道而驰,甚至先于历史记载。

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悠久的翻译传统俨然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颗最别致、耀眼的明珠。

它照亮中世纪的黑暗,见证历史的演进,一次次地开启人类社会互通有无,往来交流的新篇章。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因此,翻译史料的分析与比较,不仅可以清晰明了的认识翻译进程,与此同时,对促进翻译发展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类文明;翻译史;翻译进程;发展;借鉴如果说中国的翻译史是一幅细腻精致的刺绣,那么西方的翻译史便是多元交织的映画。

过渡到对西方国家悠久翻译传统的窥探,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文明,首先应归功于翻译工作者。

从古罗马帝国到欧洲联盟,从民族国家的建立到联合国组织的形成,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包括哲学、文艺、科学、技术等)和政治、经济各方面的交往和沟通,无不通过翻译人员而日益扩大和加强的。

论及翻译发展的历史,谭载喜先生的《西方翻译简史》考量了西方翻译进程,此外,不得不提马祖毅先生的《中西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这两部史书巨著互为补充,向读者完整地展示了人类翻译发展的历史,是中西翻译认识与翻译研究的重要记载,同时也是进一步进行中西翻译认识与研究的重要辅助。

通过这两部横贯中西的翻译巨著,可见谭载喜先生在史书的行文上更加灵活,涉及对史学研究方法的讨论,分类明晰,成书的框架条理性更强,总结评述往往发人深省,《西方翻译简史》一书在对史料的归纳整理上可以说是更胜一筹,当然,行文灵活往往造成对史料考据的严谨性有待考察,书中涉及对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影响翻译发展大环境的客观考察乏陈可数,而过多地引用翻译研究者的结论性、总结性的的评述介绍翻译的历史进程,以此作为翻译历史的呈现,是否略显主观?而马祖毅先生的《简史》对史料的考察则更为严谨,每有不确定之处,便拿出与大家共同讨论不草率定论,也不轻易略过,这也是马祖毅先生严肃认真治学的充分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论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论文预读: 摘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会给中英文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掌握中英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不能仅仅限于对英语和中文的字、词、语法表面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社会、宗教、历史背景,乃至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知识.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就中西方文化差异中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对比,尝试在翻译的过程中以适合的调节手段来化解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于翻译的影响1、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差异“综合”,就是事物统一的整体,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既见部分,又见整体.“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任何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是两种方式的结合,都不可能只有分析型思维而无综合型思维,或只有综合型思维而没有分析型思维.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体现在语言上的表现是:“中文注重意,英语注重形”.例如:“Thiswasanintelligentlyorganizedandferventmeeti nginapackedTownHall,withMr.StrongintheCh air”.此句的主谓结构为:Thiswasan…meeting…,其他附加成分均围绕这个主句展开,结构十分紧凑,突出了英语里的注重形的特点.如果将其按英语原来的句子结构翻译为“这是一次精心组织的、热情洋溢的、在市政厅里召开的由斯特朗先生主持的会议”.这样译文表面看似忠实于原文,但实际上给人以词藻堆砌,头重脚轻之感,不符合现代汉语的惯,没有给受众一种与读原文同的感觉,也就没有做到对原文的忠实.如果将其按照汉语叙事论理的方式重新安排语序,译为“这是一次精心组织起来的会议,市政厅里济济一堂,热情洋溢,主持会议的是斯特朗先生.”这样的译文,无论从字顺序、层次,表达等各方面才会产生与原文相同的阅读效果.既是地道的汉语,又是对原文语言的忠实.反之,将汉语译成英语时,也要充分尊重英语的形合特点,将汉语的结构译为英语的:以主谓为主干,其他成份分别附着不同的结构中,并形成符合英语语法的译语.2、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中国文化是:“以人本为主体”,形成了“本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则是:“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较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客体型的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和不同,表现在汉英—英汉翻译为:(1)中文句子更习惯以人或物为主语,当主语不是明显时就使用无主语句.例如:“跑了和尚,跑不了庙”“Themonkmayrunaway,butthetemplecan’trunwithhim.”(2)英文却相反,习惯以物为主语,除了祈使句外,严格的语法要求是不能出现无主语句.“Thewheatfieldshavenothingtosaytome.Andthatissad.”翻译成“麦田和我不相干,真令人沮丧.”有时为了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在翻译时,当主语不是很明显时,把原句变成无主语句,然后将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如,“Itisnotinhimtobedependeduponintimeofdanger.”译为“危机时刻此人靠不住.”3、螺旋式思维与直线型思维东方人在说话和写文章时,习惯把思想发散出去但还要收回来,最终要落在原来的起点上,回归主题.这样的回转型、曲折型思维导致了汉语的螺旋式思维和螺旋式的文章结构.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种问题加以展开,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典型的例子有,曾经讲究“起、承、转、合”的八股文章就是这样的布局结构.而西方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变化.所以直线型思维的人认为,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直接表达优于间接表达,并且要与说话人的立场保持一致,不要用无关的信息掩盖真实的观点.因此英语语篇的内容和结构一般按直线展开,通常包含四个部分:引入、主题、例证、结论,切入主题后就开门见山地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即主题句,再分点对主题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英语句式结构多为重心在前、头短、尾长.”而“汉语句式结构重心多半在后,头大、尾小.”如:“Imetwithmyhigh-schoolclass-mateattheentranceofthetheatreat7:00yesterdayevening,whomIhadn’tseenfouryears.”应译为:“昨晚7点在剧场门口,我碰到了4年未见面的中学同学.”二、认知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在看问题的方面也是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强调从大到小方式去看,而西方强调由小到大的方式”.如,在人的姓名的介绍和书写,以及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体现了东西方思维方式中的认知差异.在中国,地址和时间的书写都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他们是由小到大的排列.对颜色的认知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blacktea红茶;blackandblue青一块紫一块;whiteday黄道吉日;white-hairedboy红人;嫉妒的眼红turngreenwithenvy;黄色笑话bluejoke.三、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而西方文化是比较崇尚新教、个体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这种价值观使得亲属关系就笼统宽松得多.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影响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其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区别为:例如:“AnEnglishman’shouseishiscastle.(英国人的家是他们的城堡)”,意味着没有理由不可以去无故打扰别人或没有预约不可以贸然拜访某人;“Evenreckoningmakelongfriends(明算账,友谊长);”“Tel lmoneyafteryourownfa-ther(亲父子明算账)”等,这些都表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受中国文化的以谦虚为美德的价值观的影响,一般会对别人的赞扬、夸奖常礼仪性地予以否认.如“Y ouspeakexcellentEnglish”,中国人常说“no,no”;而西方人崇尚自我奋斗,常会对别人的赞扬乐于接受并表示感谢,积极地回答“Thankyou!”.综上所述,“文化翻译”的确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做翻译,翻译的好要有九份文化,一份语言.了解文化的差异,认识语言的本质,把握其中的客观规律,熟悉文化的异同,才能真正做好翻译工作.S*本文为银川能源学院校级科研课题(2012—KY-P-40)阶段性成果之一参考文献:[1]章和升、王云桥,英汉翻译技巧[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篇1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文化的差异是一个译者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

分析了中西方主要的文化差异,并对主要的差异进行了举例说明。

介绍了对于这种差异的基本翻译方法,它们分别是:异化法、归化法和音译法。

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文化差异;处理方法;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需要沟通。

沟通离不开翻译,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2012年02月13日09时09分,《英语学习:英语论文:简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1]》由出国英语编辑整理。

2、译法汉语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在英语文化中完全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将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移植”到英语文化中去。

如:“功夫”kong fu、“乌龙茶”oolong等。

许多采用音译法翻译的词语已成为英语中的外来词,被西方大众广泛接受。

3、结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文化依靠语言进行传播、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译者来说熟悉中英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这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翻译离不开文化,没有基于文化的翻译是达不到交流的目的的。

本文只列举了三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对于文化意象处理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翻译方法和公式,译者应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

浅谈中西翻译是发展史及比较

浅谈中西翻译是发展史及比较

浅谈中西翻译发展史及比较翻译,一种表达方式的转换过程。

无论中西都已有悠久历史。

在中国古代,翻译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有反舌、舌人、象胥等之说。

翻译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在这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难以计数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在中国翻译史上曾出现过5次高潮.而在西方翻译史上,翻译可分为六个高潮。

在中国第一次高潮约在公元25年东汉到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传入中国是从东汉桓帝年间安世高开始的,之后在中国又出现不同的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如支谦、鸠摩罗什、玄奘等。

这些代表人物对那时的翻译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与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约公元前3世纪,主要以翻译圣经为主。

这些可能是因为区域、文化而致.其次中国的翻译第二次高潮是明末清初的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

其中主要以徐光启、李之藻等为代表人物,此期间除徐、李二人在翻译西方科技类著作上影响很大外。

一些外国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在翻译引进西学以及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次则是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特别是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

在甲午战争之后,一部分满汉统治者和染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联合起来抵御外海,变法自强。

在此期间翻译受到很大重视,尤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主要代表.其中严复提出的翻译理论:信、达、雅,影响至今。

第四次是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译活动。

也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

五四运动开始了用白话文翻译的时代,其范围急剧扩大,有科技著作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由小说扩展到诗歌、剧本、文艺理论的翻译,翻译作品开始为普通人接受。

第五次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活动。

此期间,翻译理论在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完善,上面已经提及到西方翻译史的第一次高潮,下面我们就了解下西方的其他几次翻译高潮。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以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圣经》译为拉丁语。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翻译论文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翻译论文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翻译摘要: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社会文化现象的载体之一。

虽然人类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交流,但因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不尽相同,译者要想将两种语言进行转换,必须熟谙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掌握语言的差异之处和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让翻译成为促进各国交流,并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真正的“介质”。

关键词: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相关概念所谓文化,笼统地说,即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劳动创造所形成的一种产物,同时还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地理、历史、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行为观、思维观等的总和。

由此可见,在一个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文化必定存在着各种差异。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又相互区别。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语言的发展又必须接受文化的制约,二者相辅相成。

要想理解和学习语言,首先必须了解其所在的环境及所反映的文化。

而翻译则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外一种语言形式中的内容重新组合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涉及语言审美情趣、文化心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活动。

它包含着不同使用者对不同背景文化的理解过程,所以翻译表达和理解的过程均受限于译语和源语各自的社会背景文化。

翻译中理解的目的也即是为获得源语意义及所包含的相关文化信息,要求它不能脱离源语言社会文化相关因素的制约;而后是译语的表达环节,要求以符合译语的规则为前提,并在理解源语意义的基础之上进行翻译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可避免要与译语所属的社会背景文化相关联。

由此看来,“翻译”的使命亦即走出源语的社会文化语境,然后再进入译语的社会文化语境,表面看来是实现两种语言的交换过程,而实质则是两种文化交融的过程。

所以翻译的过程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属于跨文化的交流。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汉语版)西方翻译史约两千年。

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一)古代西方翻译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

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在西方,宗教势力历来强大而顽固,基督教教会一向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为自身服务的宗教文化。

作为基督教思想来源和精神武器的《圣经》,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经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中西翻译史
学生名:夏菱凉
学号:201310810099
任课教师:何绍斌
佛学汉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引语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莲花高台之上,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吟诵道诗。

诗里有连绵起伏的青山,有日光铺满的古城,有巍峨雄壮的宝殿,有圣洁如雪的安宫花。

莲花台下,是虔诚敬拜的万千子民。

时光荏苒,数百年后,我们所潜心传唱其佛学情诗佳句的魅力所在,实在离不了众多翻译学者的沥血耕耘。

佛教不仅是宗教,更是包含万千的哲学。

梁启超研究统计日本学者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汉语佛教词汇,佛教汉译词汇不仅占据汉语词库一个大部分,还大量包括了深刻内敛的行而上的词汇,从广度和深度上极大拓展了中国文化。

可以说,没有博大精深,灿烂缤纷的汉译佛学充实,就没有中国汉语文化的成熟。

二.汉译佛经背景
东汉明帝派使者不远万里从西域请来了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他们带来了佛像及佛经。

史料记载,第一部传入中国的佛经名叫为《浮屠经》。

所谓“浮屠”,乃是梵文中Buddha的音译,后世译作“佛陀”,就是人们常说的“佛”,所谓《浮屠经》,转言之也就是《佛经》。

为了便于传教,摄摩腾和竺法兰开始将梵文经书翻译成汉文。

自此以后,更多的佛经传入中国,经过200多位译师近十个世纪的辛勤努力,由梵文翻译过来的汉文三藏达到了1690余部、6420余卷。

(陈百琴 2012:2)而按确切可考的时间,汉译佛经的出现乃是安世高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译出《明度五十校计经》算起,到北宋仁宗庆历元年惟净和孔道辅先后奏请朝廷解散翻经院,大规模的译经工作延续了近九百年。

在这期间,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颇深。

特别是在禅宗出现以后,以禅入诗、以佛理入文的现象蔚为大观,中国文学也因此增添了许多神秘而空灵的色彩。

我国古代的翻译史即佛经翻译史,同样,我国的翻译活动起于佛经翻译。


汉以后初期翻译常用“质”与“文”作为衡量译文的标准。

“质”指“朴质”,即紧扣原文,不增不减;而“文”指“辞采”,即修饰译文,使之通达。

(王克非. 1997:182)佛经翻译初期以“质”为主,因为当时西来的胡僧不通汉语。

而一直存在的文质之争的实质是译经语体的文白问题,即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是用文言翻译佛经,还是用白话翻译佛经。

而当下通常将“文”与“质”看做“意译”与“直译”问题。

此外,音译等各种翻译技巧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对中国的文化带来了各不相同的佛经对中国文化带来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三.佛学汉译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翻译孕育了我国诗歌声韵的出现,汉译佛经之前我国古代诗歌经历了由诗乐合一到徒歌不喝乐的过程。

但无论入不入乐,古代诗歌赋乐只是依照宫商角徵羽而歌,诗本身毫无音律可循。

“四声说”是诗歌“声律论”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引进印度“声明论”促发的结果,它借鉴梵语的拼音化以及佛经转读的原理,将汉字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高低四声。

(季羡林. 2005:134)在古代,中国佛教信徒为了翻译与诵读佛经,首先要学习梵文,以十四字贯一切音。

后来,为了方便学习,沙门宋温创制了三十六字母,定慧又翻译《释昙章》作为学习梵文字母的教材,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汉语反切字母与音韵的产生。

(黎蔷. 1983:3)据陈寅恪在《四声三问》中考证,“转读”是佛教入华后,佛经翻译和传播过程中的特色产物。

南北朝末期,佛经翻译带来的声韵在诗歌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已日趋成熟与精妙。

但诗人为阿谀谄媚君王,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一味雕琢词句,而忽视了如《诗经》般传统诗歌的内蕴与为百姓服务的目标。

一度盲目追求诗词语言的雍容华丽、雕琢藻饰,演变为骚人墨客的风雅只作,逐渐成形为宫廷诗歌。

而佛教文学的翻译则给中国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偈颂诗化大大促进了诗歌语言的通俗化转向。

因梵文本身具有简洁明白和流畅易懂的特点,所以佛经翻译也力求通俗易懂和明白晓畅。

鉴于此,汉译佛经不仅摒弃了六朝时期骈文的靡丽之风,而且拒绝使用“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句式和古文作家所遵循的文言句法。

考虑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佛经被翻译家译成白话文,为我国诗歌的
通俗化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魏晋南北朝之后,文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染与影响。

有的是虔诚的信徒,例如南朝的谢灵运,不仅研读佛经,曾撰写《辩宗论》来阐释禅宗,还经常在山水诗中体现对佛法的热衷,诗中“不少典故都出自佛经,特别是《维摩诘经》”;(张锡厚. 1983:65、66)唐代诗人王维的字“摩诘”则取自《维摩诘经》。

另外,许多文人同僧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东晋的孙绰同支遁,南朝的宗炳同慧远,南朝的苏轼同参寥。

六朝后的诗作,到处弥漫着佛教的气息,不仅在题材上描写与佛教相关的事物,在思想上也多谈佛理、喜好禅宗。

而汉译佛经的发展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文人诗歌写作的内容与格调。

如佛家“空与无常”、“果报轮回”、“死生地狱”等教义思想也常可在我国古代诗歌得以发掘。

四.佛学翻译对我国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家经典的翻译对汉语言的影响,充分表现在大量新兴词汇的出现。

而这些词都是被译经者通过意译创造出来的,如“念佛”、“慈悲”、“智慧”、“未来”、“地狱”、“秘密”、“神通”等。

根据玄奘提出的“五不翻”学说,译者可以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对佛经当中的部分词汇进行音译处理,因此产生了
大量的佛教音译词,如“罗刹”、“舍利”、“罗汉”、“瑜伽”、“菩提”、“涅槃”、“袈裟”等。

还有许多的单音节词随着译经事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如“色”、“有”、“净”、“圣”、“爱”、“戒”、“缘”等。

这些新鲜词汇不仅融入汉语的语法和日常用法中,而且丰富了汉语的语体。

随着佛经翻译的日益深入,译者们发现梵语被译成目的语言(汉语)时,原意有所出入,于是他们开始创造新词以正确地传达经文的深层含义,这些新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变体。

诸如“法界”、“众生”、“因缘”、“果报”这些词,它们都是汉晋到隋唐之间的翻译家们创造出来的。

(李笑蕊. 2010:2)作为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赞宁倡导的翻译学说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传统的译经理论,为汉译版的佛经提供了许多富含多种表达意义的词汇,这些新词和佛教外来语词汇不但繁荣了现代汉语,而且促进了现代汉语词汇的扩大与发展。

五.佛学翻译对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影响
佛教东传,历代翻译家呕心潜学,进行了历时一千多年的佛经翻译实践,对我国近现代的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早的“文质”之争、“厥中之论”为现代翻译理论中的直译与意译方法、归化与异化策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代作品《法句经序》(支谦著)中的观点,则是东晋佛经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陈福康. 2010:87、88)
时值唐代,玄奘又提出“五不翻”和“既需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理念,深刻解析了音译与译语文本的文体风格问题。

“在求真喻俗这一方面,玄奘主张在译经的过程中采取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方法,合理清晰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和深层意义,但是考虑到译语的通顺流畅就得采取意译的方法以确保译文不但要符合目的语的语法规范更要符合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文化语境,使之靠近译文读者。

所谓准确地音译就是保持源语言的音位特点,为汉语输入更多的外来词汇。

(徐嘉媛. 2010:3)”在译文的文体风格方面,玄奘主张使译文与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尽量让汉译版的佛经突出源语文本古雅朴素的风格。

玄奘的翻译思想是严复“信、达、雅”这一翻译准则形成的精神源泉。

另外,现代英语翻译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翻译技巧,例如增词、删词、拆分、合并、译名假借等也来自于玄奘的翻译思想。

由此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佛经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现代翻译理论提供了基本框架,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当代翻译的主要理论、学说和观点。

六.结论
我问佛:“若我不信佛呢?”佛说:“纵然你不信佛,那也不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佛语有云:见佛杀佛。

你的肉眼见不到佛,你行走在路上,所受的指引来自于心。

你不信命,不信佛……须知,心就是你的佛。

(夏风颜.2014:202)纵然我们不笃信佛法,但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在佛经翻译之中苦心孤诣的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汉语言、翻译理论、文学、哲学几大主要方彰显了对中国文化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纵览佛经翻译史,译经大师不仅将异域文化成功地植入了中国文化,而且开拓了佛经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诸多领域。

中国文化在雄浑的底蕴之上,融会贯通地汲取佛学经典,不仅实现了文化交融的巨大的成功,而且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了自身而成佛成圣。

参考文献:
[1]陈百琴. 2012.浅谈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吉林:考试周刊[2]王克非. 1997.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3]季羡林. 2005.东方文学史长春:吉林出版社
[4]黎蔷. 1983.印度梵剧与中国戏曲关系之研究上海:戏剧艺术
[5]张锡厚. 1983.王梵志诗校辑北京:中华书局
[6]李笑蕊. 2010.简析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北京:中国水运《理论版》
[7]陈福康. 2010.中国译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徐嘉媛. 2010浅析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的影响延安:延安大学校报
[9]夏风颜.2014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北京:作家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