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高楼-详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诗词串讲

《古诗十九首》由南朝萧统选录,作者多为东汉末年不得志的文人。从诗歌的内容看,这首《西北有高楼》的作者是一位彷徨中的失意人。诗歌借不遇佳人“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

全诗十六句,含有三层意思,即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歌声地点(1-4句)。开篇四句是: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前两句指出高楼的坐落方向和高度。这高楼地处西北,是座高耸入云,可望不可即的“摩天之楼”。有人说,“西北,乾位,君之居也。”后两句描写高楼的装饰与特征。那高楼四面窗子都是制造精致、玲珑华美的,即所谓“交疏结绮”,十分逗看。交疏,交错镂刻。疏,即刻。绮,原指有花纹的绫罗,这里引申为“花纹”。“交疏结绮”连用,就是说花格子窗有如绫罗的花纹那样工细华丽。而且此楼并非寻常之楼,而是四面有檐有廊的所谓“四阿之楼”。阁,即楼;阿,是“四阿”的略文,因阁有四阿,故称“阿阁”。这是古代最讲究的宫殿式建筑。《周书》云:“明堂咸有四阿。”据金鹗《求古录礼说》(卷三)所说,“屋之四隅曲而翻起为阿,檐宇屈曲谓之阿阁。”这阿阁,也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在“三重阶”的高台上再建楼阁。三重阶,原指“宫殿前三阶”,此指“阶梯有三重”,言楼建在高台上。这说明,即使不是帝居,也该是王侯府第。诗人这样写高楼的华丽与气势,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喜爱之情。在古代诗歌中,这样的写法很多,比如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用的“金樽”“馔玉”来表现生活的美好,以此反衬自己不得意的伤痛。

这一章点明了地点和环境,便于了解下文歌者的身份与处境,以及对“弦歌声”的理解。

第二章:悲凉歌声(5-12句)。先看前四句: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弦歌,指琴、瑟、琵琶一类乐器伴奏的歌曲或歌唱。这“弦歌声”来自何方?来自“上”,就是从那耸霄高楼上飘下来的。说明弦歌者也在那高楼之中,自然不是一般人了,正如那“高楼”一样,也是“可想而不可即”的。那么,这弹唱的歌声,是哀抑是乐呢?诗人直告曰:“音响一何悲”!点明了歌声的感情性质:悲歌。悲到引得行人驻足谛听。听着听着,不禁使听歌者也惊叹:“一何悲”!这是说,楼上“弦歌者”的歌声,是何等之悲哀呀,真是悲极了!

接着,听者不免发出疑问,自问自答地说:“谁能唱出如此哀怨之歌呢?莫不是杞梁妻吗?”在这里,作者引进了一个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杞梁殖死于莒国城下。而他的妻子就枕着丈夫尸体恸哭了十天,其哀怨不但动人,而且“感物”,连城墙也为之哭塌,然后即投水自溺而亡。这个传布极久极广的故事,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下》,后见于《列女传》,而后又录入宋编《乐府诗集》中的《琴曲》。其中有《杞梁妻叹》的记载,说是杞梁妻所作,其调悲凉。作者插入这个悲剧性传说,是否暗示人们:这样的哀曲,莫不是像杞梁妻那样的寡妇所作?否则,怎会凄怆如此呢?这里的“无乃”,意思是大概、大约,不是完全肯定,而是一种揣测语气。

再看后四句: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描写歌曲本身,兼写其人。清商,古乐曲名,现仅存南北朝的《清商曲》。据记载,此乐调起源甚早,大概在汉代就已成为最流行的乐调。这个乐调的声音清婉悠扬。《管子·地员篇》说:“凡听商,如离群羊。”足见它最长于表现愁郁幽思的哀怨情调。这是说,从高楼上随风飘荡于空中的“弦歌声”,是地地道道的哀歌怨曲。

这里从“随风发”到“正徘徊”,再到“一弹三叹”,正好描述了“弦歌声”本身的全过程。即:“清商曲”从“随风发”开始,“正徘徊”是曲之中,而“三叹”即为曲之终(末尾)。刚才已说到“商音”本来是一个“哀响”,加上“徘徊”,又“三叹”,自然是“慷慨有余哀”了。

这里所说的徘徊,是借人之行动不前,来形容曲调的往复萦回。一弹,是指奏完一曲之歌;再三叹,是说歌辞里的复沓曲句和乐调的和声。《礼记·乐记》中有言:“一倡(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也就是上句的“徘徊”之意。慷慨,《说文解字》:“壮士不得志于心也。”此指“不得志”的悽怆情怀。余哀,指乐曲的悲哀情绪对于人的感染,不随乐曲的终止而终止。

以上八句,集中地描绘了“弦歌声”弹奏的情状及其对“听歌者”的感染。歌曲的“徘徊”和“慷慨悲歌”,正表现了歌者本身心头上的“徘徊”和“慷慨”悲情,同时,也影响着楼下谛听者的脚下徘徊和思绪的起伏。于是,诗人就很自然地引出诗篇的最后章节。

第三章:闻者感叹(13-16句)。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先说前二句:歌者苦,曲调的哀怨缠绵,其“苦情”,对于谛听者,是不难料到的。上边那种“慷慨”之苦,即怨女不得志之苦,不仅听得清楚,而且自然使听者深感怜惜。但诗中却说“不惜”,我想这样写有两层意思:第一、为了深刻地表达宫禁中“怨女”的苦难,而有意设下的曲笔。因为大家知道,长期禁闭深宫而不得志的怨女,其苦闷是不堪言说的。但更苦的却是有苦无处诉,诉诸自己的歌曲,可又无人知其音,懂其心。所以,“知音稀”,才是真正的苦,是苦中之苦!“不惜”“但伤”即为此意。第二、在写法上采取了一种比较经济的用法,“不惜”与“但伤”,不仅仅在语言形式上显得整饬与对称,而且在“诗意”上,也有进一层的含义。

最后两句,“鹄”就是“天鹅”。“高飞”,即远飞。这里诗人借此比喻情志相通的人。在他看来,真是知音,难得的知音。这样的知音,可以如双鹄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诗人的想象是大胆的,但在这禁不住脱口而出的话语中,不但表现了对“歌者”的安慰,而且也暗示了自己找到了“知音”时那种激越的心情。这个激情不是带着歌女“私奔”,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说,诗人还如“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一样的孤独与寂寞时,一旦寻觅到了知音,就产生了一同展翅高飞,自由翱翔的想法。可见,当时社会及其统治者给文人以无尽的压抑,他们过的是孤独与寂寞,以及仕途不得意而漂泊无尽的生活。当然,诗人的反抗意识也蕴含其中。

前句的第一个词“愿”,究竟指的是谁?值得首先搞清楚,因为弄清了它,就知道诗歌的主人公是谁?是歌者为主人公呢,还是听者?我们从全诗的语气和叙事、抒情的角度来看,本诗的主人公是听者,而不是歌者。你看,言“不惜”的是他,说“但伤”的也是他,这个“愿”,自然也是他。所以,将此诗归于“游子歌”,不作“思妇辞”。至于“双鸿鹄”的双,那就是指歌者与听者两人了。鸿鹄,指善于飞翔的大鸟。古乐府和古诗中,常有“双飞鸟”的比喻,指的是“男女相悦”的一对。这里,也以“双鸿鹄”来表示楼下听歌者给予楼上弹歌者的深切同情和鼓励。鸿与鹄,原是两种不同的“嘉鸟”,这里连用,是单指鹄,是一个偏义复词,偏于“鹄”,取“高飞”之意。奋翅,即奋翼、奋飞。《楚辞》有云:“将奋翼兮高飞。”高,《广雅》云:“高,远也。”也就是如今还在说的“远走高飞”。但是,在那时这个被禁锢在“高楼”中的女子,是难以“奋翅高飞”的。所以,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只用以表达“听者”的“惜”和“伤”的深切程度而已。如果那“怨女”得知尚有如此深刻理解她的“知音”者,当会感激涕零,聊得安慰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