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当一个基因有不止一种等位基因时,不同等位基因之间会相互影响,从而影响它们在表型上的表现。
具体来说,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显性遗传:当一个等位基因表现出强烈的表型效应时,称为显性遗传。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表型的表现可以被单个等位基因所决定。
例如,在人类的ABO 血型系统中,O型血的表现是显性的。
2. 隐性遗传:与显性遗传相反,如果一个等位基因的表型效应不强,或者它需要与其他等位基因一起才能表现出来,那么称之为隐性遗传。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表型的表现需要考虑多个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
例如,在人类的眼色基因中,棕色眼睛是显性的,而蓝色眼睛是隐性的,需要两个等位基因都是蓝色才会表现出来。
3. 前向作用:前向作用指的是,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对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有影响。
例如,一个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另一个基因的表现被强化或减弱。
4. 逆向作用:逆向作用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一个等位基因的存在会对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产生抑制作用。
例如,在家禽羽毛的颜色上,黑色基因会抑制黄色基因的表现,导致黑色优先于黄色表现。
总之,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多样化的,并且涉及到多个层面的遗传学问题。
对这种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作用。
遗传学_名词解释
叠加效应或重叠作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只要其中一队等位基因中存在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显性性状,两对基因均为纯和隐性时,个体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将孟德尔比率修饰为15:1上位效应或上位作用:又称异位显性。
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上位效应。
与显性相似,因为这两者都是一个基因掩盖了另一个基因的表达,区别就在于显性是一对等位基因中一个基因掩盖另一个基因的作用,而上位效应是非等位基因间的掩盖作用,掩盖者称为上位基因,也称为异位显性。
被掩盖者称为下位基因上位性和显性的区别:1 显性是一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掩盖另一隐性基因2 上位性是非等位基因的掩盖,掩盖者称上位基因,异位显性,被掩盖者称下位显性并发系数: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两个单交换率的乘积)的比值从性遗传: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的影响,只出现与雌方或雄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剂量补偿作用:是使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基因量的个体与只具有一份基因量的个体的基因表现趋于一致的遗传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在哺乳动物中一定存在一种机制可以补偿x染色体的超量。
在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良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剂量的遗传效应。
两种机制:1 调节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2 通过失火雌性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来实现的,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细胞都只有一条X染色体是有活性假连锁:两对染色体上原来不连锁的基因由于靠近易位断点,易位杂和体总是以交替式分离方式产生可育的配子,因此就表现出假连锁现象限性遗传:是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基因表达:基因编码的信息转化为细胞结构并在细胞中行使功能的过程。
包括转录成信使RNA接着翻译成蛋白质的基因以及转录成RNA,但是不翻译成蛋白质的基因顺反子:即结构基因,为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约1000bp。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致死基因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致死基因致死基因是指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
常见的致死基因的类型如下(1)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2)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的现象。
合子致死又分为隐性致死和显性致死。
隐性致死是指隐性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
如植物中白化基因(bb),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植物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正常植物的基因型为BB或Bb。
显性致死是指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通常为显性纯合致死(DD)。
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
例题:已知桃树中,蟠桃果型与圆桃果型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蟠桃果型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1)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2)如果子代,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答案:(1)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2)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②.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变式训练: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女娄菜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5)能否出现后代全为窄叶,且雌雄各半的情况,若能写出亲本的基因型,若不能说明理由。
答案:(1)X B X B×X b Y(2)X B X B×X B Y(3)X B X b×X b Y(4)X B X b×X B Y(5)不能,因为亲本中基因型为X b X b的雌性个体不存在解析:(1)由题意可知,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雌性亲本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是XB,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雄性亲本只产生Y的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的雄性植株全是宽叶,雌性亲本只产生一种X B的配子,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3)若后代全为雄株,雄性亲本只产生Y的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说明雌性亲本产生两种配子,基因型分别是X B、X b,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4)若后代性比为1:1,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宽叶与窄叶之比是3:1,说明雌性亲本含有窄叶基因,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5)因为亲本中不存在基因型为X b X b的雌性个体,故不能出现后代全为窄叶,且雌雄各半的情况.。
03-4孟德尔遗传
人的ABO血型:
受9号染色体同一基因位点上3个复等位基因即
I 、I 和 i 的控制, I 和I 之间为共显性, I 和I 对
A B A B A B
i都是显性,所以这3个复等位基因组成6种基因型,但
表现型只有4种,产生4种血型:A、B、AB 和 O 型。 A 型: B 型: I I
B B B
AB 型: I I
A
B O
A
B —
请你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一血型为A的妇女控告一血型为B的男人,
说他是她孩子的父亲,她孩子的血型为O,
法院驳回了其起诉。
1)
顺式AB (cis AB)型
有位AB型的妇女和O型的男子结婚,生育了O型的子 女。看起来似乎不符合血型遗传的规律。
O AB
i
i
×
O
IA IB
AB
◎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也是对应的。
例:人镰刀形贫血病遗传
例如: 贫血病患者
正常人
红血球细胞镰刀形 红血球碟形
ss SS
Ss 红血球细胞中即有碟形也有镰刀形,这种
人平时不表现病症,缺氧时才发病。
4.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
例1:黄豆与黑豆杂交: ◇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 后代同一个体 花脸豆); 不同部位表现 ◇F2表现型为1/4黄色种皮、2/4 出来,形成镶 黑黄镶嵌、1/4黑色种皮。 例2:黑缘型鞘翅瓢虫(SAU SAU,翅 嵌图式。 前缘黑色)与均色型瓢虫SESE,翅后 ◎与共显性并没 缘黑色)杂交,F1( SAU SE)前后 有实质差异。 缘均为黑色。
多在幼年死亡; Ss 杂合者缺氧时发病。
∴有氧时S对s为显性,缺氧时s对S为显性。 红血球:可以认为是共显性: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致死基因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致死基因致死基因是指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
常见的致死基因的类型如下(1)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2)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的现象。
合子致死又分为隐性致死和显性致死。
隐性致死是指隐性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
如植物中白化基因(bb),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植物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正常植物的基因型为BB或Bb。
显性致死是指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通常为显性纯合致死(DD)。
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
例题:已知桃树中,蟠桃果型与圆桃果型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蟠桃果型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1)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2)如果子代,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答案:(1)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2)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②.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变式训练: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女娄菜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5)能否出现后代全为窄叶,且雌雄各半的情况,若能写出亲本的基因型,若不能说明理由。
答案:(1)X B X B×X b Y(2)X B X B×X B Y(3)X B X b×X b Y(4)X B X b×X B Y(5)不能,因为亲本中基因型为X b X b的雌性个体不存在解析:(1)由题意可知,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雌性亲本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是XB,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雄性亲本只产生Y的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的雄性植株全是宽叶,雌性亲本只产生一种X B的配子,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3)若后代全为雄株,雄性亲本只产生Y的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说明雌性亲本产生两种配子,基因型分别是X B、X b,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4)若后代性比为1:1,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宽叶与窄叶之比是3:1,说明雌性亲本含有窄叶基因,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5)因为亲本中不存在基因型为X b X b的雌性个体,故不能出现后代全为窄叶,且雌雄各半的情况.。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基因互作)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基因互作)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基因互作)基因互作是指⼏对等位基因之间通过相互作⽤影响同⼀性状表现的现象,常见类型有互补,抑制,上位性等。
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例虽然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但基因的传递规律仍遵循⾃由组合定律。
基因互作的模型及⽐例互作类型F2⽐例测交⽐例隐性上位9:3:41:1:2显性上位12:3:12:1:1积加作⽤9:6:11:2:1累加作⽤1:4:6:4:11:2:1重叠作⽤15:13:1显性互补9:71:3抑制作⽤13:31:3上位性隐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性状时,其中⼀对基因的隐性状态对另⼀对基因起遮盖作⽤。
由显显:显隐:隐显:隐隐 = 9:3:3:1推算,假如第⼀对等位基因的隐性上位,那么隐显、隐隐表现为同⼀种性状,因此F2分离⽐9:3:4。
例⼦⽟⽶胚乳蛋⽩质层颜⾊遗传:有⾊(C)/⽆⾊(c);紫⾊(P)/红⾊(p)。
P红⾊(CCpp)×⽩⾊(ccPP)↓F1紫⾊(C_P_)↓⊗F29紫⾊(C_P_)3红⾊(C_pp)4⽩⾊(3ccP_+1ccpp)其中cc对P/p有隐性上位作⽤。
例题(2010全国新课标⾼考,32)某种⾃花受粉植物的花⾊分为⽩⾊、红⾊和紫⾊。
现有4个纯合品种:I个紫⾊(紫)、1个红⾊(红)、2个⽩⾊(⽩甲和⽩⼄)。
⽤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实验3:⽩甲×⽩⼄,F1表现为⽩,F2表现为⽩;实验4:⽩⼄×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上述花⾊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由组合定律 。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由⼀对等位基因控制,⽤A、a表⽰,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表⽰,以此类推)。
不同对基因、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对基因、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对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高中生物教材中讲述的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现象。
这种类型的题目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再赘述,如:如:北京卷4、福建卷27、四川卷31等。
而在生物界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情况,如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2.1 基因互作:不同对的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表现型,这种现象叫做基因互作。
F2表现型的比例仍然是9∶3∶3∶1,但它与孟德尔的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所产生的9∶3∶3∶1的性状组合比是完全不同的。
如:鸡冠的形状很多,除我们常见的单冠外,还有玫瑰冠、豌豆冠和胡桃冠等。
其形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P和p、B和b)控制,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如下表:基因组合P和R同时存在(P_R_)P存在,R不存在(P_rr)R存在,P不存在(ppR_)P和R都不存在(pprr)鸡冠形状胡桃冠玫瑰冠豌豆冠单冠如果把纯种豌豆冠的鸡跟纯种玫瑰冠的鸡交配,F1代的鸡冠是胡桃冠,它不像任何一个亲本,而是一种新的类型;F1代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代,它们的鸡冠有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和单冠,大体上接近9∶3∶3∶1,其中胡桃冠和单冠是新出现的两种类型。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认为胡桃冠的形成是由于P与R的互作,单冠是由于p与r互作的结果。
2.2 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都是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现象F2代出现两种表现型,比值为9∶7。
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如:香豌豆中,只有当C、R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否则都开白花。
白花品种A(CCrr)与白花品种B(ccRR)杂交,F1代(CcRr)全是红花,F2代红花:白花是9(C_R_)∶7(3C_rr、3ccR_、1ccrr)。
这里的C、R即为互补基因。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之二共显性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共显性共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种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表现出来的现象。
MN血型是体现等位基因共显性的典型范例。
人类的MN血型是继ABO血型后被检出的第二种血型,首先由兰德施泰纳(Landsteiner,1868--1943)和莱文(Levine,1900- 1987 )发现。
由于MN血型是使用免疫血清检出的,故取M和N两个字母作为MN血型的符号。
它的遗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为纪念上述两位科学家,故以L M、L N表示这一对等位基因。
MN血型分为M型、MN型和N型3种表型。
M型个体的红细胞表面有M抗原,由L M基因决定,N型有N抗原,由L N基因决定,MN型既有M抗原又有N抗原,L M和L N基因并存,它们互不遮盖。
3种表型的基因型分别为L M L M、L N L N和L M L N。
MN血型表明L M和L N这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不同的抗原物质,这两种物质在杂合子中同时表现出来。
就这种血型而言,在人类中可能有6种婚配方式。
下表表示系谱分析后不同婚配方式和其子女的血型分布(表1-1)。
MN血型遗传同样说明分离定律的普遍性。
表1-1 MN血型遗传镰状细胞贫血也是共显性的一个例子。
正常人红细胞呈碟形,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
正常人与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结婚所生子女,红细胞既有正常碟形的,又有镰刀形的,平时并不表现严重的病症,只有在缺氧条件下才发病。
例题1(2018.浙江)一对A血型和B血型的夫妇,生了AB血型的孩子。
AB 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性状分离答案:C变式训练:人类的MN血型是继ABO血型后被检测出来的第二种与ABO血型独立遗传的血型,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L M与L N之间存在不完全显性关系B.如父母一方是N型血,子女中不应该出现M型血个体C.如父母双方均为MN型血,其后代均为MN型血个体D.控制MN血型与ABO血型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由表中信息知:基因L M与L N之间是共显性关系;A 错误。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请同学查阅资料论述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与下列显隐性性状产生的相互联系。
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与显隐性性状产生的相互联系显性的表现,是等位基因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等位基因各自合成基因产物(一般是酶)控制着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表现,由于等位基因的突变,使突变基因与野生型基因产生各种互作形式,因而有不同的显隐性关系。
1.完全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完全一样,这种显性表现叫做完全显性。
在生物界中,遗传的完全显性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有显性基因存在,隐性基因表现不出来。
所以表现成完全显性。
2.不完全显性: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这种显性表现叫做不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是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这里杂合体的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但有时偏于父本,有时则偏于母本。
例如,红花紫茉莉(RR)与白花紫茉莉(rr)杂交,其F1基因型为Rr,它开的花既非亲本RR的红花又非亲本rr的白花,而是双亲的中间类型,即开粉红色的花,说明基因R和r对杂合体开粉红色花的表现均有作用,不存在完全显性的关系,因而显性基因R的显性是不完全的。
F2群体有1/4红花(RR)、1/2粉红花(Rr)和1/4白花(rr),双亲的性状又出现了,可见,F1不出现亲本性状仅仅是由于R基因对r基因呈不完全显性的关系,F2所出现的3个不同的表现型,其个体数之比是1∶2∶1,这就是不完全显性时在F2的典型比例。
不完全显性与基因的定量作用有关,如控制紫茉莉花色需两个R基因的存在,才能发挥完全作用而呈红花,而如只有一个R基因时,只能发挥部分作用,而呈粉红色的花。
3.个发生了异效突变造成的,它会产生不同的表型效应,当这一对等位基因杂合时,两种表型(M抗原和N抗原)同时共存。
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即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也称并显性。
基因的相互作用
例:紫茉莉花色的遗传(不完全显性)
思考:怎么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2、复等位基因的遗传 • 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同源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有两 个以上的成员,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 例:人的ABO血型由3个复等位基因IA、IB、i决定(9q34 ) (1) 血型表型 基因型 O ii A I AI A 或I Ai B I BI B 或I Bi AB I AI B
A_B_ A_bb aaB_ aabb
基因互作 互补基因 叠加效应 抑制基因 显性上位
9:3:3:1 9:7 15:1 13:3 12:3:1 9:3:4
隐性上位
1、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A型血清检查,乙 和丁的血液可被凝集;经交叉配血实验,乙只能接受甲 的血,据此推测这四人的血型分别是 • ①A 型 ②B 型 ③AB型 ④O 型 ( D )
9、上题中每个基因拥有的等位基因数目为:( B A.1个 B.2个 C.3个 D无法确定
• 分析:
A
无鳞
•
•
B
野生型
A与B互作为单鳞
•
•
a与b互作为散鳞
且:AA隐性致死
•
亲本:野生型(aaBB)
无鳞(Aabb)
A 、 9 ︰3 ︰3 ︰ 1
C 、3 ︰1
B 、1 ︰2 ︰1
D、原有亲本性状多,新的组合性状少
4、1960年,法国科学家发现达乌耳黄鼠的黄色皮毛无法
真实遗传。黄毛老鼠自交,总产生黄毛老鼠和黑毛老鼠。
由此可以得出:( A,B,D A.黄毛鼠永远是杂合体
)
B.决定黄毛的基因还有别的功能
C.黄毛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
IA、IB和i构成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可构成:
基因的相互作用
5、致死基因 • 致死基因是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 显性致死基因:杂合状态中即表现致死作用的基因。
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眼科致死性遗传病 • 隐性致死基因:在纯合状态或半合子时有致死效应的基
因。如:小鼠AYAY个体死亡。
例:隐性致死 小鼠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黄鼠黑鼠黄2378:黑2398 黄鼠黄鼠黄2396:黑l235
4、双亲的性状在子代杂合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 形成镶嵌图式。
• 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代同时出现两个亲本性状; F2代也表现为三种表型,其比例为1:2:1。
• 与共显性并没有实质差异。
• 例:异色瓢虫色斑遗传。
• 镶嵌显性和并显性的关系: 两者都是指一对等位基因处于杂合态时,两
个等位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都能够表现出来的遗传 现象。前者是两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分别在个体 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后者是在同一组织、同一 空间同时表现了双亲的各自性状。
cc个体表现白色; 无光条件下,无论CC,Cc还是cc都表现白色。
1、不完全显性基因的遗传(数轴表示) • 完全显性:杂种F1表型由显性基因决定;且杂种F2表现
3:1显隐性分离比例。 • 不完全显性:杂种F1表型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新类
型),F2则表现父本、中间类型和母本三种类型,呈 1:2:1的比例。
↓
F2 9H-D- : 3H-dd :3hhD- : 1hhdd
含氰
不含氰 不含氰 不含氰
3、抑制基因:有些基因,可以完全抑制其他非等位基因 的表型效应,但其本身并无可见的表型效应。
如:蚕茧的颜色(Y黄;y白;I抑制Y)
(4)遗传关系
1)A型男人B型女人结婚,生了一个O型儿子
父亲A型
第二节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技术教研室
7/48
1、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 人的天然卷发也是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决 定的,其中卷发基因W对直发基因w是不完全 显性。纯合体WW的头发十分卷曲,杂合体 Ww的头发中等程度卷曲,ww则为直发。
生物技术教研室
8/48
2、并显性(codominance)
生物技术教研室
4/48
1、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 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之为不完全显 性。
❖ 例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红花亲本(RR) 和白花亲本(rr)杂交,F1(Rr)为粉红色 (图)。
生物技术教研室
5/48
图 紫茉莉 花色的遗
传
生物技术教研室
6/48
生物技术教研室
40/48
2.1.3 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elles)
❖ 在烟草中,基因型为S1S2的植株的花粉会受到具 有相同基因型S1S2的植株的花柱所抑阻,花粉不 能萌发,但基因型为S1S3的花粉落在S1S2的柱头 上时,S1的花粉受到抑阻,而S3的花粉不被抑阻, 因而可以参加受精,生成S1S3和S2S3的合子(图)。
22/48
基因型
HbAHbA HbAHbS
临床表现 正常 正常
表型
红细胞
含 HbS 量 蛋白电泳
正常
0
一条带 HbA
部分镰刀形
20%—40%
二条带
HbAHbS
HbSHbS
患病
全部镰刀形
90%
一条带 HbS
显隐性完全, 细胞形状: 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
结论
HbS 隐性 是 HbS 完全显性 HbS 显性
等位基因互作及其对表型的影响
等位基因互作及其对表型的影响生物体内含有大量的基因和基因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起源于单细胞的现代多细胞生物。
基因互作是指在生物体内,不同基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等位基因互作是一种常见的基因互作,它指的是拥有不同表型的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等位基因互作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基因调控过程,它能够对表型产生极大的影响。
等位基因是指同一基因座位于染色体上的两种不同变异形式。
由于等位基因不同,导致了某些基因的表达量不尽相同,从而影响了生物表型的表现。
等位基因互作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基因座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基因的表达以及生物表型发展的过程。
对于统一基因座位于染色体上不同的等位基因,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很复杂。
这种互作能够发生在基因和基因间,或者是基因和调控区域之间。
如果等位基因互作发生在基因间,那么可能会出现共表型现象。
共表型现象是指在同一样本中,两种不同的基因变异造成的表观表现类似或者差别不大。
共表型现象意味着等位基因间的互作十分复杂,并且在特定的基因环境中影响表型的表现。
等位基因互作的机制与表型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通过调控等位基因间互作,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表型发展,包括生长、发育、代谢以及身体形态。
等位基因互作过程就像是一个复杂的拼图,每个等位基因都是一个拼块,而互作则代表着不同块之间的拼接关系。
如果一个拼块不能正确的插入拼图中,整个拼图都会出现问题。
等位基因互作类似于一个细致的拼图,只有当每一块都插入到正确的位置,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表型。
等位基因互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疾病都是由基因变异造成的,而等位基因互作则可以影响这些基因变异的表型表现。
例如,对于肌肉萎缩症等遗传病,等位基因互作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疾病的表现形式不同。
如果能够掌握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机制,那么就能够更好地预测和治疗疾病。
在现代医学中,利用等位基因互作特性进行疾病治疗的研究方向也越来越多。
总之,等位基因互作是生物体内基因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基因表达调控及生物表型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对基因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对基因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基因和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不同基因和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在基因型和表型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效应,从而影响个体的生物学特征、行为和疾病易感性。
互补相互作用是指在基因型中同时存在的两个或多个基因共同贡献到其中一特征的表达。
互补相互作用的一个例子是植物的花色。
植物的花色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其中每个基因负责产生一个颜色的前体物质。
只有当所有基因的前体物质齐全时,花色才会表达出来。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基因突变,造成该基因无法产生相应的前体物质,花色就会变化。
这种互补相互作用使得花朵可能呈现出多种颜色的组合,增加了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拮抗相互作用则是指不同基因的效应在基因型中是相互抵消的。
拮抗相互作用的一个例子是人类身高的遗传。
人类身高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其中每个基因影响身高的方式可能不同。
有些基因会让人变得较高,而另一些基因则会让人变得较矮,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最终的身高是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结果。
除了互补和拮抗相互作用,还有一种重要的非加性相互作用是上位效应(epistasis)。
上位效应是指一个基因的表达对另一个基因的效应产生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正上位效应(正交互作)或负上位效应(拮抗互作)。
正上位效应指的是一个基因的表达增强了另一个基因的效应,而负上位效应则指一个基因的表达减弱了另一个基因的效应。
上位效应的一个例子是豌豆花的颜色遗传。
豌豆花的花色由两个基因决定,其中一个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另一个基因控制色素的分解。
如果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突变,那么无论另一个基因是否正常,豌豆花的花色都不会发生变化。
总结起来,不同基因和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个体的遗传特征和表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是加性的,也可以是非加性的。
其中互补相互作用、拮抗相互作用和上位效应是最常见的非加性相互作用。
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疾病易感性以及进化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性。C基因系列在决定家兔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
下列问题:
10
(1)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纯合体有4
种。毛皮颜色表现型
基因型
(2)若一只全色雄兔和一只喜马拉扬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 全色
C
全色:青旗拉=1: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C别cc为h、chch或ch。c 青旗拉
2020/3/29
3
例(2010山东理综)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 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 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 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 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和_____。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
5
4.致死基因
致死基因是指某个基因的存在能使个体或配子致死。
据致死基因的显隐性可分为:
(1)隐性致死: 指隐性基因纯合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隐性致死的,即纯合体HbSHbS是致死的。植物中 常见的白化基因也是隐性致死的,因为不能形成叶绿素,最后植株死亡。
(2)显性致死:
指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通常为显性纯合致死。
D. 3:1
2020/3/29
9
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XY型),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金 黄色,且金黄色植株仅存在于雄株中,如图是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完成的几组 杂交实验的结果,若用A或a表示相关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都没有雌株出现,请你对此现象做出合理
的推测
。
A.子代全是♂,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子代全是♀,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子代♀、♂各半,全为宽叶 D.子代中宽叶♀:宽叶♂:窄叶♀:窄叶♂=1:1:1:1
2020/3/29
8
(2)合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成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 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的现象。
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 变,设计杂交实验
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实验步骤:
第一,让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2020/3/29
1
一、概念辨析
1.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对应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例:关于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豌豆的紫花与白花为同一性状 B.一对相对性状必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DNA与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 D.个体在繁殖时把性状直接传递给后代细胞
例: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 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
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 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
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
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 )
A.1:1
B. 1:2
C. 2:1
高。
(3)如果在非洲这些地区完全消灭疟疾传播者——按蚊,则该地区的HbA基
因频率将
。
(4)这一事实说明:变异是
,
可使
种(群1)Hbs Hbs会患贫血症而死亡 定向H改bs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行。
(2)HbAHbA易患疟疾 Hbs Hbs严重贫血
(20230/)3/2上9 升
(4)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黄色雄株产生的含Xa的配子不能成活(或无受精能力),只有含y染色体的精子 参与受精作用
2020/3/29
10
例:(2010山东理综26,(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
(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
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
7
据致死基因发生作用的不同发育阶段可分为:
(1)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具有生 活力的配子。
例: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 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
杂合子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A )
cch
(3)若有一只喜马拉扬雄兔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
喜马拉扬
ch
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 白化
cc
和预期实验结果即可)
选用多只白化雌兔与该喜马拉扬雄兔交配,若后代均为喜马拉扬兔,则该
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为chch,若后代出现了白化兔,则该喜马拉扬兔的
基202因0/3/型29 为chc。
的基因频率很低。但在非洲某些恶性疟疾流行地区,基因Hbs的频率很高,杂
合子(HbAHbs)约占当地人群的40%,研究发现杂合子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
显性纯合子(HbAHbA)虽不患贫血症,但易感染疟疾。请据材料回答:
(1)在大多数地区由于
,故
频率很பைடு நூலகம்。
(2)非洲恶性疟疾流行地区由于
和
,故杂合子几率很
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只要一份就可引起皮肤的畸形生长,严重的智力缺陷, 多发性肿瘤,所以这对基因是杂合的个体在很年轻时就丧失生命。
2020/3/29
6
例:人正常的血红蛋白是由纯合基因HbA决定的;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
因Hbs在纯合情况下引起的,患者严重贫血,在儿童时期就会死亡;携带此致
病基因的杂合子(HbAHbs)会出现轻度贫血,但不会死亡;在大多数地区Hbs
2020/3/29
2
2.非等位基因
位于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D 例:下列关于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 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组成A和a两个基因的碱基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同 D.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基因重组可能来自于自由组合,也可能来自于交叉互换
2020/3/29
4
3.复等位基因
在群体中同源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有两个以上成员, 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
例: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
等位基因,如控制ABO血型的基因。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
位基因:C、cch、ch、c。C基因对cch、ch、c为显性,cch基因对ch、c为显性,ch对c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