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汇报材料随笔原创四川省渠县水口乡第二中心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汇报材料随笔原创四川省渠县水口乡第二中心学校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汇报材料 - 随笔 - 原创四川省渠县水口乡第二中心学校会员登录|加入该校||加入收藏首页关注本校
学校简介校长寄语管理团队大事记教育特色交流合作学校资源优秀教师优秀学子光荣榜爱心助学校园地图学校风貌联系我们校内信息学校快讯学校公告教研动态财务公开本校采购人才招聘本校招生成绩公布小记者站校内板报物品交换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教学教案教学论文教学资源库学习资源
试题库学习资源库校园文化
校长之窗教师之家
园丁生活教学话题名师风采教师博客原创文章心灵驿站家庭教育
教子话题名人教子心得体会特殊教育教育指南营养菜谱学生园地
学生生活学习话题学生博客原创文章心灵驿站主题班会团委学生会德育教育
校风校纪行为规范廉洁教育艺术教育爱国教育礼仪心理素质为人处事网上书店学校论坛
进入学校论坛注册论坛会员学校博客
进入学校博客注册会员教师原创文章 - 随笔全部
小说
随笔
诗歌
故事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汇报材料(作者:四川省渠县水口乡第二中心学校发布人:四川省渠县水口乡第二中心学校发布日期:2010-6-6 17:57:18
阅读:1380次)
尊敬的各位领导,您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水口二校1400余名师生欢迎大家来到我校检查指导我校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当前,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数量日趋增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基本情况
水口二校原名汉碑小学,座落于渠县上北路的大青山下,与闻名遐迩的沈府君阙相邻,现有在职教师58名,84%的教师已达大专以上学历,其中2人已取得本科学历,还有几名教师正在函授、自考本科,学校有中级职称25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学校先后被授予“达州市依法治校合格学校”、“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县文明单位”、“县电化教育实验学校”、“县职教送生先进单位”、“县万名教师进家庭先进单位”“县第四届书信比赛先进集体”“县依法管理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
全学区共有35个教学班,学生共1424人,现因512地震,撤出部分教室,部分班级分散到村小教学,中心校只有学生400多人,教学班12个,教师29人。其中“留守儿童”655人;占46%。经调查得知:这655名“留守儿童“中有421名属
父母单方在外打工,其余234名属父母双方在外打工。234名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中有189名由祖辈照管,另有45名由亲戚照管。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留守孩子”成为我校新的学生群体。“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学校目前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6年9月,学校根据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和县教育局有关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通知精神,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要求学校全体老师都要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尤其对留守儿童要作好调研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老师们通过调研,对留守少儿成长中凸显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九个方面的问题:1、学习较差。2、“真空时段”太多。3、性格存在某些缺陷。4、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少亲情。5、留守儿童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某些障碍。6、
行为也较非留守儿童存在偏差。7、孩子对人生价值存在扭曲的现象。8、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9、不良品行危害孩子的正常发展。
三、具体措施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为这些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我校为此开展了如下几点工作。
1、开展“留守孩子”教育管理研究,我们对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认真详实的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
(1)“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基本情况调查。包括父母双方在外打工情况、父母单方在外打工情况、父母在市内打工情况、跨市跨县打工情况、跨省打工情况、父母在外打工回家频率情况、“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情况、包括婆婆爷爷的生活情况、与亲戚生活情况、寄养在别人家里的生活情况、独立生活情况。
(2)“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对父母外出打工态度、思想道德状况、生活状况、良好行为习惯状况、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2、加强留守儿童工作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从思想道德教育、生活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3、落实“留守孩子”教育管理措施
我校针对“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悄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于2006年9月提出并建立“代理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
(1)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隗世伟任组长,副校长陈永红任副组长,成员由副校长万荣、张和平、工会主席郑碧毅、教导主任杨小权、团队干部石安定、各村主任教师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关爱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工作由石安定具体负责。
学校制订了具体的计划,实施了具体的关爱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代理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理家长”。全校58名教师都承担了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的234名“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每个“留守儿童”所在班的班主任都要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扮演好三个角色:老师、爸爸和妈妈,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家的温暖;学校组织女教师给留守女生上好女生心理、生理辅导课。“
代理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效果明显。
(3)拓宽育人途径:我校在“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途径上,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①设立
“留守儿童之家”,每周安排学校科任老师轮流值班加强留守儿童的“真空时段”进行管理,如组织看电视、阅读课外书籍等。(由于512地震,我校留守儿童之家被县级房屋鉴定为危房,现已经撤出,学校正积极想方设法准备重新建立留守儿童之家。)②设立了“谈心桌”,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③开展快乐“双休日、节假日”活动,组织参加课外活动;如到敬老院慰问、六一开展“我留守我快乐”文娱演出、向汶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等。④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聘请派出所警官、乡司法所领导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心理卫生教育。见附件:学校宣传资料。⑤清除校园周边摊点,防控不洁食品流入校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⑥建立家长热线,提高与务工家长沟通频率;见学校电脑图片。
(4)建立“留守孩子’档案与成长记录袋:
学校为“留守孩子”建立了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5)构建教育网络,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关爱合力。
学校一方面在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的同时,还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积极营造深厚良好的育人氛围。另一
方面,学校还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中来,
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去期,县关工委就对我校10名贫困留守儿童予以了200的之助,在此我代表这些受之助的留守儿童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2008年12月5日
上一页 1 下一页
标签:打印关闭窗口回页面顶端
目前没有评论